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插叙手法的运用
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
![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cbdd0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3.png)
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一、引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题目,其中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额外的信息或解释,而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则要求考生在解答问题时要仔细分析插叙的内容,并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回答。
二、插叙的作用插叙在作文中通常起到以下几种作用:1. 引出主题插叙可以帮助引出文章的主题,通过具体的例子或细节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话题,使得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2. 衔接段落在文章结构中,插叙可以作为段落之间的过渡,帮助文章内容顺畅地连接起来,使得整个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3. 解释概念有些概念或观点比较抽象或复杂,通过插叙的方式可以更直观地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内容。
三、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在解答插叙的作用题目时,通常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插叙内容首先要仔细分析插叙的内容,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或观点,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2. 推断主题根据插叙内容可以推断出文章主题是什么,进而回答问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合理解释在回答中要对插叙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阐述插叙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并举例说明。
四、总结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是考察考生文章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分析插叙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推断并回答问题,同时能够清晰地阐述插叙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认真练习和总结,相信同学们能够在答题中游刃有余,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便是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愿大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记叙文的写作
![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记叙文的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4ee7135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f.png)
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记叙文的写作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从内容上看,插叙有下列常见的形式:(1)追叙。
追叙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原因,或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
《故乡》中对闰土的回忆。
(2)补叙。
补叙是对情况和事件作某些补充,一般并不发生于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一、插叙的文字要简洁插叙的片段,只是文章的补充或说明,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插入的文字一定要简洁清爽,抓住要点,行文不必过长,不能渲宾夺主。
范文1爸爸给我打电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一听这铃音,不用说,是老爸的电话。
我匆忙放下手中的作业,拿起手机:“爸爸好!”“在干吗?”“写作业!”“六年级了,作业多了吧?可不能像以前一样,磨磨唧唧好半天才写一点点,就那么点作业,总是拖拉到很晚才睡,这毛病要改!”听着爸爸的话,我才想起来,爸爸已经和我分别半年多了,我嚰唧的毛病早改了,而爸爸还以为我像从前一样,放学回家先看电视,再吃饭,然后写作业,写作业时还一会儿打个电话,一会儿喝杯水,要不就是感觉这支钢笔写得太粗,那支钢笔下水不畅……总之以前我写作业的时候,没有一次是认认真真一鼓作气完成的,为此,爸爸妈妈没少收拾我。
“怎么不说话啦?是不是睡着啦?”“没有啦!”“写作业粗心的毛病改了没有啊?写完后记得要检查一遍啊!”说实话,我确实挺粗心的。
比方说吧,以前我总把“观察”的“察”字里的那个变体“月”写成“夕”字,唉,也不能怨我呀,按说就应该是“夕”字嘛!里面多一点,这是什么字?谁也不认识啊,肯定是造字先生马虎大意了,反倒让我为此挨了几回训!想想就生气,不过,在妈妈第三次提出这个错误后,我终于牢牢记住了,那里不是个“夕”字,是一个变体“月”字!“还有,天凉了,记得学会照顾自己,早晚记得加件衣服,不要只顾臭美,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记叙的四种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的四种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0a95c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d.png)
记叙的四种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顺叙。
顺序,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事件展开的空间,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内部逻辑等所进行的叙事方式。
如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采用的就是顺叙法。
使用顺叙法的好处,是可以将事件介绍得脉络清晰,首尾完整,甚至会收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表达功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一般来说,叙事性记叙文常用顺叙法来叙述。
2、倒叙。
倒叙,就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是发展中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节片段提到篇首,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进行叙述的叙事方式。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使用的就是倒叙。
作者开头先写伯父去世后,好多人前来吊唁,“我”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接下来“我”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爱戴的原因。
倒叙打破了叙事的正常顺序,往往有强化情节、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使用倒叙手法时,要注意倒叙片段结束后正常情节的有效切入与衔接,使文章情节保持完整连贯,首尾相互照应。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中断叙事,加入与情节或人物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按照中断前的情节继续叙述的叙事方式。
如文章《十年后的礼物》,讲的是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以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本文在叙述达格妮参加音乐会的过程中,插入了她对十年前遇到的一件事的回忆,让读者了解到爱德华·格里格是个信守诺言的人,使人更加敬佩这位音乐大师。
插叙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深刻性,补足了事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为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
插叙的内容如果删除了,不会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
4、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写作-插叙手法的运用辅导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写作-插叙手法的运用辅导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b179b99c77da26925c5b0f2.png)
记叙文写作——插叙手法的运用课前一开心“你在哪?”“在街上。
”“帮我带盒药回来吧,但是名字我记不住,只记住了两个字,你到药店问问有没有吧。
”“好,你说!”“胶囊。
”“……”知识梳理知识储备: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有密切关系的内容,然后,接着原来的叙述线索叙述的一种叙事方法。
注意事项:1、与中心密切相关;2、过渡衔接要自然;3、不宜过长、过细。
基本方法:①联想式插入法: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出插叙内容。
②转述式插入法(间接插入):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
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
③直述式插入法(直接插入):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曾经”、“后来”这些表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名家范例故乡鲁迅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叫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
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
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中考记叙文插叙作用答题套路
![中考记叙文插叙作用答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27548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中考记叙文插叙作用答题套路
考记叙文是指根据某一个主题所提供的材料,结合学生自己的知识,从具体的到抽象的、实际的到理论的,把相关的事实材料通过组织的方法运用会意的叙述方法,表达出学生的看法和感想,完整的表达出自己认识的有关学习主题的知识点和思想。
一、考记叙文的写作原则及其作用
1、注重思想的组织性:考记叙文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点综合运用,合理安排段落,把思想组织起来,并且有逻辑性。
2、注重文字的表达:考记叙文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思想表达清楚、生动有力,使用会意、修辞、描写等方式使文章更加丰富,使思想抒发得更有说服力。
3、注重文章的结构:要求学生把文章分为一定的段落,包括开头、正文及结尾等,并能够进行合理的层次分解,使文章结构完整,文思连贯。
二、考记叙文的答题套路
1、认真阅读提纲材料:结合自身的学习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把相
关的重点提炼出来,梳理出基本的文章框架,以便把思想层次更加清晰。
2、划分文章段落:根据梳理出的主题思想,再把每一段文字按照一定
的顺序分出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3、完善思想表达:在文字的表达上多采用会意、修辞及描述的方法,
来彰显学生对学习所掌握的知识点的理解,使文章思想表达更加生动
形象。
4、核实文章细节:在文章完成后,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字功底,依次核
实文章中的每一处文字,进行差错汇总纠正,保证文字表达正确有力。
考记叙文是一种综合性认知能力考验,是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总结归
纳思维、自觉总结归纳、思想层次清晰表达、语言表达会意等能力的
一种考试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加深对
学习主题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文字表达能力。
插叙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
![插叙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fbb11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4.png)
duxie533@163. c o m对话•读写栏目编辑曹端慧写作有路73插叙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吴静(如皋市第一中学,江苏南通2265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02 -0073 -03中图分类号:G633.34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巧妙运用插叙或者倒叙的写作手法,就可以打破常规刻板的叙事结构,使文章顿生波澜。
从 文学理论方面讲,叙事文属于时间艺术,包含两种时间:被叙述的故事的原始或编年时间和文本中的叙述时间。
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种种关系引起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譬如,叙 事文是怎样重新排列故事顺序的?时序研究事件在故事中的编年时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叙事文中排列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如何?时序分为两种形态:逆时序和非时序。
逆时序主要有三种时间运动轨迹:闪回、闪前、交错。
插叙属于局部闪回,又称偶尔闪回,是对故事中某一时刻的回顾或交代。
局部闪回是与情节相关的过去某些片段,是时序发展中的洄流。
它跨度较大,幅度较小,局部闪回在叙事文中是大量出现的。
所以,通俗来讲,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人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如沈从文在《边城》中精彩的插叙:还是两年前的事。
五月端阳,渡船头祖父找人作了代替,优化为: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
”虽是玩笑,却有道理。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 界曰渐融为一体,信息技术革命更是造就了 “地球村”。
在这样的新时代,千般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只不过或隐或显。
从看似无关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从隐含的关联中发现创新的契机,正是新的时代对谋求生存和发展提出的要求。
如果不是留意到猪能借助鼻子插入松土中躲避毒气,人们怎能发明防止毒气侵害的防毒面具?如果不是从虾的身体关节获得灵感,又怎会有中国“飞天”宇航服的精彩创新?一次又一次的奇迹启发着我们拓宽视野,“于无声处听惊雷”,见寻常所不见,从而成功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作文指导插叙
![作文指导插叙](https://img.taocdn.com/s3/m/33c329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8.png)
与顺叙、倒叙关系
插叙与顺叙、倒叙是三种常见的叙述方法。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方法;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插叙则是在顺叙的基础上,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
学生优秀作文展示
《我的父亲母亲》中回忆父母的爱情故事
学生通过插叙,将父母的爱情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了家庭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
《一次难忘的旅行》中描述旅途中的小插曲
学生运用插叙手法,讲述旅行途中的一段小插曲,突出了旅行的趣味性和意义。
《成长中的一件事》中讲述一次挫折经历
学生通过插叙,将一次挫折经历与成长过程相结合,展现了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当人物情感发生波动时,通过插叙揭 示人物内心世界,增强人物形象的立 体感。
控制好节奏和篇幅
01
02
03
适度使用插叙
避免过度使用插叙导致文 章结构混乱,确保插叙与 主线的有机结合。
控制插叙篇幅
插叙部分不宜过长,以免 喧宾夺主,影响读者对主 线的关注。
保持节奏平衡
合理安排插叙与主线的篇 幅比例,使文章节奏张弛 有度。
插叙在记叙文中还可以用于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插入人物过去的经历或
心理活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增强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议论文
引入背景信息
在议论文中,插叙可以用于引入 与论点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 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点 的来龙去脉,为后续的论证打下
记叙文写作之插叙手法
![记叙文写作之插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ebc37525c52cc58bd6beb6.png)
记叙文写作之插叙手法作者:张小英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5年第42期【写作目标】了解什么是插叙手法,并学会在记叙文中妙用插叙手法行文。
【技法指津】写文章是为了完成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同时也要创造艺术,创造美感。
比如描述一件事情,我们更多的人不喜欢将事件平铺直叙,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所以在写作记叙文时,巧妙地运用插叙手法,就可以打破记叙文常规的叙事结构,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巧妙地运用插叙手法,使文章曲折有致呢?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一、直接插叙法即作者直接插入文字进行叙述、介绍、说明,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
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曾经”这些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的部分。
二、人物语言插叙法即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以自己或旁人的语言(对话、独白等)来进行插叙。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转述人物语言,一种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文中两处转述人物的语言进行插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亲情。
三、人物心理插叙法即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如《羚羊木雕》中:“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这一段由人物的心理活动插叙了作者与万芳上幼儿园时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两人间的纯真友谊。
【牛刀小试】师恩难忘□孙小峰我小学的启蒙老师是赵老师,她的一言一行都刻在我心中,永不磨灭……记得刚步入小学的大门时,老师,是您那慈祥的笑容让我不再因为来到陌生环境而恐惧,反而有一种自豪与快乐。
那时候,我上课时总不能专心听讲,是您用和蔼的语言、谆谆的教诲让我重新找回了认识那一个个拼音字母的信心。
记叙文作文插叙教案模板
![记叙文作文插叙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23724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4.png)
记叙文作文插叙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能够正确插叙写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插叙手法进行记叙文写作,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插叙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插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插叙写作的结构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插叙手法进行写作。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合理安排插叙内容,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引出插叙手法的概念,并通过范例解释插叙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插叙手法。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方式,包括时间插叙、地点插叙、人物心理插叙等,让学生明白插叙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3. 练习插叙写作。
教师布置插叙写作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合理运用插叙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 分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的插叙写作,互相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5. 课堂展示。
教师邀请学生进行插叙写作的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同时进行同学间的评价和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6.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对插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插叙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交流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互动和引导,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插叙写作中来。
记叙文文中插叙的作用、题目
![记叙文文中插叙的作用、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2b8ddaa7c1cfad6195fa7a8.png)
一、记叙文中插叙的作用中断记叙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继续方法。
主要作用有:﹙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2﹚在叙事时使用插叙,可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3﹚使用插叙,能够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4﹚加上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使文章情节曲折(5)能够突出文章中心二、题目的作用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个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5、吸引读者兴趣。
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
6.此外还有作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2.结构: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3对比反衬。
4伏笔铺垫。
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3.内容: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四、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l、渲染…的气氛2、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的心情、感情);3、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4、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l、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记叙文之插叙
![记叙文之插叙](https://img.taocdn.com/s3/m/556a7ba4a0116c175f0e48df.png)
记叙文之插叙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3年第39期“插叙”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叙事方法,是指在叙述事件和人物时,暂时中断原来的线索,而插入与之有关的另一事件或情况作为情节的补充,然后再接着原来的情节继续叙述。
插叙的内容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而定,有的是叙述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另一事件,有的是对出场人物的身世、性格做简要介绍,也有的是对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某一事物的来历作补充性的追述。
“插叙”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叙事时运用插叙,可以起到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从而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同时运用插叙,可使文章的结构灵活多变,避免呆板,使行文起伏多变。
一般来说,插叙有追叙、补叙和逆叙三种形式。
追叙是追忆过去,追忆往事,对情节进行追溯性的叙述,以帮助读者弄清事情的缘由。
如鲁迅的《故乡》一文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借以表现因承受了过多艰辛、痛苦和精神摧残,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已注入了闰土的头脑,摧残了他的精神,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与童年伙伴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
这一插叙不仅使闰土的形象更鲜明,也深化了主题。
补叙是对情况和事件做某些补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叙述的内容。
如学生作文《角色转换之间》一文叙写的是教师“老王”角色转换之前(校长要他提前退休)去征求儿子意见的故事。
文章开头这样写道:“老王就坐在村口的大枣树下,抽着烟,坐在石墩上。
他平常不抽烟,可今天这烟是好烟,更何况,今天儿子回家,他心里高兴。
”接着补叙了“好烟”的来历:校长为了让离退休还有五年的老王提前退休,“亲自登门,送来两条中华烟”。
这段补叙,使文章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逆叙是指插入的一段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及古。
那么在写作时,怎么进行插叙呢?一、直接进行插叙直接进行插叙,就是直接在文章中插进一段话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6e3fd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5.png)
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写文章也是这样,叙述一件事情,原本是该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到结束的顺序来进行,但有时为了补救顺序的“平铺”之弊,或为了凸显、强调那有特殊意义的结果,或为了造成悬念,引发读者寻根究底的兴趣,故意将“后面发生的事移到前面来写,前面发生的事移到后面再写”,亦即改变记叙的时间顺序,这就是所谓的倒叙。
三步骤教学“插叙”写作手法
![三步骤教学“插叙”写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c8a3a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4.png)
三步骤教学“插叙”写作手法钱艳霞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插叙”是叙述的方式之一,即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表达情感、解释说明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有的叙述,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人物事件有关的精短情节或事件。
“插叙”能弥补“顺叙”的遗漏,更完美地呈现人物、事件的发展情况,使文章读起来更具艺术感染力,更具有思想。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了解插叙手法,学会并运用到写作中呢?笔者在“难忘的目光”写作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插叙”这一叙述手法,专题设计并执教“记叙文之巧用插叙篇”。
笔者认为可按以下三个步骤展开教学。
1.细读范文,引导学生发现“插叙”时机。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材料单薄、情感单薄、立意单薄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宕开一笔,跳出事件本身去写人物,也就是要厘清文章思路,把握插叙时机。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了一篇学生范文,请学生细读范文找出文中“非现在进行时”的情节和内容。
学生范文《难忘那懊恼的目光》:“你怎么来这么晚?”积压了许久的怒火在见到奶奶的那一刻全部释放出来。
“你知不知道我等了多久!”奶奶的眼神黯淡了,嘴里嗫嚅着说:“我……来得晚了……奶奶不好!”我心软了,奶奶毕竟是长辈,应当尊重,更何况她年纪大了,记忆力和以前不能比了,最近我们发现,她总是做着家务就忘记了时间她总是做着家务就忘记了时间,,她还总是忘记关掉炉子上的火关掉炉子上的火,,总是忘了把门钥匙拔下来总是忘了把门钥匙拔下来。
想到这里,我不再发脾气。
一路上,奶奶把雨伞倾向我这边,似乎她想极力弥补原先的过错,……记得儿时的那一幕幕画面:我要什么我要什么,,她就买什么她就买什么,,想吃什么想吃什么,,她就做什么做什么,,我开心我开心,,她也跟着乐她也跟着乐,,我哭了我哭了,,她也会紧锁眉头锁眉头。
她把所有的爱意都给我了,而我竟然这样对待她。
……学生细读范文后,找出了文中“非现在进行时”的情节和内容(见上文粗体字)。
于是笔者又请学生对这几处情节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学生慢慢发现原来这几处都运用了插叙手法。
巧用插叙,丰富内容
![巧用插叙,丰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5e4f0b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1.png)
巧用插叙,丰富内容作者:张智勇来源:《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2020年第08期要让记叙文出彩,不仅要精心筛选素材,切忌“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而且还得讲究材料顺序的安排。
如何做到既要层次清晰,线索分明,又要情节曲折,吸引读者眼球,都需要我们灵活自如地运用记叙顺序。
在本文中,我们就将侧重来讲解一下插叙手法的运用。
真题回放“两难”,就是这样或那样都难。
生活中,我们难免面临两难的处境;或反复掂量,终有决定;或左思右想,难以决断。
这或许是痛苦的抉择,亦或是甜蜜的负担……请以“这真让人两难啊”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写清楚“两难”的原因,充分表现“两难”的处境;②立意明确,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思考、感悟;③选择恰当的人称和角度;④文体明确;⑤不得套作、抄袭;⑥文中不可透露考生相关信息。
命题解析2019年贵州贵阳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很接地气的作文题,它贴近生活,有极强的生活气息,且富有哲理。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抉择,有时所遇到的抉择让人左右为难,身处其中,个中滋味,那种苦楚或为难可谓一言难尽。
作文写作要求明确,也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应该有话可说,有情可陈。
1.准确审题,吃透题意“这真让人两难啊”是一个感叹句,主语“这”是我们写作时要选择的特定对象、事件、现象、问题、情况等;“让人两难”指向“我”的心境、心绪、心情,考生写作时必须凸显这种“两难”特征;副词“真”和叹词“啊”表明了“两难”的真实性和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时必须写出独特的、个性化的真情实感,而且所选的“两难”要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不能写鸡毛蒜皮甚至毫无意义的“两难”选择。
2.精心选材,快速构思题目中的“这”,可以指代“人”,也可指代“事”,还可以是“物”,范疇应该很广泛,承认错误,接受惩罚,还是逃避责任默默走开;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还是遵从内心的选择,或是违背道德、顺从友谊,亦或是果断拒绝、使友谊危机……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让自己左右为难的事情,在头脑里筛选出最刻骨铭心的往事来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记叙文插叙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记叙文插叙的作用的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4e68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5.png)
【记叙文插叙的作用】一、引言在写作和阅读记叙文的过程中,插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记叙文插叙的作用展开深入探讨。
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插叙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回忆,深入描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对整个故事产生共鸣。
三、增加故事情节层次在记叙文中,通过插叙可以灵活地构建故事情节的层次。
插叙的设置能够增添故事的曲折和张力,让读者更加投入故事中,增加悬念和趣味性。
四、丰富故事背景通过插叙,作者可以在故事中交代背景资料,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启发读者思考插叙往往是对事件或情感的思考和总结,它可以启发读者对故事所反映的主题或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六、个人观点对于记叙文插叙的作用,我认为插叙不仅可以丰富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深刻。
插叙也是作者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阐释,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增加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七、总结回顾在记叙文中,插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增加了故事的层次和深度,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思考人生。
插叙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八、结语记叙文插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增加故事的层次和深度,更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作品的情感表现力。
在写作或阅读记叙文时,插叙的巧妙运用能够让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记叙文插叙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插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修辞手法,它可以极大地丰富记叙文的情感表现和艺术表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和感悟。
在插叙的设计上,可以通过让人物回忆或者独白的方式,深入描绘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增加故事情节的层次和深度。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对记叙文插叙的作用有所思考和感悟。
在插叙中,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回忆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插叙手法写作文ppt课件
![插叙手法写作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67811c0242a8956aece435.png)
觉得无趣,只是徒增伤感罢了,索性去
外面走走。ppt精选版
8
我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走到 街道拐角处时,看到一对母女。母亲大 约二十八九岁,女儿只有五、六岁,扎 着两个辫子,脸红红的,睁着大眼睛对 母亲撒娇要吃冰淇淋,母亲扭不过她, 拍拍她的头,笑盈盈的说:“好,我带 小可爱去吃冰淇淋。”一道雷劈在我心 中,在我脑中打响。曾几何时,妈妈也 曾这样宠着我,现在那幸福遗失到哪去 了呢?
【1】、 请大家先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看看毕 业典礼进行中,英子一共开了几次“小差”,每一次是 怎么开的?(生自悟后小组讨论,后展示)
1、英子坐在礼堂里,看到衣襟上的夹竹桃,想到前一天 去医院看望生病的爸爸的情景。
师:那这两件事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
生:夹竹桃是爸爸亲手种下的,英子看到夹竹桃,就想 到了爸爸。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运用插叙手法
----《品味友谊》
2、运用细节描写
3、不少于600பைடு நூலகம்p字t精选版
20
ppt精选版
21
ppt精选版
7
我斩钉截铁的说道。可妈妈却不以 为然:“这么娇嫩的花怎么能放在阳台 呢?可不得被吹坏了,得放在室内。” 意见分歧,莫名的怒气迫使我说了句违 心的话:“你们到底是不是我父母啊, 都说了放在阳台了,为什么就不能?” 我越说越觉得委屈,到最后竟然和他们 吵了起来,到现在都没说一句话。
看着阳台上缀着两个花骨朵的茉莉花,
温暖的阳光
母爱是伟大的,就像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我
们心田,虽然悄声无息,却可以让一棵棵生命
的幼苗感受到最宝贵的温暖。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写完作业的我一边听
着歌,一边拖地,妈妈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
记叙文的插叙写作指导方法
![记叙文的插叙写作指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f06f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7.png)
记叙文的插叙写作指导方法
在记叙文写作中,有时我们可以采用插叙的手法,用惯平常的直叙,插叙也是一种很好用的手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叙文插叙的写作指导,供大家参阅。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故事或回忆,但故事或回忆叙述完又必须回到主要情节的叙述方法。
在叙事性文章作品的情节发展进程中,作者在安排贯穿线索较长的情节时,为避免行文的呆板,追求叙事的节奏和波澜,会有意插入表面似乎是阻止情节发展的某些事件、情况或场面。
插叙的方法主要有: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或旁人的语言来进行插叙;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等。
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我”在会堂里回忆在医院中看爸爸的情景;鲁迅的《故乡》中,“我”和“母亲”谈到闰土时,插入少年闰土和“我”的交往片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之插叙手法的运用
作者:于淑艳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读写强化版)》2014年第41期
【写作目标】
学会在记叙文中运用插叙手法,使文章富有波澜,读后扣人心弦。
【技法指津】
运用插叙手法写作,可以使主题挖掘得更深刻,情节展开得更充分,内容表达得更充实,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而且在结构上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巧妙地运用插叙,使文章曲折有致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同学们借鉴:
一、直接插叙法。
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
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曾经”这些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
二、人物语言插叙法。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自己或旁人的语言(对话、独白等)来进行插叙。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转述人物语言,一种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文中两处转述人物的语言进行插叙,深切地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亲情。
三、人物心理插叙法。
即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如《羚羊木雕》中:“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由人物的心理活动插叙了作者与万芳上幼儿园时发生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两人间的纯真友谊。
【牛刀小试】
我读懂了您的良苦用心
□权鑫
“明天周末,我请这次期中考试的前三名去看电影《熊出没》!”
星期五上午,于老师在班里大声宣布要兑现期中考试前她的诺言,全班欢呼声一片。
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只考了第四名,不能去看电影了!我噘起嘴,感到鼻子酸酸的。
可是,谁叫我马马虎虎丢了9分?谁叫我连一道简单的计算题都能做错……想着想着,两个星期前的那一幕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期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要努力呀。
权鑫前两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次谁能考得比她好,我请谁看电影!”“哈哈……”全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许多人对着哭笑不得的我“嘿嘿”直笑。
“权鑫,我向你宣战!”
“我决定了,我要开始努力学习啦,为了超过权鑫,哈哈!”
……
听了他们的话,我却不以为然,以为只不过是于老师开的玩笑罢了,可没想到,今天却……
中午放学了,我想着周末他们将去看电影的事,心情十分沮丧。
走进食堂,我没精打采地打完饭,刚坐下,于老师就打来电话,用她那一贯充满阳光的声音问我:“明天你要不要去啊?”“我……我不去。
”“哎呀,不用想那么多,我都想着要带你去了,只是我故意不说,你生气的样子特别有趣。
”
于老师的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吃着午饭,我回想起老师对我说过的关于考试的话。
“虽然你让我‘损失惨重’,但老师还是为能给你制造障碍而感到高兴。
”
……
于老师教给我这么多宝贵的东西,平时我怎么就没明白呢?以前老师说希望别的同学超过我,我还特别委屈,觉得老师不喜欢我。
现在我总算知道老师为什么会鼓动所有同学来赶超我了。
原来,她不仅是为了调动全班的学习热情,更是想让我有正视挫折的勇气、重整旗鼓的信心、超越自我的能力啊!
于老师,我终于读懂了您对我的良苦用心。
点评:本文具体地写出了上午老师宣布要兑现诺言而“我”羞愧难当、自怨自艾的心理活动;而中午于老师打来的一个电话,则让“我”恍然大悟,读懂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文章条理清晰,
自然流畅。
文中的两处插叙,如“想着想着,两个星期前的那一幕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句采用直接插叙法,形象地写出考试前,老师故意打击“我”,许下诺言让“我”十分不解,使文章波澜再起,避免了呆板拘谨;“吃着午饭,我回想起老师对我说过的关于考试的话”一句采用人物心理插叙法,交代老师鼓动同学赶超“我”的原因,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摇曳生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误区警示】
一忌空穴来风。
所插叙的内容要符合文章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需要,应与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有关,不能节外生枝。
二忌神出鬼没。
插叙部分要有专门的文字交代,写好过渡,做到行止有序,衔接自然。
三忌有去无回。
插叙完后要回到原来的叙述线索上,继续叙述中心事件,如果去掉插叙的部分,上下文仍能连贯起来。
【延伸训练】
在我们十几年的人生旅途中,有许多人和事都已被渐渐淡忘,但有那么一句话或许还在我们耳畔回响,这句话也许来自于父母、老师和同学;也许是陌生人的,也许是从书本上读来的……这句话给我们激励,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反省……这句话让我们永远铭记,也许还会伴随我们永远走下去。
请以“那句话,我总记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通常情况下,为了使文章有“曲径通幽”之妙,同学们就要运用插叙手法贯穿行文。
大家可以进行直接插叙,也可以引用人物的语言或心理描写进行插叙;但不管怎么写,都不能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