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选修《长恨歌》-公开课比赛用
长恨歌--公开课
【答案】C
【 课 堂 练 习 】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 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问题: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
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 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 情。
作
业
1. 归纳本诗的艺术特色。 2. 有人说帝妃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爱 情,纵观全诗,再加上观看影片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 “长恨歌”应作何解释? 是谁在恨?为什么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3:透过学习本文,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要求: • 1、一对一讨论,集中问题点,不要面面俱到。 • 2、组长做好调查,带领同学们明确问题,重点分析,让每个组员都学有所获! • 3、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安排成员准备展示。 目标: 参与积极,讨论高效,争取解决所有疑难! • A层(全部解决)注重拓展,B层(到探究部分)注意总结, • C层(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翻译)。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其实这是
虚写,杨玉环到底有多漂亮,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只知道
她能让所有的宫娥彩女黯然失色!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这一小节是美人沐浴的一组镜头。诗人写 这几句,一是为了显示杨玉环得到了皇帝的宠幸 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另一个方面,也从一个侧面 凸现了杨玉环美丽和妩媚气质。诗人抓住了美人 沐浴的两个典型细节——洗凝脂、娇无力,进行 点染,使诗句的想象空间很大,杨玉环的美丽动 人和她的千娇百媚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及作者王之涣。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恨歌》的历史背景。
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背景。
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步骤展示《长恨歌》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
简介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提问:同学们对《长恨歌》有什么了解和期待?组织学生讨论并分享。
第二章:《长恨歌》第一段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长恨歌》第一段。
分析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2 教学内容讲解《长恨歌》第一段的字词和句式。
分析第一段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3 教学方法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预习第一段。
逐句讲解并分析第一段。
让学生跟读和背诵第一段。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第一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三章:《长恨歌》第二段讲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长恨歌》第二段。
分析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3.2 教学内容讲解《长恨歌》第二段的字词和句式。
分析第二段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3 教学方法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预习第二段。
逐句讲解并分析第二段。
让学生跟读和背诵第二段。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第二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四章:《长恨歌》第三段讲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长恨歌》第三段。
分析第三段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4.2 教学内容讲解《长恨歌》第三段的字词和句式。
分析第三段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3 教学方法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预习第三段。
逐句讲解并分析第三段。
让学生跟读和背诵第三段。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第三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学目标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拓展知识。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长恨歌》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长恨歌》全文,着重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恨歌》的背景、结构及诗意,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
3. 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重点:诗歌的结构、情感表达以及修辞手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长恨歌》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白居易及《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3. 诗歌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理解诗意。
4. 意境分析:讲解诗歌中的意境,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
5. 修辞手法讲解:分析诗歌中的对仗、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6. 情感表达分析:讨论作者对杨贵妃的爱情、友情、同情等多重情感表达。
7.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8.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恨歌》的鉴赏题,讲解解题思路。
9.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解答类似的诗歌鉴赏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结构:《长恨歌》起承转合结构图。
2. 修辞手法:对仗、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情感表达:爱情、友情、同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意境,结合具体诗句阐述自己的观点。
2. 答案示例:答案应包括对诗句的理解、意境描绘及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组织一次诗歌鉴赏比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结构分析2. 修辞手法讲解3. 情感表达分析4. 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一、诗歌结构分析1. 起:诗歌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揭示故事背景,引发读者兴趣。
长恨歌优质课程比赛教案
长恨歌优质课程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恨歌》,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研究《长恨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 研究《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 介绍《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2. 分析《长恨歌》的情感描写和艺术特点- 分析《长恨歌》中的情感描写,包括爱情、离别、欢欣等;-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技巧等。
3. 进行《长恨歌》的朗读与解读- 学生分组朗读《长恨歌》的选段,并进行解读和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长恨歌》中的意象和隐喻,并发表个人见解。
4. 创作与表达- 学生进行相关创作,如书写对《长恨歌》的反思、演绎《长恨歌》中的情节等;-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写作交流,分享各自的作品和见解。
三、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朗读和解读,促进合作研究和知识分享;- 学生小组展示和写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 探究式研究-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长恨歌》的情感描写和艺术特点,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就文本中隐含的意象和隐喻进行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
3. 演讲表达- 学生进行《长恨歌》解读和创作成果的演讲,提高演讲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的朗读和解读表现;- 学生的创作和表达成果;- 学生在小组展示和交流中的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 电子版《长恨歌》文本;- 有关《长恨歌》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学生创作和表达所需的书写材料和展示工具。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的教学时间预计为4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周:分析《长恨歌》的情感描写和艺术特点;- 第三周:进行《长恨歌》的朗读与解读;- 第四周:创作与表达,学生展示和交流。
长恨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精选5篇)
长恨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长恨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精选5篇)长恨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白居易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品味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思,以品带读,以赏提高诵读能力;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长恨歌》的主题,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批判,对李杨爱情的同情,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复杂历史的辨别能力,激发对经典诗歌的兴趣。
学习重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音读、情读、研读、品读;讨论,探究;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诵读全诗,读准字音。
2.课前导学案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你对《长恨歌》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抒情文字,一幅图画,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读等。
上课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作品在黑板上或投影上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要完成这个题,得先看诗,读诗,品诗。
看诗,读诗,品诗,就是一个相当好的整体感知的过程。
把学生直接引导到作品的面前,用他们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我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也一定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精彩品读。
二、导入白居易去世后,唐玄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这说明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这两首诗流传甚广。
一千多年后,它们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动人的魅力。
究其原因,主要在一个“情”字。
“一篇长恨别有情!”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们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对真情的向往和追求。
也许,唯有这绵绵“长恨”,才是真正的永远。
三、朗读感悟。
1.听多媒体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跟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1.我们要求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对诗歌的理解,现在就请大家秀秀自己的风采。
有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诗歌,有同学展现了他自创的画作,有同学来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有同学自编自唱了一首歌。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让古诗词教学更有趣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是《长恨歌》,这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古诗词。
本教案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能够通过吟诵和表演的方式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
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恨歌》的作品背景和文化内涵;2、理解《长恨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3、通过吟诵和表演的方式更好地传承《长恨歌》;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音乐播放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长恨歌》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其中包含的浓郁的唐朝文化氛围。
2、阅读分析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会将《长恨歌》的文本呈现给学生。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重点讲解《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3、吟诵练习为了更好地传承《长恨歌》的魅力,教师将会引导学生学习吟诵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吟诵练习。
通过吟诵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4、表演环节教师会在本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长恨歌》的表演。
表演内容可以包括身体语言的演绎、使用道具和服装的表演等多种方式,以便更好地表达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
5、总结评价在上述所有环节结束之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回顾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阅读分析环节中,教师将通过讲授法的方式对古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2、互动法在吟诵练习和表演环节中,教师将使用互动法的方式与学生们交流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们的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3、批判性思维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理念,在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演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四、教学手段1、图片及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及音乐等多媒体学习资源,并将其与古诗词进行结合,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恨歌》白居易 (公开课课件)
点题结篇
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动作描写,对比手法
“梨花一枝春带雨” -----写出她的凄美、哀怨
清平调三首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
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杨女之长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题旨,回应开头
长恨之原因: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 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 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 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思考与练习
1.如何评价《长恨歌》的主题?为什么? 2.你认为此诗最美在那些方面?为什么? 3 .诗中写“道士觅魂”和太真“仙山寄词”两个情 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解题
长恨歌 谁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
第一部分: 淫欢倾国
思得倾国
玉环入选
第二部分: 妃死恨生
弃都避难
别生离死
第三部分: 思恨无期
生者相思
(马嵬徘徊、 睹物思人、 孤灯难眠)
道士觅魂
(遍求不见 忽闻太真)
沉溺欢爱
酿成倾国
(春寒赐浴、淫欢忘政、
杨妃专宠、兄妹列土)
征途肠断
死者相思
(金阙魂惊 仙山寄词)
内容小结
谁恨: 唐玄宗和杨贵妃 恨什么:
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 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
《长恨歌》公开课优秀获奖课件
《长恨歌》公开课优秀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长恨歌》。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典诗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美。
3. 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爱情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爱情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古典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教师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点评。
4.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作者表达的爱情主题。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
5.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恨歌》结构:诗歌结构分析意象:诗中的主要意象主题:爱情主题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将《长恨歌》背诵给家长,并让他们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其他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可以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长恨歌》。
《长恨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恨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学习并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
3. 掌握《长恨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
2. 《长恨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或投影仪。
2. 《长恨歌》的文本材料。
四、教学过程1. 介绍《长恨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白居易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感人为特点,广受赞誉。
《长恨歌》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白居易晚年的杰作之一。
2. 学习并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
通过阅读和分析《长恨歌》的文本,学生将了解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爱以及杨贵妃的美丽和才华,还有两人之间的痴情与别离之苦。
课堂上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分享给其他同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掌握《长恨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
《长恨歌》中有许多精美的词句,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来学习这些词汇和表达。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们进行翻译和解释,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对《长恨歌》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将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学会思考和分析诗歌中的情感、意义和美感。
可以结合其他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
五、教学延伸1. 阅读其他唐代诗歌,比较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他们创作自己的《长恨歌》。
3. 观看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进一步了解《长恨歌》的故事情节。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长恨歌》,让学生了解了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词汇练习,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和分享。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1.2 学生互动:请学生简要介绍他们对《长恨歌》的了解,以及他们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
1.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及文学价值,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2.1 教师讲解:《长恨歌》共八百余字,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安史之乱、杨贵妃的离世以及唐玄宗的思念。
2.2 学生互动:请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结构特点,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2.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
第三章:诗歌主题探讨3.1 教师讲解:《长恨歌》主题是“长恨”,反映了人类对爱情永恒的追求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3.2 学生互动:请学生谈谈他们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以及他们在诗中找到的证据。
3.3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能力。
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教师讲解:《长恨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2 学生互动:请学生分析《长恨歌》中的艺术特色,并分享他们的见解。
4.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修辞手法的认识。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恨歌》的背景、结构、主题和艺术特色,希望同学们能够基础上深入阅读这首诗。
5.2 学生反馈:请学生谈谈他们对本节课的收获,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激发他们对《长恨歌》的进一步兴趣。
第六章:诗歌翻译与解析6.1 教师讲解:《长恨歌》的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教师将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进行翻译与解析,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6.2 学生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翻译和解析诗中的重要句子,分享他们的理解。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讲授《长恨歌》这首古典诗歌。
我们将介绍诗歌的作者王之涣,以及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然后,逐句解析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以及其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正确地朗读《长恨歌》。
3.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理解其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恨歌》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难点: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解释,以及诗歌深层意义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长恨歌》全文打印稿3. 词典4. 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长恨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讲解:(1) 介绍《长恨歌》的作者王之涣,以及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逐句解析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3)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以及其艺术价值。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他们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受。
4. 练习:让学生齐声朗读《长恨歌》,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长恨歌》作者:王之涣历史背景:唐朝诗歌结构:X韵律:X意象:X主题思想:X艺术价值:X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将《长恨歌》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学生谈谈他们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恨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长恨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长恨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唐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诗歌的结构是指诗歌的整体布局和组织形式,《长恨歌》采用了严格的格律诗形式,遵循平仄、对仗等原则。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2
《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及作者王之涣;(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3)能够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长恨歌》所表现的爱情主题,理解爱情的美好与悲剧;(2)体会作者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及作者王之涣;(2)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3)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对爱情主题的深入理解;(3)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恨歌》的背景、诗歌形式及艺术特色;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读《长恨歌》的爱情主题;4.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及作者王之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3. 课堂讲解:讲解《长恨歌》的诗歌形式、艺术特色及爱情主题;4. 分组讨论:分组合作探讨,《长恨歌》中爱情主题的表现及意义;5.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恨歌》的爱情主题及艺术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长恨歌》的内容,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2. 选取一首古典诗歌,分析其意象和象征手法;3. 写一篇关于《长恨歌》的短文,可以从爱情、人生、社会等角度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程度及文学鉴赏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探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长恨歌的公开课教案
重点:
1. 《长恨歌》的作者背景、诗歌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
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人生哲理。
难点:
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深层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把握。
7.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人物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8.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人生哲理。
10.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拓展
1. 比较学习:推荐其他关于爱情的长篇诗歌,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探讨不同作品的风格和主题。
2. 艺术创作:鼓励学生以《长恨歌》为灵感,进行绘画、音乐或戏剧等艺术创作,表达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
1. 文本资源:《长恨歌》原文及其注释版本,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恨歌》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九、教学时间
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每个课时45分钟。
2. 课堂活动安排:第一个课时主要进行诗歌的朗读、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第二个课时进行分享成果、深入讲解和情感体验。
2. 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避免过度沉迷或误解。
十二、教学辅助工具
1. PPT: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
《长恨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及历史背景;(2)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3)分析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4)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人生的独特见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2)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3)诗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4)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2)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3)爱情、人生观的引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长恨歌》的背景及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子;(3)让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2)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态度;(3)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长恨歌》;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中爱情、人生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回顾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长恨歌精选课比赛教案
长恨歌精选课比赛教案
背景简介
《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通过描绘杨贵妃的生平和悲剧命运,展现了乱世虚华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脆弱。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我们开展了长恨歌精选课比赛。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提升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为学生自选《长恨歌》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和解读。
学生需准备一个短暂的发言,介绍所选段落的背景和意义,并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对诗歌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比赛评分标准
- 发言内容(30%):包括对所选段落的背景和意义的准确描述,以及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的表达。
- 朗读表达(30%):包括语音语调、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解读深度(30%):包括对诗歌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的深入解读和剖析。
- 综合表现(10%):包括仪态、自信和表达能力的展示。
教学安排
1. 熟悉《长恨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20分钟)
2. 学生自选段落并准备发言(30分钟)
3. 学生进行朗读和解读(60分钟)
4. 评分和总结(10分钟)
教学准备
- 《长恨歌》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 打分表和评分标准
- 课堂展示设备和音响设备
以上是《长恨歌精选课比赛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您组织一场丰富有趣的比赛,并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长恨歌精彩课比赛教案
长恨歌精彩课比赛教案
一、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长恨歌,使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内容
1. 长恨歌的背景介绍
2. 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语言特点
3. 长恨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 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唐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背景介绍
- 讲解长恨歌的作者杨贵妃、唐明皇,以及长恨歌写作的背景和契机。
步骤三:诗歌形式与语言特点
- 介绍长恨歌采用的五言绝句形式,解释五言绝句的特点。
- 分析长恨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意
境和情感。
步骤四: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朗读长恨歌,注重语音、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 分组演绎长恨歌,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
- 结合学生的研究感受,总结长恨歌的特点和意义。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进行个人反思。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 班级评比:根据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表现,进行班级内的评比。
- 学生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
- PPT演示
- 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 长恨歌文本
- 分组演绎所需道具和服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到汉家天子使, 三个连贯的动作,描摹她 九华帐里梦魂惊。 得悉汉皇派来使者后的震 揽衣推枕起徘回, 惊、激动和惶惑 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焦急与迫切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摇举, 心的悲哀、凄伤、酸楚、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 痛苦、委屈、感激 梨花一枝春带雨。 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
主题
• 讽喻主题 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的描写,对唐 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了讽刺和暴露。 • 爱情主题 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 和专一的爱情。 • 双重主题 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 又有同情歌颂。
知人论世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 城市贫民,而白居易则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亲的门阀 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一十年(804)秋,白居 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 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 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 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 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 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这首《潜别离》 诗中,白居易写道:“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 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 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黄昏黎明, 春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 思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叙事 见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 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 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 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 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 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 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 有艺术的感染力。
怎样表现恨?
入蜀道上: 归途的思念: 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黄埃散漫风萧索,
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 云栈萦纡登剑阁。 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 蜀江水碧蜀山青, 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 圣主朝朝暮暮情。 心的痛苦,乐景写哀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借景抒情,用月色和铃声给予 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 夜雨闻铃肠断声。 的心情
• 1、在明媚春景中触景思念贵妃,在萧瑟秋雨 中同样难断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 • 2、写仙境中贵妃凄美的句子是—————— ,——————。 • 3、钟鼓入耳,星月入目,因思念贵妃彻夜不 眠的句子是——————,——————。 • 4、回宫之后,唐玄宗见荷而思人,望柳如见 人的句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 对杨玉环的宠爱?
爱江山更爱美人
鉴赏第二部分
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 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用 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物是人非是汉语中最狠毒的词语,轻轻 四个字,就把一切都改变了。(郭敬明) 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 可走。 一开始我只相信伟大的是爱情,最后我 看清,强悍的是命运。(《离歌》) 你不是杨贵妃,我不是唐玄宗,你我都 走不出宿命的马嵬坡。
鉴赏第三部分
1、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结尾有什么用意?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 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唐玄宗的重 色轻国造成终身恨事。结尾点明题旨。
分析主题 长恨歌,歌长恨,是谁在恨? 恨什么? 讽喻说 爱情说 多主题说
天旋日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于乐事中写悲情,愈见情 马嵬坡下泥土中, 悲。旧地重过,玉颜不 不见玉颜空死处。 见 ,故而踌躇,叙事见 情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景物依旧,物是人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非,从太液池的芙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蓉花和未央宫的垂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柳仿佛看到了贵妃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容貌,展示了人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物极其复杂微妙的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内心,表现了怀念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情。
概括主题
诗的前半部分讽刺了唐玄宗的 荒淫误国(长恨之因),后半部分 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两人的刻骨相 思,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 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和对他 们生离死别的同情(长恨正文)。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友人到马 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 的这段悲剧故事,友人鼓励白居易:“乐天深 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 白居易写下了此事。
惟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托物寄情。 但令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 叙事见情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 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唐玄宗的重 色轻国造成终身恨事。结尾点明题旨。
为 什 么 恨 ?
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 么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 用了什么手法? 3、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 面?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 达什么思想感情? 5、直接造成恨的原因?
为什么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至“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皇之重色、求色,杨女之美貌、娇媚,皇杨 之间缠绵悱恻的宫闱之欢,杨之得宠,不仅 自己“夜专夜” 而且“姊妹弟兄皆列 土”。——恨之内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至“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女之死。——恨之直接原因(悲剧的制造 者成了悲剧的主人公)
整体感知,概括故事
概括大意
• • • • 全文分为三部分 一、杨妃入宫受宠:三千宠爱在一身 二、马嵬生离死别:回看血泪相和流 三、仙山寻得杨妃:此恨绵绵无绝期
鉴赏第一部分
1、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 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描写东家之子
大美无形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鉴赏诗歌艺术手法 2、把握长恨歌的主题
知人论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 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 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官终 刑部尚书。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 “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 《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另 著有《白氏长庆集》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