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框架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的企业,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全资或部分持股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运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中层管理层组成。

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

高级管理层负责落实董事会的决策,管理企业的日常运营。

中层管理层则在具体业务领域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还常常设立监事会或监事会委员会,其职责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的经营行为。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1. 层级管理模式国有企业通常采用层级管理模式,管理层级较多。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确保决策的逐级审批,保证企业的运营符合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的缓慢和创新的抑制。

2. 绩效管理模式近年来,很多国有企业开始引入绩效管理模式。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根据个人或团队的绩效来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促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 制度化管理模式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公平、公正和规范经营,许多国有企业采取制度化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利,以及企业的运作准则,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4.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视。

通过招聘、培训、评估和晋升等手段,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能力。

同时,国有企业也注重员工的福利保障,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体系。

三、国有企业的挑战和改革虽然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管理层的权力过于集中、决策过程的繁琐和效率低下,以及创新的不足等问题都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监督、收益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法规和机构安排。

它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或者出资举办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包括自然资源矿产、土地、房屋、设施、建筑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所有权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必须定期清产核资,保障国家资产的真实、准确、完整、安全。

所有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数据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制度、国有资产投资决策制度等。

二、管理机构制度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省级国资委、地方及地方以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公司等。

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央国有资本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企业改革方案、组织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等工作。

而省级国资委则是在省级政府领导下主要负责本地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地方及地方以上国有企业则是直接掌握国家重要的产业和战略资产,其管理由企业机构领导下的党委管辖。

资产管理公司则是国资委出资设立的专门管理国有资产的机构,主要负责国有资产投资和资产重组等工作。

三、监督审计制度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需要建立监督审计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包括:财务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机构监督制度、投资监督制度等。

其中,财务审计制度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制度是由公司内部专业审计机构对公司各部门的会计核算、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机构监督制度是指对公司的党委、监事会、董事会等“三会”制度及管理部门的监督;投资监督制度则主要针对国有资本投资的决策和规划的监督。

四、收益分配制度保持国有资本的持续增值是国有资产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收益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利润分配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兼并重组收益制度等。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革、优化和重组国有企业,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

通过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合并重组,实现国有经济的优化和增强。

二、优化国有企业产业结构。

在保障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加强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调整,优化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行技术先进型企业和智能制造,加强国有企业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拓展和应用。

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保值增值。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值增值,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资产评估、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管。

六、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

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投资和并购,推动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以上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通过综合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可以实现国有经济的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随着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

为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

一、标准化体系的概念和目标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是指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内,依据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制定和推行一系列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标准、规定、制度和方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3. 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和方法,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4.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和审计,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合规性;5.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建设标准化体系的基本要素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需要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的支持:1. 标准和规范:制定和推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规范,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工作方法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应当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组织机构和人员:合理设置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并培养一支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

同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3. 信息化技术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能力。

4. 监督和审计: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和审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审计。

通过监督和审计,对国有资产的流向、使用和处置进行有效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滥用。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一、背景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能够规范行业内的运营行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二、目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旨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准则,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和经济效益。

具体目标包括:1.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和方法;2. 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规范,包括国有资产评估、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规定;3. 设定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4.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度。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原则、目标、职责和权责分配等;2. 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规程,明确国有资产评估、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流程和要求;3. 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国有资产管理的效果和经济效益;4.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透明度。

四、实施步骤1. 调研阶段:调研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规划阶段:确定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目标、基本原则和内容;3. 制定阶段:将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基本制度、规程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为标准;4. 实施阶段:推动国内国有企业按照标准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监督和考核;5. 审查阶段:定期对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预期效果1.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准则,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2. 经过标准化体系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和经济效益将得到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将得到增强;3. 国有资产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将为国内国有企业提供参考,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内容
以下是 8 条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内容:
1. 资产登记那可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有一堆宝贝,你总得清楚它们都有啥吧!例如咱国企的那些机器设备,要是不登记清楚,怎么知道有多少家当呢?
2. 资产使用得规范起来呀!不能随意乱来呀!这就像开汽车,得遵守交通规则呀,不然不就乱套啦!比如说办公电脑得用于办公,不能拿去玩游戏呀!
3. 资产的维护保养也不能马虎呀!你想想家里的电器还得时常保养呢,何况是国有资产呢!像那些大型设备,定期维护才能更好用呀,不然出故障多麻烦呀!
4. 资产盘点要认真对待,这就如同家里定期清理杂物,得清楚哪些还在,哪些不见了呀!比如仓库里的物资,不按时盘点咋知道有没有丢失或损坏呀!
5. 资产处置可不能乱来呀!这可不是你想卖就卖的!好比你要卖掉一件很珍贵的东西,不得深思熟虑吗?不能随便就处理掉国有资产呀!
6. 预算管理得精细呀!就像过日子得算计着花钱一样!如果没个预算,那资产采购不就没个谱啦?还不得乱套呀!
7. 效益评估不能少呀!这是看看咱这些资产有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呀!总不能让它们闲置浪费吧!比如一个项目的资产投入,得看看产出好不好呀!
8. 监督管理要严格呀!这是给国有资产上一道保险呀!谁要是乱来,那可不行呀!这就好比警察维护社会治安,没有监督怎么行呢!
我觉得呀,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框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内容,才能让国有资产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大的价值!。

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授权经营

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授权经营
维普资讯
改 革 创 新
国l 葡

●潘
Hale Waihona Puke 倦 晓 朱 长 春
援援 缓 营
2 0 年 l 月 8日 , 盐 城 市 人 民 政 府 批 准 , 原 隶 01 2 经 以 属 于 盐城 市 交通 局 管 理 的江 苏 盐阜 公 路 运 输 集 团 、 盐 的 责 任 严 重 不 对 称 ,一 些 部 门 往 往 倾 向 于 通 过 设 置 过 多 的 审 批 程 序 增 加 本 部 门 权 力 。 企 业 则 可 以 利 用 信 息 不 对 称 , 多 部 门 中 周 旋 , 现 “ 己 ” 目标 。其 结 果 , 在 实 自 的
是 政 企 不 分 , 能 不 明 。 府 既 是 社 会 经 济 的 调 权 政
控 者 , 直 接 管 理 着 庞 大 的 国 有 企 业 群 。 种 双 重 职 能 又 这 使 政 府 很 难 给 自 己 一 个 准 确 的 定 位 。 当政 府 行 使 社 会 管 理 职 能 时 , 往 用 政 府 权 力 照 顾 国 有 企 业 , 别 是 那 往 特 些 困 难 的 国 有 企 业 ,使 其 它 企 业 感 觉 受 到 了 不 公 正 待 遇 ; 政 府 行 使 资 产 所 有 者 职 能 时 , 往 又 对 国有 企 业 当 往 提 出 许 多 非 经 济 性 目标 , 企 业 分 担 政 府 的 职 能 , 国 要 使 有 企 业 感 觉 自 己也 吃 了 亏 。 府 角 色 的 不 确 定 性 , 政 政 使 府 为 各 类 企 业 创 造 公 平 竞 争 环 境 的 努 力 大 打 折 扣 。 此 外 , 业 国 有 资 产 笼 统 为 国 家 所 有 , 乎 任 何 政 府 部 门 企 几 都 可 以 以 资 产 所 有 者 身 份 自居 行 使 权 能 ,但 并 没 有 一

国资管理制度框架

国资管理制度框架

国资管理制度框架一、引言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国资管理制度框架,使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和有效。

本文将结合国际国资管理制度的最佳实践,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探讨国资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

二、国资管理的基本原则1.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

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以保值增值为核心目标,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和资产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2. 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

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明确分离,国有资产的使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进行管理,明确权责清晰,简单明了。

3. 国有资产管理的公平公正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合理、公开、公平的程序,保障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4. 国有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和防范,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避免国有资产的损失。

5. 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实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和运营成果,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国资管理制度的框架1. 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框架。

国家应当制定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国有资产的性质、管理原则、权责关系、管理范围等内容,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 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国有资产的登记备案、评估核算、使用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流程,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3. 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全程、全面的监管和管理,为国有资产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4. 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制度,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文档讲课文档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文档讲课文档
13
第十三页,共55页。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体系中的一 个子系统,是国有资本运营机构的制度体现。 承受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指令与委托,代表政府行
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部分权能。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与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机构设
置有承接与部分重叠的情形。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设置要把国有企业与政府行政 管理相隔离,防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干预。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 (1949—1978年建立的体制)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
相互协作的经济关系; (4)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由国家代表人民进行管理。
29
第二十九页,共55页。
第三,大中型国有资产投资项目要列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接受国家统一调度;
第四,一般项目国有资产投资按其隶属关系由国务院各部委或地方进行安排和 管理;
第五,以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所形成的再投资,按独立运转体系运行,不再受财 政公共预算的制约,以保证国有资产存量保值,流量不流失。
25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12
第十二页,共55页。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根据本级政府的授权,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 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2)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 资产的管理工作;
(3)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4)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5)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 (6)负责监事会日常管理工作。
我国国有资产体制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多项财政改革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与有关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进而影响了财政改革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容和形式1、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2、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3、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资产;4、行政事业单位以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5、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

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三是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单位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二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三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一、资产分类管理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可划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类。

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应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实现分类管理。

二、资产评估与监管对国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加强资产评估的监督管理,保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公正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三、国有资本经营通过明确产权、明晰权责,将国有资产逐步实现股权化,规范投资管理、经营和分配,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加强资产管理、规范投资决策与推动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国有资产处置与收益分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和收益分配,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国有资产的权益不受侵害。

六、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明确监管主体、监管范围和监管方式,规范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股权为主要纽带,建立健全股东权利义务、股东信守承诺以及股东权利义务关系,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规范投资决策程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加强子公司管理,落实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权。

加强集团管控体系建设,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企业风险可控。

八、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与职能各级政府应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各类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负责监督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还应承担起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政策的责任,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国有企业治理架构

国有企业治理架构

国有企业治理架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治理架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高管团队以及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治理架构的优化方向和挑战。

一、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它包括股权结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减少政府干预,加强监管。

1. 股权结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性质和特点。

在优化股权结构时,应当注重引入多元化的股东,增加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平衡,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股东的知情权和投票权,提高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力度。

2. 产权结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国有资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优化产权结构时,应当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避免将国有资产转化为私有财产。

此外,要加强对国有资产交易的监管,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

3. 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遵循公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机制。

首先,要明确董事会的职责和权力,加强对董事会成员的任职资格和履职能力的审查;其次,要建立独立的监事会,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最后,要完善与高管团队、员工以及股东之间的沟通机制,形成有效的利益平衡。

二、董事会作为国有企业治理的核心机构,董事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董事会的效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独立董事引入独立董事是优化董事会的重要举措。

独立董事不受利益关系的限制,能够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有效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高管团队的履职情况。

2. 董事会成员的选择与培养董事会成员的选择应当基于其专业背景、经验和道德品质等因素进行评估。

同时,要加强对董事会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公司治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董事会的运作董事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投资和风险管理等事项进行决策。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 引言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控制和管理的经济资源和资本。

为了高效管理国有资产,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本文将着重介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定义、结构、职责和挑战。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定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政府为管理国有资产而建立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它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相关法律法规构成,旨在保护、增值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

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通常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3.1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标准。

同时,政府还扮演着监督和监控国有企业的角色,确保它们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运营。

3.2 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所有的重要资产,承担着保护国家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负责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同时他们也需要向政府部门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3.3 法律法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依靠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交易和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运作的关键。

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职责4.1 保护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国家利益。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必须确保国有资产不被侵蚀,防止国有财产流失和滥用。

他们还需要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保证其遵守法律法规。

4.2 增值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另一个职责是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应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使国有企业具备竞争力,提高其价值和回报。

4.3 优化资源配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负责优化资源配置。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应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利益,合理配置国有资产。

他们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国有资产在不同领域的合理利用。

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5.1 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面临的一大挑战。

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容易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PPT课件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PPT课件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三、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国务院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之间是授权与被授权 的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之间是指导被指导 的关。系,实行分级管理原则。
(三)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之间 是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国家出资企业之间是企 业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占有使用权与经二、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构成——“四层次三元”主体结构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四个层次主体
第1层次:中央 人民政府,即
国务院;
第3层次:地级 市、区、自治 州人民政府;
第2层次:各省、 自治区、直辖 市、计划单列 市人民政府;
第4层次:县及 县级市人民政
府。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三)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1.水资源配置管理 2.水资源保护管理 3.水资源调控管理 4.水务管理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四)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1.拟定森林资源保护方针政策 2.监督全国林业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3.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 4.森林资源产权管理 5.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管理 6.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主体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三节 国有资产运营机构
和国家出资企业的职责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主体
一、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概念
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又称为国有产权主体,是指享 有或者拥有国有资产财产权或具体享有国有资产财产 权某一项权能,以及享有与国有资产财产权有关的财产 权利的国家、组织、单位、法人和自然人。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指为了保护和管理国家所有的资产,确保其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

具体而言,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1.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

2.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如国资委、国资管理局等,在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管方面拥有权威和监督职能。

3.国有资产管理规划: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发展规划,明确国有资产的定位、整体战略和目标,规划国有资产结构调整、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工作。

4.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企业决策、监督和责任的分配,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5.国有资产评估和监督:对国有资产进行定期评估,确保资产估值准确、合理,同时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

6.国有资产投资和运营管理:制定国有资产投资和运营管理制度,明确投资决策、项目评估、运营监管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资产安全和收益最大化。

7.国有资产处置和监督:建立国有资产处置机制,明确处置程序和标准,确保合理和公平处置国有资产,并加强对处置过程的监督。

8.国有资产信息公开:注重国有资产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便于社会公众监督和参与国有资产管理。

上述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一些基本要素,旨在保护和规范国家所有的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同时增强公众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信任和监督能力。

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会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差异、政策取向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
在当前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基本框架来引导和推进这一过程。

该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政策调整:政府应该实施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
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例如,可以通过降低税收负担、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手段来推动国有经济的转型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加
强科技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手段,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的竞争,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3. 资产重组和整合:需要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和整合,
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利用。

这不仅包括国有企业之间的资产整合,也包括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联合开发。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资产的有效利用。

4. 增强员工素质:国有企业的员工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5. 加强对外开放: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寻求对外开放的机会,通
过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政府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为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宏观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整合、增强员工素质、加强对外开放等方
面。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构架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构架

Basic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 余树华[1];周林生[2]
作者机构: [1]华南理工大学未来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2]广东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广东广州510075
出版物刊名: 南方经济
页码: 66-69页
主题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架
摘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架可以由资产的管理、营运和监督三个层面组成.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企业负责资产的营运,国有资产监督机构负责资产管理的监督.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与资产经营公司是授权和被授权的关系,资产经营公司与国有企业是出资人代表与企业法人的关系,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与国有资产统一管理机构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应当在这种关系框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运用企业代理风险理论和微观经济杠杆,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人事局
(五)人员编制 (六)其他事项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企业的关系。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财政部的关系。 3.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离退休干部管理和联系协会的工作
,交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
第三节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一、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基本原则 (五)政资分开 (六)政企分开 (七)权能分解 (八)分类管理
三、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内容
(一)体制
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二)权责划分
(三)机构设置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
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一)奥地利 (二)意大利 (三)法国
一是直接控制 二是间接控制
二、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 (一)国家出资企业的分类
第一类企业以资本增值为基本目标,主要分布在竞争性领域

第二类企业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主要从事战略性行业(如
石油、宇航、军工等)、自然垄断行业(铁路、供水、煤气
第十七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政企不分 (二)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与所有者缺位并存 (三)政资不分 (四)行政性分权形成产权管理中的部门所有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准备阶段(1978—1988年)
5.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
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6.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划入的职责
1.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指导国家出资企业改革和管理的
职责。
2.原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的职责。
3.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责。
等)、投资额和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区域开发、大型能源 基地等)和公共事业(机场、地铁、供水等)。
(二)国家出资企业管理的主要形式
各国对国家出资企业的管理主要采取两种基本形式。 意大利、奥地利、新加坡、瑞典等利用国家控股公司管理国
家出资企业,
而其他大多数国家则是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国家出资企业。
间的意见。
(四)职责界定
在竞争性行业:
1.通过股东大会,参与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2.任免公司董事会成员; 3.批准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股息分配方案;
4.聘请审计机构;
5.审查公司经营实绩。
(四)职责界定 对于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企业:
1.批准公司财务预算; 2.批准公司的重大投资计划。


1.放权。
2.利润分享。 3.监管。
4.增加投入。 5.裁减人员。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 (1988—1998年)
1.公司化 。 2.股权多元化。 3.放开中小国家出资企业。
4.破产兼并。
(三)全面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 (2002—2009年)
3.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
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 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4.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
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9.企业分配局
10.监事会工作局(国家出资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11.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 12.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
(四)内设机构
13.党建工作局(党委组织部) 14.宣传工作局(党委宣传部)
15.群众工作局(党委群众工作部、党委统战部)
16. 研究室
17.外事局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拟订中央直属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
策、审核中央直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 的职责。
(四)内设机构
1.办公厅(党委办公室) 2.政策法规局
3.业绩考核局
4.统计评价局
5.产权管理局
6. 规划发展局
(四)内设机构
7.企业改革局 8.企业改组局(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框架
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必要性

(一)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明晰产权关系的需要 (三)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二、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基本原则 (一)分级代表 (二)分层管理 (三)统一权责 (四)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
(三)权利界定
1.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主管部门; 2.有些重要事项,如大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组成,需要主管部门提名上报
,由内阁或总统决定;
3.规定某些事项,如财务预决算、国有股份转让等,在主管部门审批之
前先与国家预算、国有股权管理部门协商;
4.规定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内须有来自不同部门的公务员。 5.通过诸如部际委员会(意大利)、审议会(日本)等机构协调部门之
(四)职能划分
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和内设机构 (一)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主要职责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
资人职责。
2.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