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1)【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3分)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3分)利用油膜可粗略的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若已知n滴油的总体积为V,一滴油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μ,密度为ρ,则每个油分子的直径d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分别为(球的体积公式为)()
A.d=,N A=
B.d=,N A=
C.d=,N A=
D.d=,N A=
3.(3分)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总是比分子间的斥力小
C.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4.(3分)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的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t
时刻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乙车做曲线运动
C.t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D.前t 秒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
5.(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两块铁和铜,如果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B.液晶的特点与某些生物组织的特点正好吻合,在多种人体组织中都发现了液晶结构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一些昆虫之所以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他们受到水的浮力等于昆虫的重力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体积增大,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C.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大
D.气体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气体压强越大
7.(3分)两个质点分别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的图线为一条直线,乙的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相遇前,t1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远
C.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率大于甲的平均速率
D.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8.(3分)下列现象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的是()
A.两物体接触后,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蒸汽机不能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叶片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升高
D.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耗散”现象
9.(3分)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

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

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60cm3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5V,压强计示数为150mmHg。

已知大气压强等于750mmHg,气体温度不变。

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

则V等于()
A.30cm3B.40cm3C.50cm3D.60cm3
10.(3分)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A与粗糙半球B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A,B,C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与B的半径相等,A的质量为3m,B的质量为m,重为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C对A的支持为大小为
B.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
C.B对A的支持为大小为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
11.(3分)在两端开口的弯管中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如图所示,若再往a管内
注入少量水,则()
A.ab水面高度差将减小
B.cd水面高度差将减小
C.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等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D.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大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12.(3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3t﹣2t2,(t以s为单位,x以m为单位)则()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C.这个物体2s末的速度为5m/s
D.这个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13.(3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将管内气体分隔为左、右两部分A和B,已知两部分气体初始温度相等。

若A、B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A.若气体A、B的初始体积V A>V B,则水银柱向右移动
B.若气体A、B的初始体积V A>V B,则水银柱向左移动
C.只有A、B的初始体积V A=V B,水银柱才静止不动
D.水银柱将保持不动,与A、B的初始体积无关
14.(3分)某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加速运动到B点,已知质点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0,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外力对质点做的功和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ma0L,
B.m(a0L+),v0+
C.ma0L,
D.m(a0L+),v0+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5.(4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发生位移x对应速度变化为△v1,紧随着发生相同位移变化为△v2,且两段位移对应时间之比为2:1,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a=B.a=
C.a=D.a=
16.(4分)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2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10m/s2,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4.7s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为2m/s,方向向上
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为3m/s
D.10s内的位移可能为﹣70m
17.(4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良好的汽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摩擦),温度升高时,没改变的量有()
A.活塞高度h B.汽缸高度H C.气体压强p D.弹簧长度L 18.(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速度增大为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x,下列能表示初速度的式子有()
A.B.v﹣at C.2﹣v D.at2
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19.(8分)伽利略曾用滴水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输液瓶滴液等时性的特点,借助医院打点滴的输液瓶设计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电动车靠近地面处,来研究电动车启动过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经过测量得知:在某一状态下,输液瓶滴下21滴水用时4.00s(从第1滴落地开始计时到第21滴落地结束计时).从清晰可见的位置开始测量,前11滴水的落点到第1滴水落点的距离如表所示:编号123456
x/m00.120.310.580.94 1.38
编号7891011
x/m 1.9 2.49 3.16 3.90 4.71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从滴水计时器第1滴水落地,到第5滴水落地的过程中,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v1=m/s.
(2)滴水计时器第4滴水落地时,电动车的瞬时速度v4=m/s.
(3)如果电动车启动过程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电动车的加速度a=m/s ².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34分)
20.(10分)如图,在大气中有竖直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S和S.已知B活塞下侧的空气与大气相通,活塞A的质量为2m,活塞B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为T0.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0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求:
(1)温度为T0时圆筒内气体的压强;
(2)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活塞B恰好缓慢上升到圆筒c和b的连接处,且对连接处无挤压,求此时的温度.
21.(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气缸导热良好,活塞下方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相对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

现将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放在活塞上并与活塞紧密粘连,保持环境温度为t1=27℃不变,气体重新平衡后,活塞下降了外界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外界大气压强p0;
(2)若缓慢将气缸倒置过来,要使活塞刚好回到起始位置,环境温度应变为多少?
22.(14分)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

如图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象,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求:
(1)汽车在干燥路面和湿滑路面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上比在干燥路面上多滑行的距离。

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高二(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42分,每小题3分)
1.(3分)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根据大量时事实表明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故B错误;
C、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比如扩散现象,故C正确;
D、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但是斥力减小的快,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B。

2.(3分)利用油膜可粗略的测定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若已知n滴油的总体积为V,一滴油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这种油的摩尔质量为μ,密度为ρ,则每个油分子的直径d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分别为(球的体积公式为)()
A.d=,N A=
B.d=,N A=
C.d=,N A=
D.d=,N A=
【解答】解: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
把油酸分子看成球体,则有:N A•()3=;
代入解得,N A=;
故选:A。

3.(3分)如图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分子间的引力总是比分子间的斥力小
C.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
B、r>r0,分子引力比分子斥力大;r<r0,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大,故B错误;
C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C错误,D错误。

故选:A。

4.(3分)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的位移x﹣时间t图像如图中直线a和曲线b所示,t 时刻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乙车做曲线运动
C.t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
D.前t 秒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
【解答】解:A、根据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车的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说明甲
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x﹣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所以乙车做直线运动,故B错误;
C、t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等,说明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故C正确;
D、根据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知前t 秒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故D错
误。

故选:C。

5.(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两块铁和铜,如果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B.液晶的特点与某些生物组织的特点正好吻合,在多种人体组织中都发现了液晶结构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一些昆虫之所以能停在水面上,是因为他们受到水的浮力等于昆虫的重力
【解答】解:A、温度相同,铁和铜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由于铁和铜分子的质量不等,根据E k=mv2知,分子平均速率不同,故A错误;
B、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某些晶体结构特征的一类物质,所以液晶的光学性
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在脑、肌肉、视网膜等多种人体组织中都发现了液晶结构,故B正确;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但沿晶体
的不同方向,微粒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故C错误;
D、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并没有浸入水中,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
D错误。

故选:B。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体积增大,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C.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大
D.气体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气体压强越大
【解答】解:A、晶体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当分子间为斥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
势能减小,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是表面张力,大头针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的表面存在张力。

故B正确;
C、人感觉到空气湿度大,是因为空气相对湿度大。

故C错误;
D、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温度高压强不一定大。

故D错误。

故选:B。

7.(3分)两个质点分别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的图线为一条直线,乙的图线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相遇前,t1时刻两质点相距最远
C.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率大于甲的平均速率
D.在0~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由s﹣t图线的斜率变化可知,甲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乙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甲、乙的速度相同,即图线切线斜率相同时,两者相距最
远,故B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质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在0~t2时间内乙的路程比甲的长,其
平均速率较大,故C正确;
D、平均速度为质点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0~t2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等,平均
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8.(3分)下列现象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释的是()
A.两物体接触后,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蒸汽机不能把蒸汽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叶片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升高
D.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耗散”现象
【解答】解:ABD、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为: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以及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任何变化,故ABD选项的解释均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故ABD错误;
C、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为:物体内能的增加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对物体所做的功的
总和,表达式为△U=Q+W,故叶片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升高是因为通过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从而引起了温度升高,故C正确;
故选:C。

9.(3分)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

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

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60cm3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5V,压强计示数为150mmHg。

已知大气压强等于750mmHg,气体温度不变。

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

则V等于()
A.30cm3B.40cm3C.50cm3D.60cm3
【解答】解:以5次充气后,臂带内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P1=750mmHg V1=(V+60×5)cm3
末态:P2=750mmHg+150mmHg=900mmHg V2=5V
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代入数计算可得V=60cm3,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3分)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光滑球A与粗糙半球B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A,B,C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与B的半径相等,A的质量为3m,B的质量为m,重为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C对A的支持为大小为
B.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
C.B对A的支持为大小为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
【解答】解:AC、对球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知,B对A的支持力N1、C对A的支持力N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等于30°,根据平衡条件得:
N1sin30°=N2sin30°,
2mg=N1cos30°+N2cos30°,
解得:
N1=N2=mg,
故A错误,C正确;
B、把AB看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与C对B的摩擦力f1平衡,有
f1=3mgsin30°=mg,
故B错误;
D、把ABC看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整体没有运动趋势,地面对C的摩擦力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11.(3分)在两端开口的弯管中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如图所示,若再往a管内
注入少量水,则()
A.ab水面高度差将减小
B.cd水面高度差将减小
C.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等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D.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大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离
【解答】解:AB、向a管注入水后,封闭气体压强变大,气体体积减小,a、b两液面高度差,c、d液面高度差都变大,故AB错误;
C、封闭气体压强变大,气体体积减小,所以b管水面上升的距离大于c管水面下降的距
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3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3t﹣2t2,(t以s为单位,x以m为单位)则()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C.这个物体2s末的速度为5m/s
D.这个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解答】解:AB、根据x=3t﹣2t2结合位移时间关系x=v0t+,得:v0=3m/s,a =﹣4m/s2,故A正确、B错误;
C、第2末的速度为:v2=v0+at=3﹣4×2=﹣5m/s,故C错误;
D、第2s内物体的位移等于前3s内的位移减去前2s内的位移,即为:x2=(3×3﹣2×
32)﹣(3×2﹣2×22)=﹣7m,
第2秒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m/s,故D错误。

故选:A。

13.(3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玻璃管水平放置,一段水银将管内气体分隔为左、右两部分A和B,已知两部分气体初始温度相等。

若A、B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
则()
A.若气体A、B的初始体积V A>V B,则水银柱向右移动
B.若气体A、B的初始体积V A>V B,则水银柱向左移动
C.只有A、B的初始体积V A=V B,水银柱才静止不动
D.水银柱将保持不动,与A、B的初始体积无关
【解答】解:玻璃管水平放置,两部分气体压强相等p A=p B;
设气体初状态温度为T,加热时气体升高的温度为△T,
假设对气体加热过程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p′=p
气体压强的增加量△p=p′﹣p=p,
由于T、△T、气体初状态压强p都相等,因此△p相等,
两边气体对水银增加的压力相等,原来两边气体对水银的压力相等,因此水银柱所示合力仍然为零,水银柱不动,与A、B部分气体初始体积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3分)某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加速运动到B点,已知质点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为a0,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在加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外力对质点做的功和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ma0L,
B.m(a0L+),v0+
C.ma0L,
D.m(a0L+),v0+
【解答】解:因为质点的加速度a随位移x线性变化,根据v2﹣v02=2ax知L﹣x图像与
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
则得:v B2=v02+2L,解得:v B=
根据动能定理得外力对质点做的功W=﹣=ma0L,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4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4分)
15.(4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发生位移x对应速度变化为△v1,紧随着发生相同位移变化为△v2,且两段位移对应时间之比为2:1,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a=B.a=
C.a=D.a=
【解答】解:设三个对应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有:v2﹣v1=△v1,v3﹣v2=△v2,
因为两段位移对应时间之比为2:1,加速度不变,则△v1=2△v2,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则有:,整理得,,
解得,
则,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a===,故CD正确,A、B 错误。

故选:CD。

16.(4分)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2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10m/s2,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4.7s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为2m/s,方向向上
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为3m/s
D.10s内的位移可能为﹣70m
【解答】解:A、若第5s内物体的位移的方向向上,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x=v0t ﹣
代入数据解得第5s内的初速度为:v0=7m/s
上升到最高点还需的时:t′==s=0.7s
则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t=t′+4s=4.7s,故A正确;
B、第5s内的位移可能向上,可能向下,则平均速度可能为2m/s,可能为﹣2m/s,故B
错误;
C、若物体的位移向下,根据x=v0t﹣
﹣2=v0﹣5,解得第5s内的初速度为v0=3m/s,即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是3m/s,故C 正确;
D、当物体第5s的初速度为7m/s时,则物体竖直上抛的初速度v=v0+gt=7m/s+10×4m/s
=47m/s
当物体第5s初的速度为3m/s时,则物体的初速度v=v0+gt=3m/s+10×4m/s=43m/s 可知10s末的速度为:v10=v0﹣gt10
可得10s末的速度可能为﹣53m/s,可能为﹣57m/s
根据x=,可知10s内的位移可能为﹣30m,可能为﹣70m,故D正确。

故选:ACD。

17.(4分)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良好的汽缸内用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摩擦),温度升高时,没改变的量有()
A.活塞高度h B.汽缸高度H C.气体压强p D.弹簧长度L 【解答】解:AD、选择活塞与气缸为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总重力和弹簧向上的拉力,在升温过程中,总重力不变,所以弹簧拉力不变,即弹簧长度L不变,活塞的高度h不变,故AD正确;
BC、设汽缸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设封闭气体压强为,对汽缸,由平衡条件得:pS+mg=p0S,解得:p=p0﹣,温度升高时,m、p0、S都不变,汽缸内封闭气体压强p不变;气体压强p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判断,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气缸下落,所以缸体的高度H变化,故B错误,C正确;
故选:ACD。

18.(4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速度增大为v,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x,下列能表示初速度的式子有()
A.B.v﹣at C.2﹣v D.at2
【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x,解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故A正确;
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v0+at,解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v﹣at,故B正确;
C、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该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又根据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规律得:=,解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2﹣v,故C正确;
D、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x=v0t+,解得质点的初速度为:v0=﹣,故
D错误。

故选:ABC。

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19.(8分)伽利略曾用滴水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输液瓶滴液等时性的特点,借助医院打点滴的输液瓶设计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电动车靠近地面处,来研究电动车启动过程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经过测量得知:在某一状态下,输
液瓶滴下21滴水用时4.00s(从第1滴落地开始计时到第21滴落地结束计时).从清晰可见的位置开始测量,前11滴水的落点到第1滴水落点的距离如表所示:编号123456
x/m00.120.310.580.94 1.38编号7891011
x/m 1.9 2.49 3.16 3.90 4.71
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从滴水计时器第1滴水落地,到第5滴水落地的过程中,电动车的平均速度为v1= 1.18m/s.
(2)滴水计时器第4滴水落地时,电动车的瞬时速度v4= 1.58m/s.
(3)如果电动车启动过程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电动车的加速度a= 1.95m/s ².
【解答】解:(1)输液瓶滴下21滴水用时4.00s,则滴水的时间间隔:T=s=0.2s,分析表格可知,从第1滴水落地,到第5滴水落地的过程中,经历时间为4T,电动车运动的位移:x5=0.94m,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该过程中,电动车的平均速度:v1==m/s=1.18m/s。

(2)第4滴水落地瞬间为第3、5滴水落地过程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时刻电动车的瞬时速度:v4==m/s=1.58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利用逐差法分析,
则电动车的加速度:a===1.95m/s2。

故答案为:(1)1.18;(2)1.58;(3)1.95。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34分)
20.(10分)如图,在大气中有竖直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S和S.已知B活塞下侧的空气与大气相通,活塞A的质量为2m,活塞B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为T0.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0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求:
(1)温度为T0时圆筒内气体的压强;
(2)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活塞B恰好缓慢上升到圆筒c和b的连接处,且对连接处无挤压,求此时的温度.
【解答】解:(1)以AB活塞为整体受力分析,活塞处于平衡处于平衡状态
3mg+p0•2S+pS=p0S+p•2S,解得;
(2)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压强不变,由题意
初状态:,T0
末状态:V2=2l×2S+2l×S=5lS,T
由盖﹣吕萨克定律,解得。

答:(1)温度为T0时圆筒内气体的压强为;
(2)此时的温度为.
21.(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气缸导热良好,活塞下方密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活塞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相对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

现将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放在活塞上并与活塞紧密粘连,保持环境温度为t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