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河水电站接入系统设计一次报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玉河水电站接入系统设计一次报告(1)
前言
碧玉河位于怒江州兰坪县境,为澜沧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流域南部的锅把子丫口附近。

高程约3400m,主河长96.2km,流域面积1421km2左右。

水电站位于碧玉河下游河段,电站厂址距兰坪县城180km,坝址距维(西)~兰(坪)公路0.5km,引水线路及厂区枢纽有中(排)~河(西)简易公路贯穿,交通方便。

碧玉河水电站水库总库容3450万m3,调节库容为2675万m3,库容系数为4.87%,具有年调节性能,电站最大水头为393m,装机容量为2×5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57亿kW.h,是兰坪县重要能源项目之一,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工程的兴建对发展地区经济,缩小本地区与地的差距,帮助群众脱贫,保护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受大唐国际碧玉河水电开发的委托,我院开展了碧玉河水电站的接入系统设计工作。

本报告将根据碧玉河水电站特点及所在地区电力系统有关问题,从系统角度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接入系统方式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接入系统推荐方案。

本接入系统设计报告包含系统一次部分和系统二次部分。

第一章设计依据、相关规程及原则
1.1设计依据
1.1.1 设计依据
1)《关于开展碧玉河水电站系统接入方案编制的委托书》;
2)《省兰坪县碧玉河四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3)《怒江州“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

1.1.2 设计规程
本报告主要遵循并依据以下国家有关规程规及报告进行设计:1)《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2)《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3)《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4)《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容深度规定》;
1.2设计原则
碧玉河水电站接入系统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
1)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满足安全、经济、灵活、可靠等方面的要求;
2)电网运行能适应潮流及电压变化的要求;
3)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解决好当前与长期结合的问题;
4)接线的方式既要注重节约投资、力求简化,并注重技术水
平而适应将来的发展。

报告中对碧玉河水电站接入系统后的电网进行系统潮流、稳定计算及电力平衡计算。

潮流计算水平年采用碧玉河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后的年份,进行丰大、丰小、枯大、枯小四种典型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

电力平衡计算按规程要求,其计算水平年为2010~2015年逐年进行全系统或地区系统电力平衡。

按照大唐国际水电开发规划,碧玉河水电站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因此,报告中潮流、稳定计算的水平年为2013年。

第二章碧玉河水电站概况
2.1 碧玉河流域概况
碧玉河位于滇西北高原云岭西侧,怒江州兰坪县境,为澜沧江左岸一级支流,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在通甸镇上游分左右两支,两支水量相当,且均称通甸河,发源于流域南部通甸乡东南部老君麓和西南部黄木箐。

从通甸河电站引水坝以下至河口一段,则进入高山峡谷地带,落差集中,水力湍急。

碧玉河流域上游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相对较差。

中、下部植被较为茂密,种类繁多,针叶林、阔叶林、灌木丛均有分布。

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海拔较高,冬季山顶积雪,每年春季都有一定的融雪径流补给。

高程约3400m;主河长96.2km,河道比降14.9‰,流域面积1421km2左右。

流域总体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地形总体呈山高谷深特征。

最高点为流域北部的大宝山,海拔3981m;最低点即碧玉河与澜沧江的交汇处,海拔1560m左右。

碧玉河自流域南端发源后沿东北方向流至通甸,又沿西北方向而下,流经河西、白龙后又转下西流。

沿程不断接纳支
流,最终汇入澜沧江。

根据《省兰坪县碧玉河四级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碧玉河水电站的最终装机规模为2×50MW。

碧玉河水电站位于省兰坪县境,为混合式水电站,坝址位于碧玉河与工江小河交汇口下约0.5km,厂址处于澜沧江左岸多依村下游。

碧玉河水电站地理位置图见图2.1-1。

图2.1-1碧玉河水电站地理位置图. . .
2.2 电站建设进度及主要特性指标
碧玉河水电站装机容量2×50MW,正常蓄水位为2018m,多年平均流量17.4m3/s,年平均发电量为4.57亿kWh,装机利用小时数4570h。

电站计划于2013年建成并网发电运行。

电站主要特性指标见及电站典型出力特性表2.2-1及表2.2-2。

表2.2-1 碧玉河水电站主要特性
表2.2-2碧玉河水电站典型出力特性单位:M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