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原文

合集下载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九卷(唐纪)(2)原文[12]忠义节度使赵德薨,子匡凝代之。

[12]忠义节度使赵德死去,他的儿子赵匡凝代任忠义节度使。

[13]范晖骄侈失众心,王潮以从弟彦复为都统,弟审知为都监,将兵攻福州。

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

[13]福建观察使范晖骄横奔侈造成属下离心离德,王潮任命堂弟王彦复为都统,胞弟王审知为都监,带领军队攻打福州,人民自动请求运送粮米给王潮的军队,平湖洞以及海边的蛮夷都用战船援助王潮。

[14]辛丑,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

杨守亮遣其将符昭救之,径趋成都,营三学山。

建亟召华洪还。

洪疾驱而至,后军尚未集,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14]辛丑(二十六日),王建派遣同族子弟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带领军队五万攻打彭州,杨晟迎战失败,王宗裕等当即围攻杨晟。

杨守亮派遣属下将领符昭前去救助杨晟,符昭直接奔赴成都,在汉州金堂县的三学山安营扎寨。

王建紧急召令华洪返回成都。

华洪火速赶到,后面的军队还没有来得及集结,就带领几百人的夜间到离符昭营寨几里以外的地方,频繁地击打更鼓。

符昭以为是王建的军队大规模来到,便带领军队连夜逃跑了。

[15]三月,以户部郑延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延昌,从谠之从兄弟也。

[15]三月,朝廷任命户部尚书郑延昌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郑延昌是郑从谠的堂兄弟。

[16]左神策勇胜三都都指挥使杨子实、子迁、子钊,皆守亮之假子也,自渠州引兵救杨晟,知守亮必败,壬子,帅其众二降于王建。

[16]左神策勇胜三都都指挥使杨子实、杨子迁、杨子钊,都是杨守亮的养子,他们从渠州带领军队救援杨晟,知道杨守亮一定要失败,便于壬子(初八),率领所部人马共计二万向王建投降。

[17]李克用、王处存合兵攻王熔,癸丑,拔天长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2)原文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2)原文神策兵马使尚可孤讨伐李希烈,在襄阳带领三千人,由武关前往增援,在七盘驻扎,打败了朱的将领仇敬,于是攻取蓝田。

尚可孤是宇文部的别支。

镇国军副使骆元光,其先安息人,骆奉先养以为子,将兵守潼关近十年,为众所服。

朱遣其将何望之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州走行在。

望之据其城,将聚兵以绝东道;元光引关下兵袭望之,走还长安。

元光遂军华州,召募士卒,数日,得万余人。

数遣兵攻元光,元光皆击却之,贼由是不能东出。

上即以元光为镇国军节度使,元光乃将兵二千西屯昭应。

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他的先人是安息人,骆奉先将他收为养子。

他带兵防守潼关将近十年,兵众都服从他的指挥。

朱派遣他的将领何望之袭击华州,华州刺史董晋放弃了州城,逃奔行在。

何望之占领华州城后,准备集中兵力,以便截断东行的道路。

骆元光带领潼关兵袭击何望之,何望之逃回长安。

于是骆元光驻军华州,召募士兵,不过几天,招得一万余人。

朱多次派兵进攻骆元光,都被骆元光击退,敌军自此不能东出。

德宗随即任命骆元光为镇国军节度使。

骆元光领兵两千人,向西屯驻昭应。

马燧遣其行军司马王权及其子汇将兵五千人入援,屯中渭桥。

马燧派遣他的行军司马王权及其儿子王汇带兵五千人前去增援奉天,在中渭桥屯驻。

于是党所据惟长安而已,援军游骑时至望春楼下。

李忠臣等屡出兵皆败,求援于,恐民间乘弊抄之,所遣兵皆昼伏夜行。

当时,朱一伙所占领的地盘,只有长安而已,援军的巡哨骑兵有时前进到望春楼的下面。

李忠臣等人屡次出兵,都被打败,便向朱求援。

朱唯恐民间乘己疲困,前来抄袭,他所派遣的兵马都是昼伏夜行。

内以长安为忧,乃急攻奉天,使僧法坚造云梯,高广各数丈,裹以革,下施巨轮,上容壮士五百人;城中望之惧。

上以问群臣,浑、侯仲庄对曰:臣观云梯势甚重,重则易陷,臣请迎其所来凿地道,积薪蓄火以待之。

神武军使韩澄曰:云梯小伎,不足上劳圣虑,臣请御之。

乃度梯之所,广城东北隅三十步,多储膏油松脂薪苇于其上。

资治通鉴192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pdf

资治通鉴192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纪七.pdf

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甲申,624)1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宫避暑。

2 辛亥,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

3 丙辰,吐谷浑寇扶州,刺史蒋善合击走之。

4 壬戌,庆州都督杨文幹反。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

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馀人为东宫卫士,分屯左、右长林,号长林兵。

又密使右虞候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

为人所告,上召建成责之,流可达志于嶲州。

杨文幹尝宿卫东宫,建成与之亲厚,私使募壮士送长安。

上将幸仁智宫,命建成居守,世民、元吉皆从。

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

”又使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以甲遗文幹。

二人至豳州,上变,告太子使文幹举兵,使表里相应。

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亦诣宫言状。

上怒,托他事,手诏召建成,令诣行在。

建成惧,不敢赴。

太子舍人徐师谟劝之据城举兵;詹事主簿赵弘智劝之贬损车服,屏从者,诣上谢罪,建成乃诣仁智宫。

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属于毛鸿宾堡,以十馀骑往见上,叩头谢罪,奋身自掷,几至于绝。

上怒不解,是夜,置之幕下,饲以麦饭,使殿中监陈福防守,遣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幹。

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文幹遂举兵反。

上遣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击之。

甲子,上召秦王世民谋之,世民曰:“文幹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

”上曰:“不然。

文幹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

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

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

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上以仁智宫在山中,恐盗兵猝发,夜,帅宿卫南出山外。

行数十里,东宫官属继至,皆令三十人为队,分兵围守之。

明日,复还仁智宫。

世民既行,元吉与妃嫔更迭为建成请,封德彝复为之营解于外,上意遂变,复遣建成还京师居守。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原文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唐纪三十六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公元757年)[1]九月,丁丑,希德以轻骑至城下挑战,千里帅百骑开门突出,欲擒之;会救至,收骑退还,桥坏,坠堑中,反为希德所擒。

仰谓从骑曰:吾不幸至此,天也!归语诸将,善为守备,宁失帅,不可失城。

希德攻城,竟不克,送千里于洛阳,安庆绪以为特进,囚之客省。

[1]九月丁丑(初二),判军大将蔡希德率领轻装骑兵来到上党城下挑战,节度使程千里率领一百名骑兵开城门突然杀出,想要活捉蔡希德,这时叛军救兵来到,程千里只好收兵退回,因为城门口的过桥被毁坏,程千里坠入城壕之中,反被蔡希德俘虏。

程千里仰天长叹对随从的骑兵说:我不幸被叛军俘虏,这是天意!回到城里后请告诉诸位将领,让他们好好坚守,宁可失去将帅,不能够失去城池。

蔡希德又领兵攻城,没有攻克,于是把程千里送往洛阳,安庆绪任命程千里为特进,囚禁于客省。

[2]郭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

怀仁可汗遣其子叶护及将军帝德等将精兵四千余人来至凤翔;上引见叶护,宴劳赐赉,惟其所欲。

丁亥,元帅广平王将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号二十万,发凤翔。

见叶护,约为兄弟,叶护大喜,谓为兄。

回纥至扶,郭子仪留宴三日。

叶护曰:国家有急,远来相助,何以食为!宴毕,即行。

日给其军羊二百口,牛二十头,米四十斛。

[2]郭子仪认为回纥兵精,能征善战,就劝肃宗多征回纥兵以平叛。

回纥怀仁可汗派他的儿子叶护和将军帝德等率领精兵四千余人来到凤翔,肃宗接见叶护,设宴招待,赏赐财物,随其所愿,无不满足。

丁亥(十二日),元帅广平王李率领朔方等各镇兵及回纥、西域各国兵共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

李见到回纥叶护,二人约为兄弟,叶护十分高兴,称李为兄。

回纥人到达扶风,郭子仪留他们宴请三天。

叶护说:国家在危难之中,我们远来援助,还没有作战,那里顾得上大吃大喝!宴会后便立即出发。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10)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10)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10)原文李等人到了回纥的牙账,回纥可汗身着红褐色的袍子,头戴胡帽,坐在帐中的床上,戒备森严,而却让李等人立在牙帐外面。

李不拜而立,可汗说:我与你们的皇帝天可汗都是国家的君主,君与臣有礼节,你们为何不下拜?李与鲜于叔明回答说:过去我们唐朝与其他的国家通婚,都是以宗室女为公主。

现在我们的天子因为可汗有战功,所以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可汗为妻。

恩重礼厚,不知可汗为什么要以女婿的身份而傲视岳丈,坐于床上接受册命!可汗听后,立刻改变了态度,起来接受册命。

第二天,又立宁国公主为可敦,举国庆贺。

[25]乙未,郭子仪入朝。

[25]乙未(二十五日),郭子仪入朝。

[26]八月,壬寅,以青、登等五州节度使许叔冀为滑、濮等六州节度使。

[26]八月壬寅(初三),朝廷任命青州、登州等五州节度使许叔冀为滑州、濮州等六州节度使。

[27]庚戌,李光弼入朝。

丙辰,以郭子仪为中书令,光弼为侍中。

丁巳,子仪诣行营。

[27]庚戌(十一日),李光弼入朝。

丙辰(十七日),朝廷任命郭子仪为中书令,李光弼为侍中。

丁巳(十八日),郭子仪返回节度行营。

[28]回纥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将骁骑三千助讨安庆绪,上命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领之。

[28]回纥可汗派遣他的臣下骨啜特勒与帝德率领精锐骑兵三千来助唐讨伐安庆绪,肃宗命令朔方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带领他们。

[29]九月,庚午朔,以右羽林大将军赵为蒲、同、虢三州节度使。

[29]九月庚午朔(初一),朝廷任命右羽林大将军赵为蒲州、同州、虢州三州节度使。

[30]丙子,招讨党项使王仲升斩党项酋长拓跋戎德,传首。

[30]丙子(初七),招讨党项使王仲升杀了党项酋长拓跋戎德,传头颅到京师。

[31]安庆绪之初至邺也,虽枝党离析,犹据七郡六十余城,甲兵资粮丰备。

庆绪不亲政事,专以缮台沼楼船、酣饮为事。

其大臣高尚、张通儒等争权不叶,无复纲纪。

蔡希德有才略,部兵精锐,而性刚,好直言,通儒谮而杀之;麾下数千人皆逃散,诸将怨怒不为用。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2)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2)原文[3]戊戌,以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将凤翔、宁、泾原、奉天、好行营兵万余人讨希烈,又诏诸道共讨之。

曜行至郏城,遇希烈前锋将陈利贞,击破之;希烈势小沮。

曜,翰之子也。

[3]戊戌(二十一日),德宗任命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领凤翔、宁、泾原、奉天、好行营兵马一万余人讨伐李希烈,又颁诏命各道共同讨伐。

哥舒曜来到郏城时,与李希烈的前锋将领陈利贞遭遇,并打败了他,李希烈军的声势稍挫。

哥舒曜是哥舒翰的儿子。

希烈使其将封有麟据邓州,南路遂绝,贡献、商旅皆不通。

壬寅,诏治上津山路,置邮驿。

李希烈让他的将领封有麟占据邓州,南方的通路于是断绝了,运送贡物以及商人旅客都不能通过。

壬寅(二十五日),德宗颁诏修治上津县的山路,并设置了通邮的驿站。

[4]二月,戊申朔,命鸿胪卿崔汉衡送区颊赞还吐蕃。

[4]二月,戊申朔(初一),德宗命令鸿胪卿崔汉衡送区颊赞返回吐蕃。

[5]丙寅,以河阳三城、怀、卫州为河阳军。

[5]丙寅(十九日),朝廷以河阳三城、怀州、卫州设置河阳军。

[6]丁卯,哥舒曜克汝州,擒周晃。

[6]丁卯(二十日),哥舒曜攻克汝州,擒获周晃。

[7]三月,戊寅,江西节度使曹王皋败李希烈将韩霜露于黄梅,斩之;辛卯,拔黄州。

时希烈兵栅蔡山,险不可攻。

皋声言西取蕲州,引舟师溯江而上,希烈之将引兵循江随战。

去蔡山三百余里,皋乃复放舟顺流而下,急攻蔡山,拔之。

希烈兵还救之,不及而败。

皋遂进拔蕲州,表伊慎为蕲州刺史,王锷为江州刺史。

[7]三月,戊寅(初一),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在黄梅打败李希烈的将领韩霜露,并斩杀了他。

辛卯(十四日),曹王李皋攻克黄州。

当时,李希烈的兵马在蔡山树起栅垒,形势险要,难以攻打。

李皋声称西取蕲州,带领水军溯而上,李希烈的将领带兵沿着长江尾随而战。

当离开蔡山三百余里的时候,李皋便又放开船只,顺流而下,急攻蔡山,并将蔡山攻克。

李希烈回军救援不及而失败。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3)原文[15]五月己丑(初五),李光弼从河中入朝。

[16]初,李辅国与张后同谋迁上皇于西内。

是日端午,山人李唐见上,上方抱幼女,谓唐曰:朕念之,卿勿怪也。

对曰:太上皇思见陛下,计亦如陛下之念公主也。

上泫然泣下,然畏张后,尚不敢诣西内。

[16]当初,李辅国与张后合谋将太上皇玄宗迁到西内居住。

这一天是端午,隐士李唐见到肃宗,肃宗正抱着小女儿,对李唐说:朕很顾念她,你不要见怪。

李唐回答说:太上皇思念和想见陛下,大概也同陛下顾念公主一样。

肃宗流下了眼泪,然而他惧怕张后,还不敢到西内去探视。

[17]癸巳,党项寇宝鸡。

[17]癸巳(初九),党项进犯宝鸡。

[18]初,史思明以其博州刺史令狐彰为滑郑汴节度使,将数千兵戍滑台。

彰密因中使杨万定通表请降,徙屯杏园度。

思明疑之,遣其将薛芨围之。

彰与岌战,大破之,因随万定入朝。

甲午,以彰为滑、卫等六州节度使。

[18]从前,史思明让他的博州刺史令狐彰担任滑郑汴节度使,率领数千士兵戍守滑台。

令狐彰秘密通过中使杨万定上表请求归降,又将军队转移到杏园度驻扎。

史思明怀疑令狐彰叛变,派遣部将薛岌包围他。

令狐彰与薛岌交战,将薛彰打得大败,于是跟随杨万定入朝。

甲午(初十)肃宗任命令狐彰为滑州、卫州等六州节度使。

[19]戊戌,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击史朝义范阳兵,破之。

[19]戊戌(十四日),平卢节度使侯希逸攻击史朝义的范阳部队,将他们打败。

[20]乙未,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攻绵州,庚子,拔之,斩段子璋。

[20]乙未(十一日),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共同进攻绵州,庚子(十六日),攻克绵州,杀掉段子璋。

[21]复以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

[21]肃宗重新任命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师、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淮南西、山南东、荆南、江南西、浙江东、浙江西八道行营节度,让他出镇临淮郡。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与解析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与解析唐纪是《资治通鉴》的一部分,记录了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研究唐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唐纪》的原文以及对其进行的解析。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从周朝到五代的历史。

唐纪是其中包含的一个部分,主要记录了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唐纪》的原文和解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和人物传记,深入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唐纪》的原文:“武德四年,初置天策府,以开元故事,修补官舍。

是时,又以他日迁邑赐与之地,有司参议尚书令李渊职,以为天策东北郊也。

渊性剽勇,及有天下,衣冠视事,张揽群英,天下咸服。

阐教塾授,讲明儒术,修行自养,熏陶士众。

凡天策府所领,凡三百人,俗号曰‘李渊家奴’。

时人谓渊为‘李家驸马’,服色夷狄也。

”接下来,我们对上述原文进行解析:在武德四年,唐太宗李渊首创了天策府,按照开元时期的盛况修建官舍。

当时,通过迁邑等方式给予了天策府一块土地。

由官员参议尚书令李渊负责管理,作为天策的东北郊。

李渊性格勇敢,天下大乱之后,他以显赫的仪表和行为,亲近文臣武将,天下人都尊服他。

他还设立教育机构,传授儒家学问,培养士人,修养自身,影响了许多人。

天策府下辖300人,人们俗称这些人为“李渊家奴”。

当时的人们认为李渊就像“李家的婿马”,服饰和外表都有些异域风格。

通过上述解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了该段《唐纪》的内容,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在整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这种格式,介绍不同段落的《唐纪》原文,并进行相应的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历史。

通过《唐纪》的原文和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历史发展和人物传记,深入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深入研究唐朝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九卷(唐纪)(3)原文[6]甲子,征前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武元衡入知政事。

[6]甲子(十一日),宪宗征召前任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武元衡入朝执掌政事。

[7]夏,六月,大水。

上以为阴盈之象,辛丑,出宫人二百车。

[7]夏季,六月,发生了严重的水灾,宪宗认为这是阴气满盈的象征。

辛丑(初五),宪宗将二百车宫中妇女打发出宫。

[8]秋,七月,振武节度使李光进请修受降城,兼理河防。

时受降城为河所毁,李吉甫请徒其徒于天德故城,李绛及户部待郎卢坦以为:受降城,张仁愿所筑,当碛口,据虏要冲,美水草,守边之利地。

今避河患,退二三里可矣,奈何舍万代永安之策,徇一时省费之便乎!况天德故城僻处确瘠,去河绝远,烽侯警急不相应接,虏忽唐突,势无由知,是无故而蹙国二百里也。

及城使周怀义奏利害,与绛、坦同。

上卒用吉甫策,以受降城骑士隶天德军。

[8]秋季,七月,振武节度使李光进请求修筑受降城,同时治理黄河的堤防。

当时,受降城被黄河毁坏,李吉甫请求将李光进的部众迁移到天德军的旧城去。

李绛与户部侍郎卢坦认为:这座受降城是张仁愿修筑起来的,地处大漠的出口,占据着控制异族的交通紧要之地,水草丰美,是守卫边防的好地方。

现在,为了避开黄河的危害,后退两三里地就行了,怎么能够舍弃万世永远安定的大计,曲从暂时节省开支的便利呢!何况天德军旧城处于荒远之地,土质瘠薄多石,距离黄河极远,烽火台示警告急时,不能够相互呼应,异族忽然前来横冲直撞,势必无法得知,这是毫无原由地使国家减缩了二百里的土地啊!及至受降城使周怀义奏陈利弊得失,所讲的与李绛、卢坦相同。

但是,宪宗最终还是采用了李吉甫的策划,将受降城的骑兵隶属于天德军。

李绛言于上曰:边军徒有其数而无其实,虚费衣粮,将帅但缘私役使,聚货财以结权幸而已,未尝训练以备不虞,此不可不于无事之时豫留圣意也。

时受降城兵籍旧四百人,及天德军交兵,止有五十人,器械止有一弓,自余称是。

故绛言及之。

上惊曰:边兵乃如是其虚邪!卿曹当加按阅。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3)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九卷(唐纪)(3)原文[16]肃宗问李泌说:现在叛军如此强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平定?李泌回答说:我看到叛军把抢掠的子女与财物都运往老巢范阳,这难道有雄据天下的志向吗!现在只是那些胡人将领为安禄山卖力,汉人只有高尚等几个人,其余的都不过是一些胁从。

以我的看法,不过二年,天下就会平定。

肃宗说:这有什么道理?李泌回答说:叛军中勇将不过是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几个人。

现在我们如果命令李光弼率兵从太原出井陉关,郭子仪率兵从冯翊进入河东,这样史思明与张忠志便不敢离开范阳与常山,安守忠与田乾真则不敢离开长安,我们以两支军队拖住了叛军的四员骁将,跟随安禄山的只有阿史那承庆了。

希望下敕书命令郭子仪不要攻取华阴,使两京之间的道路畅通,陛下率领所征召的军队驻扎于扶风,与郭子仪、李光弼交互攻击叛军,叛军如果救援这头,就攻击他们的那头,如果救援那头,就攻击这头,使叛军在数千里长的战线上往来,疲于奔命,我们则以逸待劳,叛军如果来交战,就避开他的锋芒,如果要撤退,就乘机攻击,不攻占城池,不切断来往的道路。

明年再任命建宁王李为范阳节度大使,从塞北出击,与李光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以攻取范阳,颠覆叛军的巢穴。

这样叛军想要撤退则归路已断,要留在两京则不得安宁,然后各路大军四面合击而进攻,就一定能够平息叛军。

肃宗听后很高兴。

时张良娣与李辅国相表里,皆恶泌。

建宁王谓泌曰:先生举于上,得展臣子之效,无以报德,请为先生除害。

泌曰:何也?以良娣为言。

泌曰:此非人所言,愿王姑置之,勿以为先。

不从。

当时张良娣与李辅国内外勾结,二人都嫉恨李泌。

建宁王李对李泌说:先生你在皇上面前荐举了我,使我得以效臣子之忠,大恩大德无以报答,请让我为先生除掉大害。

李泌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李就说到张良娣。

李泌听后说:这样的话不是作臣子所应该说的,希望你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不要先做这种事。

但李不听从李泌的话。

[17]甲辰,永王擅引兵东巡,沿江而下,军容甚盛,然犹未露割据之谋。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原文唐纪二十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唐纪二十九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726年)[1]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饶乐王李鲁苏为奉诚王。

以上从甥陈氏为东华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妻鲁苏。

[1]春季,正月,癸未(初四),唐玄宗将契丹松漠王李邵固改立为广化王,将奚族饶乐王李鲁苏改立为奉诚王;封自己姐妹的女儿陈氏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为妻,封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韦氏为东光公主,嫁给李鲁苏为妻。

[2]张说奏:今之五礼,贞观、显庆两曾修纂,前后颇有不同,其中或未折衷。

望与学士等讨论古今,删改施行。

制从之。

[2]张说奏道:如今的五礼,经过贞观、显庆年间两次编撰修改,前后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有些尚有所偏颇。

希望允许我和学士等人对古今的礼仪进行讨论研究,酌情对五礼作适当的增删修改,然后颂布施行。

唐玄宗采纳了张说的建议。

[3]邕州封陵獠梁大海等据宾、横州反;二月,己酉,遣内侍杨思勖发兵讨之。

[3]邕州封陵县獠人梁大海等人占据宾州和横州造反。

二月,己酉(疑误),唐玄宗派内侍杨思勖调兵前去讨伐。

[4]上召河南尹崔隐甫,欲用之,中书令张说薄其无文,奏拟金吾大将军;前殿中监崔日知素与说善,说荐为御史大夫;上不从。

丙辰,以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丁巳,以隐甫为御史大夫。

隐甫由是与说有隙。

[4]唐玄宗召见河南尹崔隐甫,准备重用他。

中书令张说鄙薄崔隐甫没有文采,就向唐玄宗提议让他当金吾大将军;前殿中监崔日知一向与张说关系好,张说就举荐他当御史大夫。

但唐玄宗没有听从张说的建议。

丙辰(初七),唐玄宗任命崔日知为左羽林大将军;丁巳(初八),任命崔隐甫为御史大夫。

崔隐甫从此与张说有了矛盾。

说有才智而好贿,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于叱骂。

恶御史中丞宇文融之为人,且患其权重,融所建白,多抑之。

中书舍人张九龄言于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权数,不可不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八卷(唐纪)(4)原文[19]初,上在东宫,闻监察御史嘉兴陆贽名,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数问以得失。

时两河用兵久不决,赋役日滋,贽以兵穷民困,恐别生内变,乃上奏,其略曰:克敌之要,在乎将得其人;驭将之方,在乎操得其柄。

将非其人者,兵虽众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将虽材不为用。

又曰:将不能使兵,国不能驭将,非止费财玩寇之弊,亦有不自焚之灾。

又曰:今两河、淮西为叛乱之帅者,独四五凶人而已。

尚恐其中或遭诖误,内蓄危疑;苍黄失图,势不得止。

况其余众,盖并胁从,苟知全生,岂愿为恶!又曰: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

人者,邦之本也。

财者,人之心也。

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矣。

又曰:人摇不宁,事变难测,是以兵贵拙速,不贵巧迟。

若不靖于本而务救于末,则救之所为,乃祸之所起也。

又论关中形势,以为:王者蓄威以昭德,偏废则危;居重以驭轻,倒持则悖。

王畿者,四方之本也。

太宗列置府兵,分隶禁卫,大凡诸府八百余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

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

承平渐久,武备浸微,虽府卫具存而卒乘罕习。

故禄山窃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资,一举滔天,两京不守。

尚赖西边有兵,诸牧有马,每州有粮,故肃宗得以中兴。

乾元之后,继有外虞,悉师东讨,边备既驰,禁戎亦空,吐蕃乘虚,深入为寇,故先皇帝莫与为御,避之东游。

是皆失居重驭轻之权,忘深根固柢之虑。

内寇则淆、函失险,外侵则、渭为戎。

于斯之时,虽有四方之师,宁救一朝之患?陛下追想及此,岂不为之寒心哉!今朔方、太原之众,远在山东;神策六军之兵,继出关外,傥有贼臣啖寇,黠虏觑边,伺隙乘虚,微犯亭障,此愚臣所窃忧也。

未审陛下其何以御之!侧闻伐叛之初,议者多易其事,佥谓有征无战,役不逾时,计兵未甚多,度费未甚广,于事为无扰,于人为不劳;曾不料兵连祸拿,变故难测,日引月长,渐乖始图。

往岁为天下所患,咸谓除之则可致升平者,李正已、李宝臣、梁崇义、田悦是也。

往岁为国家所信,咸谓任之则可除祸乱者,朱滔、李希烈是也。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后唐纪二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后唐纪二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后唐纪二后唐纪二起阏逢涒滩,尽旃蒙作噩十月,凡一年有奇。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公元九二四年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

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

孔谦复言于郭崇韬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

”豆卢革尝以手书假省库钱数十万,谦以手书示崇韬,崇韬微以讽革。

革惧,奏请崇韬专判租庸,崇韬固辞。

上曰:“然则谁可者?”崇韬曰:“孔谦虽久典金谷,若遽委大任,恐不叶物望,请复用张宪。

”帝即命召之。

谦弥失望。

岐王闻帝入洛,内不自安,遣其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继严入贡,始上表称臣。

帝以其前朝耆旧,与太祖比肩,特加优礼,每赐诏但称岐王而不名。

庚戌,加继严兼中书令,遣还。

敕:“内官不应居外,应前朝内官及诸道监军并私家先所畜者,不以贵贱,并遣诣阙。

”时在上左右者已五百人,至是殆及千人,皆给赡优厚,委之事任,以为腹心。

内诸司使,自天祐以来以士人代之,至是复用宦者,浸干政事。

既而复置诸道监军,节度使出征或留阙下,军府之政皆监军决之,陵忽主帅,怙势争权,由是籓镇皆愤怒。

契丹出塞。

召李嗣源旋师,命泰宁节度使李绍钦、泽州刺史董璋戍瓦桥。

李继严见唐甲兵之盛,归,语岐王,岐王益惧。

癸丑,表请正籓臣之礼,优诏不许。

孔谦恶张宪之来,言于豆卢革曰:“钱谷细事,一健吏可办耳。

魏都根本之地,顾不重乎!兴唐尹王正言操守有馀,智力不足,必不得已,使之居朝廷,众人辅之,犹愈于专委方面也。

”革为之言于崇韬,崇韬乃奏留张宪于东京。

甲寅,以正方为租庸使。

正言昏懦,谦利其易制故也。

李存审奏契丹去,复得新州。

戊午,敕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并隶租庸使。

上遣皇弟存渥、皇子继岌迎太后、太妃于晋阳,太妃曰:“陵庙在此,若相与俱行,岁时何人奉祀!”遂留不来。

太后至,庚申,上出迎于河阳;辛酉,从太后入洛阳。

二月,己巳朔,上祀南郊,大赦。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资治通鉴·唐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资治通鉴·唐纪·长孙皇后》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①,裨益弘多。

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②,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壸③之中,刑无枉滥。

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

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

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

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

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

太子言于后日:“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

”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及疾笃,与上诀。

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

妾之本宗,因缘葭莩④,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

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

”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

”己卯,崩于立政殿。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节)[注]①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言劝善规过,诤言直谏。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5)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5)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二卷(唐纪)(5)原文[10]戊辰,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淮西震骇。

会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攻汴州,朝义召钦让兵救之。

[10]戊辰(十八日),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史朝义部将谢钦让在申州城下交战,王仲升被贼军俘虏,淮西十分震惊和恐惧。

恰巧此时侯希逸、田神功、能元皓进攻汴州,史朝义命令谢钦让的军队前去救援。

[11]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忧其与太原乱军合从连贼,非新进诸将所能镇服,辛未,以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发京师绢四万匹、布五万端、米六万石以给绛军。

[11]绛州各军掠杀不止,朝廷担心他们与太原作乱的军队联合起来,决不是新提拔的诸将所能镇服的。

辛未(二十一日),朝廷将郭子仪封为汾阳王,担任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军、定国军副元帅,调拨京师四万匹绢,五万端布匹,六万石米供给绛州的军队。

建辰月,庚寅,子仪将行,时上不豫,群臣莫得进见。

子仪请曰: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

上召入卧内,谓曰: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建辰月庚寅(三月十一日),郭子仪即将动身,当时肃宗生病,大臣们不能前去觐见,郭子仪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在外面,不见陛下,死不暝目。

肃宗将郭子仪召入卧室,对他说:河东的事情,全部托付给你了。

史朝义遣兵围李抱玉于泽州,子仪发定国军救之,乃去。

史朝义派遣军队在泽州围攻李抱玉,郭子仪征调定国军前去救援,史朝义军才退走。

[12]上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来赴京师;乐在襄阳,其将士亦爱之,乃讽所部将吏上表留之;行及邓州,复令还镇。

荆南节度使吕、淮西节度使王仲升及中使往来者言曲收众心,恐久难制。

上乃割商、金、均、房别置观察使,令止领六州。

会谢钦让围王仲升于申州数月,怨之,按兵不救,仲升竟败没。

行军司马裴谋夺位,密表倔强难制,请以兵袭取之,上以为然。

癸巳,以为淮西、河南十六州节度使,外示宠任,实欲图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4)原文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4)原文[9]德宗向陆贽询问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

陆贽认为,往日导致变乱,是由于上下之情不相通。

劝说德宗接触下情,听从谏诤。

于是他进上章疏,大略是说:臣认为当今最为急切的事务,在于详细察明众人的心志,若是众人甚为希图的,陛下先去施行它,众人甚为憎恶的,陛下先去除掉它。

陛下所希图和憎恶的与天下人相同,而天下人不肯归向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是没有的。

一般说来,治与乱的根本,与人心密切相关,何况正当变故发生、人心动摇时,处于危贻疑虑、人心向背的关头!人心归向,那就会万事振兴;人心离异,那就会万事倾危。

陛下怎么能不审察众人的心志,与他们同好同恶,使民众向往归附,以安定国家呢!这一点就是当前所最为急切的啊。

陆贽又说:不久前臣私下听取大家的议论,对大家的心志也颇做了些研究。

发现地方上担心的是朝内朝外的意图违背,百官又担心君臣沟通的途径阻隔。

地方上的意图不能上达朝廷,朝廷的诚意不能上达圣听。

上面的恩泽很少向下面流布,下面的实情被阻塞不能使上面闻知。

真实的事情不一定知道,知道的事情不一定真实,上下在此际阻隔不通,真假在此间混杂糅合,聚集的怨苦之声噪杂而起,腾起的毁谤之辞乱作一团,要想毫无猜疑阻隔,那是可能的吗?他又说:汇集起天下人的智慧以助于自己的聪明,顺从天下人的心志以施行政教律令,就会君臣同心,有谁会不听从命令!远近的人们都归心朝廷,有谁会去发动叛乱!他又说:有的计虑看似愚昧而接近道理,有的事情本来切要而看似迂阔。

疏奏旬日,上无所施行,亦不诘问。

贽又上疏,其略曰: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

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

又曰:《易》,乾下坤上曰泰,坤下乾上曰否,损上益下曰益,损下益上曰损。

夫天在下而地处上,于位乖矣,而反谓之泰者,上下交故也。

君在上而臣处下,于义顺矣,而反谓之否者,上下不交故也。

上约己而裕于人,人心说而奉上矣,岂不谓之益乎!上蔑人而肆诸己,人必怨而叛上矣,岂不谓之损乎!又曰:舟即君道,水即人情。

资治通鉴230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纪四十五.pdf

资治通鉴230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纪四十五.pdf

卷第二百二十九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1 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

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2 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

关播、浑瑊曰:“漠谷道险狭,恐为贼所邀。

不若自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

”卢杞曰:“漠谷道近,若为贼所邀,则城中出兵应接可也。

傥出乾陵,恐惊陵寝。

”瑊曰:“自泚攻城,斩乾陵松柏,以夜继昼,其惊多矣。

今城中危急,诸道救兵未至,惟希全等来,所系非轻,若得营据要地,则泚可破也。

”杞曰:“陛下行师,岂比逆贼!若令希全等过之,是自惊陵寝。

”上乃命希全等自漠谷进。

丙子,希全等军至漠谷,果为贼所邀,乘高以大弩、巨石击之,死伤甚众;城中出兵应接,为贼所败。

是夕,四军溃,退保邠州。

泚阅其辎重于城下,从官相视失色。

休颜,夏州人也。

泚攻城益急,穿堑环之。

泚移帐于乾陵,下视城中,动静皆见之,时遣使环城招诱士民,笑其不识天命。

3 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疾愈,闻上幸奉天,帅众将奔命。

张孝忠迫于朱滔、王武俊,倚晟为援,不欲晟行,数沮止之。

晟乃留其子凭,使娶孝忠女为妇,又解玉带赂孝忠亲信,使说之,孝忠乃听晟西归,遣大将杨荣国将锐兵六百与晟俱。

晟引兵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

丁丑,加晟神策行营节度使。

4 王武俊、马寔攻赵州不克。

辛巳,寔归瀛州,武俊送之五里,犒赠甚厚;武俊亦归恒州。

5 上之出幸奉天也,陕虢观察使姚明敭以军事委都防御副使张劝,去诣行在。

劝募兵得数万人。

甲申,以劝为陕虢节度使。

6 朱泚攻围奉天经月,城中资粮俱尽。

上尝遣健步出城觇贼,其人恳以苦寒为辞,跪奏乞一襦袴。

上为之寻求不获,竟悯默而遣之。

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

上召公卿将吏谓曰:“朕以不德,自陷危亡,固其宜也。

公辈无罪,宜早降以救室家。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全文,翻译赏析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全文,翻译赏析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全文,翻译赏析唐纪二十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726)唐纪二十九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726年)[1]春,正月,癸未,更立契丹松漠王李邵固为广化王,奚饶乐王李鲁苏为奉诚王。

以上从甥陈氏为东华公主,妻邵固;以成安公主之女韦氏为东光公主,妻鲁苏。

[1]春季,正月,癸未(初四),唐玄宗将契丹松漠王李邵固改立为广化王,将奚族饶乐王李鲁苏改立为奉诚王;封自己姐妹的女儿陈氏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为妻,封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韦氏为东光公主,嫁给李鲁苏为妻。

[2]诗》、《春秋》、《礼记》。

正字于休烈上疏,以为:“东平王汉之懿亲,求《史记》、《诸子》,汉犹不与。

况吐蕃,国之寇仇,今资之以书,使知用兵权略,愈生变诈,非中国之利也。

”事下中书门下议之。

裴光庭等奏:“吐蕃聋昧顽,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

休烈徙知书有权略变诈之语,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也。

”上曰:“善!”遂与之。

休烈,志宁之玄孙也。

[2]辛未(二十二日),唐玄宗派鸿胪寺卿崔琳出使吐蕃。

崔琳是崔神庆的儿子。

吐蕃使者说金城公主想要《毛诗》、《春秋》、《礼记》。

正字于休烈上书认为:“东平王刘宇是汉成帝的亲弟弟,他请求得到《史记》、《诸子》,汉成帝尚且不给。

何况吐蕃,是我国的仇敌,如果现在把这些书送给他们,使他们知道了用兵的韬略,就会更加机变狡诈,这不符合我国的利益。

”唐玄宗把此事交给中书门下商议。

裴光庭等人奏道:“吐蕃愚昧、顽固而放肆,长期反叛,新近才降服;应该借这次他们求书的机会,把《毛诗》、《尚书》送给他们,这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受到大唐教化的陶冶,使教化流布,无远不至。

于休烈只知道书籍中有权术谋略、机变狡诈的话语,却不知道忠、信、礼、义也都可以从书籍里表达出来。

”唐玄宗说:“你们说得好。

”就命人把《毛诗》等书送给吐蕃的使节。

于休烈是于志宁的玄孙。

[3]丙子,上躬耕于兴庆宫侧,尽三百步。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
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

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

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

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

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译文
甲寅年时,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皇帝近侍、同平章事。

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求取名誉权势。

等到担任宰相后,所做所为很得当时民心。

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

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

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

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

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

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

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九卷(唐纪)原文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
唐纪四十五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

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

[1]十一月,乙亥(初二),朝廷将陇州改名为奉义军,提升韦皋为节度使。

朱又指使中使刘海广许诺韦皋担任凤翔节度使,韦皋将来使斩杀了。

[2]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万人入援,将至奉天,上召将相议道所从出。

关播、浑曰:漠谷道险狭,恐为贼所邀。

不若自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

卢杞曰:漠谷道近,若为贼所邀,则城中出兵应接可也。

傥出乾陵,恐惊陵寝。

曰:自攻城,斩乾陵松柏,以夜继昼,其惊多矣。

今城中危急,诸道救兵未至,惟希全等来,所系非轻,若得营据要地,则可破也。

杞曰:陛下行师,岂比逆贼!若令希全等过之,是自惊陵寝。

上乃命希全等自漠谷进。

丙子,希全等军至漠谷,果为贼所邀,乘高以大弩、巨石击之,死伤甚众;城中出兵应接,为贼所败。

是夕,四军溃,退保州。

阅其辎重于城下,从官相视失色。

休颜,夏州人也。

[2]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会同
渭北节度使李建徽,合兵一万人,前来救援。

在将要到达奉天时,德宗召集大将和宰相商议援兵的行军路线。

关播、浑说:漠谷的道路险要狭窄,恐怕会被敌军拦击。

不如从乾陵北面经过,贴着柏城行进,在城东北鸡子堆扎营,这样可与城中军队内外呼应,夹击敌军,而且还会分去敌军一部分兵势。

卢杞说:漠谷的道路较近,倘若援军被敌军拦击,城中出兵接应援军就行了。

倘若从乾陵过来,恐怕要惊动陵墓寝庙。

浑说:自从朱攻打奉天城以来,砍伐乾陵的松柏,夜以继日,这对陵墓寝庙的惊动,已经够多的了。

现在城中形势危急,各道救兵还未到来,只有杜希全等人来了,他们所关系到的情势并非无足轻重,如果能够占据重要地点扎营,朱便可以被攻破了。

卢杞说:陛下调动军队岂能和叛逆的寇贼相比!如果让杜希全等人的军队从乾陵通过,那便是我军自行惊动陵墓寝庙了。

于是,德宗命令杜希全等人由漠谷进军。

丙子(初三),杜希全等人的军队来到漠谷,果然被敌军所拦击。

敌军用大弩和巨石居高临下地攻击援军,援军死伤很多,城中出兵接应援军,又被敌军打败。

当天傍晚,杜希全等人所率四支军队溃散了,只好退保州。

朱到城下来视察援军弃下的辎重,随从的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不为之大惊失色。

戴休颜是夏州人。

攻城益急,穿堑环之。

移帐于乾陵,下视城中,动静皆见之,时遣使环城招诱士民,笑其不识天命。

朱攻打奉天城愈发急迫,他凿通沟堑,将全城环绕起来。

朱将军帐迁移到乾陵,由此向下察看城中的动静虚实,全都能够看清。

朱还不时派人环绕着奉天城引诱城中的将士和百姓,嘲笑他们看不清天
命所归。

[3]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疾愈,闻上幸奉天,帅众将奔命。

张孝忠迫于朱滔、王武俊,倚晟为援,不欲晟行,数沮止之。

晟乃留其子凭,使娶孝忠女为妇,又解玉带赂孝忠亲信,使说之,孝忠乃听晟西归,遣大将杨荣国将锐兵六百与晟俱。

晟引兵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

丁丑,加晟神策行营节度使。

[3]神策、河北行营节度使李晟的疾病痊愈了,听说德宗出行奉天,便率领众将领前去赴命。

张孝忠被朱滔、王武俊所逼迫,有赖于李晟的声援,不想让李晟离去,有好几次阻止他前往。

于是李晟将自己的儿子李凭留下来,让他娶张孝忠的女儿为媳妇,又解下玉带贿赂张孝忠的亲信,让他劝说张孝忠。

于是张孝忠听任李晟西进归朝,还派遣大将杨荣国带领精锐兵马六百人与李晟同去。

李晟领兵经过飞狐道,日夜兼程,来到代州。

丁丑(初四),德宗加任李晟为神策行营节度使。

[4]王武俊、马攻赵州不克。

辛巳,归瀛州,武俊送之五里,犒赠甚厚;武俊亦归恒州。

[4]王武俊、马攻打赵州,未能攻克。

辛巳(初八),马要回瀛州去,王武俊送行了五里地,犒赏和赠送的物品甚是丰厚。

王武俊也回到恒州。

[5]上之出幸奉天也,陕虢观察使姚明扬以军事委都防御副使张劝,去诣行在。

劝募兵得数万人。

甲申,以劝为陕虢节度使。

[5]德宗出行奉天时,陕虢观察使姚明扬将军中事务委托给都防
御副使张劝,自己前往行在。

张劝招募兵员,得到数万人,甲申(十一日),德宗任命张劝为陕虢节度使。

[6]朱攻围奉天经月,城中资粮俱尽。

上尝遣健步出城觇贼,其人恳以苦寒为辞,跪奏乞一襦裤。

上为之寻求不获,竟悯默而遣之。

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

上召公卿将吏谓曰:朕以不德,自陷危亡,固其宜也。

公辈无罪,宜早降以救室家。

群臣皆顿首流涕,期尽死力,故将士虽困急而锐气不衰。

[6]朱攻打、围困奉天已经有一个月了,城中的物资和粮食都已用光。

德宗曾经派遣善于行走的人出城察看敌情,该人说是天气寒冷,跪着恳求德宗,要一件短袄和套裤。

德宗为他寻找,未能找到,最后还是难过地默然打发他去了。

当时供给德宗的粮食,仅有粗米二斛,官吏每每窥伺敌军的休息时间,夜里将人系在绳索上放到城外,去采集蔓菁根,献给皇上。

德宗将公卿将官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朕因无德,自陷于危亡之中,固然是应该的。

诸位没有罪过,最好及早投降,以便救出自己的家人。

群臣都伏地叩头,痛器流涕,相互约定要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所以将士们虽然置身于困苦危急之中,但是他们的锐气却毫不衰减。

上之幸奉天也,粮料使崔纵劝李怀光令入援,怀光从之。

纵悉敛军资与怀光皆来。

怀光昼夜倍道,至河中,力疲,休兵三日。

河中尹李齐运倾力犒宴,军尚欲迁延。

崔纵先辇货财渡河,谓众曰:至河西,悉以分赐。

众利之,西屯蒲城,有众五万。

齐运,恽之孙也。

德宗出行奉天时,粮料使崔纵劝说李怀光让他前往增援,李怀光听从了他的主张。

崔纵将军中物资悉数聚集起来,与李怀光一起前来。

李怀光日夜兼程,来到河中,人力疲乏,让士兵休息三天。

河中尹李齐运全力设宴犒劳,军队还想拖延不行。

崔纵先将物资钱财运过,然后对大家说:到了河西,便将他们全部分给大家。

众人贪图其利,西进蒲城屯驻,当时有五万人。

李齐运是李恽的孙子。

李晟行且收兵,亦自蒲津济,军于东渭桥;其始有卒四千,晟善于抚御,与士卒同甘苦,人乐从之,旬月间至万余人。

李晟一边行进,一边招集士兵,也从蒲津渡过黄河,在东渭桥驻扎下来。

在渡河之初,他只有士兵四千人,由于他善于抚恤与驾驭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人们都愿意跟随他,所以在一个月之间便发展到万余人。

神策兵马使尚可孤讨李希烈,将三千人在襄阳,自武关入援,军于七盘,败将仇敬,遂取蓝田。

可孤,宇文部之别种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