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试题
1.以下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熔点:Na>Mg B.硬度:金刚石>晶体硅
C.键能:H—F>H—Cl D.晶格能:NaF>NaCl
【答案】A
【解析】A.熔点:Na<Mg,错误;B.由于共价键C—C>Si—Si,所以硬度:金刚石>晶体硅,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原子与H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就越强,所以键能就越大。

由于非金属性F>Cl,所以键能:H—F>H—Cl。

正确;D.离子间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格能就越大,由于离子键Na—F>Na—Cl,则晶格能:NaF>NaCl,正确。

【考点】考查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及熔沸点、硬度等性质的比较的知识。

2.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C
2H
4
C
6
H
6
B.CO
2
H
2
O
2
C.C
60C
2
H
4
D.NH
3
HBr
【答案】A
【解析】A、乙烯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分子是平面结构,是非极性分子,苯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同样是非极性分子,正确;B、过氧化氢含有极性键,但是极性分子,错误;C、C
60
是非极性分子,但不含极性键,错误;D、氨气、溴化氢都不是非极性分子,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分子的极性和共价键极性的判断
3.下列各组分子中,均含有非极性键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A.C
2H
2
、NH
3
B.Cl
2
、C
2
H
4
C.CO
2
、H
2
S D.CH
4
、H
2
O
2
【答案】B
【解析】同种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
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
键结合的双原子一定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如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
电荷分布均匀,则为非极性分子。

A、C
2H
2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直线型分子,结构对称,
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NH
3
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
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A错误;B、Cl
2
为直线形结构,含有非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
心重合,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C
2H
4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
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CO
2
中含有极性键,为直线形分
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H
2
S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v形,
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C错误;D、H
2O
2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结构
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H
4
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化学键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4.下列关于丙烯(CH
3—CH=CH
2
)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丙烯分子中有8个σ键和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D.丙烯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
【答案】A
【解析】A、C-C、C-H键均为σ键,C=C中一个σ键,一个π键,则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故A正确;B、由C=C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结构可知,丙烯分子中2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B不正确;C、甲基中的C原子为sp3杂化,C=C中的C原子为sp2杂化,则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是sp3杂化,2个碳原子是sp2杂化,故C错误;D、同种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则丙烯中存在C-C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杂化轨道、共价键及分类
5.下列共价化合物中,共价键的键能最大的是
A.HCl B.HF C.HBr D.HI
【答案】B
【解析】这些物质都是氢化物。

另一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原子结合力就越强,断开就越难,即含有该化学键的物质的键能就越大。

由于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所以共价键的键能最大的是HF。

选项为B。

【考点】考查影响共价键键能的因素的知识。

6.下列关于丙烯(CH
3—CH =CH
2
)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键
B.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B
【解析】A.在丙烯分子有6个C—Hδ键和2个C—Cδ键共8个δ键及1个碳碳∏键。

错误。

B.在丙烯分子存在C—C非极性键和C—H极性键。

正确。

C.在甲基C原子是sp3杂化,双键
的2个C原子都是采用sp2杂化。

错误。

D.由于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丙烯分子中的饱和C原
子在不饱和的2个C原子构成的平面内,键角为120°。

因此3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错误。

【考点】考查丙烯分子中的原子结构及与分子结构关系的知识。

7.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Li
3
N晶体中氮以N3-存在,N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N叁键的键能为942 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 kJ·mol-1。

计算说明N
2
中的
________键比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答案】(1)1s22s22p6(2)πσ
【解析】(1)N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2)N—N单键为σ键,NN中有2个π键和一个σ键,减去一个σ键键能后剩余2个π键键
能,分别为 kJ·mol-1=347.5 kJ·mol-1,故N
2
中π键比σ键稳定。

8.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lO-、ClO
2-、ClO
3
-、ClO
4
-等,有关它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O-中氯元素显+1价,具有很强还原性B.这些离子结合H+的能力,ClO
4
-最强C.这些离子中的氯原子都采取sp3杂化
D.ClO
3-是NO
3
-的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答案】C
【解析】ClO-中氯元素显+1价,但具有很强的氧化性,A不正确;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这些离子结合H+的能力,ClO-最强,B不正确;价电子数和原子数分别都相等的
是等电子体,所以ClO
3-不是NO
3
-的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结构,D不正确,答案
选C。

【考点】考查氯元素含氧酸根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对酸性强弱、杂化轨道类型以及分子空间结构
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9.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答案】A
【解析】单键都是σ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

又因为杂化轨道只能形成单键,而未参与杂化的形成π键,所以由乙烯的结构式可知,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
们分别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键、杂化轨道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σ键、π键以及杂化
轨道的含义和判断依据,并能结合题意和结构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0.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
【答案】A
【解析】根据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配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价键,镍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配位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氢键,但不存在离子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记住判断依据,灵活运用即可。

11.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
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
A.H
2B.Cl
2
C.NaH D.HF
【答案】D
【解析】A中氢气中的共价键是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

B中氯气是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

C中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D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σ键形成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试题基础性强,紧扣教材基础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2.下列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的是()
①P
4②NH
3
③CCl
4
④CH
4
⑤H
2
S⑥CO
2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④⑤
【答案】C
【解析】氨气是三角锥形结构,H
2S是V型结构,CO
2
是直线型结构,其余均是正四面体型结构,
答案选C。

【考点】考查分子空间结构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13.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A.CO
2和SO
2
B.CH
4
和SiO
2
C.BF
3
和NH
3
D.HCl和HI
【答案】D
【解析】A中都是极性键,但CO
2是非极性分子,SO
2
是极性分子;B中都是极性键,但二氧化
硅是原子晶体;C中都是极性键,BF
3
是非极性分子,氨气是极性分子;D中都是极性键,都属于极性分子,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和分子极性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与分子极性的了解掌握情况。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键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特别是分子空间构型的特点,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4.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离子键B.氢键C.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
【答案】A
【解析】乙醇中不含有离子,则不存在离子键。

故选A。

【考点】化学键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明确元素之间的化学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及乙醇中的氢键即可解答,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NaCl B.H
2O C.MgCl
2
D.NaOH
【答案】D
【解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可知,
氯化钠、氯化镁中只有离子键,水分子中只有共价键,氢氧化钠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答
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
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质结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以及判断依据,
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16.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种。

(2)铂丝蘸取氯化钙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砖红色,显色原因是 (填序号)。

A.氯化钙受热挥发B.氯化钙受热分解
C.钙离子中电子跃迁D.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3)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吸水后形成胆矾,呈蓝色。

科学家通过X射线测定出胆矾的结构,其结构可用右图表示。

①胆矾晶体中除共价键、配位键及微弱的范德华力外,还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和。

②胆矾晶体CuSO
4·5H
2
O可以写出[Cu(H
2
O)
4
]SO
4
·H
2
O,其中中心原子(离子)是,配体是,
配位原子是,配位数是。

③铜离子形成胆矾中配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4)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右表。

据表判断Mn2+和Fe2+再失去-个电子的难易,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筒述其原因。

【答案】(11分)(1)3(1分)(2)C(1分)
(3)①离子键;氢键②Cu2+,H
2O,O,4(各1分)③Cu2++4H
2
O=[Cu(H
2
O)
4
]2+(1分)
(4)Mn的I
3 ="3248" kJ·mo1-1大于Fe的I
3
="2957" kJ·mo1-1,所以Mn2+再失去电子比Fe2+更
难(1分),原因是Mn2+的电子排布为[Ar]3d5,属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而Fe2+的电子排布为[Ar]3d6,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1分)
【解析】(1)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中,主族元素是K,副族元素有Cr和Cu共计是3种元素。

(2)金属元素才有焰色反应,所以铂丝蘸取氯化钙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砖红色,显色原因是钙离子中电子跃迁,答案选C。

(3)①由图可知H与O之间存在氢键,铜离子与硫酸根之间存在离子键。

②共计化学式[Cu(H
2O)
4
]SO
4
·H
2
O可知,其中中心原子(离子)是Cu2+,配体是H
2
O,配位原子
是O原子,配位数4。

③铜离子与水分子通过配位键形成水合铜离子[Cu(H
2O)
4
]2+,离子方程式为Cu2++4H
2
O=[Cu
(H
2O)
4
]2+。

(4)由于Mn2+的电子排布为[Ar]3d5,属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而Fe2+的电子排布为[Ar]3d6,所以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较稳定的半充满结构。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化学键、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学生读图表提取信息能力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

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利用。

17.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N
2B.HBr C.NH
3
D.H
2
S
【答案】C
【解析】一般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才能形成氢键,也不是指F、O、N,因此选项中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氢键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氢键的含义以及形成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

18.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
2
C.白磷D.石墨
【答案】C
【解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白磷。

金刚石中键角是109°28′,二氧化硅中的键角也不是60°,石墨不是正四面体型结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分子结构类型和键角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物质的结构特点。

19.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H
2B.HC1C.CO
2
D.NaC1
【答案】D
【解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氯化钠中还有离子键,其余选项都含共价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离子键、共价键
的含义以及判断的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A对。

离子化
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C对。

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构型有关,与键的极性无关,D错。

所以选D。

【考点】化学键
点评:这类习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掌握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才能准确作答。

2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HCl MgCl
2 NH
4
Cl B.H
2
O Na
2
O CO
2
C.CaCl
2 NaOH H
2
O D.NH
3
H
2
O CO
2
【答案】D
【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选项A中分步含有的化学键是极性键、离子键、离子键和极性键;B中分别含有的是极性键、离子键、极性键;C中分别含有的是离子键、离子键和极性键、极性键;D 中全部是极性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22.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C1
2B.NaCl C.CO
2
D.H
2
O
【答案】B
【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选项B正确。

其余都是含有共价键的,答案选B。

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共价键键长越长,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答案】A
【解析】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选项A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24.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原子发生sp杂化B.O原子与H、Cl都形成σ键
C.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D.该分子Cl原子显—1价
【答案】B
【解析】在次氯酸分子中,中心原子氧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是(6-1×1-1×1)÷2=2,这说明
氧原子是sp3杂化,该分子是V形结构,答案选B。

25.当两个氢原子核间距为74pm时,两个原子轨道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此时体系的能量最低。

下图表示两个气态基态氢原子相互接近形成氢气分子时,体系能量随两个原子的核间距离变化的
曲线图,下列关于氢原子形成氢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有
A.氢分子比氢原子稳定
B.氢原子的半径约为37pm
C.形成一个H—H键吸收436kJ能量
D.当核间距接近74pm时,形成了氢分子中s~s σ键
【答案】C
【解析】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所以选项C不正确;
26.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答案】D
【解析】“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自身含有阴、阳离子,熔化后破坏了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
子键,从而变得能自由移动,故能导电,D正确
2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
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是由于NH
3
分子与NH
3
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B.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C.氢原子和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原子(F,O,N)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氢键
D.冰中所有水分子以氢键互相联结成晶体,使水分子之间间隙增大,冰的密度比水小
【答案】D
【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极性分子,易溶在极性溶剂中,和氢键关系不大,A不正确。

水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键强弱有关系,与氢键无关,B不正确。

氢键不是化学键,C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28.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极性键B.非极性键
C.离子键D.氢键
【答案】C
【解析】乙醇分子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C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29.下列关于微粒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CS
2
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O
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
6
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
4和SO
3
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CD
【解析】A不正确,CS
2是直线型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

ClO
3
—中心原子氯原子含有(7+1-
2×3)/2=1,所以是三角锥形,B不正确。

选项CD正确,所以答案选CD。

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B.在NH
4+和[Cu(NH
3
)
4
]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SO
2、SO
3
都是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三氧化硫中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molP
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
A
B.28 g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的个数为4N
A
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
A D.60gSi0
2
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
【答案】C 【解析】略
32.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
2)
3
(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 N—N—N
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D.该分子中的中心氮原子采取sp3杂化
【答案】C
【解析】N和O两种原子属于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应该是极性键,A正确;因为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所以该分子不可能是平面型结构,而是三角锥形,B、D
正确;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52g/mol,因此15.2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含有的
原子数0.1×10×6.02×1023=6.02×1023,因此C不正确。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一定含有σ键,可能含π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答案】B
【解析】A不正确,例如离子化合物氯化钠中没有共价键。

B正确,例如铵盐等。

C不正确,例
如双氧水中含有非极性键。

D不正确,例如醋酸中含有非极性键。

答案选B。

34.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
【答案】A
【解析】鉴别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的方法是。

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离子化合
物能导电,而共价化合物不能导电,所以答案选A。

35.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分解
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I的键能为298.7KJ/mol-1,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答案】D
【解析】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A不正确。

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
性分子,例如甲烷等,B 不正确。

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C不正确,D正确。

所以答案选D。

3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
4、SiH
4
、GeH
4
、SnH
4
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
【解析】氢键影响沸点,水结成冰氢键变多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3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A.NaCl B.CO
2C.NH
4
Cl D.NH
3
【答案】C
【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

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A中只有离子键,B和D中只有极性键,C中既有离子键,还有N和H之间的极性键。

答案选C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金属离子一定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D.分子晶体中的分子内一定有共价键
【答案】A
【解析】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及晶体的关系。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B不正确。

全部由共价键形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可以是分子晶体,也可以是原子晶体。

形成分子晶体的不一定都是化合物,只要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想结合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含有化学键,所以选项D错误。

金属离子不一定满足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例如铁离子等,C也不正确。

答案是A。

3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答案】A
【解析】略
40.固体冰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离子键B.极性键C.氢键D.范德华力
【答案】A
【解析】固体冰中不存在离子键,因为固体冰是水的凝固态,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是没有离子键的,而且对于水分子来讲,本身也不具备离子键.
41.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MgCl
2B.CO
2
C.Na
2
O
2
D.N
2
【答案】C
【解析】A、只有离子键;B、只有极性共价键;C、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只有非极性共价键。

42.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
A.CH
4B.NH
3
C.BF
3
D.CO
2
【答案】B
【解析】略
43.水具有反常高的沸点,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答案】氢键
【解析】略
44.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
2B.NaOH C.MgCl
2
D.H
2
O
【答案】C 【解析】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