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3套汇总★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9分)如图所示,运动员以速度v在倾角为θ的倾斜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运动员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则()
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
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C.若运动员加速,则一定沿倾斜赛道上滑
D.若运动员减速,则一定沿倾斜赛道下滑
2.(本题9分)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是5N和8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为()
A.5N B.8N C.12N D.14N
3.(本题9分)甲、乙两物体动能相等,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1:4,则它们动量的大小之比P甲:P乙为()
A.1:1 B.1:2 C.1:4 D.4:1
4.(本题9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量是()
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
5.斜面P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个小木块Q从斜面P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面下滑。

当小木块Q滑到斜面P的底部时,斜面P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P、Q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B.重力对小木块Q做的功等于小木块Q的动能的增加
C.小木块Q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斜面P增加的动能
D.小木块Q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斜面P和Q增加的动能之和
6.已知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3.6倍,根据这些数据和物理规律,可得到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A.0.12 B.0.16 C.0.20 D.0.24
7.漠河和广州所在处物体具有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
A.漠河处物体的角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B.漠河处物体的线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角速度大
C.两处地方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都一样大
D.两处地方物体的角速度一样大,但广州物体的线速度比漠河处物体线速度要大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套在一竖直固定的光滑轻杆上,用一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拉住,在力F作用下,让小圆环由位置A(AO在同一水平面上)缓慢运动到B点,已知此时细绳BO段长为l,与轻杆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B.-Fl(1-sinθ)
C.-Flcos2θD.无法确定
9.(本题9分)下面列举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B.汽车沿斜坡加速上升
C.物块沿光滑斜面自由上滑D.飞机沿水平跑道减速滑行
10.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足够长)上滑,如图所示,三种情况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计空气阻力(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方向水平),则()
A.h1=h2>h3
B.h1=h2<h3
C.h1=h3<h2
D.h1=h3>h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停放一质量为3m的木板C,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滑块,同时从木板的两端以相同的速率v滑上木板,两滑块相撞后粘连成一个整体一起运动。

已知木板C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为3μ和6μ,则()
A.木板C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B.木板C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μg
C.两滑块相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一定小于
3
v
D.两滑块相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可能等于
3
v
12.(本题9分)半径分别为2R和R的两个半圆,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光滑圆弧轨道,一小球先后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从如图甲乙所示的开口竖直向上的半圆轨道的右侧边缘进入轨道,都沿着轨道内侧运动并能甲从开口竖直向下的半圆轨道的最高点通过。

空气阻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球在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比图乙中小球在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小
B.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大
C.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
D.图甲中小球在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比图乙中球在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小
13.(本题9分)半径分别为2R和R的两个半圆,分别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光滑圆弧轨道,一小球先后从同一高度下落,分别从如图甲、乙所示的开口竖直向上的半圆轨道的右侧边缘进入轨道,都沿着轨道内侧运动并能从开口竖直向下的半圆轨道的最高点通过.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大
B.图甲中小球在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比图乙中小球在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小
C.图甲中小球在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比图乙中小球在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小
D.图甲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比图乙中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
14.(本题9分)如图为某运动员低空跳伞表演,假设质量为m的运动员在下落高度h的一段过程中受恒
定阻力作用,匀加速下落的加速度为3
5
g(g为重力加速度)。

在该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35mgh B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35
mgh C .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35mgh D .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25
mgh 15. (本题9分)如图所示,与轻弹簧相连的物体A 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
跟与A 相连的轻弹簧相碰。

在B 跟弹簧相碰后,对于A 、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 、
B 的速度相同
B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 、B 的动能之和最小
C .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不断减小
D .物体A 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16. (本题9分)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驱动的小车,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m v ,在这一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 ,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
A .小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B .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C .牵引力所做的功为2m 12
mv fs D .牵引力所做的功为Pt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向心力大小F 与半径、角速度、质量m 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调节装置,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弹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弹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
(1)实验时,为使两钢球角速度ω相同,则应将皮带连接在半径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变速轮上.
(2)在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角速度ω关系时,应选用质量与钢球1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钢球2,并放在图示中_________(选填“A”或“B”)位置
1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2)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A h、B h、C h。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__.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9.(6分)(本题9分)一个滑雪运动员,质量m=60kg,从山坡顶端由静止沿坡匀加速下滑,山坡的倾角θ=30°,山坡长x=28m。

测得运动员在0.40s内速度增加了1.4m/s,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运动员滑到山坡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2)运动员下滑过程中阻力做的功。

20.(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假设斜面足够长),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木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前2s内的位移大小;
(2)前2s内重力做的功;
(3)前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21.(6分)(本题9分)滑雪者为什么能在软绵绵的雪地中高速奔驰呢?其原因是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 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一滑雪者从倾角为θ=37°的坡顶A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为l=26 m,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2.求: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2.(8分)(本题9分)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为108km/h,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6倍,重力加速度g=10m/s1.则:
(1)如果汽车在这种高速公路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
(1)事实上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且
1
tan
4
θ=;而拐
弯路段的圆弧半径R=150m。

若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侧向摩擦力等于零,那么,车速v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详解】
A. 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向心力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运动员骑自行车在倾斜赛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提供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所以,故B项与题意相符;
C. 若运动员加速,由向上运动的趋势,但不一定沿斜面上滑,故C项与题意不相符;
D. 若运动员减速,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但不一定沿斜面下滑,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2.D
【解析】
5N和8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3N-13N,故不可能是1N,故选D.
点睛:两力合成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夹角180°时合力最小,并且
|F1-F1|≤F≤F1+F1.
3.B
【解析】
【详解】
根据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有:
甲的动量为:
乙的动量为:
所以:
A.1:1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项不合题意.
B.1:2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项符合题意.
C.1:4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项不合题意.
D.4:1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项不合题意.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速度一定在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故速率可能不变,A错误B正确;
CD.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恒力作用,如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不变,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C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 木块P、Q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系统在水平方向是守恒的,在竖直方向合力不为零,因此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CD.重力对小木块Q做的功等于小木块Q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由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可知,小木块Q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斜面P和Q的动能,即小木块Q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斜面P和Q增加的动能之和,故BC错误,D正确。

6.B
【解析】
【详解】
天体对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表面物体所受重力,则:
2Mm G mg R
= 所以
22M M E 2E E M 1 3.60.16811
g M R g M R ==⨯= 即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0.1.
A .0.12,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 项错误;
B .0.1,与计算结果相符,故B 项正确;
C .0.20,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 项错误;
D .0.24,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 项错误。

7.D
【解析】
【详解】
由于漠河和广州都绕地轴一起转动,漠河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广州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漠河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半径小于广州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半径,由v=ωr 知,漠河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小于广州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A. 漠河处物体的角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线速度大与分析不符,故A 项错误;
B. 漠河处物体的线速度大,广州处物体的角速度大与分析不符,故B 项错误;
C. 两处地方物体的角速度、线速度都一样大与分析不符,故C 项错误;
D. 两处地方物体的角速度一样大,但广州物体的线速度比漠河处物体线速度要大与分析相符,故D 项正确。

8.A
【解析】
【详解】
小圆环由A (AO 在同一水平面上)缓慢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可得:cos 00F W mgl θ+=-,解得:此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cos F W mgl θ=-.
A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A 项正确.
B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 项错误.
C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C 项错误.
D .可以进行计算,故D 项错误.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隐含了受到空气摩擦力的条件,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
B 、汽车加速上升,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与汽车提供的动力都不是保守力,机械能不守恒,故B 错误;
C 、斜面光滑,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故C 正确;
D 、水平面上减速滑行,必定受到阻力(非保守力),机械能不守恒,故D 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根据动能定理研究物体从开始到最高点:
对于1: 210102
mgh mv -=- 对于2:由于斜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方向水平,说明在最高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0,则有:
()22020sin gh v θ-=-
对于3: 230102
mgh mv -=- 由于00sin v v θ> ,从以上表达式中可以发现132h h h => ,故D 选项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需要学生清楚物体做不同的运动到达最高点的速度特征.根据动能定理表示出三次达到的高度进行比较.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BD
【解析】
【详解】
CD .A 与B 相向运动时对C 时间的摩擦力为
326A B f mg f mg μμ=⋅==⋅
故C 无相对运动趋势而保持静止,对A 与B 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23mv mv mv -=共
解得:
=3
v v 共 故C 错误,D 正确;
AB .A 与B 相撞后一起向右运动,对C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32663C mg mg mg ma μμμ⋅+⋅-⋅=,
解得:
2C a g μ=,方向向右,
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D 。

【点睛】
本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12.AC
【解析】
【详解】
B.小球下落高度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2112
mgh mv = 则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
21v F mg m R
+= 图甲中上方轨道半径大,故轨道对小球的压力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小.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
A.根据v=ωR 可知,图甲中小球在最高点的角速度小.故选项A 符合题意.
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2212
mgH mv = 高度H 相同,故在最低点的速度相等,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
22v F mg m R
-= 图甲中下方轨道半径小,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大,压力大.故选项C 符合题意,选项D 不符合题意. 13.BD
【解析】
【详解】
A.小球下落高度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12
mv 12,则小球在最高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F+mg=m 21 v R
,图甲中上方轨道半径大,故轨道对小球的压力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小,故A 错误.
B.根据v=ωR 可知,图甲中小球在最高点的角速度小,故B 正确.
C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mgH=12
mv 22,高度H 相同,故在最低点的速度相等,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F-mg=m 22 v R
,图甲中下方轨道半径小,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向心力大,压力大,故C 错误,D 正确. 14.BD
【解析】
【详解】
A 、运动员在下落高度h 的一段过程中,重力做功mgh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故A 错误。

B 、运动员在下落高度h 的一段过程中,合外力的功W 合=mah=
35mgh ,根据动能定理W 合=E k ,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35
mgh ,故B 正确。

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 f =ma ,运动员受到的阻力F f =
25
mg ,在下落高度h 的过程中,运动员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f =25mgh ,根据能量守恒,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25mgh ,故C 错误,D 正确。

15.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滑块
B 与弹簧接触后,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 做减速运动,A 做加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故A 项正确;
B .A 、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A 、B 的动能之和最小,故B 项正确;
C .A 、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等于0,系统的动量守恒,故C 项错误;
D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然后A 继续做加速,B 继续做减速,弹簧逐渐恢复原长,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 的速度最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故D 项正确。

16.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从题意得到,太阳能驱动小车以功率不变启动,开始阶段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于阻力,小车的速度增大,由P=Fv 知,牵引力减小,小车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做变加速运动,当牵引力平衡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A 正确,B 错误;
CD.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Pt ;根据动能定理得:2m 12
Pt fs mv -=,解得:2m 12
W Pt mv fs ==+,故C 错误,D 正确。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
17.(1)相同 (2)相同 (3)A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变速轮属于皮带传动装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实验时,为使两钢球角速度ω相同,则应将皮带连接在半径相同的变速轮上.
第二空.第三空.在探究向心力大小F 与角速度ω关系时,应保持质量和半径相等,选用质量与钢球1质量相等的钢球2,并放在图示中A 位置.
18.A AB B mgh ()2
C A 28m h h T
- 存在阻力 【解析】
【详解】
第一空. 验证机械能守恒,即需比较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动能增加量的关系,A 正确BC 错误。

第二空. 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接低压交流电源,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从而得出瞬时速度以及下降的高度。

实验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用天平测量质量,AB 正确C 错误。

第三空.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p B E mgh ∆= 。

第四空. B 点的瞬时速度为:C A B 2h h v T -=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2C A 2k B 2128m h h E mv T -∆== 。

第五空. 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阻力的影响。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9.(1)4200W ;(2)-2520J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滑块滑行的加速度a=
v t ∆∆ ① 设运动员到达山坡底端时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v 2=2ax ②
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cos60° ③
解得;P= 4200W ④
(2)由动能定理得mgxsin θ+W=
212
mv ⑤ 解得:W=-2520J ⑥
20. (1)22m /s a = 4m l =(2)48J W =(3)24W P =
【解析】
【详解】
(1)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
22m /s a = 前2s 内木块的位移
212
l at = 解得:
4m l =
(2)重力在前2s 内做的功为
sin W mgl θ=
解得:
48J W =
(3)重力在前2s 内的平均功率为
W P t
= 解得:
24W P =
21.1s
99.2m
【解析】
【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动摩擦因数恒变化前后的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知识可求解速度、位移和时间.
【详解】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雪者在斜坡的加速度:a 1==4m/s 2 解得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t==1s
(2)由静止到动摩擦因素发生变化的位移:x 1=a 1t 2=2m
动摩擦因数变化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2==5m/s 2
由v B2-v2=2a2(L-x1)
解得滑雪者到达B处时的速度:v B=16m/s
(3)设滑雪者速度由v B=16m/s减速到v1=4m/s期间运动的位移为x3,则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x3=96m
速度由v1=4m/s减速到零期间运动的位移为x4,则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x4=3.2m
所以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x3+x4=96+ 3.2=99.2m
22.(1)150m (1)15m/s。

【解析】
【详解】
(1)108km/h=30m/s。

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2
v
mg m
r
μ=,解得最小半径r=150m。

(1)路面造得外高内低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恰好提供向心力:
2 tan
v mg m
R
θ=
代入数据得:v=15m/s。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本题9分)把一个物体以大小为10m/s 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大小为55m/s 。

取210m /s g ,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段时间为( )
A .0.5s
B .1s
C .3s
D .2s
2. (本题9分)如图所示,从高h=1.8m 的A 点将弹力球水平向右抛出,弹力球与水平地面碰撞两次后与竖直墙壁碰撞,之后恰能返回A 点。

已知弹力球与接触面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平行于接触面方向的速度不变,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速度反向但大小不变,A 点与竖直墙壁间的距离为4.8m ,重力加速度g=10m/s 2,则弹力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1.5m/s
B .2m/s
C .3.5m/s
D .4m/s
3. (本题9分)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靠近木星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I 上运行到远日点B 变轨,进入圆形轨道II ,在圆形轨道II 上运行到B 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轨道I 上
B 点的动能等于在轨道II 上B 点的动能
B .沿轨道I 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I 运行的周期
C .沿轨道I 运行时,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 点的加速度
D .在轨道I 上由A 点运行到B 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
4. (本题9分)据报道: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CZ -11WEY 号”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 、B 星及5颗商业卫星,如图所示. 卫星被顺利送往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七星”在预定轨道绕地球的飞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面对“七星”飞行速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9/v km s <
B .7.9/v km s =
C .11.2/v km s =
D .7.9/11.2/km s v km s ><
5. (本题9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小球,其中甲球的质量m 1=2 kg ,乙球的质量m 2=1 kg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后甲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两球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则碰前乙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7 m/s,向右
B .7 m/s ,向左
C .1 m/s,向左
D .1 m/s ,向右
6. (本题9分)某人将石块从某高处以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5m 。

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石块落地时间和抛出点的高度分别是( )
A .1s 5m
B .1s 10m
C .2s 5m
D .2s 5m
7.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F ,如果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
A .
B .
C .
D .
8. (本题9分)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金属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