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
![肿瘤登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1b5c4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7.png)
• 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所规定的全部恶性肿瘤(C00 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D32.0 - D33.9)和(D42 – D43.9) ,所有发病和死亡个案均 为登记报告对象。
二、报告对象
• 1.凡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 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X线、CT等检查 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 报告卡。
•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 补报,并需核对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需分别填 报。
三、报告单位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肿瘤报告责任单位, 包括省部属医院、教学医院、部队医院、 专科医院(肿瘤、结核、传染、妇幼、儿 童医院)、企业职工医院、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
肿瘤编码四步法-1
• 第一步:看懂肿瘤报告诊断文字 –需分清 • 是恶性还是良性? • 是原位癌还是交界恶性? • 是实体瘤还是血液淋巴系统肿 瘤
肿瘤编码四步法-2
• 第二步:根据诊断部位或名称寻找 ICD-10与ICD-O-3 解剖部位编码 –部分肝癌、黑色素瘤、间皮瘤和 淋巴瘤、白血病等可直接寻找疾 病名称编码 –除特别说明外一般ICD-10与 ICD-O-3的解剖部位编码是一致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
• 村卫生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每月 应主动收集确认本村或社区中新发或 已死亡的肿瘤病例,并负责填写《肿 瘤报告卡》 和《肿瘤登记册》,于每 月5日前(国定假日顺延)上报上级乡 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肿瘤命名与编码 编码结构
C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D __ __.__C__ __.__M-__ __ __ __/__ __ I ① ②.③II ①②.③III-① ② ③ ④/⑤ ⑥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df14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f.png)
一、总则为规范和提高肿瘤报告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对各类肿瘤患者进行报告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基本原则1. 依法、规范、公正、及时的原则2. 严格保证医疗记录、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原则3. 客观、准确、全面的原则4. 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提高报告质量的原则四、报告管理流程1. 收集患者资料:患者登记时,由登记人员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患者身份证件、联系方式、病史、既往史等资料。
同时,对病理及诊断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2. 肿瘤报告书写:由主治医师按规范填写肿瘤报告表,并在报告书写完毕之后签字确认。
3. 报告审核:报告书写完毕后,由临床主任或科主任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4. 报告归档:审核通过的报告归入患者病历档案,未通过的报告进行修改,待修改完毕后重新审核归档。
5. 报告备份:对报告进行电子备份,在纸质档案归档后,电子备份存放在资料库中,以备日后查询。
6. 信息发布:定期对肿瘤报告进行信息发布,提供给患者或相关科研机构参考学习。
五、肿瘤报告书写规范1. 报告书写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理学特征、肿瘤临床分期、诊断和治疗建议等内容。
2. 报告应严格按照规范格式填写,字迹工整,不得有划改、涂抹现象。
3. 报告中应准确描述肿瘤组织形态特征、大小、浸润程度、淋巴转移情况等,辅助医学检查结果也应详细记录。
1. 对患者信息进行审核时,需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报告审核应当及时进行,审核结果应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通报。
3. 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至相关医疗人员,协助进行问题处理。
七、信息安全管理1. 严格遵循相关保密法规,保护患者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2. 妥善存储患者信息,禁止私自泄露患者信息。
3. 严格控制信息查阅权限,确保患者信息的合法合规查阅。
八、监督检查1. 设立监督检查机构,对肿瘤报告的书写、审核、归档等过程进行定期抽查。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d91bab3186bceb19e8bb9f.png)
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制度
1、门诊各科室在诊治病人,首诊医生要详细询问病人既往病史,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并在病历注明“已报”。
2、住院部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
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
3、病案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防止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
医院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住院漏报的病例,并及时补报。
4、医院内的病理、放射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是提供肿瘤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
医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要和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5、各科门诊和病房医生在填写完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将卡片及时交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
6、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7、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应负责全院报卡的收。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f1596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a.png)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有助于医疗机构和医生了解肿瘤诊疗的最新进展和规范,提高肿瘤诊 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促进肿瘤科研发展
肿瘤登记报告数据是开展肿瘤科研的重要资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 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推动肿瘤科研的发展。
意义
保障公众健康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能够及时发现 和预防肿瘤,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保障公众健康。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
效率
通过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医疗机 构和医生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医 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能够为政府制 定肿瘤防控政策提供依据,减少 因肿瘤导致的社会经济负担,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Biblioteka 2肿瘤登记报告的工作流 程
病例收集
收集来源
01
从医疗机构、体检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渠道收集肿瘤病例信
逻辑性审核
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如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等,确保 数据合理。
对比性审核
将新收集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有异 常或矛盾之处。
数据准确性控制
准确性核查
通过与原始记录、医疗文书等对比,核实数据 的准确性。
标准化处理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错误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纯净度。
要点二
各省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管理 制度》
明确了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责任主 体等,是各地区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的基础。
国际肿瘤登记协会工作规范
要点一
国际肿瘤登记协会(ICRC)制定 的《国际肿瘤登记工作规…
为各国开展肿瘤登记工作提供了国际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包括肿瘤登记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
肿瘤报告制度
![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f75a0ac80eb6294dd886ce2.png)
肿瘤报告管理制度一、职责与任务1、由医务部病案室全面负责医院《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登记及上报工作。
2 、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新病历已报”章或“更正诊已报”印章。
3、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4、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报。
5、各科室填写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后应及时集中到医务部病案室,病案室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上报,肿瘤报告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6、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前(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报告卡》和《月报表》送交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1 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 报告卡片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目前为东营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1 报告时限: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
登记报告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
2 报告程序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医务部病案室,医务科病案室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10日前上报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写方法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不需要填写。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误或不填写。
如果填写错误或未填写,将不能进行网络上报。
3、报告卡内的各项内容请按要求填写完整。
肿瘤报告制度
![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432c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9.png)
肿瘤报告制度肿瘤报告管理制度医院肿瘤报告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将对该制度的职责、任务、报告病种、报告卡片、填报范围、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责与任务1、医务部病案室负责医院《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发放、收集、审查、登记及上报工作。
2、门诊各部门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盖“新病历已报”章或“更正诊已报”印章。
3、住院部各科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
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上加以标记。
4、院内检查、放射、超声波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应尽可能及时、详尽,定期和医务科肿瘤登记本核对,防止肿瘤病例的漏报。
5、各科室填写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后在“医院肿瘤登记册”上登记后应及时集中到医务部病案室,病案室在收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病监测网络化管理系统上报,肿瘤报告卡右上角的卡片编号由网络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在卡片右上角编号位置。
6、病案室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纸质《报告卡》和《月报表》送交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报告病种及报告卡片1、报告病种为全部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2、报告卡片为《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三、填报范围目前为东营市区内常住户口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包括在尸检中发现的、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或因肿瘤疾病死亡的病例。
四、报告时限及报告程序1、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自2012年7月1日起启动。
2、各科室将填写的“肿瘤新发、死亡病例报告卡”上报医务部病案室,医务科病案室将肿瘤发病、死亡卡于每月10日前上报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填写方法:一、填写肿瘤病例报告卡注意事项1、报告卡内的编号、ICD-10编码、ICD-O-3编码不需要填写。
2、患者的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准确,不能填写错误或不填写。
肿瘤登记规范与流程
![肿瘤登记规范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4eccf3910ef12d2af9e7df.png)
人群肿瘤登记
工作范围:搜集发生在定义人口(目标人群)中的每 一例癌症病例的信息。
主要功能:描述不同地区、民族、社会经济阶层及 不同文化因素间的人群中癌症的类型及其分布。 资料要求:覆盖全部医疗机构,全部恶性肿瘤, 全部自然人群。因此还必须有完整的地域和人口学 的信息。
开展人群肿瘤登记的基本条件
覆盖范围 时间范围
登记资料的收集
登记资料的整理
考核指标
覆盖范围
即在一定行政划区范围(城市,城市中的若干 个区或县)内的居民中全部恶性肿瘤资料,而 非某个(或几个)医疗单位登记的恶性肿瘤病 例资料。 1.报告覆盖区域内所有户籍人口
2.收集覆盖区域内所有医疗单位的肿瘤信息
时间范围
行之有效的工作框架
卫生行政部门领导;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管理; 医疗机构实施报告。
完善的死因监测系统
作用
–死亡补充发病
–核对肿瘤登记资料
资料来源
–实行全人群死因监测地区的主要组织实施 机构
可靠的人口资料
分性别、年龄组的人口资料来计算肿瘤发病率、死亡 率。
肿瘤登记规范
肿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
![肿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https://img.taocdn.com/s3/m/2a6ab2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2.png)
肿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
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不同种类的肿瘤对人体
造成的危害程度各不相同。
为了全面掌握肿瘤疾病的发病情况,
维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我国实施了肿瘤登记制度。
肿
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包括以下几种:
1.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
2.原位癌:预后良好的早期癌症,如原位乳腺癌、原位宫颈癌等。
3.肿瘤前形态:指有肿瘤的早期病变,如高度异型增生、原位
上皮癌病变等。
4.少见恶性肿瘤:指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的肿瘤,如腺样囊性癌、慢性髓性白血病等。
5.肿瘤转移:指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病灶。
肿瘤登记应报告的病种对于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登记是指对于发现的肿瘤病例按照规定方法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分析、汇总和及时上报。
登记后的肿瘤数据可用于肿瘤疾病的防治、研究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登记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肿瘤疾病的发病趋势、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相关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同时,更新的登记数据可为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参考。
总之,肿瘤登记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于肿瘤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肿瘤登记工作,积极推进肿瘤疾病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开展,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
![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7c44e072e3f5727a4e96238.png)
五、报告程序(3)
(三)各责任报告单位应落实具体部门,负责及时收 集本单位门诊和住院医生填报的《肿瘤卡》以及临床 科室、医技科室和病案室填报的《登记册》,对本院 上报的肿瘤卡进行补充、完善、整理和剔重,并在收 到卡片7日内通过山东省慢性病信息监测网络版系统 上报(系统网址为:联通用户 http://123.232.112.3:8081,电信用户 http://222.173.63.254:81),肿瘤登记卡右上角的卡 片编号由网络版系统自动生成后抄写在卡片右上角编 号位置。在每月10日前(国定假日顺延)将上月纸质 《肿瘤卡》送交当地疾控中心。
四、机构职责(3)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肿瘤报告责任
单位,包括省部属医院、教学医院、部队
医院、专科医院(肿瘤、结核、传染、妇
幼、儿童医院)、企业职工医院、乡镇卫
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属地
管理的原则,接受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肿
瘤登记处的业务指导、培训、督导和考核。
2. 定量指标。
(1) 上报医疗单位登记报告漏报率<5%。
(2) 数据录入错误率<2%。
(3) 人员培训合格率≥95%。
(4) 病理诊断率>66%;
DCO%<15%;
0.6<死亡/发病比(MI比例)<0.8;
原发部位不明<2%。
(5) 定期开展随访工作,随访率>80%。
(6) 数据上报及时率≥95%。
2、人群漏报调查。随机抽取辖区内1个乡镇所 辖的6个行政村,通过询问村医或村委会有关 人员,确定当年调查村所有新发的肿瘤病例并 填写肿瘤登记漏报调查表,与上报的肿瘤发病 监测数据库逐一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
医疗机构肿瘤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肿瘤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aae7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f.png)
(2)组织专家对肿瘤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对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将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评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五、肿瘤报告的信息利用与保护
1.肿瘤报告信息的利用:
(1)为肿瘤防治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2)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医务人员的实战经验;
(3)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预案和改进工作。
十六、肿瘤报告的总结与展望
1.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肿瘤报告工作进行总结,梳理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1)总结肿瘤报告制度实施的效果,评估报告工作的成效;
(2)分析肿瘤报告中的典型案例,推广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2)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使他们了解肿瘤报告的目的和意义,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3)与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学会等合作,共同开展肿瘤防治宣传活动。
七、肿瘤报告的监督与评估
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肿瘤报告的监督机制,确保报告制度的执行力度。
(1)设立监督小组,定期对肿瘤报告工作进行督查;
(2)对报告中的异常数据和质量问题进行追踪,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2)为医疗机构提供肿瘤诊疗质量改进依据;
(3)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4)为患者提供肿瘤防治知识和咨询服务。
2.肿瘤报告信息的保护: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防止肿瘤报告信息泄露、篡改和丢失;
(3)加强肿瘤报告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数据安全。
2.肿瘤报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类肿瘤病例:
XX新发肿瘤、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登记报告单项制度
![XX新发肿瘤、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登记报告单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2fed1f14791711cc791743.png)
XX中心卫生院
新发肿瘤、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登记
报告管理制度
1.本院临床医生及辖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是报告责任人,在日常诊疗或入户体检过程中,发现经临床或(和)病理检查确诊的新发肿瘤、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患者,要认真填写相关报告卡,于每月25号前报送至卫生院防保科。
2.医院慢病科网络直报人员负责收集报告卡,进行逐一审核、补漏剔重,并在相关登记册上逐项登记;于次月3号前完成网络直报工作、15号前将纸质资料上报县疾控中心慢病科。
3.进行网络直报时,要按照“填卡说明”认真填写各项基本信息,尤其是新发肿瘤患者有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必须填写完整。
4.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原发报告病种,则需分病种填报(即每病一卡);另外,若发现过去诊断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5.医院慢病科要加强相关病例的主动收集,通过联络街道民政办、派出所、计生办、医保所及村(居)委会等单位人员协作配合,开展漏报调查等途径,力争使辖区相关病种登记报告率达98%以上。
6.医院“新发肿瘤、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每季度检查一次院内、外相关病种登记报告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7ef163b7360b4c2f3f6402.png)
新发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凡在我院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以及其他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等)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认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病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必须予以补报,补报时必须对原发部位、首诊日期、诊断依据予以报告。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进行填报。
4.每个肿瘤病人来我院就诊时,不论以由外单位确认,第一次来我院住院的病例,需按新发肿瘤填报报告卡。
5.因肿瘤报告死亡病例报告要求,对肿瘤死亡病例的报告(包含补报)必须核实原发部位、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及死亡原因。
6.填报卡的填报字迹需要清楚,内容填写要完整,不得缺项、漏项。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7.。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1c82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d.png)
1、肿瘤登记报告实行首诊报告责任制。
发现恶性肿瘤与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即将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将报告卡送医务科。
2、登记簿与报告卡填写内容完整、规范,字迹清晰。
因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误报、漏报等引起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3、未经门诊直接住院的肿瘤病例,由住院部经治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将报告卡及时送医务科。
4、放射、病理、影像等科室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由首诊医生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及时报告。
5、对于已经报告的肿瘤病例,首诊医生应在所有相关资料上注明“已报”字样。
医生诊断肿瘤病例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浮现肿瘤死亡病例上报医务科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每月医务科进行上报网上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报告1、确定科室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制订传肿瘤登记报告管理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订立奖惩办法。
2、组织实施医务人员肿瘤登记报告的业务培训。
3、监管肿瘤登记报告流程。
包括登记、报告、采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定期对肿瘤登记报告进行自查自纠,汇总相关数据,对照像关制度进行奖惩。
对检查中发现的漏报肿瘤病例,催促医生填写报告卡交网络直报员补报。
5、每月通报情况,包括肿瘤登记报告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情况,以及相关的奖惩结果。
6、年终做好检查,写出工作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7、接受上级检查,积极配合。
肿瘤登记自查自纠制度1、肿瘤登记漏报的自查自纠由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实施。
2、检查内容为各科室的各种登记资料。
3、每次检查前发放自查自纠的通知与相关表格。
医务人员知晓肿瘤登记漏报自查自纠的整个流程。
4、肿瘤登记报告领导小组全程监督检查工作的全过程,适时提供指导,对一些项目填写不齐或者缺项错项的表格责成原科室重填。
审核合格后将相关表格交医务科。
5、肿瘤登记报告人员负责相关表格的汇总,将查出的漏报病例及时上报。
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8fda4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6.png)
新发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一、门诊各科室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二、病区是肿瘤新病例资料的重要来源,科室诊治医师在检查入院患者病史时应注意在门诊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已经报告,对未报告者应立即补报,对住院后才确诊的肿瘤病例及时填写报告卡。
三、若发现过去报告有误,需要更正时,应按新的诊断另行报告。
四、病案统计科是医院内最重要的肿瘤病例资料保存和防止或减少肿瘤病例漏报的部门,医院负责肿瘤报告的部门和病案统计科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并及时补报。
五、医院内的病理、放射等诊断部门的检查记录是提供肿瘤新病例线索的重要依据,公共卫生科要和上述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六、各科门诊和病房应设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收集、整理和核查,在科内登记在《新发肿瘤病例登记册》后,将卡片及时交院内公共卫生科,公共卫生科按月汇总并按相关要求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肿瘤登记实施方案
![肿瘤登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06a810964bcf84b9d57b56.png)
株洲市芦淞区肿瘤登记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我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推进我区创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进展,根据《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和《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技术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建立健全我区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掌握城乡居民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状态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我区肿瘤防治策略、评价肿瘤群体预防和干预措施效果提供基础信息和客观依据。
二、登记范围、对象与病种(一)登记范围:芦淞区。
(二)登记对象:芦淞区户籍人口肿瘤新发和死亡患者。
(三)登记病种:全部恶性肿瘤(C00.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三、登记内容(一)新发病例资料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现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部位(亚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病理学类型等,具体参见《肿瘤病例报告卡》(附件1)。
(二)死亡病例资料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现住地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肿瘤名称、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等,具体参见《肿瘤病例报告卡》(附件1)。
四、责任报告单位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断、治疗能力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辖区内所属的省、地市医疗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
五、各部门职责(一)区卫生局负责肿瘤登记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区疾控中心1.负责全区肿瘤登记工作的技术指导与技术支持:(1)根据创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要求开展全区肿瘤登记工作。
(2)对本区各级医疗机构报告人员与肿瘤登记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
(3)制定本区肿瘤登记质量控制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漏报调查。
(4)及时收集本区各医疗机构的肿瘤登记数据,审核数据质量,定期分析本区登记信息。
2.负责全区肿瘤登记工作的具体实施:(1)组织和指导登记覆盖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登记报告。
肿瘤登记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8b05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e.png)
肿瘤登记管理制度
肿瘤登记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肿瘤登记管理制度是实施癌症控制的重要策略之一。
具体工作制度如下:
1、我中心门诊各科室或村医在发现新诊断的肿瘤病例时,负责诊治的医师应立即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
2、医院负责肿瘤报告的科室和病案室的工作人员通过定期查阅病史和病例索引以发现在门诊和病室漏报的病例,并及时帮助或督促补报。
3、医院内负责肿瘤报告的科室要和医院内的检验、放射、超声波素等诊断科室的检查记录和放射治疗科的医疗记录部门定期联系,核对记录,防止肿瘤病例特别是门诊病例的漏报。
4、有专人负责每日报卡的收集、整理和核查,在科内登记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后,将卡片及时交院内分管报病工作的职能科室。
5、院内明确职能科室,防保科设专人负责全院报卡的收集、编号、审核,并在《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进行登记,按月进行上报。
6、每个村的乡村医生负责收集所在村的新发肿瘤病例,及时登记在本村的《居民肿瘤病例登记册》上,于次月的5日以前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村医生提供该村居民中直接去区外就诊的肿瘤病例线索,并负责核实上级单位认为需要核实的病例,补充和更正报告卡上的某些项目,如姓名、住址、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发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1.凡在我院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手术以及其他检查(CT/MRI、B超/彩超、内窥镜等)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认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病例报病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必须予以补报,补报时必须对原发部位、首诊日期、诊断依据予以报告。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进行填报。
4.每个肿瘤病人来我院就诊时,不论以由外单位确认,第一次来我院住院的病例,需按新发肿瘤填报报告卡。
5.因肿瘤报告死亡病例报告要求,对肿瘤死亡病例的报告(包含补报)必须核实原发部位、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及死亡原因。
6.填报卡的填报字迹需要清楚,内容填写要完整,不得缺项、漏项。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