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

本课分为两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学情分析】
初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人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或轻言放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

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
的坚强意志。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

3、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

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对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教学重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

【板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2、挫折的影响:积极、消极
3、正确对待挫折
二、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1、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3、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教学过程】
导入:用实物橡皮筋导入,橡皮筋的特点是什么?有弹力、有韧
性,生命也是如此。

生活遭遇不顺利、逆境是常有的事,生活需要挑战,生命需要增强韧性。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活动一:谈挫折
1、你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
2、你是如何面对这些挫折的?
二、挫折的影响
观察图片思考:石头给二人分别造成哪些影响?
挫折的消极影响:容易消沉不恰当的行为
挫折的积极影响:得意时失意时
三、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探究与分享:爱迪生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A: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B: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四、发掘生命的力量
活动二:模拟体验挫折
1、假如你失去一只手、甚至是双手,会怎样书写你的名字?
学生会有很多办法去战胜这个挫折:另一只手、手臂、脖子、嘴巴……
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怎样才能战胜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活动三: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等等。

【作业布置】
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

二、课后小结:
本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正确看待挫折以及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
法。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劲。

生活难免有挫折,让我们心怀感恩,感谢生活中的挫折,让我们变得勇敢、坚强、有韧性,也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三、课后反思:
1、在教学中,老师有些局限于案例,深度挖掘教材的程度有待提高。

2、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思考的深度不够。

3、模拟体验挫折活动环节效果好,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挫折并
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对待挫折的意识和态度。

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
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

(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
(2)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教材P108“儿子变成足球健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

答案提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五: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
(1)学生分享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2)你还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答案提示:(1)(2)略。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

”这告诉人们( B )
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
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
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
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

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
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
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
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
3.莫言获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

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

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

这说明( D )
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②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
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④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这段歌词启示我们面对挫折要有( C ) A.良好的习惯B.感恩的心态C.坚强的意志D.多变的情绪
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1)面对挫折,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2)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主要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2)如:卧薪尝胆、司马迁写《史记》等,收获:我认识到了面对挫折,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要有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