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右图的雕塑是某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
据此判断,
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3.陈旭麓先生评价鸦片战争时这样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从古老过渡到了近代
C、中国是被迫走进近代历史的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
5.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李鸿章
7.1889年5月,出使美国的清朝政府大臣张荫恒奏请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旗面黄色为满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龙则象征皇帝,这面国旗于1900年在全国开始悬挂,直至清朝灭亡,黄龙旗在全国悬挂之际,正值国家危难之时。
这里的“国家危难”是指()
A、鸦片战争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9.右边文字为李明同学关《辛丑条约》影响所做的课堂笔记。
如对其进一步充实,最合适的应是()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1.“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
这上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2.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洋务泒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
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材料来自()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14.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段政权
15.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A、林则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16.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
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
A、新中国成立
B、国民政府垮台
C、中华民国成立
D、南京获得解放17.“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事件()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9.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20.右表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
探索。
请按提示在表中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21.某年某天早晨,北京的五大妈出门买菜,刚上街就碰到一队群情激愤的学生打着旗帜,高呼口号在街上游行,其中可听到这么一些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王大妈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你知道吗()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2.1913年7月1日,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结果是孙中山榜上有名。
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的原
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得到社会的普遍响应
B、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D、任黄埔军校总理,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3.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塑像,他们
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
这座塑像是纪念()
A、南昌起义
B、湘赣边秋收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红军长征胜利24.“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泒的第一枪
B、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25.下列各项不能反映新民民主义革命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革命军在街头剪辫子
C、北伐军进攻武昌
D、秋收起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泒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3分)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
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
搞倭英雄的名字。
(2分)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的哪一条款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分)
(4)结合以上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2分)
27.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也由此拉开了大幕。
10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求索与奋斗,告别了曾经的苦难,正以崭新的面貌融入世界。
阅读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回答问题。
探究篇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
……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1分)从戊戌变法政治和经济主张后,维新泒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
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
当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农村的时候,国民党正在城市发展资本主义,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一批国民党高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榨取和掠夺,逐渐成为新的官僚兼买办的资本
家。
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依然矛盾重
重,危机四伏。
(2)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分别代表了什么利益?(2分)“国民党统治的十年,经济垄断,政治独裁,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句话中“中国社会的性质”指的是什么?(2
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B C C D D D A B C A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D B D A D D A B C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4分,共25分)
26.(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戚继光
(3)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落后就要受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答出其中一点或与题意相符即可得分。
27.(1)自强,求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2)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中国国民党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