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条例
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第1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基本原则为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的流转和使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
第二条国有资产的范围和属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所有和控制的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知识产权、金融资产等各种形式的资产。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和人民,不可侵犯、不可侵占。
第三条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地处理国有资产相关事务,防止利益输送和不正当交易。
2.高效经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3.公开透明: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4.稳定可持续:坚持国有资产的稳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保证长期利益。
第2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第四条中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中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负责中央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审计工作的机构。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实施中央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和政策。
2.监督和检查中央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防止滥用及丢失。
3.进行中央国有资产的评估和鉴定工作。
第五条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负责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审计工作的机构。
其职责包括:1.制定和实施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和政策。
2.监督和检查地方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防止滥用及丢失。
3.进行地方国有资产的评估和鉴定工作。
第3章国有资产的管理第六条国有资产的登记国家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真实、准确登记。
第七条国有资产的评估和鉴定国家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评估和鉴定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鉴定。
评估和鉴定结果应当及时通报相关单位,并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国有资产的流转国有资产的流转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不得私自转让、抵押或变相挪用。
第九条国有资产的使用国有资产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不能违法乱纪。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权责明晰: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依法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出资关系,实行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部门与企业脱钩,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2.突出重点: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管资本为主,以资本为纽带,
以产权为基础,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
注重通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行使国有股东权利。
3.放管结合:按照权责明确、监管高效、规范透明的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
能和监管方式转变。
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建议
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建议
1. 建立严格的监督系统和制度:国有资产应该为民众服务,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系统和制度,确保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2. 合理配置、利用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应该根据国家战略和需求,合理配置、利用国有资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同时应该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利用,提高国家资产效益。
3.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国有资产是国家财产,必须得到严格的保护。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并完善合适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这些资产。
4.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在国有资产管理中,需要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确保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5. 推进国有资产的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医疗、教育、交通和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国有资产管理需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其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配置的一整套制度。
国有资产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公平公正。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有了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流转和配置效益,确保资产利益的最大化。
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通过明确和贯彻这些原则,可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和配置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同时,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保值增值,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 国有资产登记和归档。
建立国有资产登记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权利归属,实现资产的权益保护和合理配置。
2. 资产评估和价值管理。
通过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及时掌握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为资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资产盘点和监控。
定期进行全面盘点,确保国有资产的准确数量和质量状况,并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资产的动态变化。
4. 资产流转和出售。
建立国有资产交易市场,推动资产的流转和优化配置,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利用价值。
5. 资产合理使用和保养。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寿命,降低资产运营成本。
6. 风险防范和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加大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力度。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和管理权限。
2.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完善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和纠正资产管理中的违规行为。
3.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精细化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指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护,促进国有资产增值和国家财富的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规模逐年扩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拓展:一、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前提。
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护。
二、产权管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明晰化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规范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等事项。
同时,还需要建立国有资产评估制度,确立国有资产的价值,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企业治理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治理。
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四、风险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到风险管理。
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国有资产的各类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健增值。
同时,还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总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是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一、引言国有资产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实现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用国有资产,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国有资产的定义、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国有资产的定义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代表所有权的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股权、土地使用权、自然资源使用权、金融机构股权等。
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于保障公共利益、确保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1. 公平性原则:国有资产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公开的原则进行管理。
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保护国有资产权益,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2. 政府服务原则:政府应当服务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为国有资产的增值提供有力保障。
3. 盈利性原则:国有资产应当追求经济效益,增加资产的价值。
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 社会责任原则:国有资产管理者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利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机构。
根据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
中央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地方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包括省级和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局。
五、国有资产管理方法1. 管理规划:国有资产管理者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并根据资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管理规划应当明确资产的目标和运营方式,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和再分配。
2. 监督检查: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监督检查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以发现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滥用和损失。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各种形式的资产。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这些国有资产,国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高效管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国家财富和社会福祉。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1. 法制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依法保护国家利益和股东权益。
2. 有效性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以提高资产效益为核心目标,增加资产的使用价值和投资回报。
3. 公开透明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发生。
4. 审慎经营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注重风险管理和合理经营,防范资本的流失和浪费。
5. 监督制约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和公正。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 资产评估和登记:国有资产应定期进行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和登记记录的真实性。
2. 资产投资决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合理规划和决策资产的投资方向和项目选择,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3. 资产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应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确定合理的收益目标和经营计划。
4. 资产监督和检查:国有资产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中的问题,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滥用。
5. 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国有资产的处置应依法进行,在资产转让和收益分配时着重保护国有资产的利益。
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革。
例如,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推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其投资回报,推动国企的转型和升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文档讲课文档
第十三页,共55页。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系中的一 个子系统,是国有资本运营机构的制度体现。 承受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指令与委托,代表政府行
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部分权能。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与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机构设
置有承接与部分重叠的情形。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设置要把国有企业与政府行政 管理相隔离,防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干预。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 (1949—1978年建立的体制)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
相互协作的经济关系; (4)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由国家代表人民进行管理。
29
第二十九页,共55页。
第三,大中型国有资产投资项目要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接受国家统一调度;
第四,一般项目国有资产投资按其隶属关系由国务院各部委或地方进行安排和 管理;
第五,以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所形成的再投资,按独立运转体系运行,不再受财 政公共预算的制约,以保证国有资产存量保值,流量不流失。
25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12
第十二页,共55页。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根据本级政府的授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 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2)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 资产的管理工作;
(3)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4)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5)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 (6)负责监事会日常管理工作。
我国国有资产体制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多项财政改革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与有关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进而影响了财政改革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容和形式1、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2、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3、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资产;4、行政事业单位以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5、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是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二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三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属于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资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利用和保护国有资产,国家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二、国有资产归属与管理机构国有资产归属于国家,由国家授权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国有资产归属和管理机构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
三、国有资产评估与监管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主要承载体,其价值评估和监管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
国家需要对国有资产定期进行评估,确保其价值的准确反映和及时更新。
同时,国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国有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合法经营和有效利用资产。
四、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与监督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国家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国有资产的收益合理分配,并通过监督机制对分配情况进行监督。
五、国有资产价值保护与利用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国家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包括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损失等。
同时,国家还需要制定政策,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国家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七、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在国家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国家财富的守护者和增值者,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维护者。
国家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八、总结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可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研究和改进,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只有这样,国有资产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民福祉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进行规范和监管的一套制度安排。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代表国家经济利益的各类资产,如国有企业、国家资本等。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增值和有效利用,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国有资产所有权保护制度:确立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保障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实现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
3. 资产评估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国有资产的准确估值,为资产的处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4. 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5. 资产经营决策制度:制定国有资产经营决策的程序和规范,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和经营效果。
6. 资产处置制度:建立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和规则,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7. 监督与问责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和公正。
总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差异,但都以保护国家资产为核心,以提高资产效益和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或国家控股企业拥有的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其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国家实施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目标、体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保护、增值、规范、市场化。
首先是保护原则,即国家要依法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不可侵犯。
其次是增值原则,即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国有资产保持持续增值。
再次是规范原则,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最后是市场化原则,即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让国有资产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有效利用。
首先是保值增值,通过稳定国有资产的价值和增加资产的价值,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是有效利用,通过规范运作和市场化操作,让国有资产实现最大化利用效益,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包括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两个层次。
在国家层面,设立了专门的国资委或国资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决策等工作。
在企业层面,国有企业设立了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或处室,负责具体的资产管理和运作工作。
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资产配置和运营的效率。
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权责不清,由于多重管理机构的存在,导致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责任界定不清晰。
其次是监管不到位,一些国有企业管理混乱,存在着资产流失和损耗的问题。
再次是缺乏市场化机制,一些国有资产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资产的价值。
最后是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难以有效监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国家财富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资委 资产管理制度
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一、引言国家资产管理制度是国资委的核心职能之一,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
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的背景、原则、体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相关参考。
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有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延伸,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监管和管理的主管部门,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最大化利用。
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国家资本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原则1. 法制原则: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之上,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2. 效益原则: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以提高资产效益、促进资产增值为核心目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 专业原则: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注重专业化管理,建立专业的资产管理团队,提高资产管理的专业水平。
4. 透明原则: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建立透明的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对资产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开和披露,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效果。
五、体系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国资委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2. 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资产评估、投资决策、资产分配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和流程管理。
3. 资产监督与检查制度:建立健全的资产监督与检查制度,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进行监督和检查,防范资产损失。
4. 资产评估与检查体系: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和检查标准,及时掌握资产动态,对资产状况进行科学评估。
五、运行机制1. 决策机制:国资委资产管理制度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决策机制,包括投资决策、资产配置决策、资产交易决策等方面的机制。
2. 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监督机制,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国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
国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一、国资部门资产管理的原则国资部门资产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法定原则:资产管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合规开展资产管理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
2. 安全原则:资产管理必须以保护资产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资产不受到损失或侵害,维护国家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效益原则:资产管理必须以提高资产的效益为核心目标,确保资产的盈利性和可持续发展,增加资产的价值,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4. 公平原则:资产管理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平等对待所有权益相关方,在资产交易和管理过程中保持公平、透明和公正。
5. 风险控制原则:资产管理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基本要求,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规避和降低各类风险,确保资产管理的稳健性和可控性。
6. 创新原则:资产管理必须持续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7. 独立原则:资产管理必须保持独立性,独立自主地开展资产管理活动,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和影响,确保资产管理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二、国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国资部门资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明确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规定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方针,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职责义务。
2. 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确定各级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 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制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流程,如资产登记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明确资产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步骤。
4. 资产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 资产管理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制定健全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规避和降低各类风险,保障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范文(3篇)
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对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活动。
第三条国有资产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
第四条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保值增值、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公平公正。
第二章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第五条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是国资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国资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归集、流转、评估和监督等相关事宜。
第七条国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划分,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权益和责任。
第八条国资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报告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国有资产管理的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有效利用第九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坚持保值增值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资产的保值工作,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益。
第十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按照市场化原则,划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产权、经营权的界限,落实股权的行使和决策权。
第十一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通过出资合作、股权转让、联营合作等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益。
第十二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严格审计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第四章国有资产的评估第十三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根据市场化原则,对国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收益的合理性。
第十四条国有资产评估应当采用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确保评估结果的独立、公正、客观。
第五章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
第十六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及时报告国有资产管理的情况。
第十七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当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及时公开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接受监督和批评。
国有资产使用原则及管理制度.docx
国有资产使用原则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更有效地加强我院国有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学院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二、资产是学院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按实物形态分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有形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一)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我学院固定资产分六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文物和陈列品和其它固定资产。
(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专利权、专用技术、著作权、发明创造等)、商标权(校誉、校名、商誉等)、房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及财产权利等。
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明晰责权关系,落实管理责任,推动资产合理配置,依法处置资产,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四、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的范围、分类和计价的确定,资产的增加、验收、使用、维护和处置,资产的清查盘点,资产的账务处理等。
五、资产管理坚持科学规范、责任到人、配置合理、效益优先的原则。
第二章资产管理体系、机构及其职责一、学院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系。
在院领导的领导下,由财务处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岗位及由后勤事物管理中心设立资产管理科、对全校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财务处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岗负责账务处理和管理;后勤事物管理中心设立资产管理科对国有资产实物进行登记、核实、分发、登记卡片等事务进行管理。
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意义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
具体来说,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是国家的重要财产,只有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国家财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害。
只有通过严格的规范管理,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害,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确保国家财产安全。
其次,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对国有资产使用的一套规范性制度,是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提高国有资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
再次,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只有通过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最后,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有利于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才能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保护和增值的一套规范性制度,包括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必须严格依法管理,依法保护国有资产的权益,依法实施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是指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的一系列规定。
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并由国家出资持有的资产,包括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国有土地等。
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营,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优化配置。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目标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权益,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 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保护。
国有资产是国家所有,必须严格保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明确了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产权保护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挪用。
2. 国有资产的增值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要求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机构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合理选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和增值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的评估和监督,确保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
3. 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要求国有资产的配置要实现从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的转变,优化国有资产的结构和布局。
这包括对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的重组与兼并,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4. 国有资产的公开和透明。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要求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机构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国有资产的相关信息,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问责。
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和报告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流转和处置的监督和审计。
5. 国有资产管理的法治化。
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要求国有资产管理要遵循法律法规,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治化建设。
这包括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责任制度。
总之,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是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安排。
通过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营和增值,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的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或国家控股企业所有、经国家所有权投入建设或购置的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股权、证券等。
国有资产在中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增值国有资产,中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旨在明确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和价值。
它涵盖了国有资产的评估、监管、出租、出售、资本运营、项目审批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国有资产评估。
国有资产评估是衡量国有资产价值的重要方法。
根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国家可以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
评估过程包括收集和整理资产信息、确定评估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工作,并最终形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是作为决策依据的重要文件,可用于确定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出租价格、出售价格等。
其次是国有资产监管。
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是确保国有资产合法、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手段。
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监督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售、收益分配等情况。
监管还包括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确保国有资产的正常运营和增值。
国有资产的出租和出售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国有资产的出租和出售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出租和出售过程中,必须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确定合适的承租人或购买方,并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
同时,要制定相关规定,限制国有资产的非法拍卖和私自出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
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是指将国有资产投入市场运作,以增加国有资产的收益和价值。
这包括国有资产的股权投资、财务投资、并购重组等。
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以合理的方式运作,并从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包括项目审批。
国家对于进一步投资和建设项目要进行审批,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和资产损失。
审批过程应透明、公正、适度,避免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原则要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1、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将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职能相分离。
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参与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的管理。
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政策工具,间接调控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使之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
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2、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政府此两种职能的分离,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行使国有产权管理,做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目标服务,而避免政府国有资产职能与一般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即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将所有权的管理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相分离,由不同的部门及职能组织行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
4、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即在中央、省市自治区和设区的市及自治州三级政府中,分别设立国资委,管理本级国有资产,但发生战争、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紧急情况时,国家可以依法统一调用、处置企业国有资产。
5、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
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必须依法取得国有资产收益,拥有资产最终处置权,监督国有资产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经营者必须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在国家授权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面向市场,有效运用国有资产,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对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业绩优良的经营者,按合同或有关规定兑现其报酬。
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甚至重奖。
对业绩不佳,没有完成经营目标,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按规定给予处罚,情节恶劣、损失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保护所有者利益,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同时,要维护生产者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6、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就是以最小的国有资产投入,在经营中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这是国有资产经营最基本的原则。
目前我国政府来自国有资产收益的收入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的主要形式有:1、股息、红利收入。
股息红利收入是指实行国有资产股份制经营方式中,国有股份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业绩为国家财政提供的收入;2、上缴利润。
上缴利润是指国有企业将实现利润的一部分按规定,或根据承包合同,上缴国家财政,是国有产权在经济上的体现;3、租金收入。
租金收入是指租赁经营国有资产的承租人接租赁合同规定,向国家缴纳的租金。
租金是承租人有偿使用、支配国有资产的报酬;4、其他收入形式。
除以上几种最常见的国有资产收益形式外,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形式,如资源补偿费收入、资产占用费收入、国有股权证转让收入、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等等。
如何实施公共定价政府在选择公共定价标准后,具体可采用以下定价方法:1、单一定价法。
即根据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一个单位价格收费的方法;2、二部定价法。
即根据公共物品成本组成,分两部分确定其价格的方法。
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成本,按其构成可分为资本成本与经营成本。
资本成本是该公共设施在建造时的成本,属固定成本;经营成本是指公共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属变动成本,也就是说,经营成本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3、高峰负荷定价法。
有一部分公共设施在使用时间上是不均衡的,存在集中使用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存在资源配置的拥挤成本问题,而其他时间设施可能不完全充分利用。
对这类设施,在采用二部定价的基础上,在使用高峰期再加收部分费用,以缓解高峰期供给紧张状况,均衡资源有效配置。
如何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目前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是认为国有经济的规模愈大愈好,控制的企业愈多愈好,因而未能坚决执行有进有退的方针;另一种是在国有资本退出的问题上草率从事,暗箱作业,甚至私相授受,造成国有资产向少数人大量流失和严重社会不公。
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早已明确指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只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有所减少,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性质”应当继续贯彻十五大以来的一贯方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使国有经济从自己不具有优势的领域中有步骤、有秩序地退出,用腾出来的资源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非国有经济不愿进入的领域,使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与此同时,对于国有资本从某些领域中逐步退出过程中出现的破坏社会公正和造成公共财产向少数人流失的现象,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
应当对国有产权变动进行规范,并动员社会各方面进行监督,以维护定价、申购等方面的程序公正。
为了防止在向三级国资委划拨国有资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严重“苦乐不均”和国有资本退出过程中少数人得益、多数人受损情况的发生,防止由此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在分级划拨之前将部分国有资产拨付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用以归还政府对国有企业老职工的隐性债务。
治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膨胀的难点难点在于各部门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职能比较分散。
少数地方成立隶属于财政部门的收费管理局,分散物价部门管理和监督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职能。
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价格,是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是物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以物价部门为主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格局,目前物价部门有一整套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组织机构和监督检查队伍以及管理制度,并在多年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物价部门不断加强和改善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对于保护收费单位和缴费人的合法权益,制止收费膨胀和乱收费,稳定市场物价和安定人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审核、制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颁发收费许可证、实施收费年审制度和开展收费监督检查是国家赋予物价部门的重要职责。
一些地方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分散物价管理职能,把国家赋予物价部门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上述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划归其他部门的做法是不妥的,是不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的。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物价工作的领导,在机构改革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城市的物价机构一律不撤不并、不降格,不分散职能。
县级物价机构职能也要保持稳定,物价检查所要继续单设。
当前,各级物价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工作部署,以及切实减轻农村负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要求,正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开展治理乱收费工作,以保证治理乱收费工作的连续性,巩固治理整顿成果。
分散物价部门的职能,对规范收费程序、抑制收费膨胀、治理乱收费工作极为不利,不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公债与税收和政府信用的区别公债与政府信用政府债务收入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公债是政府债务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动。
其中,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发行公债券和其他借款方式取得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公债券、建设债券等,国库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国家向外国政府、私人企业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等等。
政府以债权人的身份提供信用是指政府作为债权人以有偿发放贷款的方式供应财政资金或组织财政支出。
公债与税收税收和公债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人类社会自有国家产生以来就有税收,而公债的出现则是后来的事。
公债不同于税收,首先在于公债是一种国家信用,而税收则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
作为国家信用,必须遵循信用关系的原则。
这就是说,公债发行人——国家,与公债认购人双方,在法律上应该是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公债的发行,必须以公债认购人自愿认购为前提。
而在税收中,国家与纳税者双方在法律上是分别处于执法者与守法者的不同地位,它以征收者强制征收,纳税者依法无条件缴纳为前提。
同时,公债发行人作为债务人,是在筹措以偿还为条件的借款;公债认购人作为债权人,是以预期收回本息为条件向国家贷款。
它不像税收,征收者是在进行一种不付任何代价的无偿征收,缴纳者是在履行一种纯义务的缴纳。
其次,公债不同于税收,还在于两者的财政作用不一样。
公债在举借的年度虽然可以暂时解决财政困难,但因为仍需用以后财政年度的收入来偿还,因此有人把公债称作财政预支。
而税收则不同。
税收是当年财政的实际收入,以后毋须偿还,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真实财力。
当然,就公债本身来说,生产性公债和消费性公债对于财政的作用,也并不能一概而论。
生产性公债,只要以后年度中以债款投资所增加的财政收入能够超过所需的还本付息支出,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至于消费性公债,情况就不相同了。
它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条件下才发行的。
往往逐年有增无减,最终使财政陷入严重的困境。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债规模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
2、生产关系类型。
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其举借公债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
由于资本主义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子,是将生产经营资本转用于非生产性方面,这样相对于其经济规模来说,资本主义赤字公债的举借就应小一些。
社会主义公债则不同,它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而且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对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对小一些。
这样,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规模可以相对大些。
当然,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也有其客观限制,并不是因为公债收入被用于经济建设而例外。
3、安定政治背景。
在不同样经济发展水平和同样生产关系情况下,不同的政治背景决定着不同的公债发行量限量。
4、国家职能范围。
国家职能范围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而对财政赤字的存在则是公债产生的最初动因。
5、财政政策选择。
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债的规模。
财政政策通常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如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就小,公债规模也会相对减小;但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必然以扩大公债发行为条件。
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就是靠发行公债来支撑的。
6、金融市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