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人教版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课件: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 错误。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元代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掌管六部。
2.行省制度否定了郡县制。
提示
错误。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
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3.唐代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无本质区别。
提示 主。 错误。二者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也有本质区别:三省六
史料二
பைடு நூலகம்
唐初规定: “凡军国大事, 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 杂署其名, ——《唐太宗贞观三年》
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解读:史料二中的“中书舍人”隶属中书省,掌制诰,多以 有文学资望者充任。“给事中、黄门侍郎”隶属门下省官;黄门侍 郎掌出纳帝命,相礼仪;给事中职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
2.根据上述史料,我们该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试答:
提示 权。
(1)积极性: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散相权,加强了皇
(2)消极性: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
[史论要点] 要点
提示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 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 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 审核(门 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6.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巩固了王朝的统治。
提示
错误。因为随后西汉发生的王国问题威胁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安定。
微探究
活思维
史论结合 重难突破
微考点一 史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三 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3.学者韩国磐认为:“由中正决定人才高下,中正又是本州郡的世家名 门贵族担任,因而所定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材料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选 拔标准是什么?结果如何?
试答: 世家门第为标准。 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把持选举、 操纵政治的工具, 形成了门阀政治。
知识诊断· 辨一辨 1.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相同。
史料三
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资治通鉴》
⇨解读:史料三反映了唐代宰相过多,原来独立的相权分属三 个部门,容易造成相互掣肘、职责混淆。
1.根据史料一,说明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 试答:
提示
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
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第二部分 导学设计与素养培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微知识 微探究 微视角 微考场 夯基础 活思维 启智慧 查效果
备考&记忆 课程标准: 备考 方向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特点。 考纲要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王国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作用。 晨读 3.元朝行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晚记 4.汉、唐、宋、元是怎样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 5.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选官 的标准有何变化?怎样评价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
③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 ④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 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① 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 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 用。
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 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
4.中国古代科举制实行后,考试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提示
错误。 科举制实行后虽然抑制了门阀贵族, 但恩荫做官等依然存在,
考试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
5.元朝在全国都实行行省制度。
提示
错误。元朝的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西藏由宣政院
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 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发掘教材· 想一想 1. 《朱子语类》记载:“本朝(宋)„„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 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宋代为何 “收权”?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就困弱”的论断?
试答:吸收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以分化、并置的方法加强对地方的 控制,结果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削弱了行政效率,致使地方陷入困弱境地。
微知识
夯基础
条分缕析 固本培元
知识梳理 1.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2.从汉至元专制皇权的加强
3.古代选官制度
【史论要旨】 1.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 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2.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 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3.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 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 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5.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 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2.某文献记载:“元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的 黄河以北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作‘省’,为全国行政中 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中书省 与唐朝中书省的主要区别。
试答:①从地位看,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朝中书省是唐中 央机构之一。②从职能看,元朝中书省是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管 “腹里”;唐朝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