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岗诺尔铁矿通风设计(1)
查岗诺尔FeII铁矿体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探讨
为 矿 体 的导 矿 和 容 矿 场 所 。 ( 3 ) 石英闪长岩. 闪长玢岩潜火 山岩侵入活动为成矿提供 的热 液 和 通 道 。 石破碎 , 未对矿 体产 生明显破坏 。 2 _ 3 侵 入岩 ( 4 ) F e I I 矿体 围岩广泛分布绿帘石阳起石化蚀变 , 具有 明 说明F e I I 矿 体 形 成 于 热 液 交 代成 矿 矿 区主 要 分 布 海 西 中 期 小岩 株 状 侵 入 体 , 倾 向为 北 西 向 , 显 的后 期 热 液 成 因 特 征 , 倾角 7 0 。 ~8 0 。 。 主要为闪长玢岩 、 石英 闪长玢岩相, 其 中闪长 作 用 。 玢岩相分布在 东部 , 岩石为灰黑色、 灰绿色 , 斑状或变余斑状 在外 围找矿和隐伏矿体勘查工作 中,与古火山机构有 关 结构 , 岩 石 绿 帘 石 阳 起 石 化蚀 变较 强 。石 英 闪长 玢 岩 相 , 浅 灰 的裂 隙构 造 和 火 山 穹窿 形 成 的 构 造虚 脱 带 ,并 发 育 绿 帘 石 阳
发 生 热液 交代 成 矿 。
关键 词 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查 岗诺分 类 号 : P 6 1 8 . 3 1
3 。 , 矿体 主要 向西延伸 , 往 深部矿体分叉 , 夹 石增 多。其他小 西天 山查 岗诺 尔 铁 矿 位 于 阿 吾 拉 勒 成 矿 带 东 部 ,地 理 座 4 标 为: 8 4  ̄ 5 3 1 4 ” ~8 4 。 5 5 0 4 ” E , 4 3 。 2 O O 4 ” ~4 3 。 2 1 5 0 , N, 新 矿体均呈透镜状产 出。 疆 巴 音 郭 楞 蒙 古 自治 州 和 静 县 境 内 。查 岗诺 尔 铁 矿 分 为 东矿 3 . 2砖 石 , 拉 F e I I 矿 体 以贫 矿 为 主 , 矿石 T F e 平 均 品位 为 4 0 . 8 8 %, mF e 区( F e I 矿体 ) 和西矿区( F e I I 矿体) , 以F e I 矿体为主 , 前人对 该 铁矿 的研 究工作主要集 中在 F e I 矿 体。本文 旨在总结 F e I I 矿 体地质特征, 探讨 F e I I 矿体 的控矿地质条件, 为矿区外围找矿 和隐伏矿体勘查提 供参考 。 1区域成矿 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 位置 位于伊犁地块 东北缘 、阿吾拉勒晚古 生代火山盆地和博 罗科努 古生代 岛弧带 的复合部位 。石炭纪 期间, 本 区岩 浆 活 动强 烈 , 查 岗诺尔 铁 矿 区位 于 火 山 口西 北缘 , 矿 区广 泛 出露 石 炭 纪 中. 基 性火 山岩 和 安 山质 火 山碎 屑 岩 的 沉 积建造 , 可 能形成于 岛弧或者大陆边缘弧环境。 2矿 区 地 质 特 征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设计任务书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安全工程专业用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二OO八年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技术数据1.矿井概况某矿地处平原、地面标高+30m井田走向长度6km,倾斜方向长度 6.20km,井田上界以标高-50为界,下界以标高-1050m 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56亿吨,根据开采条件,煤炭供求状况及“规程”规定:确定此矿为年产180万吨的大型矿井,服务年限为78年。
2.矿井开采技术条件井田内有两个开采煤层,自上而下为k1,k2,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12°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6m3/T,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发火期为6~9个月,煤尘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
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采用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见图1、图2),第一水平标高-350m,倾斜长为1445×2m,服务年限为33年,因走向较短,两翼各布置一个采区,每个采区上山部分和下山部分各分7个区段回采,每个采区各布置二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80m,区段平巷及区段煤柱20m,综采工作面产量:在开采k1煤层时为2136吨/日,在开采k2煤层时2568吨/日,日进6刀,截深0.6m,东翼还另布置一备用的高挡普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装备的部分机电设备如表2所示,采区巷道采用集中联合布置(图1、图示)。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2煤层的底板稳定细砂岩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均采用平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岩石下山掘进头,东西两翼各有一岩石下山掘进头,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主井为箕斗井提煤用副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部分巷道名称、长度、支护形式,断面几何特征参数列入表1。
浅析铁矿矿井井下通风系统
浅析铁矿矿井井下通风系统摘要:通风系统是关系铁矿企业安全生产和保持良好生产环境的核心,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现代化是改变铁矿安全的根本措施。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并结合铁矿通风系统的发展趋势,实现井下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及有害气体浓度达到相关的标准,并能得到不断优化管理,这是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必要条件的基础。
本文结合作者在我公司两座矿山的管理经验,对铁矿通风系统的重要性和改进优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铁矿;通风;重要性; 趋势; 建议Abstract: In this paper, author’s min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company in the two,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for the iron o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ventilation system, I hope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Key words: iron ore; ventilation; importance; trend; suggestion中图分类号: TD724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是铁矿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通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矿井通风安全技术的不断优化和现代化管理,为铁矿生产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一、铁矿通风系统的重要性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矿井通风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煤矿、铁矿等地下矿井的单体开采面积越来越大,为矿井产量的提高和大型化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也为矿井的通风制造了难题。
通风工程系统作为保证井下安全的关键措施,其通风和换气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井下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
关于矿山开采中的通风设计
关于矿山开采中的通风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矿山资源的日趋短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一些地区对矿产资源的无限制开发,近些年来,矿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结合某矿山开采过程中的所进行的专项治理活动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述了开采中的通风设计,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开采技术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矿井通风;通风设计;采矿工艺某矿业采矿场针对季节特点开展了井下粉尘专项治理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井下作业现场粉尘浓度明显降低,井下粉尘合格率达66.7%,同比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专项治理中,采矿场以今年新划分的井下责任区域为单位,展开责任区域防尘设施、扬尘情况自查自改工作,突出整治运矿通道、倒矿溜井降尘设施,按照降尘装置损坏当班必须修复、无降尘装置严禁作业的原则,提升作业粉尘防护水平;并对所有产尘高的出矿迎头增设辅助降尘水管,加强粉尘源头控制。
与此同时,在出矿作业迎头等产尘区域关联进路巷道,添设通风设备,增加通风流量,改善局部通风不畅现场。
该场安全环保室总体负责对各责任区落实综合防尘治理措施情况的检查、验证和考核,确保井下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1 通风井的布置某矿山已经具有4个不同的坑口,进风井分别设在浅部斜井和深部斜井,长叶坑口与大河滩坑口属于回风井。
这4个坑口相对运输和人们活动都比较频繁,大河滩坑口、浅部的斜井、长叶坑口和一些井巷、地表沟通及采空区,漏风是很难受到阻止的,所以在风流的控制上比较麻烦,加上一些中段巷道由于常年受到地压的破坏漏风也相对比较严重。
经技术人员的论证和现场勘查,设计出一套新鲜风的流动路程:大河滩坑口、浅部的斜井和深部的斜井三个通风井流出矿井,长叶坑口作为通风井的回风井。
当新风流进所有的矿井的中段位置之后,就会向两边分送,在具体的需风段地区,容易形成高风压,不但风量相对较足,风质也比较好,当清洗完了整个工作面之后就会经过边界的回风天井流进具体的中段位置,然后逐一汇集到长叶坑口的多级盲斜井之后就会顺利地排出。
新疆查岗诺尔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期次划分
21 0 0年 1 出版 2月
新 疆 查 岗诺 尔 铁 矿 地 质 特 征 及 成 矿 期 次 划 分
胡 秀 军 ,汪 帮耀 张海 军 , ,刘铭 峰 ,郭 安校 ,魏 梦 元
( .新 疆地 质矿 产勘 查开发局 第三地 质 大队 ,新疆 库 尔勒 8 10 ; 1 4 0 0 2 .长安 大 学 地球 科 学与 资源 学院 ,西安 7 0 5 ) 10 4 摘 要 :新疆和 静县 查 岗诺 尔铁 矿床 位于伊 犁微板 块 北缘博 罗科 努 岛弧 带. 矿 区广泛 出露 石炭纪 火 山岩 .该矿 床 由6个矿 体 组成 ,其 中 F 矿 体 为该 铁 矿床 的 主要 矿体 . 主 要矿 石 矿 物磁 铁 eI 矿 的化 学成分 组成 中,F 量 与 SO eO 含 i 含量 大致 呈此 消彼长 关 系. 矿 区的主要矿 物共 生组合 为磁 铁 矿 +石榴 石 +阳起 石 ( 帘石 ) 组合. 矿 床 大致 可 以分 为 2个 成 矿 时期 和 5个 成矿 阶 绿 段 ,即隐爆 一 浆 成矿 时期 的矿 浆 成矿 阶段和 热液成 矿 阶段 ;隐爆 一热液 成矿 期 的磁 铁矿 一石 矿
Ch g nn rOr e o i a e a rx ma ey d vd d i t wo mi e aia in p ro s,o e frc y te - a a u e d p stc n b pp o i tl ii e n o t n r l t e d z o i n o r po x p o in o e ma ma a d t t e r cy o x l so h d tg n ss; a d fv n r iain sa e a l so — r g n he oh rf r t e p o in— y ao e e i o n e mi e a z to tg s c n i l b u h ri n i e e f r e de tf d, r s e t ey o e ma ma sa e, h dao e e i tg t i e p c i l r g tg v y tg n tc sa e, ma n t e g r e tg g e i - a tsa e, a — t n c tn lt -pi t tg n u rzc r o ae sa e Asf rfr t n,t r n d p sti o c n c o e i oie e doe sa e a d q a — a b n t tg . t o mai o o he io e o i sa v la i n wh c a e n r a t d i t n iey b y rt r la t i i h h d b e e ce n e sv l y h d ohe ma c i t v y. Ke y wor ds:g o o y; mi e a ia in p ro e lg n r l to e d; Or — o toln a tr z i e c n rli g f co s; Ch g n u r n d po i a a n rio e st
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山质火 山碎屑岩 。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 为矿 浆期 和热液期 , 隐爆 作用伴 随成矿全 过程 。矿浆 成矿期形 成了浮渣 状、 斑点状 、 致密块 状 、 入角砾 岩状 和阴影状 等矿石 ; 贯 热液 成矿期形 成了对称 条带状 、 角砾 状及 网脉状等 矿石。 复
矿石 的稀土元素球粒 陨石标准化配分 曲线均属 向右倾 的轻稀 土元素 富集型 , 微量 元素表现 出特征 的 N 、 亏损 和 b Ta 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 。矿石 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特征 与安 山岩一致 。矿石和安 山岩 的 P b同位 素数据在 P b 同位素 比值 图上共线。安山质火 山岩中普遍含 有数量 不等 的磁 铁矿 。这 些特征都 表 明了矿石与安 山岩 的亲 和性。 矿石的氧同位素组成与典型的岩浆型矿床相一致 。该矿床属以安山质岩浆 为母 岩浆 的岩浆矿 床 ( 主要 ) 和热液矿床
b h o c i d me sr cu e y t e v la c o tu t r .W alr c s n l o k ,m an y c n it g o n e i n n e i c v la ils i r) b — i l o ssi fa d st a d a d st oc n ca t C k n e i c c e
705 ; 10 4 3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 队, 新疆 库尔勒
查 岗诺尔铁 矿区位 于西天 山伊 犁地块 东北缘 博罗科 努 山系 的主脊线 上 , 中天 山北 缘活动 陆缘带。 属
该矿 区位于破火山 口的西北缘 , 矿体产状受 火 山穹 窿构造 的制约 。赋 矿围岩 为下石炭统 大哈拉 军山组安 山岩及安
( 要 ) 复合型矿床。 次 的
关键词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矿床地质特征 ; 岩浆矿床 ; 矿床成因 ; 岗诺尔铁矿 ; 查 西天山 ; 新疆
矿井通风设计任务书(1)
煤矿通风设计任务书1、煤矿通风设计资料某煤矿的井田走向长8400m,倾角15°~18°,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6、7、8、9、10、11、12、13、14、15、16)m3/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矿开拓开采情况如下:(1)煤矿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煤矿生产能力为0.9Mt/a,服务年限46a。
(2)煤矿开拓方式与采区划分。
煤矿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分区式开拓。
全矿共划分12个采区,上山部分6个(见图1),下山部分6个。
上山部分服务年限25a,下山部分服务年限21a。
煤矿开拓系统如图2所示。
主、副井布置在井田的中央,通过主石门与东西向的运输大巷相连通。
总回风布置在井田的上部边界,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上山釆区No.5、No.6上部边界中央,形成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图1上山采区划分示意图图2开拓系统示意图(3)釆煤方法。
采区巷道布置如图3所示。
煤矿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共3个釆煤工作面,其中2个生产,1个备用,釆煤方法为走向长壁普通机械化釆煤。
工作面长150m,釆高2.2m,釆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最大班工作人数26人,作业形式为两釆一准。
毎个釆区有两个煤巷掘进工作面,釆用打眼放炮破煤。
图3巷道布置系统示意图(4)煤矿工作制度。
煤矿年工作日300d,工作制度为“三八”作业。
井下最大班工作人数120人。
(5)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见表1。
表1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2、通风设计要求(1)矿井风量计算和分配要符合要求;(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要合理;(3)通风设备选择要可靠经济;(4)概算矿井通风费用要包括局部通风机;(5)矿井通风系统要安全、可靠、稳定;(6)矿井灾害防治措施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要有针对性;(7)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晰、步骤全面、数据准确、表格完整、文字无误、插图合理;(8)容易时期、困难时期的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要画出,用1号图纸;(9)两周时间完成。
矿山通风课程设计完美版
矿⼭通风课程设计完美版⽬录1矿井概况 (1)2采区巷道布置 (1)2.1 计算储量、服务年限 (1)2.2 采区情况介绍 (1)2.3 巷道布置说明 (2)2.4 巷道断⾯选取 (2)3回采⼯艺设计 (4)3.1 采煤⽅法的选择 (4)3.2 采煤设备的选择 (5)3.3综合机械化回采⼯艺 (7)4风量计算 (10)4.1采区⼯作⾯⽡斯抽放 (10)4.2采区风量计算 (10)4.3采煤⼯作⾯所需风量 (11)4.4掘进⼯作⾯所需风量 (12)4.5硐室所需风量 (12)5风量分配与通风阻⼒计算 (13)6掘进通风设备的选择 (17)6.1风筒选择 (17)6.2局扇选择 (17)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辽宁⼯程技术⼤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矿井概况采区名称:肥城梁宝寺矿三采区煤层厚度:3.1⽶煤层相对⽡斯涌出量 8.4m 3/t 年产量 150万吨/年煤层倾⾓ 14度2采区巷道布置2.1 计算储量、服务年限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为了防⽌发⽣⽕灾、⽔灾和⽡斯涌出的影响以及避免顶板事故的发⽣,在采区上下边界留设的采区隔离煤柱10m ,左右边界留设的采区隔离煤柱10m ,条带间预留煤柱10m 。
测量后采区⾛向长度 2881⽶倾向长度 1523/cos 14°=1570 ⽶采区⼯业储量 Zg= L*B*M*γ=2881×1570×3.1×1.3=18228375吨煤柱损失 P=2881×20+(1570-20)×20=88620吨 Zk=(Zg-P)×80%=14511804吨服务年限 T=K A Z K=14511804/(1500000*1.4)=6.9年2.2 采区情况介绍该采区为肥城梁宝寺矿第三采区,煤层厚度为3.1m ,属中厚煤层;煤层顶板为砂岩。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Ⅰ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第 2 期
陈文革等 :新疆和静县查 岗诺尔铁矿 床 F 矿体 围岩蚀变特征 eI
9 5
1 1 区域 地 层 .
斜 长花 岩体 (0曲 、粗 粒花 岗岩 (4 ) 7 ) y3 、石英 正长 c 岩 ( ) 石英正 长斑 岩体 (丌。 等岩 体组 成 。 知 及 4) 岩
1 9 ) 研究 区 内构造 活 动强烈 , 山机构 十分 发育 , 96 。 火
尤其 是石 炭 纪 火 山岩 和 同期 中酸 性 岩体 非 常 发育 ,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研 究 区位 于西天 山中部 , 构造 位置 位 于伊 犁一 伊
成矿地 质条 件 十分 有利 ( 朱永 峰等 ,2 0 ) 05。 成 矿 区属 阿吾 拉勒 金 、 、 、 、 成矿 区 。矿 铜 铅 锌 铁
期 间 ,研究 区属 于博 罗科 努 岛孤带 ,分 布 有大 面积
的钙碱 性火 山岩 套 和钙碱 性 花 岗岩 ( 疆 维吾 尔 自 新
疆寻 找火 山岩 型铁 铜多 金属 矿和斑 岩 型铜矿 最有 利
地 区 之 一 ( oJe 1 9 8 QinQ, t 12 0 ) Ga ,t .1 9 ; a e . 0 9 。 a a
研 究 区 内脉岩 十分发 育 ,主要 为辉绿 岩脉 、 闪 长 玢岩 、 石英 闪长 玢岩 、 山玢 岩和 煌斑 岩脉 等 。 安 脉 岩 一般 斜切 地层 、蚀 变带及 铁矿 体 。
1 3 区域构 造 .
区域 内仅 出露 上部 ,该组 可分 3 亚组 。上 石炭 统 个 伊什 基里 克组 ( 。 :主要 为一 套火 山角 砾岩 、凝 C )
产丰 富 , 内除本 矿 床 外还 有 备 战铁 矿 、 博 铁矿 、 区 智
矿井通风设计指导书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通风设计指导书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 1.交通位置;2. 自然地理地形;3. 气象及地震情况;4.主要自然灾害。
二、井田开发概况:井田范围、走向长、倾斜长、上下标高;矿井的开发历史;相邻井田(矿区)的情况。
三、地质构造: 井田内的断层、摺曲、陷落柱、火成岩浸入等构造情况及对开采的影响。
四、地层:地层年代及地层特征;含煤地层。
五、煤层(附煤层特征表):井田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厚度、间距、倾角、走向、倾向及煤层变化情况;煤层内夹石及火成岩浸入情况;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厚度、稳定性及对采掘的影响;煤的硬度、容重。
六、煤质:井田内所含煤层煤质的技术指标情况,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发热量。
七、水文地质: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的岩性、厚度;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隔水性质;断层的导水性及断层防水煤柱;其它构造对水文地质影响情况;工作面涌水的主要来源,涌水量;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八、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煤尘爆炸危险性;地温等。
第二节矿井生产概况一、井田开拓开采1、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2、井田开拓:(1)开拓方式、井筒个数、位置、用途、断面尺寸、装备等情况。
(2)矿井水平划分,采区(盘区)划分,大巷位置、数量、断面尺寸、用途等情况。
(3)井底车场形式。
(4)井下主要机电硐室、火药库、消防材料库等布置情况。
3、井下开采(1)采区内采煤工作面数量、位置、采煤方法及工艺、支护形式和主要机电设备。
(2)开拓、掘进工作面数量、位置、掘进方法及工艺、主要机电设备。
(附:生产采区内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二、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设备1、提升设备(1)主井:主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2)副井:副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3)其他井筒:行人井(辅助运输井)的技术参数、支护形式;提升运输方式、提升运输设备的型号、数量、功率等情况。
硐探,坑道钻探在查岗诺尔铁矿的应用
西部 探矿 工程
19 8
硐 探 , 道 钻 探 在 查 岗诺 尔铁 矿 的应 用 坑
肖胜 祥
( 新疆和合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鸟鲁木齐 800 ) 30 0
摘 要 : 以往地 质 工作及 资料 综合研 究 的基础 上 , 在 采用硐 探 、 坑道 钻探 工程 对 1 — 1 勘 探 线 间 F I 1 8 e
* 收 稿 日期 :0 10 —7 2 1-42
第一作者简 介: 肖胜祥 (9 8)男 ( 16 ~ , 汉族 )湖北武汉人 , . 高级 工程师 , 现从事地质矿业开发工作 。
10 9
西 部探矿 工程
21 0 2年第 7期
采用 专业 作业 队 , 成立凿 岩爆 破班 、 运输班 、 动力管 道 班 、 护班 和机修班 。 支
4 2 作业形 式 .
, 、
1 1 2O
0
一 由l
,
’f ( 1 2 r J 璺
O - 空眼 - _
● ~ 装药眼
采用平行作业形式, 当装运工作已大致将工作面附 近渣石 清理后 , 同时进行 凿 岩 打 眼工 作 , 高 时 间 利 用 提 率。
4 3 作 业循 环 .
2 巷道 断面 的设计
! 、 r ▲ I ~ 7
一 ,
~
|f j
根据 通过 巷道 设 备 的外 形 尺 寸 、 风量 的大 小 , 需 平 硐设 计 为一梯 形断 面 , 设计 断面 为上顶 宽 为 24 底 其 . m, 宽 3 2 巷 道高 度 为 2 8 . m, . m。硐 室一 侧 布设 水 沟 , 沟 水 采用 不 支 护 水 沟 , 上 宽 30 其 6mm, 宽 20 下 0mm, 深 20 2mm, 净断 面 00 2 , 度 与底 板相 同为 3 , 通 . 6m。坡 ‰ 其 过最 大水 量 为 8m3h O / 。巷道 断面规 格 布置详 见 图 1 。
新疆南天山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20 10蛀
源
调
查
与
环
境
第3 l卷
第 3期
RES OURCE URVEY LENVI ) SS 8 R(NM E NT
V o .31 No.3 1
文 章 编 号 : 6 14 1 ( 0 O 0 — 8 . 9 1 7 —8 4 2 1 ) 3150
新 疆 南 天 山查 岗诺 尔 大 型磁 铁 矿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及 矿 床成 因
・收 稿 日期 : 0 0 0 — 5 2 1- 10 第 一 作 者简 介 : 秀 军 ( 97 ) 男 . 南南 阳 人 , 级 工 程 师 , 事 地 质 勘 查 。 胡 16~ . 河 高 从
l6 8
资
源
调
查
与
环
境
[- 安 三 斑 [ ] 碎 L_岩 状 [三 实 层 二 岩 破 ]英 带 兰J层 _ = 逆 : 推断 ] [ … 囫 …… 回 岍 … 层 号 = = … 渐臣 及 编 厂 嚣 譬 乜 端 回 再 斑殊佃灰 岩 砾 质 岩
中 图 分 类 号 : 6 8 3 P l.】 文献标识码 : A
查 岗诺 尔铁 矿 床是 近年 来 由新疆 第 三地 质大 队发 现并 进行 勘察 的大型 磁铁 矿矿 床 。从
区域 构造 位置 来说 , 位于 南天 山造 山带 , 于 中亚 造 山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 经过 多年 它 属 图1 。 的勘察 , 目前 已经获 得储 量 1 3亿 吨 , 目前在 南 天 山地 区发 现的 最 大的磁 铁 矿矿 床 。它 的 . 是 发现 不仅 为 新疆 地 区提 供 了重 要 的铁 矿资 源 , 为在 南 天 山地 区乃 至 中亚 造 山带 内寻找 大 也
新疆查岗诺尔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石岩 ( 向 15 13, 倾 0~ 7 。 倾角 1~6 ) 大理岩 ( 53 。、 倾
向 9 ~ 0。 5 1 1,倾角 1~ 3)( 2 、石榴 石岩 ( 52 。 图 ) 倾 向 10 11, 角 2~ 5) 矿 体顶板 以石 榴石岩 6~ 7。 倾 13。;
为主 ,以石榴石化安 山质凝灰岩 ( 2 倾 向 图 )(
() 2 热液成矿期矿石构造特征
热液
成矿期同样与隐爆作用形影相随,以红褐色石榴 石和粗粒磁铁矿为特征,多呈 自 形晶簇产出,形
成特 征 的复角 砾状 构造 、对 称 条带 状构 造 ,具有 高温 浅成 充填成 矿 作用 的特 点 。该 期除 了有 不 同
2 2 矿 石 特征 .
.
矿 区矿 石矿 物 以磁 铁矿 为主 , 为磁 赤铁 矿 , 次
2 矿 区地质特 征
矿 区火 山活 动强 烈 ,广泛 发育 石炭 纪火 山岩 和 石炭 纪 、二 叠 纪侵入 岩 。石炭 纪 火 山岩包 括下 石 炭 统大 哈拉 军 山组和 上 石炭 统伊 什基 里克 组 ,
讨矿床蚀变特征 以及成矿机理,以进一步指导该
区域此类矿床的勘察和找矿工作 。 ‘
铁 矿 休
体
辨
中 。 由于 强 烈 同化 混染 作用 ,包 体 成分 已 被 新 生 的微细 粒磁 铁 矿和 黄 铁矿 、透 闪石 等 浅色 矿 物取 代 ,仅 保 留 了包体 的外 形 。
由于强 烈 同化 和流 动 作用 ,矿 石 中新 生矿
崧
辩
物 集合 体 呈云 朵状 、纹层 状 分布 ,形 成特
22 1 矿石构造类型 矿 区中矿石构造 ..
种类 较 丰 富 ,有 浮渣 状 、豹纹状 、斑 点状 、 块状 、角砾 状 、对 称 条 带状 、 阴影状 及 网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焦作某新建矿井双翼采区通风系统设计二、基本条件1.地质条件矿井双翼分采区开采,开采单一煤层。
井田走向长2km,倾斜长1km,煤层厚度平均2m, 倾角15度,容重1.42t/m3。
煤层无漏头, 黄土与冲击层覆盖厚度为50米。
主采煤层顶板:伪顶为1m泥岩(或泥质页岩),直接顶为2m的砂岩,老顶为4m 的页岩。
2.开采条件立井单水平开采, 地面标高50米, 开采水平标高-200m, 井底车场位于采区中间,阶段回风大巷位于采区上边界, 距煤层2m的岩石中,运输大巷位于采区下边界, 距煤层2m的岩石中。
采煤方法用走向长壁后退式, 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设计年产量60万t/a。
3.自然灾害条件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8m3/min,正常涌水量10m3/min,煤层自然发火期12个月,煤尘爆炸指数为18。
三、设计内容(1) 确定矿井的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
(2) 计算矿井和工作面风量;(3) 计算矿井通风总阻力;(兼评价矿井通风难易程度)(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5)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四、设计要求(一)基本要求:矿井通风课程设计完成下列基本内容:1.编写一份毕业设计说明书。
2.用2号图纸绘制两张大图:(达到设计产量时的图纸)(1)矿井通风系统图一张。
(2)矿井通风网络图一张。
(二)说明书要求设计说明书由文字说明、图表、附件等组成。
说明书的编写要求如下:1.说明书一律用A4纸抄写或打印。
在每页边缘都要留出空白,左侧留出25mm ,右侧留出20mm ,上方留20mm ,下方留20mm 。
2.说明书正文一律用小4号长宋体字书写或打印。
章节标题用四号宋体字书写。
标题的上方和下方都应留一行空行与正文隔开。
3.叙述要简明扼要,文理通顺,字体工整,整洁清楚。
字数一般在1万字左右、不少于20页。
4.说明书每页统一用阿拉伯数字编页码。
5.说明书分章节书写,每一节分段落书写。
说明书每章应重新开页。
最新通风课程设计完整版带图纸cad汇编
最新通风课程设计完整版带图纸c a d汇编目录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3)1.1 概况 (3)1.2 矿井通风系统 (5)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的确定 (5)进风井及回风井的布置方式及坐标位置 (5)主扇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 (6)中段通风网络结构与采场通风方法 (6)第二章矿井风量计算 (7)2.1 风量计算 (7)矿井总风量计算 (7)2.2 风量分配 (9)2.3 风速校验 (11)2.4 通风制度 (11)第三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3.1 全矿总风压计算 (11)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矿井自然风压计算 (16)全矿总负压 (16)第四章风机选型 (16)4.1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16)4.2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 (17)4.3反风方式 (19)第五章通风费用计算 (19)5.1单位采掘矿石量的通风电耗 (19)5.2年产万吨耗风量 (20)参考文献 (20)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1.1 概况王寺峪铁矿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王寺峪村北沟, 属个体企业。
本次通风设计是为开采水平方向为矿区拐点坐标控制的范围, 垂直深度为+380m~+300m之间的矿体, 矿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倾角为75°, 矿体走向长500m左右, 矿石平均品位TFe24.18%, 矿体平均厚度5.0m, 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
开采范围内可采矿石矿量为66.26万t, 设计年产铁矿石5万t, 属小型矿山。
矿石不结块、不自燃。
采用浅孔留矿法, 阶段高度为40m, 普通漏斗电耙出矿底部结构。
矿区位于王寺峪复向斜的西翼, 区内构造比较简单, 多属成矿后期小断层, 多为平移断层, 规模小, 没有破坏矿体的断裂构造, 矿体连续性较好。
矿区位于燕山南麓山区, 标高在340m以上, 地势较起伏。
开拓方案的选择主要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条件。
王寺峪铁矿地势较为起伏, 矿体埋藏较深。
综合考虑采用下盘竖井开拓, 阶段高度为40m。
某铁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80万吨)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某煤矿通风系统防灾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采矿工程2班学生姓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课题工作时间: 2011.12.10 至 2011.12.24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填写说明:1. 一、二、三项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开始前填写并交由学生保管;2. 四、五两项由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填写,并将此表与课程设计一同装订成册交给指导教师;3. 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按评定标准评分。
4. 此表格填写好后与正文一同装订成册。
目录第一章题目第一节课程设计的任务 (3)第二节题目分析 (7)第二章瓦斯第一节瓦斯分析 (8)第二节防瓦斯设计 (11)第三节防瓦斯设计总结 (22)第三章煤尘第一节煤尘分析 (23)第二节防煤尘设计 (24)第三节防煤尘设计总结 (26)第四章火灾第一节矿山火灾分析 (27)第二节防火灾设计 (29)第三节防火灾设计总结 (31)第五章总结第一节矿井通风系统防灾设计总结 (31)第一章题目第一节课程设计的任务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 Km,南北倾向宽约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
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69米,平均5.9米,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
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采深450m,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t/a。
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
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
风井设在采区的边界。
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矿井通风难易时期的系统示意图见后。
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
工作面采用U型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形式是上行通风。
矿井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及图例
矿井通风图纸绘制为规范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质量,便于指导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根据公司实际,特对矿井通风图纸绘制及管理规范如下:一、总体要求:1、图纸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的实际情况。
为保证图的正确、美观和统一,要求按照附表《煤矿通风安全图例》绘制。
3、图名一律标在图框内,位置在图的上框线下方。
图框距左边界25 mm,距其它三个边界各10 mm,图框线宽度2 mm。
4、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并有相关领导签字。
图签上方绘制该图图例,要求完整、准确。
5、需要标明的内容用直线引出,引线不宜过长,并且方向一致。
6、图纸绘制及内容标注,线条宽度0.3mm(通风系统平面图中经常变动的通风设施、风流风向的标注可用铅笔绘制)。
二、矿井通风图纸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1、矿井通风系统图(1)在1:2000、1:3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风机、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等)、风流方向、局扇、测风站、测风点、防爆门。
(3)主扇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铭牌功率、实际功率、实际叶片角度、转速、排风量、主扇风压等,标注格式自定。
(4)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断面积、风速、风量、温度、编号,标注格式自定。
(5)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图纸的上方绘制指北针长30mm,宽4mm的箭头标示。
(6)多煤层同时开采的矿井还应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
(7)有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并随着采掘变化及时修改。
2、避灾线路图(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使用不同符号标志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
(3)有总工程师签字,图纸随着采掘变化进行修改。
3、防灭火系统图(1)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中标明注浆、注氮系统,消防材料库等他防火设施及火区位置、冻结煤量等,束管监测系统可单独成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和合查岗诺尔铁矿
通
风
设
计
一.查岗诺尔铁矿矿井概况
FeI号矿体平均厚度64.21m倾角200~250,采用无底柱崩落法。
分段高度15m,回采进路间距15m,采区人行通风天井间距60m,矿石溜井间距为120m。
矿井设计产量:矿井年产量为240×14t/a。
服务年限为14年。
FeI号矿体开采方案为平硐+溜井方案。
3050m运输平硐采用有轨运输,主要担负矿石运输,设备、材料、人员行走、入风等任务,兼做安全出口;3170m运输平硐:采用地下铲运机对矿石进行转运,主要担负矿石转运,入新风,兼做安全出口。
根据开拓系统的布置FeI号矿体采用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通风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
经计算设计选取矿井总风量为280m2/s,矿井通风最困难时期总通风阻力为2547.88Pa。
二.通风系统的选择
FeI号矿体属于大型地下矿山,矿体厚大,坑内巷道纵横交错,通风网络及其复杂,采场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开采,该矿体井下通风有以下特点:
(1)总风量较大,主要是井下出渣采用无轨内燃设备,需风量较大。
(2)通风网络相对复杂,通风构筑物多,通风较难控制。
(3)通风巷道距离长,风阻大,总的通风机功率大。
(4)穿脉较多,风量过于分散,容易形成回旋风,使其通风难度加大。
根据开拓系统的布置,FeI号矿体采用中央式通风,两翼回风的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各中段平硐进入,经中段沿脉巷道进入穿脉运输巷道,再进入人行通风天井各分段联络巷至采矿工作面,冲洗工作面的污风,沿回风天井排到上中段回风巷,最后经3170m中段两翼的回风巷道排到地表。
三.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进、回风井在井田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及其工作方法,通风网络及风量控制的总称。
《规程》规定:矿井必须要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必须按实际风量核定矿产量。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任务是:
(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矿井通风系统是由通风机和通风网络两部分组成。
风流由入风井口进入矿井后,经过井下各用风场所,然后进入回风井,由回风井排出矿井,风流所经过的整个路线称为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法以风流获得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1)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压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叫做自然通风。
自然风压一般都比较小,且不稳定,所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都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机械通风:利用扇风机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在井下巷道流动的通风方法叫做机械通风。
采用机械通风的矿井,自然风压也是始终存在的,并在各个时期内影响着矿井的通风工作,在通风管理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根据查岗诺尔铁矿的开拓系统的布置方式,结合采矿方法的需要,FeI号矿体通风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两台大功率主风机分别安装在3170m两翼回风巷道的风机硐室内,另外在3050m进风平硐内安装一台压入式风机。
新鲜风流由各中段平硐进入,经斜坡道和中段沿脉巷道,进入采矿工作面,采用局扇通风,污风通过回风巷回到地表,形成通风系统。
四.通风设施
为减少漏风,对暂时不用巷道及天井等进行密封,应用风门、风墙等通风设施。
五.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1、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
矿井需风量应安按照“由里向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的总和,再考虑一定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
(1)按照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立方米每分钟。
(2)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度等都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2、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
(1)按井下作业人数计算:
Q=4NK(K为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分配不均匀等因素)
(2)利用万吨耗风量指标进行估算:
Q=A×q
Q-矿井所需风量,m3/s
A-矿井年产量,240×104t/a
Q-年万吨耗风指标,取1.0~2.5m3/s
Q=240×(1.0~2.5)=240~600m3/s
(3)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
q=SV
S,V-分别为工作面巷道断面和风速
(4)按使用炸药量计算:
Q ai=25×A ai
25-每使用1kg炸药的供风量,m3/min
A ai-第i个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药量,kg 六.矿井通风现状分析
(1)通风巷道距离长,风阻大。
(2) 穿脉较多,通风网络复杂,容易形成回旋风。
(3)各平硐之间由斜坡道、溜井贯通,使其通风量加大。
(4)风机未开,自然风流经主巷道流动,穿脉内无风。
(5)气候多变,使矿井内气压、温度、湿度不稳定。
七.矿井通风影响因素分析
(1)因气候原因导致气压不稳定,容易造成风流紊乱,影响井下空气质量。
(2)因现有通风设施安装还不齐全,风流不畅,污风不容易排出。
(3)因属于平硐开拓方式,井下穿脉多,不易于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风线路。
(4)系统风量分配不合理,每一水平所需风量不同。
(5)各井筒及主要采区的风量的分配仅靠人工计算,未进行通风网路计算机解算,误差较大,与实际不符。
(6)各个采区面形成了一个局部通风,不易于风量计算,风流不稳定。
八、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主扇风机选用FBCZN025型风机2台,分别置于3170m东西回风巷道。
另外选用一台K40-6-N019型风机置于3050m 平硐内压入新鲜风流。
井巷掘进采用局扇辅助通风,局扇型号为JK58-N04.0。
为解决独头巷道内作业的通风和采区各作业地点的引风,掘进巷道以及无底柱崩落法进路边采用型号为JK58-1N04.0局扇辅助加强通风。
浅孔房柱法采场、溜井装卸矿点、各硐室采用K45-6N08辅助和BJK67-1N O5.25局扇单独通风。
通风设备明细表
序号风机型号风机风量
(m3/s)
风机负压
(P a)
功率
(kw)
风机台数
工作总台
数
1 FBCZN025型
风机67.0~
146.0
266~
1229
200 2 2
2 K40-6-
N019型风机39.5~
86.0
277~
1280
110 1 11
3 K45-6-N08
型风机
4.5~8.4 163~313 3 22 25
4 BJK67-
1N05.25局扇4.0~6.3 2648~
3776
28 3 3
5 JK58-
1N04.0局扇2.2~3.5 1020~
1648
5.5 34 40
6 合计62 71
九.查岗诺尔铁矿通风具体方式
根据开拓系统的布置,FeI号矿体采用中央进风,两翼回风的中央对角式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各中段平硐进入经中段沿穿脉巷道,再进入穿脉运输巷道,再进入人行通风天井各分段联络巷至采掘工作面,冲洗工作面后的污风,沿回风天井排到上中段回风巷,最后经3170m中段两翼的回风巷道排到地表。
根据开拓系统的布置方式,通风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两台大功率风机分别安装在3170m两翼的回风巷道的风机硐室内,另外在3050m井风平硐内安装一台K40-6-N019型风机压新鲜风流。
FeI号矿体通风网络路线:新鲜风流由3050m、3110m、3170m、3185m各阶段平硐和2850m主平硐和副平硐→中段巷道→中段各需风点→穿脉巷道→工作面→上中段→回风井→3170m回风平巷→地表。
十.通风建议
( 1 )加强通风,尽量使各地点实现全风压,加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
( 2 ) 配足够风量,按时排放,避免风量不足使有毒有害气体严重超标,矿尘,炮烟不能及时排除。
(3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做到每天对于不同标段风速以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测定。
( 4 )每次测风后必须进行通风情况记录,做测风报表,柱状图等,观察通风情况,定期向领导汇报。
(5 )经常检查通风设施,确保通风流畅。
( 6 )严格要求井下通风作业人员对矿井空气质量检测,确保风流通畅,达到通风要求时间。
( 7)独头巷道作业,必须安装抽出式局部通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