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唐纪)(4)原文[40]丁丑,李克用至安塞军,辛巳,攻之。
幽州将单可及引骑兵至,克用方饮酒,前锋白:贼至矣!克用醉,曰:仁恭何在?对曰:但见可及辈。
克用嗔目曰:可及辈何足为敌!亟命击之。
是日大雾,不辨人物,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河东兵大败,失亡太半。
会大震电,幽州兵解去。
克用醒而后知败,责大将李存信等曰:吾以醉废事,汝曹河不力争![40]丁丑(初五),李克用率领人马到达安塞军,辛巳(初九),李克用进攻安塞军。
幽州的将领单可及带领骑兵赶到这里,李克用这时正在喝酒,前锋将士报信说:幽州的贼寇来到了!李克用喝得大醉,说;刘仁恭在哪里?手下人回答他说:只看到单可及一伙人。
李克用瞪着眼说:单可及这伙人哪里是我的对手!当即下令向幽州军队发动进攻。
这一天大雾弥漫,分辨不清人和物,幽州将领杨师侃在木瓜涧埋伏下军队,李克用的河东军队在交战中大败,丧失人马超过多半。
适逢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幽州军队于是解围离去。
李克用醒酒后知道自己的人马吃了败仗,便责怪大将李存信等人说:我因为喝醉酒而耽误大事,你们为什么不极力劝阻![41]湖州刺史李彦徽欲以州附于杨行密,其众不从;彦徽奔广陵,都指挥使沈攸以州归钱。
[41]湖州刺史李彦徽想要献出湖州归附杨行密,他手下众人不依从;李彦徽逃奔广陵,湖州的都指挥使沈攸率领湖州归附钱。
[42]以彰义节度使张琏为凤翔西北行营招讨使,以讨李茂贞。
[42]朝廷任命彰义节度使张琏为凤翔西北行营诏讨使,以讨伐李茂贞。
[43]复以王建为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
加义武节度使王郜同平章事。
削夺新西川节度使李茂贞官爵,复姓名宋文通。
[43]昭宗重新任命王建为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
加封义武节度使王郜为同平章事。
革除不久前任命的西川节度使李茂贞的官职爵位,恢复李茂贞原来的姓名宋文通。
[44]朱全忠既得兖、郓,甲兵益盛,乃大举击杨行密,遣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壁清口,将趋扬州,葛从周以兖、郓、曹、濮之兵壁安丰,将趋寿州,全忠自将屯宿州;淮南震恐。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原文:神功元年冬,闰十月,以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
仁杰上疏以为:“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
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国家尽兼之矣。
窃谓宜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之四镇,继高氏绝国,使守安东。
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武则天)太后幸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车驾观葬舍利,太后许之。
狄仁杰跪于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
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
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
”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
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
”乃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
”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
其人虽老,宰相才也。
”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
”太后曰:“已迁矣。
”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
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
后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译文:神功元年冬季,闰十月,甲寅(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
狄仁杰上疏认为:“天生四夷,都在先王疆界之外,所以东边抵达沧海,西边阻隔流沙,北边横着大沙漠,南边阻隔着五岭,这是上天用以限制夷狄而隔开中原和外夷的险阻。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二卷(唐纪)(4)原文[6]天后多引文学之士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之等,使之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凡千余卷。
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之,子翼之子也。
[6]天后武则天广泛招揽文人学士,如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之等,要他们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共一千多卷。
朝廷的奏议及各部门的表疏,时常秘密地让他们参与裁决,以此来削减宰相的权力,当时的人称这批人为北门学士。
刘之就是刘子翼的儿子。
[7]夏,四月,庚辰,以司农少卿韦弘机为司农卿。
弘机兼知东都营田,受诏完葺宫苑。
有宦者于苑中犯法,弘机杖之,然后奏闻。
上以为能,赐绢数十匹,曰:更有犯者,卿即杖之,不必奏也。
[7]夏季,四月,庚辰(初六),唐朝任命司农少卿韦弘机为司农卿。
韦弘机兼管东都洛阳屯田事务,奉命维修东都的宫殿园林。
有宦官在皇帝园林里犯法,韦弘机先行杖打,然后再向唐高宗报告。
唐高宗认为他办事能干,赏赐他数十匹绢,说:再有类似的犯法者,你就拷打,不必报告。
[8]初,左千牛将军长安赵尚高祖女常乐公主,生女为周王显妃。
公主颇为上所厚,天后恶之。
辛巳,妃坐废,幽闭于内侍省,食料给生者,防人候其突烟,已而数日烟不出,开视,死腐矣。
自定州刺史贬栝州刺史,令公主随之官,仍绝其朝谒。
[8]当初,左千牛将军长安人赵娶唐高祖的女儿常乐公主,所生女儿即周王李显的妃。
常乐公主得到唐高宗的厚待,天后武则天因此憎恨她。
辛巳(初七),周王的妃因犯罪被废黜,禁闭在内侍省,送给的食物都是生的,看守观察她的烟囱是否冒烟,后来发现有几天不冒烟,打开门一看,人已死去并腐烂了。
赵也由定州刺史贬为栝州刺史,同时命令常乐公主随他赴任,不许他们回京师长安朝见唐高宗。
[9]太子弘仁孝谦谨,上甚爱之;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
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由是失爱于天后。
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4)原文李怀光夜遣人袭夺李建徽、杨惠元军,建徽走免,惠元将奔奉天,怀光遣兵追杀之。
怀光又宣言曰:吾今与朱连和,车驾且当远避!李怀光派人在夜间突袭夺取李建徽、杨惠元的军队。
李建徽逃脱而去,杨惠元准备逃奔奉天,李怀光派兵追击,将他杀死。
李怀光还扬言说:我现在就与朱联合起来,皇上的车驾应当远远地回避!怀光以韩游朔方将也,掌兵在奉天,与游书,约使为变,游密奏之;明日,又以书趣之。
上称其忠义,因问:策安出?对曰:怀光总诸道兵,故敢恃众为乱。
今宁有张昕,灵武有宁,河中有吕鸣岳,振武有杜从政,潼关有唐朝臣,渭北有窦觎,皆守将也。
陛下各以其地及其众授之,尊怀光之官,罢其权,则行营诸将各受本府指麾矣。
怀光独立,安能为乱!上曰:罢怀光兵权,若朱何?对曰:陛下既许将士以克城殊赏,将士奉天子之命以讨贼取富贵,谁不愿之!府兵以万数,借使臣得而将之,足以诛;况诸道必有杖义之臣,不足忧也!上然之。
李怀光因韩游是朔方的将领,现在又在奉天掌管军事,便给韩游写了一封书信,约他发起叛乱,韩游将此事秘密上奏德宗。
第二天,李怀光又用书信催促他及早起事。
德宗称许韩游的忠义,又问他说:你有什么计策?韩游回答说:李怀光总辖各道兵马,所以才敢仗着兵众作乱。
现在宁有张昕,灵武有宁景,河中有吕鸣岳,振武有杜从政,潼关有唐朝臣,渭北有窦觎,都是守卫一方的将领。
陛下可以将李怀光所统辖的地段及其兵众分别交给他们,提升李怀光的官职,免除他的兵权,那么,行营各将领便都分别接受本军府的指挥了。
李怀光被孤立起来,又怎么能够作乱呢!德宗说:免除了李怀光的兵权以后,怎么对付朱呢?韩游回答说:既然陛下许诺,将士们攻克敌城便给与特殊的奖赏,奖士们便是遵循天子的命令讨伐逆贼,获取富贵,谁不愿意这样做呢!府兵马数以万计,假使我能够率领此军,便足可以诛杀朱,何况各道必定会有主持正义的臣属,朱是不值得忧虑的!德宗认为韩游言之有理。
丁卯,怀光遣其将赵升鸾入奉天,约其夕使别将达奚小俊烧乾陵,令鸾为内应以惊胁乘舆。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与解析唐纪是《资治通鉴》的一部分,记录了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研究唐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唐纪》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解析。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的历史。
唐纪是其中包含的一个部分,主要记录了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唐纪》的原文和解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和人物传记,深入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唐纪》的原文:“武德四年,初置天策府,以开元故事,修补官舍。
是时,又以他日迁邑赐与之地,有司参议尚书令李渊职,以为天策东北郊也。
渊性剽勇,及有天下,衣冠视事,张揽群英,天下咸服。
阐教塾授,讲明儒术,修行自养,熏陶士众。
凡天策府所领,凡三百人,俗号曰‘李渊家奴’。
时人谓渊为‘李家驸马’,服色夷狄也。
”接下来,我们对上述原文进行解析:在武德四年,唐太宗李渊首创了天策府,按照开元时期的盛况修建官舍。
当时,通过迁邑等方式给予了天策府一块土地。
由官员参议尚书令李渊负责管理,作为天策的东北郊。
李渊性格勇敢,天下大乱之后,他以显赫的仪表和行为,亲近文臣武将,天下人都尊服他。
他还设立教育机构,传授儒家学问,培养士人,修养自身,影响了许多人。
天策府下辖300人,人们俗称这些人为“李渊家奴”。
当时的人们认为李渊就像“李家的婿马”,服饰和外表都有些异域风格。
通过上述解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了该段《唐纪》的内容,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在整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这种格式,介绍不同段落的《唐纪》原文,并进行相应的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历史。
通过《唐纪》的原文和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和人物传记,深入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深入研究唐朝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五卷(唐纪)(4)原文[19]太后下令在并州设置北都。
[20]癸丑,同平章事李游道、王璇、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皆为王弘义所陷,流岭南。
[20]癸丑(二十二日),同平章事李游道、王、袁智弘、崔神基、李元素、春官侍郎孔思元、益州长史任令辉,都因被王弘义诬陷,流放岭南。
[21]左羽林中郎将来子坐事流爱州,寻卒。
[21]左羽林中郎将来子因事获罪流放爱州,不久去世。
[22]初,新丰王孝杰从刘审礼击吐蕃为副总管,与审礼皆没于吐蕃。
赞普见孝杰泣曰:貌类吾父。
厚礼之,后竟得归,累迁右鹰扬卫将军。
孝杰久在吐蕃,知其虚实。
会西州都督唐休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敕以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将兵击吐蕃。
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复取四镇。
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
[22]当初,新丰人王孝杰跟从刘审礼进攻吐蕃任副总管,与刘审礼一起沦落于吐蕃。
吐蕃赞普见到王孝杰,哭泣说:相貌像我父亲。
因此给予他优厚的待遇,后来终于得以返回,连续升官至右鹰扬卫将军。
王孝杰长期在吐蕃,知道他们的情况。
正好西州都督唐休请求再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太后便下诏任命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领兵进攻吐蕃。
冬季,十月,丙戌(二十五日),唐军大败吐蕃,又攻下四镇。
朝廷设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戍守。
二年(癸巳、693)二年(癸巳,公元693年)[1]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
太后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
[1]正月(前一年十一月),壬辰朔(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让魏王武承嗣第二个献祭品,梁王武三思最后一个献祭品。
太后自编神宫乐,是乐舞人员九百人。
[2]户婢团儿为太后所宠信,有憾于皇嗣,乃谮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为厌咒。
癸巳,妃与德妃朝太后于嘉豫殿,既退,同时杀之,瘗于宫中,莫知所在。
德妃,抗之曾孙也。
皇嗣畏忤旨,不敢言,居太后前,容止自如。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2)原文[8]上重李文学,乙未,复以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8]唐昭宗很器重李的文才学识,乙未(初七),再次任命李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9]朱全忠军于单父,为朱友恭声援。
[9]朱全忠率军在单父县驻扎,声援正在围攻兖州的朱友恭。
[10]李克用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留兵戍之;壬子,还晋阳。
[10]李克用进呈表章请朝廷任命刘仁恭为卢龙留后,留下军队驻守幽州;壬子(二十四日),李克用从幽州返回晋阳。
妫州人高思继兄弟,有武干,为燕人所服,克用皆以为都将,分掌幽州兵,部下士卒,皆山北之豪也,仁恭惮之。
久之,河东兵戍幽州者暴横,思继兄弟以法裁之,所诛杀甚多。
克用怒,以让仁恭,仁恭诉称高氏兄弟所为,克用俱杀之。
仁恭欲收燕人心,复引其诸子置帐下,厚抚之。
妫州人高思继兄弟几人,勇猛强干,为燕地一带人所折服,李克用任命他们为都将,分别常管幽州的军队;他们部下士兵,都是幽州山北等地的豪杰之士,刘仁恭惧怕他们。
时间长了,河东军队驻守幽州的士卒残暴横行,高思继兄弟用法度制裁他们,诛杀的人很多。
李克用很愤怒,以此责备刘仁恭,刘仁恭便向李克用诉说高思继兄弟的所做所为,李克用于是把高思继兄弟全部杀掉。
刘仁恭想收买燕地人民的心,便又把高思继兄弟的几个儿子安置在身边,优厚地安抚他们。
[11]崔昭纬与李茂贞、王行瑜深相结,得天子过失,朝廷机事,悉以告之。
宁节度副使崔,昭纬之族也,李再入相,昭纬使告行瑜曰:者令之命已行矣,而韦昭度沮之,今又引李为同列,相与荧感圣听,恐复有杜太尉之事。
行瑜乃与茂贞表称奸邪,昭度无相业,宜罢居散秩。
上报曰:军旅之事,朕则与藩镇图之;至于命相,当出朕怀。
行瑜等论列不已,三月,复罢为太子少师。
[11]崔昭纬与李茂贞、王行瑜交结很深,得知唐昭宗的过错失误和朝廷的机密事务,他全都告诉李茂贞、王行瑜。
宁节度副使崔,是崔昭纬同族人,当李再次进入朝廷做宰相时,崔昭纬让崔告诉王行瑜说:以前皇帝任命你做尚书令的诏令已颁发了,可是韦昭度极力阻挠,现在韦昭度又引荐李同为宰相,相互勾结迷惑皇帝视听,恐怕又要有太尉杜让能那样的事了。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唐纪)(4)原文[24]韦贻范做宰相的时候,经常接受人家的贿赂,然后许给官职;不久因母死免官居丧,每天被讨债的人吵闹骚扰。
亲吏刘延美,负债尤其多,所以对韦贻范的起复再用极为迫切,每天派人晋见两中尉、枢密及李茂贞,向他们求情。
甲戌(疑误),命令韩草拟起复韦贻范的制书,韩说:我的手腕可以折断,这件制书不能草拟!立即耻疏辩论韦贻范为母守丧没有几个月,急忙让他起复,实在骇人听闻,损害国家的体面。
左军中尉韩全诲等派往监视学士院的二个宦官勃然大怒,说:学士不要将死当作儿戏!韩把疏交给他们,脱去衣服就睡觉了。
二个宦官不得已,把奏疏呈进。
唐昭宗立即命令停止草拟制书,并赐敕令褒扬奖赏韩。
八月乙亥朔(疑误),百官立班已定,没有制书可以宣布,宦官喧嚷说是韩侍郎不肯草拟制书,听到的人大为惊骇。
李茂贞进内见昭宗,说:陛下任命宰相而学士不肯草拟制书,与谋反有什么不同!昭宗说:你们保荐韦贻范,朕没有违背你们;学士不草拟制书,朕也不违背他。
况且他陈述的事情,事理明白,岂能不依从!李茂贞听了不高兴,从宫内出来,到中书省,见苏检说:奸邪小人的朋党,同过去一样!扼腕痛惜。
韦贻范仍然筹划营谋不停,李茂贞对人说:我实不知道书生们的礼数,被韦贻范所误,该当在州安置他。
韦贻范这才停止活动。
刘延美投井而死。
[25]保大节度使李勋将兵屯三原,救李茂贞;朱全忠遣其将康怀贞、孔击之,茂勋遁去。
茂勋,茂贞之从弟也。
[25]保大节度使李茂勋率兵驻扎三原,救李茂贞;朱全忠派遣他的部将康怀英、孔攻击李茂勋,李茂勋逃走。
李茂勋是李茂贞的堂弟。
[26]初,孙儒死,其士卒多奔浙西,钱爱其骁悍,以为中军,号武勇都。
行军司马杜棱谏曰:狼子野心,他日必为深患,请以土人代之。
不从。
[26]当初,孙儒死了,他部下的士卒大多跑到浙西,钱喜爱他们骁勇骠悍,编为中军,号称武勇都。
行军司马杜棱劝谏说:狼子野心,将来必定成为大患,请用本地人代替他们。
钱不从。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唐纪)(4)原文[24]九月,庚子,淮西兵寇水镇,杀三将,焚刍藁而去。
[24]九月,庚子(十四日),淮西兵马侵犯水镇,斩杀三员将领,烧掉喂养牲畜的干草以后便撤离了。
[25]初,上为广陵王,布衣张宿以辩口得幸;及即位,累官至比部员外郎。
宿招权受赂于外,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恶之。
上欲以宿为谏议大夫,逢吉曰:谏议重任,必能可否朝政,始宜为之。
宿小人,岂得窃贤者之位!必欲用宿,请去臣乃可。
上由是不悦,逢吉又与裴度异议,上方倚度以平蔡;丁未,罢逢吉为东川节度使。
[25]当初,宪宗在当广陵王时,平民张宿因能言善辩而得到宠爱。
及至宪宗即位以来,张宿历经升迁,做到比部员外郎。
张宿在外面招揽权力,收受贿赂,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很讨厌他。
宪宗准备任命张宿为谏议大夫,李逢吉说:谏议大夫是一个重要的职任,必须是能够裁断朝廷政务的人士,才适于担当这一职务。
张宿是一个小人,怎么能够窃居贤能之士的官位!如果陛下一定要任用张宿,请罢去我的职务才有可能。
宪宗因此心中不快。
李逢吉又与裴度持有不同的意见,而宪宗正在倚靠裴度去平定蔡州。
丁未(二十一日),宪宗将李逢吉罢免为东川节度使。
[26]甲寅,李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
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
彼以往亡不吾虞,正可击也。
遂往,克其外城,斩首千余级。
余众保子城,不敢出,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众惊,将走,下马据胡床,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淮西兵乃退。
或劝乘胜攻其子城,可拔也。
曰:非吾计也。
引兵还营。
[26]甲寅(二十八日),李准备攻打吴房县。
诸将领都说:今天是不利前往的往亡日啊。
李说:我们兵马为数较少,正面作战,兵力不够用的,适于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
敌人因今天是往亡日便不会戒备我们,这正是可以进击的时候。
于是,李率军前往,攻克了吴房的外城,斩首一千余级。
剩下来的吴房兵马防守内城,不敢出战。
李率领兵马撤回,以便诱使吴房兵马出动,淮西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骁勇的骑兵五百人在背后追击。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4)原文[12]闰月,庚子,吐蕃赞普与突骑施苏禄围安西城,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击破之。
[12]闰九月,庚子(初二),吐蕃赞普和突骑施苏禄率领军队围攻安西城,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打败了他们。
[13]回纥承宗族子瀚海司马护输,纠合党众为承宗报仇。
会吐蕃遣使间道诣突厥,王君帅精骑邀之于肃州。
还,至甘州南巩笔驿,护输伏兵突起,夺君旌节,先杀其判官宋贞,剖其心曰:始谋者汝也。
君帅左右数十人力战,自朝至晡,左右尽死。
护输杀君,载其尸奔吐蕃;凉州兵追及之,护输弃尸而走。
[13]回纥承宗的同族兄弟之子瀚海司马护输,纠集亲族部下要为承宗报仇。
适逢吐蕃派使者走小道前往突厥,王君带领精锐的骑兵在肃州拦截他,返回途中,来到甘州南巩笔驿时,护输的伏兵突然冲出来,抢走了王君的节度使旌节,先杀死了王君的判官宋贞,挖出他的心脏说:最早搞阴谋的就是你。
王君带领几十个部下奋力拼杀,从早晨一直战到下午,手下的人全部战死。
护输杀死了王君,用马车载着他的尸体投奔吐蕃。
凉州的唐军闻讯追上了他,护输丢下王君的的尸体逃走。
[14]庚申,车驾发东都,冬,己卯,至西京。
[14]庚申(二十二日),唐玄宗从东都洛阳启程;冬季,十月,己卯(十一日),回到西京长安。
[15]辛巳,以左金吾卫大将军信安王为朔方节度等副大使。
,恪之孙也。
以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等副大使。
时王君新败,河、陇震骇。
嵩引刑部员外郎裴宽为判官,与君判官牛仙客俱掌军政,人心浸安。
宽,之从弟也。
仙客本鹑觚小吏,以才干军功累迁至河西节度判官,为君腹心。
[15]辛巳(十三日),唐玄宗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信安王李为朔方节度等副大使。
李是李恪的孙子。
任命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等副大使。
此时王君刚刚败死,整个河西、陇右地区非常震惊。
萧嵩举荐刑部员外郎裴宽任判官,与王君的判官牛仙客一起掌管军政,人心才渐渐安定下来。
裴宽是裴的堂弟。
牛仙客原是泾州鹑觚县的小吏,依靠才干军功,经过多次升迁当上了河西节度判官,成为王君的亲信。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3)原文未几,汴兵数万攻寿州,州中兵少,吏民凶惧。
延寿制,军中每旗二十五骑。
命黑云队长李厚将十旗击汴兵,不胜;延寿将斩之,厚称众寡不敌,愿益兵更往,不胜则死。
都押牙汝阳柴再用亦为之请,乃益以五旗。
厚殊死战,再用助之,延寿悉众乘之,汴兵败走。
厚,蔡州人也。
不久,朱全忠的汴州军队几万人攻打寿州,州内兵力较少,官吏百姓人心惶惶。
朱延寿便规定,军队每面旗帜下二十五名骑兵。
命令黑云队长李厚带领十旗袭击汴州军队,没有取胜。
朱延寿要将李厚斩杀,李厚说敌众我寡难以抵敌,希望给他增添军队再次前往迎战,如果还不能获胜甘愿一死。
都押牙将汝阳人柴再用也为李厚请求,于是朱延寿又给李厚增拨了五旗兵力。
李厚拼死奋战,柴再用从中协助,朱延寿也率全部人马后援,汴州军队终于败撤走。
李厚是蔡州人。
行密又遣兵袭涟水,拔之。
杨行密又派遣军队袭击泗州涟水县,予以攻克。
[20]钱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
[20]钱向昭宗上表说董昌犯有自行称帝叛逆大罪,不应赦免,请求率领本道军队讨伐董昌。
[21]太傅、门下待郎、同平章事韦昭度以太保致仕。
[21]昭宗诏令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昭度以太保官衔退休。
[22]戊戌,以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
建锋以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22]戊戌(十一日),朝廷任命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
刘建锋委任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23]杨行密遣使诣钱,言董昌已改过,宜释之;亦遣诣昌,使趣朝贡。
[23]杨行密派遣使者前往钱那里,说董昌已经知罪悔过,应当赦免他,也派使者到董昌那里,让他立即向朝廷进贡纳赋。
[24]河东遣其将史俨、李承嗣以万骑驰于于郓,朱友恭退归于汴。
[24]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派遣属下将领史俨、李承嗣带领一万骑兵疾驰进入郓州,朱友恭退走返回汴州。
[25]五月,诏削董昌官爵,委钱讨之。
[25]五月,唐昭宗诏令革除董昌的官职爵位,委派钱征讨董昌。
[26]初,王行瑜求尚书令不获,由是怨朝廷。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①,裨益弘多。
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②,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壸③之中,刑无枉滥。
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
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
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
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
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
太子言于后日:“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
”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及疾笃,与上诀。
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
妾之本宗,因缘葭莩④,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
”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
”己卯,崩于立政殿。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节)[注]①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言劝善规过,诤言直谏。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唐纪)原文唐纪七十七昭宗圣穆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唐纪七十七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公元897年)[1]春,正月,甲申,韩建奏:防城将张行思等告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谋杀臣,劫车驾幸河中。
建恶诸王典兵,故使行思等告之。
上大惊,召建谕之;建称疾不入。
令诸王诣建自陈,建表称:诸王忽诣臣理所,不测事端。
臣详酌事体,不应与诸王相见。
又称:诸王当自避嫌疑,不可轻为举措。
陛下若以友爱含容,请依旧制,令归十六宅,妙选师傅,教以书,不令典兵预政。
且曰:乞散彼乌合之兵,用光《麟趾》之化。
建虑上不从,引麾下精兵围行宫,表疏连上。
上不得已,是夕,诏诸王所领军士并纵归田里,诸王勒归十六宅,其甲兵并委韩建收掌。
建又奏:陛下选贤任能,足清祸乱,何必别置殿后四军!显有厚薄之恩,乖无偏无党之道。
且所聚皆坊市无赖奸猾之徒,平居犹思祸变,临难必不为用,而使之张弓挟刃,密迩皇舆,臣窃寒心,乞皆罢。
诏亦从之。
于是殿后四军二万余人悉散,天子之亲军尽矣。
捧日都头李筠,石门扈从功第一,建复奏斩于大云桥。
建又奏:玄宗之末,永王暂出江南,遽谋不轨。
代宗时吐蕃入寇,光启中朱玫乱常,皆援立宗支以系人望。
今诸王衔命四方者,乞皆召还。
又奏:诸方士出入禁庭,眩惑圣听,宜皆禁止,无得入宫。
诏悉从之。
建既幽诸王于别第,知上意不悦,乃奏请立德王为太子,欲以解之。
丁亥,诏立德王为皇太子,仍更名裕。
[1]春季,正月,甲申(初八),韩建向朝廷上奏说:华州防城将张行思等控告皇室的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图谋杀害我,要劫持皇上的车驾到河中去。
韩建憎恨各王掌管军队,因此指使张行思等控告他们。
昭宗接到韩建的表章大为惊慌,召见韩建,想向他说明,韩建以有病为托词拒不前来。
唐昭宗又命令各王到韩建那里去自行陈述,韩建上表道:各王若忽然来我的住所,变乱之事难以揣测。
我仔细斟酌这件事,不应当和各王见面。
韩建又说:各王应当自动避开嫌疑,不可轻举妄动。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原文唐纪七十六昭宗圣穆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唐纪七十六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进入卢龙节度使官署;李克用命令李存审、刘仁恭带领军队巡视安定卢龙节度使所属的各个州县。
[2]癸未,朱全忠遣其将朱友恭围兖州,朱自郓以兵粮救之,友恭设伏,败之于高梧,尽夺其饷,擒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
[2]癸亥(初五),朱全忠派遣属下将领朱友恭围攻朱瑾据守的兖州,朱从郓州带着军器粮食前往救援朱瑾,朱友恭设下埋伏,在高梧打败朱的人马,把朱携带的军响全部夺去,并擒获河东将领安福顺、安福庆。
[3]已巳,以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希声,元方五世孙也。
[3]已巳(十一日),朝廷任命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陆希声是陆元方的第五代孙子。
[4]壬申,护国节度使王重盈薨,军中请以重荣子行军司马珂知留后事。
珂,重盈兄重简之子也,重荣养以为子。
[4]壬申(十四日),护国节度使王重盈死去,军中将士向朝廷请求任命他的儿子行军司马王珂主持留后事宜。
王珂是王重盈的哥哥王重简的儿子,被王重荣收养为义子。
[5]杨行密表朱全忠罪恶,请会易定、兖、郓、河东兵讨之。
[5]杨行密向朝廷进呈表章历数朱全忠的罪恶,请求会同易定、兖州、郓州、河东的军队一同讨伐朱全忠。
[6]董昌将称帝,集将佐议之。
节度副使黄碣曰: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
齐桓、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
大王兴于畎亩,受朝廷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族灭之计乎!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昌怒,以为惑众,斩之,投其首于厕中,骂之曰:奴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并杀其家八十口,同坎瘗之。
又问会稽令吴镣,对曰:大王不为真诸侯以传子孙,乃欲假天子以取灭亡邪!昌亦族诛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一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一卷(唐纪)(4)原文上深纳其言,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将兵渡海以代旧镇之兵,仍敕仁轨俱还。
仁轨谓仁愿曰:国家悬军海外,欲以经略高丽,其事非易。
今收获未毕,而军吏与士卒一时代去,军将又归。
夷人新服,众心未安,必将生变。
不如且留旧兵,渐令收获,办具资粮,节级遣还;军将且留镇抚,未可还也。
仁愿曰:吾前还海西,大遭谗谤,云吾多留兵众,谋据海东,几不免祸。
今日唯知准敕,岂敢擅有所为!仁轨曰:人臣苟利于国,知无不为,岂恤其私!乃上表陈便宜,自请留镇海东,上从之。
仍以扶余隆为熊津都尉,使招辑其余众。
唐高宗接受他的意见,派遣右威卫将军刘仁愿领兵渡海替换原来留守的士兵,并命令刘仁轨一起返回。
刘仁轨对刘仁愿说:国家派兵远驻海外,想以此治理高丽,这不是容易的事。
现在秋收尚未完成,而军吏与士卒一下子全部替换,将领也要回去,夷人不久前才被征服,人心尚未稳定,必将发生变乱。
不如暂时将旧兵留下,继续完成秋收,准备好粮食和物资,然后分批遣返。
将领也应暂时留下来安定局面,还不能回去。
刘仁愿说:我前次回到海西,遭到众多诽谤,说我故意多留士卒,图谋割据海东,几乎不能免除杀身之祸。
今日只知道按皇帝的命令办事,哪里还敢擅自作主!刘仁轨道:作为臣下,只要有利于国家,知道的事就一定要办,怎么能顾惜个人!于是上书陈述怎么办对国家有利,自己请求留下镇守海东,唐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唐朝又任命扶余隆为熊津都尉,让他招抚百济余众。
[11]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有道士敦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
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
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
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
[11]当初,皇后武则天能屈身忍辱,顺从唐高宗的旨意,所以唐高宗排除不同意见,立她为皇后;等到她得志之后,恃势专权,唐高宗想有所作为,常为她所牵制,唐高宗非常愤怒。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4)原文[19]上自奉天宫疾甚,宰相皆不得见。
丁未,还东都,百官见于天津桥南。
[19]高宗自从在奉天宫病重,连宰相都不得进见。
丁未(二十四日),回东都洛阳,百官朝见于天津桥南。
[20]十二月,丁巳,改元,赦天下。
上欲御则天门楼宣赦,气逆不能乘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之。
是夜,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上崩于贞观殿。
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废万泉、芳桂、奉天等宫。
[20]十二月,丁巳(初四),唐朝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高宗想上则天门楼宣布赦令,因气喘不能乘马,便召集百姓到殿前宣布赦令。
这天夜里,高宗召裴炎入宫,接受遗诏,辅佐朝政。
高宗在贞观殿驾崩。
他在遗诏中命令太子在他灵柩前即帝位,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兼请天后处置。
废除万泉、芳桂、奉天等宫。
庚申,裴炎奏太子未即位,未应宣敕,有要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
甲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太后以泽州刺史韩王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为变,并加三公等官以慰其心。
庚申(初七),裴炎上奏说太子尚未即帝位,不宜由他直接发布诏令,有急需处理的重要事情,希望发布天后的命令由中书省、门下省施行。
甲子(十一日),唐中宗即皇帝位,尊天后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全取决于她。
太后因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等地位尊贵,威望很高,恐怕他们发动变乱,便都给他们加三公等官衔以安定他们的情绪。
[21]甲戌,以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戊寅,以刘景先为侍中。
[21]甲戌(二十一日),唐朝任命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戊寅(二十五日),任命刘景先为侍中。
故事,宰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为司空,房玄龄为仆射,魏徵为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
及裴炎迁中书令,始迁政事堂于中书省。
依旧例,宰相在门下省议事,称为政事堂,所以长孙无忌任司空,房玄龄任仆射,魏徵任太子太师,都主管门下省政务。
等到裴炎升任中书令,才开始将政事堂迁到中书省。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唐纪)原文唐纪七十九昭宗圣穆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唐纪七十九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1]春,正月,癸丑,朱全忠复屯三原,又移军武功。
河东将李嗣昭、周德威攻慈、隰,以分全忠兵势。
[1]春季,正月癸丑(初六),朱全忠率领军队再次驻扎三原,不久又移驻武功。
河东将领李嗣昭、周德威攻击慈州、隰州,藉以分散朱全忠的兵势。
[2]丁卯,以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2]丁卯,(二十日),朝廷任命给事中韦贻范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3]丙子,以给事中严龟充岐、汴和协使,赐朱全忠姓李,与李茂贞为兄弟;全忠不从。
[3]丙子(二十九日),朝廷以给事中严龟充任岐、汴和协使,赐朱全忠姓李,与李茂贞为兄弟。
朱全忠没有听从。
时茂贞不出战。
全忠闻有河东兵,二月,戊寅朔,还军河中。
当时,李茂贞不出城迎战。
朱全忠听说河东军队攻打慈州等地,就率军于二月戊寅朔(初一)回河中。
李嗣昭等攻慈、隰,下之,进逼晋、绛。
己丑,全忠遣兄子友宁将兵会晋州刺史氏叔琮击之。
李嗣昭袭取绛州,汴将康怀英复取之。
嗣昭等屯蒲县;乙未,汴军十万营于蒲南,叔琮夜师众断其归路而攻其垒,破之,杀获万余人。
己亥,全忠自河中赴之,乙巳,至晋州。
李嗣昭等攻克慈州、隰州,向晋州、绛州进逼。
己丑(十二日),朱全忠派遣他哥哥的儿子朱友宁率领军队,会同晋州刺史氏叔琮攻击河东军队。
李嗣昭偷袭并攻取绛州,汴军将领康怀英又收复绛州。
李嗣昭等驻扎蒲县。
乙未(十八日),汴州军队十万在蒲南扎营,氏叔琮乘夜率众截断李嗣昭等的归路,并进攻他们的营垒,将河东军队打得大败,杀获一万余人。
己亥(二十二日),朱全忠自河中前往,乙巳(二十八日)到达晋州。
[4]盗发简陵。
[4]盗贼掘开唐懿宗的简陵。
[5]西川兵至利州,昭武节度使李继忠弃镇奔凤翔;王建以剑州刺史王宗伟为利州制置使。
[5]西川军队到达利州,昭武节度使李继忠放弃镇所逃奔凤翔。
西川节度使王建以剑州刺史王宗伟担任利州制置使。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四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四卷(唐纪)(4)原文[30]庚辰,加西川节度使西平王王建守司徒,进爵蜀王。
[30]庚辰,(十三日),朝廷给西川节度使西平王王建加官署司徒,进爵蜀王。
[31]前渝州刺史王宗本言于王建,请出兵取荆南;建从之,以宗本为开道都指挥使,将兵下峡。
[31]前渝州刺史王宗本向王建进言,请出兵攻取荆南。
王建听从,任命王宗本为开道都指挥使,率兵船下三峡。
[32]初,宁国节度使田破冯弘铎,诣广陵谢杨行密,因求池、歙为巡属,行密不许。
行密左右下及狱吏,皆求赂于,怒曰:吏知吾将下狱邪!及还,指广陵南门曰:吾不可复入此矣!兵强财富,好攻取;行密既定淮南,欲保境息民,每抑止之,不从。
及解释钱,尤恨之,阴有叛志。
李神福言于行密曰:必反,宜早图之。
行密曰:有大功,反状未露,今杀之,诸将人人自危矣!有良将曰康儒,与谋议多不合,行密知之,擢儒为庐州刺史。
以儒为贰于己,族之。
儒曰:吾死,田公亡无日矣!遂与润州团练使安仁义同举兵,仁义悉焚东塘战舰。
[32]当初,宁国节度使田打败冯弘铎,前往广陵告谢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因有功要求把池州、歙州作为自己的巡视属地,杨行密没有答应。
杨行密左右的人以及狱吏,都向田索要财物,田勃然大怒说:你狱吏知道我将要下狱吗!等到回去的时侯,田指着广陵的南门说:我不能再入此城了!田兵强财富,喜好攻战夺取;杨行密己经平定淮南,想要保境安民,往往加以压抑制止,田不从。
等到杨行密与钱亲善友好,田就更加恨他,暗中己有背叛杨行密的志向。
李神福向杨行密进言说:田一定要谋反,应当尽早设法应付。
杨行密说:田有大功劳,谋反的行迹没有暴露,现在杀他,各位将官就要人人自危了!田有个良将叫康儒,与田商议事情经常意见不合,杨行密知道这情况以后,擢升康儒为庐州刺史。
田以为康儒对自己有二心,将他全族杀死。
康儒说:我死了,田公灭亡就没有几天了!田于是与润州团练使安仁义一同起兵,安仁义全部焚烧了杨行密停在扬州东塘的战舰。
遣二使诈为商人,诣寿州约奉国节度使朱延寿,行密将尚公遇之,曰:非商人也。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唐纪)(4)原文时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
人乍饱食,死者复伍之一。
数月,人肤色乃复故。
当时,由于连年饥荒,将士、百姓全都又瘦又黑。
至此,麦子开始成熟,街市中有了醉酒之人,当时认为这是嘉兆瑞象。
人们骤然吃得很饱,因此而致死的人又有五分之一。
过了几个月,人们皮肤的颜色才恢复原状。
[6]以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6]德宗任命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7]秋,七月,淮西兵民使吴少诚杀陈仙奇,自为留后。
少诚素狡险,为李希烈所宠任,故为之报仇。
己酉,以虔王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以少诚为留后。
[7]秋季,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死陈仙奇,自任留后。
吴少诚素来狡猾阴险,被李希烈所眷宠信任,所以吴少诚为他报仇。
己酉(二十二日),德宗任命虔王李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任命吴少诚为留后。
[8]以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
陈许荒乱之馀,户口流散。
曲环以勤俭率下,政令宽简,赋役平均,数年之间,流亡复业,兵食皆足。
[8]德宗任命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
在兵荒马乱之后,陈许地区户口流亡散失。
曲环以勤俭的作风约束部下,行政措施与法令都很宽和简明,赋税劳役平均,在几年时间里,流离亡散的人们又重操旧业,兵马与粮食都充足起来。
[9]八月,癸未,义成节度使李澄薨,其子士宁谋总军务,秘不发丧。
[9]八月,癸未(二十七日),义成节度使李澄去世,他的儿子李克宁图谋总揽军中事务,隐秘死讯,暂不公告于众。
[10]丙戌,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陇、、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州县各城守。
诏浑将万人,骆元光将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
[10]丙戌(三十日),吐蕃尚结赞大规模地侵犯泾州、陇州、州、宁州,掳掠人口与牲畜,收割庄稼,西部边境骚动不安,州县各自据城防守。
德宗颁诏命令浑带领一万人,骆元光带领八千人在咸阳驻扎,以防御吐蕃。
[11]初,上与李泌议复府兵,泌因为上历叙府兵自西魏以来兴废之由,且言:府兵平日皆安居田亩,每府有折冲领之,折冲以农隙教习战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4)原文
[30]李克用大举蕃、汉兵南下,上表称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称兵犯阙,贼害大臣,请讨之,又移檄三镇,行瑜等大惧。
克用军至绛州,刺史王瑶闭城据之;克用进攻,旬日,拔之,斩瑶于军门,杀城中违拒者千余人。
秋,七月,丙辰朔,克用至河中,王珂迎谒于路。
[30]李克用大规模地发动蕃族和汉人的军队向南开进,他向唐昭宗上表声称王行瑜、李茂贞、韩建派兵进犯京师,残害朝中大臣,请求讨伐他们。
李克用又向王行瑜、李茂贞、韩建三位节度使发去征讨檄文,王行瑜等大为恐惧。
李克用的军队到达绛州,绛州刺史王瑶关闭城门抵抗;李克用发动进攻,十天,就将绛州攻克,在军营的大门将王瑶斩杀,并杀掉城内进行抵抗的一千余人。
秋季,七月,丙辰朔(初一),李克用到达河中,王珂在路上迎接拜见他。
匡国节度使王行约败于朝邑,戊午,行约弃同州走,己未,至京师。
行约弟行实时为左军指挥使,帅众与行约大掠西市。
行实奏称同华已没,沙陀将至,请车驾幸州。
庚申,枢密使骆全奏请车驾幸凤翔。
上曰:朕得克用表,尚驻军河中。
就使沙陀至此,朕自有以枝梧,卿等但各抚本军,勿令摇动。
匡国节度使王行约在朝邑打了败仗,戊午(初三),王行约放弃同州逃路,己未(初四),到达京师长安。
王行约的弟弟王行实当时充任京师左军指挥使,他率领手下人马与王行约一起在长安西市大肆
抢掠。
王行实向唐昭宗上表奏称,同州、华州已经沦陷,李克用的沙陀人马就要到了,请皇帝的车驾到州去避难。
庚申(初五),枢密使骆全上表奏请皇帝出巡凤翔。
唐昭宗说:朕收到了李克用的表章,他尚且率军在河中驻扎。
即使是李克用的沙陀人马到达这里,朕自然有办法应付他,你们只要各自安抚好自己的军队。
不要让他们动摇骚动。
右军指挥使李继鹏,茂贞假子也,本姓名阎,与骆全谋劫上幸凤翔;中尉刘景宣与王行实知之,欲劫上幸州;孔纬面折景宣,以为不可轻离宫阙。
向晚,继鹏连奏请车驾出幸,于是王行约引左军攻右军,鼓噪震地。
上闻乱,登承天楼,欲谕止之,捧日都头李筠将本军,于楼前侍卫。
李继鹏以凤翔兵攻筠,矢拂御衣,著于楼桷,左右扶上下楼;继鹏复纵火焚宫门,烟炎蔽天。
时有盐州六都兵屯京师,素为两军所惮,上急召令入卫;既至,两军退走,各归州及凤翔。
城中大乱,互相剽掠,上与诸王及亲近幸李筠营,护跸都头李居实帅众继至。
右军指挥使李继鹏,是李茂贞的养子,原本叫阎,他与骆全策划劫持唐昭宗前往凤翔。
中尉刘景宣与王行实知道了,则想劫持昭宗前赴州。
孔纬当面驳斥刘景宣,认为皇帝不能轻易离开长安宫殿。
近傍晚时,李继鹏接连上奏请昭宗出走凤翔,王行约见李继鹏要抢先劫走昭宗,便带领他的左军攻打李继鹏的右军,锣鼓喧闹声惊天动地。
昭宗听到外面混乱,便登上承天楼,想谕令制止他们,捧日都头李筠带领自己的军队,在承天楼前护卫昭宗。
李继鹏指挥凤翔军队攻打李筠,飞箭掠过昭宗的衣服,落在承天楼椽木上,身边的侍卫搀扶着昭
宗下楼;李继鹏又放火焚烧宫门,浓烟烈炎遮盖了天空。
当时有盐州六都军队驻扎京师,平时左、右两军都很惧怕他们,昭宗便紧急召令这支军队入宫护卫;盐州六都军队到达后,左、右两军队都撤退离去,分别返回州和凤翔。
长安城内大为混乱,到处抢劫掠夺,昭宗与各王以及亲近人员到李筠的军营躲避,神策军护跸都头李居实率领人马随后也赶到。
或传王行瑜、李茂贞欲自来迎车驾,上惧为所迫,辛酉,以筠、居实两都兵自卫,出启夏门,趣南山,宿莎城镇。
士民追从车驾者数十万人,比至谷口,死者三之一,夜,复为盗所掠,哭声震山谷。
时百官多扈从不及,户部尚书、判度支及盐铁转运使薛王知柔独先至,上命权知中书事及置顿使。
有人传说王行瑜、李茂贞要亲自来长安迎接皇帝,昭宗担心被他们逼迫,辛酉(初六),命令李筠、李居实的两都军队进行护卫,出长安城南面的启夏门,急速奔往南山,在莎城镇过夜。
追随昭宗车驾的人民有几十万,等到抵达南山的谷口时,中暑而死的人竟有三分之一,夜里,流亡的百姓又遭受盗贼的抢掠,哭喊的声音震动山谷。
当时朝廷百官大多没有来得及跟随上昭宗,唯有户部尚书、判度支及盐铁转运使薛王李知柔首先赶到,昭宗便任命他暂时掌管中书省事务及兼任置顿使。
壬戌,李克用入同州。
崔昭纬、徐彦若、王搏至莎城。
甲子,上徙幸石门镇,命薛王知柔与知枢密院刘光裕还京城,制置守卫宫禁。
丙寅,李克用遣节度判官王奉表问起居。
丁卯,上遣内侍郗廷昱,赍
诏诣李克用军,令与王珂各发万骑同赴新平。
又诏彰义节度使张以泾原兵控扼凤翔。
壬戌(初七),李克用进入同州。
崔昭纬、徐彦若、王抟到达莎城。
甲子(初九),昭宗迁移到石门镇,诏令薛王李知柔与主管枢密院的刘光裕返回京城,安置守卫皇宫。
丙寅(十一日),李克用派遣节度判官王敬奉表文问候昭宗的起居情况。
丁卯(十二日),昭宗派遣内侍郗廷昱带着诏令前赴李克用的军营,命令李克用与王珂分别派发一万骑兵,一同赶往州新平郡讨伐王行瑜,又诏令彰义节度使张带领泾原军队控制凤翔的李茂贞。
李克用遣兵攻华州;韩建登城呼曰:仆于李公未尝失礼,何为见攻?克用使谓之曰:公为人臣,逼逐天子,公为有礼,孰为无礼者乎!会郗廷昱至,言李茂贞将兵三万至,王行瑜将兵至兴平,皆欲迎车驾,克用乃释华州之围,移兵营渭桥。
李克用派遣军队进攻华州;韩建登上华州城楼呼喊着说:我对李公不曾失礼,为什么要攻打我?李克用派人对他说:你是大唐的臣子,却逼迫驱赶皇帝,你这样如果还算有礼,那么天下还有谁是无礼呢?恰巧这时郗廷昱赶到,他对李克用说,李茂贞带领军队三万已到,王行瑜率领军队到达兴平,都想迎接唐昭宗的车驾,李克用于是解除对华州的围攻,把军队开赴渭桥安营扎寨。
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监铁转运使,俟反正日赴镇。
昭宗任命薛王李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然暂任京兆
尹、判度支,并充任盐铁转运使,让他等待平乱反正后再前赴岭南镇所。
上在南山旬余,士民从车驾避乱者日相惊曰:、岐兵至矣!上遣延王戒丕诣河中,趣李克用令进兵。
壬午,克用发河中。
上遣供奉官张承业诣克用军。
承业,同州人,屡奉使于克用,因留监其军。
己丑,克用进军渭桥,遣其将李存贞为前锋;辛卯,拔永寿,又遣史俨将三千骑诣石门侍卫。
癸巳,遣李存信、李存审会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王行瑜梨园寨,擒其将王令陶等,献于行在。
思孝本姓拓跋,思恭之弟也。
李茂贞惧,斩李继鹏,传首行在,上表请罪,且遣使求和于克用。
上复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谕克用,令且赦茂贞,并力讨行瑜,俟其殄平,当更与卿议之。
且命二王拜克用为兄。
昭宗在南山已有十几天了,跟随唐昭宗车驾的士人百姓每天都惊慌失措地相互惊叫:州、岐州的军队到了!昭宗派遣延王李戒丕前赴河中,催促李克用下令开进军队。
壬午(二十七日),李克用的军队从河中出发。
唐昭宗派遣供奉官张承业前往李克用的军营。
张承业是同州人,多次奉唐昭宗的谕令出使李克用,昭宗趁便把他留在李克用的军营监视。
己丑(八月初五),李克用命令军队向渭桥开进,派遣属下将领李存贞为前锋;辛卯(初七),李克用攻克永寿,又派遣史俨带领三千骑兵前赴石门护卫唐昭宗。
癸巳(初九),李克用派遣李存信、李存审会同保大节度使李思孝攻打在梨园寨的王行瑜,擒获王行瑜的将领王令陶等人,送往南山昭宗那里。
李思孝本姓拓跋,是拓跋思恭的弟弟。
李茂贞兵败很是恐惧,他斩杀李继鹏,把头颅传
送到石门镇昭宗的住地,向朝廷进呈表章请求治他的罪,并且派出使者向李克用求和。
昭宗再次派遣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传谕李克用,命令暂且赦免李茂贞,联合军队全力讨伐王行瑜,等到把王行瑜消灭了,朝廷会再与李克用商议处置李茂贞。
昭宗并且命令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拜李克用为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