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化学重点专题突破课件专题3《探究性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重点专题突破》共七专题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重点专题突破》共七专题PPT课件

Na2SO4+2H2O
后:2NaOH+CuSO4
Na2SO4+Cu(OH)2↓
举例2:将盐酸加入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
先:NaOH+HCl
NaCl+H2O
后:Na2CO3+2HCl
2NaCl+H2O+CO2↑
②碳酸盐和混合溶液的反应:C
O
2 3
优先与H+发生反应
举例:将碳酸钠加入到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图像
2. 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继续加入该溶质 原理分析
图像
溶液不饱和时,加入该溶质,溶质质量分数随 着溶质的溶解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溶液饱和时,加入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 质质量分数不变
3. 溶液的稀释
原理分析
图像
稀释溶液时,随着溶剂的加入,溶质的质量 不变,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 断减小,趋近于零,但不会等于零
减少,其中所含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反应停止,A错误;
最初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为零,B错误;
向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前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随
着氢氧化钠不断加入,溶液的pH逐渐增大,C正确;稀硫
酸同时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硫酸
(3)加入催化剂时,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 应的速率,但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2016衡 阳22B)
图像
【知识拓展】催化剂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反应速 率的作用,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 生变化
图像
3. 反应后剩余物质(元素)的质量变化 原理分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3:探究型试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3:探究型试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3:探究型试题探究性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题目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

它既能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又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因此复习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加强变式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宜昌课改)如图1,已知△ABC 的高AE =5,BC =403,∠ABC =45°,F 是AE 上的点,G 是点E 关于F 的对称点,过点G 作BC 的平行线与AB 交于H 、与AC 交于I ,连接IF 并延长交BC 于J ,连接HF 并延长交BC 于K .(1)请你探索并判断四边形HIKJ 是怎样的四边形?并对你得到的结论予以证明;(2)当点F 在AE 上运动并使点H 、I 、K 、J 都在△ABC 的三条边上时,求线段AF 长的取值范围.(图2供思考用) 解:(1)∵点G 与点E 关于点F 对称,∴GF=FE ∵HI ∥BC ,∴∠GIF =∠E J F , 又∵∠GF I=∠EF J , ∴△GFI ≌△EFJ , ∴GI=JE同理可得HG=EK , ∴HI=JK,∴四边形HIKJ 是平行四边形(注:说明四边形HIJK 是平行四边形评1分,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结论的正确性评2分)(2)当F 是AE 的中点时,A 、G 重合,所以AF=2.5 如图1,∵AE 过平行四边形HIJK 的中心F, ∴HG=EK, GI=JE.∴HG/BE=GI/EC. ∵CE >BE,∴GI > HG , ∴CK >BJ.∴当点F 在AE 上运动时, 点K 、J 随之在BC 上运动, 图1如图2,当点F 的位置使得B 、J 重合时,这时点K 仍为CE 上的某一点(不与C 、EE C B A图2图1C G I J BE K HFB A重合),而且点H 、I 也分别在AB 、AC 上(这里为独立评分点,以上过程只要叙述大体清楚,说理较为明确即可评2分,不说明者不评分,知道要说理但部分不正确者评1分) 设EF =x ,∵∠AHG =∠ABC =45°,AE =5,∴BE=5=GI ,AG =HG =5-2x ,CE =340-5 ∵△AGI∽△AEC,∴AG∶AE=GI∶CE. ∴(5-2x )∶5=5∶(340-5) ∴AF=5-x =4 ∴25<AF ≤4 图2 说明:本题考查知识较多,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相似形的判定及应用。

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

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

初三化学专题讲义专题3 如何求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一:探究性试题的解题策略:1:体现探究过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这类题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意识。

解答这类试题时,要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已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逐一解答问题。

例1:军军同学家里由一块铜片,表面附有部分铜绿。

他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

他与亮亮同学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1)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CuO;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③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

[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CuO,也可能是CuO和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除去CuO Array军军说我设计的上述方案,也可用于除去CuO。

亮亮说我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除去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你认为(“军军”或“亮亮”)的方案更好,理由是(写两点);2:创设探究情景,渗透课程教育理念探究是新课程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增加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内容,让学生随着试题的情境经历探究实践、挖掘隐含信息、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融入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解题时,要紧扣化学反应原理展开分析例2: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情景]:将等体积、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由白色沉淀生成,充分搅拌、静置。

[猜想与假设]:对反应后的溶液作出了如下假设:①反应后的溶液中K2SO4溶液有剩余;②反应后的溶液中BaCl2溶液有剩余;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既无K2SO4 ,又无BaCl2。

3:评价探究方案,提升科学探究水平:制定探究方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人对同一探究内容可能采取不同的探究途径,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正误之别,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价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关键之处在于对原理、条件、目的等方面把握的正确与否,在评价时要围绕题设展开分析,针对要点进行答题。

2016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七-探究型试题课件-新人教版

2016中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突破强化训练-专题七-探究型试题课件-新人教版

该样品还含有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氧化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 用 R 表示)的质量分数。
答案:(1)红 (2)氢、氧 (3)①CO ②不成立 ③干燥(CO)气体(除去水蒸气) ④黑色粉末变成 红色 ⑤ CO2+ Ca(OH)2 ===CaCO3↓+ H2O 【讨论交流】在 D 的导管出口点燃一支酒精灯或 用气球收集 【拓展延伸】C
例 2(2015·宜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 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4.探究规律和实质 有关规律类的探究主要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为主,有关实质类的探究主要是探究反应是否进行或 反应中产生作用的粒子的探究为主。
例 1(2015·兰州)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 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 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 质?
例 4(2015·安徽)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 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 了如下探究:
(1) 请写出 H2O2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研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初中化学_中考实验探究题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PPT课件
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___;
丁方案______________;
三、评价设计方案型
题型三
题型特点:
已知实验目的,提供几套设计方案,要求 评价优劣或挑选方案或设计方案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原理上的可行性; ②操作简单方便; ③环保(尽量不使用、不 产生有毒物); ④安全(防止爆炸等);⑤ 经济合算(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结论: 取残留固 现象: 体加水溶 (1)可 解,过滤, 固体部分 能有氧 向滤液中 溶解,酚 有氧化钙生成 化钙 滴加几滴 酞试液变 无色酚酞 红色 试液 结论: 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 ① (2)还 有气泡产生 方程式: 固体滴加 可能有 足量盐酸 ② 结论: 无碳酸钙 碳酸钙 无气泡产生
一、完成实验报告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实验探究题 常见题型及求解策略(一)
1、取一片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
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
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
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现将
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 体的成 分
探究的步 骤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所选药品
有关化学方程式
总结提升
1、完成实验报告型
解题策略 弄清实验目的和所用药品及操作
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情境,按图索骥。 2、限定条件型
解题策略 以限制条件为依托,利用已有知识
资源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资源解决问题。
3、评价设计方案型
解题策略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①原理
的可行性;②环保(尽量不使用、不产生有 毒物);③安全(防止爆炸等)④经济合算 (少用甚至不用贵重物质) 4、设计方案开放型

中考化学探究性试题命题的探析

中考化学探究性试题命题的探析

[ 评价与反思 ] 通过这次探究 , 你得到 的启示 或感受

的角 度看 旧 的问题 , 需要创 造性 的想象力 . 却 而且标 志 着科学上 的真正进步 。”因此 , 出问题 的能力 , 提 尤其是
在常人难 以发 现 问题 之处发现 问题 、 出常人难 以提出 提 的问题 . 是一 个人具 有创新 能力 、 这 问题意识 的重要标
和生活 中选择适 宜的专题进行研究 。 在研究过程 中主动
卖验 操 作
国\
实 现象 片表面没有明显现 象 铝片表 面有 气泡产生 验 铝
[ 出问题 ]从上述实验 现象 中 ,你发 现 了什么 问 提
题?
获取 知识 、 运用 知识 解决 问题 的学习活动 由科学探究
性 学 习演变来 的探 究性试 题从试 题结构 上看 . 括“ 包 试 题 情景 、 干知识 、 主 问题设置 ” 。探究 性试题 主要是考查 “ 略性 化学知识 ” 情感体验性化 学知识” “ 策 和“ 策略性 化学 知识 ” 是指有关 化学学 习的方法 和策略的知识 :情 “ 感 体验 性化学 知识 ” 是指 能对学 生情感 、 态度和价 值观 产生影响 的有关化学知识 。现对近几年全国各地化学 中
中考化学探究性试题命题 的探析
王成兵 韩程 明 2
( 1东海县初级 中学 江苏 东海 2 20 ;2东海县 高级 中学 江苏 东海 230 220 ) 2 3 0
摘要: 用各地 的中考典型试题 为例 , 评析 了试题对 学生 问题意识 、 学假设 能力、 科 实验设计能力 科 学的情 感、 态度和价值 观的考查要 素, 提供 了解 决此类 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可 能 是 铝 片 表 面 有 致 密 的 氧 化 膜 阻 碍 了反 应 的 发 生

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PPT学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PPT学习教案
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⑷ 观察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与时
— 间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 ——— ———————— t2~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

———————————————————————————————
(1)实验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________ 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 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研究,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验证的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Ⅰ:固体A 中含CaCO3、 MgCO3
猜想Ⅱ:固体A 中含BaCO3
取少量固体A于 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并用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 烧杯罩于试管口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三 探究性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三 探究性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

成溶液,滴加
有白色沉 BaCl2 ______________ 氯化钡 淀生成 BaCO ↓+2NaCl 适量的_____ 3
______________
Ba (NO3)2 ______________
( 或硝酸钡)溶 ________ 液,充分反应 后过滤
[或 Na2CO3+ ______________
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
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 扰。请根据上面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 ℃)所提供 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取少量该固体 样品溶于水配
现象
结论或化学 方程式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Na2CO3+ 程式为________
除去
碳酸钠
质,故应密封保存。
方案设计 关于变质问题做出猜想时可从没
有变质、部分变质和完全变质入手。没有变质的
物质的成分为原物质;部分变质的物质成分有原 物质和变质生成的物质;完全变质的物质成分只 有完全变质生成的物质。对物质变质及变质程度 的探究一是要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二是要排除 干扰因素对结论的影响,三是要注意实验方案的 科学性和严密性。
某化学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粒放入浓硫酸 中,实验刚开始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同学
们对该气体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1】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氨气。 【猜想2】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3】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1)猜想1和猜想3均不合理,请分别说明理由。 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生成物中也不可能含有氮元素,则产生的气体不可 能是氨气,所以【猜想1】错误。氢气是无色、无
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通用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 科学探究题课件新人教版

通用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型突破 科学探究题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突破(五)┃ 科学探究题 例3 2016·威海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发现和提出问题 镁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而 真金不怕火炼,这说明决定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反应速 率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或反应物的组成和结构)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这一事例中影响化 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 反应物的浓度 (或氧气的浓度) ,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变质,这一事例说明温度也能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呢?
4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5
[解释与结论] (1)实验 1 和 2 中,NaOH 浓溶液的作用是 2NaOH+CO2===Na2CO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检验只有 O2 是否会使镁条变黑 (2)实验 1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2(N2 可填写可不填写 (3)实验 3 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 CO2_______________ 。 )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 CO2 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 2、5 实验是________( 填序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镁条同时与 O2、CO2、水蒸气接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 N2 无关,其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 所需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 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完整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完整ppt课件

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
(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
和水准管
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
读数
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
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
(2)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推测,简要说明
操作、现象及结论:
精选课件
28
1 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 性( 降低。酚酞的显色范围是PH接近8, )
(1)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 生锈(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精选课件
6
(2) 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 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 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__。 (3) 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 __________,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 (可用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 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精选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24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27
整理课件
28
整理课件
29
整理课件
30
整理课件
31
整理课件
32
整理课件
33
整理课件
34
整理课件
35
整理课件
36
整理课件
37
整理课件
38整理课件ຫໍສະໝຸດ 39整理课件40
整理课件
41
整理课件
42
整理课件
43
整理课件
44
整理课件
45
整理课件
46
整理课件
47
整理课件
48
整理课件
49
整理课件
50
整理课件
51
整理课件
1
整理课件
2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整理课件
6
整理课件
7
整理课件
8
整理课件
9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22
整理课件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