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簡評】
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文章。

作者故意隱去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蹟等一般傳記要素,而著重表現他的性格志趣與精神氣質。

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

【原文】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因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

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

(《宋書》隱逸傳云:“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

”)
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諡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

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

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勳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

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

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

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

後任彭澤縣令。

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裏(今星子縣境內)。

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于柴桑。

陶佟留居故里。

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

歷代方志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遺跡及其紀念建築。

詞語注釋:
【詞語解釋】
[1]何許:何處,哪里。

許,處所。

[2]不詳:不知道。

詳,詳細地知道。

[3]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

因,因此;以為,以之為。

焉,語氣助詞,相當與“矣”。

號,別號。

[4]榮利:榮譽,利祿。

[5]不求甚解:指對所讀的書只求理解含義,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

甚:過分的。

[6]會意:指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領會。

[7]性:人的本性。

[8]嗜:愛好,喜歡。

[9]親舊:親戚朋友。

親,親戚。

舊,這裏指舊交、舊友,老朋友。

[10]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11]或:有時。

[12]置酒:準備酒。

[13]招之:邀請他。

[14]造飲輒(zhé)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

造,往、到,到……去。

輒,就;盡,指喝完。

[15]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希望。

[16]既:既然。

[17]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預期。

吝情,捨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8]環堵(dǔ)蕭然:簡陋的居室裏空空蕩蕩。

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

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19]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補丁。

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

穿結,指衣服上有洞和補丁。

[20]晏(yàn)如:安然自樂的樣子。

晏,平靜,安逸。

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21]簞(dān)瓢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瓢,飲水用具。

屢空,經常是空的。

[22]自娛:使自己歡娛。

[23]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24]自終:自己過完一生。

終,終了,結束。

[25]贊:古人常用于傳記體文章的結尾處,表示作傳人對傳主的評論。

[26]黔(qián前)婁:春秋時魯國人,無意仕進,屢次辭去諸侯聘請。

他死後,曾子前去弔喪,黔婁的妻子稱讚黔婁“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貧賤,不忻忻于富貴。

求仁而得仁,求義而得義。


[27]戚戚:憂慮的樣子。

[28]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29]極其言:推究她所說的話。

極:推究。

[30]茲:代詞,此,指五柳先生。

[31]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2]儔:類。

[33]銜觴賦詩:一邊喝酒一邊做詩。

銜觴(shāng):口銜酒杯,指飲酒。

觴,酒杯。

[34]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

樂,使……快樂。

志,心意,志向。

[35]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樸實。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號。

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羡慕榮華利祿。

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裏窮,經常沒有酒喝。

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叫他來喝。

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並不裝模作樣,說走就走。

簡陋的居室裏冷冷清清,遮不住風和陽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經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中于發財做官。

”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他大概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