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其他艺术学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 对各艺术门类创作、设计、表演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 照,总结和探讨其规律,将其共性归纳、构建为完整的体 系。无可讳言,这一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概论课在强调艺 术实践的高职院校中只能作为基础理论课存在。然而艺术
概论课在影响艺术实践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其在影响、启 发学生艺术实践上同样具有非常能动的作用—感悟。如 果说“感知”的核心是艺术形象,“感动”的实质是情感内 涵,那么“感悟”的关键在于审美感悟。实践证明,学生 坚持不懈地通过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艺术作品,了解艺术 家的创作活动,掌握一些艺术鉴赏常识和基本原理,是可 以逐渐感悟到某些艺术创作动机、心得与感受的。艺术鉴 赏活动的启发性效应,当随着学生对欣赏对象的熟悉、深 入程度而放大增强。依据适当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易于感 知、体认的安徽名家力作进行赏析,由于艺术家、作品表 现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将更加有助 于产生启发性效应,从中获得有益于实践的感悟。例如: 在学生已感知、体验某个安徽文艺界新创作品的基础上, 再有选择性地重点介绍编创团队成员情况,编创和表演人 员的创作体会访谈,以及专家、社会各界对该作品的反响 与评价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就此作品与教师、同学展开交 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触。对于不积极参与交流 的学生,则以课后作业、考试安排影评赏析题等考核手段, 鞭策其参与。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学生的作品评析与感 悟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增长,其创作动机越来越强,可供 参照的实践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对其专业实践课程的学 习,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与配合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136 OCCUPATION 2013 0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去问学生:“怎么个好看法?”四位同学都回答好看,但
笔者认为,议论文的读与写是高职学生的软肋。从知 仅仅只是说好看,却不能讲出为什么好看。笔者由此发现
识到能力,再从能力到思想德育,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在 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议论文的“摆事实,
这些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笔者无意评价义务教育的 讲道理”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甚至连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SEARCH
的教材共选编了议论文二十篇(不包括科学论文五篇),内 识对提升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
容涉及文艺论文、评论、政论。评论又分别涉及思想评论、 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笔者在课
电影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等内容。2012年秋季,笔 外印发了一系列相关资料,力争使同学们对此类相关问题
者在讲授12级数控班级的政论文《讲讲实事求是》的新课 有个大致了解,基本认识,再结合课堂学习,让学生可以
时,自我感觉良好,笔者在课堂上讲述了“解题”“实事求 真的掌握这些知识。
是”的出处以及毛泽东同志对他们的升华,并讲述了论点、
2.课堂教学紧扣教材
论据、论证、论证方法等内容。第二次上课时,必然要复
在教学中,议论文知识、议论文读写能力、人文素质
RESEARCH 研究
议论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文/魏加尧
摘 要:对议论文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这既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育人的需要。本文以高职 现有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教学为抓手,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议论文教学,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生 议论文教学 人文素质
一、议论文教学遇到的问题
习旧课。为了让学生有所准备,笔者还特意提前把课上要 三者并举,有助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比如,在阅读
提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以利同学从容思考,但学生的回 课文第二册评论性文章《〈画魂〉、人体及其他》《达 · 芬奇
答情况却不太理想。学生要么连最简单的在“学习提示” 的〈最后的晚餐〉》《琴弦上的梁祝悲歌》等课文时,首先
里明确告知的“中心论点”也无法回答,要么区分不清各 要解决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匮乏的问题。为此,笔者还翻出
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运用,对结构和逻辑层次关系也没有正 了大学时的《美学》课本,针对同学们的认知水平补充了
功过,但“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还是不容忽 都表达不清。学生不仅在课余生活缺少议论说理的基本能
视的。开学初,笔者听到几位女同学正在一起交谈,甲同 力,在课堂上学习时还会表现出的对议论文有关知识和能
学说电视剧《还珠格格2》好看,乙同学说《宫》好看,丙 力方面的匮乏。
同学还是说《步步惊心》好看。笔者看机会不错,忙凑了
生活中如此,教学中笔者同样遇到了问题。笔者采用
着的深厚情感所打动。有些作品情感体现较外在,只需将 作品投影播放给学生视、听,即可触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反 应,如:风景写生画、表现节日欢快氛围的部分安徽民乐 和民间舞。而有些作品内涵更为深层,需有一定的文化阅 历与生活经验方能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如:安徽新创的 舞剧《徽班》、黄梅戏《半个月亮》等,作品表现的内容复 杂(剧情背景、人物身份及经历、恩怨情仇关系纠葛、内 心情感冲突),形式上也高度综合,兼容舞蹈的表情性与戏 剧的叙事性、徽域特色音乐的文化表现力之长。以职业院 校在校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经验尚不足以深入赏析和把握 此类剧目的情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引领作用, 对于作品的编创构思、剧情背景和人物关系、感情主题等 做一些必要的交代与铺垫,引领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逐步 理清剧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进而引发同情与共 鸣,如:《徽班》中徽班伶人对真情大义的守望,《半个月 亮》中村姑对民族气节和家人挚爱的坚贞,都让我们看到 了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底层小人物身上 体现出的中华儿女的情感品质,这种品质通过文化血脉世 代相传,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可贵。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情 感主题,对作品的赏析层次自然加深,从单纯看形象看热 闹,逐步深入到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本质。
概论课在影响艺术实践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其在影响、启 发学生艺术实践上同样具有非常能动的作用—感悟。如 果说“感知”的核心是艺术形象,“感动”的实质是情感内 涵,那么“感悟”的关键在于审美感悟。实践证明,学生 坚持不懈地通过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艺术作品,了解艺术 家的创作活动,掌握一些艺术鉴赏常识和基本原理,是可 以逐渐感悟到某些艺术创作动机、心得与感受的。艺术鉴 赏活动的启发性效应,当随着学生对欣赏对象的熟悉、深 入程度而放大增强。依据适当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易于感 知、体认的安徽名家力作进行赏析,由于艺术家、作品表 现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将更加有助 于产生启发性效应,从中获得有益于实践的感悟。例如: 在学生已感知、体验某个安徽文艺界新创作品的基础上, 再有选择性地重点介绍编创团队成员情况,编创和表演人 员的创作体会访谈,以及专家、社会各界对该作品的反响 与评价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就此作品与教师、同学展开交 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触。对于不积极参与交流 的学生,则以课后作业、考试安排影评赏析题等考核手段, 鞭策其参与。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学生的作品评析与感 悟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增长,其创作动机越来越强,可供 参照的实践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对其专业实践课程的学 习,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与配合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136 OCCUPATION 2013 0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去问学生:“怎么个好看法?”四位同学都回答好看,但
笔者认为,议论文的读与写是高职学生的软肋。从知 仅仅只是说好看,却不能讲出为什么好看。笔者由此发现
识到能力,再从能力到思想德育,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在 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议论文的“摆事实,
这些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笔者无意评价义务教育的 讲道理”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甚至连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SEARCH
的教材共选编了议论文二十篇(不包括科学论文五篇),内 识对提升高职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因
容涉及文艺论文、评论、政论。评论又分别涉及思想评论、 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笔者在课
电影评论、美术评论、音乐评论等内容。2012年秋季,笔 外印发了一系列相关资料,力争使同学们对此类相关问题
者在讲授12级数控班级的政论文《讲讲实事求是》的新课 有个大致了解,基本认识,再结合课堂学习,让学生可以
时,自我感觉良好,笔者在课堂上讲述了“解题”“实事求 真的掌握这些知识。
是”的出处以及毛泽东同志对他们的升华,并讲述了论点、
2.课堂教学紧扣教材
论据、论证、论证方法等内容。第二次上课时,必然要复
在教学中,议论文知识、议论文读写能力、人文素质
RESEARCH 研究
议论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文/魏加尧
摘 要:对议论文教学给予高度重视,这既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育人的需要。本文以高职 现有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教学为抓手,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议论文教学,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生 议论文教学 人文素质
一、议论文教学遇到的问题
习旧课。为了让学生有所准备,笔者还特意提前把课上要 三者并举,有助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比如,在阅读
提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以利同学从容思考,但学生的回 课文第二册评论性文章《〈画魂〉、人体及其他》《达 · 芬奇
答情况却不太理想。学生要么连最简单的在“学习提示” 的〈最后的晚餐〉》《琴弦上的梁祝悲歌》等课文时,首先
里明确告知的“中心论点”也无法回答,要么区分不清各 要解决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匮乏的问题。为此,笔者还翻出
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运用,对结构和逻辑层次关系也没有正 了大学时的《美学》课本,针对同学们的认知水平补充了
功过,但“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还是不容忽 都表达不清。学生不仅在课余生活缺少议论说理的基本能
视的。开学初,笔者听到几位女同学正在一起交谈,甲同 力,在课堂上学习时还会表现出的对议论文有关知识和能
学说电视剧《还珠格格2》好看,乙同学说《宫》好看,丙 力方面的匮乏。
同学还是说《步步惊心》好看。笔者看机会不错,忙凑了
生活中如此,教学中笔者同样遇到了问题。笔者采用
着的深厚情感所打动。有些作品情感体现较外在,只需将 作品投影播放给学生视、听,即可触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反 应,如:风景写生画、表现节日欢快氛围的部分安徽民乐 和民间舞。而有些作品内涵更为深层,需有一定的文化阅 历与生活经验方能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如:安徽新创的 舞剧《徽班》、黄梅戏《半个月亮》等,作品表现的内容复 杂(剧情背景、人物身份及经历、恩怨情仇关系纠葛、内 心情感冲突),形式上也高度综合,兼容舞蹈的表情性与戏 剧的叙事性、徽域特色音乐的文化表现力之长。以职业院 校在校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经验尚不足以深入赏析和把握 此类剧目的情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引领作用, 对于作品的编创构思、剧情背景和人物关系、感情主题等 做一些必要的交代与铺垫,引领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逐步 理清剧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进而引发同情与共 鸣,如:《徽班》中徽班伶人对真情大义的守望,《半个月 亮》中村姑对民族气节和家人挚爱的坚贞,都让我们看到 了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底层小人物身上 体现出的中华儿女的情感品质,这种品质通过文化血脉世 代相传,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可贵。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情 感主题,对作品的赏析层次自然加深,从单纯看形象看热 闹,逐步深入到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