买文具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买文具(第2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第2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货币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元、角、分的换算方法,以及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创设购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3.教师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进行计算。
例:铅笔0.5元,练习本1元,如果我要买2支铅笔和1本练习本,需要多少钱?
解:0.5元× 2 + 1元= 2元
4.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购物清单和一定数量的货币。
2.小组内讨论:如何用最少的钱购买到所需的文具?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后尝试设计一个购买文具的购物清单,包括铅笔、橡皮、练习本等文具,并计算出所需的总金额。鼓励学生运用估算、比较、选择等数学方法,使购物清单更加合理。
3.实践操作:创设购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所需金额、找零等。
4.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课后作业:布置与购买文具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家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计算总价,以及如何找零。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计算简单的加减法。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购物时如何使用人民币,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2.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购物时遇到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人民币的图片,用于教学和练习。

2.准备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用于教学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人民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个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计算总价和找零。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和加深他们对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2买文具(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2买文具(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1.2买文具(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整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练习本。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文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文具的名称。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文具的价格吗?今天我们要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并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操练巩固(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教师总结并点评。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拓展题,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点评并讲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本上的习题。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4.1.2买文具(2)2. 板书内容:(1)整数乘法的意义(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 买文具第2课时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买文具第2课时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买文具第2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凑整数”和“找零钱”的概念;2.能够使用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3.能够体会到购物时的实际应用情境。

教学重点1.细致观察,精确计算;2.运用思维,学会分析问题;3.具有情境意识,丰富背景知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学生小组的文具和一张购物清单;2.学生准备:铅笔、卷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导入1.运用图片、演出等活动方式,为学生介绍“购物”的概念,建立实际应用背景;2.阅读书籍中有关“凑整数”和“找零钱”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中运用数学的理念。

学习活动1.准备三个文具小组,每组三至四位学生,分领购物清单;2.学生在购物清单上列出三项必需品,自行计算每件货物的费用与总价;3.学生模拟购物过程,以整元计算价格,并教师反馈;4.学生再模拟支付过程,计算更改金额,练习“找零钱”;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审核,以核实其结果;6.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总结,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凑整数和找零的概念。

总结1.特别指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深入分析原因;2.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3.老师强调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思维分析问题。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文具购物的基本计算方式,通过模拟购物来深入了解凑整数和找零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细致观察、精确计算和运用思维方面有所提高。

本堂课教师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突出了思维的领导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思考今天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要求:纸质或电子版);3.根据自己所购货物的价格,设计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支付并保证更改金额正确。

其他本节课,教师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的日常生活中多次运用所学的技能,让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生活中,以此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买文具(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

《买文具(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

第六单元除法·第2课时买文具(2)·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

这节课是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只是判断商的位数和计算增加了难度。

授新前增加复习的时间以此来唤醒学生对除法的认识,然后再展开本节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用竖式计算。

(指名三位学生上黑板作答)48÷2= 78÷3= 89÷2=全班评议。

师:说一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2.德德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今天德德拿着她存下来的270元来到文具店,打算买书包送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270 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先用竖式计算一下。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做出来了,答案是多少?生:9个。

师总结: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一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为复习导入,是为了让学生在复习的过此处程中将前后知识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垫,本节课的学习是将以往的知识进行迁移,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答案】1.24;26;44 (1)2.270÷30=9(个)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师:你能算出600÷30 的结果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并指导,然后汇报。

师:你们想到哪些计算方法呢?生1:30×20=600,所以600÷30=2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2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2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学习买文具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付钱、找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付钱、找零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付钱、找零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文具模型学具:人民币图片、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文具店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文具店里的物品和价格。

2. 讲解人民币知识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 付钱、找零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付钱、找零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和1个笔记本,共花费5元,请问小明给了店员多少钱?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零钱?”让学生独立解决。

六、板书设计人民币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付钱、找零步骤:1. 确定商品总价2. 选择合适的人民币进行支付3. 计算应找零钱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设计一个买文具的实际问题,并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民币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付钱、找零。

但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情况,学会合理规划消费,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买文具(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案例背景
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买文具”是第二课时的生活情境数学内容。这一课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基本的货币计算能力。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些购物问题的总价。例如,“如果一支铅笔的单价是2元,我要买3支,那么总价是多少?”
3.教师讲解货币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货币换算和计算技巧。例如,如何将元转换为角,如何进行找零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每组发放一张购物清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出购买清单中商品的总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购物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经验教训。例如,“你在购物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例如,让学生评价其他组的购物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各小组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解题过程和计算方法。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以及货币计算方法。
2.教师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小结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二课时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二课时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买文具”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2.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2.进一步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运用“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类比迁移、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其中探求新知。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本、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比比谁是口算小能手32÷435÷748÷824÷66+4×75×8-1112÷6+8 师:说说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2.谈话导入师:你购买过哪些降价的文具,怎么算便宜了多少元?生:说出自己购买减价文具付款时的不同经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超市逛一逛,选择更加物美价廉的文具,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买文具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新课学习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师: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 买文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2课时 买文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第2课时买文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课程背景本节课是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用人民币购买文具的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民币的基本认识与使用,理解人民币的面值,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等基础数学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1元、5角、2角、1角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含义,并能正确辨认;•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人民币进行购买;•能够理解使用人民币时,需要进行找零的操作;•能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操作,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对消费与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1.人民币认识: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的认识与使用;2.购买文具:介绍购买文具所需的人民币数量,学生实际操作购买;3.找零操作:学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后,找零的操作。

教学重点:1.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2.购买文具时的数学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2.对购买文具的数学运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2.人民币实物、购买文具实物;3.化纸片等小道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对人民币的图形、颜色的认识、板书等方式,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简述人民币的存在意义。

步骤二:新知讲解(15分钟)1.讲解并分发人民币实物,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数学运算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转换;2.我们要购买文具,需要多少元人民币?一定要通过数学运算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步骤三:实操表演(15分钟)以购买图书为例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购物过程,对比不同物品所需的人民币数量,并引导学生使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与解决问题。

步骤四: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重点难点内容,总结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体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人民币一角、两角、五角币2.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并计算找零3.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开始意识到钱的价值。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2.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计算找零2.让学生理解货币的价值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示范教学3.练习与实践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请学生自行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币值以及图案等相关知识。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想上一节课“认识货币”所学的内容,问他们有什么收获?讲解新课•第一步,出示课件PPT或者教师演示版纸质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解“购物”和“找零”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二步,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找零。

例如,学生买下一个笔记本花费5元,给了商家10元,商家要找回多少钱?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示范,例如使用算盘或数线唤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步,通过实际演练让学生使用纸币或硬币购买文具,并计算找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分别担任商家和顾客的角色,实际购物操作,同学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对答案的方式,使用更简单、有效的方式计算找零。

课堂小结根据教学内容,简要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也能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延伸1.让学生思考其他日常场景如何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

2.通过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到超市或商店购买文具或其他商品,将实际操作和经验带回家,并与家长沟通,共同加深对钱的认识和价值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成功掌握了人民币基本知识,同时通过实际的演示和练习,深化了对钱的认知和对消费的了解。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演示如何计算找零,达到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课程内容的目标。

但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创新授课方式,不断优化后续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买文具(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文具(二)(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文具(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是针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数的认识”中第三课时“买文具(二)”的教案。

根据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买文具的课程要求以及教学反思,设计了本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应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数目和金额之间的转化。

•能够使用校园货币进行文具的购买,并进行找零操作。

能力目标•能够发掘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经济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每一分钱。

教学重点•文具的购买和找零操作。

教学难点•数目和金额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使用校园货币进行文具的购买,并进行找零操作的方法。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回想并分享上节课的购物经历,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复习购物的基本流程。

活动1:课堂计算活动目的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的数目和金额之间的转化技能。

活动过程1.教师出一系列数字,如“32,78,55,100,200”,让学生将其分别转化为“三十二元整,七十八元整,五十五元整,一百元整,二百元整”,并进行朗读和书写。

2.教师出示一组物品清单,如下图所示:物品单价数量铅笔0.520彩笔 1.212橡皮0.383.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物品清单计算出总价和购物后的余额,并进行口头报告。

活动2:组合购物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将数学知识与消费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1.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根据需要,合理选购文具。

例如,针对“上学”这一场景,应选购什么样的文具。

2.小组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去文具店进行购物的情景。

分别安排买家和售货员两个角色,并规定好购买的物品和金额。

3.购物结束后,学生学会计算出所购物品的总金额,并进行找零操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体会除加、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
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情境引入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提问:“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即“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3题、第4题。
学生从图中读懂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后,引导学生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3.怎样书写呢?
教学
内容
买文具(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材
分析
(宋体小四号;段落:段前、段后均为0;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4磅;)
教学
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理解原价和现价的含义,从复杂句子中分析数学信息。

《买文具(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买文具(2)》(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运算律·第2课时买文具(2)·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已经掌握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本课时是学生初次接触中括号,教学时,注意强调学生明确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信学生并不难掌握本课时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掌握混合运算(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6÷8+16×20 830-(11×50+20)30+25×10-5请三位同学上讲台作答,并用横线表示运算顺序,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作答后,全班汇报。

师强调:在混合运算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则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师: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 成立吗?教师引导:要使9÷3×5-2=1 成立可以怎么想?生:使3×5-2=9。

师:要使3×5-2=9,应该怎么办?生:先算5-2=3。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三个式子了。

分别是:5-2=3;3×3=9;9÷9=1,如何用综合算式表示?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综合算式。

师:明明和德德也列出了两个综合算式,我们来看看他们列的对吗?为什么?德德:9÷3×(5-2)=1明明:9÷(3×(5-2))=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生1:德德列出的算式不对,按照计算顺序,结果是9,而不是1.生2:明明列的算式也不对,因为使用了两次小括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买文具(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买文具(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买文具(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文具的用途。

2.能熟练运用纸张、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

3.能根据要求计算文具购买的数量和金额。

4.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精打细算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如何计算购买文具的数量和金额。

2.学生消费、理财教育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本次学习内容。

2.激发学生发言,通过讨论对文具的了解程度以及日常使用的情况。

(二)讲解1.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学习内容。

2.通过教师示范演示,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不同文具的用途和名称。

3.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文具的价格,并讲解如何计算文具购买的数量和金额。

4.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熟练掌握购买文具的技巧。

(三)练习1.文具购买操作练习:(1)学生通过文具列表,计算需要购买的文具数量和金额。

(2)让学生自己到文具商店购买文具,并在中途计算购买的数量和金额。

2.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阅读文具商铺广告,通过计算购买商品的数量和金额。

(四)巩固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解答和补充。

2.提醒家长和同学要理智消费,精打细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具的购买与使用情况,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难点在于文具的计算量和计算方式,为了确保学生操作的正确性,教师对于文具的计算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文具购买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于文具的认识和计算方式的掌握。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精打细算的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买文具(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文具(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案:买文具(二)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版本: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购物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运用四则运算解决购物问题。

2. 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公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公式。

2. 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购物清单、文具图片、价格标签等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观察清单上的物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上的价格,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购买这些文具的总价?”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四则运算知识,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公式。

4.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这个公式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文具图片和价格标签,引导学生模拟购物场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计算购买文具的总价。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购物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式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购物问题的解答。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购物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购物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购物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10分钟)”环节。

买文具(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文具(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文具(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买文具(二)》。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个主题,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且能够解释和理解进位乘法的运算规律。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包括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则是每位同学一本数学书,一本练习本和一支笔。

然后,我会通过一个例题来讲解进位乘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我们要计算24乘以3,我们将3写在下面,24写在上面,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4乘以3等于12,我们将2写在下面,1进位。

接着是2乘以3等于6,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7。

所以,24乘以3等于72。

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运算。

同时,我会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进位乘法的运算规律。

在课堂的我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同学们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作业题目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运算,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题。

我会确保作业题目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过程,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同学们重点关注的。

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运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这是今天的学习重点,也是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对于这个重点,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我会从最基本的进位原理开始讲解,让同学们明白为什么需要进位,以及如何进行进位。

《买文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买文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教学方法
启发法,观察法,探究法,估算法,转化法,迁移学习法。
五、导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回顾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为自学新知提供知识基础。
二、情景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三、课堂实施
多种方法探究新知,层层递进,总结归纳。
四、学以致用
五、学后反思,总结归纳。
第六单元《买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买文具》
课时
第二课时
学段学科
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作者
薛友利
学校
扶风县扶风小学
一、学习目标
1.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发现并归纳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2.理解计算的道理,能正确地计算。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学习经验。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商是几位数。2.理解除法的算理。
难点:探究商是几位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是建立在点子图,想乘法算除法,利用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规律的基础上的。为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乃至分数除法,小数除法做好了知识铺垫。但学生数学方法很初级,思想不够成熟。所以,四年级上册中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上升到总结算理,概括方法的高度,学生有很大的困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1.2.2 买文具-第2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购物计算;•了解货币单位元、角、分,认识常见的货币;•了解不同货币组合的表达方式。

2.情感目标:•训练学生计算时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购物时的理性消费观念。

二、教学重点•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购物计算;•认识货币单位及常见的货币。

三、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货币单位的组合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课件、小黑板和白板笔;2.小学数学课本和练习册;3.数字卡、人民币纸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知识1.介绍知识点:通过购买文具,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数学知识。

2.教师示范:老师手里拿着文具,展示一些不同的笔、橡皮、尺子等文具用品。

轻松地向学生如何购物,如何选购自己所需要的文具。

3.学生互动:请学生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文具,然后讨论一下哪些文具是必须购买的,哪些文具可以不购买。

Step2 学习值钱的货币1.学生熟练使用朱砂板、相应的数字卡片,用带有不同货币组合的数进行口算练习。

2.巧妙地用物品的价格进行练习,为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元、角和分的计算方法。

3.常见货币标志的介绍,再通过比较不同的货币单位,教授不同的货币组合。

Step3 游戏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的学生负责一个小摊位,通过摆卖物品的方法进行学习。

2.学生通过添加、减少现金支付来购买和出售他们的文具商品。

3.拓展练习:老师可起草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过一遍购物流程。

Step4 总结1.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并回答教师可出的相关问题。

2.通过练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巩固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对购物文具的理解;2.训练学生计算时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购物时的理性消费观念;3.在采用适当的游戏化教学和练习的同时,也要呈现实际购物场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整个课程的教学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学习效果,适合于三年级学生的课程内容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一、复习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试一试:
1、出示主题图,读懂数学信息。
2、根据读图直接提出问题。
要解决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完整表述已知信息和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4、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合情境图,完整地说说16÷2 8-7表示的意思。
三、出示算式3ⅹ7+12 5-12÷4
结合买笔的情境,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先确定运算顺序
3ⅹ7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总结
要让每个学生参与。
二.
巩固
新知
第3题:1小题,学生先独立解答,2小题,鼓励学生结合情境解释算式。
课后反思及修改
重视学生交流பைடு நூலகம்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表达算式的意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买文具(第2课时)
课题
买文具




1、结合“试一试”问题的探索,丰富体验“乘加乘减和除加除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算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