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故都的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 ...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说学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清晰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那么从学生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高一下学期,他们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的节奏,但是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以及文本内容和学情,现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悲秋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求得法,因此在教法上我选择有诵读法、问答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学法上我选择有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秋日风景的优美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秋日美景。

同时,结合预习要求,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创作背景,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以游记为主,文笔优美,自成一家,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以这样的形式开头,是为了在学生在直观欣赏课文美景的同时,对于本课所学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激发学生的联想,为后面课文的整体感悟埋下伏笔,进而导入新课《故都的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真正的灵魂就是以读促悟,所以我将以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泛读、学生领读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的手段,带领学生对于整篇课文的整体感知,同时,我将以纠正字音、断句、重音,体味过后,我将抛出“整篇课文,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呢?为什么?”让同学思考,此时,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及课前预习,纷纷作答,同时我加以总结。

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不仅锻炼的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课文的脉络走向。

(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那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让学生乐在其中。

为此,我将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将问题展示在多媒体题板上。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

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依次分析这五幅图画,感受每幅图画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秋天“清”“静”“悲凉”的特色。

3、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

最终明确其人文精神.
设计这一环节是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五)品读课文,品情学法
我会设置如下问题,本篇文章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主要得益于什么呢?
学生可以就任何一个方面进行汇报。

(六)拓展延伸
以上整个文章的脉络已梳理清楚,情感的赏析也已明了,因此,我会布置如下作业: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力图带给各位考官清晰、直观的感受。

同时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现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