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带进生活
大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教案5篇
![大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d06fd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9.png)
【导语】数字是⽆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活带来了很多的⽅便。
⽆忧考为⼤家准备了⼤班数学活动《⽣活中的数字》教案5篇,供⼤家参考阅读。
【篇⼀】⼤班数学活动《⽣活中的数字》教案 活动⽬标: 1、萌发幼⼉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发现数字在⽣活中的运⽤ 3、帮助幼⼉将数字运⽤于⽣活中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在周围⽣活中找⼀找“哪⾥有数字?它们表⽰什么意思? 2、教具:0—9的数卡⼆套,有数字信息的`物品若⼲,数字信息若⼲条 3、学具:幼⼉⼈⼿三套0—9的数卡 活动过程: ⼀、游戏“请出数字娃娃” 数字娃娃来做客,听来得是⼏? 1、我⽐3多1,是⼏? 2(拍六下⼿)听我拍了⼏下⼿? 3、7可以分为4和⼏? 4、我排在6的后⾯8的前⾯,猜猜我是谁? 5、3和5合起来是⼏? 6、1个娃娃,1朵花,1个苹果都可以⽤数字⼏来表⽰? 7、我像鸭⼦,我是⼏? 8、我⽐8多1⽐10少1,猜猜我是⼏? 9、2加3等于⼏? 10、1减1等于⼏? 教师按0—9的数序排列数字,请幼⼉集体读 ⼆、联想⽣活中的数字 1、我们周围⽣活中有许多数字,想想你们在什么地⽅看到过数字?并说说它们表⽰什么意思? 2、幼⼉⾃由回答,师随时引导归纳数字表⽰什么意思? 三、感知数字在⽣活中的应⽤ 1、说说我们幼⼉园有⼏个班?我们班共有⼏个⼩朋友?(数字可表⽰个数的多少) 2、认读尺⼦上的数字。
(数字可表⽰长度的长短) 3、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表⽰⾼低) 4、看电⼦称上的读数说出物重(可表⽰重量的多少) 5、认读⼈民币,邮票的⾯值,物价牌上的价格?(可表⽰⾦额的多少) 6、找出表⽰当天⽇期的⽇历,说说今天是⼏年⼏⽉⼏⽇(可表⽰时间的顺序) 7、认读邮编,书页码,车牌号,信⽤卡号码(可表⽰号码的顺序) 8、我们是⼤⼏班的⼩朋友?第3组的⼩朋友起⽴(数字可表⽰排列的次序) 四、讨论“假如没有数字,⽣活会变得怎么样? 五、按指令摆数字 1、请找出表⽰⾃⼰年龄的数字 2、摆出⾃家电话号码,门牌号 六、活动延伸:⽤扑克牌表⽰⼤⼩,次序。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93092eb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6.png)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学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数学的影子。
无论是在购物、做饭、出行还是做任何其他事情,数学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购物。
在超市购物时,我们会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然后估算出总共需要支付的金额。
这就涉及到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打折、优惠券等因素。
而在家庭日常开支方面,我们也会用到数学,比如计算家庭的月支出,规划家庭的预算等等。
其次,数学也贯穿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
在烹饪食物时,我们需要测量食材的重量和体积,控制火候和时间,这些都需要数学的帮助。
比如,我们需要用到比例关系来调配调料,需要用到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来控制烹饪的过程。
再者,数学也影响着我们的出行。
在规划旅行路线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距离、时间和交通工具的速度等因素,这都需要用到数学的知识。
在日常的交通出行中,我们也会用到数学,比如计算汽车的油耗、计算地铁的票价等等。
总的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的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c008f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b.png)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普适性的学科。
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实用的技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数学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有时候孩子对于数学学习可能存在抗拒或者无趣的情况。
为了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把数学教育与生活相结合,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情景,我们可以让孩子从中发现数学的踪迹。
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商品的价格或者找零钱;在厨房里,可以让孩子学习测量食材的重量和容积,并且参与食材的配比和烹饪过程;在出行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观察时间和里程,了解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日常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技能,增强数学的实用性和兴趣。
二、从游戏中体验数学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挑战。
比如玩数学拼图游戏、数学棋盘游戏、数学卡片游戏等,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还可以通过数学竞赛和数学趣味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竞争意识。
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从实践中探索数学除了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实践也是让孩子发现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以组织孩子参与一些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让他们通过操作和观察来发现数学规律和原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让孩子种植数学花园,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观察和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学习数学中的比较和测量知识。
又在科学实验中使用计量工具和测量仪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应用和实验方法。
四、从故事中感悟数学数学故事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方式,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介绍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
将数学知识融入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中,让孩子在故事中感悟数学的奥妙和魅力。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67aa6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c.png)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5篇)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今日早上,妈妈说:“今日休息,我们来包饺子吃吧!”我兴奋的说:“好啊,我最喜爱吃饺子了!”妈妈去菜场买来了香菇、笋、葱、肉和饺子皮,回家洗洁净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开头包饺子了。
我先拿起一片饺子皮,用筷子把馅放在中间,然后在饺子皮的四周抹上一些水,最终把饺子皮粘起来,打几个美丽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把饺子做完了。
妈妈拿出5个饺子盒说:“你能快速地算出来这里有多少个饺子吗?”我看了一下饺子盒横着数有6格,竖着数有3格,那就是6×3=18个,一个盒子能装18个饺子。
那么5个饺子盒就是18×5=90个,一共能装90个饺子。
我把全部的饺子全部放进盒子里还多出了10个,我对妈妈说:“我算出来了90+10=100,我们一共做了100个饺子。
”妈妈说:“你真棒!”妈妈说:“中午我们就来吃饺子吧!”妈妈拿出40个饺子,我们家有5个人平均每人吃几个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个。
我们就每人能吃8个饺子。
妈妈又说:“你算得特别正确。
”我听了很快乐!我觉得这次包饺子特别好玩,一边包饺子一边动脑筋还能吃到好吃的饺子。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2今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为什么呢?由于有四个客人要来我们家坐客!我的爸爸妈妈预备好了400元钱去买吃的东西。
妈妈给了我一份购物单,很明显,我又要去跟着爸爸妈妈去买东西了。
我看了看购物单,上面写着:鱼、虾、贝类、排骨、肉、番茄、辣椒、水果。
接着,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购物超市。
一进门,爸爸妈妈就开头了选择,我们边买边在购物单上记价钱。
不一会儿,咱们的购物车就装得满满的。
正预备结账时,妈妈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对我说:“糟了,我和你爸爸根本没算一共要多少钱,如今珍宝你帮我算一算一共多少钱,好么?”我原来很不情愿,不过看在如今是结账的紧急关头的份上,我还是确定算一下吧。
我说了一声:“没问题。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1f04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7.png)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它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购物、旅行、
做饭还是做运动,数学都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购物。
在超市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打折活动,比如
“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等等。
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计算出最划算的购买方式。
另外,在结账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用到数学来计算总价和找零。
接下来是旅行。
在规划旅行路线和时间时,我们需要考虑交通工具的速度、行
驶距离以及到达时间,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另外,在旅行中,我们也需要用到货币兑换和消费预算的计算,这同样需要数学的帮助。
再来是做饭。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比例和计量单位,比如
材料的重量、温度和时间等等。
这些都是数学在烹饪中的应用。
最后是做运动。
无论是跑步、游泳还是举重,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计算速度、距离、重量和时间等等。
另外,在健身和运动训练中,我们也需要用到数学来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有趣。
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生活里的数学
![生活里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e2472b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d.png)
生活里的数学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上的数学题中,更深刻地
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还是在做饭时控制火候,数学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日常购物中,数学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网上购物,我们都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折扣和优惠券等信息,以确定最终的花费。
比如,如果一件衣服原价100元,打七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这就需要我们用到百分比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又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如果一件商品原价10元,现在打
五折,那么两件商品的总价是多少?这就需要我们用到简单的乘法运算。
这些都是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展现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实用性。
其次,在烹饪中,数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烹饪时需要控制火候,需
要根据食材的种类、大小和厚度来确定烹饪的时间和温度。
这就需要我们用到数学中的比例和比较大小的知识,以确保食物烹饪得恰到好处。
又比如,在烘培中,需要按照食谱上的配方来准确称量食材,以保证烘培出的食物口感和味道。
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到数学中的计量和计算的知识,展现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总之,数学不仅存在于课堂上的数学题中,更深刻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还是在做饭时控制火候,数学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的得力助手。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0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6f2d2f89eb172dec63b72b.png)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0篇)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0篇)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
下头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发现的数学小秘密吧。
今日上体育课时,我看见操场上的旗杆上飘着一面国旗,旗杆下头有2个大花坛,旁边还有3棵大树。
体育教师整理好队伍后,我们就开始报数啦,1,2,3,4,5同学一个之后一个地报数,最终一个同学报到50,教师说学生全部到齐,于是我们就跟着教师开始学做《七彩阳光》体操,一节体育课很快就结束啦。
放学回家后,妈妈在一旁算着今日卖菜的收入15+3+2+。
原先妈妈今日的收入真不错!中午我找妈妈要了10元钱去买折纸,花了5元钱,文具店的阿姨找了我5元。
哦,我明白了,原先买折纸是5元钱呀!数学,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数学。
数学为我们的生活供给了便利:购买东西时,比赛计分时,买菜结账时我爱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地学好数学!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二):昨日晚上,我妈妈一齐去买桔子。
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当付钱8.1元。
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明白怎样算的,算成了9元钱。
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立刻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并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
爷爷还能够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能够先付40元,再付4元。
经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明白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星期日,我和妹妹一齐去超市买东西。
我买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83c14be56294dd88d0d26b24.png)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意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以人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宗旨。
2013年的数学试题在取材上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课程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为背景,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应用性问题,突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题目背景新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
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1 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相结合,创设情境,设疑引思,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教育情境引领学生感悟数学,学着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带进课堂。
“高跟鞋与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黄金分割的应用;“13人中一定有两人的出生月份相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屉原理”;“学校篮球赛场次设置及同学间互赠贺年卡”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作用;“怎样买门票更合算”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帮人们少花钱多办事;“红绿灯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转盘中的游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概率的意义;“储蓄策略”“打车付费”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精打细算”的妙处。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精选20篇)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精选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077b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7.png)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精选2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篇1数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课题,它不仅用于课本上,还广泛的存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
寒假时,我和爸妈回到乡下过年。
一进家门,大伯便微笑着迎面走来,说:“小丽,你来了呀!欢迎到大伯家过年咯!”我很高兴地给大伯一个大大的拥抱。
吃过午饭,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在聊天中,爸爸提起我的数学成绩不错,每次在班上都能考到90分以上。
大伯听后马上夸奖我说:“小丽,你真厉害,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我立马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时,大伯说要考考我了,只见他拿起一块三角形的蛋糕,对我说“你会不会求这个蛋糕的面积呀?”我仔细看了看后,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轻松流利地说出了计算方式及公式的运用方法。
大伯微笑着点了点头,夸赞了我一句后又说:“看来我们小丽确实很不错哟,那好,我再考你一道题。
”大伯似乎早已做好了准备,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了一个道具,我定睛一看,这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形状,大伯让我求出它的体积。
“我该怎么办呢?”这时我没有了刚刚的那股神气了,于是我渐渐地地下了头,似乎是要认输了。
爸爸向前走了一步,好像是要来教我,但被大伯拦住了。
大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加油,小丽,我相信你能行的!”我苦思冥想,突然灵机一动,立马从厨房找来了一个量杯,我把这个物体放了进去,再倒入水,利用排水法来求出这个物体的体积。
顿时大伯开怀大笑,称赞我是个小天才,爸爸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数学可真奇妙呀!让我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题作文篇2国庆节的第三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我就喊道:“外婆外婆,我来了。
”外婆和蔼可亲地说:“你来啦,我正在洗被单,等会儿你帮我晒被单吧!”我连连点头。
学“生活”的数学,学“自己”的数学
![学“生活”的数学,学“自己”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05e65a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d.png)
学“生活”的数学,学“自己”的数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理性、逻辑的学科,通常被人们认为与生活关系不大,甚至有些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
但实际上,数学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影子。
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度量、比较,到大自然中的规律和关联,无一不展示着数学的奥妙和美妙。
数学也是一门可以用来研究自己的学科,通过数学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特点、能力和行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提升自己。
学“生活”的数学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应用,如计算、度量和比较,实际上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比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做饭时的食材比例计算、工作时的时间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们也需要进行各种度量和比较,比如在购买商品时的尺寸比较、在旅行中的距离和速度的计算等等,这些也都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生活中的规律和关联也是数学的重要表现,比如周围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都存在着各种规律,如植物的生长规律、天气的变化规律、市场经济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都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规律和关联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变化。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概念和方法,如概率、统计和图形,也都贴近人们的生活。
比如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概率和可能性,这就涉及到了概率和统计的知识;又比如人们在规划生活时需要考虑各种空间布局和物品摆放,这就涉及到了图形的知识。
所以,生活中的数学不仅仅是一些理论和公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通过学习和应用数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数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中的应用,它还可以成为一种研究自己的方式和工具,通过数学的方式来理解和认识自己。
这就是学“自己”的数学。
人们可以通过数学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比如通过心理测试和性格测评,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对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能力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ba39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6.png)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
1、抽屉原理:
如果我们去参加一场婚礼,人数超过367人,那么其中必然有生日相同的人(并非同年)。
这就是抽屉原理。
把m个东西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东西。
由于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
这相当于把367个东西放入366个抽屉,至少有2个东西在同一抽屉里。
运用到了数学的抽屉原理。
2、猫的面积: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是因为这样身体散发的热量最少。
在数学中,体积一定,表面积最小的物体是球体。
猫缩成一个球体,可以减小和外界接触的面积,降低热交换的速度,减少热量损失的速度,节省能量,保持体温。
运用到了数学的面积学。
3、四叶草叫“幸运草”:
三叶草,学名苜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叶子,叶形呈心形状,叶心较深色的部分亦是心形。
四叶草是由三叶草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它只占其中的十万分之一。
也就说在十万株苜蓿草中,你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因为机率太小。
因此“四叶草”是国际公认为幸运的象征。
运用到了数学的概率学。
4、车轮都是圆的而不是其他形状:
圆的中心叫圆心,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滚动时,车轴离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
因此,车里坐的人,就能平稳地被车子拉着走。
假如车轮变了形,不成圆形了,轮上高一块低一块,到轴的距离不相等了,车就不会再平稳。
运用到了数学的圆心知识。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efbd98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b.png)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普遍性的学科,它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工程、经济学等。
然而,数学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知识,它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首先,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购物、做饭还是规
划旅行,数学都无处不在。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折扣,以确定最划算的购买方案;在做饭时,我们需要测量食材的重量和计算烹饪时间,以确保菜肴的美味;在规划旅行时,我们需要计算路程和时间,以安排行程。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其次,数学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数学教会了我们逻辑思维、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在学术和职业领域中有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比如,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此外,数学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数学的规律和原理存在于自然界和
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黄金分割比、斐波那契数列、概率统计等。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总之,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也
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
因此,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应对学术和职业挑战,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珍惜数学,将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e241c5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8.png)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还是在做饭时
测量食材的重量,数学都贯穿着我们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首先,数学教会了我们逻辑思维。
在数学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逻辑
来推导出结论。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分析数据来制定策略,逻辑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数学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处理数据。
在现代社会,数据无处不在,而数学
正是帮助我们处理数据的工具。
通过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分析数据的规律,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比如在投资理财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选择。
另外,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
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许多
自然规律都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和解释。
比如物理学中的运动规律、化学中的化学反应方程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描述和计算。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教育,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b049b4f01dc281e43af04a.png)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者:王景明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5期福建平和县九峰中心小学(363711)王景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并应用于我们的生活。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出发,提出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用的,从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一、创设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例如在教学“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九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
当火箭腾空的一刹那,学生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真正感到学好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又如在教学“买文具”中,请学生当售货员,教师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一支钢笔,而售货员没有零钱找补,由此创设一个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境。
学生经过交流后,得出5元能换5张1元,2元能换2张1元,5角能换5张1角,售货员就能把钱找补给老师。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认识人民币,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也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这样巧妙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用心设计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身边或社会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材料,并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数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6fc39b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6.png)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让人们觉得遥远而难以理解。
然而,如果我
们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从日常的购物计算到工程设计,从自然界的规律到艺术的美学,数学都在悄然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每当我们去购物时,都需要计算价格
和找零。
这涉及到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百分比和比例的计算。
此外,我们还会在烹饪、装修和旅行中用到数学。
比如,在烹饪中,我们需要按照食谱中的比例来调配食材;在装修中,我们需要测量空间的面积和计算材料的用量;在旅行中,我们需要计算时间和距离来规划行程。
其次,数学也贯穿于自然界的规律之中。
例如,菱形蜂窝中的蜜蜂排列成六边
形的形状,这是因为六边形可以最有效地填满空间,从而节省蜜蜂飞行的能量。
再比如,植物的叶子和花瓣的排列也遵循着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
这些都是数学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展现了数学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数学还在工程设计和艺术美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数学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音乐和绘画中,数学可以帮助艺术家创作出和谐的旋律和美丽的图案。
因此,数学不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更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和一种美学的表达方式。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自然规律、工程设计
和艺术美学来寻找数学的存在。
因此,让我们打开心扉,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吧!。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7d68e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a.png)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日常的购物和理财中,还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很多人可能觉得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但其实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让我们来看看在日常购物中,数学是如何应用的。
每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比如买一送一、满减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数学来计算,确定最划算的购买方式。
如果一件商品原价100元,现在满减优惠满200减50,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计算出最终的价格是多少。
我们还需要计算每种商品的单价,比较不同品牌和不同包装的商品哪个更划算。
通过这些日常的购物计算,我们不仅能够省钱,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数学能力。
而在理财方面,数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计算每个月的开销和收入,还是进行投资和理财规划,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我们要计算每月的生活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就需要用到百分数、比例、和平均数等数学知识。
再我们要计算投资的回报率,就需要用到复利公式和利息的计算等数学知识。
只有懂得用数学来管理我们的财务,才能够更好地规划我们的未来。
在工作和学习中,数学更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程设计中,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进行计算和推导。
比如在物理学中,运用数学来描述自然界的规律和定律;在工程设计中,利用数学来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
而在学习中,数学也是连接各种学科的桥梁,比如物理、化学、经济学等,都需要用到数学来建立模型和解决问题。
掌握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数学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着一些美妙的现象和规律。
花瓣的排列数目往往是以斐波那契数列来组成的;壳牌的螺线形状是以黄金分割比例来构成的;彩虹的光谱是以频率和波长的数学规律来解释的。
这些都是数学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展现出了数学的美妙和神秘之处。
通过观察和认识这些现象,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启发我们对数学的探索。
生活中找角的数学日记
![生活中找角的数学日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332a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生活中找角的数学日记前几天,我经历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中的“角”原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那天正好是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的床上,把我从睡梦中叫醒。
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打着哈欠走出房间,发现妈妈正在客厅里整理东西。
我凑过去一看,她正在摆弄一个新买的相框。
“妈,你这是干啥呢?”我好奇地问。
妈妈头也不抬地说:“我想把咱们的全家福挂在墙上,正找个合适的角度呢。
”我一听,瞬间来了精神,“角度?这不是数学里的知识嘛!”妈妈笑着说:“是呀,你看这相框,挂歪了可不好看。
”我仔细地观察起来,相框的边缘形成了直直的线条,和墙面之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角。
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直角、锐角和钝角嘛!我指着相框对妈妈说:“妈,你看,如果相框和墙面形成的角是 90 度,那就是直角,这样挂起来才方正好看。
”妈妈有些惊讶地看着我:“哟,没想到你还能用上数学知识了!”我得意洋洋地继续说:“要是小于 90 度,那就是锐角,挂起来就会显得歪向一边;大于 90 度就是钝角,也不好看。
”妈妈点点头,按照我说的开始调整相框的角度。
弄好相框后,我走出家门,准备去小区里溜达溜达。
刚到楼下,就看到一群小朋友在玩滑梯。
其中一个小朋友正从滑梯上滑下来,那滑梯的形状可太有趣了。
滑梯的表面和地面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角。
我跑过去,蹲在滑梯旁边开始琢磨。
这角度要是太大了,小朋友滑下来的速度可能会太快,不安全;角度要是太小了,又滑得不痛快。
我心里想着:“这设计滑梯的人肯定也是考虑到了角度的问题,得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角度,既能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又能保证安全。
”正想着,我听到“哎呀”一声,原来是一个小朋友在滑滑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
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小朋友,你没事吧?是不是因为滑梯的角度不太对呀?”小朋友眨眨眼睛,一脸迷茫地看着我。
我这才反应过来,跟一个小朋友说这些,他哪能懂呢!离开了滑梯,我继续在小区里转悠。
走着走着,来到了小区的花园。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bff50dff941ea76e58fa0416.png)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天台岗小学杨华璐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陶行知的观点让我们同时联想到了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只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边。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此,数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产生的踪迹。
一、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都是数学源于生活的具体化。
1、在备课时,都会创设一定的情景数学教师在设计当天的备课内容时,都会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
所以,我们在设计备课教案时必须融入生活的元素,例如:在教授百分数的意义时,我看到黄爱华老师利用的就是自己喝酒的例子,有三种酒:白酒酒精度58%,啤酒酒精度3.1%,绍兴黄酒的酒精度38%。
如果黄老师不想在这次应酬中喝醉,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就来喝?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回答,个个跃跃欲试,急于表达。
一开课,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2、从创设情景中适时提出关键问题,并适时作出总结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
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又是通过学生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刚才的这类问题孩子们肯定从生活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以说明:生:从这些百分数中很容易比较出白酒酒精的含量比较高的。
因为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只要比较这三个百分数的分子就可以了。
生:我认为百分数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
从而老师立即问出:这个52%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52又表示什么呢?生:分母100表示100毫升。
数学在生活中的例子
![数学在生活中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5fac94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1.png)
数学在生活中的例子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课堂上的公式和定理中,更是
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简单的购物计算到复杂的金融投资,数学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计算。
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我们需要
计算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价。
这涉及到基本的加法和乘法运算,以及对货币的理解。
另外,当我们在打折活动中购物时,我们也需要计算折扣的金额,以确定最终的支付金额。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百分比的知识来进行计算。
因此,数学在购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数学在金融投资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存款、贷款还是投资股票、基金,都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利息、本金和期限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终的收益或支出。
又如,通过统计分析来预测股票的走势,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数学的运用和理解。
此外,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需要
计算出行的时间,以确定出发的时间和到达的时间。
又如,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以提高效率。
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时间和距离的计算,以及对时间的合理利用。
总的来说,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
方式和工具。
通过数学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数学的学习和运用,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带进生活
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
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用最熟悉的素材学数学
新课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教材时,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文具、生活用品等进行观察、比较、操作、尝试,从而建立起空间概念。
在教学中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再让学生探索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的物体。
【二】注重个性差异,多样化的思维探究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
在发现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
交互作用种探索、创新,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组的探究中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课堂异常活跃,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兴趣浓厚,人人学有所获。
在各小组的探究中,还联想到生活中的排队是按高矮排的。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三】学习方法多样化
新课标倡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独特体验,把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
把数学带进生活,能使每个学生的兴趣、思维、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展示。
现代社会尤其是倡导个性的张扬,教育也越来越讲究以学生为本。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信任和关怀。
作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习的伙伴,是建立在相互依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他们的关系是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关系。
可以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自己喜欢学习的数学。
在同一片蓝天下师生共同探究,在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师生同乐学数学,易
学、乐学。
大家学,学有所得。
人人动手,个个动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