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一、引言海洋渔业资源作为全球食物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其生产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并探讨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二、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一)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概念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海洋渔业资源通过自身的繁殖、生长和补充,能够为人类提供渔业产品的潜在能力。

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因素1、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资源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水温、盐度、水质、海流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生长、繁殖和分布。

例如,水温的升高可能导致某些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但也可能使其繁殖周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种群数量。

2、捕捞强度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捕捞强度超过海洋渔业资源的自然补充能力时,就会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

此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如使用小眼网具、底拖网等,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一步影响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

3、海洋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如石油、重金属、农药、塑料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直接毒害海洋生物,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

4、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等都会改变海洋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

三、当前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现状(一)渔业资源衰退全球范围内,许多重要的渔业资源都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例如,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鲱鱼等传统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大幅下降,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一片拥有丰富资源和优越区位条件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各种挑战,包括资源环境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定有效的对策,本文将对该地区进行详细分析。

一、发展现状1.资源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沿海港口,是中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区之一。

该地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产业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主要分布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

工业方面,主要以钢铁、化工、海洋工程装备等为主,而现代服务业方面,发达的金融、物流服务为该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区域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区建设,通过加强对接与合作,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中心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1.资源环境压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南海之滨,虽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环境压力。

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等问题不容忽视。

2.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不充分。

这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经济整体实力。

3.人才短缺人才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交通便利的地区,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这使得该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三、对策建议1.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资源环境压力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切实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渔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渔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渔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渔业对于许多沿海国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过度捕捞和不负责任的渔业管理正在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并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为了确保未来几代人仍然能够从渔业中获益,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法规和政策:首先,政府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政策,以保护渔业资源。

这些法规和政策应该包括限制捕捞数量和大小、禁止使用破坏性的捕捞工具,以及建立渔业保护区等措施。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督和执法,以确保这些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促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对于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非常重要。

政府和学术机构应该增加对渔业科学研究的投资,以提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推动渔业管理的科学化。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渔民参与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所从事的渔业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3. 推动渔业技术创新:渔业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渔民提高渔获量的同时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鼓励和支持渔业技术的研发,并提供资金和资源来推动相关的创新项目。

例如,引入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渔船,应用先进的渔具和捕捞技术等,都可以减少对海洋资源的破坏。

4. 培养渔业可持续意识:渔业从业人员和渔民应该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组织培训课程,提供关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信息,以帮助渔民了解他们的行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海洋资源。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渔民采用可持续的捕捞方法,如选择性捕捞和养殖渔业等。

5. 促进国际合作:海洋资源是全球共享的,因此国际合作对于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分享渔业管理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制定全球性的政策和法规,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渔业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渔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渔民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李季芳[内容提要]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在我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针对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统筹规划、设施差、规模小、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开发黄金海岸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等措施。

[关键词]海洋休闲渔业;渔业资源;沿海渔区旅游业[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91(2006)04-0035-04【收稿日期】2006-06-18【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作者简介】李季芳(1964- ),女,山东文登人,山东财政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渔业经济管理等。

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人们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1]。

一、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必要性和意义(一)海洋休闲渔业在渔业中的地位在我国渔业资源锐减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工具和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海洋休闲渔业,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海洋休闲渔业涉及到出海捕捞和近海垂钓,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符合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设计海洋休闲渔业项目,建造有关的设施,以海洋休闲渔业来促进当地的渔业生产。

海洋休闲渔业是一项新兴的旅游资源,其目的是吸引人们在闲暇时前来度假娱乐和消费,其项目的设计要求新颖健康,既能吸引游客又要保证游客的安全。

因此,对海洋休闲渔业的管理还涉及到人身安全及饮食卫生等方面。

这就需要会同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规定,或参照现有的相关条例,行使管理职能。

广西渔业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广西渔业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陆江河、水库和池塘可进行淡水养殖的面积 6 . 平 方 千 米 。在 鱼类 物 种 方 面 :北 部 67万
湾和南 中 国海 栖 息 的海 洋 鱼类 有 10余 种 , 0
常见 的虾 蟹 3 O多种 ,贝类 近 1 ,鱿 、墨 0种
鱼 等头足类 及海产 经济动 物数 十种 ;内陆淡 水鱼类 2 1 ,野生 龟鳖类 2 余 种 ,大鲵 、 7种 0
现状及相关信息 ,尽快提出对渔业资源保护 的对策 与 措 施 ,以免 破 坏 渔 业 生态 系统 平
衡 ,进 而影响广西 渔业持 续健康 的发展 。
螈类 3 种,珍稀蚌类 2 ,其中,属国家一 种 级保护的品种有 2 ( 种 中华鲟和鼋) ,国家
二级 重 点保 护 的 品种 有 5种 ( 豚 、花 鳗 江 鲡 、佛 尔丽蚌 、三线 团壳 龟 ) 目前 存 在 的 。 问题是 ,近几年 生产 和监 测结果表 明 ,广 西 渔 业水域 环境总体 质量正 在下降 ,渔业 自然 资 源正 在 急 剧 衰 退 ,主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方
14 海 岸生态 系统不 断遭 破坏 .
如红树林是 国家重 点保护 的水生高等 植 物 ,在净 化 沿 岸 带 的水 域 质 量 上有 重 要 作 用 ,在 2 纪 5 0世 0至 6 0年 代广 西 全 区共 有 红树林面 积约 100多公 顷。近几年 由于 围 00
江等水域均已受到严重的污染 ,总氮在整个
水 生生 物 的繁 殖生长 和栖息 ,因此 ,鱼类 品
种繁多 ,资源丰富。在水域方面:北部湾海
域 面积 1. 平 方 千米 ,湾 口以 南 的南 中 28万 国海 面积 约 20万平 方千米 ,两处海 域可 捕 0 捞 的渔场 面积 228万 平方 千米 ,浅 海滩涂 1. 可开 发海水 养 殖 的面 积 7 O万 平 方 千 米。 内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环境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可持续渔业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一、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1.1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可持续渔业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不仅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还会使捕食关系失衡,引发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通过采取可持续渔业管理措施,如设立渔业保护区、控制渔业捕捞规模和合理管理鱼类种群结构等,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1.2 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渔业能够促进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传统的过度捕捞模式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危及渔民的生计。

通过改变捕捞方法,如推广渔具选择、减少底拖捕捞等,可以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捕捞成本,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渔业面临的挑战2.1 渔业管理不到位目前,许多国家在渔业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测、评估和调控机制,导致渔业资源的管理不到位。

此外,渔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适应渔业资源变化的需求。

2.2 捕捞者行为不规范捕捞者的不规范行为也是可持续渔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违规捕捞、非法渔业设备的使用以及捕鱼量超过规定限额等行为,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可持续渔业的应对措施3.1 强化渔业管理改善渔业管理是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科学的渔业资源监测体制,提升渔业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渔业资源评估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渔业执法力度,打击违规捕捞行为,引入经济手段,激励良好捕捞行为。

3.2 推进市场机制改革制定并推动可持续渔业认证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渔业生产者采取环境友好的捕捞方式。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一、渔业行业的困境1. 资源持续衰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正呈现逐渐衰竭的趋势。

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导致了许多鱼类种群面临灭绝甚至消失的风险。

2. 养殖环境污染:养殖渔业是渔业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养殖活动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弃物和饲料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渔场生态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 市场需求疲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市民收入增加,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要求更高。

然而,在当前市场上,一些不明来源、缺乏安全保障的渔产品滥竽充数,导致市民对于渔产品缺乏信任和消费意愿。

二、改进对策设想1. 管理与监测措施a. 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强渔业行业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制定并执行合适的渔业开发计划,限制捕捞规模和力度,保护重要水域生态系统和鱼类种群。

同时,积极推动渔业资源的科学养殖和育种工作,增加可持续利用的机会。

b. 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渔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c. 提升监测能力:加大投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技术等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精确化、全面性的踏查与监控。

2. 提升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a. 环境友好型养殖:推广使用环保型饲料、控制养殖密度、改进废水处理技术等手段减少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建立健全的“三共治”(生产者共同体、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模式,促进各方的合作,实现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b. 科技创新推动: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培养和吸引渔业科技人才,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和遗传改良技术提高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风味特点。

同时,应积极推广并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3. 提升市场竞争力a. 增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从渔场到餐桌的溯源体系,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渔产品的质量安全。

环北部湾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环北部湾海洋经济的SWOT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类 很多 ,主 要 经 济 贝类 有 马 氏珠 母 贝、 日月 贝 、
渔 业 总捕 捞 量 已超 过 了 最 大 可 捕 量 ,资 源 已经 严 重 衰退 ;但 是 2 0m 水 深 以外 的外 海 ,渔 业 0
1 12 丰 富 的海 洋资 源 . . ( )北 部 湾 是 我 国 著 名 的 渔 场 。 根 据 有 关 调 1
优 势 、丰 富 的 海 洋 资 源 、 国 家 政 策 的 支 持 以
及 良好 的 外 部 环 境 ,其 资 源 、 人 口 和 环 境 承 载 容 量 大 ,开 发 潜 力 巨 大 。但 同 时 也 存 在 着 海 洋 资 源 开 发 不 合 理 、 海 洋 产 业 规 划 不 科 学
1 1 1 优 越 的 地 理 位 置 . .
岸 和 环 北 部 湾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统 筹 协 调 陆 海 区 域 功 能 定 位 ,进 一 步 构 建 各 具 特 色 的 海 洋 经 济 区 ,推 动 区域 海 洋 产 业 集 群 的形 成 ,
促进海洋经济 与区域 经济 的协调发 展” 。进 一
础 ,对 海 洋 经 济 的 发 展 具 有 相 当 的 支 撑
作用。
20 0 8年 2月 , 国 务 院 批 准 发 布 的 《国 家 海 洋 事 业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中 明 确 指 出 : “ 照 按 环 渤 海 、 长 江 三 角 洲 、 珠 江 三 角 洲 、 海 峡 西
l 环北部湾 经济区的 S WOT分 析
环 北 部 湾 经 济 区 是 我 国 沿 海 地 区 中 唯 一 尚未 大 规 模 开 发 的 经 济 区 ,具 有 良好 的 区 位
经 贸联 系 的一个 中心点 ;同时 ,它还 是 沟通 太 平洋 与印度 洋 的航 道 之 一 ,建 港 条 件 f 优 越 , 1 分 已有 港 口数 十个 以 上 ,在 我 国 “ 睦邻 、富邻 ”及 开放 开发 的 战略 格 局 中具 有 重 要 的地 位 和作 用 , 是我 国近期对外 开放 的重点 区域 。

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智能运维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我国现代化海洋牧场智能运维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0 引言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海产品年产量第一大国,也是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国,可见海洋渔业尤其是海产养殖对我国粮食安全与营养战略保障的重要性。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升,“海洋牧场”这一新型的渔业模式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提倡。

我国的传统海洋牧场建设起始于1979年的广西北部湾海域,但早期的海洋牧场局限于通过简单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来增加渔获量、满足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渔业资源衰退问题的日渐凸显、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空前重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概念应运而生。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集渔业资源养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和产业融合发展为一体的可持续海洋渔业生产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海产资源开发过度、近海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随着国内约178个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火热建设,到2025年我国海洋牧场涉及海域面积将突破2 500 km2。

多参数监测系统、智能投喂设备等智能化的运营及维护系统则是保障这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效工作、合理运行、科学养殖的关键手段。

1 海洋牧场智能运维简介1.1 定义1.1.1 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多种措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繁育和养护,建设或恢复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觅食和庇护栖息地的一种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模式。

通俗地说,是将在陆地上养殖牛羊的传统牧场转移到海洋里,科学地、有计划地养殖鱼、虾、贝等生物,主要分为增殖型、养护型、休闲型、种质保护型、综合型5类。

在实际操作中,人们首先需要根据养殖物种、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要素综合规划布局、选定海域;其次,通过布置人工鱼礁、种植藻类、改造滩涂等手段,充分利用并修复、改善已有的自然海洋环境;再将经过人工驯化或中间育成的生物种苗放流入海,增加种群数量、优化水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最后,借助补充投喂、行为驯化、环境监测等方式科学养殖种苗,并适当采捕。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渔业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民生产业,然而,随着全球渔业规模的扩大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过度捕捞与资源衰竭过度捕捞是当前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渔民的活动扩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导致许多渔业资源严重衰竭。

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案:1.建立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机制,及时监测和评估各类渔业资源的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捕捞限额和渔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渔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遏制捕捞量的超过合理范围。

3.推广渔港停渔和休渔制度,有针对性地确定休渔期和休渔区域,保护重要的繁殖期和渔区。

4.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渔场水质及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的能力。

二、非目标物种的捕获与生态破坏渔业活动常常导致非目标物种的不必要捕获,称为“误捕”。

这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忽视的破坏。

如何减少误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挑战。

解决方案:1.推广渔具技术的改进,如选择性网具、逃逸口等创新技术,减少或避免非目标物种的捕获。

2.加强渔业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和渔具技术的应用水平。

3.加强对渔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对非法捕捞和误捕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三、渔业政策的协同与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合作与协调。

由于渔业资源具有跨境性和全球性特点,单一国家的管理难以解决问题,渔业政策的协同与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解决方案:1.加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国渔业组织等多边合作机构,促进各国间的渔业资源管理和政策协调。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说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大家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渔民们一网打尽,鱼类都快抓光了嘛?”哎,这话说得不完全对,问题可不止这么简单。

近些年,咱们的渔业资源是越来越少,近海的鱼啊虾啊蟹啊,一年不如一年,渔民们出海打鱼的次数多了,但每次捞上来的东西,却越来越少,甚至一上午下来,空网返回的事儿也是时有发生。

问题就在这儿了,咱们的近海渔业怎么就这么衰退得这么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得说说过度捕捞这事儿。

你看啊,咱们国家的渔业资源丰富,几十年来大家都习惯了“捕一网,满仓回”,渔民也是这样,习惯了“多打些,多卖些”,所以,捕捞的频次就高,捕捞的强度也大。

可是你想啊,鱼类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得休息,得繁殖,得生长。

如果我们一直高强度捕捞,那它们自然就跟不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渔民能捞上来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最终陷入“捞不到鱼,赚钱也难”的困境。

近海水域的环境也没之前那么好了。

污染严重,垃圾多,海水质量变差,导致了很多鱼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比如海洋里的石油泄漏,塑料垃圾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水里的生物,甚至能让一些原本富饶的渔场变得“无人问津”,没鱼可捞,也就没法再靠这些地方赚钱了。

现在许多人都明白了,捕捞的方式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网撒出去,什么都能打上来”的模式了。

因为这样不仅让鱼种群数量下降,也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的平衡。

你打鱼的同时,没准还把一些本不该捕捞的鱼类一同网住了,那些小的、幼的、甚至是濒危的鱼种也遭殃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杀鸡取卵”,短期看似赚了,长远来看却得不偿失。

再者说说市场需求。

现在人们吃鱼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海鲜,成为了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这种需求增加,导致了渔业压力更大。

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就让一些不太规范的渔民或者不道德的商家,开始采取一些违法的手段,比如使用非法渔网、破坏渔场等,甚至有些地方的非法捕捞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这种无序的竞争,也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退。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危机与解决方案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危机与解决方案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危机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海洋鱼类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危机。

这种危机不仅对全球的渔业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威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海洋鱼类资源。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危机1.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渔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使用先进的捕鱼工具和技术,导致捕捞的规模过大。

这种无节制的捕捞破坏了鱼类繁殖和生长的环境,使得鱼类种群数量锐减。

2. 破坏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业污染、废弃物的排放以及气候变化等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污染了海洋水体,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此外,过度捕捞破坏了食物链,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解决方案1. 合理管理渔业资源为了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各国应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

建立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政策,限制捕捞的规模和捕捞工具的使用,合理划定渔业禁渔区并严格执行。

此外,应加强对渔业捕捞行为的监管,打击非法捕捞和偷捕行为。

2. 推广可持续捕捞方式为了减少过度捕捞的影响,应积极推广可持续捕捞方式。

可持续捕捞强调保护鱼类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避免资源的过度利用。

例如,引入更为环保的捕鱼工具,采用选择性捕捞技术,避免对非目标物种的损害。

3. 建立海洋保护区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鱼类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域,禁止渔业活动,并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稳定的繁殖和生长环境,以保护鱼类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保护区内渔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4. 提高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对海洋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识,也是解决危机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增加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捕捞行为的监督,减少非法捕捞和滥捕滥杀现象,达到更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目的。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加、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水产养殖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水产养殖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等原因,许多养殖户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养殖规模不断缩小,效益降低,甚至出现养殖户因亏损而停业的情况。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还受到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加剧,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业面临着水质下降、疾病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和产量。

针对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

加强监管和规范发展是重中之重。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规范养殖行为,减少污染,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种类也日益丰富。

以鱼类养殖为例,鲫鱼、鲤鱼、鲢鱼等常见养殖品种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虾、蟹、贝类等水产品的养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养殖产业格局。

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养殖池塘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饲料品质参差不齐、水质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影响了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养殖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养殖产业规模和水平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一、引言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渔民收入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生产方式粗放等。

为了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二、当前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过度捕捞现象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捕捞工具和技术不断更新,导致渔业资源过度开发,许多重要的渔业品种资源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使得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三)渔业生产方式粗放渔业生产中存在着养殖密度过高、饲料投放不合理、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仅导致养殖效益低下,还对水域环境造成了污染。

(四)渔业监管体系不完善渔业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难以有效遏制非法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

三、整改目标(一)短期目标在短期内,通过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控制捕捞强度,使渔业资源得到初步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二)中期目标在中期内,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步修复。

(三)长期目标在长期内,建立健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渔业资源的稳定增长,水域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渔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渔民和社会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控制捕捞强度1、严格执行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加强对捕捞渔船和渔具的管理,限制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禁止使用禁用渔具和捕捞方法。

2、建立捕捞限额制度,根据渔业资源状况,合理确定捕捞总量和捕捞品种,确保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工作建议
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的困难问题有:
1.产业结构不均衡。

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过多依赖渔业、港口和航运等传统产业,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海洋科技贡献率偏低,涉海金融保险、信息、环保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2.区域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海洋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发展不够协调。

3.资源环境退化。

近海海域可供开发利用和建设的资源越来越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较低,开发方式比较粗放,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

4.体制机制不畅。

海洋管理体制职责交叉重叠,海洋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和综合协调,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海洋产业技术研发滞后。

工作建议有:
1.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加大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加强区域统筹发展。

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促进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3.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4.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海洋管理和服务水平。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引言:随着全球资源的枯竭和主要国家陆地经济发展趋于饱和,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海洋法治的不完善等。

本文将分析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1.1问题分析:海洋资源开发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过度开发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海洋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1.2建议:(1)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优化资源开发布局:避免高度集中开发,减少生态破坏。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

(3)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对环境受损的地区进行资金补偿,激励企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海洋安全问题2.1问题分析:海洋安全包括海盗活动、渔业资源纠纷、海洋领土争端、非法渔业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2.2建议:(1)加强海上监管与执法:增加海上巡逻力量,提高监测能力和执法效率,打击非法活动。

(2)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海洋安全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渔船的登记和管理,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三、海洋法治不完善3.1问题分析:当前全球海洋法治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包括海洋法规体系不健全、海洋领土争端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3.2建议:(1)加强法规制定与修订:制定符合国情和国际惯例的海洋法规,保护我国海洋权益。

(2)积极参加国际海洋法治合作:加强与联合国海洋法委员会的交流合作,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等多边海洋法治机制。

(3)构建海洋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海洋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充分、公正、透明的解决机构。

四、海洋高技术产业落后4.1问题分析: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2024年渔业经济形势预测和应对措施

2024年渔业经济形势预测和应对措施

2024年渔业经济形势预测和应对措施预测:1. 目前全球渔业资源严重不足,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使得许多鱼类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预计到2024年,渔业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严峻,海洋生态系统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将导致渔业产量继续下降,市场供需关系加剧。

2.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预计到2024年,频繁的海洋异常天气事件,如台风、洪灾和海平面上升,将使得渔业活动受到更大威胁。

渔民的生活和渔业产出将受到直接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渔业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

3. 海洋污染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到2024年,预计全球渔业生产受到工业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能力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对渔业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1. 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包括限制捕捞总量、实施渔民休渔期和禁渔区域,并推行可持续渔业发展模式。

同时,加强对违规捕捞行为的惩罚力度,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提高渔民的应急救援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通过培训渔民,提高他们应对海洋异常天气事件的应变能力,同时鼓励他们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渔业技术和方法,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渔获量下降。

3. 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对海洋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督促企业和居民减少对海洋的污染负荷。

同时,鼓励创新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减少渔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分享。

面对渔业经济形势的挑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管理和保护海洋资源。

通过分享渔业管理经验,共同制定应对措施,共同应对全球渔业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

海洋鱼类资源枯竭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现代渔业的发展,海洋鱼类资源正面临枯竭的严重威胁。

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海洋鱼类资源成为人们急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海洋鱼类资源枯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来实现其平衡的保护和利用。

一、海洋鱼类资源枯竭原因1. 过度捕捞:现代渔业技术的进步使得海洋鱼类的捕捞能力大幅度提高,导致鱼类的捕捞量远远超过其再生能力,使得鱼类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更新与保护。

2. 生境破坏: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沿海工程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促使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生境的失去导致了海洋鱼类栖息地的减少,使得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洋酸化现象,这些变化不仅直接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也间接引发了海洋食物链的失衡和鱼类资源的流失。

二、平衡保护和利用的可行措施1. 加强监管和法律保护:政府应该加大渔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法律体系,严格控制捕捞量和捕捞工具的使用,确保鱼类从海洋到餐桌的全过程符合相关法规,以保护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行渔业配额制度:设立渔业配额制度,合理分配渔业资源,限制渔民的捕捞量,保护鱼类的繁殖和生成周期。

同时,对不合规捕捞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倡导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3.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开展鱼类资源的人工繁育与放流,通过人为干预鱼类的繁殖过程来促进鱼类的复苏与生态平衡。

4. 倡导可持续消费:公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采购符合可持续渔业标准的鱼类产品,减少对野生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耗。

5. 国际合作与保护区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建立海洋保护区,划定禁渔区,保护重要的鱼类繁殖栖息地,实施闭季保护政策,减少渔业活动对海洋生态的干扰。

结语为了平衡保护和利用海洋鱼类资源,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监管和法律保护,推行渔业配额制度,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倡导可持续消费,并加强国际合作与保护区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韦金胜(中国渔政广西区检查大队 北海 536000) 北部湾这块全国的最后“渔业净土”近几年也已不堪重负,渔民的捕捞强度已大大超过了鱼虾贝类的自我补充速度,造成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衰退,而各种渔业管理措施又难以奏效,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受其中国沿海全局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原因,主要问题表现在漠视环境污染、捕捞强度盲目增长、发展格局不合理,职能部门行政权力弱化,渔民“一夜暴富”的急燥心理,渔政管理不力,科技投入资金过少,跟不上生产需要等。

特别是长期受以“产量论英雄”管理理念的腐蚀。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因中越渔业协定的实施,北部湾传统作业渔场将进一步缩小而渔船却不断增加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可持续发展北部湾海洋渔业的对策。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为了制止资源衰退,恢复和保护渔业资源,我国的渔业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国家也曾多次颁发各种保护管理措施、法律法规,但收效甚微。

渔业资源不但没有得以恢复,反而有日趋加重之势,传统海洋优质资源濒临枯竭,新开发出的种类资源又遭破坏,警钟频响,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随大局也不能幸免。

那么,渔业资源管理为什么总是管不出成效呢?保护、恢复北部湾的海洋渔业资源,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出路在哪里?笔者不揣肤浅,本着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和发展渔业的前提的原则,就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今后对策,提出自己在多年的渔政实际工作中观察和调查后产生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商榷。

北部湾是位于南海西部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湾狭而长,沿岸是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该湾以湾内鱼、虾、贝类种类多而闻名,其中有海豚、美人鱼、东方 (活化石)为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而北部湾第一美味野生鱼亡鱼更是令当地人引以为傲,北部湾渔业给周边地区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经济落后的广西更是如此。

渔业也带动相关产业如旅游业等的发展,而这一切必须是在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然而越来越多的挑战正在逼近。

1 主要问题 尽管海洋捕捞统计产量年年上升,但是,北部湾海域主要渔业资源已趋衰退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开始衰退,进而是一年比一年恶化,当时在涠洲港内白天都能见到石斑鱼、鱿鱼在水中嘻戏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资源衰退种类日趋增加,单位努力量渔获量不断下降,渔获群体组成小型化、低龄化、渔获种类组成低质化、低值化现象日趋严重,有的传统经济鱼类资源已经几乎绝迹。

优质种类如真鲷、马鲛、鱿墨鱼、白鲳等不用说形成渔讯,就是成批量捕获已是可望不可及,其它资源状况也不理想,传统的蛇鲻、鲱鲤、金线鱼和魄类资源等都已衰退。

海洋渔业生产和发展举步维艰。

相反,捕捞力量却盲目增长,船舶功率越来越大。

单就北海侨港镇而言,2001年以前全港大功率(300马力以上)拖网渔船只有40艘左右,现在却猛增到150艘左右,而且单船的功率平均比以前的大,中越渔业协定签定后,许多400马力以上和未取得进入共管区生产许可证的渔船跑到禁渔区内偷捕,给保护北部湾海洋渔业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

针对渔业资源衰退和捕捞力量不断增长的矛盾,国家曾多次颁布渔船、船舶功率控制指标,但北部湾海域屡控不止,海洋渔业资源继续衰退,捕捞强度继续增加。

究其原因主要有:111 片面追求渔业产量,资源管理意识淡薄,“浮夸风”盛行,误渔非浅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渔业经济运行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以“产量论英雄”的情况。

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总是把产量的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和升迁的政治资本,因此,抓生产比较硬、抓管理比较软,缺乏正确的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观。

甚至认为:产量上去了,上级领导满意,老百姓高兴,而保护资源呢,看不见实惠,摸不着效益,是一件长远的行为,自己为官几年先抓产量要紧,管理工作还是留给下一任领导吧!结果为了追求地方渔业产量,不仅没有把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反而在需要大力压缩捕捞力量的时候还常常渔船照造,渔民照增,在国家出台渔船功率控制指标等政策之际,某些地方大钻政策空子,大力支持建造渔船,增加功率,扩大捕捞业规模。

1987年、1992年国务院曾二次颁布渔船功率控制指标,结果出现二次渔船数量、功率大幅增长。

还有一些地方盛行“浮夸风”,一些领导干部长期受产量效应的思想影响,为了显示政绩,大做数字文章,从而使许多统计产量带有很大的“水分”,由此而造成的虚假繁荣蒙骗了人们对渔业资源现状的认识,误导了随后的渔业发展和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损害了渔业资源。

112 漠视环境污染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海洋环境污染对鱼虾类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2004年8月份我参加南海区渔政局组织的北部湾200n milc专属经济区巡航工作时,发现从北海海域一直到越南沿岸的海上发生大面积赤潮,当时整个海面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腥臭难闻的物质,令人窒息。

上层海水有些发黑,透明度极弱。

该赤潮持续了一个多月,对北部湾的渔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113 渔业资源开发模式落后,发展格局不合理、调整作业带有盲目性 根据海洋渔业资源群体数量变动理论,在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只要保持渔业资源再生量R+G(R为群体补充量,G 为群体生长量)大于渔业资源年消耗量M +F(M为自然死亡消耗量,F为捕捞死亡消耗量),渔业资源就不会遭受破坏。

这时,增加捕捞力量就能提高渔业产量。

这是一种以不断增加捕捞强度来提高渔业产量的单向猎捕开发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渔业生产主要遵循这一模式发展。

它的优点是只要增加劳动投入就能提高产量,进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水产品,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养活更多的人口。

然而,这一模式仅适应于渔业资源丰富,而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的时代。

例如: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渔船90%以上为非机动渔船,船、网工具落后,捕捞技术差,加上海洋渔业资源未被破坏,当时,只要“增船增网就能增产”,海洋捕捞产量从1950年36×104t增加到1970年的20917×104t,平均每年递增率为912%,其中:20世纪50年代增加更快,从1950年~1957年平均每年递增率达2118%。

但是,由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增长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们为了达到更高的产量,而不顾资源再生能力时,将会破坏渔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直至出现资源衰退、枯竭。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渔船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动渔船的大力发展,先进的助航、助渔仪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渔民生产经验的积累,捕捞技术的成熟,再继续盲目沿用这一开发模式,渔业资源的增长已无法承受捕捞强度的增长,各海区沿岸近海的传统优质资源相继出现衰退。

此时,合理、科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R+G,通过人工育苗放流、引种移植、投放人工鱼礁、改造渔场环境等渔业农牧化方式参与资源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或通过对水产资源管理,对某些渔业资源实施繁殖保护,以增加渔业资源生物量。

我国在这些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但发展不快,对资源衰退的遏制和恢复贡献甚微。

另一种方法是减少F。

限制捕捞力量的增加,对现有的进行分流,裁减。

然而面临的现状是大量渔业劳动力尚待转移、分流出去的同时,大量非渔业劳动力的疯狂涌入,使捕捞强度急剧变大,这两年许多从东北、湖北、山东等地来的非正式渔民大量加入到高压水枪潜捕作业中就是实例,他们把山东海域的螺捕完又过来搅浑水,渔业资源保护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开发利用渔业资源过程中的另一弊端是:过于注重单种渔业,盲目调整作业结构、缺乏对生态、社会效应的综合考虑。

当某一种资源基础尚好的时候,就以为海大无边、鱼是捕不完的,因此大量发展单一作业。

当一种资源衰退,出现另一种次生种类资源,需要疏散、转行,调整为另一种渔业时,又盲目发展,一哄而上,打歼灭战,可谓开发一种,消灭一种,导致渔业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例如,1998年~1999年在防城港海面上的巴菲哈贝开发给那里的巴菲哈贝造成了灭顶之灾,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在那里很少再见到巴菲哈贝群体了。

114 职能部门行政权力弱化,渔民资产、自主权力的加强,增加渔业管理难度 渔业体制改制,增强了渔民主人翁意识,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渔民生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在生产过程中,大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出现了空前的降成本、省开支、多出航、勤下网、狠抓鱼、夺高产的竞渔态势,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出勤不出力、生产不讲效益等弊端,给渔村经济带来了巨变。

然而,改制后的问题是:渔民自主权大了,但组织纪律松散了,职能部门制约手段少了,行政权力弱化了,管理措施落实难了,由于海洋里的渔业资源不像农田种植的农作物,它具有公有属性和移动性,只有当被捕捞上船后才能称为已有。

在这种情况下,渔民顾及和关心的往往是自身的微观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而对整个海洋渔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很少会自觉地加以考虑。

发展生产主要根据比较效益,哪种作业效益好就投入哪种作业,哪种鱼类产量高就捕哪种鱼,缺少统一规划,发展格局不平衡。

同时,随着资本的积累(有的渔民甚至举债)参股打造二、三艘渔船,以求最大经济利润,船员雇佣外地非渔劳力,有的渔船船员中90%以上均为外地劳动人员。

结果捕捞强度再次加大,这对本已很脆弱的渔业资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15 渔政管理力量薄弱,手段不够完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 为了恢复、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近十多年来,渔政管理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手段不断得以改善加强,在资源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渔政管理力量相对于渔业生产队伍来说仍然很薄弱,有远见的渔政管理干部少之又少。

整个广西共有海洋渔政船6艘,而生产渔船却有1万多艘;平均每艘渔政船要管近1600艘渔船,显然力不从心。

在管理手段上,主要是海上执法检查等,也还不够完善。

在执法活动中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收代罚、以罚代法、一罚了之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严肃法纪、公正执法。

同时还存在做人情、地方保护主义、权大于法的现象,由于受行政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只对其他地区、县的违规船网进行管理,而对本地区、县的船网违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国家法律法规不顾。

在处罚上,不是一视同仁,从而既无法使管理收到更大的成效,也失去了国家法律法规应有的效力,损害了渔政执法管理的威严形象,挫伤了渔民自觉遵纪守法的积极性。

渔政长期处罚不严和不公,使违法分子有空子可钻,导致渔民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冒险违规,重复性违规,从而使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难以奏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