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轮轴轴颈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研究
车轴成型磨床自动上下料流水线的研制

机 械 结 构 由 上 料 架 部 分 、 料 机 构 、 框 架 部 输 主 分 、 线路 托架结构 、 械手 部分 、 料 架部分组 成 , 管 机 下 见 图 1 上 料 架 部 分 和 下 料 架 部 分 分 别 位 于 车 轴 成 。
机械手 由移 动 小 车 、 械 手 10 转 动 机 构 、 机 8。 机 械手 升降机构 、 械 抓手 组成 。机 械 手 主要是 完 成 机
车轴 的定位抓取 、 输 、 位装 夹 、 取调 向和定 位 运 定 抓
摆放等 动作 。 ( ) 料架 。 6下 下 料 架 包 括 下 料 轨 道 架 和 成 品 置 料 架 。 下 料 轨
() 2 输料 机构 。 输 料机 构 由车轴 座 、 轴 油缸 、 料 油 缸 等组 托 送
成 。车轴座上 安装接 近开关 。
( ) 框架 。 3主
率, 杜绝安 全 隐 患 , 保 车 轴成 型磨 床 得 到高 效 使 确
用, 研制 了车轴成 型磨 床 自动上下料 流水线 。
1 车 轴成 型 磨 床 自动 上 下 料 流 水 线 的 主 要
板 时 , 1块 尼 龙 挡 板 升 起 并 带 动 第 2块 尼 龙 挡 板 第
车 轴 成 型 磨 床 自动 上 下 料 流 水 线 的 研 制
升起 到达工 作位置 ; 2根 车轴 撞 击 第 2块 尼 龙 挡 第
板 时带 动第 3块 尼龙挡板 升起 到达 工作位 置 。
f 业 ]
I 叠 ■ I
f 1 删
l I J 辐 tI 厂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1 精品

目次1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 (1)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3 课题的设计任务与技术要求 (5)2 轴承内圆磨床总体设计与布局 (7)2.1 轴承内圆的磨削原理与特点 (7)2.2 轴承内圆磨床的加工对象,范围及要求 (8)2.3 机床的主要运动参数分析 (9)2.4 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工艺因素 (10)2.5 机床主要部件结构方案评价 (11)2.6 机床的工作循环过程 (12)2.7 机床的造型设计 (13)2.8 机床的总体布局 (15)3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 (16)3.1 上下料方案设计 (16)3.2 上料机构“双料”故障的成因和预防 (17)3.3 输料槽的设计 (23)3.4 气缸的选择 (23)设计总结 (27)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 轴承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概述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1.1.1 课题的来源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内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内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内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内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该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
在深沟球轴承内圈的加工中,内圆磨削是一道关键工序。
其原因是:受孔径限制,砂轮尺寸小,砂轮消耗快,影响磨削效率和质量。
现代磨削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对于轴承内圈内圆的磨削,越来越要求磨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而传统的手动和半自动内圆磨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设计开发全自动内圆磨床则显得尤为重要。
自动外圆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机械CAD图纸)

(4)按控制方式分:
(a)固定程序自动送料机构:控制系统是一个固定程序的控制器。程序简单,程序数少,而且是固定的,行程可调但不能任意点定位。
(b)可编程序自动送料机构:控制系统是一个可变程序控制器。其程序可按需要编排,行程能很方便改变[9]。
控制系统是支配自动送料机构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运动的装置,他们主要用来控制:位置(点位控制或连续轨迹控制)、
时间、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自动送料机构与主机及其它有关装置之间的联系[3]。
2.3
按自动送料机构布局形式分可分为:架空式自动送料机构、附机式自动送料机构、落地式自动送料机构三种。此外,还有安装在自动线料道上或料道旁,实现工件上、下料、传递转位、转向等用途的自动送料机构,他们具有运动单一、结构简单,位置灵活及精度一般要求较低的特点。
在工业机器人的诸多功能中,抓取和移动是最主要的功能。这两项功能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精巧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良好的伺服控制驱动。本次设计就是在这一思维下展开的。根据设计内容和需求确定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利用锥齿轮传动实现机器人的旋转,利用液压缸实现其移动以及对零件的抓取。在步进电机的控制下,机器达到精确的回转运动。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机体独立,动作自由度较多,程序可灵活变更,能任意定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操作机械。主要用于加工自动线和柔性制造系统中传递和装卸工件或夹具[1]。
工业机器人以刚性高的手臂为主体,与人相比,可以有更快的运动速度,可以搬运更重的东西,而且定位精度相当高,它可以根据外部来的信号,自动进行各种操作。
1.3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拓宽和。
机床自动上料机构的设计与研究

自动 装 卸 工 件 装 置 是 自动 机 床 不 可 缺 少 的 辅 助 装 置 , 惯 称 自动 上 下 料 装 置 , 它所 完 成 的工作 包 括将 工件
自动 安 装 到 机 床 夹 具 上 .加 工 完 成 后 从 夹 具 中 卸 下 工
塞 继续 向前 推进 , 直 到挡 块压 上行 程开 关 为止 。
4 . 宁 波 贝 克 照 明 电器 有 限 公 司 浙江宁波
3 1 5 1 0 6
3 1 5 3 3 1
摘
要: 为 实现 自动 加 工循 环 和 提 高效 率 , 介 绍 了在 专 用 车 床 上 设 计 的 自动 上 料 机 构 。该 机 构 由 送料 器 、 夹持 部 分 、
油缸 、 上料杆 、 挡 块、 行程开 关、 限位螺钉等组成 , 实现 了机 床 自动 上料 的 目的 , 达 到 自动 加 工循 环 和提 高 了 生产 效 率 。 关键 词 : 机 床 自动 上 料 机 构 中 图 分 类 号: T H1 6 5 + . 1 设 计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0 - 4 9 9 8 ( 2 O l 3 ) 0 5 — 0 O 2 5 — 0 2
口 曾 鹏 口 易建 钢
武汉
口
武汉
沈 永来 。
4 3 0 0 5 6
1 . 江汉大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 . 江 汉 大 学 机 电 与建 筑航 天 红 峰 控 制 有 限公 司 湖 北 孝 感
4 3 2 0 0 0
以燕 尾 导 轨 安 装 在 支 架 上 ,并 用 油 缸 驱 动 作 上 下 往 复
运 动 。送 料 器 的 下 端 为 夹 持 部 分 , 它 由 V形块 、 活 动 夹 爪 1 0、 l l以 及 弹 簧 所 组 成 。 送 料 器 上 下 行 程 的 终 点 位 置 . 用 挡 块 和 两 个 限 位 螺 钉 3与 6来 限 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车轮轴轴颈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研究
摘要:某铁路货车车辆厂已建成铁路货车轮轴加工线,加工线上的最重要设备之一是由西班牙进口的货车轮轴轴颈成型磨床。
该设备是数控设备,全部加工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
轮轴的加工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根车轴的实际加工时间不足5分钟。
但轮轴的上料和卸料的过程需要人工操作,由于货车轮轴体积大、重量重,而磨床设备又要求上料时位置准确,操作空间很小,加工过程主要的时间用于车轴的上下料。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决定研发与该轴颈成型磨床配套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关键词:货车轴颈磨床;可编程控制器;自动上下料;电气控制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绪论
1.1当前形势:
我国铁路车辆的车轴轴颈加工使用的是大型数控外圆磨床(业内简称为成型磨),这种机床大多由国外制造,分水平和垂直进料两种结构形式。
国内的铁路车辆生产和修理企业的车轴轴颈加工均采用这种机床,机床由西班牙danoba生产(型号为hgg1-2300-azr)。
机床价格昂贵(约100万美元),配件的供货周期很长而且价格很高。
机床的使用效率低、机床附件经常损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使用效率低不是机床本身的原因而是辅助作业时间过长,机床附件
损坏也多是由被加工的工件吊运过程碰坏的。
1.2设计需求:
由于机床价格而昂而且要求上料时要求位置准确,但操作空间又很小,如
用天车上、下料则要求操作人员相当认真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碰坏设备,人为因素较多(南车公司眉山工厂就出现过上料时不慎将在线测量装置碰坏的情况)。
采用自动化上料就可完全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目前国内已有多台这种机床,但都没有自动上料装置,所以加工效率较低,以北车公司太原工厂为例,单班日产能力不足20根车轴,完全不能满足生产任务的要求,只有安排三班加工或增加机床数量。
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耽误在上、下料(一根车轴的实际加工时间不足5分钟)。
采用自动化上料就可保证单班日产60根/天的加工能力。
1.3可达到的效果效果:
1.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可提高三倍。
2.可较大幅度的降低加工成本,主要是操作人员的工资成本和使用的设备成本,可少使用两个吊装人员和一台天车及天车司机,三个吊装人员的工资成本每年至少十几万元。
3.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吊运过程、上、下过程料误操作引起的机床附件损坏。
4.进一步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一根车轴数百公斤重,人工作业
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南车集团石家庄车辆厂就出现过吊运过程碰断操作人员手指的事故)
2. 轮轴轴颈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的主要结构及参数
2.1整体设计要求:
1.上、下料的整个过程可实现程序控制、自动化完成。
2.控制程序可根据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机床的状态随时调整。
3.装置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装置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有故障报警装置和各部的过载保护装置。
5.装着需保证加工的部件(铁路货车车轴)加工前、后的运输方便。
6.装置的最大体积不得超过:长×宽×高≤17×5×4(m)。
7.装置所有动作的位置误差:≤1.5(mm)。
8.每根车轴的加工时间(包括辅助时间):≤7min/根
2.2机械设计简述
自动上料流水线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上料架;2.上料支架;3.主框架;4.移动小车及机械手;5.下料架;6.下料支架;7.液压系统
整条流水线为全自动程序控制,并设置编程及操作用触摸屏(同时在操作人员配置手动控制操作盘)除小车移动为控制变频电机驱外,其余动作大部分由液压执行部件驱动,动作均由plc自动控制,大部分采.用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作为位置传感器(开关的位置精度小于1mm)。
车轴放置在上料架上,由天车吊至上料支架处开始实
现自动上料,一次可放置八根车轴,加工完成后的车轴放置在下料架上,当放满八根车轴后由天车吊走。
所有接触车轴的金属表面均敷设尼龙板用于防止划伤车轴。
2.3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动作及顺序如下:
上工序将车轴逐根放置在周转上料架上放满为止——天车将放满八根车轴的上料架吊至上料架支柱上——操作人员启动自动程序——水平移动油缸推动移动轴支架移动到第一根轴下停止——升降油缸将第一根轴顶起——水平移动油缸拉动移动轴支架移动到原位停止——升降油缸将第一根轴落在上料支架上面——车轴靠重力滚动到预定位置——对中油缸动作车轴对中——机械手1下移到位后抓起车轴——机械手1上移到原位后停止(上料支架水平移动油缸、升降油缸的同时重复上述动作,第二车轴到达预定位置)——移动小车1移动到放轴位置后停止——机械手1下移到位后将车轴放置在磨床的轴支架上——机械手1上移到原位(磨床开始进行磨削工)——移动小车1移动初始位置后停止——移动小车2移动到放轴位置后停止——磨床加工完轴的一端后罩壳打开机械手2下移到位后将车轴抓起后——上移到原位后——旋转180度——下移到位后将车轴放置在磨床的轴支架——上移到原位后停止(磨床开始进行磨削工轴的另一端)——磨床加工完轴的一端后罩壳打开机械手2下移到位将轴支架上的车轴抓起上移(机械手1同时重复原动作)——移动小车2开始移动到下料架
位置后停止(移动小车1同时移动到放轴位置后停止)——机械手2下移到位后将车轴放在下料架上(机械手1同时下移到位后将车轴放置在磨床的轴支架)——轴靠自重在下料架上滚动到位——移动小车1、2都回到初始位置,一根车轴完成整个上下料循环。
2.4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1)设备的总重量:(不包括水泥基础)
主框架4980+上料架620+上料支架总成840+上料架支柱(160*4)+移动小车总成780+下料架660+下料架320+下料架支柱(160*4)+整条液压系统(包括托链)650+电控系统240=9750(kg)
2)设备的外形尺寸:长*宽*高=16830*4607*5925
3)机械手的升降速度; 15m/min
4)移动小车的移动速度:15m/min
5)液压系统功率:7.5(kw)
6)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6mpa
7)移动小车电机功率:2*1.1 (kw)
3.结束语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构建该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接下来将选用性价比高的电气控制设备完成各动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谈大同. 中国铁路车辆轮轴的现状与展望[j]. 铁道车辆. 1998(12)
[2] 刘胜勇. 车辆轮轴加工、组装工艺与过程的分析[d]. 山东
大学 2009
[3] 罗华丽,李斌,汤志斌.开放式数控系统中的软件plc技术研
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3(02)
[4] 许振伟,骆再飞,蒋静坪.plc在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 机床与液压. 2002(06)
[5] 刘瑞已.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数控机床(cnc)中的应用[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2(12)
[6] 王广炎,赵建东,王小椿.机床数控系统中嵌入式可编程控制
器的设计[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1(01)
[7] 刘尊祥,安继业,王文重.液压系统在mz7675磨床双机联线自动上料装置中的应用[j]. 哈尔滨轴承. 2008(02)
[8] 李兰英.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排料联线探讨[j]. 哈尔滨轴承. 2005(02)
[9] 何玉安,张启林.自动上料、筛选及输送系统中的plc控制[j]. 起重运输机械. 2004(04)
[10] 李哲.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