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也愈发凸显。

今天,我们需要从创新的角度来思考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

首先,我们可以从教材方面入手,开展教材的系统性改革。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多是相对陈旧、内容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重新选择或制作教材,着重在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方面下功夫,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革新方面下功夫,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富有活力。

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多媒体资源;组织思政沙龙,开展主题讨论等形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网络教育课程,建立在线课堂,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与学习思政素质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这也是符合现代化推进的需要。

第三,我们也可以从教师队伍的优化方面下功夫,增强教师的教育技能和思政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教育背景不够丰富、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思政教育经验不够丰富等。

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主题研讨、实际教学指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传递思政素质相关的信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精彩的教学体验。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方合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可以向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等外部资源开放,积极吸收思政教学方面优秀的资源和先进经验;也可以通过与校企合作、校友捐赠等形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师生共建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和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在对此进行改革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材、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队伍和多方合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新时代有根有蒂的人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法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涵盖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在现实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滞后,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快,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需求都在不断提高,而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却显得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活跃性和趣味性。

大学生的思维活跃,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积极性不够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与意义基于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的供给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更能够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履行大学教育的使命。

1. 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性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践性,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更新和变革。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理论、新的知识点,比如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增强实践性。

从高中政治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高中政治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高中政治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布时间:2022-04-03T15:33:48.23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4月3期作者:任庆萍[导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平衡。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这些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

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与优化的环境下,高中政治的教学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在展开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的时代气息,促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熟悉和了解。

教师也要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全面正确的政治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学生在这个时期是成长的黄金时期,教师对此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如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进行分析。

任庆萍大庆铁人中学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平衡。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这些与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可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

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与优化的环境下,高中政治的教学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在展开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程的时代气息,促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熟悉和了解。

教师也要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全面正确的政治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学生在这个时期是成长的黄金时期,教师对此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本文将围绕高中政治如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育;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4-023-01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种模式,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使得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的改革方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以新时代要求为导向,深化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启动,思想政治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厚的文化素养、更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思想政治课程建设要从新时代要求出发,重视国际视野、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互联网思维为驱动,推动思想政治课改革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化也给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思维,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扩大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管理、教材出版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以特色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质量在大学校园内,各种特色教学之间竞争激烈,而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也需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探索以授课方式为突破口的特色教学,如人文讲座、研讨课、小组讨论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二是注重实践教学的特色教学,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三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色教学,如书法、篆刻、美术等,强调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继承。

总的来说,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互联网思维、特色教学等方面入手,创新教育理念,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与改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内容的优化研究江利群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内容的优化研究江利群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内容的优化研究江利群发布时间:2021-11-06T02:40:17.49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4期作者:江利群[导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而提出的新思维,在研究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问题时同样适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260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而提出的新思维,在研究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问题时同样适用。

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满足学生自然需求,而是将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与学生的客观需求相融合,提倡“内容为王”。

供给内容包含信仰供给、知识供给和素养供给。

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优化,优化的关键路径就是实施主体对于供给内容的重构,包括重构有“钙质”、有温度的信仰供给内容,重构有深度、有广度、有效用的知识供给内容,重构有层次的素养供给内容。

关键词:供给侧;思政教育;供给内容;信仰;知识;素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来的,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在研究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方面也是适用的。

在舆情多变、思想多元的社会环境下,思政教育供需不平衡问题特别凸显。

作为承担了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高职院校,也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增砖添瓦。

另外,强调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也非一味满足学生自然需求,而是将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与学生的客观需求相融合,提倡“内容为王”,逐步优化供给内容。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供给内容的涵义思政教育供给内容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构筑起思政教育这一宏大建筑的“砖砖瓦瓦”,是思政教育工作是否可靠是否稳固的决定性因素。

文献检索课题的题目范例

文献检索课题的题目范例

文献检索课题的题目范例1、如何利用文献检索培训提升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2、基于Python的文献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3、3D打印导板在以SuperPATH技术行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研究和文献检索证据分析4、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作用:回顾性研究和文献检索证据分析5、面向数字图书馆的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对策研究6、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7、基于系统文献检索的3-MCPD及其酯类经口暴露的危害评估8、对军事航空医学文献检索的探讨9、浅析非专利文献检索及检索策略的调整10、基于语义的科技文献检索技术研究11、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用于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及探索研究12、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库建设13、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掘和融入路径14、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选题中的重要作用15、基于发明构思的互联网非专利文献检索初探文献检索16、文献检索对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用的探讨17、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18、医学文献检索课融入专业课PBL教学探索19、新信息环境下地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现状的思考20、基于翻转课堂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研究21、文献检索在草业科学本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2、微助教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及思考--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23、浅谈文献检索与数据分析类课程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与改革方向24、国外高校图书馆医学文献检索培训指南分析与启示25、基于PBL与微课融合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改革探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26、基于手机的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探讨27、文献检索嵌入式学术英语学习研究--基于华东理工大学的实证分析28、文献检索系统的基础架构设计与实现29、物联网工程专业文献检索教学与实践30、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31、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江苏大学为例32、浅析高校《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现状33、战略性绩效管理研究综述--基于文献检索角度34、基于"雨课堂"的《文献检索与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混合式教学研究35、医药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创新36、电气信息类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方法探索37、面向创客教育的《文献检索》半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8、地球物理领域非专利文献检索分析39、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刍议--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40、造纸类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课程合并教学分析与建议41、文献检索分析在指导医学研究生课题选择中的作用42、基于药学文献检索课程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探索43、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44、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文献检索"课程内容构建45、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医学文献检索"小课设计与实现46、数字图书馆建设对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影响47、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的文献检索48、食品加工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49、翻转课堂模式下文献检索微课设计与制作50、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文献检索教学中51、基于CNKI文献检索的高职物理研究现状分析52、基于领域知识库的水生生物领域文献检索分类技术研究53、文献检索课程合班教学设计探索与实践54、基于信息素质培养的化学专业文献检索课堂教学模式探讨55、化学化工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56、基于Jigsaw教学法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57、基于主题层次关系的文献检索结果可视化应用研究58、文献检索式护理证据应用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水平及病情康复的影响59、任务驱动法在高分子专业文献检索与实践课程的运用60、关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61、移动学习模式应用于《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实践62、知网、万方及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医学文献检索的比较63、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64、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65、图书馆文献检索方式的探索66、基于任务驱动的科技文献检索课课程内容设计67、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68、基于本科生信息素养调查的《文献检索》课程内容改革69、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讨与实践70、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71、基于文献检索的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用药规律研究72、基于Web of Science的机构文献检索策略73、基于认知-发现理论的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74、图书馆协作学习空间服务影响学习行为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项目设计为例75、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展望76、基于SSM和Lucene的水利文献检索系统设计77、2018年腐植酸文献检索78、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高校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79、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建构80、提高图像通信领域日文文献检索效能的途径81、基于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发展研究82、CPC与FI分类号在栽培容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83、研究型文献检索实验教学模式研究84、英文摘要库在小语种文献检索中的价值与应用85、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文献检索公选课改革研究--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86、基于信息素质培养的"生物文献检索"课程改革87、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88、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文献检索的应用研究89、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刍议9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开设情况统计分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91、浅谈医学研究生文献检索及应用能力的培养92、浅谈Google在非专利文献检索中的应用93、基于移动教学APP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究94、PBL对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启示95、MOOC在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用96、学术教学提升理工本科生文献检索与写作能力研究97、支持语音合成的PubMed生物医学文献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98、教学助手APP在药学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99、中医药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PubMed文献检索策略和实践100、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101、MOOC背景下文献检索课程的考核方式研究102、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医学生文献检索的教学改革分析103、以提高信息素养为导向的纺织类专业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内容构建104、OBE理念下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的探讨105、基于专利文献检索的区域技术专业化和技术结构分析框架106、一种基于比较的专利文献检索方法107、高职"化学化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08、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材基础理论研究与展望109、基于OBE理念的《食品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110、面向信息时代的化工类文献检索教学改革与探索111、供给侧改革思维下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112、文献检索数据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撒拉族为例113、改革《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提高制浆造纸专业学生信息素养114、手机投屏在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实践115、过程性评价在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116、基于转动课堂模式的食品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探索117、以文献检索课程为例的交互式移动教学平台设计与效果分析118、浅论理工类硕士研究生英文文献检索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19、图书馆文献检索中的虚拟现实技术120、地方工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文献检索教学改革初探121、浅谈文献检索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22、融合PBL核心思想的"医学文献检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123、合作学习理论在医学高校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124、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125、医学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126、大数据背景下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思考127、融合翻转课堂的文献检索课自主授课教学体系构建128、高校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新探索129、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文献检索教学改革130、基于OBE理念的文献检索教学改革131、中医药文献检索教学与本科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探讨132、论掌握文献检索知识的重要性133、过程性评价方法在高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34、大数据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多维教学情境构建研究135、基于MOOCs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思考136、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策略定位方法137、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在线考试系统建设与应用分析138、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药学文献检索教学的体会139、基于技术特征的科技查新文献检索策略140、蓝墨云班课应用于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讨141、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42、基于科研人员需求的文献检索质量量表构建143、本科创新项目与《文献检索》课的有机结合144、编辑部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145、基于文献检索下的抗生素致药物热发生特点分析146、配合本科实习的文献检索方法教学与实践147、基于研究生培养的《文献检索》教学改革148、基于文献检索的医学科研选题三重境界--从查全、查准到验证的方法149、文献检索课项目化教学法研究150、基于文献检索的中国海堤监测研究进展151、文献检索及开题报告教学新模式的思考152、护理科研中的文献检索概述153、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心理学方法的应用154、医学生专业文献检索及阅读分析能力调研与提升方法探讨155、医学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过去需求侧改革的发展思路。

这种改革思路主要是通过扩大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但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譹訛。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施供给侧性结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性条件近几年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结构性的问题,已经进入到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性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生产成本提高在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成本上升本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力成本、技术进步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自然资源成本。

从劳动力成本方面来看,最近几年劳动力年龄人口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人口红利逐步减退。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未富先老问题在我国凸显的越来越明显譺訛。

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就会推高劳动力成本,导致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落后于劳动力成本,加大企业用工成本。

在自然环境方面,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逐渐加大,企业治理污染方面的成本相对比过去明显增加。

技术进步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大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自然资源成本方面,近年来矿山、土地、森林、水等资源的使用成本都在不断加大。

二产品供需错位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大致平衡,是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结构、绩效与配置方案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结构、绩效与配置方案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结构、绩效与配置方案作者:谢启秦唐云红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09期【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具有特定的结构与功能:人力资源充当了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构成了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则是教学活动的功能“软件”。

研究发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主要体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落后的教学供给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不断消减的求知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配置方案是培养引进人才以整合人力资源,实行统筹兼顾以优化财物资源,建立合作机制以共享信息资源和其他资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享;整合;优化【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师范学院教改课题“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整合与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YKT2015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07-0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配置问题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资源利用率低下,投入与产出之间不成比例,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功能的发挥。

目前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探讨教学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探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析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对策;探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同城联盟;阐述网络教学平台的新模式;分析影响教学资源配置的主要变量,比如资源信度、时空维度、开发力度及思想政治教育者整体素质等。

本文从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出发,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结构功能,考察其资源运行绩效,从而提出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整合与优化方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结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学资源主要由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学科与课程资源、政策资源以及经验资源等构成。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以“互联网金融”课程为例文/王雪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摘要: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优化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以教师供给侧循环为主线,提供丰富立体的思政内容,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例,从供给侧视域分析了优化高校金融专业类课程思政供给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设计的措施建议,为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互联网金融”;供给侧引言2020年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1]提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与具体内容,在课程思政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实施落地。

在此背景下,高校各专业都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立德树人为基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教师供给侧为主线,推动课程供给端变革,使专业课程思政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1. 供给侧概念引入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供给侧变革主要是通过社会总供给增长,从而推动经济深入发展,以供给和生产端为依托,充分调动供给动力,对经济新动力发展给予正确指导[2]。

尽管课程思政和供给侧变革所属的领域存在差异,然而,从供给来看,这两个方面之间能够相互参考与借鉴。

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最主要的就是教师供给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思政内容的有效性、合理性,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课程思政要确保实施效果,则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实现供给侧的转型升级。

解决好“供给侧”问题的实质就是立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求,全方位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

2. “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互联网金融”课程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方向课,紧跟数字经济时代,具有理论偏重金融学前沿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

《普洱学院学报》2019年第1-6期总目录

《普洱学院学报》2019年第1-6期总目录

杨庆凯(27)
以“五个认同”为载体推进高校思政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
陈子君(29)
安徽省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杨 汐(33)
新时期依托党建带团建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袁晓晨(35)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以云南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例
付永丽(37)
基于成熟度理论下营销组织模型的创建与评估
义亚军(58)
基层公诉工作中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雷 鑫,黄亚彤(60)
纳西族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及其文化内涵
和金权(62)
产业转型下勐宋村饮茶习俗变迁研究
刘 颖(66)
生活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
李亚宏(70)
《鬼谷子》逻辑思想探析
夏世英,冯 衡(74)
基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开发分析
吴 平,邓章应(87)
EST 长句的特征及翻译研究
任淑平(94)
汉语和西班牙语人体隐喻对比
林 茹(96)
基于英语听力过程中的“理默译”分析
卫 欣(98)
应用型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现状研究
— ——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
李晓娜(100)
户外体验式广告的创意升级策略研究
陈 叶(103)
论地方民乐对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建设的作用
共享视角下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内核及现实意义
闫玉联(12)
宪法修改背景下新时代中国法治根基的构筑
曾舒珩(14)
综合改革视域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创新
叶燕霞(16)
基于社会关系视角下劳动争议概念的探讨
周汉德(19)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及影响机制
李 静,左婷婷(23)

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

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

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摘要】思政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供给侧问题日益突出的挑战。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同时明确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深化创新教育等。

具体措施则包括加大思政教学资源投入、拓宽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完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等。

在实施效果方面,改革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等。

文章指出改革的启示在于持续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未来展望是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总结指出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

【关键词】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基本原则,重点方向,具体措施,实施效果,启示,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供给侧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方式陈旧、教师素质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对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政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推动思政教学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思政教学的供给侧进行改革,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将对高校思政教学产生深远影响,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1.2 问题意识思政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思政教学过于注重灌输和教条,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思政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学校和教师条件较好,而一些学校和教师资源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浅析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浅析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浅析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摘要:高校思政的工作关系着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为根本问题。

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让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政的精神,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要学习渠道,每一科专业课程都要与思想理论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将各科课程都充实的利用好思政教育资源,我们的专业课程在思政教学改革中是占据非常大的比例的,它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探讨思政在高校的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此,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校;思政元素引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程育人成效的重大举措。

当前,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合校情和大学生思想特点,在各高校如火如荼进行着。

实施这一举措需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价值、改革推进的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中每个学生必学的公共课程,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主要课程,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当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二者有效融合,让“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以此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其次,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充分把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应用到教学环节当中,并积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创新和完善,让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全过程,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一)从各类课程中挖掘思政资源,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思政育人能力提出了挑战课程思政涉及课程多、内容广,不同的课程或同一课程的不同章节是否包含思政元素,包含哪些思政元素,没有现成的答案,多数专业课教师感觉很迷茫,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充分挖掘感到棘手。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讨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自信度。

通过研究,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保证。

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会贯通,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研究意义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引言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也承载着传承文化、增强国家凝聚力的职责。

在当前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通过对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破解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洞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研究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也有助于提升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通过对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破解路径的研究,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和实践,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参与度不足。

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

论思政教学中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基于当前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把供给侧改革这个概念引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是可行的和必须的,甚至这将成为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

然而就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从学生学习状态来看:整体上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缺乏积极性;另外有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又不愿吃或吃得撑的现象。

从教师教学状态看,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现代感;三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没有热情与创新;四是满堂灌,面对不同需求主体教学供给没有差异性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思政教学中教学关系出现了问题,而归根到底就是思政教学中供给与需求出现了问题。

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供给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的需求不大。

光是一味地强调学生要背、学、做,也就是强调学生的需求,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就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也是有限的。

当老师提供的产品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吊不起他们的胃口时,他们就必然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别的科目上,对政治就会失去兴趣。

因此如何通过提供有效的供给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东西,从而解决政治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是值得每个思想政治教师深思的问题。

个人认为思政教学供给侧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二是课后作业布置方面,三是练习反馈与讲解方面。

一、课堂内容讲解不宜太全,忌面面俱到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把知识点讲得很全面、很清楚、很详细,唯恐少讲了一分钟,就漏讲了一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供给侧结构性理论在推动经济理念转变的同时,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内在契合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环境四个“抓手”出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树立多元共治的理念,提高本领,促进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优化供给内容;积极探索,分类指导,推进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营造供给环境优越化等方式实行有效供给,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质量。

标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高频词。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着眼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这是针对需求面不足的情况下所提出来的。

新时期,全球经济压力下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阵痛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改革的新方向,经济领域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明确需求和供给是共生互利的关系,强调供给不是不要需求,旨在寻求在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方面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以需求促进供给,又以供给促进需求。

中共中央在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1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也需要在时代大变化大发展中紧跟时代潮流,进行自我变革。

这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中,寻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一、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合点新态势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种发展的全新视角,倡导供给侧的作用,相对于需求侧来讲是一种更为积极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学生参与度低等。

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应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与参与的机会。

应当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应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社会问题和热点话题。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入当前热门话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也可以增加国内外先进典型事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经验,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应当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求之一。

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

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验实训、参观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政实践能力。

应当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考试成绩、课堂参与度、学生作品等多种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还可以设置奖学金、学分认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以此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创新和变革。

这就需要我们从供给侧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它强调应该从供给侧入手,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

首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实践教育。

这是因为实践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自我,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因此,大学应该提高实践教育的比重和质量,建立相应的实践教育体系和机制,并加强实践教育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这是因为大学生在经历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这是因为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使命,以此激发其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供给侧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提高其质量和深度。

在实践教育、个性化培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等方面,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以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具有独立思维、创新能力强、责任感强的人才。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摘要:高校应该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为全员育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高校应该推进智能化教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从而实现全过程育人。

此外,高校应该加强社会化教育,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分析和利用大量的教育数据,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大数据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具体可行性如下:个性化教育: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和心理数据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进: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表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倾向,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评估: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和心理数据等进行全面分析,帮助教育机构评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调整教育策略和教育资源的配置。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通过分析学生的思想表现和思想动态,可以帮助教育机构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从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实践探究——以韶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实践探究——以韶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才能提高高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作用,才能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做到二者互联、互动和互建,实现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1]李风.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党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1):97-100.[2]彭玉凌,涂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2):41-43.[3]邱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研究[J].大众文艺,2020(5):196-197.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实践探究——以韶关红色文化资源为例高小衡(广东省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韶关512000)【摘要】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韶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渗透在中职政治课教学,充实课程内容,增强学生地方认同感,培养其爱国爱家乡情怀,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韶关红色文化中职政治课教学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中职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中职政治课教育优质资源的红色文化,蕴含着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等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政治课教学可以提高实效性。

1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中职政治课运用的基础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文献、文艺作品和革命遗址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文化氛围等[2]o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与源泉。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革命、历史遗址及纪念馆等,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韶关作为革命苏区保留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E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
战和机遇。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路径研究对于培养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
革的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灌输为主,缺乏与时代发展
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内容和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陈旧,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2.教学手段单一、效果欠佳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方式。

这样一来,既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结构普遍存在着老龄化和学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不利
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推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急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
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1.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或社会实践
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
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拓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聘请行业专家、开展学
科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三、实施路径探索与建议
1.加强教学内容更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可以通过制定教学改革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等方式,加强教学内容更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四、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路径的研究,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
治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优化师资队伍的
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生需求,为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高校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