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励志的四字成语故事
同学们在写作时,适当的加入一些还是很不错的,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水到渠成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苏轼的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当时着名
的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苏轼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
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公元1057年考进士时,欧阳修见他的文章连称:快哉!
快哉!这一年,二十一岁的苏轼高中进士。

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也不例外。

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陈述新法的各种弊端。

苏轼的言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
书弹劾苏轼。

苏轼感到在都城举步维艰,就请求到外地做官。

公元1079年4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

同年七月,御史台(旧称乌台)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今河南开封),罪名是作诗诽谤朝廷。

苏轼在狱中被关押了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

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在给好友秦观写信时,曾说:平时过日子,一点一点地节省,等积多时再做安排,自然会
水到渠成,没必要做预先的。

在如此落魄之际,苏轼仍然能够做到泰然自若,实在非常人所及。


正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答秦太虚书》
:水滴石穿
宋朝时期,张乖崖在崇阳(今属湖北)当县令,为官清正廉洁。

当时,经常发生一些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情。

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

张乖崖觉得奇怪,就把小吏喊到跟前问话,结果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
军中偷来的。

张乖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让人用杖刑猛打他。

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
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大怒,在判决书上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是说,假如每天偷一个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个铜钱。

同样,如果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
会被锯断。

水滴时常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鹤林玉露》
:从善如流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其中郑国是个小国,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

郑悼公时,郑国同北方
以晋国为首的其他各国签订了盟约。

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

晋国便派栾书为将军,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在绕角(今河南鲁山县东南)相遇。

楚军不敢同晋军对敌,便撤
退而回。

但晋军并不撤走,还准备趁机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上蔡县一带)。

楚国获知这个消息,
就立刻调动近申、息二地的精锐部队,准备迎击。

这时,晋将赵同、赵括仗着兵力优势,欲挥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紧下令进攻。

就在栾书准备下令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
一致认为:我们当初出兵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是正义之师。

现在进犯的楚军既然已经撤退,我们如果借此攻打蔡地,这样我们就要承担不义的罪名。

而且,楚国现在派来的两支精锐部队,我
们这一仗也不一定能打胜。

而且不管打胜还是打败都对我们晋国不利,若打赢了这一仗,别人会说
以晋国的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不是白白浪费兵力吗如果失败了,晋国便会名誉扫地,还有何面目去见晋王和晋国的百姓所以和楚国的这一仗不能打。

栾书仔细考虑了他们三人的意见,
觉得他们讲得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蔡的念头,撤军回晋。

过了两年,晋国又派栾书领兵去攻打蔡国,这一次晋军大获全胜,还抓获了楚国的大夫申骊。

栾书本打算继续进攻楚国本土,知庄子、范文子等人劝告他先进攻沈国再说,栾书分析了具体情况
后认为有道理,于是,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

随后,晋军进攻沈国,把沈国的国君揖初都抓来了,
因为这次晋军准备充分,楚国对晋军也无可奈何。

人们认为,晋军这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就是
因为栾书上次听从了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等人的良言。

其实呢,在晋军第一次准备南侵攻蔡的时候,绝大多数将士都表示同意,而栾书却听从了少数
人的意见。

有个将士就问栾书: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

现在我们六军将佐十二人,除将军以外的十一人中,只有三人不主张攻蔡。

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而采纳了少数人的意见呢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

我听从他们的
正确意见,难道不对吗
《左传成公八年》
:开诚布公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衷心的贤臣,得到皇帝刘备的重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让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

刘备甚至诚恳地留下遗言:如果刘禅不好好听你的话,做出危害国家的事,你就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诸葛亮非常感动,表示要好好地效忠少主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竭尽全力帮助刘禅治理国家。

有人劝他自封为王,但他严厉地拒绝了。

他对
身边的人说:我已经受先帝委托,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

如今讨伐曹魏又没什么成效,你们却要我
加官晋爵,这是不忠不义的事情啊!
诸葛亮为人处世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马谡(s)是他非常器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因为
大意轻敌,失守街亭这个地方。

诸葛亮因为马谡已经立下军令状,所以忍痛杀了马谡。

马谡临刑前
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主动承担责任,
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

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坦率地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
是十分罕见的。

所以,后人在写史书时,就用开诚心,布公道来形容这位贤臣。

成语开诚布公由开诚心,布公道缩略而来。

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对人态度诚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