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MRI检查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情况比较例(%)
检査方式例数异常正常
脑电图1313(100.00)0(0.00)颅部核磁共振成像133(23.08)10(76.92)
肿瘤标志物检测134(30.77)9(69.23) P0.044
Pl0.042
Pl0.859
注:P为脑电图与颅部核磁共振成像比较检验值;R为脑电图与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检验值;为颅部核磁共振成像与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检验值。
2.2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全部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中均伴有慢波,占比100.00%,尖棘波、6刷发生率分别为38.46%,2
3.08%;全部患者均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占比100.00%,激素治疗占比为30.77%;转归方面76.92%的患者好转,植物状态及死亡发生率为15.38%, 7.69%o见表2。
表2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
项目例数构成比(%)脑电图特点慢波13100.00
尖棘波538.46
8刷323.08治疗人免疫球蛋白13100.00
激素430.77转归好转1076.92
植物状态215.38
死亡17.69 3讨论
免疫性脑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难度,一般釆取包括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颅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多种形式,有学者指出,大部分免疫性脑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脊液异常,可从脑脊液压力、细胞数、蛋白含量、IgG指数等方面予以判断.但是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均包含脑脊液异常,仅通过脑脊液检查难以对免疫性脑炎确诊叫因此,该种检查方式准确性较低,且无法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颅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针对患者大脑组织予以检査,虽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可反映出患者脑组织状态,但免疫性脑炎患者在早期多无脑组织病变,因此颅部核磁检查临床应用效果欠佳。
脑电图是经患者头皮对其脑部生物电位予以放大并记录,可对脑细胞电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在临床中多用于癫痫、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叫
本研究结果显示,13例免疫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中均伴有慢波,尖棘波、6刷发生率分别为38.46%,23.08%。
表明通过脑电图方式予以临床检查,能够全面了解患考脑部疾病情况,效果显著。
应用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更为直观地掌握患者脑细胞电活动情况,极大地增加了免疫性脑炎临床诊断准确率。
本组全部患者均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占比100.00%,激素治疗占比为30.77%。
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脑炎是当前临床常见方案.其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可避免患者发生意识障碍、智力下降等后遗症。
转归方面76.92%的免疫性脑炎患者好转,植物状态及死亡发生率为15.38%,7.69%,充分证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及优势,对降低免疫性脑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脑电图在免疫性脑炎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朴英善.杜阳,张巍,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待点及治疗转归[JL 北京医学,2017,39(5):455-459.
[2]刘洁,罗向东,陈杰,等.自身免疫性脑炎脑电图及诱发电位特点一附8例病例报告[J]癫痫杂志,2017,3(1):33-38.
[3]黄明珠,陈丽真,陈圣根,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分析及脑电图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3):273-278.
[4|毛汕.宋毅军.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卩].天津医药.
2018(4):376-380,450.
[5]高時清.方琪,段晓宇,等.成人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7,42(12):1418-1422.
[6]李静.杨丽娟,李敏,等.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脑电图动态演变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4(2):65-69.[7]崔虹,杨静,郭武玲.等.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53-2555.
(收稿日期:2018-12-09)
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
MRI检查体会
牛建辉
(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2000)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MRI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MRI检查资料,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对结果进行评判。
结果MRI对踝关节骨质、韧带、肌腱及软骨有良好的影像评价,可发现X线平片阴性的隐匿性病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依据,结论对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对早期损伤作出诊断,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磁共振(MRI)检查软骨韧带肌腱
DOI:10.19435/j.l672-1721.2019.08.054
随着磁共振(MRI)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其高分辨率、对比度及对骨骼、关节和软组织良好显示的优势,逐渐得到临床和患者的青睐。
踝关节损伤也越来越多地接受MRI检查,尤其是X线平片阴性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后发现了许多病变,为作者简介:牛建辉,男,本科,主治医师。
早期、全面了解踝关节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促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收集2016年1月一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踝关节MRI检查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60例患者的MRI资料,年龄13岁~55岁,平均年龄33.2岁;其中男36例,女24例,以学生、体育爱好者及业余锻炼较频繁者居多。
所有患者都有明确的创伤史.部分患者有多次创伤史,多以扭伤、运动损伤为主,损伤时间1d~10d,个别病程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以及MRI检查,部分患者行CT检查、关节镜诊治,均有完整的临床诊治资料。
1.2MRI技术本次接受MRI检查的60例患者,采用SIEMENS MAGNETOM ESSENZ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运用关节线圈,患者仰卧位、足先进,线圈包绕患侧踝关节,利用辅助装置加以固定,使患者处于舒适体位,踝关节跖屈约20。
,置于磁场中心,中心线对于胫距关节间隙水平。
常规采用横轴位、斜矢状位、斜冠状位,序列采用PD-TSE-FS-SAG, PD-TSE-FS-COR,PD-TSE-FS-TR A J-TSE-SAG,
T.-TSE-COR扫描,部分病例加扫T2-TSE-timi-SAG, T2-TSE-SAG o
1.3图像分析影像资料由我科MRI资深诊断医师和知名专家远程会诊共同作岀诊断。
2结果
本组病例发现骨质改变28例,MRI显示骨质挫伤,其显示敏感性显著高于X线,表现为骨髓水肿,其中7例发现了骨皮质撕脱。
27例关节软骨损伤,表现为软骨的局限性变薄、信号减低,以及部分软骨缺失;其中12例显示软骨下骨质的损伤、部分呈囊性变。
30例韧带损伤,MRI检查可显示韧带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包含撕裂和部分撕裂,其中23例距腓前韧带损伤,7例跟腓韧带损伤,18例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同时损伤;外侧副韧带7例,下胫腓韧带3例,1例三角韧带损伤。
11例肌腱损伤,其中1例跟腱断裂,2例跟腱炎及周围炎,2例趾长屈肌腱肌腱炎,2例腓骨短肌腱撕裂,4例肌腱的慢性损伤,MRI检査可清晰显示肌腱损伤的形态和信号改变。
几乎全部病例均发现了不等量的关节积液。
3讨论
踝关节是全身第三大持重和运动的关节,由骨与周围的韧带、肌腱共同维持其稳定性,是运动损伤、肌腱及腱鞘磨损、关节退变、骨折脱位和感染的好发部位,在下肢损伤中仅次于髏关节。
踝关节损伤最多见于青壮年,尤其现阶段健身运动广泛开展,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常可遇到,无骨折时,X线及CT检查常无阳性发现,而患者有活动障碍、疼痛等表现,降低了生活质量,也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惑。
MRI检查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更加细化、更加准确,根据MRI结果,医生在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1骨质损伤骨挫伤是由于创伤导致骨髓出血、水肿和骨小梁的细微骨折,也称为隐匿性骨折.在X线平片上常不能发现,在MRI可明确诊断,在T.-TSE-FS及PD-TSE-FS表现为长h、长T2信号,以距骨、跟骨及腓骨小头损伤居多;本组还发现X线平片隐性的皮质撕脱7例。
骨挫伤可能是患者疼痛的惟一表现,反映了损伤的方向和机制,早期诊断可以积极治疗,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3.2软骨损伤主要病变部位在距骨穹隆前外侧、后内侧,表现为软骨挫伤、骨折,继而软骨软化,根据软骨形态、信号分为4期叫I期:损伤累及软骨下骨,可见骨小梁压缩和骨髓水肿,但关节软骨完整。
II期:见软骨下囊变,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部分分离。
UI期:无脱落或无移位的软骨片和(或)骨片周围有液体。
IV期:软骨碎片和(或)骨片剥离移位,进入关节隐窝,形成游离体。
3.3肌腱损伤MRI可以清晰显示和踝关节有关的四组肌腱,分别是前侧组肌腱、外侧组肌腱、内侧组肌腱和后组肌腱,在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肌腱在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低信号。
肌腱完全撕裂时表现为连续性中断,断端有液体信号嵌入,PD-TSE-FS呈弥散高信号;部分撕裂时表现为肌腱增粗,形态不规则,局部连续性中断,内信号不均.PD-TSE-FS呈异常高信号;慢性损伤时,肌腱不规则增粗,在PD-TSE-FS上呈轻度高信号;腱鞘炎时.肌腱形态走行正常或轻度增粗;周围腱鞘积液.PD-TSE-FS和T:WI显示高信号。
本组发现的跟腱断裂患者,经手术后对照,MRI明确诊断;跟腱炎及周围炎、趾长屈肌腱肌腱炎患者,MRI显示均符合腱鞘炎表现;腓骨短肌腱撕裂,MRI显示连续性中断.内部信号异常,其中1例MRI考虑部分撕裂,术后证实完全撕裂;肌腱慢性损伤.MRI均显示肌腱内异常信号。
本组肌腱急性损伤MRI诊断中,符合率近100%。
3.4韧带损伤踝关节有三套韧带组成,内侧三角韧带、外侧韧带复合体、下胫腓韧带复合体,在所有序列中均表现为条状或带状的低信号,损伤时会出现形态和信号的异常改变。
踝关节创伤时常损伤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需要着重观察,根据损伤程度,韧带水肿时表现为韧带形态无明显改变,仅见周围及皮下水肿,韧带边缘模糊;部分撕裂时,表现为韧带增粗,内部纤维不连续,韧带内部在PD-TSE-FS和T2WI 上呈高信号;完全撕裂时,韧带中断•结构消失,形态紊乱;慢性损伤时,韧带增厚或纤细,形态差,PD-TSE-FS上信号不均增高。
3.5关节积液关节间隙内见不等量的积液信号,PD-TSE-FS表现为高信号。
综上所述.MRI在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患者的检出率和显示上有明显优势,敏感性、准确率较高,对临床治疗有着显著的指导作用,结合X线平片及CT检査,可进一步提高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元桂.程流泉.肌肉骨骼磁共振成像诊断(修订)[M].北京:人民军
医出版社,2015:478.
(收稿日期: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