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和脉搏
血压与脉搏
血压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18.6~21.3kPa),舒张压在90~95mmHg(12.0~12.6kPa)。
脉搏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
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护理学基础-脉搏与血压
护理学基础脉搏与血压一、名词解释脉搏:动脉管壁随心脏的舒缩而出现的周期性起伏搏动。
间歇脉:指在一系列正常的脉搏中出现的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亦称过早搏动。
绌脉: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小于心率,亦可称短绌脉。
奇脉:只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BP)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急剧上升,至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的动脉血压。
舒张压: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至收缩末期达到的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的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二、脉搏的评估1、脉率异常2、脉律异常:间歇脉、脱落脉、绌脉。
3、脉搏强度异常:洪脉、丝脉、水冲脉、交替脉、奇脉、脉搏消失等。
4、动脉管壁的异常三、常见异常脉搏及其临床意义间歇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等患者,正常人偶尔亦会出现洪脉高热、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丝脉(细脉)大出血、主动脉狭窄、休克、全身麻痹等的患者水冲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交替脉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等患者奇脉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脏压塞等患者脉搏消失严重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四、血压的评估异常血压1.高血压: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2.低血压3.脉压减小4.脉压增大五.相关数据1.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率为60~100次/分钟。
2.速脉,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钟。
3.缓脉,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钟。
4.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值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脉压30~40mmHg,平均动脉压100mmHg。
5.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6.脉压减小,脉压﹤30mmHg,主要见于主动脉狭窄、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等脉压增大,脉压﹥40mmHg,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等7.一般卧位时收缩压必立位时约低8~13mmHg;右臂比左臂收缩压高10~20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
1、血压和脉搏
7、学生齐读五至八段。
教学过程
8、小组讨论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识?
9、指名说一说。
10、防治高血压要从儿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并勾画出来。
11、指名说一说。
三、想一想、议一议完成课后练习。
四、小结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1、血压和脉搏
血压脉搏
1、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这是血压仪,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如果我们生病了有的病可以通过血压仪测出来,今天我们来认识血压和脉搏,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
3、齐读一至三段,小组学习什么叫血压?计算自己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学习什么是高血压和低血压?
4、勾画你学到的知识和不懂的地方。
5、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并且学着摸一摸自己的脉搏。。
收缩压120每分钟80次
舒张压60
教学反思
第周
课题
1、血压和脉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正常人的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2、通过学习知道高血压应该及早预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是什么吗?(出示血压仪)提示
2、学生回答问题。
二、新受课
人正常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
人正常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人正常血压和脉搏的正常值范围1. 引言人类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其中血压和脉搏是评估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了解正常的血压和脉搏范围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健康问题,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本文将介绍血压和脉搏的基本概念,探讨正常值范围和其意义,同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2. 血压的定义和重要性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由两个数字表示: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最大压力,舒张压是心脏松弛时血液对血管壁的最小压力。
正常血压的范围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3. 血压的正常值范围据医学研究,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为80-90mmHg。
这是一般成人的正常范围,芳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
如果血压偏离这个范围,可能会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健康问题。
4. 脉搏的定义和重要性脉搏是指从心脏发出的血液在动脉中形成的搏动,通常通过探测动脉的搏动来计算心率。
脉搏包含了很多信息,如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弹性和血液的流量等,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5. 脉搏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成人的正常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
然而,脉搏与个体的身体状况、芳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运动员和儿童的脉搏可以低于60次/分钟,而老年人的脉搏可能会超过100次/分钟。
了解个体的正常脉搏范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6. 血压和脉搏的意义和个人观点血压和脉搏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平衡。
了解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正常范围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如改变生活习惯、饮食控制和锻炼等,以维护身体的稳定和健康。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保持健康的血压和脉搏范围对维护整体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和脉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就医,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血压与脉搏
血压参考值国家权威机构发布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幼童血压正常值(参考值)年龄收缩压(男)舒张压(男)收缩压(女)舒张压(女)16-20115731107021-25115731107126-30115751127331-35117761147436-40120801167741-45124811227846-50128821287951-55134841348056-60137841398261-651488614583年龄收缩压mmHg(kPa) 舒张压mmHg(kPa)新生儿76(10.1) 34(4.5)1~6月70~100(9.3~13.3) 30~45(4.0~6.0)6~12月90~105(12~14) 35~45(4.7~6.0)1~2岁85~105(11.3~14.0) 40~50(5.0~6.7)2~7岁85~105(11.3~14.0) 55~65(7.3~8.7)7~12岁90~110(12.0~14.7) 60~75(8.0~10.0)血压测量方法前言由于血压的特点有明显波动性,需要于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可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
目前使用以下三种方法评价血压水平。
1、自我测量血压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1 .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
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 .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 .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 .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 .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
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 .可经常性观测。
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血压和脉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正常血压和脉搏的范围。
三、教学准备1. 教材、PPT、实物演示。
2. 血压计、脉搏计数器。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身体指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1. 讲解血压的概念:血液在血管内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2. 讲解脉搏的概念:动脉搏动产生的波动。
3. 演示血压和脉搏的测量方法。
4. 给出正常血压和脉搏的范围。
3. 学生分组实验1.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2. 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血压和脉搏。
3.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相互交流。
4. 数据分析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判断自己的血压和脉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 分析测量结果,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5.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及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血压和脉搏的测量。
血压脉搏心跳对照表
血压脉搏心跳对照表
一、血压正常范围
●理想血压:收缩压(高压)<120 mmHg,舒张压(低压)<80
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139 mmHg,舒张压80-89 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二、脉搏正常范围
●正常脉搏:60-100次/分钟
●低于60次/分钟:心动过缓
●高于100次/分钟:心动过速
三、心率正常范围
●正常心率:60-100次/分钟
●低于60次/分钟:心动过缓
●高于100次/分钟:心动过速
四、血压、脉搏、心跳的关系
●血压和心跳都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联。
例如,当血压升高时,心跳往往会加快,以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
●脉搏和心跳的频率通常是同步的,但脉搏的频率可能会受到许多
因素的影响,如动脉硬化的程度。
五、高血压、低血压的判断标准
●高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超过正常范围。
●低血压通常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低于正常范围。
六、常见疾病对血压脉搏心跳的影响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脉
搏和心跳的频率和节律。
●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常见疾病也可能对血压、脉搏
和心跳产生影响。
七、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
重,戒烟限酒等。
●注意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定期检测血压、脉搏和心跳,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血压脉搏正常范围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血压脉搏正常范围是多少导语:血压脉搏处于正常的数值,才能保证我们身体处于健康的状况。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关心血压脉搏正常范围,就是想要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血压脉搏处于正常的数值,才能保证我们身体处于健康的状况。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人关心血压脉搏正常范围,就是想要检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希望能够及早的发现异常情况。
那么,血压脉搏正常范围是多少?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
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正常人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
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另外,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则使脉搏减慢。
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使脉搏发生变化。
因此,测量脉搏对病人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
中医更将切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进行脉管发生周期性扩张和回位的搏动。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脉搏的次数和脉率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上面就是对血压脉搏正常范围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参考血压脉搏正常范围,一旦发现有异常情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脉搏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脉搏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脉搏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脉搏血压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动脉血压和脉搏频率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
脉搏频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三、实验器材1. 血压计:汞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2. 听诊器。
3. 袖带。
4. 计时器。
5.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被测者取坐位,放松,手臂置于心脏水平位置。
2. 将袖带均匀地缠绕于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2-3cm。
3. 将听诊器膜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4. 打开血压计,充气至听不到脉搏声音,再提高20-30mmHg。
5. 缓慢放气,观察袖带压力下降过程中脉搏声音的变化。
6. 当脉搏声音出现第一个明显变化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为收缩压。
7. 继续放气,当脉搏声音消失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为舒张压。
8. 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mmHg和80mmHg。
2.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测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体位、情绪等。
本次实验结果与被测者的实际情况相符。
六、实验讨论1. 脉搏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早期发现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被测者的体位、袖带缠绕松紧度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脉搏血压测量实验操作简单,但要求实验者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脉搏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脉搏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脉搏血压测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学专题血压和脉搏
肺静脉⑤ 右心房 ②
右心室 ④ 下腔静脉 ⑨
⑥ 主动脉 ⑦ 肺动脉
⑤ 肺静脉
① 左心房 ③ 左心室
血液循环途径简略图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上、下 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主动脉
知识回顾
动 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 静 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色。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色。
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 , 像波浪一样沿着 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 , 叫脉搏
※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否一致?
一致,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 为75次/min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练 一练
2、一个同学在运动时右手的一个手指受伤,伤 口红肿。为了消炎,医生在这位同学的左臂肌 肉上注射了青霉素。这些药品是怎样运输到伤 口处的的?说出药物运输的途径?(P46第5题)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上肢各级动脉 手指毛细血管
右心房
肺
循 环
左心房
肺静脉
肺泡毛细血管
肺动脉
氧
二氧化碳
肺泡
右心室
血压和脉搏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血压
血压的概念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
侧压力叫做血压。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 舒张压—心脏舒张, 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 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
测量位置一般是上臂肱(gong)动脉 血压的表示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 血压的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or千帕(kPa)
血液循环、血压与脉搏课件
03
脉搏的产生与意义
脉搏的产生
01
脉搏的产生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有关。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泵 入主动脉,导致动脉管壁产生弹 性回缩,形成脉搏。
02
脉搏的强弱和节律与心脏的收缩 力和外周血管的阻力有关。
脉搏的意义
脉搏是反映心血管系统状况的重要指 标之一,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心脏 的节律、收缩力和排血量等。
血压的调节机制
总结词
血压的调节机制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实现。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来调节心脏的 收缩力和血管的张力,从而影响血压。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来 调节血压。此外,心血管中枢和压力感受器也会对血压进行调节。
01
02
03
04
心脏收缩
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推入动脉 。
动脉流动
血液通过动脉流向全身各个组 织和器官。
毛细血管交换
血液在毛细血管与组织进行气 体和物质交换。
静脉回流
血液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完 成血液循环。
02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血压的定义与测量
总结词
了解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 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同时,保持充足 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心 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
控制情绪与减少压力
总结词
情绪稳定和减少压力对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详细描述
长期的紧张和压力状态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学会控制情绪略,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动脉血压与脉搏讲课文档
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 脉压<30mmHg称减小 见于 心包积液、主动脉瓣狭窄
现在九页,总共三十五页。
高血压的分级
分级
收缩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正常血压
<130
正常高值
130 ~13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现在三十页,总共三十五页。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三十五页。
2、步骤
病人安静(如剧烈活动要休息30min) 卧位或坐位
手腕伸展,手臂舒适自然位
护士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于桡动脉上
计数(一般30s,异常1min) 记录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三十五页。
测量脉搏
现在三十三页,总共三十五页。
3、注意事项:
动脉血压与脉搏
现在一页,总共三十五页。
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血压是指血液
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液充盈 心脏射血
外周阻力
现在二页,总共三十五页。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
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 下降到的最低数值。
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若血压过高,
则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过重。长期高血压患者往往引起心脏
代偿性肥大、心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力衰竭。血管长期
受到高压,血管壁本身发生病理性改变,甚至可导致破裂
而引起脑溢血等严重后果,所以保持动脉血压近于正常的
相对稳定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七页,总共三十五页。
动脉血压与脉搏课件
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 的比例关系影响动脉血压, 当循环血量减少时,动脉 血压会相应下降。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法
通过导管插入动脉,直接测量动脉内的压力,这种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复杂, 一般仅用于危重病人。
间接测量法
通过袖带或听诊器等工具,间接测量动脉血压,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准确度 相对较低。
外周阻力增加会导致血 压升高。
血管的弹性对血压的调 节具有重要作用,血管 弹性下降会导致血压升高。
血容量
血容量是影响血压的重 要因素之一,血容量不
足会导致血压下降。
02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测量
动脉血压的形成
将血液射入 动脉,对血管壁产生压力, 形成动脉血压。
血管阻力
血管的弹性与阻力影响动 脉血压的大小,当血管阻 力增大时,动脉血压会相 应升高。
脉搏与年龄、性别、身体状况 和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因此 正常值范围会因个体差异而有 所不同。
04
动脉血压与脉搏的异常表现与疾病关联
高血 压
高血压的定义
疾病关联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 围,通常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来衡量。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增加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疾病 的患病风险。
动脉血压与脉搏课件
• 动脉血压与脉搏概述 •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测量 • 脉搏的形成与测量 • 动脉血压与脉搏的异常表现与疾病关联 • 动脉血压与脉搏的日常保健与注意事项
01
动脉血压与脉搏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管壁产 生的压力,而脉搏则是指动脉血 管的搏动。
形成机制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脏收缩、血 液流动和血管弹性等因素有关, 而脉搏的产生则与心脏搏动和血 管弹性有关。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血压脉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正常范围。
2. 培养学生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压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3. 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 教学难点:血压和脉搏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理指标,如体温、体重等。
(2)学生分享生活中对血压和脉搏的认知,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血压和脉搏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正确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2)学生相互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数据。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判断自身健康状况。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学生编写关于血压和脉搏的家庭调查报告。
(2)学生绘制血压和脉搏的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表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血压和脉搏的概念、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及异常情况。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测量血压和脉搏的正确方法。
此外,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输血的血压与心率监测
输血的血压与心率监测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补充体内丧失的血液或提供特定的药物治疗。
在输血过程中,监测受血者的血压和心率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本文将讨论输血的血压与心率的监测方法及其意义。
一、血压监测血压是评估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输血过程中,对受血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有助于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容量,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维持。
1.非侵入性血压监测非侵入性血压监测是一种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使用袖带将压力传感器与被测者身体连接,通过对袖带内气囊的压力变化进行血压测量。
在输血过程中,可以使用非侵入性血压监测设备,将袖带绑在受血者的上臂上,实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2.侵入性血压监测侵入性血压监测是通过插管的方式将压力传感器直接插入受血者的动脉内,进行血压测量。
虽然侵入性血压监测更为准确,但在输血过程中并不常用,因其需要进行动脉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适。
二、心率监测心率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循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在输血过程中,心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以保证受血者的安全。
1.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是常用的心率监测方法之一,通过电极贴在受血者的胸部,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在输血过程中,可以连续记录心电图数据,并观察心率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2.脉搏监测脉搏监测是一种简便的心率监测方法,可以通过触摸受血者的脉搏来计算心率。
在输血过程中,可以定期检查受血者的脉搏,并计算心率是否正常。
三、血压与心率监测的意义血压与心率监测在输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血压和心率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输血反应或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例如,输血过程中血压突然升高可能表明输血过程中出现了输血不适应反应,如输血相关的过敏反应或体液过多。
而血压和心率下降则可能意味着输血速度过快,导致容量负荷过大或输血过程中发生了输血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⑦
右心房
⑨ ③ 左心房 ① ④ ② 左心室
⑧ 肺静脉
上、下 ⑥ 腔静脉
右心室
⑩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⑤ 主动脉
1、请在作业纸上标出心脏、血管的结构名称。 2、用箭头标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上腔静脉 ⑧
⑥ 主动脉
⑦ 肺动脉
肺静脉 ⑤ 右心房 ②
⑤ 肺静脉 ① 左心房 ③ 左心室
右心室 ④
• 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 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 哪些动脉流的是静脉血,哪些 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呢? 肺动脉流静脉血 肺静脉流动脉血
红色血管表示流动脉血,蓝色血管 流静脉血
血液循环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体 循 左心室 环
主动脉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 循 左心房 环
测量位置一般是上臂肱(gong)动脉
血压的表示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
血压的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or千帕(kPa)
血压安静时的正常范围
成人 90~130/60~90(mmHg) 青少年11~13岁 100~110/65~70(mmHg)
李明父亲血压为160/100mmHg, 血压在正常范围吗?
高血压与低血压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or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 or 舒张压<50mmHg
血压高危害多
高血压与低血压
生活常识: 高血压人群需要控制饮食,少烟酒,低胆 固醇,少盐。 低血压人群需要增加营养,多运动。
脉搏
把脉:腕部桡动脉的搏动
当心室收缩时,左心室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 脉壁扩张;当心室收缩时,动脉壁回缩
2015-5-13
※
什么是脉搏?
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 , 像波浪一样沿着 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 , 叫脉搏
※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否一致?
一致,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 为75次/min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练
一 练
2、一个同学在运动时右手的一个手指受伤,伤 口红肿。为了消炎,医生在这位同学的左臂肌 肉上注射了青霉素。这些药品是怎样运输到伤 口处的的?说出药物运输的途径?(P46第5题)
提示: 1、药物首先会到达哪里? 2、药物会往什么方向流动?
左臂上注射了青霉素后,青霉素进入上肢的毛细血管(物 质交换的场所),然后流向静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受伤 处。
(血液的流动方向是由: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药物运输的途径是: 上肢毛细血管 右心房 右心室 上肢各级静脉 肺动脉 上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
下腔静脉 ⑨
血液循环途径简略图
肺部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上、下 腔静脉
右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知识回顾
动
静
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
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色。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色。
红色血管表示流动脉血,蓝色血管 流静脉血
肺静脉
左心房Biblioteka 左心室手指毛细血管
主动脉
上肢各级动脉
肺静脉
肺泡毛细血管
氧 二氧化碳
肺动脉
右心室
肺泡
血压和脉搏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
血压
血压的概念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 侧压力叫做血压。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 舒张压—心脏舒张, 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 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