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d4b74fcdd36a32d727581d7.png)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11-04-20 15:25:00 ] 编辑:studa20作者:周泽俊高斌巢惠民李劲松贺克武仝莉【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价值。
方法:对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薄层容积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结果:各种处理方法均可显示主动脉夹层及真假腔,但以MPR和VR显示最佳,MPR可清晰显示内膜片形态、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及夹层累及范围和破裂口,VR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
结论: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明确的价值,MPR和VR作为后处理技术首选方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脉夹层,血管造影术,后处理技术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and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 diagnosisof aorta dissections. Methods: Three patients with aorta dissection were performed enhanced volume scan ,all data postprocessed withwith 2D and 3D recongstructions. Results: All cases as aortic dissection and true and falese cavity were showed by all postprocessings,especial MPR and VR. MPR showed clearly intimalflap,mural thrombus and calcification,the location of intimal rupture. VR demonstrated the extension of the involved aorta and its branches , the trace of inter-membrance of the aortic dissection . Conclusions: MSCTA has a positive applicable value in diagnosis of aortic dissections.MPR and VR are the first method as th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Key word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ortic dissection; Angioography;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 of aorta)。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c557f9d6bec0975f465e225.png)
及腹 主动脉者为mb 。 型 1 . 4统计 学处理
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AD 仍是最
致命 的主动脉疾病 。因此 ,及 时的临 床识别和 明确诊断 至关重要 。 ] 本研 究对 照手 术情 况分 析 了4 例A 5 D患者 术前 多层 螺旋 C 血 管成像 T ( lsc i l Tagor h ,MS T mu ii s r i a y t le p a C n g p C A)的影像 资料 ,并与 经胸 超声心动 图 (as oaieh cri r h ,T E tnt r c coa o a y T )的检查结果进 行比 r h c d gp 较 ,以评价应用MS T XA 的诊断价值 。 CA  ̄ D 1资 料与 方法
T e a n s c leo l s c p rl n i g a h r c s cin h g ot u f Di i Va Mut f eS i A go r p yi Ao t s t i i a CT n i Di e o
P ANG D i lC i n 5 1  ̄C ia C i n epe Ho t , h i p g s pa p g2 2 0 h ) n
Ibtat O jcieT uytedans c au f utl esi l TagorpyMS T )narcds c o( D . to s4 aet A s cl bet os d i ot leo lsc pr nigah ( C A i ot i et nA )Meh d 5pt ns r v t h g iv m ii aC i s i i
浅谈用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浅谈用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e94c265168884868762d6af.png)
况 可 指导 其 进 行 简单 的活 动 或 轻轻 推 动其 胎 儿 ,在获 得 清 晰 的 超声 影 像 后 再 对其 胎 儿 的 情 况进 行 观 察 。( 2)应 使 孕 产 妇 取仰 卧 位 ,移 动 探 头 探查 其 胎 儿 的位 置 ,并 严格 按 照 由肢 体 的近 端 到远端 的次序 对其 胎 儿 的肢体 进行 连 续扫 描 , 扫描 的范 围应涵 盖 其胎 儿双 侧 的 尺骨 、桡 骨 、手 骨 、肱 骨 、 股 骨 、腓 骨 及 足 部 。( 3 )若 不 能对 孕产 妇 的胎儿 发 生 肢 体 畸形 的情 况 进 行 明确 诊 断 ,应 对 其 可 疑部 位 进行 反 复 的 扫
容 旬 刊 ,2 O 1 5 。 2 4 ( 3 ) : 1 7 9 —1 8 O .
技 术 对 孕 产妇 的胎 儿 发 生肢 体 畸 形 的情 况 进 行 筛查 时应 注 意 以下 事 项 : ( 1)若 发 现 孕 产妇 的胎 儿 存 在 胎 位异 常 的情
[ 4 ] 焦 阳 ,杜冬 ,董发进 , 等 .产 前超 声诊 断胎儿肢 体 畸形 的技 术 探讨 [ J ] .中国临床 解剖 学杂 志 ,2 0 1 5 。 3 3 ( 4 ) : 4 8 5 - 4 8 7 . 【 5 ] 曹福 志 ,于 清霞 ,刘海 燕 , 等 .产 前超 声诊断 胎儿肢 体畸 形 的 临床 应用 价值 [ J ] .中国优生 与遗传 杂志 。 2 O 1 5 . 0 ( 7 ) : 8 5 — 8 5 . 【 6 ] 郑德 兰 .产 前超 声 筛查 诊 断胎儿 肢体 畸形 的价 值分 析 [ J ] .中
要 手 段 。对 孕 产 妇 进 行产 前 超 声 检查 不 仅 能 对 其胎 儿 是 否 发 生 畸 形病 变 做 出准 确 的 判 断 ,还 能确 认 其 胎 儿发 生 畸形 病 变 的位 置 ,为 孕 产 妇及 其 家 属 对 胎儿 的取 舍 提供 重要 的 参考依据 【 2 ] 。肢 体 畸 形 是 较 常见 的胎 儿 畸形 病 变 之 一 。研 究 发 现 ,在 对 部 分 孕 产妇 进 行 超 声检 查 时其 胎 儿肢 体 畸形 ( 特 别 是指 、趾 等 肢体 末 端畸 形 )的 表现 较 不 明显 ,而 且羊 水 过 少 、扫 描 的时 间 短等 因素 也 会对 其 超 声 检 查结 果 的准 确 性 造 成 一 定 的 影 响 】 。 临 床实 践 证 实 ,在 对 孕 产 妇 的胎 儿 发生 肢体 末端 畸形 的情 况进行 超声 检查 时 , 其孕 周 、 体位、 其 胎 儿 的 胎位 及 对 其 进 行 超声 检 查 操作 的技 术 等 因 素均 能 对 其 检 查 结果 产 生 较 显 著 的影 响 。在妊 娠 早 期 ,胎 儿 的肢 端 发 育 不成 熟 ,而 且 常保 持 握 拳 的姿势 ,因 此对 其 肢 体 末 端 进 行 超 声 检查 的难 度 较 高 ] 。在 对 孕 产妇 的胎 儿 发 生 肢 体 畸 形 的情 况 进 行 超 声筛 查 时若 没 有按 照一 定 的 次序 进 行 操 作 ,就易 使 超 声 图像 出 现重 影 等 异 常 的情 况 ,进 而 可 使 检 查 结 果 呈 假 阳性 【 5 ] 。此 外 ,孕 产 妇 的 胎儿 若 存 在 胎 位 不 正 的情 况 ,在 进 行 超 声检 查 时 可 能 导致 扫 描 视 野 受 限 ,进
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6187b83fee06eff9aef8074c.png)
发 病 时 间 5h至 2d 。患 儿 的 临床 表 现 为 阵发 性 哭 闹 , 吐 , 呕 果 酱 样 大 便 / 便 , 大 的患 儿 能 表达 有 腹 痛 症 状 。有 3 例 血 较 5
块 在 发 病 初期 由于 肠 套 叠 水 肿 程 度 轻 , 块 相 对 柔 软 , 往 包 往
等彩 色 超 声 诊 断 仪 器 检 查 , 阵 探 头 频 率 ( ~ 5 MHz线 阵 凸 2 ) ,
探 头频 率 (~ 1 ) 3 2 MHz 患儿 取 仰 卧 位 , 患 儿 腹 部 全 面 扫 。 对 查 , 细检 查 腹 部 有 无 “ 心 圆 ” ,假 肾征 ” 确 后 , 线 阵 仔 同 征 “ 明 用
3 讨
论
肠 套 叠 是8 J 最 常 见 的 急 性 梗 阻 性 疾 病 , 病 起 病 急 , ,L 本
进 展快 , 因是 由于 婴 幼 儿肠 功能 紊 乱 , 系 膜 较 长 , 病 肠 回盲 部 活 动性 较 大 , 道 感 染 , 肠 回结 肠 的 肠 腔大 小 差 异 大 , 食 规 律 饮 的 改 变 , 电解 质 紊 乱 , 物 神 经 不稳 定 等 原 因 引 起 , 回盲 水 植 以
部 多 见 , 可 见 小肠 型 、 肠 型 、 回结 型 和 多发 型 。 还 结 回 肠 套 叠 检查 影 响 因素 : 超 声 医 师检 查 方 法 和诊 断经 验 与 有 关 , 取 在 患 儿 较 安 静 时 候 检 查 , 据 患 儿 腹 胀 、 壁 厚 争 根 腹 度 、 管 扩 张 积 液 的不 同情 况 , 择 不 同频 段 扫 查 , 集 较 有 肠 选 采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52ca5f6910ef12d2af9e7b2.png)
本组 1 例按 D B ky 7 e a e 分型 , 型 3 , I 例 Ⅱ型 1 , 例 Ⅲ型 1 例 。 3 多层 螺旋
C T血管成像技术的敏感性 , 特异性较高 , 能直观 、 体地显示 真假腔 、 立 破裂 口、 内膜瓣 、 累及范围和主动脉各分支情况 。结论 夹层 层 螺旋 C 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 , 是最实用的并值得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实用 医学影像 杂志 2 1 年第 1 01 2卷第 6期
JMI2 1 , o 1 , o P ,0 1V 1 2 N . . 6
・
3 3 ・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论 著・
多层螺旋 C 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李兮劣 董晓雁 , , 符雅 明 欧 玲 陈 萍 骆 昌政 , , ,
M S TA b e v t n c mb n d wi D. D e o sr c in t c n q e .Re l t c r i g t Ba e l s i c to b u o t is c in. C o s r a i o i e t 2 3 r c n tu to e h i u s o h sl s Ac o d n o De k y S ca sf a in a o ta ri d se to l i c
MSC TA t i h rs n i vt n pe i c t o l ie t d se e s o i a l iu l e t e sz f t l u n a d f s u n n i l wi h g e e st i a d s c f i c u d d r cl a tr o c p c l vs a i h ie o n e l me n a e l me ,i tma h i y i y yn y z l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c3f9f2a102de2bd960588d4.png)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筛选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主动脉介入造影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均接受胸腹部CTA检查,并将原始影像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容积再现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A特异性征象。
结果:CTA确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检出率为85.00%,与手术及DSA结果证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图像后处理可清晰观察主动脉夹层范围及腔内血栓、管壁钙化、移位与破裂口。
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敏感性较高,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累计范围与细节结构,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97-02主动脉夹层是指因多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形成双腔或真假腔一类的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理基础主要为主动脉内膜的破裂,或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层发生病变,患者动脉血液直接流入内膜下中膜层而导致中膜的撕裂与剥离,形成真假腔双腔主动脉[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应及早诊断与及时治疗,避免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发生,DSA检查结果是目前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金标准,但其为侵入性检查手段而备受限制[2]。
本组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在46岁~72岁,平均年龄(55.9±4.2)岁,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气急、胸闷,并伴有胸背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部分患者合并有腹痛,脉搏减速或合并有胸腔积液,病程时间3~19个月,平均病程(9.5±1.7)个月,高血压病史13例。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da5e68ebceb19e8b8f6ba79.png)
意显示。结论 MS T C A对主动脉夹层诊 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关键词 】 多层螺旋 C T血管成像 ;主动脉夹层;诊断
中图 分类 号 :R 1 . 862 文 献标 识 码 :A di 03 6/i n17 - 6 92 1 . .34 o 1. 9js .64- 5.0 1 917 : 9 .s 4 0
能 显 示 内 膜 片 .当 假 腔 呈 螺 旋 型 盘 绕 真 腔 时 , 内膜 片 走 行 也 呈 急 诊 检 查 [。 作 为 一 种 影 像 新 技 术 ,MS T 具 有 超 快 扫 描 . 5 ] CA
螺旋状 ;结合 MP R及 C R 0例 能显示破 口位 置 ( 4 。③ 超 速 重 建 、超 薄 层 厚 及 强 大 的后 处 理 功 能 ,减 少 了 呼 吸 和运 动 P ,2 图 ) 分支受 累情况 :2 5例 中 .累及无 名动 脉 5例 ,左 颈总 动脉 4 伪影 ,一次闭气可完成整个主动脉薄层 容积扫描 。MS T C A利用
层螺旋 c T血管成像 ( hs c p a C ni rp y S T mu ii si l Tag gah ,M C A) le r o 影像学表现 ,以探讨其在 A D中的诊断价值。
2 结果
21 D B k y分 型 根 据 D B ky 类 法 [,本 组 2 . e ae e ae 分 5例 中 I 型夹 层 动脉 瘤 9例 , 占 3 % ; I型 1 , 占 4 6 I 例 %; 1型 1 1 I 5例 ,
假腔小 2 1例 ,真 腔 较 假 腔 大 4例 ,增 强 早 期 真 腔 密 度 高 于 假
腔 ,随 时 间延 迟 ,假 腔 密 度增 高 ,假 腔 密 度 高 于 真 腔 .假 腔 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ea3a5f3fab069dc502201d2.png)
3 李树 玲 .乳 腺 肿 瘤 学 .北 京: 学 技 术 文 献 }版 社 ,20 .3 1 科 I _ { 00 9—
3 2 9 .
1 9 ,59: 2 . 9 5 () 3 8 7 2
f 稿 日期 :0 8 O — 8 收 20一 10 l [ 文编辑 : 本 李 青]
4 ls sG,Mia N ,Mei F ta.Be s cnevt n tea y Vat o r Q z r ,e 1 rat o srao h rp c i
主动 脉夹 层 。 近 年 来 , 层 螺 旋 C ( C 发 展 相 当迅 速 及 多 T MS T) 普 及 . 描 速度 快 、 盖 范 围长 、 建层 间 距 小 、 处 理 功 能 扫 覆 重 后
入 。 架置 入 术后 再 破 裂 2例 。 支
3 讨 论
主 动 脉 夹 层 动 脉 瘤 裂 V深 及 巾膜 , 速 高 压 的血 流 经 主 I 高
动 脉 内膜 撕 裂 处 进 入 主动 脉 壁 中膜 , 管 壁 剥 离形 成 壁 内 瘤 将 腔 , 主动 脉称 为 真 腔 . 形 成 的瘤 腔称 为 假 腔 , 在两 者 间 原 新 夹 的管壁称为夹层 。 内 膜 片 和 主 动 脉 真 假 两 腔 形 成 是 MS T C A诊 断 夹 层 动脉 瘤 的 基 本 征 象 。C T平 扫 能 较 好 显 示 撕 裂 内膜 片钙 化 向 内移 位 . 般 内移 5 一 mm 以 上 , 征 象 具 有 诊 断 价 值 。本 组 显 示 钙 此 化 移 位 3例 , 位 最 大 1mm。 增 强 扫 描 能 较 清 晰 示 撕 裂 移 l 内 膜 片 .T横 断 图像 上 呈 弯 曲 的线 状 低 密 度 影 ,本 组 l C 5例
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d8d380bb7360b4c2e3f6488.png)
收稿日期:2014-10-15作者简介:胡国辉(1982-),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现任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C T 室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多层螺旋C T 血管造影㊂ә基金项目:潮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科研项目,项目名称: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联合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项目编号:潮卫科研201451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确的检查报告,那么高质量的检查效果就难以达到㊂世界标准化组织在2000年就正式地规定要强化常规尿液检查的质量管理㊂标准化组织明确要求了进行常规尿液检查的具体步骤,要对患者的申请进行检查,让患者对尿液检查做充分的准备,进行尿液样品的收集工作,将尿液样品运送到实验室,以上这些步骤都是要通过医生㊁护士和患者共同来完成的,在进行尿液检查环节中,很多步骤都是尿液检查科人员不能直接接触的,因此,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3]㊂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前误差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护士采集标本不合格㊁医生开处单据不标准㊁采集或收取样本的时间不对等㊂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1)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针对前质量控制的意义展开宣传和讨论;(2)对于检查流程进行规范,并将相关的事项与病患和家属沟通,争取得到积极的配合;(3)加强前质量控制的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保证操作的规范等㊂患者充足的准备是在尿液检查时进行前质量控制的基础,但是,这一过程常常得不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患者在检查前服用的药物或者食物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的精确度㊂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当人体内的维生素C 过多时,就会使检查结果呈现阴性[4]㊂对于患有肾炎的病人,在检查前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叮嘱,会服用青霉素,而服用的青霉素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这些青霉素就会影响常规尿液检查的准确性㊂患者在没有对尿液检查做充足的准备前,如果进行了高强度的运动,就会导致尿液的检查偏阳性,患者在饮用大量的碳酸饮料进行尿液检查时会导致检查结果偏阳性㊂参 考 文 献1 李雪宏,黄海燕,张淑贞.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中国现代医生,2008,18(12):83~84.2 陈惠娟.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3(13):117~118.3 宋玉玲,刘杰,吕峰.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中国卫生产业,2014,14(14):164~165.4 赵洁.探讨临床常规尿液检查中进行前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6):786~787.文章编号:1004-4337(2015)04-0498-02 中图分类号:R 732.2+1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ә胡 国 辉(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C T 室 潮州521011)摘 要: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㊂方法:收集行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7例,采用M P R ㊁M I P ㊁S S D ㊁V R 重建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进行D e B a k e y 分型及影像特征分析㊂结果: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7例患者中D e B a k e y Ⅰ型主动脉夹层13例,D e B a k e y Ⅱ型主动脉夹层6例,D e B a k e y Ⅲ型主动脉夹层48例,显示真假腔67例(100%),内膜分离移位67例(100%),内膜破口60例(91%),主动脉分支受累35例(52.2%),假腔内血栓形成40例(58.8%)㊂结论:128层螺旋C T 全主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㊁无创㊁准确的检查方法,可替代有创性的D S A 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㊂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5.04.01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 i s s e c t i n g A n e u r ys m o f A o r t a ,D A A )病情变化及进展多变,死亡率极高,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是一个严重问题㊂由于其临床症状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被临床医师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及其他急症㊂研究显示近40%D A A 患者用于确诊的时间超过24h ,而发病48h 内死亡率较高[1]㊂及时诊断并进行治疗,对减少其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㊂本文对我院诊断的67例D A A 患者的128层C T全主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探讨128层C T 全主动脉造影在D A A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4.6岁,胸背部突发剧痛51例,合并腹部症状12例,高血压病史45例㊂所有患者均行128层C T 全主动脉造影检查㊂1.2 设备及方法 检查设备为西门子S OMA T OM D e f i n i -t i o nA S 128层螺旋C T 扫描仪㊂扫描方法:先行常规平扫,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耻骨联合下缘,包括主动脉全程及主要㊃894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 .28 N o .4 2015分支,然后应用B o l u sT r a c k i n g技术自动触发增强扫描,触发点设定在降主动脉气管隆突层面,触发阈值80HU,使用M e-d r e d双筒高压注射器先以3.5m l/s注射65m l碘海醇(350m g I/m l),再以5m l/s注射40m l生理盐水,监测点C T值达到触发阈值后延迟5s自动开始增强扫描㊂扫描参数:重建层厚0.6mm,螺距0.6,准直0.6mmˑ128,管电压120k v,自动管电流,旋转时间0.5s/圈,矩阵512ˑ512㊂1.3图像重建及质量评价原始数据传送至工作站,在I n s-p a c e软件下行多平面重建(M P R)㊁最大密度投影(M I P)及容积再现(V R)重建,并观察主动脉情况㊂多点测量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管腔C T值,符合血管重建的要求㊂1.4分型方法采用D e B a k e y分型法[2]:D e B a k e yⅠ型,D A A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至降主动脉;D e B a k e yⅡ型,D A A 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D e B a k e yⅢ型,D A A病变始于降主动脉起始端,并向降主动脉延伸㊂2结果67例患者中D e B a k e yⅠ型主动脉夹层13例,D e B a k e yⅡ型主动脉夹层6例,D e B a k e yⅢ型主动脉夹层48例㊂平扫表现:主动脉扩张35例,撕裂内膜钙化斑移位33例,直接显示低密度线样内膜内移10例,主动脉管壁钙化43例,胸腔积液㊁积血29例,邻近肺叶不张22例,心包积液7例,腹水2例㊂增强表现:真假双腔及内膜片67例,动脉期真腔由于血流速度较快,密度大多数要高于假腔,延迟期真腔密度等于或低于假腔,真腔管径小于或等于假腔63例,假腔可见血栓40例,主动脉分支受累34例,内膜片在真假两腔高密度造影剂的衬托下呈低密度影,内膜破口清楚显示37例,结合横断及M P R 图像,67例均能明确内膜破口位置,其中26例发现破口数大于或等于2处㊂67例共显示166个破口㊂3讨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主动脉疾病,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极高,及时诊断并进行治疗极为重要[3]㊂随着多层螺旋C 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 T血管造影(M S C T A)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㊂128层螺旋C T血管造影较常规C T,扫描速度快㊁一次屏气扫描覆盖范围更广及更强大后处理软件,能够快速准确诊断D A A,显示D A A的范围㊁类型㊁破口数量㊁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及主要脏器血流灌注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病因有高血压㊁动脉粥样硬化㊁马凡氏综合征等,其中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4]㊂本组病例中,有高血压病史55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43例㊂对D A A有两种分型方法:即D e b a k e y和S t a n f o r d㊂临床上多采用D e B a k e y分型法,按内膜撕裂部位及假腔范围分为3型㊂D e B a k e yⅠ型,D A A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至降主动脉;D e B a k e yⅡ型,D A A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D e B a k e yⅢ型,D A A病变始于降主动脉起始端,并向降主动脉延伸㊂本组患者D e B a k e yⅠ型主动脉夹层13例,D e B a k e yⅡ型主动脉夹层6例,D e B a k e yⅢ型主动脉夹层48例㊂128层螺旋C T全主动脉造影的目的在于明确D A A的诊断㊁内膜破口的部位㊁评估D A A累及器官供血血管的血流灌注㊁对D A A进行准确分型等㊂D S A㊁M R A㊁D A A都存在一定的弊端,128层螺旋C T扫描速度快,一次屏气扫描即可覆盖胸腹部,凭借其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及多种成像方法,可以清晰显示D A A,明确诊断,其血管造影不但可以显示血管本身情况,更能观察血管外的病变,具有操作简易无创㊁诊断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作为诊断D A A的首选检查方法㊂参考文献1 K l o m p a sM.D o e s t h i s p a t i e n t h a v e a n a c u t e t h o r a c i c a o r t i c d i s s e c-t i o n.J AMA,2002.2 D eb a k e y M e,H e n l y W S,C o o l e y D A,e ta l.S u r g i c a lm a n a g e-m e n t o f d i s s e c t i n g a n e u r y s m s o f t h e a o r t a.JTh o r a cC a r d i o v a s e c S u r g,1965.3 W i l l o t e a u xS,L i o n sC,G a x o t t eV,e t a l.I m a g i n g o f a o r t i c d i s s e c-t i o nb y h e l i c a l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E u r o p e a nR a d i o l o g g,2004. 4梁长虹,赵振军.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33.A p p l i c a t i o nV a l u e o f128-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A o r t o g r a p h y i nD i a g n o s i n g D i s s e c t i n gA n e u r y s mo fA o r t aH uG u o h u i(C TR o o m C h a o z h o u H o s p i t a l,C h a o z h o u521011)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v a l u e o f128-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a o r t o g r a p h y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i s s e c t i n g a n e u r y s mo f a o r t a(D A A).M e t h o d s:G a t h e r67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A A w h oh a v e b e e nd i a g-n o s e dw i t h128-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a o r t o g r a p h y,r e e s t a b l i s ha n dd i s p l a y D A A w i t h M P R,M I P,S S Da n dV Ra n d a n a l y s eD eB a k e y t y p e s a n d i m a g e f e a t u r e s.R e s u l t s:I tw a s p o s s i b l e f o r128-s l i c e s p i r a lC Ta o r t o g r a p h y t od i-a g n o s eD A Ad e f i n i t e l y,a m o u n g a l l t h e67c a s e s i n c l u d e d13c a s e s o fD e B a k e y t y p e I,6c a s e s o fD e B a k e y t y p e I I a n d48c a s e s o f t y p eⅢ,a n d t h e f a l s e-t r u ew a s67c a s e s i n t o t a l(100%).67c a s e sw e r e i n t i m a l s e p a r a t i o n (100%),60c a s e sw e r e i n t i m a l t e a r s(91%)a n d35c a s e sw e r e f o u n d i n v o l v e m e n t i n t h eb r a n c h e so f a o r t i c d i s s e c t i o n(52.2%)40c a s e sw e r e f o u n dt h r o m b o s i s i n s i d e f a l s ec a v i t y(58.8%).C o n c l u s i o n:I tw a s p o s s i b l e f o r128-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a o r t o g r a p h y t o d i a g n o s eD A Ad e f i n i t e l y,i t i s a s a f e n o n i n v a s i v e a n d a c c u r a t e e x a m i n a-t i o nm e t h o d,w h i c hc o u l d r e p l a c e t h e i n v a s i v eD S A,i t i s v a l u a b l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 a o r t a;d i s s e c t i n g a n e u r y s m;t o m o g r a p h y;X-r a y c o m p u t e r;a n g i o g r a p h y㊃994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年第28卷第4期。
飞利浦128排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飞利浦128排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a85b2e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9.png)
』茗壬住健康职业学蔭学旅2020年第30卷第2期足口症及疱疹性咽峡炎最为常见⑷。
目前关于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抗病毒剂,但并不能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⑸。
干扰素可分为以下三种:a-INF (白细胞型),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B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也能合成少量;B-INF(成纤维细胞型),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a-INF与0-INF结合相同受体,分布广泛,具有相同的作用,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抗寄生虫、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刺激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参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⑹。
7-INF(淋巴细胞型):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几乎所有的CD8+T 细胞和NK细胞产生,是所谓的淋巴因子的一种,可以分布在除成熟红细胞以外的几乎所有的细胞表面。
具有抗病毒、抗增殖活性外,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免疫调节作用⑺o本实验通过比较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血清水平的不同发现,随着疾病病情的进展,ot-INFj-INF的血清水平会有所下降,而可能的原因有三种:其一,EV71病毒感染患者后,在体内直接作用于单核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从而抑制了这两种细胞对干扰素的分泌;其二,患儿感染EV71病毒后,机体内产生了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一方面促进了干扰素的分解,另一方面隐匿了干扰素的数量与功能,两者分别或者共同发挥着作用,最终使EV71病毒在患儿体内出现了免疫逃逸,从而导致了机体产生了不同的临床症状。
但是随着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的进展,体内3-INF血清水平则出现了上升,并且上升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原因可能与EV71病毒抑制了P-INF 与受体相结合有很大的关系,使其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而单独存在于血清中。
综上可知,手足口病患儿中,随着疾病的进展,干扰素血清水平会有不同的改变。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ccc4242ec3a87c24128c48d.png)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动脉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血流经过内膜撕裂口并且流入主动脉壁,引起内膜剥离,并且脱离,从而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其发病原因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病理学、自身解剖结构特点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3]。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正在不断增加,由于该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所以,必须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挥着重要的诊断作用。
多层螺旋CT技术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检出快捷、准确度高等优点,比传统螺旋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有利于提高对病变部位血管变化检出的准确度和清晰度[4]。
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讨多层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及其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行主动脉CTA检查患者70例,并随访患者DSA,其中有10例患者未行DSA检查,在本次研究中予以剔除。
余60例患者随访均行DSA检查,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分布在25-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0.5±5.0岁,自感病程为2天-3个月,平均病程为16.0±3.5天。
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背痛、腹部痛、颈部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等。
经影像学检查得以确诊。
1.2检查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
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双桶高压注射器给予患者经肘静脉进行注入,剂量为每千克1.5ml,流速为每秒5ml,对主动脉上方水平和趾骨联合水平的位置进行扫描,约为7-12秒左右。
设置参数为:螺距为1.375:1,矩阵为512*512,扫描野为FOV36cm,电压为120kv,电流为500mA,层厚为7.5-10mm,重建为1.5mm,把扫描完毕后的数据输送到工作站进行处理。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5cef9784254b35eefd349d.png)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月 第3卷第8期3 讨论超声检查获取数据后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以便取得更加清晰的图像,尤其是对三维四维图像更直观,盆底超声的研究范畴包括泌尿、妇科和结肠直肠的异常。
本研究示:研究组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提纲肌裂孔长度、面积、耻骨直肠肌左侧、右侧厚度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
说明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PFD诊断中的可靠性较高。
分析原因如下:经会阴四维超声在诊断盆底器官组织时的空间分辨率,与MRI相当,具有一定的实时性,采用4DView离机分析软件可对任意三维平面图像重建,在不同生理学工作时对盆底组织的多项数据展开精确的测量,且图像可回放,有助于医生准确捕捉盆地组织脱垂时盆底组织的严重状态,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价格低廉等优点[3]。
综上所述,女性PFD诊断中采纳经会阴四维超声,可准确诊断出提纲肌损伤、盆底功能障碍等,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1]李宏伟,弓瑜.经会阴盆底二维及四维超声成像对自然分娩后女性盆底功能异常的评价[J].中外医疗,2015,34(30):188-189.[2]阳佩,李基增,莫春玲.经会阴四维盆底超声立体成像检测初产妇盆底肌及盆膈裂孔异常[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3):79-82.[3]王丹,李萍,李利琼,等.经阴道四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自然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异常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3):373-374.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临床致死率较高,腔内隔绝手术为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但是该术式对患者夹层初始破口范围以及位置依赖性较高,因此,提升影像学检查诊断准确率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准确预估,对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率有积极作用[1]。
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43例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患者,病情均经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4~68周岁,平均(53.7±6.2)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背痛、突发性胸痛以及胸闷等,本研究征得所有入选患者同意,排除有脑肿瘤、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病史患者、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869e89b9d528ea81c779df.png)
影像 与 介 入 ・
2 0 l 3 年 5 月 第 2 0 卷 第 1 4 剪
多层螺旋 C 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 断中的 应用价值分析
邢 会 军
河南 省 长垣 县人 民 医院 C T室 , 河南 长 垣
4 5 3 4 0 0
【 摘 要 】目的 分 析 多 层 螺 旋 C T血管 成像 ( MS C T A) 在 主动脉 夹层 ( A D) 诊 断 中的应 用价 值 。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4 8 例 A D 患 者 的 MS C T A影像 学 资料 。罔像 经 多平 面重 组 ( MP R) 、 曲面重 建 ( C P R) 、 最 大 密度 投影 ( MI P ) 、 容 积 再 现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m u l t i — 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 a n g i o g r a p h y ( MS C T A )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t ’ a o r t i c d i s s e c t i o n( A D ) . Me t h o d s MS C T A i ma g e d a t a o f 4 8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D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i m a g e s
<0 . 0 5 ) . T r u e l u m e n w a s s p i r a l
wr a p p e d b y t h e f a l s e l u me n .‘ ‘ Be a k s i g n ”f e a t u r e wa s c l e a r l y s h o w e d i n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a l i ma g e s a n d “ S a n d wi c h h i s — e u i t ”f e a t u r e wa s c l e a r l y s h o we d i n a x i a l i ma g e . Th e i ma g e s c o u l d c l e a r l y s h o we d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i n i t i a l p o s i t i o n o f c r e v a s s e ,c r e v a s s e a mo u n t ,l u me n t h r o mb o s i s a n d ma i n b r a n c h e s v a s c u l a r i n v o l v e me n t .Co n c l u s i o n MS C TA i s o n e o f t h e r e l i a b l e i ma g i n g e x a mi n a t i o n me t h o d i n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d i a g n o s i s o f AD. I t i s a n o n i n v a s i v e ,q u i c k , s a f e a n d a c e u r a t e i ma g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21f73da5fbfc77da369b10a.png)
1 6 4 ・I 临床研 究 ・
F e b r u a r y 2 0 1 7 , V o 1 . 1 5 , N O . 6
1 2 8 层螺旋c T 血 管成像技术在肠 系膜上动脉 夹层诊断 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姜 波
(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影像 科 ,辽宁 抚顺 1 1 3 0 0 1 )
伴有腹泻 , 大便 呈稀释状 ;1 8 例伴有高血压 。 1 . 2方 法 :使 用 1 2 8 层 MS C T 为患 者进 行 全腹 部 的C T 扫描 :为 患者 保 持仰 卧体位 ,先 行平 扫 ,扫描范 围为膈 下到盆 底 ;延迟 半分 钟左 右 ,行 动脉 期增 强扫描 ;延 迟一分 钟 左右 ,行 门静脉 期增 强扫 描 。
( MI P );④容积再现 ( V R )。 1 . 3观察指标 :借 助 以上重组 方法与C T 轴面源像 ,观察患者 夹层血 管 腔 的真性和假性 、内膜瓣 的剥离情 况 、内膜是否 存在破裂 口、假腔 内
是否存 在血栓、肠道是否缺血 以及 因S MA D 累及而产生的病变 。 1 . 4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 ,其临床所得相 关数据均行软件
结果 患者在 MP R图像 + C P R 图像 轴 面源像 与 MI P图像 + V R 图像 中分别 出现 了明显的 内膜瓣阴影、血 管瘤样扩 张以及真假腔等 S MA D表现 ,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主动脉夹层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主动脉夹层](https://img.taocdn.com/s3/m/62b41c44a5e9856a561260eb.png)
and the th rombus of aortic dissection could be displayed in detail.Results According to DeBakey type,there were 43 cases (35%)of type I,6 cases(5%)of type II,74 cases(60%)of type III.Conclusion MSCT and CT Angiography(cTA)has
Im aging analysis of 64··Row 128·—Slice Spectrum CT angiography in aortic dissection
OUYAN G Yon& CHEN Huanqun,CUI Bing" W ANG Zhongqi
Department ol imaging,The Third People S Hospital o/Huizhou Guangdong,Huizhou 516002 China
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6103a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a.png)
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刘锦荣;陈仲良;陈逸娜【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以及图像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均后通过VITREA站对其参数进行分析并处理.曲面重建、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后续操作,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结果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DeBakey分型结果显示,Ⅰ型16例,Ⅱ型9例,Ⅲ型25例,分别占32.0%、18.0%,50.0%.本研究所有主动脉患者均可清晰可见破口、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以及真假双腔,显示率为100%,18例(36.0%)假腔内可见附壁血栓形.并能显示其周围结构关系和所累及的范围,本研究中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左锁骨下动脉3例,累及腹腔干4例,髂总动脉及分支12例、肠系膜上动脉4例,累及肾动脉2例.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可全面、快速、准确地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并进行分型.【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00)033【总页数】2页(P120-120,121)【关键词】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作者】刘锦荣;陈仲良;陈逸娜【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医院;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主动脉急症,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流入内膜下中膜导致主动脉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套管。
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1]。
螺旋CT血管造影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128层CT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56±11)岁。
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84add5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6.png)
128层螺旋 CT全主动脉造影用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分析。
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影像学结果。
结果:从数据可见,Debakey1型主动脉瘤的夹层有动脉瘤的患者共有13例,Debakey2型则有4例,Debakey3型的则有47例。
在所有患者中,真假腔有64例,膜分离错位64例,但内膜破口则有5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则有38例。
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无创伤,可以代替DSA有创检查,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效果;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的发展很快,致死率高,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虽然该疾病的变化快,但是患病特征不明显,由此可存在忽略疾病的情况,或者被误诊为其他病症。
在学者调研中,有一半患者的确诊时间均超过24小时,且患者2天内仍未及时救治的患者死亡率高【1】。
故而我们要采取更科学的方式实施判断,减少误诊、漏诊。
鉴于此,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将诊断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
其中男性34例,年龄区间保持在41到76岁,均值(61.63±4.72)岁;女性30例,年龄区间保持在42到76岁,均值(62.51±4.93)岁。
患者体征对比差异,达到研究标准,P>0.05,无统计学意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64072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5.png)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石力夫【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09(006)011【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夹层动脉瘤的MSCT表现,使用LightspeedTM16CT机扫描,并将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应用多层面重建(muh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表面阴影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方法对夹层动脉瘤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1例中,4例为DeBakey Ⅰ型,4例为DeBakevl Ⅱ型,其余3例为DeBakey Ⅲ型.2例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1例合并马方综合征,在三维重建中有特征表现.所有病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管壁钙化情况和病变空间关系得到满意显示.仿真内镜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口情况及内膜片与血管的关系.结论:MSCT能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提供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受累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情况,成为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用于主动脉病变诊断的又一个"金标准",并在术前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术中监控和术后随访评估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总页数】3页(P9-11)【作者】石力夫【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线科,辽宁锦州,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6【相关文献】1.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J], 肖文莲;罗明贤;罗光华;刘进才;唐德秋;王俊波2.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J], 刘健;谢立旗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诊断价值 [J], 刘文冬; 刘斌; 吴礼明; 吴兴旺; 朱坤; 陈晶; 王斌4.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J], 姜红涛[1];刘华磊[2];彭培立[1]5.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J], 施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39卷)第5期甘肃科技纵横
主动脉夹层(dissecting aneurysm of aorta)是一种起病急,病死率高,早期易漏诊误诊的疾病。
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挽留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是医务工作者责任和目标。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 ulti Slice Spiral Ct,MSCT)迅速发展并普及,其长范围覆盖、快速扫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特别是M SCT血管成像(M 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收集医院15例主动脉夹层的M SCTA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评价M 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半年间应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瘤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57岁。
其中12例有多年高血压病史,胸痛11例,伴上腹痛7例,后背痛3例,头痛1例,2例触及上腹部搏动性肿块,伴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2例。
1.2检查方法及后处理技术
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螺旋CT扫描仪及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软件。
扫描方法:层厚3.2mm,重建间隔1.6mm,螺距1.25,120kv,100mas,旋转时间0.5s。
采用碘普罗胺,总量100ml,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率3~3.5ml/s,延时20~25s扫描。
采用胸腹联合扫描,范围自胸骨入口至盆腔。
采用多平面重建(M PR)、阴影表面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
2结果
15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1]分型:I型3例,II 型2例,III型10例。
内膜钙化内移6例,全部病例均显示内膜及真假两腔,内膜破口显示12例,1真腔小于假腔13例,2例假腔比真腔小。
3例发现多发撕裂,7例见附壁血栓,3例可见胸腔积液,1例并发心包积液;髂总动脉受累4例,腹腔动脉受累1例。
2例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紧贴腹主动脉周围不规则软组织阴影,误诊为腹膜后纤维化。
2例采用手术人造血管置换,3例III型行血管内覆膜支架置入,余病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3讨论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将管壁剥离形成壁内瘤腔,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
原主动脉称为真腔,新形成的瘤腔称为假腔,夹在两者间的管壁称为夹层。
因此内膜片和主动脉真假两腔形成是诊断夹层动脉瘤的基本征象。
Debakey[1]等按内膜撕裂部位及假腔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也可向分支延伸;I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仅累及升主动脉;II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胸主动脉峡部,夹层血肿扩展可仅限于膈上胸主动脉(II-Ia型)或膈下腹主动脉(IIIb型)。
本组病例中I型3例,占20%;II型2例,占15%;III型10例,占65%。
其中2例III型首诊误诊为腹膜后纤维化,经追踪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分析原因为主动脉夹层慢性渗漏致腹膜后纤维化,与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不同。
3.1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优点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超快扫描、超速重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魏晓辉1,朱宗耀2,张彦彩3
(1.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省中医院放射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方法:15例主动脉夹层,全部进行128层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 PR)、阴影表面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 IP)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
结果:15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全程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
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医药卫生
186
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第39卷)第5期
!!!!!!!!!!!!!!!!!!!!!!!!!!!!!!!!!!!!!!!!!!!!!!!!
(上接139页)现象出现。
每道工序严格自检报验,通过层层控制,确保水稳碎石稳定层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1]公路施工手册.桥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方福森.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建、超薄层厚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突破了常规螺旋CT检查时间长、覆盖范围有限的限制,减少了呼吸运动伪影,使一次闭气完成整个主动脉薄层容积扫描成为可能。
采用层厚3.2mm,重建1.6mm,螺距1.25,120kv,100mas,旋转时间0.5s,所获得的影像质量完全可满足对主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评价,对主动脉分支的显示也很满意。
在扫描时将管电流降低为100mas,可以避免球管过热,同时也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但是并未影响所得血管影像质量。
3.2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参数的选择
(1)首先要制定好合理的扫描范围,一般从主动脉弓上1cm扫描至髂嵴连线下2cm。
(2)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一般认为,层厚越薄、螺距越小,得到的图像信息越精确,重建的图像越真实细腻,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扫描范围,同时,小层厚会增加噪声的影响,对球管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
龚雪鹏认为对于怀疑病变在升主动脉的小范围扫描层厚取4mm交适宜,累及腹主动脉的大范围扫描层厚宜取5mm、6mm,螺距可>1,但不能>2。
重建图像小范围用1.25,大范围用1.5或1.75能获得满意效果。
3.3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成像技术
目前,用于主动脉夹层后处理成像技术主要有M PR(多平面重建)、CPR(曲面重建)、SSD(阴影表面显示)、MIP(最大密度投影)、VR(容积显示)等方法。
这些重建技术能给人以真实、直观的感觉,立体显示真假腔、内膜片及破裂口,确定夹层动脉瘤的位置、范围和分支受累情况,因而能准确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就显示主动脉夹层而言,各种CT后处理技术有其各自的特点。
MPR对显示夹层范围,血栓与血管腔的关系,内膜瓣片破口及对判断主动脉弓,主动脉根部是否受累有优势,几乎和3D一样可以显示轴位上显示不清的血管结构,对主动脉根部的显示优于SSD及MIP[9,10],本组病例的显示符合文献报道。
SSD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但难以显示小血管。
M IP可清晰显示小血管及管壁钙化,但不能清晰显示血栓、内膜,缺乏解剖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常需进行旋转以多角度观察。
VR能将所有容积数据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其重建血管图像表面光滑、立体感强,显示内膜片比MPR更直观,可从任意角度看到
内膜片的最大长度,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应用不同的重建技术,取长补短,以获得最丰富的信息。
3.4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
主动脉夹层的检查方法很多,如,DOPPLER、DSA、M RA和CT。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重的大血管疾病,随时可能威胁生命,故要求检查快捷、准确。
DOPPLER超声缺乏直观性及整体性;DSA属有创检查,且只能显示对比剂充盈的管腔情况,当假腔不为对比剂充盈时,对假腔的了解DSA显得无能为力;M RI,特别是三维增强M R血管造影(3D CE MRA)可明确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破裂口的位置、数目,夹层动脉瘤范围及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但它有局限性,对此病显示的准确性与操作者对病变的认识程度及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其次,M RI不能对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异物的患者进行检查,不能显示血管壁或内膜片钙化。
MSCTA可无创、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同时也是评价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显示金属植入物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之一。
参考文献:
[1]De Bakey M e,Henly Ws,Cooley D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aorta.thorac cardiovasec surg,
1965,49(1):130-149.
[2]Choe Yh,Phyun Lh,Han Bk.biphasic and discontinu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material for thin section helical ct angiography
of the whole aorta and iliac arteries.ajr,2001,176(2):
454-456.
[3]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诊断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20-224.
[4]张龙江,包颜明,杨亚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J].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85.
[5]刘崎,陆建平,王飞,等.三维增强M R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60-1264.
医药卫生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