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下定义题

合集下载

老子与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老子与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老子与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B2. 《道德经》共有多少章?A. 81章B. 100章C. 50章D. 72章答案:A3. 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道德经》?A. 无为而治B. 知足常乐C. 道法自然D. 物极必反答案:B二、填空题4. 《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是万物的本源,它____、____、____。

答案:无名、无形、无为5.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____”,即通过不干预的方式来达到社会和谐。

答案:无为而治三、简答题6. 简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它既无形无象,又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老子认为“道”是自然存在的状态,是万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本原因。

7. 解释《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答案:“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意味着最高尚的德行就像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能够适应环境,滋润万物,却不与任何事物争斗,体现了老子提倡的谦卑、柔和和无为的哲学思想。

四、论述题8.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的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强制干预。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避免过度干预,尊重个体差异,实现和谐共生。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个人修养上要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和冲突。

9. 论述《道德经》对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答案:《道德经》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即内心要像圣人一样纯净,外在行为要像王者一样有威严。

它倡导人们要有宽容、谦逊、不争的品质,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在行为准则上,《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干预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的自然形成,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的领导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道德经》第一章解读1. 《道德经》第一章啊,那可真是深不可测!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等待我们去开启。

比如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不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吗?就好比你内心深处的情感,很难用具体的话语来描述清楚呀!2. 哎呀呀,第一章里说“名可名,非常名”,这多有意思啊!就像我们给一个人起名字,那只是个代号,根本无法涵盖这个人的全部呀!这不就像我们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去理解一样吗?3. 大家想想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世界一开始是混沌的,后来有了各种定义和区分,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万物呀。

这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看到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吗?4. 嘿,“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不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发现美好,带着欲望去看边界吗?就像我们去旅行,有时候不带目的反而能发现更多惊喜,而带着目标就会关注特定的方面,是不是很有道理呀!5. 你们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是不是很玄乎呀?就好像一个东西有两个不同的名字,但本质是一样的。

这不就像我们和朋友之间,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感情是不变的呀!6. 哇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简直太妙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好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探索,总能发现新的惊喜和美好,难道不是吗?7. “道可道,非常道”,这真的让我琢磨了好久呢!这不就像我们努力去追求梦想,却发现梦想总是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呀。

8. 第一章里说的这些,真的就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呀!“名可名,非常名”,我们给事物下定义,但那真的能完全代表它吗?这多值得我们思考呀!9.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让我想到我们的成长,一开始懵懵懂懂,后来有了各种认知和身份,不就是这样的过程吗?真的好神奇啊!10. 《道德经》第一章真的是充满了智慧呀!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联想到好多。

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我们思维的大门,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这难道不是非常宝贵的吗?我觉得呀,我们真应该好好去研读第一章,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2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2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1、《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你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所谓.道,可以说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所谓名,可以说得出口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

“道可道,非常道”简单来说: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某种不可以描述的宇宙万物之间的本源,一切都有这种“道"演化出来。

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说道、表述的意思。

再往后“非”是“不是”得意思,常指“正常”,道指的还是那个宇宙万物的那个道。

连起来说的意思就是道这种东西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同理我们看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一个名指的是名词,即指代“道的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指代“命名”。

后面的“非常”同.上段分别指“不是”、“正常”的意思,最后一个名代指“道的名字”。

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如果道这种东西要是可以命名的话,那么他也就不是最初的道了。

2、你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本章主旨“无为弗恃”,用无为的原则做事,有作为不自以为恃。

具体是用“无为”的观点,分析事物现象,如知美、知恶:知善、知不善: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等,来论述“不言”与“有言”之间的关系,“不言”(无)强于“有言”(为)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老子“有无相生”辩证对立统一思想体现。

“圣人”就是圣贤之人!“处无为之事”,处,处置、处理、判断的意思;“无为之事”就是有目的而为之的事情,“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为了获得名和利许多人不择手段,他们的“为人处事”就是有目的的行为。

“无为之事”就是随性而为之事,不刻意掺杂目的性,能够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不妄想顺其自然的处事方法!“行”,行为的意思;“不言之教”,也就是不受别人的言论影响的教诲。

圣贤的人以无为之道来处事,不因名人权势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处无为之事:"处无为"是一种做事方式,并不是不去做事.这种做事方式保有混沌无名所具有的无限演展能动性,柔弱灵动地进行自我展布,顺任于情势之自然而展身做为;做事时不以"成名"为指归,不做仗"名"逞能之事;能懂得适时抽身,不让自己充当某一具体的角色而起着无法抽离的支撑作用,不因做某事而使自身专化、特化。

道德经解释专题知识

道德经解释专题知识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 能婴儿乎?涤除玄览(lǎn),能 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知 乎?天门开关,能为雌乎? 明白 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蓄之,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译文
身心一致持之以恒旳遵照自然规律, 能否不偏离方向?把能量聚在一起,能到 达极柔和旳状态?排除一切杂念苦心专研, 能否做到没有纰漏、瑕疵吗?爱国治国, 能否做到“无为而治”吗?思想、言行, 能否以阴柔自居吗?清楚明白四方内外旳 事物,能够做到“无知,无欲”吗?是把 上述旳六个方面落实于事物旳创始和发展 过程中。搜索万事万物旳奥妙,而不据为 已经有。施于人而不要持有恩。领导人民 而不是主宰。把上面旳做到这就是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译文
老子要求我们修炼道德心境 要到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 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 用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大智若愚,虚怀若谷;无知无欲, 通达四方。”这是何等致高致远 旳境界啊!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 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 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 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相应讲义37页—寻找道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 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 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相应讲义49页—体味德
《道德经》第二章译文
天下人都懂得美之所觉得美,那是因 为有丑陋旳存在。都懂得善之所觉得善, 那是因为有恶旳存在。所以有和无相互转 化,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 高和下相互充实,音与声相互谐和,前和 后相互接随——这是永恒旳。所以圣人用 无为旳观点看待世事,用不言旳方式施行 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 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旳倾向,功成业就 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30道《道德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道德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道德经》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道德经》的作者是(A)A. 老子B. 庄子C. 孔子2. “道可道,非常道”中第二个“道”的意思是(B)A. 道路B. 说C. 方法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表达的观点是(C)A. 天地不仁慈B. 天地对万物不公平C. 天地看待万物是平等的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指的是(B)A. 天、地、人B. 阴、阳、和C. 精、气、神5.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体现了《道德经》中的(C)思想A. 无为B. 贵柔C. 辩证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A)A. 祸福相依的道理B. 因果循环的规律C. 矛盾转化的观点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了(B)A. 积累的重要性B. 从小事做起的意义C. 坚持的价值8.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体现了《道德经》中的(B)A. 无为思想B. 贵柔思想C. 辩证思想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C)A. 了解他人的重要性B. 战胜他人的能力C. 自我认知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性10.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体现了(C)A. 阴阳转化的道理B. 事物发展的规律C. 谋略和策略11.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A)A. 道总是无为的,但没有什么事情它不能做到B. 道没有作为,所以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做成C. 道不需要作为,自然就能成就一切12.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表达的是(B)A. 修身养性的方法B. 处世的态度C. 对道的感悟13.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说明了(C)A. 自然现象的无常B. 事物变化的迅速C. 事物发展的有限性14.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体现了(B)A. 尚武精神B. 不争的智慧C. 勇敢的品质15.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道德经》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道德经》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道德经》测试题(含答案详解)道德经测试题(含答案详解)1. 第一章中的"道"指的是什么?答案: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原始力量和规律。

解析:道在《道德经》中有多重意义,但在第一章中特指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基本规律。

道是无形无象的,超越人类的理解力。

它是一种无始无终、无可摧毁的存在。

2.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指的是通过无为的方式来达到最自然、最和谐的状态。

解析:《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意为不要刻意去做事,而是顺其自然地处事。

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能够达到最自然、最和谐的境界。

3.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柔弱胜刚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答案:这句话表达了柔弱、柔顺的力量能够战胜刚强、强硬的力量。

解析:《道德经》强调柔弱的力量胜过刚强的力量。

柔弱弥合了对立的力量,能够取得更长久、更持久的胜利。

刚强不容变通,易遭反抗和破坏。

4. 在《道德经》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指出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不需要说太多,说得越多的人反而没有真正理解。

解析:《道德经》中提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强调真正了解道理的人不需要过多言说。

真正理解道的人,会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和默默地传承,而不是通过口头表达。

5. 在《道德经》中,对于人们的行为,强调了什么原则?答案:《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行有余力等原则。

解析:《道德经》对于人们的行为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如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行有余力、守常无欲等。

这些原则旨在引导人们实现自然、和谐、持久的人生。

大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大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大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B2. 《道德经》的“道”指的是什么?A. 道路B. 道理C. 自然法则D. 道德规范答案:C3. 《道德经》主张的治国理念是什么?A. 法治B. 德治C. 无为而治D. 人治答案:C4. 在《道德经》中,“无为”的含义是什么?A. 无所作为B. 无目的的行为C. 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D. 无意识的行为5. 《道德经》提倡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是什么?A. 竞争B. 合作C. 争斗D. 忍让答案:B6.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比喻说明了什么?A. 水是生命之源B. 水是柔弱的象征C. 水是智慧的象征D. 水是力量的象征答案:B7. 《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的“反”指的是什么?A. 反对B. 反思C. 循环D. 反转答案:C8. 《道德经》认为“道”的特性是什么?A. 有形B. 无形C. 有声D. 有色答案:B9. 根据《道德经》的观点,以下哪项不是“道”的属性?B. 无欲C. 有为D. 无为答案:C10. 《道德经》中提倡的“无欲”是指什么?A. 无物质欲望B. 无精神欲望C. 无追求D. 无个人欲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道德经》是________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

答案:春秋2. 《道德经》共有________章。

答案:813. 《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4. 《道德经》中“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可以用名字命名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5. 《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的东西也就存在了6. 《道德经》中“大音希声”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最宏大的声音往往听不见7. 《道德经》中“大象无形”的意思是________。

《道德经》理解性选择题汇总

《道德经》理解性选择题汇总

《道德经》理解性选择题汇总1. 的经典之一是《道德经》,它是中国古代哪位智者所著?- A. 庄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Answer: B2. 《道德经》共分为几篇?- A. 69篇- B. 81篇- C. 108篇- D. 120篇- Answer: B3. 以下哪个是《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A. 爱与和平-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道与德的观念- D. 黄昏心理学- Answer: C4.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什么?- A. 道路- B. 自然法则- C. 修行之路- D. 人生哲学- Answer: B5. 以下哪句不是出自《道德经》?- A.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B. “行千里者,九死一生。

”- C.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D. “道可道,非常道。

”- Answer: B6. 《道德经》提到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含义?- A. 不积极行动- B. 纯粹遵循自然规律- C. 抛弃一切行为- D. 政府不应干预社会事务- Answer: B7. 以下哪项不是《道德经》所强调的修行方式?- A. 忍让和逆来顺受- B. 无私和自我放弃- C. 和谐和平衡- D. 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 Answer: A8. 《道德经》认为最好的君主是怎样的?- A. 勇武强盛的君主- B. 善治国家的君主- C. 温文儒雅的君主- D. 无为而治的君主- Answer: D以上是《道德经》理解性选择题的汇总。

祝您研究愉快!。

道德经考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考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B2. 《道德经》大约成书于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下列哪句话出自《道德经》?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D.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答案:B二、填空题4. 《道德经》全文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篇,分别阐述了道和德的哲学思想。

答案:道经、德经5.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其中“水”象征着________的德性。

答案:柔弱三、简答题6. 简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理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意指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少干预,不强制,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和发展,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治理的目的。

四、论述题7. 论述《道德经》对后世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核心思想,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求诸己”等,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伦理、军事等领域,也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被后世的道教、佛教以及宋明理学等哲学流派所吸收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分析这句话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过分追求感官的刺激会导致人的感觉变得迟钝和迷失。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诱惑所包围,如过度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等,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在价值的培养。

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适度地享受物质生活,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充实和个人修养的提升。

六、思考题9. 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道德经》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理解。

六年级必读经典国学《道德经》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必读经典国学《道德经》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必读经典国学《道德经》练习题(含答案)《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1.“道可道,非常道”的后一句是(B )A无,名天地之始B名可名,非常名C有,名万物之母D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是(C )里的最后一句话A第一章B第三章C第二章D第四章3.第三章中“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的后两句是(B )A为无为,则无不治B弱其志,强其骨C不可见可欲,使民心不乱4.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以相成”的后两句是(B)A音声相和,前后相随B长短相性,高下相盈C生而不有,为而不恃D夫唯弗居,是以不去5.“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是(D )中的最后一句话A第五章B第七章C第八章D第四章6.第五章中“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前一句是(D )A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B虚而不屈,动而愈出C多言数穷,不如守中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7.“谷神不死,是谓玄皮”是(A )中的前一句话A第六章B第二章C第三章D第四章8.第七章中“天长地久”后面的一句话是(D )A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B外其身而身存C故能成其私D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9.“上善如水”是(B )中的一句话A第七章B第八章C第九章D第十章10.第九章中“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后两句是(A )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B持而盈之,不如其己C揣而锐之,不可长保D金玉满堂,莫之能守11.《道德经》它是依据(A )的教诲编写而成的。

A老子B孟子 C 孔子D、孙子12.“皆知善之为美,斯不善已。

”出自《道德经》第(A )。

A第二章B第一章C第四章13.“欲以观其徼”上半句是( A )A 常“有” B常“无”14.“斯恶已”中“恶”的解释是( B )A凶恶B丑陋15.“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词汇最能体现《道德经》的核心思想?A. 德B. 道C. 经D. 修身答案:B. 道2.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孟子答案:C. 老子3. 下面哪个词汇被认为是《道德经》的基本出发点?A. 道德B. 自由C. 思想D. 天道答案:A. 道德4. 哪个词汇是《道德经》所主张的道德境界?A. 无为而无不为B.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C. 仁者爱人D. 和而不同答案:A. 无为而无不为二、简答题1. 简述《道德经》中"道"的含义及其核心思想。

答案:《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和原始力量。

它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超越了个体和个人的欲望,是一种宇宙的终极真理。

《道德经》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遵循"道",摒弃功利心和私欲,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核心思想是以柔克刚,引导人们将自己与自然融合为一,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

2. 解释《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的含义。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无不为"并非指不做事情,而是指通过无为的自然状态来实现万物的和谐发展。

此处的"无为"指的是无私、无欲、没有功利心和执着,而"无不为"则意味着在无为的状态下,一切事物都会得以自然而然地进行,无需人为的干预和强制。

这种状态下的人和社会将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和谐。

三、论述题《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是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一思想对当代社会是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论述。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依然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功利和物质利益,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品质。

通过追随《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求真正的内心自由和和谐。

用《道德经》解析现在作文题目

用《道德经》解析现在作文题目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把我们人类生活完整的划分成由这么几个方面的美满而组成。

第一,有无相生。

第二,难易相成。

第三,长短相形。

第四,高下相倾。

第五,音声相和。

第六,前后相随。

” 写作文也是如此。

第一,有无相生(这是有关生,生命的基础方面)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来自无,无是什么呢?就是天地之始,那种状态,包容宽广,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都摆在那里,“用之不勤”。

我们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基础,就是有来自无。

注意这个“生”字,“无”让一切万物具有了存在的基础,使“有”能够成为万物之母。

使万物生生不息。

因此,包容是人类第一大义。

老子说的包容是什么呢?就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

你想想,哪些作文题目,应该是从“有无相生”来写呢?只要给你的题材是阳光、大地、海洋、水,这样的只付出没有索取的生命基本物质方面的题材,都是这类。

这类的主题,就是一个“包容”。

包容是宇宙的大义,也应该成为人类的大义。

只要作文题目是给你一个没有生命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又是我们生命的不可或缺的,叫你以此而做出感慨,那么这类题目都应该这样去找到自己的主题。

这样的题目,比如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2008年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等等。

这类题目,拐个弯出的比较隐晦的是2008年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这句话很多人无法弄明白到底想说个什么样的心情?但是你仔细想想,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啊?春天只是个人类的概念,春天带来的是万物生长的条件,这个就是物质基础。

春天不会问你需不需要,它覆盖每个角落,即使最卑微的草,也会得到它的自在生长。

这就是春的精神,包容万物,不舍贵贱。

包容也就是老子说的公正。

老子说“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因此包容这个字是我们人类应该从自然里面得到的最基本的大义。

2008年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比较隐晦的。

其实你知道了韩愈内心对早春那种滋润万物,不舍细微,到处都因此而充满生机,就能体会这个也是讴歌一种包容,这种包容,是种对所有百姓都能得到的滋润和关爱,而不是冷如秋风,萧瑟无情。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B2. 《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是指什么?A. 道路B. 道德C. 宇宙的本原D. 人类的行为准则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道德经》中提倡的生活态度?A. 无为而治B. 重德轻财C. 竞争至上D. 知足常乐答案:C4. 《道德经》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怎样的?A. 强权统治B. 仁慈领导C. 不可见之治D. 法治严明答案:C5. 《道德经》中提到的“上善若水”,水的特性是什么?A. 刚强B. 柔弱C. 静止D. 快速答案:B二、填空题1. 《道德经》是一部充满________和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多个方面。

答案:道家思想2.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遵循着一个________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道”。

答案:自然3.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统治者应当________,让万物自然成长。

答案:少干预4. 老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味着一个人应当具备________和________的能力。

答案:了解他人,认识自己5. 《道德经》中提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________的事物,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答案:不完美三、简答题1. 请简述《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义。

答: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一旦被言语表达出来,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

同样的,可以被命名的事物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这里强调的是“道”的不可言传和不可名状的特性。

2. 根据《道德经》的观点,为什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答:“反者道之动”意味着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这是“道”运动的规律。

而“弱者道之用”则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道”常常通过柔弱的方式发挥作用,比如水的柔弱能克服刚强,这体现了“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特点。

小升初毕业试卷《道德经》

小升初毕业试卷《道德经》

小升初毕业试卷《道德经》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见素抱朴:
2、道法自然:
3、“七善”:
4、大象无形:
二、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为什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
2、《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是什么意思?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0分):
1、《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如何理解?对今天有什么意义?
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说明了老子的道究其根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之根源,即道是化生为万物的根本。

二是道之性,即道是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德经考试题库及答案

道德经考试题库及答案

道德经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B2. 《道德经》共有多少章?A. 72章B. 81章C. 90章D. 100章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道德经》中提到的“道”的特性?A. 无为而治B. 柔弱胜刚强C. 仁者爱人D. 反者道之动答案:C4.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一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A. 水的形态变化B. 水的利他精神C. 水的清洁功能D. 水的流动性答案:B5. 《道德经》提倡的“无为”是指什么?A. 什么都不做B. 顺其自然,不强求C. 无目的的行为D. 随意而为答案:B6.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哪一章?A. 第一章B. 第二章C. 第三章D. 第四章答案:A7. 《道德经》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美与恶是相对的B. 人们都追求美,所以恶就不存在了C. 美的存在是因为有恶的对比D. 美与恶是统一的答案:A8. 《道德经》提倡的“不争”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A. 政治上B. 经济上C. 人际关系上D. 所有选项答案:D9.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在《道德经》中象征着什么?A. 音乐的力量B. 形象的力量C. 道的无形无象D. 声音的传播答案:C10. 《道德经》中提到的“无欲则刚”是指什么?A. 没有欲望的人是坚强的B. 没有欲望的人是软弱的C. 没有欲望的人是无情的D. 没有欲望的人是无用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经》中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指的是______。

答案:道2.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这里的“自然”指的是______。

答案:自然界的本原状态3.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一章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体现了______。

答案:利他精神4. “反者道之动”这句话在《道德经》中表达了______。

小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B2. 《道德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3. 《道德经》中“道”的含义是什么?A. 道路B. 道理C. 道德D. 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答案:D4.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哪一章?A. 第一章B. 第二章C. 第八章D. 第十章答案:C5. 《道德经》中提倡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A. 不作为B. 无目的的治理C. 顺应自然,不强求D. 随意治理答案:C6. 《道德经》主张的“无欲”是指什么?A. 完全无欲B. 无物质欲望C. 无过度的欲望D. 无精神欲望答案:C7. “反者道之动”在《道德经》中表达了什么思想?A. 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发展B. 事物的发展是循环的C. 事物的发展是直线的D. 事物的发展是无序的答案:B8. 《道德经》中“大音希声”是什么意思?A. 大声的音响B. 声音的回响C. 声音的极致是无声D. 声音的传播答案:C9.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是什么?A.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B. 知道停止就不会遇到危险C.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遇到危险D. 知道满足和停止是危险的答案:C10. 《道德经》中“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强调了什么?A. 重视轻浮B. 重视安静C. 重视稳重D. 重视躁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全书共分为________章。

答案:812.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宇宙生成3. 在《道德经》中,“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描述的是________的特性。

答案:水4. 《道德经》提倡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________。

专升本道德经真题答案解析

专升本道德经真题答案解析

专升本道德经真题答案解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以其哲理思辨和深邃的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专升本考试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道德经,那么下面就来对一道道德经的真题进行解析。

题目:道德经中的“大道至简”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自身理解,阐述其深层含义。

解析:道德经中的“大道至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

它传达了一种深邃的理念,即在宇宙万物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极为简洁而至高无上的法则。

首先,我们要理解“大道”指的是什么。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之道,它是万物的根本,是自然和谐的源泉。

而这种道并不是简单的一条线索,而是一种无限广袤、无所不在的存在。

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所有事物内在属性的总和。

那么,什么是“至简”呢?“至简”是指道德经中所传达的一种概括、精要、简明的表达方式。

它通过简略的文字,表达出极其深刻的哲理内涵。

这种极致的简单并不是简单粗暴,而是通过简化,突显事物本质的一种精华。

也就是说,道德经告诉我们,宇宙的道理并不象人们经常认为的那么复杂,它实际上是非常简单而又至高无上的。

事物的本质是扎根于守恒定律的,它看似复杂,但实际上是依靠一种简单而至高的基本原则存在和运行的。

同时,“大道至简”也反映了人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们往往倾向于过于复杂化问题,对于问题的本质容易忽视。

而道德经通过“大道至简”的思想,告诫人们要善于从简中寻求深度,从简中达到完整。

不迷恋于表面上的繁琐,而要深入事物内在,探索其中的真理。

道德经中的“大道至简”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

它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它教导人们以简明的方式看待事物,以清澈简洁的心态面对成败得失,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总结起来,“大道至简”传递了一个深刻且简洁的道德哲学观念,它是一种从简单和本质中寻求真理的方法。

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以简明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从而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

道德经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道道德经试题及答案的范例】题目一:尝试理解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的含义并提出你自己的见解。

答案: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它表达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治理方式,即通过无为而得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作为,而是指在行动中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过度干预,尊重事物的本性。

在我看来,无为而治并不意味着消极或漠视,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道德经中提到的“无为而治”基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洞察,认为自然界中万物皆有自己的规律和运行方式。

因此,人们应当学会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此同时,这种理念也可以应用于社会治理。

政府和领导者不应过度干预,而是应尊重个体和群体的独特性,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自主权。

个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主动的无为,即追求真实和本质而非表面功利。

它鼓励人们放弃过度追逐权力和物质财富的欲望,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修炼。

通过个人的自省和提升,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

总之,无为而治并不是一种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一种以自然为导向的治理方式。

它提醒我们不要盲目追求功利,而是要在行动中充分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合适的引导和支持。

无为而治需要领导者有高尚的德行和智慧,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和谐与进步。

题目二:探讨道德经中关于“柔弱胜刚强”的观点,并说明你对其的理解。

答案:道德经中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指出柔弱的力量能够战胜刚强的力量。

这一观点与传统社会的力量观念有所不同,但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寻求柔和的方式,并非一味地以刚强和武力解决。

在我看来,“柔弱胜刚强”代表了一种智慧和深刻的思考方式。

道德经中提到的“柔弱胜刚强”并不是鼓励人们变得软弱无力,而是在处理问题时注重柔和、温和的方法。

刚强往往会引发强烈的对抗和冲突,而柔弱则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接纳和理解。

通过柔弱而非刚强的方式,可以在相互沟通中取得更好的结果,促进和谐与共赢。

个人理解是,柔弱并不等于无为,而是一种外在力量的隐藏和内在力量的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下定义题
一、填空题:(20道题,每道题1分,共20分)
1、道德经中国人必须要读的(东方圣经) 。

2、《道德经》字数五千左右,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老子道德经》、《道德玄经》。

3、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客观真理大于(主观)真理,主观真理服从于(客观)真理。

5、一是道之(质),即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

6、二是道之(性),即这原物质化生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7、(贪),是对欲望的执着。

8、(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

9、(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10、人生最高境界有三:(无损)于人;( 无求)于人;( 无愧)于人。

11、生命三宝:( 精气神)。

12、道之四绝:1、万变幻象( 之本)2、无为无( 不为)3、负阴而抱阳4、反者道之动。

13、仁——( 恭、宽、信、敏、惠) 。

14、与人为善——( 理想);与鬼为魔——( 偏执);化鬼为神——( 境界)。

15、真人有“三不”:( 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16、老子、(道德经)、道教。

17、天下(大道)。

18、“道”的代表:(水)。

19、(有无)大道。

20、东方圣经:《道德经》。

二、判断题:(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顺势成事:用水在沟,用人在引!(×)
3、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
4、生物人:生物之人,生理欲望。

(√)
5、社会人:社会网络,角色生活。

(√)
6、神气人:浩然之气,灵魂牵引。

(×)
7、道德经中国人必须要读的道德经(×)
8、人生最高境界有三:无损于人;无求于人;无愧于人!(√)
9、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
10、小事靠术,大事靠道!小成靠术,大成依德!(√)
11、敏——反应速度慢,适应环境,改正错误(×)
12、信——诚实可信,宁失江山,不失约定,(√)
13、仁——恭、宽、信、敏、惠(√)
14、企业家很累,老子教我们“无为而治”。

(√)
15、老子就写了五千言,名《老子》,道教尊其为“道德经”。

(√)
16、老子、孟子、道教(×)
17、天下“大道”(√)
18、西方文明的两个车轮:圣经与科技(√)
19、无为无败,上善若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顺其自然。

这句话是子说的(×)
20、第二个歪了,自己工具化了。

忙而乱气!(√)
三、单选、多选择题:(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请问道德经中说:一个国家出现忠臣的时候,代表着这个国家(C) A。

百姓很富有;B、国王很贤明;C、国家很动乱,D、人们很团结。

2、老子认为,天下的大事,都是怎么做成功的?( C )
A、靠关系,
B、努力学习,
C、从小事做起,
D、命中注定
3、《道德经》一书总共有( B )
A.80章
B.81章
C.82章
D.83章
4、《道德经》一书,是一部( D )体系。

A.自由主义
B.存在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5、迅曾说:“不读( C )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6、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 C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7、老子主张“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因此强调( A )
A.以柔克刚
B.以刚克柔
C.阴阳调和
D.阴阳对立
8、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还是(B)
A.有为而治
B.无为而治
C.有为有治
D.无为无治
9、美洲《纽约时报》曾将( C )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0、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庄子应以( A )为主。

A.内篇
B.外篇
C.上篇
D.下篇
11、国学的核心思想是( ABC )
A儒B道C释
12、孔子政治思想的的核心是( AC )
A仁B义C礼
1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作“三玄”的著作是( BCD )
A.《论语》
B.《道德经》
C.《周易》
D.《庄子》
14、道家核心学说就是“道”,“道”的含义主要有(BCD)
A.构成世界的本体
B.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C.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D.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E.揭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5、下列成语中,哪些属于《道德经》中的成语(BCDE)
A.紫气东来
B.天网恢恢
C.上善若水
D.上德若谷
E.和光同尘
16、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的是(ACE) A.《论语》B.《孟子》
C.《老子》
D.《庄子》
E.《易经》
17、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核的主要包括(AC)
A.道家思想
B.犹太思想
C.儒家思想
D.基督思想
E.佛家思想
18、老子在《道德经》第29章中,主张圣人要( CDE)
A.尚俭
B.知止
C.去甚
D.去奢
E.去泰
19、老子提出治理天下的四大中心价值是(ABDE)
A.“无为”
B.“好静”
C.“尚贤”
D.“无事”
E.“无欲”
20、老子在《道德经》第29章中,主张圣人要( CDE )
A.尚俭
B.知止
C.去甚
D.去奢
E.去泰
四、问答题:(5道题,每题1分,共5分)
1、《道德经》又称?
2、道德经给了企业家什么?
3、你对道德经的理解?
4、你对生命三宝:精气神的解释?
5、企业家为什么要学《道德经》?
五、案例分析(1道题共15分)
记者忍不住好奇问道:“你难道不觉得这种无为的思想有些消极,感觉不是鼓励人要有野心、有进取心么?”。

“不会啊,顺其自然要比功利地去想得到某些东西更好。

”给出自己的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