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换试卷评讲》说课

合集下载

【2018-2019】图形的变换说课-范文模板 (10页)

【2018-2019】图形的变换说课-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图形的变换说课篇一:图形的变换说课稿《图形的变换》说课稿左潭学校茹伟玲一、说教材说课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36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于是,教材呈现了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其他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幻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在教材的这个情境中,进行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因此,教材更加关注了学生的交流,使他们通过交流,加深对三种变换方式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领悟数学的简洁美,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动手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在探索与发现图形变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并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四)教具和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和三角形。

学具准备:复习题、课前预习提纲卡片、三角形、方格纸。

二、说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在教学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学生在进行图形变换时可以借用课件贴近教材中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在尝试中探索,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

于是,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地完成分析图形的任务。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图形与变换》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图形与变换》说课稿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 教学内容分析。

第108页的整理与反思主要复习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

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对你知道变换图形位置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它的大小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运用平移和旋转可以变换图形的位置,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了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从而促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

其间还穿插复习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自然也有不同的层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确定。

◆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根据指定的要求对简单平面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体会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能根据指定的要求对简单平面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

这就需要学生明确变换的方法。

◆课前的准备。

课前准备了一个五角星图形、一个普通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二.教法及手段选择。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后能做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1. 实验法。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举例归纳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的具体方法,比听教师讲解更加深刻。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找出了很多种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及时出示,分别说出各有多少条对称轴,学生很有兴趣。

3. 教具演示配合讲解。

确定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五角星来说明,直观形象,对巩固概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内容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导上应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配以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规律,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变换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规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些概念。

3.案例分析:通过一组具体的图形变换案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图形变换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知识。

《图形的变换》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图形的变换》一章。

具体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变换后的图形特征,以及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

难点:变换后图形的特征,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形卡片,贴纸。

学具:每人一套图形卡片,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各种图形。

2. 图形的认识:通过PPT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3. 图形的变换(平移):用PPT展示图形平移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平移后的图形特征。

4. 图形的变换(旋转):用PPT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旋转后的图形特征。

5. 变换后的图形特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图形卡片,观察变换后的特征。

6. 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图形变换现象。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贴纸拼出各种变换后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图形的变换1. 图形名称2. 图形特征(平移、旋转)3. 变换后的图形特征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贴纸拼出一个平移后的图形和一个旋转后的图形。

答案:平移后的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变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加强。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图形变换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图形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或模具,让学生触摸、观察,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范文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范文

《图形与变换》说课稿_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图形与变换》,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图形与变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知识和变换的概念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图形变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认识图形变换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常见图形变换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在图形变换的应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图形变换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主要是引导探究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学法主要是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各种图形变换的实际操作材料,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变换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变换的。

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变换的意义和应用场景,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图形与变换。

环节二、复习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我设计了一些思维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和解答。

例如,给学生展示一个图形变换前后的对比图,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变换前后的关系,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和方法。

环节三、探究新知,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复习》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说课稿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复习》说课稿范文

小学数学讲课稿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复习》讲课稿范文小学数学讲课稿:图形与变换复习【教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03页内容,第104 页~ 105 页 1、 2、3、 6 题。

【教课目的】1.经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等图形变换的特点;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的特点进行图形的变换。

2.在丰富的现真相境中,经历察看、操作、赏识、剖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3.经过赏识图形变换所创建出的美,进一步感觉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宽泛应用,领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觉数学的美。

4.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合作、商讨、沟通、反省的意识。

【教课要点】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的特点。

【教课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减小的特点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点。

【教课过程】一、讲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同整理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与丈量,这节课持续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揭露课题)二、回想整理,再现旧知。

1.赏识图案:(出示课件)小精灵:“同学们好,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案,让我们一同来赏识吧。

!”(显示五个图案,分别为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 3 页的京剧脸谱、第 6 页的紫荆花图案、第 7 页的花边图案,天安门图案、第五个图案是三个模样同样但大小不同的奥运福娃,挨次从小到大排成一排。

)议论沟通:你们能用数学的目光来剖析一下,在这些美丽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观点?(同桌同学相互沟通,教师巡视,适合参加学生活动)反应沟通:(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演示动向课件)生 1:花边图案是此中一个图案连续向右平移获得的。

生 2:京剧脸谱是经过轴对称变换获得的。

生 3:天安门城楼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 4:紫荆花的图案是此中一个花瓣绕中心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获得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范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范文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说课稿1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4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位似的基础上,对位似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二次函数的平移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平移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或图形的变换引起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的图形变换,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轴对称、放大、缩小等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其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重点是依据只有掌握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变化。

)教学难点: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的规律。

(难点是依据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规律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及学法上谈谈我的看法。

四、说教法结合本节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大班科学《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大班科学《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大班科学《图形的变换》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的是大班科学活动《图形的变换》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图形的变换》是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属于“形状与空间”这一主题。

本节课通过探索和操作,让幼儿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如旋转、平移、镜像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数学认知领域的发展要求。

二、说目标1. 认知目标:使幼儿认识并能识别基本的平面图形,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镜像等变换方式。

2.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大胆尝试的科学精神。

三、说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旋转和平移变换,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难点:理解镜像变换的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操作体验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的知识。

学法: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探索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其主动性,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类平面图形卡片、图形变换模板、磁性画板、彩色笔等。

2. 知识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平面图形的认知基础。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以故事或游戏形式引入图形变换的概念,引发幼儿兴趣。

2. 探索环节:通过教师示范和幼儿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和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和镜像变换。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环节: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集体讨论、总结图形变换的特点及规律。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图形变换的现象,如建筑、家具、拼图等,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八、活动总结本节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做,既能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图形的变换》说课稿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它不仅是进行各种设计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新课程中增加了对图形变换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虽然六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三、四年级时有所增强,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图形的变换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平移旋转的内容以学过很久了,难免有遗忘的现象。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于是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

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充分操作与实验,让他们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您如今正在阅读的«图形的变换»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图形的变换»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中考温习专题,主要目的是帮先生夯实基础知识并结合中考题型停止训练,提高灵敏处置效果的才干。

如今实行新课改,教员也应该激起先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先生提供充沛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进程中真正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艺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取得普遍的数学活动阅历,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

因此下面我将从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法学法剖析,教学进程剖析等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这堂课的教学想象。

教材剖析一.教材的位置和作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理想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只是停止各种设计的必要手腕,也是处置理想世界中的详细效果以及停止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新课程规范中添加了对图形变换的要求,主要是让先生感受并看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求和看法空间图形,开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的:〔1〕.知识技艺经过观察对三种变换停止再看法,再了解,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变换停止图案设计。

〔2〕.处置效果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三种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处置有关效果〔3〕.情感态度先生阅历作图设计、知识运用和内化等数学活动,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灵敏,积聚一定的审美体验,让先生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运用生活当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图形变换构成知识体系并运用,难点是运用三种变换及其基本性质灵敏的处置有关效果。

学情剖析平移是先生初一学的,轴对称是初二学的,旋转是初三学的,如今放到一同温习,先生一定有知识遗忘或运用无处下手的现象,所以要惹起先生的回想和兴味,协助他们构成知识体系,还要经过练习、总结构成才干,需求先生自动参与,勤于入手,动脑。

教法学法剖析1.教法剖析〔1〕.贴近生活,让先生在观察体验中感悟学习.〔2〕.创设情境,让先生带着效果义务思索学习.〔3〕.开放课堂,让先生在互动协作中创新学习.2.学法剖析先生经过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测一测,动一动、讲一讲等活动;自客观察,自我检测,发现错误,及时矫正;互动协作、处置效果;使先生的主体位置得以表达。

《图形的变换》评课稿

《图形的变换》评课稿

图形的变换‎
上课开始的‎时候,陶老师让学‎生观察有趣‎的图形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发现‎了图形变换‎的数学现象‎,从中感悟出‎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

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在鲜‎活的现实背‎景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陶老师把数‎学课变为教‎学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想‎数学,自己动手做‎数学,教师多次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学‎习过程。

体验图形之‎间的联系。

感悟图形的‎变化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者微机操‎作娴熟,教师在教学‎中多次出利‎用微机
演示‎,使学生在色‎彩鲜艳的画‎面中,富有兴趣地‎进行观察,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课堂作业设‎计恰到好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既有基本题‎,又有综合题‎,学生经历了‎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的制作过程‎。

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图形变换评课稿

图形变换评课稿

评图形变换一课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非常突出,达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目的。

郭老师是针对中考中的图形变换问题设计的一节专题课,首先是通过简单的问题总结出规律,构建数学模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图形的变化情况。

非常直观地看到图形的连续的变化的过程。

这是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无法表现出来的。

提出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能共同去研究,共同去探讨,从而总结出一般的结论,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达到了师生互动的效果,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吸取知识。

而在讲解MN 与CD关系时,是通过图形的变化让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这样使课堂的气氛更和谐,也不违背学生的思维逻辑,同时也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

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是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使本来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灵活现,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的使信息技术成为数学知
识的载体。

但在分析问题时发现,在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时,总结的不够细致,使学生头脑中没有清楚的数学模型,导致后来分析问题时,多数同学没有思路。

如果数学模型建立的比较系统,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就不会感到困难。

总之,这节课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大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图形的变换》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图形的变换》含反思

一、设计用意:图形在咱们身旁到处可见,与咱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的:轮子是圆的、窗户是方的、饼干是三角形的……。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旁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转变规律产生爱好和探讨的欲望。

大班幼儿求知欲强、喜爱探讨,而且他们已经熟悉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观看、操作,从而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进展幼儿的空间观念。

同时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l、在图形的反复转变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二、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转变操作,引导幼儿发觉图形之间能够彼此转变,转换,它们能够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类图形。

3、培育幼儿利用各类图形组合成各类物体的乐趣。

本节课我塑造了一个深受小孩们喜爱的人物形象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开始部份通过仿照机械人幽默、诙谐的声音设置悬念,一下子吸引住了小孩,也为后面活动有效的开展做了一个铺垫。

第二个环节,通过让小孩看看、说说等方式让小孩对已有的知识体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寻觅图形变换的秘密"。

小孩们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进程中,探讨着,最后,寻觅到图形之间能够彼此变换的这一规律。

终止活动时,又给小孩们呈现出一组图形拼贴画,激发小孩们动手制作的强烈愿望,小孩们在这次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这次活动,我最大的收成确实是看到小孩们学习时的那种喜爱探讨的精神,咱们教师应该为小孩制造出更多的机遇,固然,在这次活动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1.我对教材的钻研还不够深切。

2.教具的制作比较多,上课时显得手忙脚乱,而且不精致,专门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不大。

处置方法:把这一系列的教具全数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

3.活动中,没有考虑到小孩的个别不同,有的小孩操作快,反映快,但有的小孩时刻不够。

整改方法:把个别操作改成小组合作的形式。

图形变换说课(秦迪)

图形变换说课(秦迪)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 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 发展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 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旋转或轴 对称的变换过程。
3.情感目标: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 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目标序 故

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习回顾:图形A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O
(1)图形A 向右平移2个得格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O顺时针得旋到转图90形°B.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揭示新问
创设情境:欣赏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 感受神奇 激发兴趣
思考探索:
观察方格纸中图形的变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变换(1)
变换(1)
变换(2)
变换(3)
变换(4)
变换(4)
当堂训练:
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12 5 6
3 4
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4
6 13
2
5
你能用左图的七巧板通过平移 或旋转再摆出一个图形吗?
小结归纳:
板书设计:
(平移、旋转、轴对称) 图形A————————————图形B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同行老师:欢迎大家前来莅临指导我的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变换》(写题目)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说教材2说目标3说学情4说教法5说流程。

我们说要讲好一整堂课,首先对教材应当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材,本节课选自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节的内容《图形的变换》。

在对课程容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将本节课安排为1个课时,在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掌握之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以下3个方面。

本课学习图形的变换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和发展他们的抽象能力。

由于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四年级时,学生结合实例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的,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

因此本课关键要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是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起点我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在是三个方面: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的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围绕这三个基本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始,先用生活中的各种图案,说明图形变换在我们日常生活照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七巧板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和精力平移与旋转的空间变换,激发学生兴趣,生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变换》试卷评讲说课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学校蔡学钱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中考专题复习三《图形变换》的单元测试试卷评讲,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图形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隐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渗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变换》是对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后续学习《圆》、《锐角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历年中考,“图形变换”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热点,考试约占10分左右,大多以与三角形、四边形、圆、方程、函数等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出现,有少量的填空题或选择题.2.试卷分析根据以上信息,我紧扣中考说明,并搜集了历年中考中的“常见题型和易错题”来设计试卷,意在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考查形式,并用前车之鉴提醒学生少走弯路.鉴于学生审题不清,导致错答,解答格式不规范导致的失分现象,我将选择、填空、解答题的题目分别设计为“精心选一选”、“细心填一填”、“耐心做一做”,意在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提醒学生认真思考,细心答题,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应考技巧.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考试情况及九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2.通过全新的试卷评讲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审题、解题、辩题的技能,规范答题格式,优化解题思路.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班级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面对中考的信心.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针对问题查漏补缺.教学难点:灵活、综合应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问题.三.学情分析在中考复习中,试卷评讲课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复习课,它能起到以考带教、以考促教、以考补教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经有了系统复习和两个专题复习的经验.考试也是家常便饭,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依然很渴望知道自己的分数.其结果呢?学生看了分数,或开心,或沮丧,或遗憾……,能静下心来关注错题原因的却是屈指可数,面对这种情况,考试之后及时评讲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教法学法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摒弃了传统试卷评讲课的模式,采用“激”“导”“变”“放”的原则展开教学,即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现学生的典型错题,引导学生分析,在此基础上适当变式,启发学生从变式中寻求共性,抓住问题的本质,最后放手让学生展示交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独立自学”“合作互学”“展示竞学”“检测固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五.教学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六个【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它们分别涉及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图形变换.教师由此引入新课.设计意图:图片能迅速唤起学生的记忆.通过熟悉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变换无处不在,增强对图形变换的认识,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也为后面的数学活动做好情感准备.体现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活动二】考情分析促进进步1.总体成绩分析(媒体展示各分数段具体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图分析成绩,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本次考试班级概况,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所占的位次心中有数,易于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别,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2.激励评价(分别给予高分及进步大的同学颁发奖状)设计意图:一张小小的奖状,胜过教师千言万语.3. 优秀答卷展示(将卷面整洁、清晰,答题格式规范的试卷通过照片呈现)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和激励,能够激发这些同学的学习热情,燃起其他同学的斗志.4.归类整理、分析错因(将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类并分析错因)(1)审题不认真,解答格式不规范,如T1、7、15、20题;(2)图形变换的性质理解不透彻,不能熟练运用,如T4、5、12题;(3)缺乏转化的思想和意识,不能通过图形变换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后解决问题,如T16、17.(4)综合运用的能力差,不能将图形变换和全等、相似、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来解决问题,如T6、10、11、18、19设计意图:归类整理,学生能对号入座,找出自己主要错因,便于后期的补习.【活动三】错题更正查漏补缺1.独立更正查漏补缺(试卷分发给学生后,给3~5分钟让学生对能独立更正的问题进行更正,并分析错因)设计意图:独立更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让学生在更正过程中发现学习过程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和能力.2.自我评价得失分析在学生独立更正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得失分析(见视频中学生展示)我的分数:_____ 失误_________分否则_______分失分原因分析:(1)信息提取不全面,审题不完整................................()(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错误..............................()(3)计算错误...............................................()(4)时间分配不合理,一味的攻难攻坚,导致简单题目没做完......()(5)解答题的解题格式不够规范................................()(6)心里紧张............................................()我的解决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考试结束以后,无论成绩好坏,都有问题的暴露,立即总结反思可以事半功倍.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学生自己找到的错因要比老师告诉他错在哪里记忆长久的多.最后教师的温馨提示,不仅增添了数学课的趣味性,也是对学生考试技巧的培养.3、合作交流取长补短首先通过媒体出示相关要求,由组长主持在小组内逐个交流独立更正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同学相互讨论、订正、达成共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见视频).设计意图: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高效.小组交流安排“兵教兵”,既可进一步促进优等生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提高课堂效果.【活动四】错题重现变式训练(插入视频)1.错题重现(将学生的典型错题通过照片呈现)并由相应的学生查找错因,若该生仍找不到,再有其余学生帮助查找,最后规范解答过程.设计意图:学生看到自己解答过程的照片会有一种亲切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家会齐心协力的帮助查找错因,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弄清错因后,再给出规范解答过程,左右对比,意在给学生做好示范.错因提示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渗透数学方法的思考.2、变式训练(在学生弄清错题的基础上,为了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我把T16变式成2012年的中考题,也就是将图形中东西向的矩形小路变成曲折的道路让学生尝试解答后进行展示)(插入视频)(2012•襄阳)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襄阳”的号召,我市某单位准备将院内一块长30m,宽20m的长方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纵向平行和一条横向弯折的小道,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如图所示,要使种植花草的面积为532m2,那么小道进出口的宽度应为多少米?(注:所有小道进出口的宽度相等,且每段小道均为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在试卷评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合理的、富有挑战性的变式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寻求变式共性的探讨,能让学生体会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数学本质;同时,变式后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讲解,既可检验学生是否真的能融会贯通,又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五】精讲导学深化理解(插入视频)针对学生反应情况,我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第19题(2015年襄阳市)进行了重点讲解(插入视频)设计意图:第19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评讲时我将它分成了几步进行评讲。

一是先根据旋转不变性利用全等的知识求证线段相等,二是评讲了图形变换和特殊四边形的知识结合在本题中的应用。

这样可以帮学生弄清自己是哪一部分知识出现了失误。

【活动六】小结归纳检测反馈1、小结归纳(先由学生代表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再由教师进行方法总结).设计意图:在试卷评讲课中,教师的任务不是纠错和改错,而是怎样以一份或几份试题为线索,将知识加以延伸,扩展,并教会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的训练和评讲,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使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更上一个台阶.2.检测反馈(针对易错知识,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通过简单变式后检测反馈)检测反馈:相信这次你你一定会做的更好!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正方形;⑤等腰梯形;⑥线段;⑦角;(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点O (0,0)、A (-1,1)、B (-1,0),将△ABO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 、B 的对应点A 1、B 1的坐标分别是A 1(_____ ,_____),B 1(_____,______).3. 如图,在△ABC 中,∠ACB=90°,∠ABC=30°,AB=2.将△ABC 绕直角顶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A ′B ′C ′,则点B 转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4.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E 为CD 边上一点,DE=1.以点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连接EE ′,则EE ′的长等于_____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AOCD 沿直线AE 折叠(点E 在边DC 上),折叠后顶点D 恰好落在边OC 上的点F 处.若点D 的坐标为(10,8),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6.(2015鄂州)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8,BC=12,点E 是BC 的中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折叠,点B 落在点F 处,连接FC ,则sin ∠ECF =()A .43B .34C .53 D.547.(2014襄阳)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 =2,E 是AB 的中点,将△BE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点E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点F 处,点C 落在点A 处.再将线段A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FG ,连接EF ,CG .(1)求证:EF ∥CG ;(2)求点C ,点A 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弧AC ,弧AG 与线段CG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设计意图:评讲课结束以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测反馈,这对于落实基础知识及思想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其次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教师的一次评讲,学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考后反思和检测反馈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考试的后续效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测评为载体,以交流展示为主线,以生本理念为指导,体现了一个“注重”;两个“突出”;三个“关注”.一个注重即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三个关注即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变枯燥的数学为生动的数学;关注评价方式的转变,变“唯一性”为“多元化”;关注人文情怀,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获得营养又美味的数学,使数学学习更有后劲.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A DB DC《图形的变换》测试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一、精心的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2011•襄阳)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将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3.将一次函数y=21x 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平移后,若y>0,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x>4 B.x>-4 C.x>2 D.x>-24.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如果将线段BD 绕点B 旋转后,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D ′处,那么tan ∠BAD ′等于( )A .1B .2C .22D.22 5.△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A B=A C ,∠BA C =90°,D 是BC 上一点,△ACD 经过旋转到达△ABE 的位置,则其旋转角的度数为()A .90°B .120°C .60°D .45°6.如图:把△ABC 沿AB 边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若AB =2,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 ′是()A .2-1B .22C .1D .217.(2015.襄阳)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4,BC =8,将纸片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F =AEB .△ABE ≌△AGFC .EF =2 5D .AF =EF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30°,BC=2.将△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 度后得到△EDC ,此时点D 在AB 边上,斜边DE 交AC 边于点F ,则n 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A .30,2 B .60,2 C .603.60,3第5题图第8题图第6题图二、细心的填一填(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 1(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2,则点P 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3坐标为10.如图,将边长为2cm 的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另一个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若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34 cm 2,则这个旋转角度为________度.11.如图,菱形ABCD 中,AB=2,∠BAD=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_______12.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 已知AB=38, ∠B=30°, 则DE 的长是_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C=90°,AC=2cm ,把这个三角形在平面内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那么点A 移动所走过的路线长是_______cm .14.如图所示,已知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BC =3,AB =6,∠BCA =90°,在AC 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则DE 的长度为____三.耐心的做一做(本大题5小题,共58分)15.(7分)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画出四边形OABC 关于y 轴对称的四边形OA 1B 1C 1,并写出点B 1的坐标是___________ .(2)画出四边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四边形OA 2B 2C 2.(3)画出四边形O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OA 3B 3C 3.16.(8分)如图所示,某小区有一块长为32米,宽为15米的矩形草坪,现要在草坪中间设计一横二竖的等宽的小路供居民散步,要使草地的面积是整个矩形草坪总面积的87,求小路的宽.A E DP C 第11题图第12题图第14题图17.(10分)已知,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EFOG 绕与之边长相等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O 旋转任意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