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电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电厂内有大量的电动机械和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在运行、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触电。
触电事故类型可分为电击事故和电伤事故。
1.1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厂内直流220V、110V等系统,电动机械和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及安全距离区域.
1。
2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
2.1在对电动机械和各种高低压配电装置及高低压电气设备运行巡视检查、检修作业过程中,均可能造成触电。
1。
2.2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直接影响班组、部门的荣誉及家庭幸福,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1。
2。
3当流经人体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三分钟内就夺去人的生命.
1.2。
4当人体触电时,人体与带电体接触不良部分发生的电弧灼伤、电烙印,由于被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金属化,严重时也可能致人死亡。
1.3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
3。
1高、低压交流系统发生接地
1.3.2发电机转子直流系统发生接地
1。
3.3直流220V、110V系统发生接地
1.3。
4人员误操作
1。
3.5大雾、雷雨等自然灾害
1.3。
6设备绝缘受损放电、爬电现象
2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张璞
成员:李强、齐立莹、张国华
2。
2日常管理办公室
主任:李强
成员:齐立莹、张国华.
2。
3指挥部职责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人身触电事件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
指定电气运行、检修专业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使受害人脱离带电体,同时在事故现场设置安全围栏,保证安全距离,严防二次事故.同时要迅速切除故障点,根据实际需要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防止二次伤害。
并正确隔离故障设备,保证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
按事故的性质及程度,负责向中电投集团公司、中电国际公司、及铁岭市政府报告本公司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
负责对事故后的事故调查、事故责任、事故终结等工作的善后处理。
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当触电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迅速报告本预案的指挥机构人员,并上报总指挥、副总指挥。
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
4设备抢修组
组长:李强
成员:李强、齐立莹、张国华
职责:根据现场实际,迅速处理故障设备,严防人身伤害再次发生.
2.5医疗组
组长:张国华
成员:李强、齐立莹、张国华
职责: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抢救,联系外部医疗机构增援。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触电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3。
1。
2该方案由总经理宣布启动。
3。
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4触电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触电受害人员施救的过程:
3.2。
1。
1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3.2。
1.2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3。
2.1.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3.2。
1。
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相应措施。
3。
2.1。
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3。
2.1。
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3.2.1.7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3。
2.1。
8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3。
2。
1.9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
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3。
2.1.10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
(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3。
2.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3.2.2.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
2.2.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
2.2。
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
2.3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3.2。
3。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3.2.3.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2.3.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3.2.4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3.2.4。
1通畅气道。
3。
2.4.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
2.4。
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3。
2。
5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3。
2.5。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3。
2.5.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2.5。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4注意事项
4。
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应该用适当的绝缘工具(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4.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4.3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亦应视为有电设备。
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
4.4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5 附则
5。
1 本导则与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有冲突,以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为准.
5。
2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高处坠落事故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等)、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拆除作业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屋面作业坠落、其他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1。
1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1。
1。
1汽机侧:水塔、汽机厂房、汽机厂房各行车、汽机厂房除氧器层、厂房窗户维护等。
1.1。
2锅炉侧:锅炉厂房、锅炉厂房各烟风道、炉膛脚手架、磨煤机原煤斗、厂房窗户维护等。
1.1.3升压站:升压站构架、变压器、电抗器等。
1.1.4除灰渣:电除尘室、电除尘各灰斗、渣仓渣斗、捞渣机头部等。
1。
1。
5土建:烟囱、建筑物顶部等。
1.1.6脱硫:吸收塔、原净烟气及旁路烟气烟道等。
1。
1。
7其他:除盐水箱顶部等。
1。
2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1.2.1日常高处作业、机组大小修的过程中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2。
2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直接影响班组、部门的荣誉及家庭幸福,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
3.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设安全护网。
1。
3.2高处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1.3.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1.3。
4脚手架未挂警示牌。
1。
3.5平台不牢固、有孔洞。
1。
3。
6六级大风露天作业。
1.3.7高处设备检修平台不完善。
1.3.8安全带不定期检查。
1.4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可能造成运行中的设备损坏、跳闸或下部人员受伤等。
2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救援总指挥:张璞
2.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李强、齐立莹、张国华
2。
3事故应急救援部门
安全环保部、生技部、人事劳动部、发电部、燃运部、水灰部、物管中心、燃检中心、当
班值长。
2.4专业应急救援小组
专业应急救援小组分为:事故救援组、疏散引导组、通讯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物资保障组、信息新闻组.
2。
5事故救援组
组长:生技部主任。
成员:发电公司生技部各设备管理人员、各检修部门管理人员。
2。
6 疏散引导组
组长:生技部运行管理副主任.
成员:生技部各运行管理人员、发电部、燃运部、水灰部管理人员。
2.7医疗救护组
组长:生活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员:生活服务中心各医生、护士。
2。
8 安全保卫组
组长:综合部副主任。
成员:保卫处及保安人员。
2。
9物资保障组
组长:物资管理中心主任.
成员:物资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及员工。
2。
10通讯保障组
组长:电气检修部副主任。
电话:
成员:电气检修部管理人员及员工。
2.11信息新闻组
组长:新闻与文化中心副主任。
成员:新闻与文化中心各管理人员。
2。
12职责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各部门正职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指挥、调动、安排、协调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处理全部过程,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医护人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
安全环保部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
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发生后,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3。
1.2该方案由公司总经理宣布启动。
3。
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
4高处坠落伤亡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
2.1高处坠落受害人员施救的过程:
3。
2.1。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
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2。
1。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3。
2.1。
3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颌,
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
2。
1.4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
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3。
2.1。
5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
3。
2.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3.2。
2。
1受害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3。
2.2.2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2.2。
3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2.2。
4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
动脉有无搏动。
3。
2。
2。
5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2.3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3.2.3。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3.2.3。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2。
3。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3。
2.4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
地抢救。
3.2.
4.1通畅气道。
3。
2。
4.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
2。
4。
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3.2。
5骨折急救。
3.2。
5。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
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3。
2。
5。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
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
2.5.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
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3。
2.5。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
瘫痪。
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3。
2。
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3.2。
6。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3.2。
6。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
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2.6.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4注意事项
4.1对粉尘浓度较大、存在有害气体的区域,施救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防止施救人员受到伤害。
4.2应检查抢险救援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4。
3对于孔洞造成的高处坠落,在人员得到安全救治后,应对现场相关区域的平台、孔洞进行举一反三的检查,防止再次发生.
4。
4对于脚手架材料造成的高处坠落,应对同一批次的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统一处理,不准再次使用。
4.5进行骨折伤害救治时,必须注意救治时的方法,防止由于救治不对造成的二次伤害.
5 附则
5.1 本导则与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有冲突,以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为准。
5.2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