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合集下载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探讨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探讨

强化落实 , 从根本上对行政事业 资产转变 的行 为进行控制 。其 次, 将 各项 国有 资产预算工作进行落实, 建立财政专户管理 , 将 国有资产覆盖面较广, 没有明确的主体 , 对资产的使 用也过于松 政府 的财政使用力度进行增加, 在保 障事业单位正常 的工作和 散, 没有很高的责任 心, 使得财产的归属权不能明确 , 管 理制度 运行下对 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充分的发挥 国有 资产 的作用和价 不 能顺利进行 。②一些事业单位不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 , 盲目 值, 减少财政支出, 节约投资。 的追求高标准 , 增加设备设施的购置 , 增大事业单位的经济负担 , 四、 小 结 浪费国有资产 , 在设备设施购置后, 也不按照标准对其进行分配, 在 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中, 出现各种问题 , 要对根本 上进行 影 响到 资源 的使用 , 造成 国有资产 的流 失。③事业单位没有对 解 决, 完善国有资产 管理制度 , 将国有资产的使用 率进 行提 高, 资金 的需求量进行合理的预算 , 使得资产管理和资产预算发生 减少资产的浪费 , 保证资产可 以得到有效的使用 。
资产进行科学化 、 规 范化 、 高效率的管理 。 2 . 进行一些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工作, 将事业单位在资产 中 存在的 问题和使用情况进行反映。将 国有资产 的使用 、 变更等
些拨款行为在行政事业或者相关设施 中的资产 , 而资源性资
产是具有 一定开发价值的 国有 资产 资源@ 。这三种 资产有着不 同的性质 , 资源性资产主要是国家通过对一些资源的开采权进

三、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资产按照性质的不同可 以分成三大类别资产, 经营性、 行政事业性 、 资源性。 其 中经营性 资产 是国家作 为投 资人, 向一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授权或委托负责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组织,其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产权不清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无法界定归属的问题,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

2. 资产使用效益低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重视,存在闲置、废弃、低效使用等问题,无法实现最大利益的追求。

3. 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其激励机制相对薄弱,无法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国有资产管理的效果。

4. 监督监管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导致管理混乱、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改革,明确产权归属、加强资产清查,建立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和程序,确保资产使用和收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规划、评估和监测,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产的高效使用和最大利益的追求。

加强资产管理和维护,提高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3.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提供绩效考核、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控,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重视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追责,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和合法性。

三、总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激励机制和加强监督监管,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最大效益的追求。

关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分析

关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分析

关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的对策分析现如今,国有企业的管理、改革、经济生命力,是政府、企业及广大群众的重心,,同时,也是政府高官、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心。

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改革是否成功,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本文,试着总结一些国有企业产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浅谈一些看法。

一、在发展和改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国一路走来,工业基础一直很弱,经济发展缓慢。

建国初期,国有经济也很是萧条,甚至有垄断现象。

40多年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更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国有经济在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它所创造的价值更是不可泯灭。

国家机关、国防、安全、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它。

可以说,国有经济巩固了社会主义的政权。

国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捷径,不能扶摇直上,偶尔还有显著的阶段性。

建国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模式适合我国当时国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政治的变化,这种管理手段不能持久,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界转接也有不同看法。

有的认为是管理体制发展缓慢,政治、企业、资产混淆;有的认为是压在企业面前的三座大山;有的认为是企业自身管理不合格。

个人认为,最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与时俱进。

二、有效的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在传统体制的管理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过于沉重,政府部门可以任意对其发号施令,却没有真正的负责人。

因此,责任主体不明,企业约束力不强,谁都是领导,谁也无法约束谁,遇到问题,又都推卸责任。

政府也不勘察企业情况,只是听一些报告。

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现今,从理论界到学术界,对建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构架,基本生达成一致。

虽然,全国各地对此做法各不相同,但基本上是根本三个曾经设立的。

这三个层次,是由国资委直接管理资产经营的公司,如此,既可以将社会管理和资产所有者区分开,又加大了对资产经营的监督和领导,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体制。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引言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并由国家依法进行管理的一切资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我国国有资产的规模庞大,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然而,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保护国家利益。

现状分析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权责不清、监管不到位等。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的管理现象,导致责任不清、权力滥用的问题。

此外,监管层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管理漏洞和腐败现象。

2. 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低下我国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低下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国有资产配置的决策过程缺乏透明性和科学性,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不明确、盲目扩张。

同时,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效益下降。

3. 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不高我国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不高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经营不善、亏损等问题,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收益和价值。

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影响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

改革思路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了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权责,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此外,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国有资本运作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能和透明度。

2. 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应该加强国有资产配置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评估和审计机制,确保国有资产配置的决策科学、公正。

同时,推进国有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和建设。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总结7篇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总结7篇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总结7篇篇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总结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成果和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背景分析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僵化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不能满足市场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和创新。

因此,对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是历史必然和现实需求的结果。

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核心理念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国际化等核心理念。

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为保障,以专业管理为基础,以国际视野为拓展方向,构建科学、规范、高效、透明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1. 国有资产清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国有资产清单,明确国有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等信息,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优化。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营的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3. 国有资产运营模式的创新。

推进国有资产市场化运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效益。

鼓励国有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和国际化拓展,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国有资产处置的规范化。

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程序,明确处置权限和流程,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防止国有资产处置中的不规范行为。

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实施效果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长,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其次,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再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监管效能得到提高。

最后,国有资产处置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有效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五、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在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吸取以下经验教训:一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为保障,以专业管理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三是要推进国有资产市场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我 国实际情况看, 由于 国家没有对 国有 资 各项配套 改革 , 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保值增值 , 促进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 。 产的增值和亏损进行有 效管理, 国有资产 改革 扫清 障碍 。首先 , 继续调整国有经 应
原标题 : 强国有资产 管理 , 化国 加 深
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收录 日期 :0 2年 5月 6日 21
包括增值型或经营性 国有财产 , 又包括 非 中不 断发展壮大 , 国有资产 总体实力不断 增值型或非经 营性 国有财产 。 狭义 的国有 增强, 在经济和社会 发展 中发挥着重要作 ( ) 国国有 资产管理体 系存在 的 二 我 1缺 乏应有 的管理 意识 。 、 目前对 国有


对 国有资产 管理体 制改革 的思考
口文 / 刘海涛
( 兴县财政局 山东 ・ 博 滨州)
[ 提要] 加强我 国国有 资产管理 , 堵
( 我 国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现状 。 一) 国 理主体行使监督的权利 ; 第二层 次是 国有
塞国有 资产的流失漏洞 , 是我 国经济发展 有资产是指 国家基于 国家权力 的行使而 资产经营公司, 国资委授权 的具有 企业 是
2 国有资产管理体 系不科学 , 不 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总代 表, 、 权责 具体 由财 者智能化 ,最终都是 由相关的人员执行 。
明确 。在我 国传统体制下, 政府部 门对社 政部和 国有 资产 监督管 理委员会 行使 国 而 由于 国有资产 的管理者 队伍 大 、分 散 会经 济管理和 所有权 管理两种职 能没有 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其次, 在微观经 营 广, 更重要 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者对 相应 分开 。改革开放 以来 , 国在政府职 能转 主体方面 , 我 国有 资产管理体系 的主体是拥 的专业知识 掌握不全面 , 导致 了国有资产

关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探讨

关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探讨
预算 , 充 分 发 挥 资 产 管 理 与 预 算 管 理 相 互 监 督 制 约 的 现 代 化 的 管 理 手 段 。 财 政 部 门要 充 分 利 用 “ 金 财 工 程 ”,
作用 , 确 保 资 产 配 置 与 单 位 履 行 职 责 相 匹 配 。 四是 要 推 广 应 用 并 逐 步 完 善 国有 资 产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实 现 财 着力提 高 资产使 用效率 , 规 范 资 产 使 用 行 为 。 财 政 及 政 资 金 从 预 算 编 制 一 预 算 执 行 一 资 产 管 理 等 全 过 程 的 行 政事 业单 位主 管部 门要建 立资产 调剂 和共享 、 共用 有 效监管 。 通 过建立 资产管 理动 态数 据库 , 及时、 准 确 机制 , 对 闲置资产进行 合理调 剂 , 充 分 挖 掘 资 产 使 用 价 地 掌 握 资 产 增 减 变 动 、占有 使 用 及 分 布 状 况 , 为 资 金
国有产 权 “ 进场 交易” 原则 , 不 断 规 范 国有 资 产 交 易 行 训 ,不 断 提 高 资 产 管 理 队 伍 的业 务 知 识 水 平 和 实 际 操
为, 保 障 国家所 有者 的合法 权益 。
作能力 。 监管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经 营 性 资 产 管 理 失 范 的 问题 , 在 一
审 批 。 五 是 要 把 好 资 产 出 口关 , 严 防 国有资产 流失 。 期 资 产 管 理 工 作 的 需 求 ,要 定 期 对 单 位 财 务 和 资 产 管
通过建 立严 格 、 公开 、 透 明 的国有产 权交 易制度 , 确 立 理 人 员 开 展 财 政 财 务 专 业 知 识 和 信 息 化 管 理 等 业 务 培
策、 经 营管理 、 收益分配等行 为 ; 另一方 面 , 加 强 经 营 性 围 , 定期 对各部 门 、 各单位 的资产管理效果 及责任履行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济南市人防安全应急救援中心王育寿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产配置不合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约束力的资产配置标准或标准未被严格执行,以及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现象和重复购置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任务量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协调。

许多单位缺乏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存在购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资产形成与配置方面存在财政预算软约束,财产配备无标准,缺乏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财产购置方面较为严重的浪费。

(二)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资产闲置现象,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其中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所导致的资产流失;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善引发的资产流失;无形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资产隐性流失;账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

(三)资产管理混乱有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向企业经营性资产的转化与商业化运营过程中,常因相应法制与其他约束等治理机制的缺乏以及运营无章可循,从而忽视了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价值化管理,以致大量的资产流失,除表现为资产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之外,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为个人或小团体创收。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体制、管理上的原因。

(一)管理体制不顺长期以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缺乏对体制和机制的整体设计,仅仅是对管理工作做了—些规范,如建立了产权登记制度、统计制度、非转经评估处置办法、占用费收取等,不少管理办法流于形式。

陕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陕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目代 建制 、 加强对“ 非转经” 资产 的管理等措施 。
关键词 : 行政事业单位 ; 国有资产 ; 改革 ; 体制 市场化运营
中图分类 号: 1 3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93 (0 9 0 .0 50 F 2 .7 A 1 0 —2 32 0 )20 1 .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 由行政事业单位 占 为加大对 公共产 品 、 公共 服 务和公 益 性事 业 的投入 , 有、 使用的, 在法律上确认 为国家所有、 能以货币计 其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意义重大, 关系到政府职能 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陕西省 国有资产 主要分 的转变 , 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近年来 , 财政改 布 在行政 管理 、 公检 司法 、 研 教育 、 化卫 生 和 部 科 文 革重点 从收 入改 革转 向支 出 改革 , 积极 推行 部 门预 队等各个系统 , 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工作任务 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各项财 和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长期 以来 , 人们对 国有资 算 、 这些改革客观上对资产管理提 出了更 产的认识和运作往往偏重 于国有企业 经营性资产 , 政管理改革 , 新、 更高的要求。但是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还缺乏 对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的认识 和运作 却关 注不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财政功 够。针对 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仍很薄弱 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 能的发挥 , 也限制 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 的现状 , 如何深化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高。因此 , 推进和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 , 完善公共 的改革就 显得尤 其重要 了。 财政体制是十分迫切的。 、 行政事业单位 国资管理重要性 () 3转变政府职能及构建 和谐社会 的要求。随 国家对公共事业 的保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国家拨 着公共财政建设步伐 的加快 ,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加 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 ,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 国家政 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 强对行政事业资产 的管理 , 很可能为单位谋取不合 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 的资产 , 以及接 突显 了收入分配的 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在国 理津贴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机会 , 不公平 。所以从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体制人手 , 家政体运行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强化对行政事业资产 的监管,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行政事 业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导致 社会前提和保证。

浅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浅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 . 国有 资产 管 理体 制 是 国 民 经济 管 理 过 程 中 产 权关 系 的具 体 利益 、 国家 利益 于 不顾 . 我 国 的国 有 资产 管 理应 该 在 经济 目标 的基
体 现形 式 础 上更 好 地兼 顾 社会 和 政 治 目标 。同 时 .政府 应 当淡化 行 政 的 干 国有 资产 管 理体 制 与 整个 国 民经 济 管理 体 制 一样 .运 行 中都 预 ,以出 资人 的身 份 而 不应 该 是 管 理者 的身 份来 进 行 国有 资 产 的
浅 析 我 国 国有 资 产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冯 琳嫒 ( 西 北大 学 经 济管 理 学院 山西 河津 0 4 3 3 0 0)
中图分类号 : Cg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8 1 1 ( 2 0 1 3 ) 0 4 — 0 0 4 9 — 0 1
国民经 济 管理 体 制 的 调控 对 象 .是 全 社 会 的所 有 经 济 资源 及
其配 制 运 营过 程 而 国有 资 产管 理体 制 调控 的对 象 . 则是产权为国
( 一) 确 定 政府 的身 份 . 明确政 府 的 职责
家所 有 的 经济 资 源及 其 配 置运 营过 程 。 在我国. 国有 经济 资 源是 全 资 产 是 指 能 为所 有 者 或 控 制 者 带 来 收 益或 效 用 的经 济 资 源 . 社会 经 济 资源 中最 重 要 、 最 基 础 的部 分 。所 以 , 国有 资 产 管理 体 制 具 有经 济 性特 征 , 在对 资 产 的 管理 中首先 应 该 以 经济 性 为 目标 . 但 是这 并 不 意味 着经 济 性 目标 就 是 一 切 以经 济利 益 为 目的而 弃 社会 是 国 民经济 管 理体 制 的 有机 组 成部 分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实行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

此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进国企经营管理,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虽然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资国企的管理效率较低。

很多国企为了表现其规模,在资源分配、决策等方面不够灵活,导致复杂的管理结构,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经营费用高、经济效益不高。

其次,国资国企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等原因,国资国企的创新能力落后于国外企业,无法把握经济变化的市场机会。

此外,国资国企的激励机制也存在缺陷,无法对职工有效激励,贯彻市场导向原则,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首先要加强管理,加快建立及落实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机构设置,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落实科学管理制度。

其次,要改进激励机制,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投入,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拥有更多的收获,强化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积极性。

此外,要开放市场,加大市场竞争,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国家制度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国家资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总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重要的。

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加强管理、改进激励机制、开放市场。

只有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建设,才能使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与法规
01
02
03
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制度,包括资产评估、转 让、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 理规定。
强化法规建设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 律法规的建设,为国有资 产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严格执法监督
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执 法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和 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0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路径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改革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改革按照既定方案推 进。
评估反馈
对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估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0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与展望
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9
目录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背景与现 状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 性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 内容
目录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路径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与展望
0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背景与现 状
国有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建立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推进试点工作与经验总结
开展试点工作
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改革的有效模式和经验。
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和措施,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监督检查与评估反馈
加强监督检查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对策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容的重要部分之一,是保障公务需要、保障公共职能履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财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办法,为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需破解的难题,需要深入研究,及时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一)资产产权不清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或者产权有争议,主要体现在:有的资产性质发生变化但未办理权属关系转移;有的房屋或土地无权属证;有的资产主体责任不明确。

(二)资产配置不科学由于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单位资产配置无合理规划、缺乏科学的统筹的安排,导致资产购置较盲目,未从实际出发、欠长远考虑,造成配备水平不高、资产结构不平衡,各单位所占用的资产与承担的业务量不成正比。

(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等特征。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专业化和规范性管理,造成资产浪费和闲置,对资产欠缺有效的维护和保养,造成使用效能低下、设施设备加速老化,未发挥最佳价值。

(四)资产流失损失现象较严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失损失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善引发的资产流失。

例如:应收款项长期未收回长期挂账,未计提坏账准备,回收变现难度大,长期以来形成呆账,暂收暂付款项多影响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等指标;二是管理不善形成的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任何个人和部门不能擅自支配私自占有,由于有的单位没明确责任人,使用人员责任意识淡薄,造成资产遗失等情况;三是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

例如:未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和核准,资产处置未经过评估和公示公开;四是账外资产方面的资产流失等;形成的账外资产未及时查出原因并处理,使得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五)资产出租出借行为不规范出租出借资产方式及程序等方面不规范,比如:资产出租价格较混乱、缺乏依据,未考虑社会、政策、市场等方面因素,租赁协议不规范,合同到期后仍固定不变续租,合同期限过长,承租方自行转租等现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探讨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构成要素,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能的重要物质保障。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进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领域。

以往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割除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病和阻碍因素,使得国民经济能够朝着稳定、持续、健康的道路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国有资产改革侧重于国有资产中经营性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则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导致当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从而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形象。

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如何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将会是下文的重点内容。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革的必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革是由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占有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经过我国相关资产法律认可的国有形式资产,它既可以是自然资产,也可以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实体。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一直以来存在着轻管理而重分配的体制缺陷,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无法从整体上提高其质量。

2006年我国财政部门分别出台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文本以约束和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然而效果甚微,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的配置不合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成 统一 规范 的管理 制度 。
2. : 企 l k分 散 经 营 影 响 资 源 的 优 4 - L整 合 与 合 理 配 置 。
长 期 以来 , 统 的体 制 造 成 重 复 建 设 , 散 投 资 。部 分 传 分 企 业 存 量 资 产 闲 置 , 以 发 挥 作 用 , 一 部 分 企 业 也 因 难 另 得 不 到 必 要 的 资 金 、 备 、 地 等 生 产 要 素 , 以 扩 大 设 场 难 其 生产规 模 。 ( ) 政 事 业 单 位 资 产 存 在 的 问题 。 二 行 1行 政 事 业 单 位 资 产 产 权 不 清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的 土 . 地 、 屋 建筑物 等 资产产 权分 散在 各个 单位 , 大部分 房 且 土地 及房 屋建 筑物产 权手 续 不完 整 ,不能 办理 土地及 房屋 产权 证 。由 于长期 以来各 单位 在 资产 管理 中形成 的 “ 配 置 、 使 用 , 管 理 、 处 置 ” 思 想 , 成 很 多 重 重 轻 轻 的 造
位却 要靠租 用 办公用 房 , 可 能导致 重 复建设 的 问题 。 还
此 外 , 分 单 位 土 地 、 面 、 房 等 资 产 出租 未 按 规 定 部 店 套
上 报 审 批 , 出 现 单 位 资 产 闲 置 现 象 。 并
责 任 分 工 不 清 , 任 约 束 力 低 , 得 国 有 资 产 处 于 无 人 责 使
负 责 状 态 。另 一 方 面 。 许 多 政 府 部 门 职 责 权 力 分 工 不 在 明 确 , 担 任 公 共 管 理 职 能 , 担 任 国 家 的 所 有 权 力 g, 既 又 P 能 。 种 情 况 既 妨 碍 政 府 的 正 常 公 共 权 力 , 时 又 将 国 这 同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浅议与对策研讨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浅议与对策研讨

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浅议与对策研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国有资产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话题。

但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对策研讨进行探讨。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权力集中、监管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拥有过多的权力,这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丧失、滥用和损失等问题。

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方面,也同样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实行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

其次,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人才短缺和科技创新不足的问题。

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脱节。

对于员工职位、工资等较为落后,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同时,由于缺乏科技支持,国有企业也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我们需要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

最后,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着经营效益不佳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架构比较复杂,决策机制不灵活,使得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

因此,在国有资产管理中,我们需要推动企业改革,优化经营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在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职责,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优化经营结构和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加快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在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探究其本质,实行科学的管理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变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模式。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义更为明显。

本文通过阐述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以及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指出当前我国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例如:产权关系模糊、产权约束机制薄弱、现有资产运营效益不高、多头管理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助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稳定和创新,以达到优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相关概述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配置使用、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以及产权纠纷管理,产权登记、资产清查等。

国有资产管理不仅指的是对属于国家的各类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管理,还包括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一般来说,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大致指的是,通过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进行投资决策的制定和调整等。

国有资产的产权处置管理需要按照国家基本战略布局和经济目标,及时调整国有资产储存量。

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模糊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模糊主要指的是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归属不清晰,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与管理不够到位,包括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行政关系不够明确,影响国家的宏观管理,也会导致企业缺乏经济活力。

产权关系模糊还包括权属不清、账实不符等情况,一般来说,产权关系不明确表现在房屋、车辆等,是由单位所得,大都没有产权证明。

部分企业经过多年的机构改革及变动,普遍存在产权与实际不符、分立合并等情况。

大多数车辆调拨单位与被调拨单位的资产交接手续比较缺乏,在调拨以后,也缺乏过户变更证明和产权证,容易出现产权分离的情况。

产权约束机制薄弱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都普遍存在忽视自我产权约束机制的情况,国有企业并没有完全实现产权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等,久而久之,部分企业的运营目的容易产生偏离,从为社会和国家创造财富,转移到为了获取企业某几个小集团的内部利益,为提高员工及领导收入等目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国 有 资 产监 管 机 构 经 过政 府授 权 , 行 国有 资本 出资 人 , 履 职
责 , 具 体 实 现形 式 是 向有 国有 资 本 的 企业 派 出 出资 人 代 表 , 其 即
产 权代 表 。 产权 代 表 有 几种 不 同 的实 现形 式 , 一 类 是 作 为股 东 第 身 份 的产 权 代 表 , 股 东 大 会 选举 可 以 以董 事 身 份 进 入 董 事会 。 经
各 个层 次 来 监督 管 理 资 产 , 使股 东 享 有 的 三项 权 利 。 行 ( ) 保 国 资委 正 确地 行 使 所 有权 职 能 三 确
1确 实分 离行政 管理 职 能 和 资产 所 有 权 职 能 .
委 托人 与代 理 人 之 间 的约 束 关 系 要 依 靠 契约 和一 整 套 制 度
益关 系 的调 整 。 般 说来 , 一 改革 引起 的 原 有经 济 利 益 关 系变 动 越
别 , 取 国 际通 行 的推 荐 或 委 派 董 事 的 办 法 , 于 是 否 能 当选 董 采 至 事 长 ,则 由营 运 主 体 或企 业 董事 会 选 举 确 定 对 非 国有 独 资或 全 资 子 企 业 、总 经 理人 选 一 般 不 推 荐 , 不 得 直 接 任 命 , 应 完 全 , 更 而 由董 事 会依 法 定 程 序 确定 。 注重 实 施 人 力 资本 管 理 。 识 经 济 要 知 时 代 的企 业 ,必 将 是 一 个 以人 力 资 本 和非 人 力 资 本 所 组 成 的 和 谐 的经 济 实 体 ,而 且 相 当 一 部 分 企业 人 力 资 本 的作 用将 超 过 实 物 资 本 和 货 币 资 本 的 作 用 。 故对 剩 余 价 值 的 分 配要 做 到 既按 出 资 者 份 额 分配 , 又要 按 人 力 资 本 的份 额 分 配 。 践 上 可通 过 年 薪 实 制 与 持有 股份 及 股 票 期 权 相 结 合 等 形 式使 企 业 的劳 动 者 和 经 营 管理 者把 自己 的利 益 与 企 业 的 利 益 真正 紧 紧地 捆 在 一起 。对 一 般 竞 争 性 国有 资 产 或 资 本 营 运 主 体 , 国有 资 产 不 同 占有 形 态 的 变 化 , 由 营运 主体 根 据 实 际 自主 确 定 , 应 国有 资 产 监督 管 理 委 员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改革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需要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展开探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适应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决策效率不高的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决策权过于集中,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2.管理方式滞后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以“管住”为主,缺乏市场化运作和激励机制,导致国有资产的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管理方式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严重。

3.资产流动性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动性差,存在着国有资产闲置和沉淀现象,无法及时调动和配置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降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推行科学的管理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逐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建立健全的权责清晰、激励机制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灵活性和效率。

2.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评估。

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管平台,加强对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督和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失。

3.推进资产证券化实行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提高国有资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4.引入市场机制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国有资产的盈利和增值。

实行资产评估、竞争性收购和经营性投资,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客观要求;应尽快将管理国有经济和国有资产的观念和方式,从管理国有企业转向管理国有资产;实行国有资产全民所有,中央、地方两级初始代理,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授权经营,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

[作者简介]韩小明,1953年生。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邮政编码:100872。

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行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政府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问题。

80年代中期以前,与我国当时的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有效率的。

只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才产生了诸如国有产权主体缺位、国有资产存量凝滞、部分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我们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基本的立足点和方法论,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客观要求,而不是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弊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其基本框架和运作机制的基础。

为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

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

"一、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定位国有资产是以国家作为出资者而形成的、并在法律上得以确认的公有资产,在实践中,它既可以实物(物品、货币等)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权益(产权)的形式存在。

我国现存的国有资产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按照目前实践中约定俗成的称谓,一类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另一类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其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资本类(要求价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后者是非资本类(不要求价值增值)的国有资产。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这两类国有资产的界定是有所不同的。

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涉及的国有资产,主要是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是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运营的制度化形式,它涉及国有资产的监管、运营主体,作为监管、运营对象的国有资产的界定,以及监管、运营国有资产的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由于管理国有资产的类型和方式不同,因而,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运营主体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也会有所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是以国有企业为载体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的实物存在形式,因此,这时的国有资产管理,必须通过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来实现,并且以实物管理和资产调拨作为基本的管理、运营方式。

在这种体制下,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主体必然是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在内的政府各有关部门,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政府机构设置和相应的政企关系)和管理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分开和企业出资主体的多元化,国有经济的载体势必要由国有企业变为国有产权,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意义,也由它的实物存在形式变为国有资产出资者的权益,因此,这时的国有资产管理,只能通过监管和运营国有产权来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基本方式,也必然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实物管理和资产调拨,转变为对国有产权的管理和交易。

在这种体制下,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主体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理解和适应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功能,是作为确保实现国有经济运行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由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功能可以分解这种变化,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具有不同地位的三重功能:一是确保实现保障公共产品和私人不愿投资的非公共产品供给的目标,二是确保实现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目标,三是确保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的目标。

在这里尤其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超越国有经济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和国有经济的存在只是为了保证公共产品和私人不愿投资的非公共产品供给的需要"这样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会占有较大的比重,基于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在社一些传统的理论和观念,重新认识国有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状况而言,一方面是叠加二元结构"的格局;另一方面,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重功能,并且将确保实现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功能置于首位。

这也是我们设计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基本框架时的立足点。

二、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框架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实践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模型,也是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在这里,我们仅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为已知前提,重点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基本框架区别于计划体制的主要特点。

(一)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理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全体劳动者是国有资产惟一的所有权主体。

由于全体劳动者不可能直接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更不可能直接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因而必须将其所有权委托给政府代理(我们称之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委托—代理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已经包含了这种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委托—代理关系,并由此决定了代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主要的经济职能之一。

从理论上讲,可供选择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初始委托—代理模式,至少有四种可能:一是将国内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只委托中央政府代理,地方政府不具有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二是将国内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由中央政府作为初始代理者,再由中央政府将其中地方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委托地方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二级代理);三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作为全国性国有资产所有权和地方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者;四是将国内全部国有资产只委托地方政府代理,中央政府不具有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

鉴于目前我国的全国性国有资产与地方性国有资产相对独立的形成过程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经济利益相对独立的格局,在设计现阶段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时,只能选择由中央政府作为全国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者,由省级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性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者,并分别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模式。

(二)三个分离"的原则在明确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者,并界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所代理所有权的国有资产范围的基础上,应该按照三个分离"的原则,构建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制的基本框架。

即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必须使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国有资产的监管与运营方面,必须实行政(监管)企(运营)分离;在国有资产的运营中,必须实行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分离。

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实行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代理职能只涉及国有经济,其政策基础是国有权益的最大化;而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面向全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其政策基础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在国有经济不能覆盖整个国民经济的情况下,国有权益的最大化并不能等同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将政府执行上述两种职能的机构合为一体,就很难保证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政策平等和公平竞争。

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宏观管理者,同时也是国有企业的微观决策者,通过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实施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一则可以借助行政手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二则可以减少机构设置。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充当国有企业微观决策者的角色,政企之间的行政关系已为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所取代,因而也必然要求上述两类政府机构分离。

最后,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与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经济活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被简化为单纯的资产管理,因而尚有可能由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机构兼管。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包含了管理、监督和运营等多方面的内容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已不可能再由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部门兼管。

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除了应有履行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发展规划部门、宏观调控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之外,还应有履行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部门。

在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中,实行政(监管)企(运营)分离的原则,首先是因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者只能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但国有资产的运营又是一种经营性活动。

如果由政府机构直接进行国有资产的经营,则会由于政府机构自身运作的许多非经济性特点和目标,使得国有资产的经营行为非经济化。

其次,由于全民只能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委托给政府代理,而全民实际上很难有效地监督政府的经济行为。

因此,如果由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机构直接进行国有资产的经营,则意味着国有资产的经营难以受到有效的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的经济责任制。

实现国有资产的监管与经营的分离,就是在不改变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情况下,由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监管主体,由其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主体作为国有资产的资本经营主体。

前者作为政府机构,承接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初始代理职能,并作为授权主体,授权后者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同时对后者的国有资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而后者作为企业性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对国有资产进行企业化经营。

这样,不仅解决了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和经营目标的企业化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国有资产运营主体的有效监督问题。

在国有资产的经营活动中,实行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的分离,是因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所依托的权力基础不同。

资本经营是通过产权的交易获利的经济活动,它是与出资者所有权相联系的经营方式。

而生产经营是通过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获利的经济活动,它是与法人财产权相联系的经营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