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惊弓之鸟》导学案
惊弓之鸟导学案

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多维成长课堂---学案组名:学习小主人:年级:三年级课题:10、《惊弓之鸟》课型:合作展示主备人:张媛媛审核人:【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我们小组内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我能正确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
3、我能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朗读课文品味词句(时间预设5分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思考问题:1、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课本上画出关键语句。
(可以画图帮助大家理解吗?)完成随堂笔记一A、两人小对子:1、检查自学成果---随堂笔记完成的情况,给出星级评定。
2、对子之间相互交流讨论随堂笔记一(预设用时3分钟)B、四人互助组:1、小组长主持,循环交流以上问题:2、分角色朗读:三人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准角色魏王、更羸和独白,剩余一人纠错(轮流)预时:4分钟C、八人共同体:①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循环交流,着力解决前两个互动阶段未解决的问题。
展示单元一:朗读PK赛建议:各组派出代表进行班内“朗读PK赛”,要求声音洪亮、富有感情、抑扬顿挫。
由全班同学及教师评选出一等奖。
展示单元二:分析小能手建议:以小分析员的身份从文中找出关键的句子,步步分析,相互交流。
(随堂笔记一、二、三)展示单元三:启示交流会学完本文故事,大家随堂笔记一、随堂笔记二、1、2、随堂笔记三、重点段落重点理解(时间预设8分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九自然段1、标出这段中有几句话,说一说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2、并思考一下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完成随堂笔记二课外延伸谈谈启示(时间预设7分钟)默读课文:1、学习了本篇文章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并分享一下你从这篇课文获得了什么启示?完成随堂笔记三②抽签:导生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

教师活动
课中备课或
课后反思
温故互查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阅读感悟 合作交流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小组交流讨论
1、出示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大吃一惊 本事拉弦 悲惨 愈合 疼痛 孤单失群 裂开
更羸
2、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新建小学导学案
单元
三
课型
新授
课题
《惊弓之鸟》
主备人
陈洁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⑵“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⑴更羸:左手拿弓 右手拉弦 嘣
大雁:直往上飞 拍翅膀 掉
⑵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⑴“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指导点拨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三年级下册 第十课 《惊弓之鸟》导学案

10、 惊弓之鸟资料袋 本周习惯养成:熟练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进行学习。
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
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查字典、词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3、思考课文每一段写的什么内容。
板演提示:题号前有※则要求小组板演到小黑板上。
词语解释:孤单失群:悲惨:愈合:拼命:学校:主备: 审核: 课型:自学加展示总课时:2编号: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身份精彩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惊弓之鸟”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新知探究 1、我能读: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本事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弓 魏 射 箭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2、我会写的字※3、我觉得难记和容易写错的字4、我能把课文熟练的读出来(自读后师徒合作读后小组展示读)综合提升※1、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放空箭射下了一只 的大雁 。
当堂检测:完成学法大视野一、二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从学习中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道理。
课前预习完成:朗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并填一填。
第一部分(段到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
第二部分(段到段)写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课文写作顺序是先写再写。
(原因、结果)课前导入:更羸射空箭就将大雁射下来了,更羸的本事可真不了不起,他到底怎么做到的,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的理解课文。
新知探究:1、默读课文1-5段,思考完成下面习题:※①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②魏王()地问更羸:“你真有这样的本事?”※③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你从加粗的这两个词中想到了什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惊弓之鸟》导学案1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阅读感悟合作交流
1、思考: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3、你觉得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呢?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难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中备课或
课后反思
预习检测
我会读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
打猎大雁拉弦
大吃一惊本事悲惨孤单失来自愈合裂开自主学习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出示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文中指更羸善长射箭。
本事:就是本领的意思。
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愈合:伤口长好。
拼命:不顾及性命,文中指大雁尽最大力量往高处飞。
大吃一惊:因出乎意料而非常惊奇。
指导点拨
1、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新建小学导学案
单元
三
课型
新授
课题
《惊弓之鸟》
主备人
陈洁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
《惊弓之鸟》导学案

雁 愈
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 导学案
西屯中心小学 姚兰
教学内容
惊弓之鸟
课
时
两课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 悲惨、愈合”等词语,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 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了解、学习自然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 的兴趣。 值观
围绕课题让学生 学生自己查工具书,解题。 质疑
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 初读课文,勇闯字 黑板出示本课生 学生根据图片认读生字,正音。 词关 字。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导学 单词语。 再读课文,整体感 出示问题小组合 分角色朗读课文,解决导学单上 知 作解决。 设置的问题。 小结本课学习情 况,简要评价学 完成练习单。 生表现。 课后见小黑板 10.惊弓之鸟 箭 魏 射 猎 悲 惨 痛 裂
学习重、难点 认识的道理。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活动
让学生从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
小组合作交流、自读自悟。
导学单
练习单
导
学
过
程
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
导学流程
激趣引入
教师导案
学生学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激活学生思维 。 扫除字词障碍,奠 定基础。 给学生主动权,充 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惊弓之鸟》导学案

樊城区学校三年级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徐艳校教研组长:姜英片区教研组长:崔贝芬教学副校长:张魏
课题: 10、《惊弓之鸟》课型:阅读课课时:2 课时(第1课时:导学、独学、对学、群学);第2课时(预展、大展示、评学)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中我遇到的生字、词语。
2、我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我能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重难点:我能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落实基础★
·基础题
1.拼一拼,写一写。
lāɡōnɡ shè jiàn dà yàn bēi cǎn
( ) ( ) ( ) ( )
yù hé wèi ɡuóɡū dān pīn mìnɡ
( ) ( ) ( ) ( ) 2.比一比,组成词语。
惨()愈()拼()魏()箭()
渗()愉()瓶()巍()煎()
·发展题(相信你能行)()
3、判断下列句子应用什么样的语气?
A 怀疑 b 惊奇 c 肯定 d 谦虚
1、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
2、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
3、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
·提高题(坚信你最棒!))
4、回家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长听。
10 《 惊弓之鸟》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来源。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2)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明白“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和出处,掌握成语的用法。
难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以及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惊弓之鸟”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成语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含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成语的用法和出处。
3. 课堂讲解:(1)讲解成语“惊弓之鸟”的来源,分析成语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理。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惊弓之鸟”成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2)选择其他成语故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其他成语故事的自主学习情况。
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惊弓之鸟》导学案

10 惊弓之鸟学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认本文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
【预习导航】一、资料链接。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惊弓之鸟”源于刘向编写的《战国策·楚策四》,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词意近似于俗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二、用心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一下自己学习的情况吧!1.我会给下面的字注音。
弦()惨()愈()合魏()2.我来写一写词语。
悲惨射箭愈合悲痛3.我能把下面相关的句子用线连起来。
飞得慢听到弦响,拼命高飞,伤口又裂开。
叫得惨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掉下来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课堂探究】四、合作探究:(一)走进《惊弓之鸟》,了解事件经过。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是从哪儿知道的?3.更羸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他怎么对魏王说的?魏王信吗?画出句子再读一读。
4.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更羸如何射雁。
大雁怎样飞?又是怎样掉下来的,你体会到什么?(二)分析讨论:更羸是怎样一步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的这一番解释总共有_____ 句话。
其中第_________句话写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第_____句写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做出的分析;第____________句写他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结论。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成语“惊弓之鸟”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意识。
(2)懂得宽容和理解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朗读与理解。
3. 角色性格特点的分析。
4. 成语“惊弓之鸟”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2. 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3. 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信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动物图片或视频。
4. 写作素材和范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要介绍成语“惊弓之鸟”的来历,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
(3)学生互相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性格特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生字词的用法,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4. 细节描写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 阅读理解与写作:(1)学生阅读给定的写作素材,理解大意。
(2)学生根据素材,编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
(3)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10《惊弓之鸟》导学案

10《惊弓之鸟》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射箭、打猎、大雁、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拼命”等词,懂得“惊弓之鸟”意思;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读懂课文,我能理解更羸的话,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知识链接: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
出自《战国策·楚策论》。
更羸战国人,更,表示人的姓。
魏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预习任务:1、我要用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的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我能在文中勾出词语,并拼读两遍: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3、我能给下面的生字注音:魏()射()猎()雁()弦()惨()愈()裂()4、我能正确、漂亮地书写:魏射箭雁惨愈痛5、我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以下词语:(口答)能手、大吃一惊、惊弓之鸟、孤单失群6、我能给生字组词:射()()()悲()()()痛()()()裂()()()7、我读了课文,有以下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我能行。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惊弓之鸟》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时候),(谁),(做什么)。
(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我能把“能手”换成()。
(3)阅读第五自然段,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请用“——”画出相应的句子。
本段出现“直”字()次,第一次表示(),第二次表示()。
二、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1)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是因为(),叫得悲惨,是因为()。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
”(2)造句:一……就……更羸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就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看得,听得,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10 《 惊弓之鸟》教案

10《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成语,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恐惧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惊弓之鸟》的故事文本。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惊弓之鸟》的故事内容。
(2)查阅生字词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惊弓之鸟》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儿会受到惊吓?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进行实际运用。
4.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惊弓之鸟”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学生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惊弓之鸟》故事,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惊弓之鸟”成语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收集其他含有“惊”字的成语,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三语上《惊弓之鸟》导学案

小结
评价
3分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你能联系实际 说一说吗?
教师引导学生畅所欲 言,并作相机指导。
作业
4分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 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 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拼 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 掉下来。
小学语文课导学案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惊弓之鸟》 备课教师
备课 日期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Βιβλιοθήκη 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孤单失群” “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习 重点 难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主
要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 批注;小组交流,形成 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 学生自学状态、参与度。
3、指导交流,适当纠错、 点拨。
拓 展 训 练
8
分
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 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
2、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 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 情况怎么样?请同学们说一说。
分
我能自主探究并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探究点一: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为什么?
探究点二: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 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提示:(1)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边飞边鸣。”(2)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 产生逻辑推理: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 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②“慢慢地飞” 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 【展示交流】我愿意把我的探究结果展示交 流,在展示时,我能做到声音宏亮、表达准 确、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 认真倾听,并能补充和质疑。
《惊弓之鸟》-导学案设计.doc

《惊弓Z鸟》导学案《惊弓之鸟》学案班级:姓名:一、【预习导航】1、自读课文3遍,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给生字组两个词。
2•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3•借助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能手: 本事:悲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愈合:— 拼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吃一惊: 4•抄写生字2字2音1词。
二、我的预习收获。
1、多音字注音组词。
更为2、比一比,再组词。
\7 \17 \|7 \7错猎烈裂\|7 \l z \7前箭愉愈\l z \7弓弦参惨郊翅疑惑结结结结音音音音组组组组《惊弓之鸟》检测案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词语。
la gong she jian da yan bei can( )( ) ( ) ( )yu he wei gu6 gu dan pin ming( ) ( ) ( ) ( )二、句子乐园:把句子写形象,写具体。
1、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2、小鸟在天空飞。
3、小鱼在水里游。
三、课文大意。
《惊弓之鸟》是一则,讲的是古时候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只需—,就能射下大雁的故事。
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听写本课生字及文中画出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更羸是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魏王看到这一切有什么表现?
4、更羸是依据什么分析、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
三、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
重点
1、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学习
难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
学法
提示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各环节
用时
1.导入:1分钟;2.出示目标:2分钟;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分钟;4.交流展示、点拨、总结:17分钟;5.达标检测:10分钟
四、汇报交流,明白更羸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判断的。
五、句段练习。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它”指的是()。
(2)因为它(),所以飞得慢;因为它(),所以叫得悲惨;因为它听到弦响,心里害怕,所以就();因为它使劲往高处飞,伤口又裂开了,所以()。
4、先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想想每一组成语都有什么特点。
(1)()()之鸟()羊()牢()耳()铃
(2)()辕()辙()久()长争()恐()
(3)()上()下()颜()色()长()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目标:研读课文、品读句子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 () () ()
yùhéwèiɡuóɡūdānpīn mìnɡ
() () () ()
2.)
渗()愉()瓶()巍()煎()
3、快乐连一连。
形容非常吃惊的样子。能手
在某方面有才干的人。大吃一惊
离开了群体,单身无依靠。惊弓之鸟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孤单失群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预习
1、朗读课文。(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哦!)
2、自学生字生词。(温馨提示:看谁学得又快又好,加油哦!)
更羸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本事大吃一惊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裂开
(3)从更羸说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3.用“一..............就................”造句。
六、总结提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伤口裂开
往高处飞 ↗ ∣
心里害怕 ↗ ∣
听到弦响 ↗ ↓
掉了下来
反思:
学习
内容
《10惊弓之鸟》
主备教师
高智梅
课型
预习展示
学习
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作痛、孤单失群、拼命、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我会认真写一写:
容易写错的字是:
容易读错的词语是:
3、这篇课文是一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射箭能手叫(),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只拉了一下(),就把大雁“射”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汇报读文。强调:“更羸”的“更”读一声。“拉弦”的“弦”读“xián”,不读“xuán”。
(2)认读生词。
(3)根据提示,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射箭能手叫(),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只拉了一下(),就把大雁“射”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五、当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lāɡōnɡshèjiàndàyànbēi c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