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实践课程的界定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是指为中学学生的德育工作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法。
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具体的学生行为规范,明确要求学生的行为准则,如尊重师长、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等。
学校通过学生手册、班级规章制度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和教育。
2. 奖惩机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学生的好行为进行奖励,激励学生的积极向上。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让学生明白违反规定的后果,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3. 德育教育课程:设立德育教育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心理健康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4. 德育活动: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社会实践、义工活动、主题讲座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宽视野和发展潜能。
5. 德育督导与评估:建立德育督导机制,通过定期的德育工作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中学德育工作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和全面成长。
第 1 页共 1 页。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我校借鉴学科教育课程化的某些优势,将原来零散的、临时的、应景的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将其设计转换成导向明确的、持久影响的、且又可以进行有效评价的德育课程。
一、凸显文化对德育课程的浸润1.以物态文化建设为基础,重视德育隐性课程的扩张,赋硬件以生命。
让校容校貌塑造课程文化。
学校是生活的学校。
学校极力构造课程物态文化,树立“让文化浸润德育”的思想。
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校园成为隐形的课程资源。
学校在从校门到操场设计、从办公室到师生厕所的布置、从亮化墙壁到校内文化景点建设,以及以校训命名的厚德广场、敏行园,反映办学特色的数字化e道,都体现以人的成长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处处潜栖着富有教育意义的弥散的、诗意般的德育课程资源。
2.以管理文化引领为重心,强化德育显性课程的建设,赋软件以灵魂。
用先进德育理念引领德育课程建设。
学校提出“布道于心,育德以行”德育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标,力求将“道”根植于学生内心,将“德”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
“布道”,就是教育,就是让德育的内容与要求深入孩子的内心,成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与标准。
“以行”,就是体验,就是实践。
只有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才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成长。
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行”践之,是布心小学“育德以行”的宗旨。
有了理念的引领,学校的德育课程的设计、开发就有了方向。
二、开拓德育课程的路径1.畅通德育课程渠道,构建个性化智慧型德育课堂。
一是积极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
作为德育主要的课堂形式,思想品德课承担强化落实德育的教学任务,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学校制定了“个性化智慧型课堂”评价标准,倡导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以学定教,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在思品课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体验化、生活化、参与化”的原则,提炼出“激情、悟理、导行”三部曲。
德育工作章程
德育工作章程引言概述: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工作章程是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导原则,旨在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德育工作章程的内容。
一、德育目标1.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和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友善和正义等道德品质。
1.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1.3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开展行为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守时、守纪律、礼貌待人等,提高他们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德育内容2.1 道德教育:学校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并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2.2 心理教育: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2.3 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德育方法3.1 榜样引领:学校提倡培养学生的榜样意识,通过树立榜样人物和事迹,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3.2 课程融入:学校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课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思维能力。
3.3 班级管理:学校注重班级管理工作,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形式,加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德育评价4.1 综合评价:学校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
4.2 个性化评价:学校注重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
中学德育课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课实施方案中学德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实施中学德育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课程设置。
中学德育课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内容。
课程设置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中学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相一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中学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
中学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
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五、教学手段。
中学德育课的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评价方式。
中学德育课的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评价方式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师队伍建设。
中学德育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方案的重要保障。
教师队伍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八、家校合作。
中学德育课的实施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总之,中学德育课的实施方案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二、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使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型德育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将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发的,能够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和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确立课程目标:明确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保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
组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德育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
加强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资源整合与利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反馈与改进:及时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实践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课程__工作制度
德育课程工作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能够自觉遵循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为了确保德育课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制定一套完善的德育课程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一、德育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公民观念。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树立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
4.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德育课程内容1. 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
2.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树立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
4. 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5. 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
三、德育课程实施1. 课程设置:将德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确保课时充足,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2.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德。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品德发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5. 教师培训: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校德育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
三、 德育课程实施保 障
学校德育工作要有成效 ,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素 质过硬的德育工作 队伍。 学校树立“ 每—个教育工作
者首先是德 育工作者 ” 的观念 , 关注以德育德 , 提高 全员德育意识 , 形成人人承担育人重任 、 处处贯彻德 育思想 的良好德育氛 围和格局 。
体化了德育 内涵 ,统筹了学校 内外 的德育资源 , 让 课程。 学校成立了班级、 年级 、 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 , 合 的态度 、 习惯和行为 , 保 障和促进学生 的健康成 委员会工作条例》 。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和全 长。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在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体学生家长会议 ,指导 和帮助家长认识教育现状 、
并下发反思学习材料《 高中生成长规划课程教案》 ,
指导学生从人生理想 、 道德素养 、 学习发展 、 身心健
移默化 的影响 , 真正实现了文化育人。 二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利用好德育 的主阵 地 。班级是学校实现德育功能 的基本单位 , 建设一 濡染 , 增强对班级 的归属感与认 同感 , 将直接影 响 到德育工作的效果 。学校要求师生积极参与 , 成为 训、 设计班徽 、 拟定班歌 、 创设班级文化。 在这个过程
生个个受关爱的和谐氛 围。
爱 国主义教育课程 。 学校每周一组织全校师生
升旗仪式 , 聆 听国旗下讲话 , 在所有教室悬挂 国旗 , 组织全体学生周二至周五早晨到校后齐唱国歌 。学
校配有 专业 国旗班 , 每年在高一新生 中选拔优 秀的 国旗手 , 模拟天安 门广场 国旗护卫 队升旗仪 式。清
内涵文化。 每年举办读书节 、 艺术节、 演讲比赛 、 歌唱 比赛 、 寝室文化创 意大赛等寓教 于乐 、 丰富多彩的
小学德育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德育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反思的结果是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人的整体生命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德育是构成、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失去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学校德育的统摄性。
因此良好的学校德育体系、途径、方法,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正确方向起着决定的作用,追求一流德育工作实效,成了世纪之交人们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话题。
然而反思现行的学校德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道德教育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道德课程知识化;单项灌输多,个体选择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
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这一切学校德育弊端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他们认为一定要在德育的思想观念、途径方法、措施做法上作深入探索、改革,从实效出发,走生活化、活动化、实践化的德育之路才能真正收到一流的德育工作实效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当前小学德育改革的主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旨在克服上述弊端,以学生现实生活为根基,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序列,设计出生活化的系列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道德的体验和自我内化,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之路。
二、德育生活化的界定生活泛指个体经历的一切生活形式,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等等。
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
德育生活化就是借鉴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定德育内容,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生活体验,并由此调整道德认知结构,改进原有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逐步驱使道德内化,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创造生活。
德育教学工作概述
德育教学工作概述引言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概述德育教学的目标、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
目标德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养的社会成员。
通过德育教学,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遵守纪律和承担责任。
此外,德育教学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重要性德育教学在塑造学生的整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学,学生将获得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公民。
策略为了实施德育教学,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1. 了解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需求和兴趣,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道德发展。
2. 培养正面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积极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如诚信、尊重、公平和合作。
3. 建立模范榜样:通过展示优秀的榜样,如老师、校友或社区领导者,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 培养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让他们体验到关心他人和帮助社会的重要性。
5. 鼓励反思与讨论:通过鼓励学生反思和讨论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6. 建立合作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结论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简单的策略,学校可以有效地实施德育教学,并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评价班级德育工作制度
评价班级德育工作制度班级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班级德育工作制度中,包括了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开展、德育评价体系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班级德育工作制度进行评价。
一、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班级德育工作制度中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当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1. 科学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同时,德育课程还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道德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
2. 系统性:德育课程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当逐级深化,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体系。
此外,德育课程还应当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德育体系。
3. 针对性:德育课程应当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要求。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德育课程可以侧重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对于高年级学生,德育课程可以侧重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德育活动开展德育活动是班级德育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1. 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德育活动内容应当丰富多样,包括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通过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教育的真谛。
2. 活动形式的创新性:德育活动形式应当注重创新,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
例如,通过小品、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
3. 活动评价的公正性:德育活动的评价应当注重公正性,避免主观臆断和偏颇。
评价标准应当客观、合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努力程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三、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体系是衡量班级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应当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激励性。
西南大学《学校德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298)《学校德育》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在近代,我国教育史上用过和等概念以示德育。
2、我国解放以来,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表现出的状态。
198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用表述德育概念,反映了比较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倾向。
3、在外国教育发展史上,比较长的时间内是将德育混同在概念之中。
4、使“德育”这一概念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
他在(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显划分为、、。
从此,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5、德育的进行,需要有三个要素组成活动,即、、三方发生联系,产生矛盾运动。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关于教育和德育主体问题,主要存在着三种观点,即:、、。
7、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归纳起来看,大体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态度:、、。
8、一般来说,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即:、和。
9、教师德育素养的“三个尺度”是指、、的尺度。
10、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通过和两大途径进行。
11、德育主体的自修除了一般在道德、专业和教育上的修养方法之外,还特别应当注意以下三个策略:、、。
12、重视德育是办教育的重要原则。
13、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起着作用。
14、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作用。
15、学校道德教育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
16、古代学校德育是指、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和的德育发展阶段。
17、近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变化是:、、、。
18、现当代学校德育是指以来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的时代、的时代、的时代。
19、习俗性德育的主要特点是:、、、和。
20、简言之,德育的功能就是。
21、德育的主要功能包括:德育的、和。
22、道德可分为和。
23、个体道德是由、、、、和构成的,是个人在具体的、终身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表现方式。
24、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和等特性。
二、名词解释1、德育2、品德3、德育主体的个人道德修养4、教师职业道德5、教育信念6、教育观念7、教育技能8、道德9、社会道德10、个体道德11、课程12、德育课程三、问答题(包括简述题和论述题)1、德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以“美”的尺度要求教师作为德育主体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3、制定德育任务的依据是什么?4、我国当前德育的总任务是什么?5、简述习俗性德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德育工作规定
学校德育工作规定引言学校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评估等方面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定。
1.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
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等。
2. 德育内容学校的德育内容应广泛涵盖道德教育、品德塑造、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品德塑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道德修养。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3. 德育方式学校德育工作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注重课堂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班会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主题教育讲座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德育责任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和家长的责任。
教师应承担起德育引领的责任,激发学生成长的潜能。
学生应自觉践行校规校纪,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家长则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5. 德育与学业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与学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德育工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德行端正的学生才能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
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工作应与学业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6. 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教师是学生品行道德的楷模和榜样,只有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建立起风清气正的师风文化。
7. 德育与社会的连接学校德育工作要与社会联系紧密结合。
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8. 德育评估德育评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德育是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泛的概念
德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含义——德育课程开发与有效实施研究课题组学习材料一德育是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泛的概念。
对于德育范畴的具体理解与界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十分不同的结论。
本文所说的德育主要是指学校道德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个性心理教育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和任务,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德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的德育管理。
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界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关部门曾先后发布了~系列通知、纲要和实施办法。
尤其自1989年以后,中共中央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99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并要求人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g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2024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2024年小学德育工作制度是指在2024年针对小学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系列规定和实施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2024年小学德育工作制度的框架:
1. 教育目标: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品德素质、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强调全体教师和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对学生德育的共同责任,鼓励学校与家长、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3. 建设德育课程:制定德育课程核心内容,强调学生学习和实践素养教育,包括道德、公民和社会责任教育。
4. 打造德育环境:学校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氛围,包括组织各类德育活动、推行文明礼仪教育等。
5. 实施师生互动: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分享和尊重的氛围。
6.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励制度以激励优秀的德育表现,同时建立公正、合理的惩处制度以约束不良行为。
7.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8.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德育工作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德育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德育工作制度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规定和安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德育工作制度:
1.德育教育目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明确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
2.德育课程设置: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段,设计相应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德育课程可以包括德育理论、道德修养、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3.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德育管理制度,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奖惩制度等。
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学校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罚,以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德育活动组织:学校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德育社团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5.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互相交流学生的情况和德育成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
6.德育考评与评价: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考评和评价。
可以通过德育成绩单、德育评语、德育奖励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德育表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德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德育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制定并实施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学期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诚信”、“友爱”、“责任”等。
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2. 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环保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德育文化活动开展德育文化活动,如德育讲座、德育演讲比赛、德育知识竞赛等。
通过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组织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制定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与人员等。
2. 组织活动实施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3. 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五、活动保障1. 资金保障学校要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2. 安全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参与活动的安全。
3. 师资保障学校要加强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师资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活动的质量。
六、活动效果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学校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实践工程实施方案
德育实践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实践工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和实施德育实践工程实施方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其领导与组织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置德育实践相关课程,如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社区义工、环保实践、社会调研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主题教育。
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 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如校园文化节、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实践成果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制定德育实践工程的实施计划,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
2. 宣传动员。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班会等形式,宣传德育实践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3. 组织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和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德育实践工程的实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效果评估。
定期对德育实践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工作质量。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水平;2. 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校风;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育人合力。
中小学德育课活动实施方案 (4)
中小学德育课活动实施方案1. 引言中小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小学德育课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提供指导和规范。
本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流程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德育课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 活动目的中小学德育课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 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活动内容中小学德育课活动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活动内容: ### 3.1 价值观培养活动 - 聆听名人故事:通过讲述名人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伦理道德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各种道德问题,并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行为准则。
3.2 情绪管理活动•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学生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情感故事阅读:选取富有情感的故事进行阅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3 社交技能培养活动•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社交礼仪培训:开设社交礼仪培训课程,教授学生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4. 活动流程为了确保中小学德育课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活动流程: ### 4.1 准备阶段 - 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 确定活动资源:准备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其他活动资源。
- 培训教师:提前培训教师,使其熟悉活动内容和方法。
4.2 实施阶段•开展活动: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实施,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德育活动资料
德育活动资料引言概述: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德育活动,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德育活动的资料,包括德育活动的定义与目标、德育活动的类型、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德育活动的评估与改进。
一、德育活动的定义与目标1.1 德育活动的定义:德育活动是指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1.2 德育活动的目标:通过德育活动,学校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公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1.3 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德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德育活动的类型2.1 课内德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等。
2.2 课外德育活动: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团组织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3 主题德育活动: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德育活动,如文明礼仪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等,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意识。
三、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1 活动目标确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确定德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明确要培养的品德和价值观。
3.2 活动内容设计:根据活动目标,设计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教学资源、参与方式等,确保活动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3.3 活动实施与评估: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参与度。
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收获和反馈,为下一次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四、德育活动的评估与改进4.1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的评估,了解德育活动的效果,如学生的道德行为改变、学生的参与度等,以便对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活动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活动的不足之处,寻找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如增加互动环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等,以提高活动的质量。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学校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活动。
下面是一个小学德育工作制度的例子:
1. 品德教育课程:学校开设品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授学生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道德素养。
2. 德育活动:学校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包括班级活动、校际交流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德育评价:学校设立德育评价机制,定期评估学生的品德表现,简历学生的德育档案,将德育工作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4. 德育指导:学校配备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负责学生的德育指导工作,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5.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密切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介绍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展,提供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个小学德育工作制度的简要例子,具体的德育工作制度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来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等 ; 区服务和锻炼 ; 社 青年志愿者活动 ; 军事 训 练与 勤 工助 学 ; 拟 法 庭 ; 势 报 告会 ; 偿 模 形 无 献血 ; 参与希望工程等 ; 献爱心 、 讲文 明活动 ; 认
养、
文化娱乐 、 体育等社团活动 ; 专业设计和专业实 习; 心理咨询 ; 园文明、 校 寝室文明、 班集体活动 的建设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可以在课堂内进行 , 也 可 以在课 堂外 进行 ,是 纳人 学校 正式 的教 学
成长 的兴 趣 、 要 和能力 为基 础 和 出发点 , 需 并不
l ' , l l ’ ' ’ ' l ’ , ' l l , , , l ' l ' , ' l ,
是 以某 一 科学 体 系或学科 体 系为 中心 ,其 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掌握某一学科或者某
在社 会 和教 育界 反思 学校 道德 教育 实效 性
所 涉及 的实践 活动 是课 程意 义 上 的活动 ,纳 入 学 校 培养计 划 ,是学 校 正规 教育 的重 要 组成 部
性, 主要表现在 : 其一 , 不同年级 的学生参加 同
一
类 型 的活动 , 着年 级水 平 的提 高 , 随 活动 内容
及 水平 应逐 步 加深 和提 高 ; 其二 , 同一年 级 的学 生 所选 择 的活 动类 型不 同 ,这些 活 动也应 体 现
径 ,反 映 了德育 课程 发展 的内在 要求 。而学生
的德育课程 , 既源于学生课外活动 , 又与学生课
外 活动 有本 质 区别 。 首先 , 德育 实践课 程 源于 学生 课外 活动 。 这 是 因为 德 育实 践 课 程 以实 践 活 动 为 主要 形 式 , 主要是 学生 参 与 的各 种外 部 活动 。从 现状 和形 式上 看 , 以归 纳 为 : 可 社会 考 察 与 社会 调查 ; 公 益劳 动 与社会 服务 包括 咨询 服务 ,课 外学 术 活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
产生 的一 种新 型 的课程 形态 。同德育 理 论课 程 相比, 它打 破 了学科 逻 辑组织 的界 限 , 以学生 的 经验 为 中心 , 是通 过 实 践 活 动 的形 式 , 以经验 、 生活 、 劳动 、 区等 作 为 内容 来 体 现 德 育 目标 、 社 德育 内容 的课 程类 型 。 因而 , 们 可 以这 样来 定 我
分 。将 实践 教 育 、 动教 育 、 会 实践 活 动纳入 劳 社
正规教 学计 划 、课程 ,作 为加 强 德育 的重 要途
出系统性。 只有注意到这两方面的系统性 , 才能 使零散的活动序列化并形成体系,也才能保证
德 育实 践课 程育 人 功能 的实 现 。 次 , 其 重视 德育 实践 课程 的系统 性还 可 以使 之与课 外 活动 区别 开来 , 给课 外 活动 的开展 留有 余地 。 第三 , 主体 性 。 校德 育要 重视 学 生 的主体
体现德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达到认识真 理、 解决困惑的 目的 , 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实 践 中得 到 锻炼 和提 高 。
其次 , 德育 实践课 程 是 以学生 成长 的兴 趣 、
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和出发点开设的德育课 程。 尽管德育实践课程是德育理论课程的延伸和补
充 , 在 内容 的设 置上 , 但 德育 实践 课程 是 以学 生
一
提高 ,而是着眼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 能力 的锻炼 和提 高 ,比较 强调 学生 从 直接经 验 出发来学习 , 强调学生从实践中亲 自感受和体 会, 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
面发 展 为 目标 。
、
德 育实践 课 程的 涵义
第 二 , 育实践 课程 是学 校 有计 划 、 组织 德 有
一
门具体课程知识 ,不仅仅着 眼于学生认知的
的过程中,有学者和德育工作者提 出增强学校
道德 教育 实效 性 的途径 之一 是 开设学 校 德育 实 践课 。 么 是德育 实 践课 , 什 如何 理解 其 内涵 和特 征 呢?这 是 目前 学校 德育课 程 建设 与教 学 必须
界定 的问题 。
计划 的有 目的 、 组织 的学 生实 践活 动 。 有 其 次 , 育实践 课程 虽 源于 学生 课外 活 动 , 德
德育课程 , 但又有别于德育理论课程 。 首 先 ,德 育实 践课 程与 德 育理论 课 程都 是 学校德育课程 。 在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 德育
实践 课程 与德 育理 论课 程 是互 补统 一 的 ,是 同
一
学 校德 育课 程 的两个 方 面 。如果说 德 育理 论
课程 是德 育 的基础 课程 ,德 育 实践课 程 则就 是
4 思 政治 教学2 0 )想 课 0 年第8 1 期
但 并 不止 于课 外 活动 。德 育实 践课 程与 课外 活 动有 本质 区别 : 一是 德 育实 践课 程是 一种 课程 ,
义: 德育实践课程是 以学生的兴趣 、 需要和能力 为基础 , 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 通过学校组织
的一 系列 有计 划 、 目的活 动 , 有 增进 学生 的道德 实践 能力 , 善其 道德 生活 而 实施 的德 育课 程 。 改 第 一 ,德 育实 践课 程与 德 育理论 课 程都 是
l。 l l
、 c
、
i
德育 的 主导课 程 ,是学 校在 有计 划 开设德 育理
l l ' l ' l l l l l l , l l l l l l ' , l l l l l
论 课程 的前 提下 ,有计 划 、有 目的开设 的实 践
性、 活动 l 生的德育 课程 。从 内容上看 , 育实践 德 课 程是 德育理 论课 程 的延伸 、 化和 补充 。 过 深 通 德 育实 践而把 德 育理论 运用 到实 际 生活 ,正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