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科学的分析需要对事实和观点加以区分,下列说法属于事实的是()
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C.考试时时间过得比平常快D.未来人类的大脑将更加发达
2.如图为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示意图,则下图“甲”处内应填()
①羊水②脐带③胎盘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4.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活动中,小明采取了许多措施减小实验的误差,其中不科学的做法是
A.点燃花生仁后立即将它放入热量测定仪中
B.将温度计取出后进行读数记录水温
C.将花生仁充分燃烧,直到变成不能再燃烧的灰白色的灰
D.等燃烧结束后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数值
5.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脏是位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胃和小肠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
D.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
6.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汁不含有消化酶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C.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D.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8.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腺一起组成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9.下列结构中哪些是消化腺?()
①肝脏②肠腺③胃④小肠⑤胃腺⑥咽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①④⑥D.②④⑤
10.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1模拟的结构对到达2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
B.3模拟的是膈肌,图A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减小
C.图A中表示呼气,此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
D.图B中表示吸气,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11.如图是呼吸系统模拟图,①是呼吸道,②表示肺,③指胸腔。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①、②、③三个部位的气压大小依次是()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2.边说笑边吃东西容易呛到,原因是()
A.气流冲击B.喉腔扩大C.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D.环状软骨扩大
13.如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鼻腔,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②是气管
C.③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空气的通道
D.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的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灰尘
②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的血液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③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湿润、清洁
④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5.外界气体进入到肺,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①鼻腔②气管③肺④咽⑤喉⑥支气管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C.①⑤③②④⑥D.①④⑤②⑥③16.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人体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B.该图所示结构多存在于人体四肢静脉内表面
C.该图所示结构老化,易引起静脉曲张
D.该图所示结构的作用是控制血流速度
17.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乙
C.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D.血液流经甲→丙→乙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8.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A.A型血B.B型血
C.AB型血D.0型
19.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20.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B.a、e中流的是动脉血
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
21.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

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丙→乙→丁→甲D.丁→乙→甲→丙22.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

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 个/L(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85g/L(120〜160)g/L
PLT(血小板)210×109个/L(100〜3 00)×109个/L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血液由上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上图中的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D.上图中的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23.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肺的换气是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24.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利用气体c,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B.a、c表示二氧化碳,b、d表示氧气
C.气体c和气体d的交换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D.肺泡的结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5.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26.图1是“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_____内分别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_____层食物。

(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 ]_____分泌的_____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_____和[ ]_____,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 ]_____,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_____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7.坐在考场的你此刻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主要供能量的有机物是_____。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标号_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标号_____。

(3)在图二中X 、Y 、W 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淀粉最终消化成_____才能被吸收。

(4)我们感冒时吃的胶囊往往是用淀粉做成,主要原因是避免对图一中标号______产生刺激,图二中曲线_____所代表的营养物质是从这部位开始被消化的。

(5)图二中C 是_____,里面含有许多环形皱襞和_____,能加大其表面积。

(6)为保证在期末考试中能有充足的能量,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红烧肉、麻辣豆腐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还应该添加_____(选项:清蒸鱼、炒小白菜、牛肉汤)。

28.下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④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注:2O 为氧气,2CO 为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经过过程_____(填序号)含氧量会升高;当氧气进入_____后,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过程④是指_____的气体交换过程。

(2)请从下面ABCD 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过程①是通过_____实现的,过程②通过_____实现。

(A .呼吸作用 B .扩散作用 C .呼吸运动 D .光合作用)
29.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
(2)[6]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的场所.
(3)[3]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4)[5]是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其外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这有利于与进行气体交换.
30.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血管示意图,回答:
(1)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_______(填字母)的壁最厚,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

(2)A和B,C和D之间都有________,它能防止__________。

(3)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_______(填图中数字),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______单行通过,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_______(“最慢”或“最快”),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4)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二者的共同点是起于_______ 至于________,二者同时进行,共同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是实有的事情,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等。

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详解】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考试时间过得快和未来人类的大脑将更加发达是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属于观点;人体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属于事实。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

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
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
解析:C
【解析】
【分析】
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

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
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后,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胚泡不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而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后由母体排出体外的。

因此,胎儿通过③胎盘和②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故选:C
【点睛
3.A
【分析】
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不能燃烧,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详解】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A错误。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B正确。

C.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烧,有机物能够燃烧释放出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D正确。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D正确。

故选A。

4.B
【详解】
点燃花生仁后立即将它放入热量测定仪,防止热量散失过多,造成误差,A不符合题意;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水中,视线一定要和水银柱的下表面相平,防止出现误差,B符合题意;
将种子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最后变黑,燃烧,剩下灰白色的灰,证明了种子中含有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
等燃烧结束后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数值作物末温,否则冷却过长,热量散失越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析】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详解】
肝脏是位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包含消化酶,只能乳化脂肪,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同时可以吸收水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而大肠只有吸收功能,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没有消化功能。

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

6.C
【详解】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

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

所以老王体内的甲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流入十二指肠,因此他的消化及吸收营养物质功能中,最可能发生的是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7.C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

【详解】
A.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A正确。

B.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属于化学性消化,B正确。

C.消化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一种消化酶只能对相应的物质起消化作用,对另外的物质没有消化作用,C错误。

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唾液腺、胰腺,小腺体包括肠腺和胃腺,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8.D
【分析】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构成,各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
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多个器官联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9.A
【分析】
(1)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

【详解】
A.①肝脏分泌胆汁、②肠腺分泌胰液、⑤胃腺分泌胃液,都属于消化腺,符合题意。

B.①肝脏分泌胆汁、②肠腺分泌胰液,都属于消化腺,而③胃属于消化道,不符合题意。

C.①肝脏分泌胆汁,属于消化腺,而④小肠、⑥咽都属于消化道,不符合题意。

D.②肠腺分泌胰液、⑤胃腺分泌胃液,都属于消化腺,④小肠属于消化道,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的消化腺的特征。

10.B
【分析】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图中1模拟的是气管,2模拟的是肺,3模拟的是膈肌。

【详解】
A.1模拟的是气管,能使到达2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A正确。

B.3模拟的是膈肌,图A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表示呼气,B错误。

C.A图中膈肌顶部上升,膈肌舒张,肺回缩,表示呼气,C正确。

D.B图中膈肌顶部下降,膈肌收缩,肺扩张,表示吸气,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11.D
【详解】
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即①、②、③间的气压关系是①>②>③
故选D。

12.C
【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据此答题。

【详解】
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

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

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选C。

13.D
【分析】
图中①为鼻腔,②为咽,③为喉,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⑥为肺,⑦为会厌软骨,⑧为膈,分析作答。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

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A.①为鼻腔,能对空气做初步的处理。

④为气管,⑤为支气管,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A错误。

B.④为气管,②为咽,B错误。

C.②为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错误。

D.⑥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较为基础,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果会很好。

14.D
【分析】
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详解】
①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②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③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④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与呼吸无关,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结构。

15.D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详解】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①鼻腔、④咽、⑤喉、②气管和⑥支气管,最后进入③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

D正确。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结构顺序,是基础题。

16.D
【分析】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中类型。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详解】
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管腔最大,管壁薄,血液速度慢,在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按照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的倒流。

因此,该图表示人体静脉瓣活动示意图,静脉瓣多存在于人体四肢静脉内表面,作
用是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静脉瓣结构老化,易引起静脉曲张。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

17.B
【详解】
甲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乙,B正确;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血液流经甲动脉→丙毛细血管→乙静脉后,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

点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18.D
【分析】
理论上,输血时应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在输入异型时不能输的太快太多。

【详解】
在输血时应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会出现红细胞凝集,但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找不到同型的血,O型血的人可以为其他血型的人输少量的血,O型血的人的红细胞内不含有凝集原,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输血的原则,比较简单,熟记即可。

19.D
【详解】
试题分析: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皮肤出现小伤口时,血流不止者,属于血小板减少症,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
故选D
考点:输血的原则.
20.B
【详解】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A正确;
e主动脉内流着动脉血,在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f上下腔静脉流回a右心房,B错误;
体循环的路线是:d左心室→e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f上、下腔静脉→a右心
房,C正确;
肺循环的路线是:c右心室→g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h肺静脉→b左心房,D正确。

21.B
【分析】
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为动脉,所以甲为动脉,乙为动脉分支,由分支流汇集的是静脉,即丙为静脉。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即丁为毛细血管。

手背静脉注射药物随上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到达右心室,再从右心室出发到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咽部毛细血管。

【详解】
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要想到达咽部的病灶处,首先要经过体循环、再经过肺循环、最后经过体循环才能由手背到达咽部,具体途径是:手背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
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咽部毛细血管,药物需要两处经过心脏,才能到达咽部病灶。

分析上图中的甲是将血液由心脏射出的血管,是动脉血管,乙是将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管,丙图是将血液由分支汇集到主干的血管是静脉血管,丁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液的循环途径可以判断,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丙→甲→乙→丁。

故选B。

22.B
【详解】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
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
(4.2×1012/L)最大(4.0﹣10.0)×109
个/L
最小100~300×109
个/L
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形成贫
血。

图中,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

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红细胞数量少于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