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_日本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725人教PPT课件
四、全面评价明治维新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1)经济: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2.表现
(1)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2)军事上:建立现代化军队。 (3)外交上:废除不平等条约。
————◇ 合作•探究 ◇————
(三)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有利因素
(1)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 军事实力增强。 (4)国际环境:列强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多元化。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历史潮流: 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 力量对比: 倒幕派力量强大,推翻幕府专制统治,
掌握了国家政权。 政策措施: 明治政府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素质: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
国际环境: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 单元总结 ◇————
君主权力 统而不治
不同点
议会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关系
议会权力 内阁对议会
大于君主
负责
掌握 实权者
资产阶级
至高无上 天皇可 内阁对天皇 天皇为代表
日本 (神权色彩) 解散议会
负责
的官僚军阀
集团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1.条件
(1)明治政府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2)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宰割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走向世界的日本》760人教PPT课件
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பைடு நூலகம்中下级
2.领导者: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建立明治政
府并掌握政府实权。
3.变法阻力: 封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变法阻力较小。 4.措施: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实施比较适合日本的国情(根政本策原.因)
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 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也不感到羞耻?” 森有礼回答:“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队这些变革感 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 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室西化……英国模式自然 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 多商业方法方面的典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 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学习英国;大学归功 于美国。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04年,日本挑起日俄战争,并于第二年获胜, 在日本/军国主义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 1904年12月6日,在中国旅顺港中弹的俄国军舰。
1914年,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23日,日军对德宣战,几天后封锁了 德国在远东的据点――中国山东半岛胶州湾。
探究3: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日本对 外扩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表现: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中国琉球,改名为冲绳县; 1876年侵入朝鲜,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198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 澎湖列岛并赔两亿两白银给日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出兵人数最多;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一)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幕藩体制和等级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面临民族危机;1.西方列强侵略的表现:(1)美国:1853年的,黑船事件;1854年签《日美亲善条约》;(2)其他国家也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2.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政治: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剧;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三)尊王攘夷运动:1.概况: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
2.局限性: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四)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新政府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1.目标: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的根据地:西南强藩3.重要事件:大政奉还、戊辰战争4.结果:1868年,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新政府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政府时期;二.主要措施(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西方,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3.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内容:(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议会权力有限,可参与制定法律,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只对天皇负责。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75人教PPT课件
第三,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作用: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效仿欧美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试以史实说明(资本、技术、市场、原料、劳动力), 明治政府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
①资本:
国内—— A.国家资本(国家通过地税改革解决资本的原始积累 问题) B.私人资本(国家通过公债补偿解决私人投资工业的 资金;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大地主的投资) 国外—— 通过对外战争从中国和朝鲜掠夺,进行快速的资本原 始积累。
【合作探究】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新”在 哪里?与英美等国军队有何不同?
新组建的这支日本军队与英、美等国不同之处在于: 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 ,不受内阁干涉。1878年发布的“军人训诫”第一条就 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
②市场: 国内市场——通过“废藩置县” 为统一国内市
场的形成创造条件;通过“地税改革”推动农村商品 经济的发展,扩大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通过对外战争掠夺周边国家特别是 中国、朝鲜来掠夺市场。 ③自由劳动力:通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 平等”使平民获得更多自由;
④技术: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 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 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评价:此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 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各 种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 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49人教PPT课件
县 县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 “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封 建
天皇适应皇资族本四主义经济的发展。
等
将军 华族民
级
平
制
大名 士族等
度
武士 平民
带刀者斩
贱民
经济方面:发展新经济
1、改革币制;
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明治广维兴新会议的,概万念机:决于公论;(1868年4月) 上幕下府一被心,推大翻展以经后纶,;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
强兵官,武推一体行以了至一庶系民列,改各革遂措其志施,,逐步废除了 旧的务封使建人心体不制倦,;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 本主破义例的来之发陋展习,,历基史于上天称地之之公为道“;明治维新”。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 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3、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 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教育 C.实行征兵制 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局限:强调忠君思想,封建思想浓厚
C、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东京的鹿鸣馆 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军事方面:建立新军队
A作实用行:义摆务脱兵刀了役劈民制—,族—组危砍建机杀常训,备练走军上;了独立 富保留强BC 购设了道进立浓路先军厚,进 事的但武院军同器校国时,,主走改培义上进养色对军军事 事彩外装人。扩备才张道路,
土地提买高卖了; 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地税改革 并三规,入兹定作增为于为加促改地 地正进,契 税地农为调 。税查村国—,完商家—原毕明品工有后治经业之,政济化田按府地的政土1贡8发策地7纳3价展提年办格;供颁法征政了布,取的府有一其条财力律百例作政保分废收障之;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背景 内容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3课 明治维新
影响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简单了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①镰仓幕府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1192——1333年) ②室町幕府
对比探究: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相同点:
(1)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幕府的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材料一、
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 商人以“出机”、“换 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 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 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 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 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
1853年
英美、国俄东印、度法舰、队荷兰和日签订类似条约 ,列 强取司得令领佩事里 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
日设置租《界日、协美定亲关税善权条。 约》
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 统治,要求改革呼声更加强烈。
5.结果:“大政奉还” 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
思维拓展:幕府为何要“奉还大政”给天皇?
目的: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 保留实际权力。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 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在内的幕 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高二历史通用版 选修一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含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l(1)幕府统治危机①政治: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经济: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充分发展。
③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幕府高压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3)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1)政治①废藩置县。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③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2)经济①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④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3)文化①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②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③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④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3、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①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②政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
③经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④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⑤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渐成为强国。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94人教PPT课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措施:
注意: 实质是利用国家力
①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量完成资本原始积
累,为资本主义发
② 实行公债补偿。
展提供资金。
作用:
①废除封建等级制, 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③巨额公债补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
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
不倦;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道;求知识于
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五条誓文》
同日,御笔信《宸翰》,提出:“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二.走近明治维新
1.文明开化→ 教育转型
图片反应日本在文化方面改革措施是什么?
岩仓使团出访
1876年建的新式学校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 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 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评价:此原则,一方面要求学 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 识,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培 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 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 色彩浓厚
(2)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加紧向外侵略,走上对外扩张 道路。
4.颁布宪法→政治转型
(1)“废藩置县”:
措施:
注意: ① 取消幕藩领地和对人民统治在权废;藩过程中,对各藩
② 宣布“废藩置县”,中央直大优接名抚管,政理明策;治,政减府少采了取改了革
③ 大名迁居东京,加以优待。
的阻力。
作用:
① 消除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 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二
理主干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考2点0五15·江明苏治·2维4)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 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 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 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 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 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 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 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 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怎样学习西 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8分)
考点五 明治维新
(2)经济:殖兴产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治 :废除旧体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 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教育: 进行教育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近代教育 体制。
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实行土地私
有制,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 2.主要内容 本主义新经济。
3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生活习俗上推进西化。
4军事上,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课标要求: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 主义社会的全过程 (1868年-1890年)。 史学界将1868年的明治 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 起点。
明治维新 背景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经过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 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1109人教PPT课件
封建领主经济日益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2.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人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新兴地主出现,大批农民破产; 武士阶层走向没落,逐渐同新兴地主、商人接近。
阅读107页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是什 么关系?
1、答:商2、人当致时富武,士地的地位位提发高生,了封什建么统变治化?阶级 在经济上34、、倚以结赖合上商以变人化上。材对料日本和问封题建秩,你序能有何得出影什响?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 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 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 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 维新使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 一等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 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 起来。
2级为日4、、武反本在商士抗社商封品生幕会品建么经活府阶经社结济日统级济会论的益治结的的?发贫 的构冲统展困 力和击治,, 量封资下基由 。建本,础幕等主武已府级义士经的秩萌阶开统序芽层始治的的尤动基变出其摇础化现是。逐, ,中引渐日下起成本
将军: 政治上掌握实权,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
天皇为名义上国家 元首,朝廷设京都
19世纪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藩主,享有藩世袭统治 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将军为了从思想意 识上培养武士这个 支柱,大力宣扬武 士应具有忠、义、 勇的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这就是“武士道精
材料二: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8.3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第3课 明治维新
课程标准: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 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含义
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一系列 改革措施,逐步废除旧的封建等级制度, 建立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变革。
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868年4月,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二、发展新经济
探究:试以史实说明(资本、技术、市场、原料、劳动力),明治政府是如 何发展资本主义的?
(1)资本: 国内: ①国家资本:通过地税改革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资本积累。 ②私人资本:华族和士族通过国家公债补偿,积累工业资本;
②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 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 中的资本主义发展。
二、发展新经济
3.地税改革
材料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按土地收成征收实物税)一律作 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民主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团结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进取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改革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开放
《五条誓文》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有何意义?
意义: 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成为明治政府改革的基本纲领。
岩仓使节团的出访
二、发展新经济
图片反映日本在经济方面改革措施是什么?
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 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二、发展新经济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中下层武士处境恶化, 产生反抗思想。
幕府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下级武士大盐 平八郎领导了 1837年起义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将军
结论: 有些从事工商业 大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入农村的纺织业……形 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 展到油、酒、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部门, 数量也不断增加。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 300所。1867年,全国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纺织业和 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 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 不满,阶级对立,矛盾 激化(尤其下级武士, 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 的大趋势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危机加深 (外患) 二、外国入侵, 三、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 (前提)
“尊王攘夷”
一、 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 (内忧)
政治上:幕藩体制、等级制度 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 不满,阶级对立,矛盾 激化(尤其下级武士, 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 的大趋势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 有何异同?
同: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目的—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 影响—防碍了自身的发展。导致落后挨打 异:日: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 威胁其统治; 中: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 商品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 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1015人教PPT课件
问题探讨(二)
尊王攘夷与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1、原因: 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2、目的: 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3、斗争对象: 指向外来侵略者和幕府的反动统治。
4、对天皇的态度: 都拥护天皇,并以天皇名义讨伐幕府。
5、领导力量基本一致: 中下级武士为主,大名和工商业者支持;
彻底打败幕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 迁都东京。
1868年,是旧历 “戊辰”年,推翻 幕府的战争主要在 这一年进行的,因 此历史上把这场战 争称为“戊辰战 争”。 鸟羽、伏见战役是 其中的关键战役。
迁都
1869年
东京
(江户)
京都
明治天皇(1852—1912)
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 仁,孝明天皇次子,1867年即位, 次年改元明治,自京都迁都东京。 当时,日本发生维新运动,1868 年初明治天皇发出“王政复古” 号令,推翻江户幕府统治;后实 行一系列改革,并颁布《帝国宪 法》,建立天皇专制政权。对外, 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侵占 中国台湾;1904—1904年进行日 俄战争;1910年吞并朝鲜。明治 天皇在位时,日本资本主义迅速 发展,并走上军国主义、帝国主 义道路。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 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 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 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 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 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三、戊辰战争
尊王攘夷
失败 倒幕运动
1868年 戊辰战争
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一、尊王攘夷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952人教PPT课件
欧洲骑士
日本武士
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阶层 都有一定社会地位 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政治方面:实行幕
藩体制和等级制度
统 治
阶
德川幕府建立后,逐步
级
形成了由幕府和藩国共
阶级关系的变化:
商人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新兴地主出现, 大批农民破产;武士阶层走向没落,逐渐同新 兴地主、商人接近。
4.社会矛盾上:日趋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 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产生了反抗思想
幕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一休宗纯
武士:新一卫门
将军:足利义满
日本的由来
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大和国)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由士阶层掌握实 权的军事封建国家
明治 维新
日本的由来
19世纪中期:从锁国走向开放 19世纪末:侵略扩张 二战后:议会内阁制国家
小泉纯一郎
三、社会危机的加剧 ——开国后的日本 1.民族危机深重 2.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3.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4.西南强藩进行了自强改革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幕府统治面 临着怎样的危机?
劳动人民的反幕斗争
内忧
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 的反幕,要求政治权力
中下级武士要求反幕
外患 美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列强的入侵
日本的幕府
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 人手里,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下 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日)武阳隐 士《世事见闻录》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最新】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动( 三 ) “ 尊 王 攘 夷 ” 运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 4口号(任务): 为 “攘夷”而尊王 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 5参与者: 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 6活动手段: 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 争 1863年失败 7结 果: 8局 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 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内因: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
佩理登陆图(1853年)
思考2、美、英、法、俄、荷等西方列强的殖 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欧美国家经 济掠夺,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激化社会 矛盾,使得农民和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 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据明治维新历史背景概述明治维新 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幕府腐朽统治社会矛盾激化,社会 动荡不安;西方列强殖民侵略进一步 加剧社会危机 3、倒幕运动的成功 4、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成立
一、简述明治维新历史背景
1、幕府腐朽黑暗统治,不断激化社会矛盾,人 民起义不断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遭到严重阻碍了。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不仅加深民族危机,而 且进一步加剧社会危机 4、日本社会各界,尤其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 治, 为改变被侵略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积极 要求在日本实行改革. 5、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改革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历史选修一】第8单元 明治维新
第八单元明治维新一、背景原因1、幕府统治,封建落后、闭关自守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②武士佩刀、格杀勿论,构成幕府的统治基础;封建等级制度。
③闭关锁国:为防止外部势力侵入。
(禁止与外国贸易,驱逐商人及传教士,禁止日本人出国回国;禁止制造远洋船只;只能同中国、朝鲜、荷兰贸易;只能在长崎贸易)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出现时间:19世纪初。
最发展的行业:丝织业。
商业繁荣的城市:大阪、江户、京都。
影响: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政治权力。
②大名依赖富商,对幕府统治不满。
③武士生活贫困,反对幕府统治,由幕府统治的基础变为倒幕力量的主力。
3、19世纪中期日本严重的社会危机农民反抗,资产阶级反对,大名、武士不满。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4、民族危机1853年,佩里(黑船事件);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危害:①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
②经济遭掠夺,破产、失业、黄金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
③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社会危机加强。
客观积极意义:①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一些大名开始改革,为日后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倒幕运动1、尊王攘夷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运动时间:1860—1863参与:(领导)中下级武士;(参与)大名、富农、手工业、商人。
主要活动:刺杀、袭击、进攻、奇兵队。
结果:被镇压。
2、倒幕运动运动时间:1866至1869领导:中下级武士(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倒幕基地: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诸藩。
重大事件:1867年发兵伐幕,大政奉还;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1869年,消灭幕府残余势力;1869年,迁都江户。
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
意义: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使日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三、明治维新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2、经济:土地私有,殖产兴业。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教育,生活习惯西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
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为富国强兵奠定 了基础。
2.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 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 供保障
(1)改革币制
(2)改革土地制度
(3)改革土地税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A、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 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 B、发展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C、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得到扶持的大 资本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1)“文明开化” 2)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3)生活习俗西化。
3、文化:
4、军事:
5、法律:
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颁布《日本帝国宪法》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为3 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动( 三 ) “ 尊 王 攘 夷 ” 运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 4口号(任务): 为 “攘夷”而尊王 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 5参与者: 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 6活动手段: 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 争 1863年失败 7结 果: 8局 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 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历史作用:
局限性: 1、在经济、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邻国及日本本身 带来了重大灾难
材料一 明治期间,许多官员认为日本只有“脱亚入欧” 才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所谓“脱亚入欧”即脱离落 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 材料二 明治时期的工厂、学校、交通工具(图略) 材料三 日本对外战争(图略)
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关系有很大变化
经济基础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上
层
建
筑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将军
结论: 有些从事工商业 大名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四)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 1原 因: 识到:单纯“攘夷”是不行的,只有 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2倒幕派 高杉晋作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 领袖: 西乡隆盛(称为维新三杰) 3根据地: 西南强藩(长州、萨摩等) 长州、萨摩、土左、肥前等西南诸藩联合 开始: 大政奉还(原因?) 4过程 发展: 戊辰战争 高潮: 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 5结 果: 维新奠定基础
B、日本沦为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 中,从“锁国”被迫走向“开国”。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内因: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
佩理登陆图(1853年)
思考2、美、英、法、俄、荷等西方列强的殖 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欧美国家经 济掠夺,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激化社会 矛盾,使得农民和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 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3)社会生活各方面:
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风俗习惯 如:衣、食、住、行等西化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 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 的变革。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改革中,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 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2)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 如何评价其变革? 明治维新: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推进、吸取西方 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学习西方。 这些做法革除陋习,促进日本的文明开化,社会进 步;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有利于改革深 入发展;但是,日本在推行西化的同时,却保持着本 民族的传统,如和服、茶道等民族习俗 (在社会风俗改革中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有益部 分的保留,避免绝对化)
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 农民、城市平 进行反抗斗争 民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二)黑船事件
惊 1原因
几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 破 外因: 只 扩张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太 蒸 2.黑船事件和不平等条约 平 A、英、俄、荷、法等国也迫使日本 汽 签定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 梦 船 3.影响: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1、废藩置县,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颁布宪法确 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政治方面) 2、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并逐步成为帝国 主义列强的一员(国际地位) 3、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日本从此走上了近 代化道路,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迅速崛起为东方强 国(经济方面) 4、文明开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面貌) 5、为亚洲邻国提供了启迪和经验。(对他国影响)
思考1: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 在哪几方面?(明治维新历史背景)
1、政治统治方面: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维护了幕府 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威胁幕府统治;并且严 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外交方面: 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 后。19世纪中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列强接踵而 至,签定不平等条约,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 冲击幕府统治。 ,使广大人民包括 4、统治集团分化幕府统治和苛刻的剥削 : 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日本社会各界不满幕府统治, 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 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取其3%,作 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二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 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 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1)材料一对“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的改 选意味着什么?“地契调查”依照什么情况?意味着什 么? 征税对象由土地经营者转为土地所有者,废除领主土 地所有制。依照土地的实际占有情况和土地优劣情况。 确定土地私有权和新的地税制定。 (2)材料二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外交上:实行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潮 流。
天 皇 (傀 儡) 将 军
士
大 名
武 士 农 工 商
森 严 等 级 制 度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 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 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 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 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二、明治维新目的 1.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实现民族振兴 3.摆脱外来压迫 4.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阅读课本: 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 主要内容。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
1)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2、经济:
1)改革币制,实行统一货币; 2)改革土地制度,; 3)改革地税, 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为改变被侵略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积极要求在日本实行改革.
材料1、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 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 生计 1、材料一表明,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之间什么关系? 诸侯对富商卑躬屈膝,对商人有一定的依赖 材料2、日本“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 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及,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 来的武器……”,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也不得不屈 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材料3、日本的酿酒工场 2、材料2反映当时日本武士的地位怎样?他们的思想观念 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活贫困,地位较低。他们被迫从事工 商业以糊口,而且对幕府封建统治阶级不满 3、三则材料显示日本共同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4.军事: 建立近代军队,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1)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2)改进武器装备。从国外购买先进武器,国内 创办军工业,仿制先进武器。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4)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特点:
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所有军人都要接受武士道教育, 要求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5、法律:
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规定: •天皇总揽统治权 •议会形同虚设,没有权力 •内阁对天皇负责 •承认国民基本人权,但受皇权侵犯,人民称臣民 评价: 地位: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进步性:以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 体),推动日本近代化,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天皇制 局限性:宪法保留了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在确立的 日本天皇制经历了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现代天皇制三个 近代天皇制下,形式上是君主立宪,实质上实行专制 阶段,特点各不相同。 主义统治,阻碍了日本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代:8C初通过《大宝律令》《养老律令》而确立。 近代:1889年仿德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而确立,实质是半 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现代:是战后美国主导的民主改革的结果,通过战后日本宪法 确立。它排除了近代天皇制的封建性,天皇只有象征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