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优质课件(29张)(共29页)
果酒是以各种果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而 制成的酒精饮料,主要包括葡萄酒,苹果酒, 梨酒等。 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为10%~12%
酵母菌的但以出
芽生殖为主。
酵母菌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
如水果等。
主要分布场所:土壤
果酒制作菌种: 酵母菌
菌种来源:附着于 果皮上的野生菌种
醋酸菌
1、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 解成醋酸,其反应式:
C6H12O6
→
酶
3CH3COOH(醋酸)
2、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 为醋酸,其反应式: 2C2H5OH+O2 →2 CH3CHO(乙醛)+2H2O
酶 2CH3CHO+O2 →2CH3COOH(醋酸)
酶
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 (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 防止进入O2,继续进行酒精发酵
(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 原因是 制造有氧条件,进行醋酸发酵 方程式为: C2H5OH+O2 酶 CH3COOH+H2O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发酵产品
发 酵
一、基础知识
1.发酵: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
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 的过程.
需氧发酵
据氧气需求情况
发酵
据发酵生成产物
厌氧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2 .微生物的分类
病 毒
无细胞结构
细 菌
放线菌
原核生物界
蓝
藻
选修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带解析)
选修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单选题1.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的亚硝酸盐含量低B. 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 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食用泡菜的最佳时机D.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判断能力。
【解答】A.新鲜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因此制作泡菜时要选用新鲜蔬菜,A正确;B.发酵的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因微生物活动强弱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应及时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B正确;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及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以确定最佳食用时间,减少亚硝酸盐含量的摄入,C正确;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常用方法是比色法,D错误。
故选D。
2.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 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B. 利用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C. 馒头中的小孔是由于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CO2,蒸馒头时CO2受热膨胀形成的D. 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酵母菌的认识与运用。
【解答】A.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属于真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A错误;B.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的是醋酸菌,B错误;C.发面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更大的孔泡,C正确;D.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进行发酵的是乳酸菌,腐乳的制作主要是毛霉发酵,D错误。
选修1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C6H12O6 + 6O2 + 6H2O 酶→ 6CO2 + 12H2O + 能量
⑵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C6H12O6 酶→2C2H5OH + 2 CO2 + 能量
一. 果酒制作的原理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___温__度__、___氧__气__、__p__H____________。
1.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哪一种?代谢类型? 2.微生物在腐乳发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制作腐乳过程中加盐的目的?卤汤中加酒的目的? 4.装瓶时要做什么处理?
一. 腐乳制作的原理
1.制作菌种: 参与腐乳制作的主要微生物:毛霉
⑴分主类要: 真菌 ⑵代作谢用类型: 异养需氧型
⑶适宜生长温度: 15 ~ 18℃
2.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向 水槽中补充水。
腌制条件
1. 温度不能过高 2. 食盐含量不能过低 3. 腌制时间不能过短
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泡菜发酵的阶段
1. 发酵前期:
排出CO2(气泡),形成无氧环境,乳酸含量 逐渐增加,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2. 发酵中期:
乳酸菌逐渐占据优势,其他发酵微生物受到 抑制,乳酸积累增多。
2. 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发酵过程中葡萄皮
的__色___素____进入到发酵液中。
3. 自然发酵菌种的来源:附__着__在_葡__萄__皮__上_的__野__生_型__酵__母__菌_
4. 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 煮沸处理,目的是_消__灭__发__酵__液__中__的__杂__菌__。
( 课本P9-12页 )
1.参与泡菜制作的菌种?代谢类型?原理? 2.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件: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思考]“闻着臭,吃着香” , 请解释其原因?
细菌进行发酵产生具有有浓烈臭味道的气体 (NH3,H2S)。 毛霉分泌的蛋白酶 将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 多肽和各种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 油和脂肪酸。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酒 精、脂肪酸生成具有芳香气的酯。
结果分析与评价 1.纵观腐乳的整个制作过程,哪些因素会影响腐乳 的风味和质量? (1)豆腐的品质:目前市场上的豆腐有两种,一种是由 石膏形成的,另一类是由卤水形成的。后者含水量相 对较低,比较适宜用于制作腐乳。 (2)菌种的选择和用量:菌种是发酵的关键,如有杂菌 污染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色、香、味。 (3)温度和湿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影响反应程度。 (5)调味品的种类和用量。
加盐 腌制
加卤汤 装瓶
密封 腌制
注意:温 度控制15 -18℃; 豆腐的水 分控制在 70%左右
瓶口的盐 厚一点可 以抑制微 生物生长 避免豆腐
腐败
加12%左右 的酒以抑制 微生物的生 长使腐乳有 香味
封瓶时瓶 口通过酒 精灯火焰 防止瓶口
污染
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抑制杂菌的污染的操 作是: ①长毛时的温度 ②加盐腌制 ③卤汤中的酒精、香辛料 ④对用具的消毒灭菌 ⑤密封
霉的生长 时改变口感和风味
控制毛霉的生长
果酒
微生物
酵母菌
分类 代谢类型 反应原理 反应温度 检测方法
真菌
异养兼 性厌氧
酵母菌的 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18~25 ℃
重铬酸钾与 其反应呈灰 绿色
果醋
醋酸菌
细菌
异养需氧 醋酸菌的 有氧呼吸 产生醋酸
30~35℃
品尝、 pH试纸 检测
选修一1.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
制作面包、酸奶、泡菜等食品 。
酿造工业
酿造啤酒、葡萄酒、酱油等。
制药工业
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药品。
环境治理
处理有机废弃物,减少环境污 染。
02
传统发酵技术的是发酵技术的核心,其 生长与繁殖直接影响到发酵效 率和产物质量。
微生物的生长阶段包括延迟期、 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每个阶段对发酵过程都有重要 影响。
间。
灭菌
通过加热或紫外线等方 法对酱油进行灭菌处理,
以延长保质期。
陈酿
将灭菌后的酱油置于陶 罐中陈酿一段时间,使 其色泽、香味和口感更
加协调。
06
传统发酵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传统发酵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传统发酵技术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传统发酵技术通常使用天然原料,安全性较高。
传统发酵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将新酿造的酒液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下存放一定时间,使酒液自然老熟,口感 更加柔和、香味更加浓郁。
04
传统酸奶制作技术
酸奶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选择新鲜、无污染的牛奶,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 和防腐剂的牛奶。
预处理
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 物,为酸奶发酵提供良好的环境。
配料添加
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如温 度、pH值、营养物质和溶氧量, 是实现高效发酵的关键。
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发酵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如糖酵 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呼吸链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化学反应的机理,有 助于优化发酵条件和提高产物的产量。
这些化学反应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并 产生代谢产物,如酒精、醋酸、乳酸 等。
选修一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密封 腌制
控制毛霉的生长, 先创造条件 再加盐控制 让毛霉生长 毛霉的生长 同时增加风味和口感
3、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1)盐: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与盐的质量分数 比为 5 ∶1。盐的浓度过高,影响口味;盐 和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容易引起腐败变质。 (2)酒的用量: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 12% 左右为宜。 (3)发酵的温度:15~18℃。 (4)发酵的时间:发酵时间要充分。 (5)香辛料的添加。
弯曲的管子
(3)如果将该装置改为酒精的发 酵装置,则温度应该控制在 _______ 18 ~25℃ 。此时装置需要修改 不需要通入空气 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 。 果酒制果醋的反应式为: C2H5OH+O2→CH ___________ 。3COOH+H2O (4)在果醋发酵过程中,用 pH试纸 检测是否有醋酸生成。 _______
2、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 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 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 境温度为28~30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 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 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 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 。 消毒 (2)菜坛为什么要密封? 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密封后造成缺氧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菜坛有裂缝,将导致乳酸菌不能正常生长,而一些杂菌大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泡菜会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乳酸菌菌种 (3)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1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发酵技术的比较
1.发酵技术中常用菌种的比较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思考辨析
1.判断关于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说法的正误。
(1)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2013年 高考江苏卷)(×)
(2)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生物
2.果酒、果醋、泡菜和腐乳的制作比较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菜 单
隐 藏
高考总复习
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特别提醒]
(1)发酵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不只是细菌的
有氧发酵 ,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菜 单
隐Hale Waihona Puke 藏高考总复习固考基 双 基 优 化 析考点 核 心 探 究 研考向 解 题 悟 法 提素能 高 效 训 练
生物
(4)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图分析:
①各部位的作用: a.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选修1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传统发酵技术的优点
历史悠久
传统发酵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 和饮品。
营养丰富
传统发酵食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 物质和益生菌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成本低廉
传统发酵技术通常使用天然原料,成本低廉,适 合大规模生产。
风味独特
传统发酵技术能够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增加食品的多样性。
选修1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 用
目
CONTENCT
录
• 传统发酵技术简介 • 传统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 •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实例 • 传统发酵技术的优缺点与改进方向 • 未来展望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发展趋
势
01
传统发酵技术简介
传统发酵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产生特定产物的 过程。
酱油制作
酱油是一种通过大豆和麦麸发酵 制成的调味品,具有浓郁的香味
和独特的口感。
制作酱油需要选用大豆、麦麸、 盐等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接
种、发酵、提取等步骤完成。
酱油的品质与原料质量、微生物 种类、发酵温度、提取技术等因 素有关,可以通过精细的工艺控
制来提高酱油的品质。
04
传统发酵技术的优缺点与改进方向
传统发酵技术的缺点
卫生问题
生产周期长
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容 易受到杂菌污染,导致食品变质。
传统发酵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有些甚 至需要数月或更长时间,生产效率低下。
品质不稳定
缺乏科学依据
传统发酵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受多种因素影 响,如原料品质、环境温度、菌种选择等 ,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
这些物质变化不仅产生了有用的产品 ,还产生了能量供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
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②温度:适宜温度:15~18℃ 温度过高,其他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过低, 腐乳成熟时间延长。 ③豆腐的含水量 用含水量70%的豆腐适于作腐乳。含水量过高,影响 毛霉的有氧呼吸;含水量过低不利于毛霉的的代谢。
课题2.腐乳的制作
三、影响腐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④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 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⑤酒的用量 酒精含量越高,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⑥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
)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 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 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 D.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微生物类型
酵母菌, 醋酸菌, 真菌,兼 细菌,需 性厌氧 氧型 酵母菌的 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醋酸菌在 有氧条件 产生醋酸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三、泡菜制作过程 选 择 原 料 称 取 食 盐 修整、洗涤、 晾晒、切分成 条状或片状 配 制 盐 水 泡 菜 盐 水 加调味料、 装坛
测亚硝酸盐 含量
发酵 成品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条件的控制 用煮沸冷却盐水(4:1)泡菜—抑制杂菌 优质泡菜坛—醋的制作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三、流程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三、流程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 养→密封培养。从接种后到发酵完的过程中,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 C )
人教版选修一专题一复习课件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共47张PPT)
葡萄酒的营养价值这么多啊!
葡萄酒除去酒和水以外(水约占80%-90%),还含有糖、蛋 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有机酸、果胶、各种醇类及多种维 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有关葡萄酒的营养价值,最重要的大概是它含 25种氨基酸。 每升葡萄酒中含 0.13-0.6克,在这25种氨基酸中,含有8种人 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这些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人体血液 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非常接近。 从营养学的观点论,硫胺素能预防脚气病,促进糖代谢,防治 神经炎。核黄素能促进细胞的氧化还原作用,促进生长,防 止口角溃疡及白内障。尼克酸能维持皮肤和神经的健康,防 止糙皮病。维生素B6对于蛋白质的代谢很重要,能促进生长, 治疗湿疹和癫痫,防治肾结石。叶酸能刺激红细胞再生及白 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可治疗恶性贫血。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 的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头发脱落,促进食欲,加强肠 的吸收能力,帮助消化的作用。
果醋有减肥作用 果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 但可以加速糖类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而且还可 以促进体内脂肪分解,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燃烧, 防止堆积。长期饮用果醋具有减肥功效。 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市场上, 醋饮料曾经一度受到时尚女性的追捧。以苹果、 葡萄、山楂等为原料生产的果醋饮料迎合了现代 都市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也同时满足了现 代都市女性保健、美容的需求。 果醋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消除疲劳。 醋酸等有机酸有助于人体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 从而使有氧代谢顺畅,有利于清除沉积的乳酸, 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另外,果醋中含有的钾、 锌等多种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后会生成碱性物质, 能防止血液酸化,达到调节酸碱平衡的目的。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发酵产品
发 酵
酵 母 菌
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设置对照组,将葡萄汁进行高压灭菌, 分别装入1和2号发酵瓶中,1号加入酵母菌, 2号不加。比较发酵结果。证明醋酸,则用 品尝或pH试纸。 3、葡萄酒色泽鲜艳、爽口、柔和、有浓 郁的果实香味;果醋具有琥珀色或棕红色, 具有特有的果香,酸味柔和,稍有甜味, 不涩。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排出 CO2
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
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
②
出 料 口? 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活动2:阅读教材,讨论并完成思考。
〖思考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的目的是 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 “密封”的目的是 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思考8〗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 理,其目的是 消灭发酵液中的杂菌 。 3.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 1/3 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 18~25℃ 范围内, 发酵时间控制在 10~12 天左右。
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
• 温度
• PH值 • 溶解氧 • 泡沫
(2)果醋的制作原理
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 的糖分解成醋酸,其反应式:
C6H12O6 →3CH3COOH
酶
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其反应式:
2C2H5OH+O2 → 2CH3CHO+2H2O 2CH3CHO+O2 → 2CH3COOH
酶 酶
(3)制醋发酵所需的条件
原理: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 灰绿色 。
2015.3.30选修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东莞中学生物科组
泡菜的制作
原理:
1、发酵菌种: 2、发酵条件:
乳酸菌 无氧 / 35℃左右
东莞中学生物科组
泡菜的制作
参考步骤:
1、 用量杯量取自来水1000毫升,称取食盐40克, 放入锅中,盖上锅盖,加热煮沸10分钟后冷却; 2、 将萝卜或圆白菜洗净,沥去表面水分,用菜刀 切成条或块状(块不宜太小),放入泡菜坛内,约占坛 容量的1/2; 3、 将已冷却的食盐水倒入泡菜坛内,直至淹没萝 卜或圆白菜,约至坛内容量的3/5; 4、 盖上坛盖,在坛口槽内加入适量自来水,使坛 内与外部空气隔绝,保持缺氧条件,放在约25℃室温下 培养10天。
东莞中学生物科组
东莞中学生物科组
果酒制作 主要微生物 代谢类型 最适温度 最适PH 主要反应式
东莞中学生物科组
果醋制作
醋酸菌,细菌 需氧型
酵母菌,真菌 兼性厌氧型
20℃ 4.0~5.8
30~35℃ 5.4~6.3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原理: 异养需氧型
1、发酵用的霉:毛霉(主)、青霉、曲霉、酵母等; 2、发酵的条件: 有氧 / 15℃-18℃ ;
(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 制造有氧条件,进行醋酸发酵 原因是 酶 CH3COOH+H2O 方程式为: C2H5OH+O2
(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 易被杂菌污染
如何检验果酒、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
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嗅味和品尝、显微镜观察、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的鉴定方法是: 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比较发酵前后的PH值 显微镜观察
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都可以是由红色葡萄制作的,但白葡萄酒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点总结1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
2.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生殖方式主要为出芽生殖, 此外也能进行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3.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量充足以出芽方式大量繁殖, 其反应式为: 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无氧时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反应式为: C6H12O6 –酶→2C2H5OH+2CO2 +能量4.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
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 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5.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在氧气、糖源充足的情况下, 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2C2H5OH+4O2→CH3COOH+6H2O。
6.醋酸发酵条件的控制: 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当进行深层发酵时, 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 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控制好发酵温度, 使发酵时间缩短, 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7.果酒与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果酒中酒精的检验可用[酸性]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来鉴定。
8.果酒和果醋制作装置中排气口与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相连接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开口向下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 应关闭充气口;制醋时, 充气口应连接气泵, 输入氧气。
9.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须注意以下几点:1)先冲洗葡萄, 再除去枝梗, 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 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选修一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泡菜发酵可分为三个阶段: 泡菜发酵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以不产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活动为主,同时 发酵初期:以不产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活动为主, 发酵初期 还有一部分硝酸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 还有一部分硝酸还原菌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 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 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 少,由于硝酸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由于硝酸还原菌的活动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本题主要考查了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本题主要考查了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同时还考查到了两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生存环境。 同时还考查到了两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生存环境。酵母菌是 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 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C6H12O6+6O2―→6CO2+6H2O;缺氧 ; 因此在制作果酒时, + 时C6H12O6―→2C2H5OH+2CO2。因此在制作果酒时,应在 缺氧 的环境中进行。醋酸菌是好氧菌,能够利用糖,在有氧时生成 的环境中进行。醋酸菌是好氧菌,能够利用糖, 醋酸;在糖源不足时,将乙醇变为醋酸, 醋酸;在糖源不足时,将乙醇变为醋酸,即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 + , + + 。 因此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出气口排出的是CO 因此在果酒制作过程中出气口排出的是 2,而在果醋制作过程 中因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需要连续充气, 中因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需要连续充气,因此排气口排出的既 又有含氧量较低的空气。 有CO2,又有含氧量较低的空气。
腐乳的制作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蛋白 酶和脂肪酶,作用如下: 酶和脂肪酶,作用如下:
泡菜 的制 作 乳酸 菌发 酵产 生乳 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四)、操作提示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冲洗,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 枝梗,晾干,捏碎或榨汁。 枝梗,晾干,捏碎或榨汁。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 晾干。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 (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2)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 70%的酒精消毒, (2)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或用洗洁精洗涤。 洗洁精洗涤 或用洗洁精洗涤。 (3)装入葡萄汁后 封闭充气口。 装入葡萄汁后, (3)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3.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3.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 大约留有1/3的空间。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 1/3的空间 (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大约留有1/3的空间。 (2)制葡萄酒过程中 温度严格控制在18 25℃, 过程中, 18(2)制葡萄酒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 10左右, 控制在10 12d左右 可通过出料口监测。 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监测。 (3)制葡萄醋过程中 温度严格控制在30 35℃, 过程中, 30(3)制葡萄醋过程中,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 控制在7 8d左右 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左右, 充气。 控制在7-8d左右,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A.过程①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过程 B.过程 过程① B.过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 过程③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 过程① ④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三)、实验设计
2.发酵装置的设计: 2.发酵装置的设计: 发酵装置的设计 (1).用带盖子的瓶子制果酒或果醋 (1).用带盖子的瓶子制果酒或果醋 (2).用以下装置制果酒或果醋 (2).用以下装置制果酒或果醋 充 ★ 气 口 ★ ★ ★ 果酒和果醋的 发酵装置 瓶 一 的
(二)、制作流程
让豆腐上 长出毛霉
加盐 腌制
加卤子; 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菌种。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无菌条件下接种优良菌种。 ★毛霉来源: 毛霉来源: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不会过早酥烂;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不会过早酥烂; 盐的作用: ★盐的作用: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卤汤由酒 香辛料配置而成 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 配置而成, 到腐乳的色、 ★卤汤由酒和香辛料配置而成,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 豆腐装瓶后密封,腌制一段时间,使豆腐发酵成熟。 ★豆腐装瓶后密封,腌制一段时间,使豆腐发酵成熟。
醋 酒 2的 用 的
发酵 用的 发酵 用 的 的 制醋
★制酒
(2010,北京卷)1.有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2010,北京卷)1.有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 )1.有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确的操作是 B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将发酵装置放在45℃ 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 阀a 阀b (2010,广东卷,双选)25.小李尝试制作 (2010,广东卷,双选)25.小李尝试制作 广东卷 )25. 果酒, 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 置中进行试验(见图10), 10),恰当的做法是 置中进行试验(见图10),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AC B.一直打开阀 一直打开阀b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 一直关紧阀a 偶尔打开阀b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把发酵装置放到4℃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2010,海南卷)25.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 (2010,海南卷)25.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 海南卷)25.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 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 酵母菌 物是________。 物是________。 ________ 葡萄糖 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__,产生 乙醇 的终产物是________ ______。 ________和 CO2 的终产物是________和______。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原理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属原核细胞。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属原核细胞。只有当 是一种好氧细菌, 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当进行深层发酵时, 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 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最适生长温度30 30- 最适生长温度30-35℃ 1.若氧气 糖源充足时, 若氧气、 1.若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 成醋酸,其反应式: 成醋酸,其反应式: COOH(醋酸) C6H12O6 酶 3CH3COOH(醋酸) 2.若缺少糖源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若缺少糖源, 2.若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 为醋酸,其反应式: 为醋酸,其反应式: 酶 CHO(乙醛) 2C2H5OH+O2 2CH3CHO(乙醛)+2H2O 酶 COOH(醋酸) 2CH3CHO+O2 2CH3COOH(醋酸)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果酒的制作原理 果醋的制作原理 果酒和果醋 实验设计 的制作 操作提示 腐乳的制作原理 传统发 腐乳的制作 实验设计 操作提示 酵技术 乳酸菌发酵 的应用 基础知识 亚硝酸盐 制作泡菜并检测 泡菜制作 亚硝酸盐含量 实验设计 测定亚硝酸盐 含量的原理 操作提示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腐乳的制作
(一)、制作原理
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 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酵母、曲霉、毛霉等 霉、酵母、曲霉、毛霉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 真菌,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 蔬菜、谷物上。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白色菌丝。 果、蔬菜、谷物上。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 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 解成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 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 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 脂肪酸。 和脂肪酸。
二、腐乳的制作
(三)、操作提示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用盐腌制时 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用盐腌制时, 盐的用量。 (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 致豆腐腐败变质 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口味 腐败变质。 会影响腐乳口味。 致豆腐腐败变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口味。 (2)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2)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 含量过高, 延长。 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含 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导致豆腐腐败 豆腐腐败。 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导致豆腐腐败。 2.防止杂菌污染 2.防止杂菌污染 (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洗刷干净后 要用沸水消毒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干净后, (1)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 操作要迅速小心 装瓶时, 迅速小心。 (2)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3)整齐地摆放好豆腐 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 (3)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4)封瓶时 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 火焰, 封瓶时, 酒精灯的 (4)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 被污染。 被污染。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三)、实验设计
1.实验流程: 1.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 挑选 冲洗 榨汁 水果 2010,江苏卷 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 江苏卷) (2010,江苏卷)7.右图表示果酒和果 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 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 叙述正确的是 C 酒精 发酵 果酒 鉴定 醋酸 发酵 果醋 鉴定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 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 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 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 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 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 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 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 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 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 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 瓶中发酵液过多, 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 葡萄醋(果醋) 葡萄酒(果酒) 葡萄酒(果酒) 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酒(果酒 ___________、 产品依次是葡萄醋(果醋) 葡萄酒(果酒)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 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 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 未及时排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