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肿瘤已经侵犯到肺部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而且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肺癌。

在过去,化疗与放疗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同时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多副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更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一些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探索。

其中,靶向治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靶向药物能够选择性地针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产生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例如,EGFR抑制剂和ALK抑制剂在治疗特定的肺癌亚型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免疫治疗也是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它利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在非手术治疗中,辅助放疗和内照射治疗也是很有前景的方法。

辅助放疗能够采用先化疗,再放疗的方法,干扰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从而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杀伤效力,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副作用。

内照射治疗也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利用小分子放射性核素分布到肿瘤组织中,精确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肺癌的效果。

总的来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已经有多种新的治疗方法被探索和应用。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控制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产生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意识,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达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的目的。

立体定向放疗过程中肺部肿瘤中心位置的变化

立体定向放疗过程中肺部肿瘤中心位置的变化
中 国实 用 医 刊 2 0 1 4年 1 1月第 4 1卷 第 2 2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P r a c i t c a l Me d i c i n e N o v .2 0 1 4, V o 1 . 4 1 , N o . 2 2
Zhe n g z h o u 4 5 0 0 08,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d e t e r m i n e i n t e r f r a e t i o n a l c h a n g e s o f t u m o r c e n t r o i d p o s i t i o n d u r i n g
l u n g t u mo r
Z H A O Hu i ・ y u n ,S U N Y a — n a n ,Y E K e ,W A NG R u o — z h e n g,Z H E NG R u i - f e n g,J I A NG
Y u e , G E H o n g .D e p a r t me n t o fR a d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 t h e A f il f i a t e d C a n c e r H o s p i t a l o f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AC s y s t e m or f m o c t o pe r 2 01 1 t o Ma v 2 01 4.Th e f a s t h e l i c a l CT s c a ns a c q u i r e d or f t r e a t me n t s e t u p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g i s t e r e d wi t h s i mu l a t i o n CT s c a ns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b o n y r e f e r e n c e r e g i o n o f i n t e r e s t

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李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034)001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肺部小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好转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
【总页数】2页(P42,44)
【作者】李军
【作者单位】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疗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研究 [J], 赵耀巍;张义;刘静霞;孙丽敏;随义
2.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J], 张科;逯瑞娟;张攀;申淑景
3.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分析 [J], 江毅平
4.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 [J], 黄静
5.四维CT技术在肺部肿瘤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 詹文明;邱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

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

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

以下是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最早且最常见的肺癌治疗方法之一。

在早期,只有通过手术切除肺部肿瘤才能治疗肺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进,现在可以进行更精确和更有效的肿瘤切除手术。

化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通常用于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尽可能减少或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肺癌的化疗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放疗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和精确度的提高,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放疗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与手术或化疗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来攻击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这种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化疗不同,可以更精确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

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免疫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扩大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

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肺部小肿瘤的可行性
2 0 1 2年 1 月 笔者 所 在医 院收 治 的 2 3例
肺部 小肿 瘤 患者 作为 观察 组 ,给予立 体定 向放 射术 进行 治疗 , 男1 3例 ,女 1 0例 ,年龄 5 8 — 7 5 ,平均 f 6 1 . 5 ±1 . 5 ) 岁 ;其 中原发肿 瘤2 例 ,转移瘤 2 1 例;肺癌 5 例 ,乳腺癌 4 例 ,肝癌 3 例, 食 管
外放 5n q l n为 C T V ,C f V左右外放 3 - 4m m,前后外放 3 4 mr - l / ,头 1 O次 的 例。本 次试验 选择使 用 1 2 — 1 5次进行 分割 。 目前 临床研 脚 方向外放 7 ~ 1 0 [ , t i m 。P T V的平均体 积平均 为 4 2 . 8 m l ,以 P r r V 究表明 S B R T在治疗 良性 、恶性肿瘤方 面具 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为靶 区。采 用 3 D ~ C R T的模式 , 处 方剂量线为包绕 9 5 %的 P T v 使用 普通 加速器 ,3 D — C R T的模式 ,多野进行 S B R T,安全有效 。 体积 的登记 量线 f 8 0 % ~ 9 O %) 。用 6 m V的加速器 , 射野为 7  ̄ 9 个, 但 是需要 注意 呼吸动度影 响 ,有 可能导致失 败 。本 次研究 中试
2 . 2 不 良反 应
观察组 中有 4例患者 出现全身乏力 ,1 个 月内此种症状便逐
性 别 、年龄等一般资料方 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具
有 可 比性 。
渐消失 ; 1 例患 者出现 1 级放射 性肺损伤 ,1 例 表现为 2 级肺损 伤, 2例为 3 级肺 损伤 , 平均 出现为 3 . 5 个月 。骨髓 抑制 表现 7例 , 均为 1 - 2 度 ,主要为血小板无 下降 ,白细胞 下降。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

肺癌SBRT的进展详细讲解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去,传统的肺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手术切除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肺功能障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则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新治疗方法逐渐兴起。

SBRT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放疗技术,它能够提供非常高剂量的辐射到癌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比传统放射治疗,SBRT有如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高精确性:SBRT使用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如CT、MRI 或PET,来精确定位肿瘤。

医生们可以在多个角度观察患者的肿瘤,然后使用计算机模拟优化治疗计划。

2. 高剂量辐射:SBRT在少数几个高剂量的射束下,提供非常高的辐射剂量到肿瘤,从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高剂量辐射能够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分裂和生长。

3. 短疗程:传统放疗需要分为多个小剂量进行多次治疗,而SBRT通常只需在每个疗程内接受几个射束的高剂量辐射。

通常情况下,SBRT只需要连续几天或几周的治疗,而不是几个月。

4. 较低的副作用:由于SBRT的高精确性和高剂量辐射,它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辐射暴露。

与传统放疗相比,SBRT 更少地引起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疲劳。

尽管SBRT在肺癌治疗中有许多优势,但它仍然有一些限制。

首先,SBRT可能不适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因为晚期肺癌通常与转移相关,SBRT只适用于局部原发肿瘤。

其次,肺部的运动性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呼吸会导致肺部组织的移动,从而影响SBRT的精确性。

为此,医生们使用一种名为呼吸同步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技术能够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模式,使辐射发射与患者的呼吸同步,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肺部组织的移动。

近年来,SBRT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肿瘤放射治疗学

肿瘤放射治疗学

放疗剂量与分割方式
放疗剂量
放疗剂量是衡量放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因素来确定。通常,放疗 剂量越高,对肿瘤的杀灭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疗分割方式
放疗分割方式是指放疗的总剂量分割成若干个小剂量进行照射的方式。不同的分割方式对肿瘤的控制 效果和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
01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成果转化方面,已有部分新技术和新方法被纳入临床指南和操
作规范,并在实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紧密结合,促进了肿瘤放射治疗学的进
03
步和发展。
肿瘤放射治疗的未来展望
04
肿瘤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与 处理
早期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 能会出现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呕吐等症 状,通常在放疗后几天内 自行缓解。
疲劳
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 到疲劳,这是由于身体受 到辐射的影响。
皮肤反应
放疗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 干燥、发红、瘙痒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泡、溃 疡等。
晚期不良反应
特殊部位肿瘤
如头颈部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放射 治疗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且对 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禁忌症
急性炎症
在急性炎症期,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重炎症反 应,导致病情恶化。
恶病质
对于恶病质患者,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重身体 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如肝、肾功能障碍等,放射治疗可能会进一 步损害器官功能。
缓解疲劳等症状。

肺癌精确放疗的误差及其控制

肺癌精确放疗的误差及其控制
Ab s t r a c t Ra d i o t h e r a p y i s t h e ma i n t r e a t me n t me t h o d o f e a r l y l u n g c a n c e r n o t u n d e r g o i n g s u r g e r y f o r me d i c a l r e a s o n s a n d
审校
放射 治疗是 肺癌主要 的治疗方法之一 , 高剂量放疗是提 高肺癌 局部控制 率、 提 高患者生存率 的关键 , 但 正常组织照
射体积 限制 了放 疗剂量的提 高。研 究并测量 临床上肺 癌精确放疗 的误 差并对误差进行控 制是保 证安全 实施肺癌精 确放 疗的 重 要前提 。本文就肺部肿瘤放 疗误 差来源及其控制 方法和发展趋 势进行综述 。
a d v a n c e d n o n ・ r e s e c t a b l e l u n g c a n c e r .T h e l o c a l r e g i o n a l c o n ro t l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r e q u i r e s h i g h — d o s e i r r a d i a t i o n ,b u t t h i s t r e a t me n t i s r e s t r i c t e d b y n o r ma l t i s s u e t o l e r a n c e .T h e me a s u r e me n t nd a c o n ro t l o f e r r o r s a r e c r u c i a l f o r s a f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l n g u c a n c e r

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Thr e i e so a d a in Tr a m e t i u g Ca c r Di g o i nd Tr a m e t o he e -d m n i n l Ra ito e t n n L n e a n ss a e t n f t n
7 p te t t y p o t e iv m rv m n , h ef ci e r t s .  ̄ li e a in s n t e r a me t p r o u t 8 a in s wih s m tmai r l e i p o e e t t e fe tv a e wa 7 2 v p te t c e 7 A f i h t e t n e id d e o
效显著 等优点 , 值得 在临床 中使 用。
【 关键 词 l三维 立体放 疗 肺部 肿 瘤 治疗效 果 研 究
【 图 分 类 号 lR 4 中 4 5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I 7 -0 4 (0 11 () 0 0 -0 文 4 7 22 1 )0a- 0 5 2 6
【 btat A src ]Obe t e T r dm nin lrdain te t n fln a cr i h ig oi a d tet e trsls Meh d O r jci h e i e so a a ito rame to u g cne n t e da nss n ram n eut. to s u v
t e t r p utc fe t n i at R s ls Afe 1 h he a e i ef c a d mp c . e ut tr mo t o te t n t rdu e lnia s mp o i 8 p te s, t n h f r a me t o e c ci c l y t ms n 5 a int umo r s o s r epne

肺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肺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肺癌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及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患者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需求也越来越高。

肺癌是一种致命性疾病,能够及时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肺癌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一、肺癌的早期检测肺癌的早期检测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常规的肺癌筛查方法是通过限制性CT扫描(LDCT)进行的。

这种技术能够探测极小的非钙化结节(NCNs),是一种低剂量辐射的检测方法。

LDCT能够在早期识别出肺癌,相较于其他检测技术,其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都有所提高。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类型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而定。

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

它可以切除肺部肿瘤和其它有可能受到侵袭的组织,如周边神经和淋巴结。

手术方法通常是胸腔镜手术,这种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术后恢复时间。

2. 放射治疗对于那些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通过高能射线或用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肿瘤组织,抑制肿瘤生长。

放射治疗通常使用可控和精确的放射器,以便只攻击肺癌细胞,而不伤害周围的正常组织。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来杀死肺癌细胞。

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肺癌最好的方法。

化学治疗还可以与手术或放射治疗结合使用,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目前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肺癌细胞。

免疫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或疫苗注射。

三、医疗科技的进展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和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的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1. 基因检测技术现在医学上的发现是,肺癌的基因具有多样性,这意味着有些患者可能更适合接受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法。

基因检测能够提供细胞水平的信息,以确定癌细胞的不同类型,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的技术和策略

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的技术和策略

放疗与靶向治疗 联合应用:提高 靶向治疗效果, 降低耐药性风险
01
02
03
04
皮肤反应:皮肤红 肿、瘙痒、脱皮等, 可涂抹药膏缓解
胃肠道反应:恶心、 呕吐、腹泻等,可 服用止吐药和止泻 药
骨髓抑制:白细胞、 红细胞、血小板减 少,可服用升白细 胞药物
放射性肺炎:咳嗽、 呼吸困难等,可服 用抗炎药和吸氧治 疗
放射生物学:研 究辐射对生物体 的影响,包括细 胞、组织、器官 等各个层次
放射基因组学: 研究辐射对基因 组的影响,包括 基因突变、基因 表达调控等
研究进展:放射 生物学和放射基 因组学研究已经 取得了一些重要 进展,如发现了 辐射对生物体的 损伤机制、辐射 对基因组的影响 规律等
应用前景:放射 生物学和放射基 因组学的研究进 展为放射治疗的 优化提供了理论 基础,有助于提 高放射治疗的疗 效和减少副作用。
剂量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剂量测量技术,可以精确计算放射性剂量的 分布和吸收。
剂量优化:通过调整放射性剂量和剂量分布,可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和减 少副作用。
放射治疗的策略
01
适应症:肿瘤、癌症、良性疾病等
03
放疗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身体状况 制定
05
放疗副作用: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 抑制等
和准确性
02
个性化治疗:根 据患者的个体差 异,制定个性化
的放疗方案
03
远程放疗:利用 远程医疗技术, 实现远程放疗和
咨询服务
04
智能放疗: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放疗的智能
化水平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放射性肠炎:腹痛、 腹泻、便血等,可 服用抗炎药和止泻 药

动态增强MRI在肺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动态增强MRI在肺肿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f d y na mi c c o nt r a s t - e n ha nc e d M RI i n l u ng t u mo r s
CH E N G Ge.ZH 0U Zhi - pe ng
De p a r t me n t o f Ra di o l o g y,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i t a l 0 l ,Gu i l i n Me d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Gu i l i n 5 4 1 0 0 1 ,P. R.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Dy n a mi c 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 c e d MRI ,a s a n o n i n v a s i v e ,r a p i d f u n c t i o n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p o s s e s s e d s g o o d
此 方 法 可 以初 步评 价 肺 肿 瘤 微 血 管 分 布 情 况 从 而 对 肺 部 肿
瘤 进 行 诊 断 与 预 后 评 估 。但 也 具 有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半 定 量 分 析 易 受 到 扫 描 参 数 与 个 体 情 况 的 干 扰 且 不 能 定 量 反 映 组 织 内 对 比剂 浓 度 变 化 与 组 织 灌 注 的 精 确 情 况 ; ② 定量方 法 : 此 方法较为复杂 , 是 利 用 已知 的药 物动 力 学 模 型 对 曲 线 的走 势 进行 数 学 解 析 , 最 为 常 用 的是 T o f t s提 出 的血 流 双 室 动 力 模 型, 该 模 型把 血 浆 定 义 为 中 心 室 , 将 血 管 外 细 胞 外 间 隙 定 义 为周 边 室 , 用 时 间 函数 定 义 对 比 剂 浓 度 , 并 通 过 对 比 剂 注 射

肺部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

肺部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

肺部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作者:陈梦杨海华顾娉郡徐海玲丁嘉佩孟胤男周超王微周苏娜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26期[關键词]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肺部肿瘤;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734.2;R73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6-0024-06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in lung tumor and its adverse reactionsCHEN Meng1, 2 YANG Haihua1, 2 GU Pingjun2 XU Hailing3 DING Jiapei2 MENG Yinnan2 ZHOU Chao2WANG Wei2 ZHOU Su′na21.School of Medicin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China;2.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Radiation Oncology Institute of Enze Medical Health Academy, Taizhou 317000, China;3.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 for patients with lung tumor and its adverse reactions (ADRs). Methods A total of 191 patients with lung tumor undergoing SBRT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8 in 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118 cases of primary lung tumor and 73 cases of pulmonary oligometastasis lesions.SBRT was treated with 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IGRT) combined with 4-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respiratory gating technology.The radiation dose in the scheme was 50-60 Gy/5-10 F, and the median equivalent biological dose was 100 Gy. Chest CT was reexamined after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radiotherapy to evaluate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radiotherapy related ADRs.At the same time, long-term follow-up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therapeutic efficacy. Results The local control rates of 191 patients after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were 97.4%,90.6% and 75.9%, respectively, and the median OS was 32 months. The median OS of the primary group vs. the metastatic group, the peripheral type vs. the central type, and phase Ⅰ vs. phase Ⅱ-Ⅲ vs. phase Ⅳ were 28 months vs. 42 months, 42 months vs. 28 months, 41 months vs. 33 months vs. 25 months, respectively, but with all P>0.05. Among all patients, 1 month afterradiotherapy, there were 2 cases of myelosuppression, and 16 cases of grade Ⅰ radiation dermatitis. 3-6 months after radiotherapy, there were 103 cases of grade Ⅰ radiation pneumonia,and 5 cases of grade Ⅱ radiation pneumonia. There was no radiation esophagitis, or no grade Ⅲ or above ADRs occurred. Conclusion SBR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thod for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clinical lung tumor.[Key words]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Lung tumor; Therapeutic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原发性肺癌是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占总病例的11.6%,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死亡总数的18.4%[1]。

CT_医学影像肺部肿瘤边界的分析

CT_医学影像肺部肿瘤边界的分析

论述·影像引言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检查和治疗之中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多,以此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肺癌又被称为肺部肿瘤,是当下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社会发展之下该疾病已经成为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而在整个医学界对于肺部肿瘤的检测与治疗却依旧是一项重大难题[1-2]。

所以相关部门就开始研究在其肿瘤检查之中运用CT医学影像技术,以确保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3]。

所以本文选取了30位肺部肿瘤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方式和CT影像技术进行实验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所收治的30位疑似肺部肿瘤患者当做本次的研究对象,给其分别运用常规检测方式和螺旋CT增强医学影像扫描形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检测。

实验对象年龄在34岁到68岁,平均(51.23±4.12)岁,有男性患者21位,女性患者9位。

在这之中所有的患者并不包含治疗依从性差以及精神病患者。

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并不影响检测结果。

1.2方法分别给其使用常规的检测方式和螺旋CT增强医学影像扫描的方式,最终比对其检测结果,判断哪种方式最为精准。

常规检测方式:通过PET设备显示对患者体内的核素分布状况,并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之后对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进行判断。

CT扫描通过CT扫描机去扫描患者的肺部,先进行常规扫描,在扫描之前重点叮嘱患者必须要将自己的屏气能力练好,以确保扫描层不会出现移动的情况,从而确保最终结果的精准性。

然后给患者构建起来静脉穿刺通道,同时将高压注射器连接通,并给其中注入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注射的时候速度保持在每秒4毫升,一共注射40毫升;另外球管的旋转时间是0.5秒,期间间隔0.5秒,一共扫描30层,整体扫描时间分别是30秒和60秒。

重点对不同时间点扫描之中的增强幅度进行观察,将病变截面最大的三个连续层面测量出来,最终获取中位数。

CBCT在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CBCT在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CBCT在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分析李清松【摘要】探讨锥形束CT(CBCT)在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安装在直线加速器上的CB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扫描,依据所得的CBCT图形,测量其运动范围,以此确定患者具体的肉眼肿瘤区(G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

CBCT与CT计划比较,全肺V20平均减小2.59%,平均百分数为21.2%;Dmean平均减小187.0 cGy,平均百分数减小27.5%;CBCT的脊髓最大受量比CT平均减小1151.7cGy,平均百分数为32.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BCT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精确放疗中,可以大大减少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使肺损伤指标V20、Dmean和脊髓最大受量明显降低,从而大大降低肺部正常组织及脊髓的放射性损伤发生机会。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2页(P2110-2111)【关键词】锥形束CT;精确放疗;非小细胞肺癌【作者】李清松【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应用越来越多。

我院根据肺癌精确放疗治疗靶区照射的要求,应用CBCT照射确定非小细胞肺癌内靶区(ITV)范围,最大可能缩小计划靶区照射范围,减少肺部正常组织的照射范围,使得射线聚焦于肿瘤组织,从而达到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目的[1]。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12年1~9月我院收治均已经病理学确诊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15例,均已经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患者同意接受三维适形放疗。

15例患者病理分型为:鳞癌9例,腺癌6例,男8例,女7例,年龄34~74(平均52.8)岁。

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前的KPS评分≥70,肺功能优良。

1.2 仪器设备与软件系统西门子大孔径螺旋CT扫描机,瓦里安Eclipse 6.5治疗计划系统、Trilogy医用直线加速器、OBI系统、4DTC系统等。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的地位与进展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的地位与进展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的地位与进展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块状病变。

自1960年代以来,随着胸部C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

然而,肺结节的性质和治疗方法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家共识组织了一个研讨会,制定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其中包括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的地位与进展。

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肺结节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放射性物质来破坏异常细胞的DNA,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与手术切除和化学治疗相比,放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需住院等优点,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肺结节的筛查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发现。

早期肺癌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局部治疗方法彻底根治病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放射治疗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研究表明,在早期肺癌手术切除不适宜的患者中,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替代治疗方法,取得与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

除了早期肺癌治疗,放射治疗还可以用于肺结节点肿瘤的姑息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化疗的患者,放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现代肺结节治疗的重要模式,放射治疗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的进展也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正在不断提高。

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和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使得放射剂量可以更准确地传递到肿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以与免疫治疗相结合,以增强治疗效果。

尽管放射治疗在肺结节治疗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放射治疗对肿瘤的控制率和生存率与肿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有关。

一些大型和位于特殊区域的肺结节不适合放射治疗。

肺癌放射治疗进展试题答案

肺癌放射治疗进展试题答案

1、PDL1表达状态是SCLC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A)A、是×B、否2 、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全球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四(A)A、是B、否3、79岁的男性,肺部病灶1.5cm,因高龄一定不能选择手术(B)A、是B、否4 、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一线治疗,PS=O-1,帕博利珠单抗单药限PD-L1的表达范围是(B)A、TPS≥50%B、TPS1~49%C、TPS0~1%D、不限5、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PS=O-2,二线治疗可选择纳武利尤单抗或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如一线未接受同一药物)(A)A、是B、否6 、Ⅳ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PS=3-4分,二线治疗可选择纳武利尤单抗(A)×A、是B、否7、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大于多少分需要做床旁标识、腕带标识(B)A、4分B 、5分C、8分D、9分8、CART细胞是一种可以在体内不断增殖的细胞,因此不会出现耐药(B)A、是B、否上一题8 下一题9、CART细胞在淋巴瘤中的疗效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是×B、否10、CART治疗的优势不包含以下哪一个(B)A、有效率高×B、细胞可以在体内长期存在C、毒副反应可控D、可随时使用11、c-erB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好于表达阴性的患者(B)A、是B、否12、CRS评分0-2为低分3-5为高分(A)A、是B、否13、CRS评分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CEA大于200ng/ml,肝转移数目大于1,肝转移大小大于5cm,同时性转移或异时性转移距离原发灶手术时间A)A、是B、否上一题13 下一题14 、CRS评分主要针对肠癌肝转移新辅助化疗患者(A)A、是B、否上一题14 下一题15 、cT1NOMO直肠癌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B、C)A 、直肠癌根治术B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C、同步放化疗D、内镜下切除术上一题15 下一题16 、DS8201、T-DM1都是抗体偶联蛋白药物(A)A、是B、否上一题16 下一题17、HCC的最佳免疫治疗联合模式是免疫治疗联合TACE(A)A、是×B、否上一题17 下一题18 、HER2阳性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2020年CSCO指南I级推荐的抗HER2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B)A、曲妥珠单抗B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C、T-DM1D、TKlE 、曲妥珠单抗+TKI上一题18下一题19、ICls治疗的长期有效性,是依赖于新激活的T细胞持续浸润(A)A、是B、否上一题19 下一题20、ipilimumab是PD-1单抗(A)×A、是B、否上一题20下一题21、irAE的一般处理原则∶轻中度选择口服的糖皮质激素治疗(A)A、是B、否上一题21 下一题22、irAE发生的器官或系统有(A、B、C、D)A、皮肤B 、胃肠道C、呼吸系统D、造血系统完成上一题22 下一题23 、irAE管理中,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有利妥昔单抗、英夫利西单抗等(A)A、是B、否上一题23 下一题24 、NCCN指南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作为ICPD-L1阳性mTNBC的一线治疗(A)A、是B、否上一题24 下一题25、NMPA批准的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适应症药物为(A)×A、阿帕替尼B、阿来替尼C、安罗替尼D、呋喹替尼上一题25 下一题26、NRS2002>3分即代表有营养风险(A)A、是B、否上一题26 下一题27、PD-1单抗主要作用于(A)A 、T细胞B 、B细胞C、巨噬细胞D、肿瘤细胞上一题27下一题28、PD-1免疫治疗机制是直接调节正向免疫(A)A、是XB、否上一题28 下一题29、PD-1免疫治疗最终发挥杀伤作用的是PD-1单抗(A)A、是xB、否上一题29 下一题30、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疗效相仿(A)A、是×B、否上一题30 下一题31、PD-1抑制剂在以下哪种淋巴瘤中单药有效率最高(A)×A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 、霍奇金淋巴瘤C、套细胞淋巴瘤D、蕈样霉菌病上一题31下一题32、PD-1治疗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A)A、是B、否上一题32 下一题33、PD-1治疗获得一线治疗适应症的第一个临床研究是KN-024(A)A、是B、否上一题33 下一题34 、PD-1治疗用于二线较多西他赛化疗明显提高PFS(A)A、是XB、否35、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已成为早期TNBC的标准辅助治疗(A)A、是×B、否上一题35 下一题36、PS=0-1分,PD-L1TPS1~49%,IⅣ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一线治疗推荐包括以下哪些方案(A、B、C、D)A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B、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铂类C、培美曲塞+铂类+培美曲塞维持D、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维持上一题36 下一题37、PS=0-2分,IV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的二线治疗,如一线未接受以下任何药物,目前指南推荐选择(A)×A、卡瑞利珠单抗B、信迪利单抗C、度伐利尤单抗D 、纳武利尤单抗上一题37下一题38、PS=0-2分,Ⅳ期无驱动基因NSCLC的一线治疗目前NCCN及CSCO指南暂时没有推荐选择的是(B)A、卡瑞利珠单抗×B、阿替利珠单抗C、度伐利尤单抗D、纳武利尤单抗上一题38 下一题39、PS=0-2分,PD-L1TPS≥1%,Ⅳ期无驱动基因、非鳞癌NSCLC的二线治疗,如一线未接受以下任何药物,则可选择(A、B、C、D)×A、度伐利尤单抗B、纳武利尤单抗C、帕博利珠单抗D、阿替利珠单抗上一题39 下一题40、pT2N2M0乳腺癌,初始辅助Al治疗5年后可考虑延长内分泌治疗(A)A、是B、否41、R代表残留(Residual),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A、RO∶切缘无肉眼或显微镜下肿瘤残留(切缘阴性)B、R1∶显微镜下肿瘤残留(切缘阳性)×C、R1∶影像学发现肿瘤残留D、R2肉眼肿瘤残留(切缘阳性)上一题41 下一题42、SBRT放疗单次剂量,通常是指(A)×A、2Gy/次B、3Gy/次C、5Gy/次D 、8Gy/次上一题42 下一题43、SBRT可以激发临床常见的Abscopal效应(B)A、是B、否上一题43 下一题44、SBRT可以应用于(B、C、D)A 、非手术的早期肺癌B、寡转移的肺癌病灶×C、肺癌胸膜转移×D、肺癌脑膜转移上一题44下一题45 、SBRT主要是外科手术的补充,主要适用于(B)A 、局部晚期肺癌×B、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C 、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D、转移性肺癌上一题45下一题46 、阿替利珠单抗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基于的临床研究为(B)A、IMPOWER150B、IMPOWER131C、CASPAlND、PACIFIC上一题46 下一题47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三期研究显示OS/PFS均优于索拉非尼(A)A、是B、否上一题47 下一题48、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是HCC二线治疗的新标准(A)A、是×B、否上一题48 下一题49、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后将EP方案化疗的OS延长了(B)A、1月B、2月C、3月D、4月上一题49 下一题50、阿替利珠单抗是PD-L1单抗(B)A、是B、否上一题50下一题51、阿替利珠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皮肤反应(A)A、是xB、否上一题51 下一题52、癌症患者早期不会出现体重下降(B)A 、正确B、错误上一题52 下一题53、爱必妥可以跨线使用吗(A)×A、是B、否上一题53 下一题54、爱必妥可以联合CAPEOX(B)A、是B 、否上一题54下一题55 、按照第8版AJCC/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N1c指的是(C)A、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B、4个或4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C、无淋巴结阳性,但是肿瘤沉积在浆膜下、肠系膜、非腹膜周围/直肠周围组织D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上一题55 下一题56 、按照目前的NCCN指南,免疫药物维持治疗可以考虑(B)A、德瓦鲁单抗B、帕博利珠单抗C、纳武利尤单抗D、卡瑞利珠单抗上一题56 下一题57、伴有对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癌的治疗不首先考虑(B)A、手术B、放疗C、放化疗D、化疗上一题57 下一题58、贝伐单抗可以跨线使用(A)A、是B、否上一题58 下一题59、标准同步放化疗的放射剂量为(B)A、45Gy/3OF/3w,1.5Gy/F,BIDB、60-66Gy/30-33F/6-7w,2Gy/FC、50Gy/5F/1w,10Gy/FD、50Gy/25F/5w,2Gy/F上一题59 下一题60、不可切除Ⅲ期NSCLC,PS=0~1,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A)A、是B、否上一题60 下一题61、不属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B)A、IL-2B、PD-1单抗C、PD-L1单抗D、CTLA4单抗上一题61 下一题62、肠癌肝转移新辅助化疗一般2-3个月(B)A、是B、否上一题62 下一题63、肠外营养治疗不推荐单瓶输注某项营养成份(A)A、是B、否上一题63 下一题64、常见的免疫抑制剂有(B、C、D)A、环孢素B、吗替麦考酚酯C、硫唑嘌呤D 、环磷酰胺上一题64 下一题65 、初诊乳腺癌患者,下列哪些情况可考虑新辅助治疗(A、B、C、D)A、腋窝淋巴结转移B、三阴型乳腺癌C、肿瘤分期为T3D、有保乳需求,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E 、HER-2阳性上一题65 下一题66 、胆囊癌5年总生存率(B)A 、1%B、3%C、5%D、10%E、15%上一题66下一题67、胆囊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B、D)A、胆囊结石B、胆囊慢性炎症C、胆囊息肉D、肥胖和糖尿病E、遗传学上一题67下一题68、胆囊癌根治肝切除术的方式有哪些(B、D)A、无需行肝切除B、肝楔形(距胆囊床2cm)切除C、肝S4b+S5切除D、右半肝或右三肝切除E、左半肝切除上一题68 下一题69、胆囊癌根治术中13a淋巴结活检阳性、16组淋巴结活检阴性的病人需清扫哪些组淋巴结(B、C、D)A、7组B、8组C、9组D、12组E 、13组上一题69 下一题70、胆囊癌术中应常规行那组淋巴结活检(B、C、D)A、胆囊三角区淋巴结×B、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淋巴结C 、胰头后上方淋巴结×D、肝总动脉旁淋巴结E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上一题70 下一题71、胆囊管癌的临床特点有哪些(B、C、E)A、对肝床的侵犯较少B、对胆囊三角区周围神经、淋巴结的侵犯比例明显高于胆囊底癌C、易经肝十二指肠韧带转移至胰头、主动脉旁淋巴结D、常规行扩大淋巴结清扫E 、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胆囊底、体部癌上一题71 下一题72、当导管直径超过所在血管直径多少时,会显著的影响到血流动力学(C)A、45%B、50%×C、55%D、60%上一题72下一题7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RT)通常发生在置管后多少天(B)A、7天B、10天C、14天D、21天上一题73 下一题74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C、D、E)A、局部发红B、皮温升高C、肢体肿胀、疼痛D、肢体感觉功能障碍E 、深静脉血栓症状不太明显上一题74下一题75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是哪些(B、D、E)A、导管因素B、操作与治疗因素C、高龄×D、肥胖E 、疾病因素上一题75 下一题76 、地塞米松是irAE管理中首选冲击治疗药物(A)A、是×B、否上一题76 下一题77、第一项探索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并得出阳性结论的是KN-189(A)A、是xB、否上一题77 下一题78、度伐利尤单抗获批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基于的临床研究为(B)A、IMPOWER150xB、IMPOWER131C、CASPAIND 、PACIFIC上一题78下一题79、对静脉血栓风险患者实需施分级管理、标准预防、个体化、多学科协助诊治(A)A、是B、否上一题79 下一题80 、对静脉置管患者静脉血栓风险需进行常规评估、量化评估、动态评估、全面评估(A)A、是B、否上一题80 下一题81、对抗PD-L1药物作用,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B、C、E)A、靶向抑制PD-1,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PD-1/B7.1协同抑制信号B 、靶向抑制PD-L1,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PD-1/B7.1协同抑制信号,从而恢复被抑制的T细胞活性C、保留PD-L2/PD-1交互作用,最小限度保持免疫稳态,有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反应D、增强T细胞的启动和功能E 、阻断PD-L2/PD-1交互作用影响免疫稳态,可能增加自身免疫反应上一题81 下一题82、对于PD-L1表达20%的患者优选单药PD-1免疫治疗(A)A、是×B、否上一题82 下一题83、恶性肿瘤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即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A)A、正确B、错误上一题83 下一题84、恶液质的主要临床特征是(B)A、厌食×B 、饱腹感C、乏力D、肌肉减少症上一题84 下一题85 、恶液质前期的定义是体重下降>5%并存在厌食或糖耐量下降等(B)A、正确B、错误上一题85 下一题86 、恶液质是在癌症患者中存在的表现复杂的综合征,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骨骼肌丢失((+/-脂肪量丢失)、负蛋白和负能量平衡,经常有厌食、饱腹感和乏力等表现,且对营养治疗不敏感或仅部分敏感(A)A、是B、否上一题86 下一题87、放疗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可能影响免疫治疗疗效(A)A、是B、否上一题87 下一题88、放疗对免疫治疗只会有促进作用(A)A、是B、否上一题88 下一题89、放疗后不良反应造成乳腺癌非癌性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是(B)A、放射性肺炎B、臂丛神经损伤C、上肢淋巴水肿D、心血管毒性上一题89 下一题90、放疗联合免疫,一定是1+1>2(A)A、是B、否上一题90下一题91、放疗免疫(ICl)联合治疗晚期NSCLC成功的临床研究(PACIFIC研究),其ICI的治疗方式是(B)A、新辅助治疗B、放化疗后巩固治疗C、与放化疗同期治疗D、与放化疗交替治疗上一题91 下一题92、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目的包括(C)A、术后预防性放疗降低局部复发率B、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后根治性放疗保证局部控制率C、无手术指证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达到局部控制效果D、局部复发患者,控制局部疾病E 、转移性患者的姑息性放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上一题92 下一题93、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包括(D)A、肺泡上皮细胞损伤B、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C、肺泡巨噬细胞D、细胞生长因子E、免疫反应上一题93 下一题94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相关性最大(C)A、分割次数B、照射体积火C、照射技术D、剂量率E 、照射深度上一题94下一题95、放射性肺炎的分级包括(B、C)A、无明显症状,仅有影像学变化B、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需用激素或利尿剂治疗√C、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需要氧气D、需要辅助通气E 、死亡上一题95 下一题96 、放射性肺炎的治疗包括(E、D)A、镇咳B、吸氧或辅助通气C、激素治疗D、抗肺纤维化治疗E 、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完成上一题96 下一题97、放射性肺炎激素使用说法正确的是(C、D)A、早期使用B、足量C、足够时间D、缓慢减量E、可用雾化吸入上一题97 下一题98、放射性肺炎描述错误的是(C)A、放射野密度增高影B、肺纤维化C、不伴支气管扩张D、边缘平直E 、纵隔移位上一题98 下一题99、放射性损伤时每增加1Gy,冠脉事件发生风险增加7.4%(A)A、是B、否上一题99 下一题100、放射性心脏损伤包括哪些内容∶心包、心肌、心脏瓣膜、传导系统、冠状动脉(A)A、是B、否上一题100 下一题101、放射性心脏损伤病变的基础是(C)A、血管内皮损伤B、炎性细胞浸润C、成纤维细胞活化D 、传导系统受损上一题101 下一题102、放射性心脏损伤一般发生在放疗后()年(C)A、10年B、2年C、5年xD、1年上一题102下一题103、放射影像X线诊断原理,主要是利用了(C)A、光电效应B、康普顿效应×C、电子对效应D 、放射线效应上一题103下一题104、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同步放疗的化疗药物包括(B)A 、紫杉醇B、顺铂C、培美曲塞D、氟尿嘧啶上一题104 4下一题105、非小细胞肺癌的T分期正确的是(C)A、小于1cm,T1B、大于5cm,T4×C、脏层胸膜侵犯,T3D、大于5cm,T2上一题105 下一题106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见的主诉是(B)A 、进行性声音嘶哑B、进行性吞咽梗阻C、咳嗽,咳痰D、进行性消瘦上一题106 6 下一题107、肺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够取代手术(B)A、是B、否上一题107 下一题108 、肺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主要危及器官不包括∶(C)A、脊髓B、肝脏×C、心脏D 、视神经上一题108下一题109、肺动脉栓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C)A 、呼吸困难B、胸痛C、咳嗽D、肢体肿胀上一题109 下一题110、肺鳞癌是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B)A、是B、否上一题110 下一题111、肺内原发灶进展是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后的主要进展模式(B)A、是B、否上一题111 下一题112、辅助内分泌治疗不建议与辅助化疗同步使用,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可先后或同时使用(A)A、是B、否上一题112 下一题113、改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哪些(B)A、DVTB、PTC、CRTD、VRT上一题113 下一题114、肝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C)A、环磷酰胺B、异环磷酰胺C、吉西他滨D、阿糖胞苷上一题114 下一题115、根据第7版国际食管癌分期,T4的病例应该侵犯(C)A、椎体B 、肌层×C、粘膜层D、外膜上一题115 下一题116、根据第8版国际非小细胞肺癌分期,T4的病例应该侵犯(C)A、椎体B、壁层胸膜×C、下肺支气管D、大血管上一题116 下一题117、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胆囊癌TNM分期标准(AJCC,2010年第7版),T2是指(D)A、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B、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C、肿瘤侵及黏膜肌层D、肿瘤侵及黏膜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未突破浆膜层或侵犯肝脏E 、肿瘤突破浆膜层(脏层腹膜)和/或直接侵及肝脏上一题117 下一题118、根据现有的临床证据,不适宜行SBRT的肺癌∶(D)A、周围性肺癌B、小于2cm的病灶C、大于7cm的病灶D 、1-3个转移性肺部病灶上一题118 下一题119、根据现有的循证证据,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D)A、手术B、放疗C、化疗D、小分子靶向治疗上一题119 下一题120、根据现有的循证证据,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D)A、手术B、放疗C、化疗×D、小分子靶向治疗上一题120 下一题121、根据现有的循证证据,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不包括(C)A、DDP+VP-16B、紫杉醇联合铂类C、吉西他滨联合铂类D、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上一题121 下一题122、寡转移(oligometastaticdisease,OMD)病灶∶ 2016ESMO定义(C)A 、A转移部位≤2个(偶见3个)B 、总体转移数目≤5个(偶见更多)的疾病状态C、主要见于内脏器官,偶见淋巴结D、不仅见于原发部位而且还见于肝、肺、腹膜、卵巢等上一题122下一题123、关于胆囊癌诊断方法的描述,那项是错误的(D)A 、彩超常作为首选筛查手段B 、MDCT可判断肿瘤浸润程度C 、MRI可了解肝脏、血管受累情况×D 、EUS可帮助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 、PET可进一步判断有无远处转移上一题123 下一题124 、关于直肠癌术前放疗描述正确的是(D)A 、和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毒性更低B、和术后放疗相比,术前放疗毒性更大C、放疗剂量可以为45-50.4Gy/25-28F/35-42dD 、放疗剂量可以为25Gy/5F/7d(5Gy×5d)上一题124 4 下一题125 、关于直肠癌新辅助/辅助化疗描述正确的是(D)A 、可参考结肠癌的化疗策略B、推荐围手术期化疗6个月C 、推荐围手术期化疗4个月×D、推荐围手术期化疗3个月上一题125下一题126 、广泛期SCLC一线化疗后肺内原发病灶放疗的推荐剂量为30Gy/10f(B)A、是B、否上一题126 下一题127、广泛期SCLC一线化疗后肺内原发病灶放疗的推荐剂量为45Gy/15f(B)A、是B、否上一题127 下一题128、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的剂为D)A、45GyB、50.4GyC、54GyD、SOGV以上129、国内,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的剂量多为(CA、45 GyB、50.4 GyC、54 Gy×D、60 Gy以上上一题129 下一题130、过继性细胞治疗包括(C)A、CAR-TB、肿瘤细胞疫苗C、TCR-TD、TIL上一题130下一题131、化疗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不适合与抗肿瘤免疫药物联合使用(A)A、是xB、否上一题131 下一题132、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以下哪项为主(C)A 、体液免疫应答B 、细胞免疫应答C、细胞因子作用D、过继免疫E 、ADCC作用上一题132 下一题133、急性放射性肺炎可发生在(D)A 、放疗结束后1-3月B、即将结束的时候C 、放疗结束后6个月以后D 、放疗结束后6个月内E 、放疗中上一题133 下一题134、甲泼尼龙是irAE管理中首选冲击治疗药物(A)A、是B、否上一题134 4 下一题)135、接受一代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接受化疗或安慰剂患者有更好的无病生存时间(B)A、是B、否上一题135 下一题136 、结直肠癌左右半预后相同(B)A、是B、否上一题136 6 下一题137、经典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哪些(B)A、DVTB、PTC、CRTD、VRT上一题137 下一题138、颈段食管癌的治疗不首先考虑(C)A、手术B、放疗×C、放化疗D、化疗上一题138 8下一题139、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时机(D)A、入院24hB、置管24hC、出院24hD、病情变化E 、化疗后24小时上一题139 下一题140 、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哪些(C)A、基础预防B、物理预防C 、根据病情使用药物预防D、多饮水E 、多活动完成上一题140 下一题141、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需要在哪些地方做标识(C)A、HIS系统标识B、床头牌标识C、腕带标识D、病历牌E 、外出标识1下一题上一题141142、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由哪里因素引起的(C)A、遗传B、环境C、行为D、精神上一题142 下一题143、静脉血栓预防操运动的频率是多少(C)A、遵循323原则B、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C、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D 、每日4次,每次20-30分钟E 、持续一周运动上一题143 下一题144、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化疗有以下哪些特点(D)A、提高局部控制B、提高括约肌保留率C、治疗依从性好D、降低长期治疗毒性E 、未提高总生存和无病生存上一题144 4 下一题145、局部晚期肺癌的分期不包括(D)A、T2NOMOB、T3N2M0C、T4N1M0D、T2N3M0入上一题145 下一题146 、局部晚期肺癌的新辅助治疗模式通常不包括(B)A、化疗B、同步放化疗C、靶向治疗D、单纯放疗上一题146 6 下一题147、局部晚期肺癌的诊疗模式是(C)A、手术为主B、放疗为主C、化疗为主×D 、MDT上一题147 下一题148、局部晚期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可以考虑(C)A 、化疗维持治疗B、手术C、免疫药物维持治疗D、靶向治疗上一题148 8下一题149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取得CR或PR的,应进行(C)A、免疫维持治疗B、预防性升白治疗×C、预防性胸部放疗D、预防性全脑放疗上一题149 下一题150、具有MSI-H/dMMR特征的肿瘤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B)A、是B、否上一题150 下一题151、具有高危因素的II期患者可能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是指(C)A 、T4淋巴结检测<12个B、低分化组织学(排除MSI-H患者)C 、淋巴或血管转移神经侵犯D、肠梗阻肠穿孔E 、切缘阳性或可疑上一题151 下一题153、绝经年龄大于55岁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绝经年龄小于45岁的妇女(B)A、是B、否上一题153 下一题154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是指能表达被特异性T细胞识别的MHC-抗原多肽复合体的任何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精准放射治疗的精准程度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精准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强调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但在使用以上的方式对上述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体位的控制、对患者肺部肿瘤运动的控制、射野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影像技术的使用等,猪油确保对以上内容的控制扣,才能使放射治疗的效果更加精准。

关键词:肺部肿瘤;精准放射治疗;
引言
放射性治疗是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患有肺部肿瘤的患者而言,使用放射性治疗可以提升其精准的程度。

但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肺部的肿瘤常常会由于随着呼吸的变化产生一定的位移现象,此时对患者使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就可能对周围的器官造成危害,且正常的肺组织在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过程中其耐受性会比较差。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放射治疗的技术的精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以往三维适形放疗的方式已经完全将二维照射技术所取代,通过使用强调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对患者肺部周围组织的危害,进而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同时精准化的放射治疗也可以使医护人员对肺部肿瘤的治疗和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需注意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应用等的过程。

因此,本文主要对患有肺部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的进展进行一定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实施精准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
强调放射治疗的可以站在治疗的区域内形成凹陷的、不规则、高度适合靶区形状的剂量分布,进而达到剂量绘画或者剂量雕刻的效果。

医学中将强调放疗的实施过程可以将其分为静态或者动态多叶光栅,静态的多叶光栅可以对患者展开
分布照射,而动态的方式可以进行断层治疗和容积旋转强调放疗,三种方式的放
疗都可以达到简单易操作的目的,但同时呈现出的效率会更低,在对其存在的子
野位置进行验证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1]。

而断层治疗的方式也需要特殊
的设备才可以实现治疗的效果;容积旋转强调放疗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降低治疗
实施实践等的优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加速器控制的精准程度较高。

在使用强调放疗的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使患者的正常组织起到保护的作用。

若想要进一步提升强调放疗的治疗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内容:利用强调质子治疗的方式,降低对正常组织结构使用的剂量;通过来讷河使用电
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的方式,确定患者的生物靶区,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
升生物靶区剂量的使用;通过对分割剂进行调整的方式来提升肿瘤的剂量效应。

通过使用影响引导装置的方式可以使强调放疗得到更好的验证;对软件的精准程
度进行开发或者调整,进一步降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2]。

在使用图像引导治疗的过程中,需进行如下操作的内容。

首先,要对患者靶
区的边界进行缩小,在使用仪器对患者进行照射的过程中,患者体内器官的运动
会使最终的照射结果出现漏照或者过量照射的现象,此时,可以通过减小患者呼
吸运动、采用呼吸门控技术的方式对患者的靶区位置进行实时跟踪,使其达到缩
小靶区边界的效果。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剂量的分布、使用剂量的
量以及提高照射剂量等的方式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其次,自适应放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摆位出现的误差以及器官的运动等对其进行
观察,但由于患者的情况不一,实际所需的距离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在使用该
种方式时,需要对其个体化的边界进行适当的调整[3]。

其调整的结果主要需根据
受照剂量或者肿瘤对治疗的变化等信息的反馈结果作为调整的依据。

在进行体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其分次剂量更高、分割次数更少,总疗程更短,使
用时主要将多远、多线束或者多野高的方式进行三维空间上的聚焦,进而可以提
升对周围常常组织的保护。

二、对肺部肿瘤进行精准放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在使用以上的方式对肺部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哟对患者的体位、
肿瘤运动的控制、影像、呼吸等的方面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对患者体位进行固定的具体操作:使患者双手上举并将其固定,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使射野方向任意选择,以便更好的达到靶区覆盖的效果,提升对患者正常组织的保护能力。

在对患者肺部肿瘤的运动进行控制时,可以采用压腹、呼吸门控技术、靶区跟踪技术的方式实现对其控制的效果,其中压腹的使用可以改变患者肿瘤运动的幅度;呼吸门控技术的使用可以通过其呼吸信号检测设备对患者肿瘤的位置进行标记和参考;靶区跟踪技术的使用主要适用于小部分出现位移明显的肿瘤患者,且在对患者实施以肿瘤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在线调整;呼吸控制的方式相对来说操作简单,效率也跟高,通过患者呼吸的状态、胸壁以及膈肌的位置进行参考,进而对患者肺内肿瘤的位置进行明确的标记。

使用影像技术的方式对其展开治疗,影像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在以上放疗基础上进行的,联合使用可以使剂量的计算结果更加精准,同时也可以提升实施方式的精准程度[4]。

射野的安排。

一般情况下,在剂量的分布达到相应要求和标准的情况下,所有用于肺部肿瘤治疗的动态技术、静态技术以及弧形治疗技术均可以使用,但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总,患者体内的非共面野数量也会出现增加的现象,分次内移位的现象也会增加。

因此,只有在剂量充分的前提下,其治疗的时间才可能缩到最短。

剂量体积的控制,在对患者进行肺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其剂量体积直方图与放疗产生的副反应会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在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其正常的组织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仅仅使用放疗前定位CT的OARs影响的方式,不能确切的对受照的剂量进行观察[5]。

且对于目前的发展和治疗来说,研究人员更偏向使用相关的生物标记或者影像的方式对其进行标记,进而对可能出现的放疗副反应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一定的判断。

治疗实施的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有无摆位导致误差的需要通过使用EPID采集骨性解剖标志的方式进行炎症。

但KV-CBCT 联合MV-CBCT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的获取其摆位的信息,进而将患者出现的分次内移现象精准的反应出来[6]。

在进行常规分隔放疗的过程中,使用线调整或者离调整的方式更为合理。

但弱对患者肺部肿块的预计出现大的差异时,应加大使用
CBCT草庙的频率,若使用SBRT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在线调整,其治疗的时间会出现一定的延长。

而使用SBRT的方式又需要使用CBCT的方式对其进行重复性的扫描。

在使用CBCT进行扫描后的受照剂量增加的情况下,应考虑是否放弃化疗治疗的计划。

综上所述,从以上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在使用精准放化治疗肺部肿瘤的患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操作的内容都比较繁杂。

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其精准执行和调整的标准,其治疗的效果会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斌, 石翔翔, 唐涛. 局部晚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中大体肿瘤靶区体积变化及肺受量预测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 27(14):5.
[2] 郑佳俊, 翟振宇, 孙丽. 瓦里安高分辨率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误差对肺肿瘤立体定向放疗剂量学影响[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 30(9):6.
[3] 张江静、赵雪、王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焦虑状况调查与干预策略[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12):3.
[4] 闫云宇, 翟福山, 王安峰,等. 图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侵袭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J]. 2022(32).
[5] 卢艳丽. 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评《肿瘤放射治疗学(第2版/配增值)》[J]. 中国医学装备, 2021, 18(10):2.
[6] 李勤.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局晚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 26(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