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旅游与文化》教案2023版
初中英语《旅游与文化》教案2023版初中英语《旅游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学习旅行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能够进行简单的旅行对话。
3. 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与旅游相关的词汇。
2. 学习如何进行旅行对话。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所学词汇进行旅行对话。
2. 如何理解并讲述与旅游相关的文化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教材。
2. 与旅游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并导入今天的话题。
2. 新知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图片和实物展示,教授与旅游相关的词汇,如hotel, ticket, map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
3. 听力训练(15分钟)播放一段旅行对话的录音,并提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对话内容,并帮助他们理解生词和表达。
4. 语言知识讲解(10分钟)教授单词和句子的用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操练,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
5. 语言实践(2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旅行者和导游的角色,进行旅游对话的练习。
鼓励学生使用课堂学到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对话,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文化知识介绍(15分钟)通过图片和简短的介绍,教授一些中国或世界著名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7. 写作训练(1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梦想的旅游目的地的短文,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写作,并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
8.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对话练习和写作任务。
六、板书设计旅游与文化- 词汇:hotel, ticket, map等- 对话句型:Can I have a ticket to...? How much is the hotel?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在旅行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子。
地区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地 区文化在 旅游 英语教 学中 的渗透
刘 莹
( 黑 龙江 生态工 程 职业学 院 人文 社科 系 ,哈尔滨 1 5 0 0 2 5 )
【 摘 要】 文章就黑龙 江省地 区特 色旅游业的发展为例 , 分析 了 地 区文化与旅 游英语 不可剥 离的关 系, 以 高职
旅游英语课程 目标 为 出发 点 , 结合 目前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 , 阐释 了地 区文化在旅 游英语教 学中渗 透的重要性 , 提 出对旅 游英语教 学 中缺 乏地 区文化渗 透这 一问题 的一些有益的课 堂教 学策略 尝试 。
功能 。
、
地 区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 中渗透 的必要性
1 .语 言 和 文 化 的 关 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 文化是旅游 的重要资源 。语 言 是传播文化的主要方式 , 文化与旅游是相辅相成 的。旅游接 待地丰富的文化会促进旅游业发展 , 在接待游客 的过程 中又 是宣传地 区文化 的绝佳 机会 。为 了更 好地促 进地 区旅游 业 的发展 , 对地 区文化 的认识不该仅仅停 留在文化旅游资 源的 充分挖掘上 , 更应该使接待地要赢得旅游者对本地 区文 化的 认 同。只有对接待地地区文化的认 同 , 才能引起旅游者情 感 上 的共鸣 , 游客就会产生再次来旅游体验 的想法 。这样 才有 可能使接待地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从一次性到多次性 , 从 而实 现地 区旅游收益 的最大化 。以东北旅游业为例 , 东北地 区浓 厚粗犷 的人文特色 , 各地方 的风 土人情都需要优 秀的涉 外导 游人才来传播 。所 以, 就三者 之间关 系而言 , 必 须加强 地 区 文化在游英语教学 中的渗透 , 才能形 成地 区旅游 产业——旅 游专业人才——培养旅游人才 的高职院校之 间的良性循环 , 使地 区旅游业 得到 更广 阔 的国 际市场 , 经 济价 值达 到 最大 化, 形成多方共赢 。
青海本土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的结合
一 、 引 言
长期 以来 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 ,无 所不包 的人类 知 识 和行 为 的总体 ,被笼 统地当作 “生 活方式 ”,“社 会生活 的 一 切方 面”。概括 的讲 ,文化是指一个 国家或地 区的历史 地 理 ,风土 人情 ,传统 习俗 ,生活方 式 ,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 和 价值观念等 。语言与文化互相联系 ,不可分 割。语言是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传播 的重要工具 。旅游英语 教学不 可能脱离一个地 区的文化背景, 孤立地传授语 言知识 和训 练 口语 表达 能力, 必须文化教学 结合 在一起,才能更好 地 提高学 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旅游英语教 学中本土文化 的引 入及渗透是 十分必要 的,尤其是文化特 色及丰富 的地域 文 化底蕴 。文 化教学有利于多元化思维方 式的培养及视野 的 开拓 。尤其在旅游英语 教学中 ,本土文化的导入是旅游英语 教学 中重要 的一部分 。
二 、青 海 旅 游 英 语 教 学 现 状 (一 )旅 游英 语 专 业师 资 队伍 缺 乏 旅游专业人 才要有广泛 的专业知识 知识 ,深厚 的文 化 底蕴 。旅游英语 的专业知识面覆盖极广,既具有历史 文化 知 识和相关 的理论知识,包括历史 、宗教 、地理 、民族 、风 土人 情 等 。也 要 有 与 旅 行 游 览 相 关 方 面 的 旅 游 常 识 ,包 括 交 通 、货 币 、通讯 、卫 生 、甚 至法 律常识 、热点话题 等。旅游英语 的学 习者必 须具有丰厚 、广 阔的基础知识作后 盾,才能在语言 的 实践 中运用 良好 。而在实际教学 中多数旅 游英语教学 的教 师来 自于学英语 语言教学 的教师 ,大多数教师 只精 通英 语 , 自身 的英语水平 可能非常高,但是 缺乏旅游及本 土文化 知 识 ,或对旅游专业知识一知半解 。所以教师往往 注重英语语 言 的教学 ,强调外语应用能力 ,而忽视旅游 知识和本土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中职学校开始设置旅游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能力。
而地方民俗文化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 丰富教学内容地方民俗文化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英语课程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学生可以了解当地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等,增加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和了解。
2. 提高学习兴趣地方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重要动力之一。
学生通过了解地方民俗文化,会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地方民俗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产物,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习俗和传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从事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课堂讲解在旅游英语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民俗文化,包括当地的传统节日、饮食习俗、民间艺术等,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传统风情。
2. 视听教学通过播放当地的民俗文化视频或音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直观了解,并在观看后进行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
3. 实地考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方民俗文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亲身感受和理解。
4. 语言应用在学习地方民俗文化的老师可以设计相关的语言应用活动,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同时了解和表达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课程名称】:Discovering Local Folk Culture【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目的地的民俗文化知识;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分析
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分析作者:龚竹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1期地方特色文化是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旅游行业是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通过旅游英语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是一种新趋势,对英语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针对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展开分析。
(一)时代需求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愈发凸显,世界上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底蕴、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肩负着将中国文化带向国际的重任,因此,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旅游英语教学是国际形势与时代文化发展所需。
(二)课程需求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入,能够让旅游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生动、鲜活,同时可以体现旅游英语教学多元化的特性。
这要求学生在夯实英语基础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地方特色文化包括当地旅游名胜及文化底蕴,能够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厚及其发展历程,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教学脱离的现象。
(一)教学内容需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作为一项多元化的新兴专业,可能除了培养涉外旅游专业人才的大方向,人们对于课程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目的还有些模糊,这种模糊会带来新专业的通病——重理论而脱离实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结构分配较多,而对于具体的人文底蕴强调更甚。
脱离了地方特色文化而存在的旅游英语课程,会变成没有本土文化滋润的枯燥理论,不仅没有实用性,对学生也不具吸引力。
例如,对某城市的旅游景点的特色建筑、美食进行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特色词汇的描述联系,让学生在人文与英语两方面掌握地方文化。
(二)教学模式需以学生为主导英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并表达,因此旅游英语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好奇心理,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中,教师应做到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这不代表教师可以袖手旁观,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再进行对话讨论给予学生帮助,从而避免在地方特色文化教学中,出现以往老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应让学生亲自鉴赏地方文化。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衔接
化资 源的衔 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
高职旅游 英语 专业教学和 地方 文化资 源衔接 的必要
性
( 高职旅 游英语 专业教 学与 地方文 化 资源进 行 衔接 一) 是高 职教育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 的需 要 。根 据《 育部 教 关于 以就业 为导向 深化高等 职业 教育 改革 的若干 意见》( 教
大批具有旅游专业知识 和导游 素质 的生 力军 , 他们 一旦 走上
赏 自然景 观的神奇魅力 , 接受地 方文 化的熏陶和洗礼 , 长知 增 识, 陶冶情操 。地 方文化厚重悠远 的历史 韵味、 独具一格 的民
俗风情并 非游客特别是外 国游客用 眼睛能 直接捕 捉得 到的 ,
它需要熟 悉了解地方文化的导游人员专业 的讲解和 阐释才能 被游客 了解 和知晓。因此 , 高职旅 游英语 专业 教学与地 方文
[ 本刊 网址 】ht :/ w h x .e t / w w.b b nt p 设等有规可循 , 有据可依 ; 同时 , 高职旅 游英语 专业把促 进地 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传播 、 足地方旅 游行业 的需求 当成其 满 d i1 . 99 ji n 17 — 9 8 2 1 .8— 7 o:0 3 6 /. s .6 1 5 1. 0 10 0 2 s 地 方文化是某一 区域 的居 民为适应 自然环 境 、 满足物 质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关系
中 圈分 类 号 :G 1.0 723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13 2 0 )3 0 4 - 3 6 12 5 (0 9 0 - 0 1 0
当今 随着 交通 和信 息 的迅 捷 , 游 已无 国界 , 旅 生 活水准 的提 高 , 促使 旅游 向深层 次发展 , 人们 希
我们 的旅 游专 业学 生能够 较充分 了解 舟 山旅游 文 化 资源 相关知 识 ,并 且用 熟练 的英语 向游 客介绍
务 , 了专业设 置要符 合 区域经 济发展 需求 , 区 除 而 域 文化及 企业 文化背 景也是 高职 院校人 才培 养过
程 中必须思考 的一 个方面 。作为高职旅游 专业 , 地
2o 年 弟3 09 期 ・ 41,
宁波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批 优 秀 人 才 ,但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游 专 业 的毕 业 生 就 业 形 势 并 不 乐 观 ,其 中一 个 主 要 原 因 是 实 践 能 力 差 , 别 是 对 地 方 旅 游 资 源 缺 乏 必 要 了解 , 生 特 学
业 教 育改革 的若 干意 见 》 教 高[o 41 ) ( 2 o ] 号 明确指
出 : 坚持科学 定位 , “ 明确 高等职 业 院校办学 方 向。 高等职业 教育 应 以服务为宗 旨 , 以就业 为导 向 , 走
产 学研结合 的发展 道路 。” 高职院校 为地 方经济服
知名度 和影 响力不 断提 高和扩 大 ,外 国游 人 的 比 重 有 明显 的上 升趋势 。 0 7年 , 20 舟山接待 国际游客 1. 99 3万人 次 。正对如 此旅游 业 的发展 状 况 , 果 如
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中
() 1促进 国 际间的文 化交 流 。中国文化 博 大 精深 , 源远 流长 , 世界 上 四大文 明古 国 中 是 现 存最 大 的 国 度 。加上 我 国 的南 北 跨度 大 , 东 西纵横 长 , 地域 覆盖 面宽 , 民族众 多特 点鲜
明 , 方文化差异 大 , 方色彩浓 , 游资源 十 地 地 旅 分丰 富 。 因此 越来越 多的外 国友 人愿 意到 中 国来 了解 并研 究 中国 的地方 文化 。他 们学 习 京 剧 、 民族 舞 蹈 、太 极 拳 、相 声 、 方 言 。
科 技 教 育
SlC &TCNLO 0NE EH0OY E
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中
侯丹 ( 哈工 大华德应用技术 学院外语 系 哈尔 滨 1 0 2 ) 0 5 5
摘 要: 地方特 色文化是体 现一个 民族特 色的重要 方 面, 而旅游活 动是体 现这一 方 面的重要 裁体 , 如何 将地 方特 色文化 引入旅 游英语教 学 中是一 个 崭新 的课题 。本文 从文 化教 学 、教 学方 法 等方 面来 讨论 在旅 游 英语 中怎 样 引入地 方特 色文化 。 关键 词 : 旅游英语 地方文 化 教 学方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3 9 (0 90() 0 8 - 1 17 - 7 12 0)5b一 1 9 0 世界 旅游 组织预 测 , 2 2 年 中 国将 成 在 00 为世界第一 大旅游 目的地 , 并成 为主要旅游 客 源 国之 一 。为培 养适应 服务 干现 代化 涉外旅 游 业 的英语人 才 , 填补 旅游市 场需 求空 缺 , 旅 游 英语 专业有着 极为广 阔的发 展空 间 。0 年 8 的北京奥运 会 ,9 0年的大 冬会为 中国旅游业带 来 了新 的契机 , 界人 民 了解 了中国 , 国也 世 中 将其 富 有特 色 的文 化 传 向了世 界 。 因此 , 将 地方 特色 的文化 融入 旅游 英语 教学 中是 极为
旅游英语教学中地方文化的渗透——以康巴文化为例
主要 指“ 与某种特 定 的职业 或学科 相关 的英语 , 根据 学 是 习者特定 的 目的和特定的需要 而开设 的英 语课程 , 法律 如 英语 、 旅游英语 、 商务英 语等 , 目的就是 培养学 生在 一定 其
知识 , 陶冶了情操 , 促进 了文 明 , 更多 的是文化 和精 神 的 但 享 受。因而 , 地方 文化便 自然地成 为( 文化 ) 游的重要 组 旅
间的共性大于特殊性 ……从 教学基 本原则 上讲 , 门用 途 专
成部 分。落实到行政或 企业 时 , 需要 他们在 旅游 开发 的 同
・ 收稿 日期 :0 O盯 .3 2 l J 1
的工作环境 中运用英语开展 工作的交 际能力 【 , 2’ 。旅 游英 J
语属于专 门用途英语 , 有其特殊 的语 言特性 。但是 , 不能据 此认为专 门用途英 语 是有别 于普 通英 语 的特 种 语 言。对 此, 哈金森 和沃特斯也 曾指 出 : 普通英语与专 门用途英语 之
游资源的灵魂 。人们在旅 游的过程中 , 强健 了体 魄 , 丰富 了
同时 , 语言与文 化是 对 ‘ “ 连体儿 ” 已为 众多 专家 、 ’ 学
者和英语教师所接受 , 都知晓没有脱离文化 的语言 , 也不会
师 配备等方 面均考 虑 了地方旅 游 经济 , 已形 成 了行 政 、 企 业、 高校的互动联 盟 , 但在 旅游 专业 的旅 游英 语 教 学过 程 中, 分教师教学改革力度 不够 , 部 没有 紧扣地方 文化 , 透 渗 地方文化 。对此 , 本文结合康 巴地方文化 , 从微观层 面探讨
秦皇岛地域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引入
( 任编辑 责
刘常兴)
这种 情景和 篇章 自身语 言组织 所形 成
的上 下文一 起共 同构成 了篇 章的宏 观
节 。另外 ,要 区分不 同形 式 的语 篇结
构 ,对 症 下 药 。
语境 。借助 语境进 行语篇 分析 是我 们 正确 理解词 义 、句 义并 实现 阅读 目的
的必 由之路 。英语单 词往 往有 多种 含 义 ,它在不 同的句子里意思可能改变 ,
秦 皇 岛 旅游 业 中 ,被 推 广 开来 、 人 们普遍 了解 的地域文 化与 当地所 具 备 的文 化底蕴相 比,只能说 是冰 山一 角 ,造 成这种状 况 的原 因可 以归结 为
以 下三 点 。
沙沉积 ,河床抬高变缓 ,大量水 生植物
衍生 ,桃林 口湿地形成 。湿地文化属 于 新生文化 ,拥有 巨大 的开发前景。 2 、孤竹文 化。20 0 9年 6月 1 8日,
随着 时代 的发展和文化挖掘工作 的 进展 ,旅游英语教学的 内容也应该及时 更新和补充 ,让科班出身的未来 的第一 线旅游工作者深刻 了解和吸收秦 皇岛地 域文化的精髓 ,为将来在从业 中推介地 域文化打下基础 。教材 中地域文化 的补
充 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进行 。
在 中国 ,对英 语教 育 的重视 由来
教 学 研 究
’ nAo UE X YAN l J U
秦皇岛地域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引入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摘
谢文妹
吴宾凤
李秀玲
要 :旅游城 市秦皇 岛历 史悠久 ,有着深厚 的地域文化底蕴 , 在旅 游英语 专业教 学和导游工作 中,受 多种 因素影响 ,秦皇 岛地域文 但
地方特色文化融人旅游英语教学初探
处, 是 一 座拥 有5 0 0 0 多 年 文 明史 、 2 1 0 0 多 年建 城 史 的历 史文 化 名 城 。 因唐代 以前 濒 临 黄 海 , 故 泰
州 又称 “ 海陵” , 享有“ 汉 唐古 郡 , 淮海 名 区 ” 的美
特 色文 化融 人旅 游英语 教 学 , 为学生 提供 实 际 的 、
语 专业 强调 语 言 、 知识 和技能 的有 机结 合 , 实用 性
较强 , 是 一 门跨 学科 培养 复合 型专 门人 才 的专 业 。
前 些年 , 根据 国家 经 济 社 会 发展 和旅 游 业 的发 展
需求 , 泰州学 院设 置 了旅 游 英语 专 业 , 日前 , 经 国
随着 我 国经 济 社 会 的发 展 , 旅 游 业 正 成 为欣
扬, 可 以让 国际友 人 了解 泰 州 文化 、 中国 文 化 , 让
欣 向荣 的朝 阳产 业 。近 年 来 , 泰 州在推进 “ 四化 两型” 建设的进程 中, 把 旅 游 业 转 型 发 展 作 为 转 变 经 济发展 方 式 的重 要 策 略 , 以 国家 改 革试 点 城 市 建设 为 载体 , 发展 壮 大旅游 产业 , 着 力提 升旅 游 产 业 素质 和旅 游 经 济 质 量 效 益 。 国家 《 旅游法 》 的颁 布和 国务 院办 公厅 今 年年 初 发 布 的《 国 民旅 游 休 闲纲 要 》 的贯彻实施 , 必 将 进 一 步 推 动 泰 州 旅 游业 的蓬 勃发 展 , 国际旅游 的 比重将 日益增 大 , 社 会对 旅 游 英 语 应 用 型 人 才 的 需 求 也 将 日益 扩 大, 高 校 的旅 游 英 语 教 学 正 面 临着 前 所 未 有 的挑
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英语驱动教学模式
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英语驱动教学模式作者:王志凤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2期旅游英语专业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充分结合的旅游英语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做到了实践性,使学生在接下来步入社会工作时得心应手、迅速适应,进而对自我价值有力实现。
建设以地方特色为基础的旅游英语实践教育体系,在学生充分培养的基础上,为地方文化传播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实现了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地方性、针对性。
引言旅游英语在当前教学改革大环境下,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适时添加,是符合地方教育发展趋势的。
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定位为指导,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职业教育需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随着我国当前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地方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特色旅游等方面充分建设,旅游产业建设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旅游英语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的教育工作,具有可操作、易实践、学习知识点充分结合实际工作出发等优势。
随着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对专业旅游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对人才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通过地方旅游资源实际构成出发,构建的《旅游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实现了实践性技能充分指导,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后迅速融入社会生产,实现了成功助力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着“应用为本,充分实践”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对教学任务的达成,实现对学生的充分培养。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是导入专业问候知识,开展分组工作并宣布规则。
二是新词、新句学习,对重点难点单词完成掌握。
三是通过实际工作场景建设,把工作任务作为主要导向,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实现任务达成,完成教学任务。
鲁教版六年级英语《旅行与文化》教案
鲁教版六年级英语《旅行与文化》教案Title: Teaching Plan for Grade 6 English Textbook "Travel and Culture" by Shandong Education Edition (鲁教版六年级英语《旅行与文化》教案)Introduction:This teaching plan is designed for the six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 "Travel and Culture" by Shandong Education Edition. It aims to guide teachers in delivering effective English lessons, focusing on the topic of travel and culture. The plan includ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that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ural awareness.Lesson 1: Exploring Different Cultures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explore different cultural customs and traditions.1. Warm-up Activity:- Show pictures of different cultural landmarks around the world (such a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Eiffel Tower, etc.).- 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landmarks and share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em.2. Vocabulary Building:- 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travel and culture, such as customs, traditions, festivals, etc.- Use flashcards and real object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the words.3.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hort passage about a specific cultural tradition (e.g., Chinese New Year).-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individually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4. Group Discussion:- Divid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and assign each group a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 or festival.- Instruct them to discuss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 including its significance, customs, and celebrations.- Each group presents their findings to the class.5. Writing Activity:-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wo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they have learned about.Lesson 2: Planning a Dream VacationObjective: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in expressing preferences, making plans, and discussing travel destinations.1. Brainstorming Activity:-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dream vacation destinations and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m.- Write their ideas on the board and discuss them as a class.2. Grammar Focus: Modal Verbs for Preferences- Teach students how to use modal verbs (like would, could, might) to express preferences and possibilities.- Provide examples and guide them in forming sentences using these modal verbs.3. Pair Work:- Divide students into pairs and instruct them to plan a dream vacation together.- They should discuss and decide on the destinations, activ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for their ideal trips.- Encourage them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ssist when needed.4. Presentation:- Ask several pair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dream vacations to the class.- Other students can ask questions or provid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presented plans.5. Writing Activity:- Each student writ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ir dream vacation, including the destinations, activities, and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m.Conclusion:This teaching plan provides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six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 "Travel and Culture" by Shandong Education Edition. By incorporating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xercis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while gaining valuable insights into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engaging discussions, interactive tasks, and meaningful writing activities,students will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ravel and culture, fostering their global awarenes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构建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本栏目责任编辑:谢媛媛·仿仿仿仿仿仿构建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探讨贺正全(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摘要: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必须在传统文本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融合本地文化资源,依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吸收当地旅游业领域专家和优秀从业人员一起参与教学改革,为培养当地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服务。
关键词:地方文化;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517(2017)08-0075-0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内地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些内地的小城市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外国游客。
这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
作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必须抓住这一机遇,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武威地方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英语教学资源1.1武威历史文化概况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又称雍凉之都。
凉州的磨嘴子、马家窑文化,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沙井子、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在先秦时期(约7500-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
西周时中国分为九州,此地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东周时为雍州属地,是中国古九州之一。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武功军威,西汉政府在此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公元220年10月魏文帝曹丕重置凉州,并立武威葡萄酒为国酒,还为此特颁《凉州葡萄诏》。
从此凉州葡萄酒以味美醇厚驰名天下。
1047年,西夏西凉府创制发明中国最早的烧酒(白酒),凉州被誉为西夏“酒都”。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9月武威市为秉承古老的凉州美酒酿造技艺成立武威酒厂,后改皇台酒业。
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酒类制造企业,享有“南有茅台,北有皇台”之美誉。
2012年10月武威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 引言1.1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表现,通过在英语课堂中介绍和讨论地方民俗,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增进对相关地区的情感认同和文化领悟。
地方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民族情感,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国或他国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地方民俗文化还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吸引点,通过在英语课堂中深入探讨地方民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预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职业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知识储备。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历史感知上,更体现在促进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和发展职业技能上。
通过合理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教育,可以使英语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充满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享受到文化探索的乐趣和收获。
1.2 民俗文化教育与英语教育的结合民俗文化教育与英语教育的结合,是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英语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了解和掌握相关英语词汇和表达,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
2. 正文2.1 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传播方式1. 课堂讲解: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地方民俗文化的历史、传统、习俗等内容来传播给学生,结合英语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
2. 视频展示: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地方民俗文化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增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当地的民俗文化场所,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加深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旅游英语,以便更好地服务游客。
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入地方民俗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传统,它包括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服饰、饮食等。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通过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英语,还可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将探讨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引入地方民俗文化的必要性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民俗文化是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
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学生可以为未来的旅游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地方民俗文化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通过地方民俗文化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地方民俗文化是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入地方民俗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展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节日庆典、传统习俗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地方的民俗手工艺品制作,让他们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听力、口语练习,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2. 实地考察除了课堂教学,实地考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博物馆、文化村、民俗民风研究基地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还可以与当地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传统习俗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课外拓展除了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课外拓展也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项目作业,让学生深入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并展开个性化的探索和创作。
初中英语教案:旅游与文化交流
初中英语教案:旅游与文化交流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与旅游和文化有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
2. 教学准备•PPT演示文稿•白板、黑板或电子版教材•音频或视频素材相关于旅游和文化交流的场景3.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旅游与文化交流1.导入新知识 (5分钟)•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解程度2.演示讲解 (15分钟)•使用PPT演示给出旅游与文化交流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并呈现相关图片供学生观察•解释并讨论一些常见的国际文化差异,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3.词汇学习与活动 (20分钟)•展示并教授旅游和文化交流方面常见的词汇及其用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来创造对话或场景4.回顾与总结 (10分钟)•总结旅游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词汇学习的内容•学生提问和解答疑惑第二课时:实践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1.情境模拟演练 (15分钟)•使用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典型的旅游和文化交流情境•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的口语表达情景2.听力练习 (20分钟)•提供与音频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倾听并记录学生对问题作出的回答3.对话练习与互动 (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对话练习,并鼓励他们在沟通中使用刚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师会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4.综合评估 (10分钟)•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展示下次课前预告。
4.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开展调研报告,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旅游资源;•创作英语演讲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或想要去的地方。
5. 课后复习与考核•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旅游信息;•出示写作话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总结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 引言1.1 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在于丰富学生的旅游英语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目的地的文化底蕴。
通过深入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一个地方的历史、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为旅游服务和交流做好准备。
地方民俗文化也是中职旅游英语课堂的重要教材之一,通过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旅游英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此外,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环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地方民俗文化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地方民俗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地方民俗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地方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当地的传统和习俗。
这种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其次,地方民俗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的体现,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学习和未来的思考。
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增强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文化适应能力。
最后,地方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参与地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地方民俗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传承、培养文化自信、启发智慧和人生思考、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支持。
1.3 中职旅游英语课堂如何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它承载着当地民众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是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在中职旅游英语课堂中,如何引入地方民俗文化呢?可以通过介绍当地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传统工艺等,让学生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 048000)摘要:本文在分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和晋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把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来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如何把地方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来以便更好的为当地培养涉外导游人才。
同等类型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文化,旅游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教学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bout Introducing Local Culture into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ourism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ourism English major in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of local culture in Jincheng,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i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f we lead loc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suggests how to lead loc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ourism. This point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o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Local culture, tourism English major,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ourism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中是近年来提出的重要观点和看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国际接轨愈来愈深,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雄伟壮丽的名胜古迹以及各地方的风土人情都需要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来传播。
晋城市提出了要建设优秀旅游城市,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城市,那么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教学就需积极渗透地方旅游文化,因此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特色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的意义:1、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设臵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1号)明确指出:“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除了专业设臵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而区域文化及企业文化背景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重要方面。
作为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地方特色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其就业方向更趋向于所在地域,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当地文化资源与特色。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晋城的皇城相府为例,皇城相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皇城旅游接待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打造过程不易。
由于其总经理张家胜不断邀请专家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层次,因此今年皇城相府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
针对如此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果我们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能够较充分了解皇城旅游文化资源相关知识,并且用熟练的英语向游客介绍皇城相府的旅游景点,人文历史,将能很好的把地方文化向外宣传。
2、地方特色文化丰富了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内涵(1).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能使旅游英语教学更生动形象。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其实质是多元化教学,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之外,还要求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
因此旅游英语教师重视在课堂中和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并为当地旅游景点和文化底蕴进行英文翻译工作的完成是义不容辞的。
(2).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涉猎地方文化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从具体教学实践中,明白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课程设臵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和现实结合不足等,这些问题会造成学生在完成所学旅游英语课程后距离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地方特色文化是极为丰富的,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有人文性的,也有科学性的;有德育的,也有美育的等等比如皇城相府、珏山的人文性,赵树理故居的文化性,长平之战遗址的历史性和战略性等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去探索。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开发利用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必须站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度,审视文化资源的价值。
灵活、有效地利用地方旅游文化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更容易体现院校、教师和学生在专业与课程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开发的能力。
同时也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晋城市本身文化底蕴丰厚,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与人文景观叠合的景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灌输这些地方文化并引导学生共同挖掘。
3、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保障(1).利用丰富的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尝试中英文片段翻译,激发学习兴趣。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的晋城珏山为例。
“珏山吐月是晋城四大名胜之一,相传在古代,每年八月中秋之夜,站在山脚下青莲寺内的款月亭中观望,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如水似银的月光将珏山周边的山、林、水、石泼泻地银光闪烁。
而珏山双峰则被裹在轻纱似的月色中,勾勒出其绝美的形胜,朦胧迷离,隐约天宫。
这就是历代咏叹的晋城名胜珏山吐月。
”这段文字内容上人文知识非常丰富,文句也较优美,让学生中英文对照翻译,会有很好的收获。
(2).选编地方景点素材作校本教材,开展英语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旅游英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交叉学科的课程,如果过分强调语言应用的通用性而忽略了和旅游业这一大前提相结合的专业特殊性,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学生就业。
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性训练必须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在内的旅游方面的内容。
如选编校本教材,让地方特色文化走进英语口语训练,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良好方法。
而且我们在实际中已聘请当地的政史教研室负责人员专门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解挖掘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补充地方特色文化题材。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很多旅游节庆是要求能够用熟练的英语口语来表达,但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趋向主要是以地方旅游企业为主。
那么,在“旅游节庆”环节教学时,结合使用晋城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一些民俗活动,如酒文化等,以丰富学生口语训练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把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渗透于高职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之中的做法,很多高职院校已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初成立了旅行社,旅行社的导游全部由学院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节假日带队基本由旅游专业学生负责。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都很好地认识到了解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对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旅游英语教师都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入有关晋城地域文化的内容,学生也十分重视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积累。
两年多来,学生在实践中,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而且由于掌握比较丰富的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并且能够在讲解中充分地展示,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肯定。
充分利用地方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英语教学的补充,是地方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旅游英语教学得以丰富、深化的生命所在。
因此在把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时,也实现了专业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
二、为了打造优秀旅游城市和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作为晋城市唯一一所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如何把地方文化引入旅游英语教学。
1、课程设臵体现地方特色。
旅游英语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专业,新开设的课程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尚不明确,致使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偏重理论化知识, 轻视人文知识。
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也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大大忽视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教育。
因此,在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臵上应引入地方特色文化。
包括晋城市旅游景点特色的建筑物、地方小吃、丰厚的人文内涵; 同时还对地方特色的典型词汇进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领会地方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共同完成英文的翻译工作。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臵,学生们能更好将地方文化知识渗透,并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2、创新旅游英语教学方法。
根据旅游英语的具体特点,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 引导学生能在课堂发挥主动性,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这样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丰富的课堂活动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教学应采用课堂精讲,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公开演讲等方式进行教学,而且要探索研究更多更合适的具体教学方法。
地方特色文化教学应摆脱以往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弊端,应以实践为特色,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鉴赏和对比,培养学生对地方文化的领会和挖掘。
教师应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导游模拟训练以及各种适合旅游英语教学的方法,将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使地方特色文化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旅游实践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3、课堂内外了解掌握晋城旅游资源。
了解掌握并翻译晋城旅游资源即主要景区景观景点的具体内容,是进一步剖析探索其文化内涵的基础。
因此在课堂内外尤其是在实践中,教师要灌输引导学生掌握晋城的主要旅游景点内容,并把其翻译成英文,这是非常巨大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地方旅游文化并挖掘其文化内涵。
4、教学实践环节引入地方文化。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包括模拟导游、实习基地教学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内容。
(1)旅游英语专业依托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教学成果展示等机会要求学生要进行模拟导游训练与展示,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展示,辅导教师及时作出纠正与指导。
(2)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她们亲自感受景点文化内涵,了解其发展历史,品尝当地小吃,了解晋城的土特产品。
尤其是学生到晋城各县实践,指导老师要跟学生一起了解品尝,了解其来源,做法以及含义并共同完成英文的翻译工作。
(3)毕业设计环节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而且是建立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提出要学生注重旅游景点的文化探析内容,注重地方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