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含解析)
电化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化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4b9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f.png)
电化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以下哪种现象?A. 氧化还原反应B. 光合作用C. 热力学第一定律D. 电磁感应答案:A2.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多少?A. -0.059 VB. +0.059 VC. 0 VD. 0.059 V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在电化学中常用作电解质?A. 纯水B. 纯乙醇C. 氯化钠溶液D. 纯氢气答案:C4. 电化学腐蚀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无明显变化D. 光合作用答案:B5. 电化学中,法拉第定律描述的是?A.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B. 电流与时间之间的关系C. 电流与电极材料之间的关系D. 电流与电荷量之间的关系答案:D6. 电化学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通常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无明显变化D. 光合作用答案:A7. 电池的电动势是由什么决定的?A. 电池的体积B. 电池的质量C. 电池的组成材料D. 电池的形状答案:C8. 以下哪种电解质溶液不导电?A. 硫酸溶液B. 氯化钠溶液C. 蒸馏水D. 醋酸溶液答案:C9. 电化学中,电解质溶液的pH值通常如何影响电极电势?A. pH值越高,电极电势越高B. pH值越高,电极电势越低C. pH值对电极电势无影响D. pH值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不明确答案:B10. 电化学腐蚀中,阴极发生的反应是?A. 还原反应B. 氧化反应C. 无明显变化D. 光合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______是电子的来源,而______是电子的接受者。
答案:阳极;阴极2. 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措施之一是采用______。
答案:牺牲阳极3. 电化学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反应和______反应的组合。
答案:氧化;还原4. 在电化学中,______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答案:电动势5. 电化学腐蚀的类型包括______腐蚀和______腐蚀。
新高考电化学试题考查特点及解题模型
![新高考电化学试题考查特点及解题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274f1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0.png)
新高考电化学试题考查特点及解题模型2020年全国新高考化学试卷中,电化学部分考查了多种题型,包括
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等。
电化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电化学能的计算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选择题:
选择题在电化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电解
质的性质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难点在于题
干中的关键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以及选项的区分。
解题方法包括:根据题
干信息判断正负反应;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判断反应类型;根据电解
质的性质选出合适的结论等。
2.判断题:
判断题在电化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电解
质的性质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判断题的难点在于明确关键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进行判断。
解题方法包括:根据题干中的正负反应进行判断;从化学式中判断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根据电解质的性质选出合适的结论等。
3.计算题:
计算题在电化学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极电位、电子转移数、电量、电流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计算题的难点在于明确题目求解的目标以
及需要用到的计算公式和数据。
解题方法包括: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结合
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从计算结果中推断出化学反应的性质等。
总之,电化学部分的解题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提取、关键部分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可以提高对电化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从而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55ae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答案标号,如需更改,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涂上。
3.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写。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Mg 24S 32Fe 56Cu 64选择题:7.宋代《千里江山图》使用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和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
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
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
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低于Cu(OH)2·2CuCO3.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
C。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N_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_A个氮原子。
B。
1 mol重水比1 XXX1个质子。
C。
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_A个碳原子。
D。
1 L 1 mol·L−1NaCl溶液含有28N_A个离子。
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A。
H2S气体和稀盐酸溶液。
XXX气体和稀氨水溶液。
C。
NO气体和稀H2SO4溶液。
D。
CO2气体和饱和NaHCO3溶液。
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3+Cl2+H2O=2HSO3+2Cl^-+SO2.B。
2020年高考全国3卷化学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3卷化学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c8011f61fb7360a4c6565.png)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
![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ccc1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6.png)
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解析高考电化学是化学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化学题目在高考试卷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技巧是高考化学备考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电化学真题和答案的方式,为考生提供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电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解答电化学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电化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
这包括电池、电解池、电解液、电极和电解物质等内容。
了解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势和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是解决电化学问题的基础。
此外,还要掌握电导率和电极电势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等基本理论。
二、历年高考电化学题目分析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电化学真题,我们可以发现电化学问题主要涉及电极电势、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和电解反应等方面。
其中,电极电势和标准电势的求解是考察电化学原理的重点之一。
此外,常见的电池反应包括锌铜电池、银铜电池等,需要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判断电池的产生方向和电池的电动势。
而电解反应则需要通过电解液的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来解决。
三、电化学解题技巧与答案解析1. 对于涉及电极电势和标准电势的求解问题,可以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当涉及到溶液浓度变化时,需要根据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来进行推导。
2. 解决电池反应问题时,应先确定电池的产生方向,再根据电极电势差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若电池中存在相同元素的反应物,应注意对应的电极电势值。
3. 在解决电解反应问题时,需要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来分析。
可通过推导离子反应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等来解决。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题技巧,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电化学题目。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高考电化学题目及答案解析。
【例题】已知某电化学电池中,两个半电池分别是Cu|Cu^2+(0.01mol/L)和Ag|Ag^+(1mol/L)。
电池开路电动势为1.11V。
求该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势。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51ee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1.png)
高考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在高考化学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涉及到理论原理,还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
理解和掌握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相关应用题至关重要。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
2、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不同的电极(通常是金属)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
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正极。
例如,铜锌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铜作为正极得到电子。
3、电解池电解池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通过外加电源,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1、负极反应在原电池中,负极通常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锌铜原电池中,锌的电极反应为:Zn 2e⁻= Zn²⁺。
2、正极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上述锌铜原电池中,铜的电极反应为:Cu²⁺+ 2e⁻= Cu 。
3、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电解池中,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反应为:2Cl⁻ 2e⁻= Cl₂↑ ,阴极反应为:Cu²⁺+ 2e⁻= Cu 。
三、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电化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离子的迁移通道,使得电荷能够在电路中传递。
1、离子的迁移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2、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变化在原电池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电解池中,通过控制电解条件,可以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发生特定的变化。
四、电化学的应用1、电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的。
以铅酸蓄电池为例,放电时,铅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电化学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电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38322516fc700abb68fc2f.png)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电化学1.(07年广东化学·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电池负极反应为:A.H2+2OH-=2H2O+2e-B.O2+4H++4e-=2H2OC.H2=2H++2e-D.O2+2H2O+4e-=4OH-答案:C解析:难度:易,电解液为酸性,故A错,负极通入氢气,正极通入氧气,故B、D错。
2.(07年广东化学·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答案:BD解析:铜绿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反应原理为2Cu+O2+CO2+H2O==Cu2CO3(OH)2,故青铜器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防止被腐蚀。
A可能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被腐蚀。
3.(07年广东文基·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答案:B解析: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可燃物的燃烧反应,A选项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选项错误;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选项错误。
正确选项为B4.(07年广东理基·2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答案:A解析: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溶液中的氧气不断溶解,因此在空气与水交界处钢铁更容易腐蚀。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09-电化学基本原理(含答案)
![三年高考真题专题09-电化学基本原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56665616fc700abb68fcc4.png)
电化学基本原理1.【2018新课标1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①EDTA-Fe2+-e-=EDTA-Fe3+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电极反应式书写、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等【试题点评】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而得出阴阳极。
电势高低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去分析。
2.【2018新课标2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新型二次电池,涉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试题点评】本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充电与发电关系的理解。
本题很好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习题答案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e544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5.png)
电化学方法原理和应用习题答案1. 电化学方法的原理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过程来研究物质性质和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基于物质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电流、电势和电荷量等参数来获得与物质性质相关的信息。
电化学方法的原理基于两个基本的电化学过程:电解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势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极电势的变化来了解物质的电化学性质。
2. 电化学方法的应用2.1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来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化合物和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法、电位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分析、生化分析等领域。
2.2 电化学腐蚀研究:电化学腐蚀研究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来研究和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性能。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采取措施来延缓或防止材料的腐蚀。
2.3 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是指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能量的技术。
常见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存、能量回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4 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是通过电流驱动反应来合成化合物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有机合成、金属粉末的制备等。
电化学合成具有高选择性、高效率等优点,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合成方法。
3. 习题答案3.1 问题1:电解质溶液中是如何进行电解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在阳极处,氧化反应会发生,而在阴极处会进行还原反应。
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传递电荷。
3.2 问题2:电极电势的测量原理是什么?电极电势可以通过将电极与参比电极相连,通过测量电势差来确定。
参比电极是一个具有已知电势的电极,它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电势参考。
电极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差来确定。
高考化学_电化学基础专题(答案版)
![高考化学_电化学基础专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933cee6bd97f192379e995.png)
电化学基础专题1.(2020•新课标Ⅰ卷)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2e -+4OH -=Zn(OH)42+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42+=2 Zn+O 2↑+4OH -+2H 2O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 【答案】D2.(2020•新课标Ⅰ卷)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 +注入到无色WO 3薄膜中,生成Ag x WO 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g 为阳极B .Ag +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C .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总反应为:WO 3+x Ag=Ag x WO 3【答案】C3.(2020•新课标Ⅰ卷)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2真题探究电极发生反应:VB2+16OH--11e-= VO43-+2B(OH)4-+ 4H2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载通过0.04 mol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B.正极区溶液的pH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升高C.电池总反应为4VB 2+11O2+20OH-+6H2O=8B(OH)4-+4VO43-D.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答案】B4.(2021•浙江1月选考)镍镉电池是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L 为小灯泡,K1、K2为开关,a、b为直流电源的两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断开K2、合上K1,镍镉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B.断开K1、合上K2,电极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溶液中KOH浓度不变D.镍镉二次电池的总反应式:Cd+ 2NiOOH+2H2O Ca(OH)2+2Ni(OH)2【答案】C5.(2020•浙江1月选考)在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离子交换膜A.电极A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B.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C.饱和NaCl从a处进,NaOH溶液从d处出D.OH-迁移的数量等于导线上通过电子的数量【答案】D6.(2020•浙江7月选考)电解高浓度RCOONa(羧酸钠)的NaOH溶液,在阳极RCOO−放电可得到R−R(烷烃)。
《电化学基础》基础知识+考题分析+解题方法(含答案)
![《电化学基础》基础知识+考题分析+解题方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ea695dec3a87c24128c4ba.png)
新课程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电能与 化学能的相互 转化。
②调查市场常见化学 电池的种类,讨论它 们的工作原理、生产 工艺和回收价值。
③查阅资料并交流: 防止钢铁腐蚀的方 法。
二、近三年高考有关电化学知识考题分析(一)原电池及原理其综合考查1 、在书本锌铜原电池原理基础上稍有变化的原电池:从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或原电池反应) 、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 、盐桥的作用等多方面来考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在多年来高考题中时有出现,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见附件 1 )【 复习建议 】 复习原电池要从氧化还原反应开始。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若能使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两类导体的界面上, 并使转移的电子从导线中流过就会有电流产生。
Zn 跟稀H 2SO 4制 H 2的反应可分解为 Zn - 2e-=Zn 2+, 2H ++2e -=H 2↑的两个半反应。
这两个半反应就是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真正想懂原电池等自发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对于各种电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和总的氧化还原反应都不要去死记硬背,都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写出。
2、扩展到其他自发电池:①能分析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可充电电池(铅蓄电一、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要求新课程内容标准1 .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2010 年广东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 1 . 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能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池)的充放电情况:正负极、阴阳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
(见附件2)②常见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甲烷、乙醇等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判断,能写出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并能从电极反应物、得失电子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
③磷酸亚铁锂(LiFePO 4)新型锂离子电池、心脏起搏器电池:Li—SOCl2电池。
(见附件3)【复习建议】应把选修四第四章第 2 节给出的碱性锌锰电池、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及总反应作为重点分析。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考点09电化学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考点09电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7935f2581b6bd97e19ea8a.png)
考点 9 电化学1.( 2020·北京理综· 7)以下金属防腐的举措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 水中的钢闸门连结电源的负极B. 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结镁块【答案】 A【分析】 A、钢闸门连结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正确; BC、是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隔断空气,故错误 D、镁比铁开朗,构成原电池,铁为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错误。
2.( 2020 ·北京理综·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 溶液(见右图)。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a 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B. 通电使 CuCl2发生电离C.阳极上发生的反响:Cu2++2e- =Cu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邻近察看到黄绿色气体【答案】 A【分析】A、由溶液中离子挪动方向可知,U 型管左边电极是阴极,连结电源的负极, a 端是电源的负极,故正确;B、通电使 CuCl2发生电解,不是电离,故错误; C、阳极发生氧化反响, Cl -在阳极放电 2Cl - -2e - =C12↑,故错误; D、Cl -发生氧化反响,在阳极放电生成C12,故 D错误。
3. ( 2020·新课标卷Ⅱ· 11)“ ZEBRA”蓄电池的结构以下图,电极资料多孔Ni/NiCl 2 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系作的陶瓷管相隔。
以下对于该电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反响中有 NaCl 生成B.电池的总反响是金属钠复原三个铝离子C.正极反响为:NiCl 2+2e-=Ni+2Cl -D.钠离子经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挪动分析:观察原电池原理。
负极是液体金属--极反响式为NiCl 2+2e =Ni+2Cl;总反响是Na,电极反响式为:Na- e- ===Na+ ; 正极是 Ni ,电2Na+ NiCl 2=2NaCl+ Ni 。
所以 A、 C、 D 正确, B错误,选择B。
电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电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db32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b.png)
电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1. 简介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广泛应用于能源转化与储存、电子器件和化学反应等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化学的知识,本文将给出一道电化学真题,并进行详细的答案解析。
2. 真题下面是一道关于电化学原理的题目:题目:在一电化学反应中,两种金属电极分别浸入溶液中,用电池连接两电极使之相互通电。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表得到的标准电势如下:Mg/Mg2+:-2.37 VAl/Al3+:-1.66 V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在该电化学反应中,哪个电极是阴极?哪个电极是阳极?(2) 计算该电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3) 该电化学反应是放电过程还是充电过程?(4) 根据电动势的数值,判断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 答案解析(1) 阴极是电势较低、更容易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阳极则相反,是电势较高、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根据标准电势表的数据,Mg/Mg2+的标准电势为-2.37 V,而Al/Al3+的标准电势为-1.66 V。
由于电势越负表示越容易还原,因此Mg/Mg2+是阴极,Al/Al3+是阳极。
(2) 标准电动势是衡量电化学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力的指标。
计算标准电动势的公式为:Ecell = E(cathode) - E(anode)。
根据标准电势表的数据可得:Ecell = -1.66 V - (-2.37 V) = 0.71 V。
(3) 充电过程是指通过外部电源的作用,使得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放电过程则相反,是指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根据标准电势表中Mg/Mg2+的标准电势为-2.37 V,而Al/Al3+的标准电势为-1.66 V,可得Ecell为正值,说明该电化学反应是放电过程,即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通过电动势的数值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方法是利用Gibbs自由能的公式:ΔG = -nFE。
其中,ΔG为Gibbs自由能的变化量,n为电子的个数,F为Faraday定数,E为电动势。
高中化学 电化学基础(解析版)
![高中化学 电化学基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a8eac743323968001c9250.png)
模块08 电化学基础1.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答案】C【解析】A项,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项,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变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C项,手机电池工作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项,太阳能板充电是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D错误。
2.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只有金属锌作为负极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在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而不一定是Zn;随着反应的进行,阳离子在正极被还原,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答案为C。
3.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B.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答案】C【解析】A项,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光能,即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A正确;B项,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的离子在正极放电,即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正确;C项,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可以构成原电池,因此导线中会有电子流动,C错误;D项,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仍然是铜作正极,铁作负极,即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D正确。
4.如图为番茄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 锌片质量减小,发生还原反应D. 番茄中的阳离子移向锌片【答案】B【解析】A项,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而质量逐渐减少,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而产生气泡,所以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B正确;C项,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锌易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而质量逐渐减少,故C错误;D项,番茄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即是铜片,故D错误。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含解析_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含解析_](https://img.taocdn.com/s3/m/ffe77220b0717fd5360cdc9e.png)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芳草香出品专题17 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1.【2018天津卷】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 2+6e−6O2−6CO 2+6O2−3C2O42−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答案】Al–3e–=Al3+(或2Al–6e–=2Al3+)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解析】2.【2018江苏卷】NO 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 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2)用稀硝酸吸收NO 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
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HNO2−2e−+H2O3H++NO3−【解析】精准分析:(2)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1molHNO2反应失去2mol电子,结合原子守恒和溶液呈酸性,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HNO2-2e-+H2O=NO3-+3H+。
3.【2018新课标1卷】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3)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电解后,__________室的NaHSO3浓度增加。
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Na2S2O5。
【答案】(3)2H2O-4e-=4H++O2↑ a【解析】4.【2018新课标1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电化学基本原理(含解析)
![三年高考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电化学基本原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0a6c7ad4d8d15abf234e07.png)
专题09 电化学根本原理1。
12021新课标1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H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和H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下图,其中电极分别为ZnO@■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Q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响为:①EDTAFe2+-e- = EDTA-F(3+②2EDTAFe3"S= 2H++S+2EDTA-F(e+该装置工作时,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阴极的电极反响:CO+2H+2e = CO+HOB。
协同转化总反响:CO+HS= CO+HO+SC。
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墨烯上的低D。
假设采用Fe3+/Fe2+取代EDTA-F€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解析】精准分析:该装置属于电解池,CS在Zn哂星悔电极上转化为发生得到电子的复原反响j为阴极,石墨烯电极为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响3贝薜解:N在Zng石墨懈电极上转化为 2 发生得到电子的复原反响,为阴极,电极反响式为20nA正确」民根据石里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响可知①度即得到Its—2E-21T 十S,因此总反响式为B正确宁G石黑烯电极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圈摊上的电势比ZnOe石墨悌电极上的高J C错误$ D、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FW-正:取代EDTA-F产/EDIA-FS,涛癖要酸性,D正确。
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电极反响式书写、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等【试题点评】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进而得出阴阳极。
电势上下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去分析。
2。
12021新课标2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二次电池。
将NaClQ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响为:3CO+4N==L 2Na2CO+Q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电化学基本原理1.【2018新课标1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①EDTA-Fe2+-e-=EDTA-Fe3+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电极反应式书写、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等【试题点评】准确判断出阴阳极是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而得出阴阳极。
电势高低的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物理学的角度借助于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去分析。
2.【2018新课标2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新型二次电池,涉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等【试题点评】本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化学顶级刊物上的“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充电与发电关系的理解。
本题很好的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3.【2018新课标3卷】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
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答案】D【解析】D.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电池的正极反应应该是O2与Li+得电子转化为Li2O2-X,电池的负极反应应该是单质Li失电子转化为Li+,所以总反应为:2Li + (1-)O2= Li2O2-X,充电的反应与放电的反应相反,所以为Li2O2-X = 2Li + (1-)O2,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新型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涉及正负价判断、离子和电流方向判断、反应式等【试题点评】本题是比较典型的可充电电池问题。
对于此类问题,还可以直接判断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而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
本题明显是空气中的氧气得电子,所以通氧气的为正极,单质锂就一定为负极。
放电时的电池反应,逆向反应就是充电的电池反应,注意:放电的负极,充电时应该为阴极;放电的正极充电时应该为阳极。
4.【2018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应该从实验现象进行判断,如③实验中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说明产生Fe2+,然后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5.【2017新课标1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名师点睛】该题难度较大,明确电化学原理是以及金属的防腐蚀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的理解是难点,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即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性质不活泼,不会被损耗。
6.【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答案】C【解析】A 、根据原理可知,Al 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A 说法正确;B 、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B 说法正确;C 、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应是H +放电,即2H ++2e −=H 2↑,故C 说法错误;D 、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故D 说法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本题得到致密的氧化铝,说明铝作阳极,因此电极方程式应是2Al−6e−+3H2O=Al2O3+6H+,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照搬课本知识,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本题难度不大。
7.【2017新课标3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8.【2017江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2(g)+3H2(g)2NH3(g)的ΔH < 0,ΔS >0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C.常温下,K 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5.6×10−4mol·L−1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答案】BC【解析】A.该反应气体的分子数减少了,所以是熵减的反应,ΔS<0,A错误;B.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时锌做负极,所以可以减缓钢铁管道的腐蚀,B正确;C.常温下,在pH=10的溶液中,c(OH−)=14⨯10-mol/L ,溶液中含Mg 2+浓度最大值为()()12sp 2245.610OH 110K c ---⨯=⨯=5.6410-⨯ mol/L ,C 正确;D .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 2,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 mol e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H 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 ,所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不是6.022310⨯,D 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熵变、金属的电化学防腐措施、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气体摩尔体积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会判断一些常见反应的熵变,能合理运用熵判据和焓判据来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搞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原理及其区别;会进行有关溶度积的简单计算;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弄清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和近似值。
9.【2016新课标1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 2O − 4e –=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区定向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向正极迁移;在正极区带负电荷的OH −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 +)>c(OH -),所以正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 减小,错误;B .阳极区氢氧根放电,溶液中产生硫酸,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OH-)>c(H+),所以产生氢氧化钠,因此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正确;C.负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使溶液中c(OH-)>c(H+),所以负极区溶液pH升高,错误;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n(O2)=1mol÷4=0.25mol,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反应主要是物质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能量变化。
电化学是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关系的化学。
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它可以使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借助于电流而发生。
与外接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阳极是活性电极(除Au、Pt、C之外的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若是惰性电极(Au、Pt、C等电极),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与金属活动性顺序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