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5写作手法分析讲课教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f40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主题的提炼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评价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3. 记叙文的主题:显性主题、隐性主题4.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 记叙文的情节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对记叙文主题的提炼、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主题、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回答问题,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讲解记叙文的主题提炼、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
4.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后练习的记叙文,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和作文,评估学生对记叙文主题提炼、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的掌握情况。
3. 通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其主题、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
2. 写一篇短篇记叙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课程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记叙文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441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8.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使记叙文生动、有趣。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要素3.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4.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教案和参考资料。
2. 收集一批优秀记叙文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写作实践的素材和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及写作要素。
3.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介绍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5.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练习记叙文写作。
6.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写作实践和互动讨论,评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优秀的记叙文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2. 组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3. 开设写作工作坊,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专项辅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关注其在记叙文结构、情节、人物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讲课教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06b73770bf78a652954b9.png)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
2.线索类型: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常见的叙述顺序 : 顺叙、倒叙、插叙
4.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5.文章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知识要点
4 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 用
中考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 疑。
学 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习 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目 标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对比、象征、讽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 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
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夸张、衬托、渲染、烘托、 象征、讽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伏笔、铺垫、留白、 泛叙、渲染、铺排、突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
语言风格: 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 峻辛辣等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1、联系 具体语言环境,借 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 特殊意义。
海燕在高傲的飞翔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 物,也许有深意的
2、联系 具体语言环境,借 助上下文推测,判断词语的 言外之意。
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 跟……
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分析 巨资的深层含义。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4e22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8.png)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准确判断一篇文章是否为记叙文。
2. 培养学生分析记叙文结构、归纳概括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常见的手法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 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珍惜情感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结构分析3. 记叙文手法技巧4. 记叙文阅读实例分析5. 记叙文写作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分析和手法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 实践训练法:布置记叙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手法技巧,让学生在写作中能运用这些技巧。
4. 第四课时:分析记叙文阅读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分析方法。
5. 第五课时:布置记叙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记叙文阅读实例分析,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水平:评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合作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给予评价。
六、教学内容6. 记叙文中的情感表达:讲解如何在记叙文中表达情感,包括直接和间接表达手法。
7. 记叙文的真实性:探讨记叙文中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平衡,分析真实事件与虚构元素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8. 记叙文的节奏与氛围:教授如何通过语言节奏和氛围营造来增强记叙文的表现力。
9. 记叙文的与开头:指导如何创作具有吸引力的和引人入胜的开头,抓住读者注意力。
10. 记叙文的结尾与启示:讲解记叙文结尾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给读者留下深刻启示和印象。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1a9c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4.png)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句式,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事件叙述的顺序与转折4. 场景描绘的要素与方法5. 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以及恰当的句式来提升记叙文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叙文写作。
5. 反馈:收齐学生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记叙文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结构的掌握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写作教材和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352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4.png)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3. 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分析4. 练习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概括、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互相学习。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写作技巧: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记叙文的定义、特点、阅读方法等知识点。
2. 记叙文阅读练习材料:提供一篇记叙文,供学生实践阅读方法。
3. 写作练习:布置一篇记叙文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记叙文进行阅读,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
2. 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阅读成果,包括他们如何分析记叙文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3.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2.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方法。
八、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记叙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阅读方法。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83d0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4.png)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主要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2. 记叙文的主要要素: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绘、情感表达。
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概括归纳、细节分析、情感体会、推理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主要要素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记叙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阐述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的重要性。
3. 分析记叙文的主要要素:通过举例,讲解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绘、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4. 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概括归纳、细节分析、情感体会、推理判断等方法阅读记叙文。
5. 实践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概括文章内容。
2.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记叙文题材,写一篇短文,注意运用记叙文的要素和阅读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文来讲解记叙文的要素和阅读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八、教学资源:1. 选取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记叙文文本,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展示文本结构和关键信息。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218f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7.png)
【 - 小学作文】【篇一】记叙文阅读教案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记叙文阅读考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的主旨3、找准文章的线索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5、把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6、分析人物形象7、辨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8、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9、分析语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0、赏析记叙文的语言11、了解记叙的顺序12、区分写作手法(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见问法: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答题思路:1、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赞扬、抒发)了?的感情(精神、品质)。
答题技巧: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将标题适当补充一下,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经历。
2、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事件是韩麦尔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小弗朗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课文实例:《背影》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491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2.png)
记叙文阅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记叙文的美。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3. 记叙文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方法4. 优秀记叙文作品的欣赏与鉴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课后阅读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记叙文教材或文章。
2. 准备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欣赏和鉴赏。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记叙文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过程:2. 新课: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如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分享各自的看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鉴赏记叙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分析与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记叙文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4. 小组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观察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优秀记叙文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欣赏。
2. 组织记叙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结合语文学科,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记叙文作品。
4. 开展记叙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1b0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1.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辅导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2.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及其阅读方法。
3. 记叙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特点进行阅读和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1. 记叙文的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
2. 记叙文的顺序、线索、描写等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基本特点及其在阅读中的作用。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基本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这些特点进行阅读和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第三章: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泛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
2. 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等阅读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举例说明其运用。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
1. 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f5057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5.png)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4、线索及作用: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
描写: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按角度分:正面、侧面按风格分:白描、细描抒情:直接、间接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中考记叙文阅读——分析写作手法课件(共46张PPT)
![中考记叙文阅读——分析写作手法课件(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5aa7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6.png)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明写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也称艺术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有:铺垫、对比、 衬托、伏笔、照应、设置悬念、详略、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表
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
现
手
述内容 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法
析作用 联系上下文,分析在表现主旨、结构、情节等方面的作用。
【注】具体知识详见《文体知识梳理》部分
三、表达方式的运用
中考设问
1、阅读第⑥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2020年河南卷第8题,文章《我的 太爷老师》)
①通过描写景物(表达方式判断)来衬托快乐:描写春夏之交 野清新宜人、生机 盎然的景象(解说描写的内容),衬托孩子们快乐的心情(人物心情)。 ②通过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快乐(表达方式判断):展现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 野活动,选取盘花环、吹马莲等有趣的细节,描写去 野的路上敲锣打鼓的情景 和踏青后满载而归的情景(解说描写的内容),表现孩子们的快乐(人物心情) 。
去年底,我变动了工作岗位,新单位恰在“小李打字店”斜对面。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更免不了常去店里 找他扫描、复印资料,添些办公用品。附近两条街上,林林总总二十多家单位,复印凭据、制作表格、打印公告、 扫描证件、装订文本等等,件件都是急办之事,桩桩都是微利经营。小李从来都是开门最早、关门最晚。
一天我下班路过,见他不忙,感佩他把打字复印这个行当从“小李”干成了“老李”,二十三载坚持而笑容 常在、热情有加,我问他是咋坚持下来的。他的方脸挂满了笑意:“重复性地做这一个事,这么多年的日子好像 是一天过去的。只能说自己干这行顺手了、熟悉了。”
进入新千年,机关每人都配了电脑,打字室不复存在,但一些同志电脑打字不过关,小李的打字店一度更加 忙碌。什么时候去他那儿,都能听见键盘的嗒嗒声,打印机的嘶嘶声,抑或复印机的嗡嗡声。去他那多了我才知 道,不光我们单位,相邻的机关、学校、医院、居民,都喜欢把材料送到他那里。
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分析(最新整理)
![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分析(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34aa0f9ec3d5bbfd0a74ff.png)
记叙文阅读----第五课时(写作手法分析)复习内容:记叙文表现手法的分析。
复习过程:1、真题回放:雪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
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
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
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
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
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
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
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
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三年级《习作五》教案:如何写好记叙文
![三年级《习作五》教案:如何写好记叙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18eb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c.png)
三年级《习作五》教案:如何写好记叙文:一、确定主题在写记叙文前,需要明确主题,因为主题是记叙文的灵魂。
主题可以是一个事情、一个人物、一段经历等等。
主题确定后,就可以围绕题展开写作。
二、把握情节写记叙文最重要的是情节的把握,情节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记叙文的好坏。
写情节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主线明确,情节紧凑。
主线清晰易懂,情节之间的关联紧密,不带歧义。
2、情节有高潮与低潮。
高潮点可以令人产生共鸣和感动,而低潮点可以使得情节更加丰富。
3、情节的开头要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开头要立马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境。
4、情节的结尾要有完成感。
故事的结尾也非常关键,要让读者产生满足感,给读者最好的结论。
三、塑造人物形象写记叙文的人物形象直接影响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
好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人物形象需要具体、真实、生动。
选好人物名字,让读者能够直接的了解他们的性格、经历等等。
四、语言生动语言是记叙文的表现手段,生动的语言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可以使用感官的描写手法,如“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等等,让人视觉、听觉、嗅觉都能够轻易地被激发。
五、注意文笔清爽清爽流畅的文笔,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素。
文笔要求简洁明了,减少过多的修辞手法,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生动的比喻,但不能过于冗长。
语句要通顺,行文规范。
所有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恰当、合理。
以上就是对于如何写好记叙文的一些重要的方面。
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记叙文,开拓写作思路。
2、写作过程中不能心急,需要反复修改,打磨好语言和情节。
3、多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是让读者融入故事情节的重要部分。
4、注意语气的转化,通过不同的语气转化,创造更多的氛围。
通过以上几点的深入把握,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出精彩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6d7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7.png)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分析记叙文。
3. 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
3. 练习法: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述记叙文的重要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3. 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来理解记叙文。
4. 练习: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记叙文。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students 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并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students 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提高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a. 能正确阐述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b. 了解记叙文的结构,并能画出基本结构图。
c. 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材料。
2.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3.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
2. 网络资源:寻找优秀的记叙文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 辅助工具:如思维导图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结构。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记叙文阅读的经验和技巧。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d87f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4.png)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方法,生动、具体地记叙事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方法的运用4. 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记叙方法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写出具体、生动、有情感的记叙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记叙方法的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趣的、感人的、有启示的事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记叙方法的运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 写作实践: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与总结: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总结写作要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修改和完善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优秀记叙文范文:提供一批优秀记叙文范文,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写作指导资料:整理一份写作指导资料,包括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常见问题等。
3. 作文评语模板:制定一套作文评语模板,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记叙方法的运用。
2. 第二课时: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6df0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7.png)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描绘事物、塑造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结构3.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4. 记叙文的场景描写5. 记叙文的情感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写作结构、人物描写、场景描写、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语言描绘事物、塑造人物,使文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描绘事物、塑造人物。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结构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人物描写4. 第四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场景描写5. 第五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情感表达6. 后续课时: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篇精彩的记叙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简述记叙文是对人物、事件、场景的描述和叙述,强调其真实性和生动性。
3.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结构:介绍记叙文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框架。
4. 讲解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教授如何通过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描绘人物。
5. 讲解记叙文的场景描写:教授如何通过环境、气氛、视角等方面来描绘场景,使其具有生动性。
6. 讲解记叙文的情感表达:教授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7.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8. 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写作水平。
9.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记叙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记叙文阅读教案
![记叙文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53da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3.png)
记叙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2. 学会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3. 培养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2. 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者播放一段视频来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并提出问题。
2. 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记叙文是一种以事件的发生顺序为主线,通过文字叙述来再现事实或者虚构的故事。
记叙文的写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描述细节丰富,形象生动;(2) 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实;(3) 事件顺序合理,引人入胜;(4)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1) 结构分析:记叙文通常由引子、事件发展和结局三部分构成。
引子部分用于引出故事的背景和人物;事件发展部分详细叙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包括冲突、起承转合等;结局部分给出故事的结果和总结。
(2) 语言表达分析:通过选取一篇经典的记叙文,提取其中的生动描写、对话交流、心理独白等语言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4. 阅读和分析记叙文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记叙文,让学生分组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讨论故事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的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5. 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训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读记叙文中的情感表达、主题意义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的看法,并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6. 总结与拓展总结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并就如何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经常阅读和写作记叙文,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来创造阅读记叙文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析法:通过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写作方式和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6d93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66.png)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给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目的的文体,其写作目的是叙述事实,让读者体会一定的情节或关系、感受一定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指出记叙文写作有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1)选题:要选择有趣、新颖的题材,让读者有所感受。
(2)叙述:要抓住重点,重点分析,让叙述有序、清晰、连贯。
(3)描写: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细节,让叙述更加生动形象。
(4)情感:要融入主人公的情感,让叙述更有感染力。
(5)结尾:要收尾巧妙,让读者有所收获。
3. 给学生提供写作练习,并给出反馈。
4.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例子,总结出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并给出反馈。
四、教学反思
记叙文是一种很容易让学生上手的文体,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5写作手法分析记叙文阅读----第五课时(写作手法分析)复习内容:记叙文表现手法的分析。
复习过程:一、真题回放:雪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时,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一些闲言碎语所困扰。
当我听说有人搬弄是非,对我说三道四时,我异常激愤,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恼恨。
我决心要去当面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
我出差去外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
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义正辞严地声讨她,然后拂袖而去。
那天,从清晨开始,天空就阴沉沉的。
风变得湿暖,闷得人透不过气来。
火车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
当我走出车站时,空中已飘起了雪花。
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
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着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
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我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
在漫漫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
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
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说道。
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怕打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亲戚?朋友?……我沉默着,无言以对。
我如何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
那个人似乎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她之所以要伤害我,也许是随波逐流,也许是由于无知,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斥责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
”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
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纷扬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任雪花落满我的肩头,任寒风吹打我的脸庞。
湿重的背包、鞋和围巾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分量……雪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吧,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有阳光就会融化。
虽然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但是充满阳光的心灵却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愤激的心情。
我在那个破旧的大杂院门口平静地站了一会儿,轻轻地将那张已被揉皱的纸条撕碎,心也随之释然了,然后慢慢地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从那个风雪之夜的经历中,“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二、方法指导:(一)准确把握常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作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作用: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7.伏笔和铺垫:伏笔是指在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揭示或暗示;铺垫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二)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1.结合前后文进行分析。
2.结合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3.结合作者情感进行分析。
4.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三、当堂训练:那只天真的豹子①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
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
那一会儿,摄影师的额上慢慢沁出了冷汗。
②摄影师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势,两腿盘坐在地土,表情平和,这样使他看起来不具有攻击性。
当然,他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紧张,还有一些掩饰不住的恐惧。
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沉住气,沉住气。
”③豹子又向前迈动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他的心中蓦然升腾起一种壮烈的感觉。
但这时,豹子转了一个弯,和他擦肩而过。
成功了!摄影师心头一阵狂喜。
豹子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
④半年前,摄影师只身来到这座原始森林。
摄影师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
他要求自己超越前人,能最大限度地和动物亲密接触,哪怕是最凶猛的动物。
⑤很快,他发现了豹子。
他让自己慢慢进入了豹子的视野。
开始,他驾着越野车,和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有两次,豹子对他展开了攻击,它暴怒地拍打着坚硬的车门。
但是,最终,它无可奈何地走开了。
两个月以后,摄影师就试着开始走出那个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
他和豹子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然后,他和它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
豹子眼睛里的敌意已经近于消失。
接下来,是让豹子熟悉摄影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造成误会,激惹它嗜血的兽性,因此,摄影师一直小心翼翼。
⑥半个月以后,他完全获得了成功。
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跟它说话,可以亲手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豹子的嘴里,而豹子在欢欣之余,则喜欢翻滚着和他嬉戏一番。
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
⑦摄影师从容地拍摄着豹子生活的一切,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他预备的摄影胶片全部装满。
他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
⑧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
那天来了一个猎人。
猎人是偷偷进来的,因为森林里早已明令禁止狩猎。
但是猎人需要钱。
一张虎皮或豹皮都值上千块钱。
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得到象牙之类。
猎人一心抱着发财的念头,于是,他铤而走险。
⑨猎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遇豹子的。
那天,他实在太疲倦了,靠着一棵大树,竟睡着了。
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的时候,他睁开眼,竟看见一只豹子近在咫尺!猎人立时毛孔喷张,脑袋里“轰”的一声。
枪就在他手边,子弹早已上膛,但是那时,他完全呆住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豹子竟挨着他蹲了下来。
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
猎人以为是在做梦,他悄悄使劲咬嘴唇,感到了疼痛。
恐惧中,他本能地抓住了枪,并且把枪管移向豹子的头部。
豹子没有反应,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叨枪管。
⑩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⑾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⑿猎人很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1.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四、巩固练习: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
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
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
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
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
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
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
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
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
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
“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