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新民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8.3 蛋白质 维生素学案 (新版)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9下化学 8.3蛋白质 维生素 教案

沪教版9下化学  8.3蛋白质 维生素 教案

蛋白质维生素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品中可以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和认识两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感受化学科学在营养保健方面的积级作用。

方法与过程:1、学会用框图、提纲指导对全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使零散繁杂的知识系统化、资源化。

2、体验蛋白质受热,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而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性质。

难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营养价值。

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和油脂,对它们的营养作用和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已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情景创设]:你的同学住院了,作为好朋友你会拿什么东西到看望他?[学生回答]:鲜花、水果、牛奶……[讲解]:鲜花,可以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水果和牛奶等是物质上的慰藉;里面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我们这节课接着来看一下第八章涉及到的六大营养素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板书]:§8-3 蛋白质和维生素[引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蛋白质。

[讲解](板书):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介绍蛋白质的英文为protein,希腊文中是“第一重要”的意思,因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我们身上的肌肉、毛发、血液以及指甲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甚至鸟的羽毛、蜘蛛的丝、鱼的鳞、病菌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换句话说,失去了蛋白质,那你的躯体将不会存在。

[讲解]:我的手受伤了,说的专业一些,是蛋白质受损了,需要新的构成皮肤的蛋白质去修补,那么这些新的蛋白质如何得到?来看一下蛋白质的作用。

[副板书]:(多媒体展示)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组织蛋白质[讲解]:(吃入富含蛋白质食品后,蛋白质在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氨基酸按照人体自身各个组织的要求,重新组合而成的人体所需组织蛋白质,也就是修补我皮肤的蛋白质。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8.3《蛋白质 维生素》 教案设计_24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8.3《蛋白质 维生素》 教案设计_24
个性化设计




5、人体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靠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和氮、硫、磷、锌、铁、铜等元素。这些氨基酸和必需元素要靠摄入其他动物、植物中的蛋白质来补充。如果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等。
拓展视野蛋白质含有哪些元素?有怎样的结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是什么?
点拨蛋白质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与水反应,产生氨基酸,氨基酸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8种是必需由食物供给,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蛋白质的功效与结构
想一想日常饮食中哪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讨论交流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动物的哪些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点评小结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中蛋白质占人体物质(除水而外)的一半。
2、动物的肌肉、皮、毛(毛发、羽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人体的肝胀、血液、头发、激素、各种酶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1)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与探究,学会检验蛋白质的方法,明确蛋白质的水溶性及如何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对食物中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习,认识蛋白质、维生素对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养成合理安排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蛋白质的特性。
教学难点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3、婴儿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否则生长缓慢。如安徽阜阳曾发生用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极少)喂养婴儿,导致“大头娃娃”甚至夭折事件。
4、蛋白质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与水反应,产生氨基酸,一方面氨基酸氧化释放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一方面氨基酸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3节蛋白质维生素优质教案(3)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3节蛋白质维生素优质教案(3)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蛋白质。

⑵知道蛋白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多渠道、多手法地加工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命活动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淀粉、葡萄糖有一定的认识。

2、教学重点:⑴知道食用淀粉的重要性。

⑵了解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的重要意义。

⑶了解葡萄糖的来源。

⑷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⑸了解葡萄糖的特性,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⑹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

⑺认识油脂的分类方法,油脂的组成以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3、教学难点:⑴了解葡萄糖的生成。

⑵认识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⑶知道酿酒中物质的转变。

⑷认识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⑸学习油脂的提取。

4、课型:观察与思考5、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蛋白质【讲述】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阅读】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小结】蛋白质来源:鱼、虾、肉、蛋、大豆、牛奶……【教师讲述】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组成肌肉、血液、毛发、激素和各种酶等,可见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拓展视野】蛋白质和氨基酸【活动与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实验1】蛋白质的盐析:在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现象:有固体析出,加水后又溶解,是物理变化,是可逆的。

【实验2】蛋白质变性:在3支试管中装入3mL鸡蛋清溶液分别加热、加入硝酸汞溶液、浓硝酸现象:变为固体,是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

【小结】蛋白质与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反应——使蛋白质变性【实验3】对比灼烧蛋白质和棉线现象: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练习】在鸡蛋白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都会产生固体物质,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讨论】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后,Na2S04能使鸡蛋白的溶解度降低而凝结为沉淀,该沉淀能重新溶于水,该反应是可逆的。

沪教版初三化学:8.3蛋白质、维生素学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8.3蛋白质、维生素学案

第三节蛋白质维生素【学习目标】1.知道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和作用,【学习重点】学会用实验的方法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学习难点】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实验——讨论——归纳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哪些?富含维生素有哪些?2.你已经知道的维生素有哪些?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0—82,讨论下列1~3的问题1.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是。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是怎样转化的?试画出它的转化流程图。

3.蛋白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各种氨基酸中都含有什么原子?生活中常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根据以上实验归纳和整理有关蛋白质的性质:⑴蛋白质的物理性质:⑵蛋白质的化学性质:①受热灼烧能使蛋白质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的。

小组交流、讨论:⑴比较物质:灼烧凝固的蛋白质、头发、棉纱线、羽毛产生的气味。

⑵蛋白质的检验(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⑷人如果是受到重金属离子(Ba2+、Ag+、Hg2+等)而中毒的,应该如何急救处理?⑸为什么可以用高温来消毒医疗器械?活动二、自主学习教材P83—84,小组交流谈论下列问题1.有人说:人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人体可能自动合成,你赞同吗?2.厨师烹调蔬菜时为什么要遵循“先洗后切,大火快炒”的原则?3.有些维生素制剂制成油状,这是什么道理?4.缺少下列维生素易得什么疾病?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 维生素》教学设计(精编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 维生素》教学设计(精编版)

8.3 蛋白质维生素【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哪些?富含维生素有哪些?2.你已经知道的维生素有哪些?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0—82,讨论下列1~3的问题1.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是。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是怎样转化的?试画出它的转化流程图。

3.蛋白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各种氨基酸中都含有什么原子?生活中常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4.通过课本p.81的活动与探究,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作⑴蛋白质的物理性质:⑵蛋白质的化学性质:①受热灼烧能使蛋白质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的。

小组交流、讨论:⑴比较物质:灼烧凝固的蛋白质、头发、棉纱线、羽毛产生的气味。

⑵蛋白质的检验(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⑷人如果是受到重金属离子(Ba2+、Ag+、Hg2+等)而中毒的,应该如何急救处理?⑸为什么可以用高温来消毒医疗器械?活动二、自主学习教材P83—84,小组交流谈论下列问题1.有人说:人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人体可能自动合成,你赞同吗?2.厨师烹调蔬菜时为什么要遵循“先洗后切,大火快炒”的原则?3.有些维生素制剂制成油状,这是什么道理?4.缺少下列维生素易得什么疾病?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如何检验富含蛋白质的物质?2、各类维生素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缺乏症?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的作用有哪些?如何在人体内代谢?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完成导学案【课堂作业】部分【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和维生素》学案(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和维生素》学案(新版)沪教版

《8.3 蛋白质和维生素》____【学习目标】1.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初步认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3.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4.了解常见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维生素制剂【课前预习】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

其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有些还含有等元素。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及体内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

被人体吸收后,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5.人体的、、、和各种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如果蛋白质摄人量不足,会使人、、等。

6. 通常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的量,但人体所需的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必须从中摄取。

现在人们已经能够用人工方法或从一些食物中某些维生素,制成维生素制剂。

【学习过程】一、蛋白质1. 富含蛋白质的常见食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蛋白质的组成和存在(1)蛋白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它也是_________化合物。

(2)蛋白质的存在形式有多种。

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3、人体吸收蛋白质的过程:属于变化4. 蛋白质的性质过程现象结论实验一鸡蛋清中加入水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实验二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乙酸铅溶液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并微热实验三鸡蛋清加热实验四灼烧凝固的蛋白质(或头发)(小结) 蛋白质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有些盐类物质会使其_________________,析出固体。

蛋白质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8.3蛋白质维生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8.3蛋白质维生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2.针对学生的知识层次,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性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3.在实验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操作仪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针对学生的素质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蛋白质的验证实验和维生素C的测定。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如进行知识问答、测试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总结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以及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简述蛋白质的验证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3)列举三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三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讨论如何在日常饮食中保持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平衡摄入。
(5)根据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份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合理膳食计划。
2.作业反馈:
5.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基本概念、性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5)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蛋白质与维生素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九年级化学下册 8.3 蛋白质 维生素学案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8.3 蛋白质 维生素学案 (新版)沪教版

蛋白质维生素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等。

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因氨基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人体蛋白质多达20万种以上。

3.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会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4.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二、维生素1.维生素有20多种人体和动物自身都不能合成维生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等作用。

缺乏某种维生素会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等。

2.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烹调蔬菜时最好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最好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

食用凉拌菜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

蛋白质的变性点拨:在一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影响下蛋白质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失去它的生理功能这就是蛋白质的变性。

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例】某种营养素补充剂的标签如下:【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大豆油、明胶……【功效成分及含量】每100 g含:钙20.3 g维生素D 0.28 mg【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补充剂同时食用(1)标签中的“钙20.3 g”这里的“钙”是指______(填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2)该营养素具有补钙功能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8.3蛋白质 维生素》教学设计-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蛋白质 维生素》教学设计-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蛋白质维生素》教学目标:1.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2. 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3. 了解常见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维生素制剂教学重点: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蛋白质在体里的代谢过程;认识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教学过程:[讲述]“蛋白质的自述——嗨!你们好,我是蛋白质,你们认识我吗?我可有名了,我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连著名的伟人恩格斯都说过“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我就不会有生命,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我的.如果你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会告诉你“好多吃的东西中都有我的影子,比如说你们喝的牛奶,吃的鱼、肉、虾、豆腐等等,我很想让你们每个人都了解我,熟悉我的一切,你们愿意吗?”【导入新课】既然蛋白质这么盛意拳拳,那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关于蛋白质的一切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蛋白质的存在,很多物质中都含有蛋白质,那么人体中蛋白质的存在于何处呢?[学生回答]人体的肌肉、血液、毛发、激素和各种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提问]那么人体内的蛋白质是怎么来的呢?[讲述]是靠人体摄入其他动物、植物的蛋白质来补充的。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水体的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其实除了氨基酸是合成不了某些蛋白质的,还必须靠某些元素,如氮、磷、硫、锌、铁、铜(N、P、S、Zn、Fe、Cu)等元素。

[提问]那我们来看看蛋白质中到底有什么元素呢?[学生回答][提问]那是不是所有的动植物的蛋白质最后都会变成人体的蛋白质呢?[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提问]那还有部分蛋白质哪里去了呢?[回答]:代谢途径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含N代谢废物[活动探究]【小结】:蛋白质受热、遇重金属盐、浓硝酸、甲醛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蛋白质不受到损害。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 维生素》学案【精品】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3 蛋白质 维生素》学案【精品】

第8章第三节蛋白质维生素【学习目标】1.知道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和作用,【学习重点】学会用实验的方法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学习难点】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实验——讨论——归纳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哪些?富含维生素有哪些?2.你已经知道的维生素有哪些?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0—82,讨论下列1~3的问题1.为什么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是。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是怎样转化的?试画出它的转化流程图。

3.蛋白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各种氨基酸中都含有什么原子?生活中常用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4.通过课本p.81的活动与探究,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⑴蛋白质的物理性质:⑵蛋白质的化学性质:①受热灼烧能使蛋白质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的。

小组交流、讨论:⑴比较物质:灼烧凝固的蛋白质、头发、棉纱线、羽毛产生的气味。

⑵蛋白质的检验(写出操作、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⑷人如果是受到重金属离子(Ba2+、Ag+、Hg2+等)而中毒的,应该如何急救处理?⑸为什么可以用高温消毒医疗器械?活动二、自主学习教材P83—84,小组交流谈论下列问题1.有人说:人不需要补充维生素,人体可能自动合成,你赞同吗?2.厨师烹调蔬菜时为什么要遵循“先洗后切,大火快炒”的原则?3.有些维生素制剂制成油状,这是什么道理?4.缺少下列维生素易得什么疾病?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维生素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等。

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因氨基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人体蛋白质多达20万种以上。

3.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肠中的酶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会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含氮的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

4.当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二、维生素1.维生素有20多种,人体和动物自身都不能合成维生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虽然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等作用。

缺乏某种维生素会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等。

2.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烹调蔬菜时最好不用水浸,烹调前不捣碎、切薄,最好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长时间保温。

食用凉拌菜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

蛋白质的变性点拨:在一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有机溶剂等)影响下,蛋白质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失去它的生理功能,这就是蛋白质的变性。

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例】某种营养素补充剂的标签如下:【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大豆油、明胶……【功效成分及含量】每100 g含:钙20.3 g,维生素D 0.28 mg【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品,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补充剂同时食用(1)标签中的“钙20.3 g”,这里的“钙”是指______(填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2)该营养素具有补钙功能,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淀粉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由于淀粉能与碘作用呈_________色,因此常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如果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鱼会危害身体健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失去生物活性,从外观上易形成沉淀,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常有高温、紫外线、化学物质等。

解析:该营养素中的钙是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的,从宏观角度来看,标签中的“钙20.3 g”,是指钙元素的质量。

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由标签的内容可知,该营养剂还能补充维生素、油脂。

淀粉的特性就是遇到碘单质会变成蓝色,因此一般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用甲醛浸泡的鱼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醛,人体食用后,会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导致中毒。

答案:(1)A(2)维生素(或油脂)(3)蓝(4)甲醛溶液有毒,会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并发生凝固1.(2011·四川泸州中考)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每天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牛肉 B.土豆 C.黄瓜 D.花生油2.(2011·重庆中考)张聪同学的午餐如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 )。

A.大米饭 B.鱼香肉丝C.炒白菜 D.酸菜粉丝汤3.小京同学今天的午餐食谱是:主食——面包;配菜和副食——炸鸡腿、炸薯片、牛排、奶酪。

小京午餐食谱缺乏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4.浩瀚的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着20多万种不同生物,其中鱼类就有2万多种,这些鱼类为人类提供了20%以上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它与另两类营养素并称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

它们是( )。

A.糖类、维生素 B.脂肪、无机盐C.脂肪、糖类 D.无机盐、维生素5.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NH3)和水蒸气等混合成一种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元素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 D.一定形成了原始生命6.将一片维生素C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为碱性 B.该溶液的pH小于7C.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该溶液的pH大于77.(2011·山东青岛中考)有人形象地把人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8.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如:糖类、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对人类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都要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

(1)某同学平时不吃饭,只吃菜,结果出现乏力,疲倦甚至昏迷等症状,他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毕业体检时,检查出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假如你是一名医生,你会建议他在平时的饮食中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________________ (任填一种)。

参考答案1. 答案:A2. 解析: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大米饭中富含糖类;鱼与肉中富含蛋白质;蔬菜白菜中富含维生素。

答案:B3. 解析:面包中含有淀粉,炸鸡腿中含有油脂,奶酪中含有蛋白质,因此小京的食谱中缺乏维生素。

答案:D4. 答案:C5. 解析:有多种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氨基酸,这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因此C项说法错误。

氨基酸并不能形成生命,只是属于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因此D错误。

答案:B6. 解析:维生素C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说明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答案:B7. 解析: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等)是人体主要能源,脂肪是后备能源,蛋白质也可以提供能量,这些物质都可以看作“燃料”。

只有水不能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即不能看作“燃料”。

答案:B8. 答案:(1)糖类(2)肉类(任填一种)1.(2011·湖北宜昌中考)下列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白菜 B.馒头 C.鸡蛋 D.苹果2.(2011·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关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化学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遇碘水会变蓝B. 蛋白质遇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C.油脂能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D.葡萄糖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蔗糖、淀粉和纤维素3.某饮料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质、钾、钙等。

该饮料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蛋白质 D. 油脂4.(2011·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C.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D.青菜、黄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5.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羊毛织品B.纯棉织品C.腈纶织品 D.涤纶织品6.“△△牌洒其玛”是乐山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

其主要生产原料有:精制面粉、猪油、白糖、鸡蛋、植物油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洒其玛”中不含维生素B.动物油和植物油合称为油脂C.“洒其玛”中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人体内最终变成葡萄糖D.“洒其玛”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7.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5H17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____________。

(2)蛋氨酸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合格奶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 ,则每100克合格奶粉中的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克;现测定某品牌的奶粉每100克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0.5克,则这种奶粉是属于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8.β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B.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 gC.维生素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β胡萝卜素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9(1)___________;(2)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3)能与碘水作用呈蓝色的淀粉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4)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臭味的是______________。

10.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

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___________色。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 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果味饮料。

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

【实验记录】(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下列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