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11092147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
发素材鲁教版选修2
2.2 陆地矿产资源及其开发
相关素材矿产资源
展望未来,增强海水是珍贵资源的看法,制定海水资源开发应用政策、法规和开展规划,树立国度级海水资源开发应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水资源开发应用装备研发和消费基础,培育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应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应用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进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应用朝阳产业构成、开展、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第二水源、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

陆地资源:陆地占地球外表的71%,蕴藏着80多种化学元素。

有人计算过,假设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海水以外,可消费食盐3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碘、铀、金、银等等,由此可见陆地资源的价值。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2.2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2.2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设计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学目标】1.结合有关示意图,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及特点。

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1.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做出表达。

【教学过程】一、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水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二、课堂活动设计(二)新授内容设计图1内容解析:海底矿产资源分滨海砂矿、油气资源(大陆架)、多金属结核(大洋盆地深海,主要在北太平洋)和海底热液矿(洋中脊)。

海底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是一项主要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工程。

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油气资源为主。

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较多。

(三)课堂总结设计(四)拓展知识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滨海砂矿的开发起步早,但规模有限。

我国滨海砂矿种类较多,已发现60多种矿种,估计地质储量达1.6万亿吨。

目前开采规模有限,规模较大的主要有钛铁矿、锆石、金红石、钛铁矿、铬铁矿、磷钇矿、砂金矿、石英砂、型砂、建筑用砂等10余种。

2.海洋油气开发已成重点,但主要局限在浅水区。

自60年代开始,我国已在近海发现了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估计石油资源总量约26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成长训练鲁教版选修2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成长训练鲁教版选修2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成长训练鲁教版选修2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海洋中的锰结核主要分布在()A.大陆架上B.多数海盆中C.近岸带海区D.大陆坡海区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的海盆中。

答案:B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划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按其利用类型可划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外都属非可再生资源,海洋资源中的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所以A选项不对。

能源资源中生物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属可再生资源,地下能源中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所以C、D不正确。

地面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地表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它们都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一般埋藏在地表以下,不属于地面资源。

答案:B3.目前,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①直接作为农业灌溉水源②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③直接作为水产养殖水源④提取化学工业原料⑤海水淡化处理,解决淡水资源不足⑥扩大海域面积,增加海水调节气候的功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解析:本题考查目前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

海水因为盐度等不能直接作为农业灌溉水源。

答案:B4.()①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②深海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④海洋农牧渔业⑤海洋能源的开发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对于深海资源以及海洋能源的开发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及技术、资金等条件的影响,开发的规模不大。

答案:B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鲁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疏导引导1.海底矿产资源(1)海底矿产资源尤其油气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

海洋油气开发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可采用地震波的方法;其次利用海上钻井平台基地开采;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般采用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

而整个过程投资巨大、风险大、技术难度高,一般采用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2)海底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海底矿产资源分为滨海砂矿、油气资源和多金属结核。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

(3)油气田的分布: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海岸等地区。

案例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探究思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主要有海洋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而陆地资源因过度开发而日益枯竭,所以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问题2为什么近海大陆架海域是海洋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区?探究思路: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线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主要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浮游生物繁盛,吸引大量鱼类来此觅食。

一般来说,温带海区要多一些,主要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海水含有的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同时寒暖流交汇或有冷海水上泛,饵料都较丰富,均可形成天然的渔场。

世界主要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均集中在这一海域。

2.滨海砂矿滨海砂矿指分布在海岸带及水下松散沉积层中的矿藏。

河流和风把陆地上的岩矿碎屑物质带入海中,再经海浪、潮汐、沿岸流等外力的分选和搬运,便在海滨的适宜地段富集成矿。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2.1 海水资源、海水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2.1 海水资源、海水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一节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化及海洋能开发【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现状。

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另外,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开发海洋的前景。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从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两个方面讲述了相关的利用原理、现状和开发前景;海水化学资源重点学习我国盐场分布及原因分析。

海洋能的特点和开发前景,介绍各种海洋能的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的介绍,重点理解潮汐能、波浪能及海水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并强调了海洋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1.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 结合有关资料,说出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的特点,展望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前景。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了解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水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高中地理 海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 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海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 鲁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和开发特点(2)了解多金属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在海底的分布、开发利用的前景2、过程和方法(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2)、运用图表,分析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海洋观念和科学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教学难点:海洋油气资源、深海锰结核分布及开发利用前景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1、自习辅导2、讨论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2、课件制作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一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一、课前准备:1.滨海砂矿特点;石英砂矿作用金红石作用主要类型独居石作用锆英石作用主要分布地区2石油和天然气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路线3多金属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床多金属结核:矿物组成分布自身特点海底热液矿床:种类所含有的矿物埋藏特点二、课堂生成:(一)要点1 海底矿产资源类型及分布知识点1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过程——自习课本、观察图片知识点3 石油天然气分布过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 中东波斯湾沿岸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阅读“世界海洋油气田分布和海上石油运输路线”图回答:(1)、石油输出方式:(2)、主要输往国家和地区:(3)、主要输出路线:、、引申:已探明的海上油气田集中在:未探明的油气区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

总体分布很不均衡,其分布的共性是:中低纬度浅海大陆架。

探究活动2 《海洋地理学-学习与评价》P46(1)结合世界大洋海底石油和猛结核分布图说明海底石油和锰结核在分布上有何不同(2)分析多金属结核将成为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的稳定来源的原因三课堂小结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应用提升]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底矿产勘探和开发投资少、技术难度小、风险低B.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区C.煤、石油分布在大洋盆地中D.海底矿产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2、关于海底石油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海底石油的分布很平衡B.海底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坡海区C.北极地区没有石油D.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等海域探明储量较高3、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4~5题。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学案

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 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学案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学目标】1.结合有关示意图,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及特点2.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学习策略】利用图表展示分布的位置与特点,运用相关视频展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课前调研】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水资源与海底矿产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研讨海底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的前景。

1、根据课本资料填写海底矿产资源主要分布的位置(海底地形)2【典型例题】1.读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岛屿甲处的深度比40米等深线(填“深、浅”),该处可能存在的资源是。

(2)丙处海底地形是,其形成原因是。

(3)该岛西部海岸线目前80%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是其原因()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库②河流上游滥砍乱伐③兴建港口防波堤④开采河口海岸砂石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该岛计划在乙和丙处兴建港口,最适宜的是处,请说明理由。

【知识构建】【重点图像】1、读海底矿产资源分布图,说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的海底地形【拓展阅读】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滨海砂矿的开发起步早,但规模有限我国滨海砂矿种类较多,已发现60多种矿种,估计地质储量达1.6万亿吨。

目前开采规模有限,规模较大的主要有钛铁矿、锆石、金红石、钛铁矿、铬铁矿、磷钇矿、砂金矿、石英砂、型砂、建筑用砂等10余种。

(2)海洋油气开发已成重点,但主要局限在浅水区自60年代开始,我国已在近海发现了7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估计石油资源总量约26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

海洋油气的开发价值主要由开发成本和油价等因素决定。

海上油田的建设成本约为陆上的3—5倍,但由于海上油田储量一般比较大,单位成本并不算高。

渤海大陆架是华北沉降堆积的中心,大部分新生代沉积物厚达4000米,最深达7000米。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

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海洋中的锰结核主要分布在( )A.大陆架上B.多数海盆中C.近岸带海区D.大陆坡海区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点与海洋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有…( )A.①—渔业资源B.②—石油C.③—天然气D.④—锰结核(2)若该剖面表示南纬15°的太平洋海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处有寒流②乙处洋流流向北方③甲处海水盐度小于乙处④乙处有大渔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大陆架剖面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所示海域,人类可以大量开发的资源是()①石油、天然气资源②渔业资源③锰结核资源④煤炭资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按板块运动原理,对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板块张裂形成海沟②板块张裂形成海岭③板块碰撞形成海岭④板块碰撞形成海沟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西太平洋航线简称西太航线,既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海上长廊,也是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交通要冲。

西太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东北亚—东南亚航线,另一条是中东—关岛—日本航线。

据此完成6~7题。

6.中东—关岛—日本航线又称“石油航线”,该航线从中东运输石油到日本,依次经过()A.波斯湾—曼德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太平洋—马六甲海峡—日本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D.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太平洋—曼德海峡—日本7.20世纪40年代初,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中东和荷兰C.美国和英国D.法国和美国8.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海底矿产资源是()A.海底锰结核B.海水中的钠C.海水中的镁D.滨海砂矿中的金属9.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第2节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开发海洋资源 第2节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整合提升 鲁教版选修2

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1.了解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基础·初探]一、滨海砂矿1.位置分布于海岸带及水下松散沉积层中的矿藏。

2.形成河流和风把陆地上的岩矿碎屑物质带入海中,再经海浪、潮汐、沿岸流等外力的分选和搬运,在海滨的适宜地段富集成矿。

3.特点滨海砂矿具有分布广、矿种多、储量大、开采方便和易于选矿等特点,开发投资相对较少。

4.种类分布和利用(1)石英砂矿:储量最大,石英可用作建筑材料,还可提取半导体材料硅。

(2)金红石:澳大利亚产量最大,被誉为“金红石之乡”,含有固体燃料的主要成分钛。

(3)独居石:含有火箭、飞机外壳用的铌和反应堆及微电路用的钽。

(4)锆英石:可作为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5)金刚石砂矿: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砂矿带分布于南非大西洋沿岸。

(6)滨海锡砂矿:分布于东南亚国家。

1.滨海砂矿主要来自陆地还是海洋?【提示】滨海砂矿是河流和风把陆地上的岩矿碎屑物质带入海中,再经海浪、潮汐、沿岸流等外力的分选和搬运,在海滨的适宜地段富集成矿,因此,滨海砂矿来源于陆地。

二、石油和天然气1.储量世界海底石油蕴藏量约为1350亿吨,探明储量约200亿吨,海底天然气储量约140万亿立方米。

2.分布海底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大陆架上。

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马拉开波湖、我国近海都有丰富的海底油气资源。

3.世界油气开发的进程(1) 发展过程:浅海大陆架―→大陆架、大陆隆(2)海底石油生产过程①勘探:用地震波的方法寻找油气资源。

②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油气资源的基地。

③海洋油气输送:用船舶或海底管道运输。

4.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路线有三条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2.由世界海洋油气田分布和海上石油运输路线图可以看出,世界上油气最大的产区在哪里?【提示】波斯湾地区。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2021学年)

江苏省扬州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2.2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2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 2.2 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课程标准要求】标准活动建议●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以及不同矿产资源分布的海底地形.但从知识本身来看,内容抽象繁杂,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独立学生为主,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另外,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直观现象诠释抽象问题,使繁杂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了解开发海洋的前景。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及特点。

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并强调了海洋能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教学目标】1.结合有关示意图,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分布位置及特点2.运用图表资料,说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了解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及其开发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海洋中的锰结核主要分布在()A.大陆架上B.多数海盆中C.近岸带海区D.大陆坡海区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地面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点与海洋资源分布组合正确的有…()A.①—渔业资源B.②—石油C.③—天然气D.④—锰结核(2)若该剖面表示南纬15°的太平洋海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甲处有寒流②乙处洋流流向北方③甲处海水盐度小于乙处④乙处有大渔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大陆架剖面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所示海域,人类可以大量开发的资源是()①石油、天然气资源②渔业资源③锰结核资源④煤炭资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按板块运动原理,对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板块张裂形成海沟②板块张裂形成海岭③板块碰撞形成海岭④板块碰撞形成海沟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西太平洋航线简称西太航线,既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海上长廊,也是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交通要冲。

西太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东北亚—东南亚航线,另一条是中东—关岛—日本航线。

据此完成6~7题。

6.中东—关岛—日本航线又称“石油航线”,该航线从中东运输石油到日本,依次经过()A.波斯湾—曼德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太平洋—马六甲海峡—日本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D.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太平洋—曼德海峡—日本7.20世纪40年代初,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中东和荷兰C.美国和英国D.法国和美国8.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海底矿产资源是()A.海底锰结核B.海水中的钠C.海水中的镁D.滨海砂矿中的金属9.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滨海砂矿具有的特点有()①分布广②矿种多③储量大④开采方便和易于选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被称为“红金石之乡”的国家是()A.澳大利亚B.加拿大C.智利D.荷兰12.下列地区中盛产锡砂矿的是()A.东亚B.东南亚C.西亚D.中亚13.将下列海洋资源与其分布连线。

A.大陆架浅海海底 a.天然渔场B.近岸带的滨海 b.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C.北太平洋海盆 c.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D.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d.深海锰结核14.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4月,距上海市东南方向约400千米的平湖油气田,先行向浦东供气。

和人工煤气相比,天然气的热值为普通人工煤气的2.3倍,在燃烧中,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不会产生二氧化硫。

天然气不含一氧化碳,使用安全,不会因泄漏而造成人员中毒。

因此,世界各国有条件的城市都使用天然气作能源。

上海预计到2019年,浦西地区2/3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的管道燃气用户都将用上天然气。

”(1)平湖油气田海上综合平台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海大陆架上,海底输气管线穿过________________群岛经________________湾在南汇登陆。

(2)天然气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能源的分类,天然气应属于(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A.太阳辐射能B.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C.不可再生能源D.可再生能源E.常规能源F.新能源(4)上海地区使用天然气的好处是(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A.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B.天然气洁净、热值高,安全可靠C.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健康水平D.减轻与区外联系的交通运输压力走近高考读“地形剖面图”,完成15~18题。

15.从目前发现的海底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A.MB.NC.PD.Q16.若图中某海底地形是板块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是…()A.M,PB.N,QC.P,QD.M,N17.若在某海域钻探取样,依次钻取黏土、粉砂、砂、砾石,其中最有可能的取样地点以及该地点的地壳运动方式是()A.M,下降运动B.N,水平运动C.P,俯冲运动D.Q,上升运动18.N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A.锰结核B.热液矿C.石油、煤、天然气D.砂矿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c、d、e、f四处的矿产资源是:c处________________,d处________________,e处________________,f处________________。

(3)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海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20.读“某海底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海,属________________洋。

图中________________地区为我国领土最南端。

(2)图示海域表现出的海底地形有深度不超过200米的________________,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北部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类型和环境问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1.读“世界油气地缘经济格局图”与“世界七大储油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七大储油区中,处于“石油心脏地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该地带内产油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是________________国,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__(内或外)需求型地带,其石油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油田。

(3)美国石油储量丰富,产量也很高,但仍属于(内或外)需求型地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序号所在的输油航线顺流航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锰结核主要分布于深海海盆中。

答案:B2解析: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划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按其利用类型可划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都属非可再生资源,海洋资源中的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所以A项不对。

能源资源中生物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属可再生资源,地下能源中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所以C、D 两项不正确。

地面资源包括土地资源、地表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它们都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一般埋藏在地表以下,不属于地面资源。

答案:B3解析:石油、天然气分布在沿海大陆架上。

甲处有暖流,乙处有寒流,甲处盐度大于乙处。

要注意区别识记海洋资源的分布。

答案:(1)AD(2)D4答案:A5答案:B6-7解析:第6题,首先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排除A、D两项,同时波斯湾进入的是印度洋,排除B项。

第7题,20世纪40年代初,二战爆发,英美属同盟国,向法西斯日本宣战,故对其实行石油禁运。

答案:6.C7.C8解析:深海锰结核因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成为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海底矿产资源。

答案:A9解析: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使用也会排放出CO2,造成温室效应加强;水电站清洁可再生,更能改善大气质量。

答案:D10答案:D11解析:澳大利亚红金石砂矿产量最大,被誉为“红金石之乡”。

答案:A12解析: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盛产滨海锡砂矿。

答案:B13解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成为鱼类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答案:A—b B—c C—d D—a14解析:大陆架上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它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它属于不可再生的常规能源,是洁净能源。

答案:(1)东舟山杭州(2)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少、安全可靠(3)ACE(4)ABCD15-18解析:第15题,海底石油多位于大陆架处,M属于大陆架海域。

第16题,P为海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Q为海岭,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第17题,从黏土、粉砂到砂、砾石的沉积顺序为陆源沉积物,可能在M处。

第18题,N处为深海海盆,有丰富的锰结核。

答案:15.A16.C17.A18.A19答案:(1)大陆架、海岭(2)滨海砂矿石油、天然气、煤、硫、磷锰结核海底热液矿床(3)a这里光照条件优越,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4)海洋化学资源海洋能源20答案:(1)南太平曾母暗沙(2)大陆架大陆坡(3)资源类型: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