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叶脉书签设计方案
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3篇

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3篇篇一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叶脉书签,留住自然之美”二、活动目的通过制作叶脉书签,让参与者了解植物的叶脉结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提高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选取合适的树叶(如桂花叶、菩提叶等),氢氧化钠、双氧水、颜料、刷子、镊子、旧牙刷、塑封膜等。
2. 场地准备: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确保场地整洁、通风良好。
3. 工具准备:准备好制作叶脉书签所需的工具,如煮锅、托盘、夹子等。
4. 人员准备:安排好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老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活动流程1. 知识讲解:由指导老师向参与者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参与者对叶脉书签有初步的了解。
3. 制作过程:煮叶:将树叶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和水,煮沸后继续煮 10-15 分钟,直到树叶变软。
漂白:将去叶肉后的树叶放入双氧水中浸泡 10-15 分钟,进行漂白处理。
染色:将漂白后的树叶放入颜料中浸泡 10-15 分钟,进行染色处理。
塑封:将染色后的树叶用镊子夹出,放在塑封膜上,用夹子固定好,放入塑封机中进行塑封处理。
八、活动预算1. 材料费用:[具体金额]2. 工具费用:[具体金额]3. 场地费用:[具体金额]4. 人员费用:[具体金额]5.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九、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氢氧化钠和双氧水等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和眼睛。
2. 保护环境: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3. 遵守纪律:参与者要遵守活动纪律,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不要随意离开活动场地。
4. 尊重他人:参与者要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意见,不要随意评价和批评他人的作品。
十、活动效果评估1. 参与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现场访谈的方式,了解参与者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篇一《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一叶一世界,一书一乾坤”二、活动目的通过制作叶脉书签,提高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大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对象]六、活动准备1. 提前采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树叶。
2. 准备足够的氢氧化钠溶液、旧牙刷、染色剂、丝线等制作材料。
3. 准备若干个容器用于浸泡树叶。
4. 布置活动场地,准备展示区和操作区。
七、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向参与者介绍叶脉书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材料分发:将树叶、制作工具等材料分发给参与者。
3. 制作过程:将树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直至叶肉容易去除。
用旧牙刷轻轻刷去叶肉,留下叶脉。
根据个人喜好,可对叶脉进行染色。
用丝线将叶脉穿起来,制成书签。
4. 创意设计: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对书签进行个性化装饰。
5. 作品展示与分享:让参与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八、注意事项1.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提醒参与者保持活动场地的整洁。
3. 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九、活动预算1. 树叶采集费用:[X]元。
2. 制作材料费用:[X]元。
3.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
十、活动效果评估通过参与者的反馈、作品质量以及活动氛围等方面来评估活动效果,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提供经验和改进方向。
篇二《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一叶一世界,书签留记忆”二、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了解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感受自然与手工的完美结合。
2. 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增强参与者对植物的认知和兴趣。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对象]六、活动准备1. 提前采集或准备适量的叶片,如桂花叶、菩提叶等。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设计方案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设计方案以下是 7 条主题为“叶脉书签制作实验设计方案”的内容:1. 准备好树叶啦,就像准备好食材要烹饪一顿美味大餐一样!选择那种叶片比较坚韧的,比如桂花叶。
然后呢,把树叶放在水里煮,哎呀,这不就跟煮饺子似的嘛!煮到叶肉变软,轻轻一刷就能掉的程度哟。
接下来,用小刷子轻轻地把叶肉刷掉,可别太用力把叶脉弄断啦!你就会慢慢看到那美丽的叶脉浮现出来,就像挖掘到宝藏一样惊喜!最后呀,给它染上喜欢的颜色,一个独一无二的叶脉书签就做好啦!怎么样,是不是超级有趣?2. 嘿,先去找片漂亮的叶子呀!就像挑选一件合心意的衣服一样仔细。
把叶子泡进碱水里,这就像是给它洗个特别的澡。
等泡得差不多了,拿出来用软毛牙刷小心翼翼地刷,就好比给它做个温柔的按摩。
看着叶肉一点点掉下来,心里那个期待呀!然后把叶脉晾干,嘿,这不就像等着衣服晾干一样嘛。
再给它美美的装饰一下,哇塞,一个超棒的叶脉书签就诞生啦,你不想试试吗?3. 哎呀呀,开始制作叶脉书签咯!找一片中意的叶子,就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个特别的人一样。
把叶子放入锅中煮呀煮,这时候就像在熬一锅美味的汤。
煮软之后呢,用刷子轻轻刷去叶肉,这感觉就像给它脱去一层旧衣服。
等露出那清晰的叶脉,哇哦,就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
然后呢,把它好好地处理一下,让它成为你的专属珍品,这多有意思呀,你还不赶紧动手?4. 来啦来啦,制作叶脉书签啦!首先就像选宝贝一样选个好叶子哦。
接着让叶子在水里泡一泡,这可是为了让它更舒服呢。
然后加热让它好好享受一番,就像在温泉里一样。
等叶肉变得容易脱落,就开始动手刷啦!就像给它做清洁一样。
看着叶脉越来越清晰,那心情,别提多棒啦!最后装饰一下,多漂亮的叶脉书签呀,你难道不想拥有一个吗?5. 瞧,要开始叶脉书签的制作之旅咯!找一片好看的叶子,这可是关键第一步哦,就像踏上旅途要选对方向。
然后煮叶子,这就像给它加热度一样。
煮好后就用小刷子一点点把叶肉弄掉,这可得有点耐心呀,就像雕琢一件艺术品。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篇一《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之美,制作独特叶脉书签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叶脉书签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2. 增进学生对植物结构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主体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或户外合适场地六、活动准备1. 收集各种适合制作叶脉书签的树叶,如玉兰叶、桂花叶等,确保树叶完整、无病虫害。
2. 准备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学药品,以及双氧水、刷子、镊子、水彩颜料、颜料笔等工具。
3. 划分活动小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和指导。
4. 提前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活动环境安全。
5. 制作活动宣传海报,进行活动宣传和预热。
七、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发放活动资料,包括树叶、化学药品使用说明等。
2. 知识讲解由专业老师讲解叶脉书签的制作原理、树叶选择要点以及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展示一些优秀的叶脉书签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分组实践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将树叶进行挑选和清洗。
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化学药品的比例配制溶液,并将树叶放入溶液中进行煮制,去除叶肉。
用镊子和刷子小心地清理残留的叶肉,使叶脉清晰呈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叶脉进行染色、装饰,制作出独特的叶脉书签。
4. 作品展示与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叶脉书签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和创意。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
对优秀作品的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鼓励学生将制作叶脉书签的经验和乐趣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八、活动预算化学药品费用:[X]元工具和材料费用:[X]元奖品费用:[X]元总计:[X]元九、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化学药品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安全。
2. 提醒学生在煮制和清理树叶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受伤。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将化学药品妥善保管。
“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叶脉书签”的制作成员:班级:一、选题背景和探究意义: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
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
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设有一个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课题 1 的最后,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知识点记忆的一项有趣的课外实验,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们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化学兴趣。
但书中仅提到“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寥寥数语,并没有对合适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条件进一步探究。
二、小组分工:1、xx负责查找整理资料。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xx负责撰写方案。
4、小组检查、讨论并作修改,最终确定方案,然后上交。
三、关键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
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
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3.刷叶肉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能来回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
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3篇

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3篇篇一叶脉书签制作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寄托。
叶脉书签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我们特举办此次叶脉书签制作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
2. 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同学们的耐心和细心。
3.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活动主题“一叶书签,一世界”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五、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准备1. 宣传工作:制作海报、宣传单等宣传材料,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QQ 群等渠道进行宣传,向全校师生介绍叶脉书签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材料准备:准备好制作叶脉书签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树叶、双氧水、氢氧化钠、牙刷、彩色丝线等,并提前将树叶进行处理。
3. 人员安排:确定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场地布置:活动现场进行精心布置,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七、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知识讲解:由指导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对叶脉书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动手制作:同学们领取材料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制作叶脉书签。
制作过程包括树叶的选取、浸泡、刷叶肉、染色、晾干、打孔、穿线等步骤。
4. 作品展示:同学们完成制作后,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5. 评选颁奖:由评委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并为获奖者颁发奖品和证书。
“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叶脉书签”的制作成员:班级:一、选题背景和探究意义: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
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
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中设有一个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课题1 的最后,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知识点记忆的一项有趣的课外实验,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们既能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化学兴趣。
但书中仅提到“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寥寥数语,并没有对合适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条件进一步探究。
二、小组分工:1、xx负责查找整理资料。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xx负责撰写方案。
4、小组检查、讨论并作修改,最终确定方案,然后上交。
三、关键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
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
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叶脉书签”的制作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叶片柔软程度在这3中叶子中最低,叶脉仍较坚韧
叶片较为柔软,叶脉仍较坚韧
刷除叶肉难易程度
非常难,容易刷坏树叶
有点难,可以刷掉一点
较易,可稍用力
最后效果
2【绿化芒树叶】①【鸡蛋花树叶】③【白玉兰树叶】
描述
透明清晰程度非常低,叶脉叶肉难以分离
透明清晰程度较低,叶脉叶肉分离度不够
叶脉叶柄颜色都为淡黄色,剔透清晰,非常美观
图1 树叶浸没在NaOH溶液中 图2 用镊子把树叶夹出来
4.刷叶片:
用镊子取出叶片,静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浸泡3分钟。从清水中取出叶片,放在纱布或其他带孔材料上,在流水中冲刷,刷去叶片中柔软部分,露出白色叶脉。刷叶片的方法是用旧牙刷刷叶肉,刷时先刷正面,按从左向右,从叶柄向叶尖,从主脉向侧脉有序地刷,直至刷掉叶肉;再将叶片翻转,用同样的方法刷,直至只剩下网状脉;平放在塑料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
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3.刷叶肉
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
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及实验条件。
四、实验原理:
1、叶片的构造
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或探究问题实验题目:制作“叶脉书签”探究问题:1.探究最适宜腐蚀液;2.探究最适宜腐蚀液浓度二、实验主要步骤1.叶片处理:选择叶肉较厚较绿、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网状轮廓清晰的大叶榕叶片,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水中约30分钟备用;图1 大叶榕叶片实物图图2 浸泡处理的叶片探究一探究最适宜腐蚀液种类2.配制实验所需溶液:(注: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水分蒸发散失,故在配制溶液中多加少量水)(1)配制500g 6% NaOH溶液:用电子秤称取30g NaOH固体,加略多于470mL水溶解即得;(2)配制500g 6% Na2CO3与NaOH混合溶液:用电子秤称取15g NaOH固体和40.5g Na2CO3·10H2O晶体混合,加略多于470mL水溶解即得;(3)配制500g 6% 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约16mL 98%硫酸溶液,在略多于470mL水的烧杯中边搅拌边沿烧杯内壁加入硫酸,至溶液冷却至室温即得。
3.加热:在电炉上加热所配溶液至近沸腾时,各将2片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
放入叶片10分钟后用镊子取出叶片观察腐蚀情况。
实验装置图:图3 加热装置图4.将腐蚀情况记录在实验现象记录表格中,判断腐蚀效果最好的溶液进行探究二。
探究二探究最适宜腐蚀液浓度5.配制实验所需溶液:(注: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水分蒸发散失,故在配制溶液中多加少量水)经过探究一后,选择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为最适宜溶液。
(1)配制500g 2% Na2CO3与NaOH混合溶液:用电子秤称取5g NaOH固体和13.5g Na2CO3·10H2O晶体混合,加略多于490mL水溶解即得;(2)配制500g 10% Na2CO3与NaOH混合溶液:用电子秤称取25g NaOH固体和67.5g Na2CO3·10H2O晶体混合,加略多于450mL水溶解即得。
6.加热:在电炉上加热所配溶液至近沸腾时,各将2片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
《叶脉书签的制作》

实验七探究性实验设计——《制作“叶脉书签”》一、探究问题的提出“叶脉书签制作”选自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里面的一个家庭小实验,它利用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可腐蚀叶肉的多糖物质,留下较坚韧的叶脉,可成为美观的书签。
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个实验,让学生对碱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制作时间过长,叶脉被破坏等问题。
我小组成员采用控制变量法,将分别从反应时间、碱液浓度、叶子种类、叶子新旧等因素进行探究,以期能得出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反应条件。
二、相关资料查阅综述经过查阅多篇文献:制作书签的过程一般如下:第一步就是选叶。
一张叶片包括一层表皮细胞,叶肉组织,以及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叶脉。
叶脉书签就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因而影响叶脉书签美观的因素就是叶子形态与叶脉形态。
而叶的形态、种类、质地各种各样,因此选取合适的书签成为书签制作成功的重要步骤。
第二步是选取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资料中有简单的、古老的的方法,也有复杂的、需要较贵的原料。
如自然发酵法、碱解法、酶解法,所用材料也比较多样,有氢氧化钠、洗衣粉、沟里的水、土壤处理等。
其中自然发酵法所需要时间较长,酶解法所需要的原料较难获得,而用洗衣粉虽然原料易获得,但据文献资料显示,用洗衣粉煮叶肉,叶肉不容易去除。
所以结合各种因素,碱解法是最合适的方法,实验室中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药品,且它们碱性较强,对叶肉的腐蚀效果也较佳,所需要时间也不会很长。
第三步分析对制作叶脉书签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文献可知,碱溶液浓度大小、煮的时间的长短、树叶的不同类型、清除叶肉的不同方式等因素都对最终的叶脉书签有所影响。
第四步如何确定评定书签好环的标准,在所查文献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标准让我们判断实验所作出来的叶脉书签的好坏,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衡量其好坏的标准。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

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3篇篇一《制作叶脉书签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留住自然之美,制作叶脉书签”二、活动目的叶脉书签是一种具有自然美感的手工艺品,通过制作叶脉书签,我们可以:1. 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耐心和细心。
2. 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结构和生态,增强环保意识。
3. 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机会,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点]四、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五、活动内容及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宣传委员设计并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显眼位置。
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树叶、氢氧化钠、双氧水、牙刷、彩色丝线等。
邀请生物老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担任指导老师。
提前布置活动现场,摆放好桌椅、水盆等。
2. 活动进行时参与者在活动现场领取树叶和相关工具。
指导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将树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去除叶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同学们用牙刷轻轻刷去叶肉,露出叶脉。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叶脉进行染色、绘图或装饰,然后用彩色丝线穿孔,制成书签。
3. 活动后期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叶脉书签,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清理活动现场,将剩余材料和工具整理归位。
六、注意事项1.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煮沸树叶时要注意火候,避免煮过头或煮不均匀。
3. 刷去叶肉时要轻缓,避免损伤叶脉。
4. 染色和绘图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协调,以保证书签的美观。
5.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七、活动预算材料费用:[X]元工具费用:[X]元奖品费用:[X]元其他费用:[X]元总计:[X]元八、活动评估1. 通过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优缺点,以便今后改进。
2. 观察同学们对活动的参与度和热情,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比较活动前后同学们对植物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活动的教育效果。
实验七 叶脉书签设计方案(终稿)

制作“叶脉书签”设计方案11化教4班林小飞20112401039 陈博殷20112401073 戴炜珊20112401087一、【选题背景】1、选题缘由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第一课时“常见的酸和碱”——家庭小实验“制作叶脉书签",是为加强学生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的理解而设置的实验。
家庭实验最大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易行。
实验的成功,还需要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课本中所介绍的实验方法为碱煮法,利用碱的腐蚀性除去叶肉留下叶脉。
采用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0%,当叶片煮至黄色时取出水洗净,刷去叶肉晾干后压平即可。
本实验在课本内容基础上探究不同种类树叶、不同种类碱液、不同碱液浓度、不同染色剂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同时记录制作过程树叶变化,从而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及方法.2、选题意义①加强学生对碱腐蚀性的理解;②通过对家庭实验步骤的强化,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规范意识;③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内容交叉,提升学生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能力;④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化学学科趣味性;⑤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学会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素养。
3、叶脉书签简介叶脉书签即除去叶片表皮和叶肉组织,只由叶脉做成。
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
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
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签了。
二、【实验原理】日常生活中,在水池或水沟中常可以看见腐烂的树叶,用水冲去腐烂的叶肉后出现完整而纹路清晰的叶脉,经过冲洗晒干后,可夹在书本中当书签使用。
这种叶脉的形成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而成,所需时间比较长。
本实验利用加热高浓度的碱液来处理新鲜的叶片,利用的是碱的腐蚀性。
叶脉书签制作活动方案

叶脉书签制作活动方案一、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叶脉书签。
2、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叶脉标本的制作比较简单,只要将叶肉除去,即可留下叶脉。
加热并加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
细胞膜破裂后,叶肉就容易用牙刷刷去,留下美美的叶脉。
三、药品:NaOH(具强腐蚀性,使用时要特别小心)、Na2CO3双氧水(或漂白粉)、染料。
(或用约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做试剂也可以)。
四、器材:烧杯、大号镊子、牙刷、塑料盘子、玻璃棒、小塑料桶、吸水纸(或草纸)石棉网、三角架、酒精、玻璃板、水彩颜料、彩色丝带等。
五、操作步骤: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如桂花叶、菩提叶、白兰叶等),用清水洗净备用。
2、配制溶液:取1000毫升开水注入中,加入35克NAOH和25克Na2CO3 称取35gNaOH和25gNa2CO放入烧杯中,加入1L水混溶,使之溶解,制成溶液。
3、加热:把溶液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塑料桶中漂洗干净(一般在两次以上)5、刷洗:将叶片放在塑料盘子中,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
刷洗干净后放到吸水纸(或草纸)上晾干。
6、漂白:用20%勺双氧水(或漂白粉)漂白叶脉。
7、染色绘图:可以用红药水、紫药水、品红和染料等对叶脉进行染色,也可以在叶脉上绘图。
8、粘贴、过胶:晾干后,可用纸粘住,过胶保存。
在过胶前可在纸上写上励志名言或者祝福语。
制作叶脉书签的教学设计(共5篇)

制作叶脉书签的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制作叶脉书签的教学设计制作叶脉书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化学药品的作用及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2.学会制作叶脉书签的方法。
3.培养细致、严谨的科学品质,懂得用力所能及的创造来美化生活。
活动准备肉质较厚的树叶(比如桂花树叶、桑叶等),课前将叶片洗刷干净,电磁炉(带锅)一只,1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碱性的南侨肥皂溶液,无水碳酸钠3克,玻璃棒一根,长镊子一只,毛笔,84消毒液一瓶,旧报纸若干,10厘米红丝线,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将15%的氢氧化钠溶液或以碱性的南侨肥皂溶液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
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
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或观察绿色叶片转成褐色)。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戳洗叶片的上、下两面,以除去叶肉,露出清晰的叶脉。
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
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
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评比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小型展览。
第二篇: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一、活动背景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或叶脉书签制作是利用化学药剂腐化树叶肉质,留存叶脉,再加以染色、美化后用作书签的过程。
此活动核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所需树叶在我校园内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不影响植被。
这种书签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
二、活动意义1、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探究空间,既能够回顾科学知识,熟练实验技能,且有一定的新颖性,还能经历综合实践,感受其魅力,对学生的德育、美育、读书兴趣、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精神、研究性学**能力、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巩固等方面都有直接的教育教学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实验七 探究性实验报告—叶脉书签

实验日期 6 月 3 日第 1 组姓名陈博殷学号073 成绩____________实验七探究性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制作叶脉书签”二、实验主要步骤1、选材:应选择叶脉粗壮丰富、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的树叶。
本实验选用白兰树叶、绿化芒树叶、美丽异木棉树叶、紫荆树叶、鸡蛋花树叶。
2、配液:将碱溶解在适量的水中,配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碱液。
将硫酸溶液配制到所需浓度。
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将酸碱液溅到眼睛里。
3、加热:将配好的酸、碱液放在容器中加热。
当加热到液体即将沸腾(80℃左右)时候将选好的叶子放入容器里,并不断搅拌。
具体加热时间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如果碱液浓度不大,或者所选的叶子较老则应延长加热时间。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
4、清洗:在自来水水流下冲洗,洗去多余碱液、酸液。
5、刷除叶肉: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
刷洗干净后放到滤纸(或报纸)上晾干。
如果是老树叶,则在刷洗的过程中,会有两层叶脉出现,这时只要将其中品质稍次的一片去除即可。
6、晾干:取出放在阴凉处风干。
或者放在废旧书报中吸干。
7、着色:将风干到6 成的叶脉分别放在甲基橙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中着色,后晾干。
建议夹在书中,这样既可以吸干水分,又可以成型。
三、实验现象描述与图片记录1、探究不同酸碱液的腐蚀效果酸碱液热溶液煮后叶片变化刷除叶肉的难易程度10% NaOH溶液叶片变成褐色,变色时间相近相近7%NaOH与5%Na2CO3混合溶液10% H2SO4溶液叶片变硬,类似枯萎,失去原先的柔韧,无法继续进行叶脉书签制作2、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的腐蚀效果碱液①5%NaOH溶液②10%NaOH溶液③15%NaOH溶液使用的树叶白兰树叶叶片变褐色时间长短比较①>②>③刷除叶肉的难易程度①<②<③(叶片变褐色后捞出)最后效果3、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树叶①紫荆树叶②绿化芒树叶③鸡蛋花树叶④白兰树叶⑤美丽异木棉树叶图片碱液10% NaOH溶液叶片变褐色时间短—长:①≈③<④≈⑤<②煮后叶片叶脉情况叶片、叶脉均变非常柔软,如爱心的两瓣叶仍相连叶片柔软程度在这5中叶子中最低,叶脉仍较坚韧叶片、叶脉较为柔软叶片较为柔软,叶脉仍较坚韧原本连在同一枝上的叶子全部掉落开来,叶子叶脉均变非常柔软刷除叶肉难易程度较难,要小心刷较易,可稍用力难,难刷掉较易,可稍用力难,易破损最后效果描述叶片剔透,叶脉呈红色,清晰叶脉叶柄都仍坚韧,叶脉清晰透明清晰程度较低,叶脉叶肉分离度不够叶脉叶柄颜色都为淡绿色,剔透清晰叶脉叶肉粘连较紧,刷洗后叶脉破损较为严重4、探究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效果染料从左到右依次为: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甲基橙溶液叶子:白兰树叶着色容易,其中品红染色效果最好,颜色鲜艳明显。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
在这个数字化阅读时代,纸质书籍似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然而,仍有一些人坚持着纸质阅读的习惯。
为了让阅读更加有趣和个性化,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
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叶片。
我们挑选了一些常见的植物叶片,如银杏、枫树和柳树等。
然后,我们将这些叶片进行了干燥处理,以确保它们不会腐烂或变形。
接下来,我们使用透明的胶水将叶片固定在一张透明的塑料片上。
这种塑料片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保护叶片不被损坏。
在固定叶片的同时,我们还在塑料片上加入了一些个性化的装饰,比如印上一些美丽的花纹或者写上一些励志的文字。
最后,我们在塑料片的一端钻了一个小孔,并穿上一根颜色鲜艳的丝线,作为书签的挂绳。
这样,叶脉书签就制作完成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叶脉书签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用性。
同时,每一片叶脉书签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片叶片的形状和纹理都各不相同。
这让我们对纸质阅读产生了新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仅是制作了一些美丽的叶脉书签,更重要的是,我们重新发现了纸质阅读的魅力和乐趣。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纸质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更加有趣和个性化的体验。
叶脉书签制作教案

叶脉书签制作教案教案标题:叶脉书签制作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叶脉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叶脉的特点制作具有美观和实用性的书签。
3. 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学生对叶脉的认识:通过展示一张叶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结构,提问学生叶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叶脉的作用。
知识讲解:2. 讲解叶脉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展示图片或使用模型,详细介绍叶脉的主要部分(主脉、次脉)和功能(输送水分和养分)。
活动实施:3. 材料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一片干燥的叶子、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
4. 指导学生制作叶脉书签:a. 学生将叶子放在彩色纸上,用彩色笔轻轻描绘叶脉的形状。
b. 学生使用剪刀沿着描绘的叶脉线剪下彩色纸,制作出叶脉形状的书签。
c. 学生将叶脉书签背面涂抹胶水,贴在干燥的叶子上。
d. 学生可以在叶脉书签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写上个性化的文字。
e. 学生等待胶水干燥后,可以使用叶脉书签夹在书籍或笔记本的页面上。
总结:5.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叶脉书签,并让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6. 总结叶脉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书签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7.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制作书签,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8. 邀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叶脉书签赠送给家人或朋友,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收集学生制作的叶脉书签,评估其美观和实用性。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叶脉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其他部分和功能,例如根、茎等。
2. 鼓励学生制作其他植物相关的手工制品,如植物标本、植物模型等。
3. 将植物结构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关联,如科学、艺术、语言等,拓展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叶脉书签”设计方案
11化教4班林小飞 039 陈博殷 073 戴炜珊087
一、【选题背景】
1、选题缘由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的第一课时“常见的酸和碱”——家庭小实验“制作叶脉书签”,是为加强学生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的理解而设置的实验。
家庭实验最大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易行。
实验的成功,还需要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课本中所介绍的实验方法为碱煮法,利用碱的腐蚀性除去叶肉留下叶脉。
采用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浓度为10%,当叶片煮至黄色时取出水洗净,刷去叶肉晾干后压平即可。
本实验在课本内容基础上探究不同种类树叶、不同种类碱液、不同碱液浓度、不同染色剂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同时记录制作过程树叶变化,从而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佳条件及方法。
2、选题意义
①加强学生对碱腐蚀性的理解;
②通过对家庭实验步骤的强化,增强了学生的实验规范意识;
③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内容交叉,提升学生对知识综合利用的能力;
④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化学学科趣味性;
⑤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叶脉书签的影响,学会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素养。
3、叶脉书签简介
叶脉书签即除去叶片表皮和叶肉组织,只由叶脉做成。
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
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
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签了。
二、【实验原理】
日常生活中,在水池或水沟中常可以看见腐烂的树叶,用水冲去腐烂的叶肉后出现完整而纹路清晰的叶脉,经过冲洗晒干后,可夹在书本中当书签使用。
这种叶脉的形成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而成,所需时间比较长。
本实验利用加热高浓度的碱液来处理新鲜的叶片,利用的是碱的腐蚀性。
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
刷去。
叶脉(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最终保留下来。
选择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留下网状脉,制成叶脉书签。
三、【实验药品和仪器】
1、药品:
树叶: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包括白兰树叶、绿化芒树叶、美丽异木棉树叶、紫荆树叶。
鸡蛋花树叶;紫色石蕊试剂、甲基橙、品红溶液、NaOH
固体、Na
2CO
3
固体、H
2
SO
4
溶液
2、仪器:
电炉、石棉网、烧杯(1000ml)、烧杯(500mL)、天平、镊子、牙刷、试管刷、玻璃板、报纸、滤纸
四、【实验具体步骤】
1、选材
应选择叶脉粗壮丰富、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的树叶。
一般以常绿木本植物为佳。
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白杨树、桂花树、广玉兰等质地较坚韧的叶。
2、配液
将碱溶解在适量的水中,配制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碱液。
将硫酸溶液配制到所需浓度。
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将碱液溅到眼睛里。
3、加热
将配好的浓碱液放在容器中加热。
当加热到液体即将沸腾(80℃左右)时候将选好的叶子放入容器里,并不断搅拌。
搅拌的目的有两个:①防止液体过热沸腾溅出②使树叶受热充分。
具体加热时间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如果碱液浓度不大,或者所选的叶子较老则应延长加热时间。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清洗
在自来水水流下冲洗,洗去多余碱液、酸液。
5、刷除叶肉
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以免将叶脉刷坏。
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出法。
刷洗干净后放到滤纸(或报纸)上晾干。
如果是老树叶,则在刷洗的过程中,会有两层叶脉出现,这时只要将其中品质稍次的一片去除即可。
补充:冲水去肉法:即将叶片放在纱窗的网孔上,筛网除了可以用纱窗,也可将报废的石棉心网的陶瓷粉敲掉使用,用手指加压水笼头的水柱,利用水最坚硬和最柔弱的特性,将叶肉冲掉,留下被网孔所支撑住的叶脉。
这个方法的成功率非常高,亦不用指心浸泡时间太长(易刷破)或太短(刷不掉)的问题
6、晾干
取出放在阴凉处风干。
或者放在废旧书报中吸干。
建议夹在书中,这样既可以吸干水分,又可以成型。
7、着色
漂白后的叶脉是原色,如果想要亮丽的颜色,可以将风干到6 成的叶脉放在水彩颜料或者甲基橙、酚酞试液等溶液中着色。
8、塑封
有条件的话,可以将着色后的叶脉进行塑封,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小装饰品或者留有一些有意境有品位的文字在上面。
这样,一幅精美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五、【实验装置及预设效果图】
六、【注意事项】
1、煮叶子时, 叶柄最好露出液面。
叶柄没有露出液面的,一刷叶子,叶柄和叶脉就破散了,而且煮时不能太用力搅拌叶子。
2、煮叶子时间的长短最好看叶子的颜色变化,以及叶肉酥烂状态,叶子一般呈现出金黄色似秋天的银杏叶时,效果最佳。
3、加热时, 烧杯必然搁在石棉网上,如直接加热,烧杯由于受热不均会引起破碎。
如果煮的叶子较多, 可换大烧杯。
4、染色前要用吸水纸把叶上的液体吸干,效果更好。
七、【探究因素提出依据】
1、探究不同酸碱液的腐蚀效果
制作叶脉书签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加热强碱溶液处理叶片,利用的是碱的腐蚀性。
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
叶脉(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最终保留下来。
此外,部分文献介绍了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碱做腐蚀液制叶脉书签的方法,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分析原因,氢氧化钠作为一种强碱,碱性太强对叶片表皮和叶肉腐蚀的同时,对叶脉也有一定的损伤,易造成叶脉的变软现象。
而碳酸
钠体系对叶脉的分离作用虽然不大,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体系有效利用了氢氧化钠的强碱性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水解,既保证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叶脉完美分离,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氢氧化钠碱性过强对叶脉的腐蚀。
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强酸也有一定的腐蚀性,酯也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制作叶脉书签常用的碱液有相同的性质,但根据文献并无用酸制作叶脉书签的相关介绍,因此本实验同时探究酸对叶片的腐蚀效果。
2、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查阅相关文献得到氢氧化钠最佳浓度在5%-10%之间,碱液浓度过低时叶肉腐蚀程度不足,树叶的叶肉不容易被刷掉;碱液浓度过高时,叶片可能会卷起来不易分离,且会腐蚀部分叶脉使叶脉变软影响叶脉书签最终效果,同时也会消耗较多氢氧化钠固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
故实验过程中设置了5%、10%、15%不同浓度的碱来探究其对叶脉书签制作的影响,以得到最佳浓度。
3、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
1、探究不同碱液的腐蚀效果
2、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3、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
4、探究不同染色剂(以10%的氢氧化钠所得树叶)
[2]房伟.桂花叶片在几种典型碱性溶液中的叶脉分离[J].数理化学
习,2004,(1):57
[3]手工DIY叶脉书签.发明与创造《中学时代》[J],
[4]沈鹰峰.关于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探究[D]. 兰州大学,
[5] 骆轩. 叶脉书签巧制作[J]. 植物杂志, 2000,(01) .
[6] 王小未. 制作叶脉书签的一些改进[J]. 生物学教学, 1997,(11) .
十、【小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