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1课题三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2 课题一
完时,将铝条伸入装有O2的集气瓶 (1)氧气的浓度较小;(2)反应
中(瓶内盛少量水),观察现象
物的接触面积小
11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破坏铝表面氧化膜的方法有:①用砂纸擦;②用NaOH溶液浸泡;③ 1.取3片铝片,将其中两片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用稀酸浸泡
现象:①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②产生气泡,并逐渐加快,铝片
2.从烧杯中选取2粒形状规则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
细线轻轻系好 培养明矾
Cu(OH)2+2H+
的实验 3.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 mL 0.5 mol·L-1的 现象:无明显现象
探究
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 4.取上一步中的铝片,用水冲洗后,放入盛有3 mL 6.0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1~2 min后取出铝片,洗 净,放入20 mL 0.5 mol·L-1硫酸铜溶液中
4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2)化学性质
5
@《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钝化
@《创新设计》
6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2.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____白_色固体,_____难溶于水,有很高的______熔。点 ②化学性质
@《创新设计》
7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2)氢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 __白__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___吸__附_性。 ②化学性质 Ⅰ.
上下翻滚;③继而产生蓝色沉淀;④混合液温度升高。请用相关方
2.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 mL 0.5 mol·L-1的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检测卷(三)
专题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溴水中提取单质溴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有醛基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
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来做萃取剂,A项正确;新制Cu(OH)2悬浊液能够与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可检验出来,B项正确;纸层析实验中,试样点若浸入展开剂中会溶解在展开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正确;醋酸和CaO作用生成盐,蒸馏可蒸出乙醇,D项正确。
答案 C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能将Fe2+氧化为Fe3+,因此一些不法奸商为使腌肉制品的色泽更吸引顾客,用超量的亚硝酸钠(NaNO2)腌制。
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氯化钠相似,也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导致中毒的事件。
下列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B.品尝味道C.用水溶解D.分别溶于水测其pH答案 D3.某混合气体G中可能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CuSO4,b:澄清石灰水,c:灼热CuO,d:碱石灰,e:品红溶液,f: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剂可将其一一验出,检验的正确顺序是()A.G→a→e→b→f→d→cB.G→c→d→b→e→f→aC.G→a→e→f→b→d→cD.G→b→e→f→a→d→c解析通过分析题意,先确定四种气体检验的先后顺序为:先验H2O,再验SO2,除尽SO2后再验CO2,最后除尽CO2后验CO。
答案 C4.下列各组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A.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B.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C.NaBr、HCl、KCl三种溶液D.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解析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HCl和Na2CO3两种溶液,剩余的是NaCl和NaNO3两种溶液,需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三种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鉴别出HCl,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C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颜色加深,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反应使溶液呈蓝色,剩余的为淀粉,选项D符合题意。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2 专题整合提升
@《创新设计》
专题二 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化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节约性”等基本原则。
8
@《创新设计》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硫酸,宜用稀硫酸。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理加快反 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硫酸。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要用浓 磷酸。 (2)与反应进行、停止有关的问题。 制CO2,不宜用H2SO4。因为生成的微溶物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 进行。
4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时应遵循 (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4)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2.迅速、准确地解答探究性实验设计题的方法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 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胶、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 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记录数据和现象: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 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7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高三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 S 32Cl 35.5K 39 Mn 55 Fe 56Cu 64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Na2O B;Ca(OH)2C;HClO D;K2CO32;下列仪器名称为“蒸馏烧瓶”的是A; B;C;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镁B;酒精C;硫酸铜D;食盐水4;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A;牛奶B;蔗糖溶液C;泥浆水D;氢氧化铁胶体5.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甲醇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碘酸钾可用作加碘食盐的添加剂C;碳酸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7;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FeCl3+Cu===CuCl2+2FeCl2B;2HClO 光照2HCl +O2↑C; CO +CuO=====△CO 2+Cu D;2Mg +CO 2点燃2MgO +C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C;CH 4的球棍模型 D;乙醛的官能团 -CHO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是A;NaOHB;Na 2CO 3C;NaClD;NH 310;下列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合理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和CO 2B;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C;用Ba(OH)2溶液鉴别NH 4Cl 、(NH 4)2SO 4和K 2SO 4 D;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溴水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 188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C;CH 3COOH 和CH 3COOCH 3互为同系物 D;C 6H 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 2 + 2OH -=SiO 32- + H 2O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O 32-+ Ba(OH)2=BaCO 3↓+2OH - 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 2++O 2+4H +=4Fe 3++2H 2O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l 2+ 2OH -=ClO - +Cl -+H 2O13;Q 、X 、Y 和Z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浙江省学考选考高2020届高2017级专题十七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合成
→ ������CH2—CH������CH—CH2������
( 3) 共聚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发生的加聚反应。 例如:
催化剂
nCH2 ������CHCH3 +nCH2 ������CH—CH������CH2
→
������CH2 CH CH2 CH������CH CH2 ������
CH3
加聚反应的特点:高分子链节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生成
10
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较难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017.11,26
6
简单有机物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易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017.11,32
10
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较难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017.4,26
6
简单有机物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易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专题十七
高分子化合物与有机合成
真题多维细目表
考点
浙江真题
涉分 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合成与 有机推断
关联考点
题型 难度 试题结构
核心素养
2019.4,26
6
简单有机物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易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019.4,32
10
有机合成与推断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填空 较难 设问递进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 ������
������ ������
考点一 高分子化合物
低频考点
一、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概念
1.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
2.聚合度( n) :链节的数目称为聚合度,用“ n” 表示。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检测卷(四)
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闵恩泽教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限度。
答案 C2.下列实验或生活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的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制取乙炔C.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高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包装袋中加入硅胶、硫酸亚铁解析C项,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随着热量的散失,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错误。
答案 C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性比Fe3+的强,其还原性比Fe2+的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减小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解析结合题给两个化学方程式,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得:H2O2的氧化性>Fe3+的氧化性,H2O2的还原性>Fe2+的还原性,A错;2H2O2===2H2O+O2↑,分解过程中,Fe2+作催化剂,溶液pH不变,B错;H2O2分解,Fe2+作催化剂,Fe3+是中间产物,二者总量不变,C错;因为Fe2+可导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D正确。
2019年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1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考试专用)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用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2.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的原理及操作。
3.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
4.晶粒生长的条件。
1.结晶原理从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一般要经过下列步骤: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晶核的发生→晶体生长等过程。
制取饱和溶液是溶质结晶的关键,下面应用溶解度曲线加以说明。
图中曲线S 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P 表示未达饱和时的溶液,使这种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从而析出晶体的方法有两种:(1)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P 点所表示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即变成S 曲线上的A 点所表示的溶液。
在此时,如果停止蒸发,温度也不变,则A 点的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溶质不会由溶液里析出。
若继续蒸发,则随着溶剂量的继续减少,原来用A 点表示的溶液必1.理解实验室中制取硝酸钾的原理——水溶液中利用离子相互反应和溶解度的差异来制备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原理和步骤。
2.学会利用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
3.学习减压过滤,了解热过滤。
4.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溶解、过滤、加热蒸发、结晶等常用实验操作。
———————实验要素先知道需改用A′点表示,这时的溶液是过饱和溶液,溶质可以自然地由溶液里析出晶体。
(2)若溶剂的量保持不变,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假如P点所表示的不饱和溶液的温度由t1℃降低到t2℃时,则原P点所表示的溶液变成了用S曲线上的B点所表示的饱和溶液。
在此时,如果停止降温,则B点的溶液处于溶解平衡状态,溶质不会由溶液里析出。
若使继续降温,由t2℃降到了t3℃时,则原来用B点表示的溶液必需改用B′点表示,这时的溶液是过饱和溶液,溶质可自然地由溶液里析出晶体。
2.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1)选择适宜的溶剂在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原理。
2019年12月浙江省学考选考高2020届高2017级绿色联盟12月联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级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Cu 64 Fe 56 I 127 Ba 137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属于IIIB族元素。
B.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C.作为激光发射材料的红宝石又称刚玉,其熔点很高,可用于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
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反应。
2.对下列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Cl2、ClO2、O3和Na2O2等都具有强氧化性,均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B.稀硝酸具有酸性,可除去铜制品表面的铜锈C.乙烯可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高温D.反应:3C + SiO2 == SiC + 2C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B.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再蒸馏的方法C.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D.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应沿试管壁小心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铜粉:Cu + H2O2 + 2H+ = Cu2++2H2O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 AlO2—+4NH4++2H2O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 = NO3—+NO↑+H2O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 = H2SiO3↓+SO3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实化合物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该分子中存在独立的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B.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2,2,4,4,5-五甲基-3,3-二乙基己烷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蛋白质、甘油、乙酸和乙酸乙酯D.分枝酸结构简式为,可与乙醇、乙酸、氢氧化钠反应,且1mol分枝酸最多可消耗3mol 氢氧化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2019年12月浙江省学考选考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化学答案 第1页 共1页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化学参考答案17.(6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
(1分)(2)VOCl 3与TiCl 4的沸点接近。
(1分) (3)Al(OH)3 (1分)(4)防止镁、钛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
(1分)(5)TiO 2+2C +2Cl 2 TiCl 4+2CO,(1分) >(1分) 18. (10分) (1)Na 3NO 4,(2分) (2分)(2)NO 4-;(2分) 2H ++NO 4-+2Fe 2+=NO 3-+2Fe 3++H 2O (2分)(3)将两种固体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AgNO 3溶液,均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的是NaCl ,沉淀溶解的是NaNO 2。
(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9.(14分) (1)高温,(1分)-90.6 (1分)(2)①BC ;(2分)②提高CO 的转化率;H 2过量太多,原料气利用率降低。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3)①减小,(2分)②1/60或0.017,(2分) ③(对称给1分,交点纵坐标50给1分)(2分)(4)Cu+2Cl -- e-=CuCl 2-(2分) 20.(10分)(1)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1分)(2)柠檬酸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Fe 2+被氧化;(1分)pH 太低,H +会与甘氨酸反应,不利于甘氨酸亚铁的生成,pH 太高,会生成Fe(OH)2沉淀。
(2分)(3)减少甘氨酸亚铁的溶解,促使结晶析出。
(2分) (4)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缓慢冷却至室温。
(2分) (5)22.40% (2分) 21. (12分)(1)氯原子、羧基(2分) (2)AC(2分)(3) (2分)(4) (3分) (5)(第一步1分,第二步1分,后三步1分,或其他合理答案。
)。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高考化学复习浙江省学考选考微专题(一)
1.解题要领必备解答工艺流程综合题的关键是分析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需要宏观把握整个流程,可针对问题分析细节,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弄清。
总体方法:关注箭头的指向(聚焦局部,箭头指入——反应物,箭头指出——生成物)、前后追溯物质(放大局部)、考虑反应实际(物质性质、试剂用量)。
2.识记化工术语3.常见操作的答题考虑角度1.(2019·全国卷Ⅰ,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1)NH4HCO3+NH3===(NH4)2CO3(2)SiO2、Fe2O3、Al2O3KSCN(3)一元弱将硼元素转化为H3BO3,促进析出(4)2Mg2++3CO2-3+2H2O===Mg(OH)2·MgCO3↓+2HCO-3(或2Mg2++2CO2-3+H2O===Mg(OH)2·MgCO3↓+CO2↑)溶浸高温焙烧解析(1)硫酸铵溶液中存在平衡:NH+4+H2O NH3·H2O+H+,硼酸镁能与水解出的H+反应,促进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一水合氨浓度增大,因溶液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浓度增大,促进NH3·H2O分解产生NH3。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6 课题一
5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3.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原则:变色要明显、灵敏,且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尽可能与恰好完全反应时的pH接近。 因此 (1)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_____甲__基_或橙______酚。酞 (2)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如_____)甲;若基反橙应 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如______)。 酚酞 (3)石蕊溶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紫色与蓝色不易辨别),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 示剂。 (4)常用的指示剂本身多是弱酸或弱碱。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 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一般用______滴2。~3
9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4.取待测食醋溶液 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V mL(V值在25.00左右)待测食醋到洗净的__锥__形__瓶中,加2~3滴 ___酚__酞溶液。读取滴定管中食醋的刻度数据,记录为待测食醋体积的终读数。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将盛有待测食醋的锥形瓶置于碱式滴定管下,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使滴定管内的 NaOH标准溶液滴入锥形瓶中,边加边_____锥摇形动瓶。将要到达终点时应______加减入慢碱 液的速度,当溶液的颜色_________变__为__粉__红__色__且__在__半__分__钟_,内即不达褪到色滴定终点。静置后,读 取NaOH标准溶液的刻度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终读数。
3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一、知识预备 1.食醋的总酸含量及其测定
食醋的酸味主要来自其中的_醋__酸__等有机酸。食醋总酸含量是指每100 mL食醋中含酸 (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_____酸。度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 g/100 mL。 利用__滴__定__分__析___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如果测量出 恰 好 中 和 时 二 者 的 ___体__积__, 可 测 定 食 醋 的 总 酸 含 量 。 滴 定 时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__N_a_O__H_+__C__H_3_C_O__O__H_=_=_=_C__H_3_C__O_O__N_a_+__H__2O___。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1 课题一
注意:检验碘元素应取少量样品,不要向所有滤液中直接加淀粉溶液,否则后续实验将无 法操作。
13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点拨二、萃取和分液 1.适用范围
(1)萃取:分离液态物质。 (2)分液:将Hale Waihona Puke 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14
@《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10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1.灼烧干海带 (1)灼烧干海带的目的是去掉海带中的有机物,便于用水溶液溶解海带中的碘化物。海 带的灼烧要充分,否则会降低碘的提取率。 (2)灼烧海带时用到的仪器有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 (3)注意事项:热坩埚不能放在桌面上,应将坩埚和玻璃棒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8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4.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流程图
@《创新设计》
有关反应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C__a_2_+_+__C_2_O__=_=_=__C_a_C__2O__4_↓。
9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点拨一、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流程
@《创新设计》
11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2.I-的分离及氧化 (1)将海带灼烧后,在灰分中加入水浸取,过滤后可得到含有I-的滤液。滤液中还有多种 可溶性无机盐,直接将碘化物与这些无机盐分离比较困难,可以用适量的Cl2、H2O2等氧 化剂先将I-氧化为I2。 (2)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12
6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6 课题二
3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思考1:表面镀锌的铁皮不易生锈,通称铅铁、白铁。镀锌铁为什么不易生锈呢? 提示 ①在铁的表面起到保护层的作用。②如果镀层破坏,还可以形成锌铁原电池, 铁作正极,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铁受到保护。
4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2.镀锌层厚度的测定 称质量量(与m61-mmo2l)·,L则-锌1盐镀酸层反的应总前体后积铁为皮__的__质__量__(分_V_=,别式m为中1m-ρ为1m、锌2m的2),密两度者,之一差般就为是7.1锌4 镀g·层cm的- 3。 若由已以知上锌两镀式层可单得侧=面2h积S,所为以S(_可_h_测=__),m_锌_12_-镀ρ_S_m层。2单侧厚度为h,则________V_=_。2hS
锌的化学性质比铁_活__泼__,如果镀锌铁皮的锌镀层被破坏,将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 腐蚀,残留的锌镀层作为原电池的____极负,____先被锌腐蚀。将镀锌铁皮放到酸中时,发生 原电池反应,铁皮表面的锌镀层溶解,电极反应式如下: 负极:____Z_n__-__2_e-_=__=_=_Z_n_2_+__ 正极:___2_H__+_+__2_e_-_=_=_=_H_2_↑___ 待锌在酸中完全溶解后,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____减__慢,可以借此判断锌镀层是否反应完 全。
6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思考2:为何将铁片小火烘干而不能高温烘干? 提示 因铁在高温时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若烘干时温度过高,会有部分铁转化 为氧化物而使铁片质量增大,导致实验结果偏小。7来自自主学习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点拨一、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方案设计 1.利用电化学腐蚀原理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7 课题二
14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2)常见的基团保护措施: ①羟基的保护。 在进行氧化反应前,往往要对羟基进行保护。防止羟基氧化可用酯化反应:
@《创新设计》
②羧基的保护。 羧基在高温或碱性条件下,有时也需要保护。对羧基的保护最常用的是酯化反应:
15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③对不饱和碳碳键的保护 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对它们的保护主要用加成反应使之达到饱和。
7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2.乙酰水杨酸粗产品的提取 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___布__氏__漏__斗中。抽滤时用少量 ___冷__水_洗涤结晶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物转移至表面皿上,在 空气中风干。
8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3.乙酰水杨酸的提纯 (1)将粗产品置于100 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 mL _____饱__和__N__a_H_C__O_3,溶加液完后继 续搅拌2~3 min,直到__________没__有__C_O__2_气_为体止产。生 (2)过滤,所得沉淀的主要成分为水杨酸聚合物,用5~10 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 液,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 mL 4 mol·L-1盐酸,将烧杯置于冰水中冷却,即有晶体(乙 酰水杨酸)析出。抽滤,用______洗涤晶体1~冷2次水,再抽干水分。
3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4)疗效: 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热、神经痛等。
4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创新设计》
2.阿司匹林的提纯 在生产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有部分水杨酸聚合成水杨酸聚合物。水杨酸聚合物不溶 于碳酸氢钠溶液,乙酰水杨酸能溶于碳酸氢钠,可据此提纯阿司匹林。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检测卷(一)
专题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蛋白质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即为盐析,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将色素吸附而沉淀,所以A、B、D正确;C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所以得不到油脂。
答案 C2.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
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于水,A溶于水B.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C.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D.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解析因为A、B为有机色素,所以A、B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因此可利用有机溶剂丙酮作展开剂,用纸层析法分离两种色素,因为A的极性比B 强,故A的转移速率慢一些,A在下端,B在上端,D正确。
答案 D3.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蒸馏C.过滤D.纸层析解析萃取法依据的是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差别进行分离的;蒸馏法是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纸层析法是依据性质不同的物质随扩散剂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的;只有过滤是根据微粒大小来进行分离的。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检测卷(六)
专题检测卷(六)(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和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解析滴定操作的顺序为:查漏—洗涤—润洗—注液—滴定。
答案 B2.用0.102 6 mol/L的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22.30 mLB.22.35 mLC.23.65 mLD.23.70 mL解析由题给出的滴定管液面示意图可知,图中每一小格代表0.10 mL,滴定管液面介于22.30~22.40之间,只有B项符合。
答案 B3.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A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用待盛液润洗,故错误;B项,氢氧化钠中和盐酸,c(H+)减小,pH增大,故正确;C项,酚酞遇酸显无色,因此开始时溶液无色,当变成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说明滴定到终点,故错误;D项,滴定到终点,尖嘴部分有悬滴,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增大,测定结果偏大,故错误。
答案 B4.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D.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 mol解析溶液中有单质碘,应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单质碘消失,蓝色褪去,故A错误;Na2S2O3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故B正确;Na2S2O3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故C错误;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2 mol,故D错误。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4课题三
课题三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考报告】知识条目加试要求①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②浓度、温度变化对氯化钴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 ③不同条件下(酸、碱性),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和程度b b b一、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2.特征3.本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改变条件时,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平衡建立的过程。
2.实质:外界条件改变,使旧化学平衡中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使v (正)不等于v (逆)。
3.移动方向⎩⎨⎧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 (正)<v (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平衡规律(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在恒温下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会使平衡向气态物质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4)催化剂:加催化剂只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并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三、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在氯化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二氯化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并呈现不同的颜色。
四、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1.影响因素:H+或OH-对酯的水解都有催化作用。
乙酸乙酯的水解方程式为:CH3COOC2H5+H2O H+CH3COOH+C2H5OH。
2.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无色乙酸乙酯层体积几乎未变乙酸乙酯水解很慢无色的乙酸乙酯层几乎消失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无色乙酸乙酯层体积变小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程度小点拨一、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建立的实质是v(正)=v(逆),因此只要是外界条件改变导致v(正)≠v(逆),化学平衡都会发生移动。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创新设计选修6浙江省学考选考专题检测卷(七)
专题检测卷(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7分)某兴趣小组按下列方案完成“由含铁的久置的废铝片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步骤①:取一定量的废铝片样品,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步骤②:边搅拌边向步骤①的滤液滴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产生白色的Al (OH)3沉淀,静置、过滤、洗涤;步骤③:将步骤②中得到的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步骤④:将得到的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操作中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溶液pH=8~9时,检验沉淀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控制溶液的pH=8~9可以得沉淀外,还有更好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学考报告】知识条目加试要求①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取硝酸钾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bbaa②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的原理及操作③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④晶粒生长的条件一、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原理1.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而氯化钾、硝酸钠和硝酸钾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温度降低时,氯化钾、硝酸钠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
本实验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发生不同变化的原理,用NaNO3和KCl通过复分解反应来制取KN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3+KCl=====常温KNO3↓+NaCl。
在NaNO3和KCl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存在Na+、K+、Cl-和NO-3四种离子。
若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缩,将有NaCl晶体析出。
趁热过滤,即可分离出NaCl晶体。
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可使KNO3晶体析出。
经减压过滤分离出的硝酸钾粗产品可用重结晶法加以提纯。
2.结晶和重结晶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其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减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
将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再进行蒸发(或冷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3.影响晶粒生成的条件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率越快,或溶液冷却的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
在实际操作中,常根据需要,控制适宜的结晶条件,以得到大小合适的晶体颗粒。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地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体(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
思考1:如果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该怎样选择结晶条件?提示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小,或溶剂蒸发速率越慢,或溶液冷却得越慢,析出的晶粒就越大。
二、硝酸钾晶体的制备实验步骤1.固体溶解称取NaNO3 20 g,KCl 17 g,加入3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并不断搅拌,使固体溶解,在小烧杯外壁标注液面位置。
用到的仪器:烧杯、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
2.蒸发、热过滤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氯化钠晶体逐渐析出。
当溶液体积减小到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
承接滤液的烧杯应预先加2 mL蒸馏水,以防降温时氯化钠溶液达饱和而析出。
用到的仪器及用品: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滤纸。
3.冷却、减压过滤待滤液冷却至室温,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较干燥的粗产品硝酸钾晶体。
用到的仪器及用品:布氏漏斗、滤纸、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
思考2:冷却、减压过滤得到的KNO3晶体纯度如何?主要含有什么杂质?提示冷却、减压过滤得到的是KNO3粗产品,含有NaCl杂质。
4.重结晶留下约0.1 g粗产品(作纯度对比检验用),其余按粗产品、水的质量比为2∶1混合,配成溶液,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入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
等溶液冷却至室温有大量晶体析出后减压过滤,得到较高纯度的硝酸钾晶体。
5.称量晶体用干燥的滤纸吸干,放在表面皿上称量,并观察其外观。
分别取0.1 g 粗产品和重结晶后得到的硝酸钾晶体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2 mL 蒸馏水配成溶液。
6.检验Cl -向溶液中分别滴入1滴1 mol·L -1 HNO 3溶液酸化,再各滴入2滴0.1 mol·L -1 AgNO 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粗产品、重结晶产品的溶液中产生浑浊的程度不同。
点拨一、硝酸钾晶体制备的理论依据1.化学反应:转化法制备KNO 3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 3+KClKNO 3+NaCl,这是一个平衡移动的过程,利用KNO 3的结晶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
2.制备原理:(1)盐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
可以看出,NaNO 3、KNO 3、NaCl 、KCl 四种盐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NaNO 3、KCl 有明显变化,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急剧增大。
(2)加热蒸发时的一系列变化。
NaNO 3和KCl 的混合液――→加热浓缩溶剂减少――→因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NaCl 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含大量KNO 3少量NaCl 的溶液――→冷却至室温KNO 3溶解度急剧降低析出KNO 3晶体――→减压过滤KNO 3粗产品含NaCl 杂质――→重结晶较纯KNO 3晶体 点拨二、减压过滤减压过滤: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可进行减压过滤。
1.装置减压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
其基本装置如图所示。
2.原理装置中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造成瓶内与布氏漏斗液面上产生压力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吸滤瓶用于承接滤液,安全瓶用于防止水泵中水产生溢流而倒灌入吸滤瓶中。
3.操作方法(1)剪滤纸:取一张大小适中的滤纸,在布氏漏斗上轻压一下,然后沿压痕内径剪成圆形,此滤纸放入漏斗中,应是平整无皱折,且将漏斗的小孔全部盖严。
注意滤纸不能大于漏斗底面。
(2)将滤纸放在漏斗中,以少量蒸馏水润湿,然后把漏斗安装在吸滤瓶上(尽量塞紧),微开水龙头,抽滤使滤纸贴紧。
(3)以玻璃棒引流,将待过滤的溶液和沉淀逐步转移到漏斗中,加溶液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将滤纸冲起。
随着溶液的加入,水龙头要开大。
注意布氏漏斗中的溶液不得超过漏斗容量的2/3。
(4)过滤完成(即不再有滤液滴出)时,先拔掉吸滤瓶侧口上的胶管,然后关掉水龙头。
(5)用搅拌棒轻轻揭起滤纸的边缘,取出滤纸及其上面的沉淀物。
滤液则由吸滤瓶的上口倒出。
注意吸滤瓶的侧口只作连接减压装置用,不要从侧口倾倒滤液,以免弄脏溶液。
如果实验中要求洗涤沉淀,洗涤方法与使用玻璃漏斗过滤时相同,但不要使洗涤液过滤太快(适当关小水龙头),以便使洗涤液充分接触沉淀,使沉淀洗得更干净。
点拨三、粗盐提纯的实验设计思路分析:粗盐提纯步骤:溶解→除杂→过滤→结晶→洗涤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①取样固体溶解加热可加快溶解速度②除SO2-4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稍过量BaCl2溶液以除去SO2-4杂质。
Ba2++SO2-4===BaSO4↓③除Ca2+、Mg2+、Ba2+有白色沉淀生成除去Mg2+、Ca2+、Ba2Mg2+2OH===Mg(OH)2↓、Ca2++CO2-3===CaCO3↓,Ba2++CO2-3===BaCO3↓④中和有少量气泡产生;pH试纸变浅红色除去过量的CO2-3等。
CO2-3+2H+===H2O+CO2↑、OH-+H+===H2O⑤结晶有大量晶体析出⑥检验无明显变化产品中不含SO2-4[典例剖析]请填写下列空白。
步骤操作具体操作步骤现象解释结论等①溶解取20克NaNO3和17 g KCl溶解在35 mL水中,加热至沸,并不断搅拌NaNO3和KCl溶于水后产生四种离子,这四种离子可能组成四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蒸发继续加热搅拌,使溶液蒸发浓缩有________晶体析出③当溶液体积减少到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迅速趁热过滤滤液中的最主要成分为________④冷却将滤液冷却至室温有________晶体析出。
尚有少量的________析出⑤按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得到粗产品硝酸钾晶体(称量为m1)⑥将得到的粗产品硝酸钾晶体溶于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待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称量为m2)⑦检验分别取⑤、⑥得到的产品0.1 g,配制成溶液后分别加入1滴1mol/L的HNO3溶液和2滴0.1mol/L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⑤、⑥产品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1)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有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⑤、⑥步实验得到的产品质量,计算初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损失) (2)步骤③过滤使用了保温漏斗,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过滤装置如下图所示,采用这种装置过滤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NaNO 3、KCl 、KNO 3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 3、KCl 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 3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据此可知,蒸发溶剂首先结晶出的是NaCl,冷却结晶出的是KNO 3;经初次结晶出的KNO 3产品中仍有少量的氯离子杂质,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①NaNO 3 KCl KNO 3 NaCl ②NaCl ③KNO 3 ④KNO 3 NaCl ⑦⑤中有白色沉淀生成,⑥中无明显现象 (1)鉴定得到的产品是否纯净 m 2m 1×100%(2)在热过滤时,防止NaCl 结晶析出(3)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固体当自来水龙头打开时,把装置内部的气体随水流带走,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 [跟踪训练]工业废铁屑表面常有铁锈(成分为Fe 2O 3),并沾有油污。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按以下①~④步骤用废铁屑制备绿矾(FeSO 4·7H 2O)晶体。
废铁屑――→①加NaOH 溶液加热过滤铁屑――→②加一定量稀硫酸不断搅拌溶液(留有少量铁屑)――→③将溶液稍加热趁热过滤滤液――→④冷却结晶绿矾晶体根据该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废铁屑与NaOH溶液共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