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略论
音乐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音乐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摘要]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动态生成”课堂。
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是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
只要课前功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
也就是说要关注生成,做足预设。
[关键词]动态生成课前预设创新精神前言: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教学过程之间会经常性地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状况,有时甚至出现了某些偏轨,而这恰恰动态地生成了我们必须去面对的很多问题。
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这是我们音乐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课题,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
面对这些,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课前的种种努力,精心细致地预设,这样才能使课上到位,如何做到有效预设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1.以学生为主体。
预设创造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设的一种教案往下教,而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例如:东风东路小学李老师在上二年级歌曲教学《大海》时,发现学生们的音不准,马上借助柯达伊手势学唱乐句旋律,培养起学生的音高概念。
并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表现了歌曲中大海美的意境。
2.随机变化,灵活操控。
“儿童与生俱来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如果教学只能按教师教案中规定的方法,学习规定的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生成流光溢彩—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动态生成教学探究

小学音乐新课程论文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生成流光溢彩—新课程理念下小学音乐动态生成教学探究【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关键词】动态生成敏锐反馈“生成”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动态生成”观是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她提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有生成性的特征。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
”预设,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但绝不是只有周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作为教师,以往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在研究课、公开课,为免节外生枝,为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案的精彩设计,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可能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谈小学音乐教育“动态生成”

谈小学音乐教育“动态生成”在音乐的课堂中,除了固定的音乐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环境,结合当时的场景,注意音乐课堂的“生成”。
这就要求从心灵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理念来看待音乐课堂的教学。
一、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教学”与“动态生成”的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预设教学形式要求老师将所有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课堂内的问题等全都事先准备好,设计出来。
但这样就无法做到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预设内容要为“动态生成”出来的目标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目标也许是没有预设到的,这是对预设目标最好的补充。
任何精彩的音乐课堂都不完全是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与生的互动中,心与心的沟通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中,情感与情感的共鸣中生成出来的。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实现“预设教学”与“动态生成”的结合呢?音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这不意味着预设教学是不需要的,课程的深化应该把握预设教学与动态生成的平衡,让两者相互结合在一起。
课堂在注重教学生成性的同时必须关注预设内容,动态生成的模式不是降低了预设的要求,反而是提高了。
它要求预设的内容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预设生成教学是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音乐教学,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
预设教学对待教学的态度相对来说则比较保守,重视的是学生的集中思考的能力。
而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正是在发散思考和集中思考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中发展并逐渐提高的,二者要互相协调平衡,才能真正将动态生成与预设教学结合起来。
二、营造宽松氛围、捕捉兴奋焦点促进生成没有互动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但是互动的前提是学生敢动。
在歌曲演唱时,总有几个孩子的音是不准确的:在邀请上台表演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躲避着老师的目光。
这就需要老师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更应注重语言、体态的生动美,态度和笑容可掬,让学生从老师的亲切中感受温暖,从微笑中得鼓励。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倡导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即“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是在动态中生成的。
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课堂中的运动变化是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所谓“生成”,就是“形成”“达成”。
“生成”对应于“预设” ,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所以,生成的课堂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
它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发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1、课前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学的“前设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制定教学三维目标,且能在课堂上有效落实。
但如果课前设定的太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
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怎样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当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有时为了上好一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充分展示的课,我们会绕过问题直奔目标。
音乐教学计划学习音乐中的动态与强弱变化

音乐中的动态
动态的定义与作用
动态的定义: 音乐中音量、 音色、节奏等
元素的变化
动态的作用: 增强音乐的表 现力,使音乐
更具感染力
动态的类型: 渐强、渐弱、 突强、突弱等
动态的应用: 在不同音乐风 格和作品中的
运用
音乐中的动态表现形式
力度变化:从弱到强,从强到 弱
速度变化:从慢到快,从快到 慢
音色变化:从明亮到暗淡,从 暗淡到明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理论学习:了解 音乐中的动态与 强弱变化的基本 概念和原理
实践操作:通过 演奏乐器或演唱 歌曲来体验动态 与强弱变化的实 际效果
案例分析:分析 经典音乐作品中 的动态与强弱变 化,加深理解
创新应用:尝试 在音乐创作或表 演中运用动态与 强弱变化,提高 创新能力
强化听觉训练的方法
渐弱:音 乐逐渐减 弱,产生 舒缓感和 宁静感
突强:音 乐突然增 强,产生 震撼感和 冲击力
突弱:音 乐突然减 弱,产生 悬念感和 神秘感
强弱交替: 音乐强弱 交替变化, 产生节奏 感和动感
强弱对比: 音乐强弱 对比明显, 产生张力 和戏剧性
强弱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
增强音乐的表现力:通过强弱变化,音乐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意境。 创造节奏感:强弱变化可以形成节奏,使音乐更具动感和活力。 引导听众的注意力:强弱变化可以引导听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反映音乐的结构和层次:强弱变化可以反映音乐的结构和层次,使音乐更具立体感和深度。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和案例分析,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音乐中的动态与强弱变化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关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别急着告诉 同学们 , 我们再来欣赏一首 藏族歌 曲 , 请你感受 着 藏族歌 曲的特 点 , 整理一下你 所知道的藏族知识 , 听后再请 你
1 “ 知锁 向金笼听 , . 始 3 不及林 间 自在啼 。” ——生成被动 如果教师只是为 了追求“ 创新” 而把 原本 不属于学生 的理 解强加给学生 , 那将是一种不真实 , 一种被动 的无奈。 老师想创 设一个生成精彩 的亮点 , 可是学生没有领会教师 的意图 , 只是 老师 的一厢情愿 , 没有 出现教师期待 的“ 生成资源 ”学生被 动 , 地被老师追问 ,这样追 求生成亮点而忽视学生现状 的教学, 无 助于学生思维 的碰撞 , 真情 的交流 , 孩子们要猜 出老师 的 目的 真是很难 啊1 2 “ 要看银 山拍天浪 , 开窗放入大江来 。” ——走 出“ 区” 误 所谓“ 动态 生成性 教学” 指课堂 中不 能机械地按原先确 定
载歌载舞的情景等 。 师 : ) 欣赏了刚才 的MT 你 了解到了什 么? V, 生: 西藏那里有美 丽的雪 山。生 : 藏族人 民喜欢唱歌跳舞 , 他们 在跳舞的时候老是甩起长长的袖子 。 : 生 他们的歌声很 高亢 、 很
嘹亮 。 突然 , ( 一位男生把手举得高高 的, 看上 去满脸兴奋。 老师 请他 回答。 ) : 生 老师 , 前几天我刚看 了一篇关于介绍“ 藏族 ” 的 文章 , 知道 了好多关 于藏族 的知识。师 : 是吗?非常好 !现在你
・
8 ・
小学 生・ 教学 ̄
21 0 0年 4月第 4期 LteL an rMa aie A r 0 0 N . il er e t gzn 。 pi 2 1 。 o 4 l 性, 怎样移走这座大山呢? 这就需 要学生 。 教师可以采取学生 自 主评改 、 学生互相评改 、 师有针对性的批改等方式来进行 。 教 总而言之 , 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 的, 但是 只要 我们 在教学 中做 到以上 几点 ,就会 像春雨一样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
动态生成的过程

执教者在课中能否瞬间捕捉亮点,把握“动态生成”至关重要。
动态音乐文化过程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的作用在于中断学生的日常经验,唤起其对音乐课的审美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情感的交流,燃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渴望。
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就像歌剧作品的序曲一样,结构虽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
一段充满新意而又匠心独具的音乐课堂教学导入。
二、在最低起点处开掘,把细节做美在课上那些有音乐特长、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的孩子就成了课堂的“主力军”;而那些表达能力较弱,对音乐的体验一知半解,“五音不全”的孩子,却成了课堂的“看客”!我们不能妄想学生能够一刀切齐步走式地学习音乐,不能用“筛选”的方式让那几个会唱会跳的同学为课堂锦上添花,不能用“淘汰”的方式去牺牲音乐课堂里的“后进生”,而要尊重个体差异,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给他们一句恰如其分的点评,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一个自然合适的调整措施,那么那个“最低点”就会成为他的最近发展区的“起点”。
三、在观点交锋处深化,把细节做实课堂上,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会给课堂调控带来麻烦,于是我们就习惯让学生被动地应答。
当听到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表扬、肯定,让这些学生成了“显赫人物”。
但如此一来,也常常意味着其他的同学可能越来越因为他们的突出表现,而置于被动旁听的地位。
其实学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原因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契机,在学生观点的交锋处、在思维的差异处把细节做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在疑难困惑处点拨,把细节做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障碍和问题加以筹划。
换句话说,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也不要急于求成。
一堂好课并非一定要“行云流水”!有时候我们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引起矛盾,将学生的思维几乎是“逼入绝境”,给自己制造“小麻烦”。
让“疑问”或“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然后大胆地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理由,而在顺势点拨的过程中真正地让学生听懂音乐。
课堂因“意外”而美丽——感悟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因“意外”而美丽——感悟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较好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发展观。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总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的状况,课堂的真实教学情境同预设的音乐课时教学计划之间总会产生某些偏离。
在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教学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如果能巧妙、灵活地利用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能促进学生的新知识、新智慧、新激情在课堂中动态生成,进而较好地体现音乐的创造性发展价值。
标签:音乐课堂;动态生成《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
教学中,若能创造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并将其用于课堂,服务于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出彩。
一、巧用疑问促生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学习。
而动态生成性的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有针对性性地深入探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1.在问题中生成学生是好问、好学的,他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是学生思维的产物,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果能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不再麻烦好妈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来编创歌词。
这时,突然有个男孩子举手了:“老师,我妈妈在外地工作,没有跟我住在一起,我没有麻烦妈妈。
”孩子的话让我愣了一下,这时,旁边接二连三地又有声音响起:“是呀,老师,我也没有跟我妈妈一起住,我跟我阿姨住……”“我跟我爷爷奶奶住……”学生的话把我难住了,怎么办呢?于是我让孩子们想想,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时有个孩子举手了:“老师,我觉得可以把‘妈妈’两个字改掉,跟谁住就唱谁。
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动态生成

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动态生成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所谓“动态生成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构建音乐课堂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我们教师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一、策划开放的预设,是动态生成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这里的预设是一种多策略的准备,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
应根据自己对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综合技能、个性特征等多方面预先作深入的了解,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几个不同的教学板块,根据课堂情形随机变化。
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产生多种多样的问题,因为有了事先的预设准备,教师也不会束手无策。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弹性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弹性要求。
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音乐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因此,在制定开放性教学目标时,除了共性目标外,其他目标要因人而异。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有弹性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
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点,对教学内容作弹性预设,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3.问题的设计要开放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
二、营造宽松的环境,是动态生成教学的保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努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浅谈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动态生成

2019摘要:新课改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
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节奏积极作用,广泛开展节奏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参与到节奏训练中,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受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进行大胆创新尝试,改变陈旧的训练形式,从微观视角切入,丰富音乐节奏训练形式,为高效课堂的生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动态生成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非常有必要。
节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训练对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积极作用。
为确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节奏学习中存在的短板,设计多元节奏训练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节奏热情,实现音乐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一、舞蹈编排,凸显节奏教学特征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它是音乐节奏的源泉,旋律必须依附节奏而存在。
”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节奏教学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
小学阶段,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面对枯燥乏味的节奏训练,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给节奏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采茶舞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光,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凸显了江南音乐特点。
教学伊始,教师首先播放江南风景图片并让学生聆听歌曲,学生对歌曲内容和节奏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舞蹈编排。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不仅要展现舞姿的优美,还要利用手、头、脚、臀等身体部位,展现歌曲节奏。
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其中。
有的学生编排的舞蹈舞姿优美,主要借助上半身表现歌曲节奏,而有的学生则用踢踏舞的形式编排舞蹈,主要用手和脚来表现。
教师巧妙利用小学生爱表演、爱表现的特点,借助舞蹈编排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魅力,增强了节奏教学的趣味性。
研修文档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研究

研修文档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研究初中音乐是培养学生良好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动态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本文将探讨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并介绍教学设计、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一、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概念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将此理念应用于音乐教学领域,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觉、演奏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确定音乐教学的目标。
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
2.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学科标准和教材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单元或主题,涵盖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教学资源的利用通过利用教学资源,如教材、音乐录像、音乐软件和乐器等,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
三、初中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实施方法1.创设情境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音乐欣赏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亲身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2.提供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可以是独立完成的作业或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和经验。
动态生成绽放音乐课堂别样精彩

动态生成绽放音乐课堂别样精彩【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关键词】动态生成敏锐反馈“生成”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动态生成”观是着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她提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有生成性的特征。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
”预设,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但绝不是只有周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作为教师,以往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在研究课、公开课,为免节外生枝,为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案的精彩设计,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可能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初中音乐“动态生成”实施策略探究

初中音乐“动态生成”实施策略探究近年来,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其中“动态生成”在教学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究初中音乐“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动态生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定义。
所谓“动态生成”,即通过音乐学科中师生的互动,将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性发挥到最大,形成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实施“动态生成”。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策略和方法:1.问题导向的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和目标设定问题,并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法。
2.创造性的任务:通过给予学生创造性的任务,鼓励他们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或演奏一段乐曲,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编写一首歌曲或演奏一段乐曲,通过相互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或举办音乐比赛,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演出来展示他们的才艺。
5.运用科技手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创造和实践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软件或应用程序来教学,让学生通过制作音乐视频或音频进行创作和表演。
除了以上的策略和方法,还有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实施“动态生成”的教学。
例如:1.音乐创作比赛: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创作比赛,让他们创作和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音乐剧表演:组织学生编写剧本、排练和表演音乐剧,培养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创造力。
初探小学音乐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

初探小学音乐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黄舒琴所谓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会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然而不少音乐老师常常会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教案上,尤其是在上公开课时,害怕节外生枝,有时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
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关注音乐课堂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动态生成的前提动态生成的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的支持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为主,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
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讲授与听讲,而是鲜活生动的互动与交流。
1.巧设情景,引发生生“冲突”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往往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生生之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学生更多的思维火花,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生生间的争辩,不断生成课堂教学资源。
在教学二年级《时间像小马车》-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电脑显示的是小钟表和小马车赛跑),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生:“小闹钟和小马车在赛跑。
”、“看到小闹钟就想到时间,时间跑得快,就像小马车一样。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策略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小学音乐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策略通用版音乐课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素质的一门课,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孩子们音乐素质、放松孩子心情的课程。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也面临改革,构建小学音乐的动态生成课堂是新基础教育观的内容之一。
动态生成课堂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旨在完成教学计划,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动态性。
这样就使课堂教学变得古板、枯燥,不利于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
动态生成课堂针对传统教学课堂有什么特点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小学音乐动态生成课堂的教育理念(一)什么是动态生成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出现了一些超出教师的教学计划之外的问题和信息,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造成的,针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由于自身差异表现出来的反应不一样。
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动态生成课堂表现在教师在教孩子们唱歌时。
有的孩子可能会不唱或者跑调,这是影响教学进程的消极因素;有的孩子可能会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建议,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在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想发展。
总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教师对于音乐课上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形成不脱离原有轨道的新的教学系统,这就是小学音乐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
(二)动态生成课堂的特点1.教师“编制”教材。
教师“编制”教材不是指教师对教材随意地编制改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按图索骥的复述教案内容,而是根据突发状况,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计划,在不影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少一些教学内容。
但目标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是课堂中传授音乐知识的主体,教师的应变能力对生成动态课程有重要的作用。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音乐课是一门相比较而言轻松愉快的课程,不像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一样死板,音乐课应该成为孩子们愉快的精神享受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
音乐(心得)之多元互动 体验内化——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动态学习

音乐论文之多元互动体验内化——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动态学习[内容提要]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给我们的教学以全新的前景,音乐教学必然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尽管我们大量的老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因长时期传统因素的禁锢,我们自觉不自觉中难以改变某些落后的教学方式。
本文试就自己在音乐教学中所实施的动态学习来谈谈感想。
[关键词] 多元互动体验内化动态学习一、研究背景:走进现在的中学音乐课堂,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角色并没有转变或没有完全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仍然在支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在这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活动,学还受制于教,音乐课堂仍有一部分同学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注意力不集中,音乐课内活泼不足、严肃有余,课外却时常传来他们悦耳的歌声,课内课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要改变上述现象,教师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开展课改以来,笔者开始尝试打破音乐学科的传统教学,并引入动态学习。
此笔者提出教学的多元互动,教学过程的体验内化来谈自己在实施探究性教学中的动态学习。
动态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含艺术学科)领域里,以开放的形式、立体化的学习平台,提倡一种体验和内化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掘创新潜力,并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新方式。
动态学习改变了过去偏重于记忆和理解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形成了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激扬个性和善于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解决笔者开头所谈到的音乐课堂中不该出现的问题。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动态学习的必要性1、化被动为主动,2、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因此,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会形成怎样的学习习惯,以怎样的方式学习。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及浅层次的理解,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论音乐教材内容的动态生成

论音乐教材内容的动态生成摘要:教材不只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用书,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教材内容不只是静态的知识体系,也是一个持续生长和开放的“生态系统”,更是教师与学生以预设的文本为中介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教师教学只有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才能选择丰富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生成多重价值的音乐教材内容,捕捉“非预期”因素的音乐教学事件,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教材内容动态生成教材开发一、教材内容动态生成的涵义无论是基于传统教材观,还是现代课程资源视野下的教材开发与使用,作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以及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评判课程改革实效性的主要依据。
(一)教材不只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用书,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而是为开展教学活动使师生互动产生知识而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
作为范例,教材不只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用书,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中诸多例证中的一部分。
教材的作用在于以它所提供的范例为情景,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结论的同时,形成某种基本的观念和思想。
某一种观念和思想形成的范例和途径是多样的,但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存在,知识的掌握和观念的形成可以选用不同的范例、采用不同的路径。
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应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元素,凡是符合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任何素材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
纳入教材内容范畴的范例不是唯一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
这是教材内容动态生成的最基本的涵义。
(二)教材内容并非凝固不变的文字符号,而是师生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从呈现方式来说,教材具有确定性特征,即学习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组织等相对固定。
但在使用过程中,教材又明显具有不确定性。
这是因为,教材内容不是独立于学习主体外,以客观真理的姿态摆在学生面前、等待学生去掌握的凝固不变的文字符号,而是必须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主动建构、感悟和体验,才能获得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单 位 , “ 盼 台 湾 早 日统 一 ” 主 题 , 体 创 作 一 个 音 以 期 为 集 科 学 方 法 , 究 性 地 获 得 科 学 概 念 , 逐 步 形 成 探 究 能 力 探 并
和科 学态 度 。利 用 探究 学 习 的方 式不 断 地 提 高学 生 运用 知 识 的能 力 , 解 知识 点 , 就 要求 地 理 教 师积 极 引 导学 理 这 生 进 行 自主 探 究 以 达 到 提 高 其 探 究 能 力 。 学 生 自主 、 作 、 究 学 习 是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一 种 合 探 重 要 学 习 方 式 。 效 的 自主 、 作 、 究 学 习 , 够 唤 醒 学 有 合 探 能 生 沉 睡 的潜 能 , 活 封 存 的 记 忆 , 启 幽 闭 的心 。 课 堂 激 开 使
活 动 .教 师 可 采 取 在 弹 性 预 设 中孕 育 、在 对 话 互 动 中 引 发 、 瞬 间 捕 捉 中培 植 等 策 略 进 行 生 成 性 教 学 , 课 堂 焕 在 让
音 乐 教 学 的 动 态 生 成 是 一 项 极 具 创 造 性 的 实 践 活 动 , 有 固 定 统一 的模 式 , 师 应 该 根 据 自身 条 件 、 生 没 教 学 实 际及 教 学 内容 的 特点 等进 行 有 效利 用 和 生发 大体 说 来 , 以采取 以下几 种 方 式 。 可
1在 弹 性 预 设 中 孕 育 生 成 。 .
发 生命 活 力 。 同时 , 正确 处 理好 预 设 与 生成 的 关 系 , 要 把
握 好 生成 的“ ” 度
关 键 词 : 乐教 学 音
预设
动 态生成
“ 事 预 则立 , 预 则 废 ” 课堂 预设 是 教 学 中不 可缺 凡 不 。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 音 乐 教 学 倡 导 生 成 性 教 学 。 生 成 性 教 学 是 指 在 弹 性 预 设 的前 提 下 , 教 学 的 展 开 过 程 中 由 教 在 师 和 学 生 根 据 不 同 的 教 学 情 境 自主 建 构 教 学 活 动 的 过 程 。 反 对 的是 教 师对 学 生 的一 味 “ 造 ”强调 教 学 的过 它 塑 , 少 的 重 要 一 环 , 为 教 学 首 先 是 一 个 有 目的 、 计 划 的 活 因 有 动 。新 课 程 理 念 指 导 下 的 课 堂 教 学 .不 是 要 求 教 师 放 弃 “ 设 ” 只 是 要 求 教 师 预 设 的 教 学 环 节 不 再 那 么 “ 满 ” 预 , 饱 . 而 是要 富有 弹性 , 究 艺 术 。 师对 课 堂教 学 的预 设 不是 讲 教
北 走 向 的 特 点 ,再 根 据 其 位 置 位 于 秦 岭— — 淮 河 以 南 , 得 出 一 月 黄 河 普 遍 有 结 冰 期 的 现 象 。 开 春 时 节 由 于 南 北 纬 而 度存 在 差 异 , 致河 流 解冻 出现 高 纬度 迟 、 纬 度 早 的特 导 低 点 , 因此 出 现 河 流 上 游 冰 水 拥 堵 在 高 纬 度 河 段 的 现 象 形 成 凌 汛 。课 堂上 教 师可 做 逐 步 引导 由学 生 自己分 析 获得 结
效 率大 大 提 高 。 理 教 师 在新 的课 程 环境 下 . 须 积极 营 地 必 造 适 合 学 生 进 行 合 作 学 习 的 环 境 ,时 刻 把 握 以 学 生 发 展 为 本这 根 主线 , 们 的课 堂教 学 才 能焕 发 出 生命 活 力 , 我 才 能 让学 生 在探 究 中 自主学 习 , 探 究 中合作 与交 流 合作 。 在
207 -,刊 夫敖赞 0- P-旬 1 l ̄  ̄ - g
音 乐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动 态 生 成 略 论
朱 晔 பைடு நூலகம்
( 通 市跃 龙 中学 , 苏 南 通 南 江 摘 要 : 乐 教 学 的 动 态 生 成 是 一 项 创 造 性 的 实 践 音
一
260 ) 2 0 0
、
音乐 教 学 中动 态 生成 的路 径 选择
程性 , 出教学 个性 化建 构 的成 分 , 求 学 生 的生命 成 长 , 突 追
是 一 种 开 放 的 、 动 的 、 态 的 、 元 的 教 学 形 式 。 … 乐 互 动 多 音 教 师 在 教 学 中应 该 如 何 来 面 对 “ 设 ” “ 成 ” 对 相 辅 预 与 生 这 相成 的 矛盾 统一 体 。 该 采 取 怎样 的教 学 策略 , 现教 学 应 实 设 计 与课 堂 教学 的和 谐共 振 , 是 一个 重 要 的议 题 。 这
为 了 限 制 其 生 成 性 ,而 是 为 了 使 这 种 生 成 更 具 方 向性 和 成 效 性 。 如 教 学 《 子 之 歌 》 课 , 在 设 计 教 案 时 作 了 例 七 一 我 精 心 的预设 : 上完 《 子之 歌 》学 生 充分 感 受 了期 盼祖 在 七 ,
国统一 的迫 切心 情 和愿 望后 .提 出创 作要 求 —— 以小 组
高 。 代 教 育心 理 研究 指 出 , 生 的学 习过程 不 仅 是一 个 现 学 接受 知 识 的过 程 , 且 是 一个 发 现 问题 、 析 问题 、 决 而 分 解 问题 的过程 。 个 过 程 一方 面 是暴 露 学 生产 生各 种 疑 问 、 这
困难 、 碍 和 矛盾 的过程 , 一方 面 也 是 展示 学 生 发展 聪 障 另 明 才 智 、 成 独 特 个 性 与 创 新 结 果 的 过 程 。教 师 应 组 织 学 形
生 自主 学 习 , 学 生 主 动 地 参 与 知 识 获 得 的 过 程 , 步 培 让 逐
养 其 探 究 能 力 。 课 堂 上 应 充 分 利 用 相 关 材 料 组 织 学 生 自 在
我 阅读 、 解 和提 升 。如 学 习 黄河 时 , 师提 供 黄河 流 域 理 教 图 、 国 一 月 平 均 气 温 图 等 材 料 , 织 学 生 分 析 黄 河 发 生 我 组 凌汛 的原 因 。学生根 据 黄河 的形 状 “ ” 形 , 现河段 南 几 字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