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中华书局版)

巩固练习
3、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 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 成功VS失败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最大功绩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 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的爷 爷的年龄?

政党
时间:
地点:
成立革命政党——同盟会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纲领: 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 民族、民权、民生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刊物:
作用: 性质:
《民报》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背景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自 救…必须先从改革政府入手, 否则休谈其他。” ——孙中山
贫穷的民众
吸鸦片的男子
裹小脚的女子
酝酿—历史背景
团体
创办兴中会
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时间: 1894年
地点: 檀香山
共进会 光复会
文学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日知会 华兴会
1894年兴中会成立
兴中会总会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北京武昌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武昌起义后全国1515个省宣布独立个省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因其管脚非常密集所以非常容易造成虚焊

第8课 辛亥革命 (课堂PPT)

第8课 辛亥革命 (课堂PPT)

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
↑光复会领导人 及在日本的部分会员
←光复会誓词
蔡元培
1904年,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 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
成立时间 1894 1904 1904 1906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 界 留学生和学 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时间
1906.12 1907.7 1907.12 1911.4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失败 失败
刘道一 第一次
秋 瑾 徐锡麟
孙中山 黄 兴 孙中山 黄 兴
两地 合作
失败
影响 最大 失败
革命的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 革命的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 革命的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0月10日)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治 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简称三民主义。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起义前镌刻的“中华民国大都督之印” 起义前镌刻的总理、参议、内务、外务、 调查、理财、纠察、交通八部部长印章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雕像
武汉“三烈亭”
1911年10月9日正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 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起义用的旗帜、印信、文告和 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在形势危急下,蒋翊武通知革命党 人当晚发动起义。正在这时,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革命党人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捕,第二天,被湖广总督下令杀害。

八年级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 课件

八年级 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 课件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历史意义)
失败方面:①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 教 训: 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一滴滴 水滴石穿,粉身碎骨,志向永不舍 一曲曲 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 一代代 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 一辈辈 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 风吹过 雨打过, 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 刀砍过, 列强分割过。
高 —— 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 结 政治制度 (资产阶 级革命派)

武昌起义:1911.10.10 中华民国成立:1912.1.1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局: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评 价
成功方面: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维新 变法
×
×
辛亥 革命
自我疗伤
(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
温药慢治
(变法改革)
维新变法
——戊戌变法
医国药方
猛药重治
(暴力革命)
革命救国 ——辛亥革命
近代化的探索之三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民主共和制)
孙中山建立同盟会
1905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创 办的同盟会机 关报—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报》

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

八年级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课件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创建了亚洲第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由于这次革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没有 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
袁世凯手中,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4分)
⑵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2分) 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 于新旧交替之中。
轻则。全武 视使 体昌 。各 来起 ”省借归义 这可黎之总 说表元效指 明同洪,挥 了情之非吴 什,名借兆 么二以黎麟 ?则号元说 使召洪: 外天资“ 人下望欲 不,不收 敢一可新 ……
南京
中华民国
辛 亥 革 命 后 形 势 图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成立
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成立和帝制的终结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 主自由原则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选举临时大总统 和弹劾大总统权利 临时大总统和国务 委员行使行政权, 实行责任内阁制 民止限 主专制 共制袁 和独世 政裁凯 体,权 。确利 立防
知识结构
背景与条件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辛亥革命》精美课件

(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辛亥革命》精美课件

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地价,按价收税 解决土地问题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二、武昌起义
萍浏醴起义
镇南关起 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
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
高涨的革命运动。”
——吴玉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
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2. 同盟会 的成立
时间 地点 革命纲领
1905年8月
东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革命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旗帜 三民主义(《民报》发刊词)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第二单元 ·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
第 8 课 辛亥革命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新课导入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复习回顾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中华书局 八年级 | 上册
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辛亥革命课件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辛亥革命课件 中华书局版

3.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历史舞
台的是(B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太平天国运动
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B )
A﹒兴中会B﹒同Biblioteka 会C﹒共进会D﹒华兴会
5.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他自幼学习孔孟之道。
2.后来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3.1895年联合应试举人,进行“公车上书”。 4.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结
果却失败了。
1.他曾经设计了一种服装。 2.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3.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 4.领导了推翻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革
命——辛亥革命。
孙中山早期 创建兴中会
的革命活动 成立同盟会
武昌起义
结局
历史意义
1911.10.10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时间: 地点: 口号: 特点:
1894年 檀香山 振兴中华 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
时间: 地点: 特点:
1905年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11 创 驱
月,在日
立除 民鞑
复习教材,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1894 1905
成立兴中会 建立中国同盟会
1911.10.10
1912.1.1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巩固练习
1.中国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A.兴中会 B.共进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2.三民主义不包括( C )

辛亥革命PPT课件

辛亥革命PPT课件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 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 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 发生的革命事件。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的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 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 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 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
前 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里面,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 近代公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 然屹立的里程碑。
—— 引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的讲话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7月 地点:东京 人员: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革命党反清运动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9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于伦培、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 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墓。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则产阶级宪法,他 从法律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 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退位诏书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内因
外因
根本原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辛亥革命》PPT优秀课件

“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说明 ,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黄
么。
花岗起义等革命志士的武装斗争,感悟革命党人为
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自主预习·认新知 【问题导学】 1.革命志士奋斗的事件有哪些?简述这些事件的经过、结果。 2.我们应该学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哪些高贵的品质? 3.分析武昌起义前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及作用。 4.叙述武昌起义的时间、经过、结果。 5.简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 6.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思考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7.理解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难点)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3)历史称量“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有什么“真正意义和重量”?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 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 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影响深远。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现实意义主要有哪些? 答:现实意义:能团结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推进祖国和平 统一大业;追求民主;关注民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任答一点)
【家国情怀——万古流芳垂青史】
(2)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品质、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答:忧国忧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唯物史观——武昌起义换新天】 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
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018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公开课PPT课件

2018年中图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公开课PPT课件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掌握了 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 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 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 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 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 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 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 “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 听了,窃窃私语道:“怎么可以说快完 呢?”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中华民国
湖北军政府旧址
武湖 昌北 起军 义政 纪府 念颁 章发 的
二、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地点:武昌 经过: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
民国
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
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
国号
孙中山 ; 一个中心人物——_________ 兴中会 创建一个革命团体——_________ ; 中国同盟会 __; 创建一个革命政党——______ 武昌起义 ; 一次武装起义——__________ 中华民国 。 建立一个政权——__________
右图是1910年同盟 会广西支部编辑出 版的《南风报》第 一期上的插图。图 中的竹叶是由三民 主义中的某个主义 四字组成。你能看 出是什么主义吗? 民族主义
国都 国旗 纪元 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 南 京 五 色 旗 公历 民国纪年 孙 中 山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南 京 临 时 参 议 院 成 立 大 会 议 员 合 影
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 新授课件

中华书局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 新授课件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思想大解放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 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张勋复辟,仅仅12天就 以失败告终
袁世凯称帝,83天后也 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的失败
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孙中山妥协退让 袁世凯个人因素
过程
逼清帝退位 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意义:推翻了帝制,建立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武昌
D.广州
中华民国的成立
4.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
利”是指(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C.打倒了帝国主义
B.成立了中华民国 D.改变了中国命运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C) A.“明定国是”诏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约法》
2)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教训: 由地于半资 封产建阶的级中的国软,弱资性产和阶妥级协共性和,国在的半方殖案民行
不通
易错点:对“驱除鞑虏”中“鞑虏”的错误理解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中的“鞑虏”在这里指满族统治 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驱除鞑虏”就 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孙 中 山
付 之 一 炬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辛亥革命后,谁要是还想当皇帝,还想复 辟帝制,觉悟了的中国人民就会把他当作毒蛇猛兽和 人民的公敌,就要奋不顾身地起来推翻专制统治。
---摘自《中国简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以上材料说明:
辛亥革命也是一次( 思想 )大解放, 使 (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最深远的历史影响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
的开展
三、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经过:1911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 起义,占楚望台军械库-攻总督衙 门-占武昌-占汉口、汉阳取得初步 胜利,一个月内十多个省宣布独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 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采用民国纪 元,改用公历。Biblioteka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返回
二、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时间、纲领、作

1905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前提)
民族革命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核心 民权主义
(核心)
民主政治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消灭贫富差距
(发展)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旗帜
同盟会的性质及作用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 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 后认识到“医国”比“医 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 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 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 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创办兴中会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檀香山
口号: 振兴中华
2、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C )
A.南京 B.上海 C.武昌 D.广州
3、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C )
A 洪秀全 B 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回忆:
思考: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表现有哪些?哪一个条 约的什么内容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 《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 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 财政收入的16倍。——《人民日报》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 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阅读填空(1)
有人称赞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此语意为辛亥革命:
推翻了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最大的历史功绩
阅读填空(2)
19世纪末,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刚开始进行反封建 专制的革命活动时,不但受到清朝反动政府的迫害, 就是当时社会上的许多人视孙中山等人为乱臣贼子、 大逆不道,诅咒漫骂之声不绝于耳。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
四、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1912年元旦 都城:南京 历法:改用公历 纪元:以中华民国纪元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2)清朝灭亡(1912年2月)
武昌起义爆发 时,孙中山正在国 外,但他回国后, 立即被选为临时大 总统。想一想,这 是为什么?
五、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与他的北洋军阀将领们
袁世凯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君主专制政权,创建了亚洲第一个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由于这次革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没有 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 袁世凯手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 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自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 会等早期革命活动。
2、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的含义, 知道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历 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 过程。
3、掌握中华民国的正确纪年法。
自学指导
对照自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39-43面的内容, 利用红笔把相应的问题找出来, 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8分钟后提问,看谁找的准。 1、了解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早期革命活 动。 2、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的含义, 知道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 整体过程。 3、掌握中华民国的正确纪年法。
(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 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不是封建制度
(2)它也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堂堂清
1、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
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C )
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