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
货车轮轴轴颈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研究

货车轮轴轴颈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研究摘要:某铁路货车车辆厂已建成铁路货车轮轴加工线,加工线上的最重要设备之一是由西班牙进口的货车轮轴轴颈成型磨床。
该设备是数控设备,全部加工过程均由计算机控制。
轮轴的加工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根车轴的实际加工时间不足5分钟。
但轮轴的上料和卸料的过程需要人工操作,由于货车轮轴体积大、重量重,而磨床设备又要求上料时位置准确,操作空间很小,加工过程主要的时间用于车轴的上下料。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决定研发与该轴颈成型磨床配套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关键词:货车轴颈磨床;可编程控制器;自动上下料;电气控制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绪论1.1当前形势:我国铁路车辆的车轴轴颈加工使用的是大型数控外圆磨床(业内简称为成型磨),这种机床大多由国外制造,分水平和垂直进料两种结构形式。
国内的铁路车辆生产和修理企业的车轴轴颈加工均采用这种机床,机床由西班牙danoba生产(型号为hgg1-2300-azr)。
机床价格昂贵(约100万美元),配件的供货周期很长而且价格很高。
机床的使用效率低、机床附件经常损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使用效率低不是机床本身的原因而是辅助作业时间过长,机床附件损坏也多是由被加工的工件吊运过程碰坏的。
1.2设计需求:由于机床价格而昂而且要求上料时要求位置准确,但操作空间又很小,如用天车上、下料则要求操作人员相当认真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碰坏设备,人为因素较多(南车公司眉山工厂就出现过上料时不慎将在线测量装置碰坏的情况)。
采用自动化上料就可完全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目前国内已有多台这种机床,但都没有自动上料装置,所以加工效率较低,以北车公司太原工厂为例,单班日产能力不足20根车轴,完全不能满足生产任务的要求,只有安排三班加工或增加机床数量。
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耽误在上、下料(一根车轴的实际加工时间不足5分钟)。
平面磨床实习报告(共4篇)

平面磨床实习报告(共4篇)篇一:刘冬冬m7120型平面磨床实习报告课题:电气控制系统工程m7120型平面磨床实习报告学院:机控学院班级:机械11-2班学号:姓名:刘冬冬指导老师:覃彦之马文铭张群英张玉2014年7月3日一、实习的性质、目的、意义电气控制技术实习时在学习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他用过学习使学生首席并掌握各种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按照方法,初步掌握电气控制基本的控制的原理,连接规则,故障排除方法,学习常用机机床的电器控制的线路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刻苦专研精神。
二、实习的要求1、学习常用低压电器的实际应用,常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实际应用,各种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应用;2、对于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按钮,熔断器,行程开关,低压断路器等常用低压电器具有安装,使用,维修和选择的能力;3、初步掌握常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安装工艺,接线方法,操作要领,试验规程和故障排除技能;4、初步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电器动作原理,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技能。
三、实习内容1、拆装交流接触器,掌握其内部结构,动作原理;短路环的位置,作用:触电的作用和接线位置;测试吸合电压,释放电压以及额定电压;简单故障处理。
2、熟悉热继电器,按钮,熔断器,位置开关,低压断路器的结构,原理及安装接线规则,了解其实用方法和技术参数的选择.3、练习各种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盒操作,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和连续运转,顺序控制,两地控制,正反转控制,形成控制,y-降压启动控制,能好自动控制。
4、现场参观,熟悉常用机床的结构,组成,操作和动作情况,了解电器设备的位置和电气控制线路的接线方法。
5、完成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
四、电气原理图二、m7120平面磨床电气线路的安装的实训设备和元件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五、工作原理1.主电路:m7120型平面磨床的主线路有四台电动机,m1为液压泵电动机,它在工作中起到工作台往复运动的作用;m2是砂轮电动机,可带动砂轮旋转起磨削加工工件作用;m3电动机做辅助工作,它是冷却泵电动机,为砂轮磨削工作起冷却作用;m4为砂轮机升降电动机,用于调整砂轮与工作件的位置。
金工实习磨床实习工作报告5篇

金工实习磨床实习工作报告5篇金工实习磨床实习报告1焊工,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以前路过建筑工地的时候都会看见,但是会很快地闪开,因为第一个感觉就是很危险。
怕火花会溅到自己身上,怕那个刺眼的光,看了就觉得眼睛受不了!完全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亲自来体验一把当焊工的滋味!在我看来,那应该是男孩子做的事!第一次把自己装扮成工人模样,第一次去到车间,其实还蛮期待的,到处都让我觉得新鲜,因为都从来没接触过那些东西啊。
所以心里一开始就酝酿着:”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女孩子也可以的!”第一节课主要讲的是理论,因为安全第一嘛!老师在上面认真地讲着关于焊工的知识和操作规程跟注意事项。
我认真做好笔记。
知道了焊接的种类,焊接前要防触电,防弧光的灼伤和烫伤,知道了引弧,运条这些专业术语…之前都一直认为只要注意一下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结果居然还有那么多的知识跟要领!仿佛是简单的,但我却越听越觉得危险,越听越觉得害怕了。
但我怎么能退缩啊?就算怕死了还是得硬着头皮上啊,坚决不当缩头乌龟!给自己鼓劲,加油!在听过老师认真的讲解跟实际操作后,终于有了机会穿好围腰,戴上皮手套,拿好面罩。
一切就绪,准备动工咯理论听起来还蛮简单,看老师操作起来貌似也不怎么难。
但自己做起来呢?实在让我很抓狂。
开始的时候就站旁边拿面罩看同学先操作,心里不断捉摸那些细节,回想老师刚才说过的要领。
看着看着好像也不那么怕了,于是就很勇敢地开动。
恩恩,当我真正做到引弧,运条的时候,真的不觉得怕了。
虽然第一节课下来,那个焊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我相信熟能生巧。
大家都很努力,我也要很努力,大家都没有放弃,我当然也不会放弃。
我有目标。
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第二节课,第三节课,我都有认真地练习,虽然自己还是觉得不满意,但是有一点点的进步也是好的,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说明我还是可以做好的。
要谢谢两位老师的耐心指导,谢谢同学们的帮助。
这是一次锻炼耐心和毅力的实习,它不仅让我学到关于焊工的一些知识,同时还让我明白了道理:做任何事都不能畏惧,要有信心和勇气。
无心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在主轴加工中的应用

B
图 2 上 下 棒 料 系统 结 构 图
A 冉
对
图 3 上 下 棒 料 系统 结 构 图 A 向
3 2
纺 机设备
山 西纺织 服 装 2 0 4 . 4
棒料从 机 床托 架到 下 料存储 区 的部分 为 下料 道( 见图 1 、 图5 ) 。抬 升气 缸 推动 连杆 机
器, 进 入磨 削 区 , 磨 完通过 “ 工 件磨 完 ” 对 射传
感器 。 ( 4 ) “ 工件 磨完” 对射传 感器感应 到“ 有料”
信 号的 传递 和动 作 的准确 衔接 是依 靠传
感 器感应 分 析和 P L C集 成 电路 实 现 的 ( 见 图
6 P L C逻 辑 流 程 图 ) 。
无心磨床是不用夹持 工件 , 依 靠 中心托 片 支撑 , 导轮 旋 转推 进 、 砂 轮磨 削 的 一种 加工 方
法 。它具 有 生产 效 率高 的特点 。细纱 机 主 轴
( 图1 ) 为细长棒 , 采用通过式磨 削 , 机床 的前方 、
后方有托架 , 以便于工件的送进和排出。因此 自
纺机设 备
山西纺织 服 装 2 0 1 4 . 4
无 心 磨 床 自动 上 下 料 系统在 主轴 加 工 中的应 用
张振 环 郑翠 红
( 经 纬纺 织机 械股 份有 限公 司榆次 分公 司 ) 摘 要 : 介 绍 采用 无心磨 削加 工 长轴 类零件 时 , 如 何设 计应 用 自动上 下棒料 系统 。 关键 词 : 无心磨 削 自动 上 下棒 料 传 感 器反 馈
动上下料系统必 须平稳 地实现 与无心磨前后 托
金工实习磨床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磨床实习报告金工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应用的感性认识。
那么,你有写过关于金工的实习报告了吗?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金工实习磨床实习报告”,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金工实习磨床实习报告1根据学校的安排,我们在__进行了为期近两周的认识实习。
这次实习以听报告和参观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多个厂,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增加实际认识,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此次的认识实习使学生认识钢铁生产企业的概貌,了解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增加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科的感性认识,了解安全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熟悉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
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热爱工农的品德。
二、实习任务听安全报告。
主要内容有:工厂安全管理的体制、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及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报告登记调查处理与统计分析等。
听生产工艺报告,并参观了解工厂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烧结工艺、焦化工艺、炼铁工艺、炼钢工艺、轧钢工艺等)。
三、实习要求参观中必须听从引导人员的指挥,严格遵守工厂的安全规章制度,牢树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注意安全。
一旦发现有违反纪律者,实习成绩一不及格处理。
实习时必须认真听报告、做好笔记。
实习参观过程中主动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有关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实习内容焦化厂在安全方面有很严格的管理体系。
概焦化设施的设计应保证安全可靠,对于危险作业、恶劣劳动条件作业及笨重体力劳动作业,应优先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散发有害物质的设备应进行密闭,避免直接操作。
焦化主体设施的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设计审查应有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施工必须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磨床实习报告

磨床实习报告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次磨床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对磨床的使用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我领略到磨床技术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实习,我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还对磨床的原理和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进入了实习车间,面对着一座巨大的磨床。
磨床的外观庞大而精致,各种按钮、开关和显示屏让我有些眼花缭乱。
实习导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磨床的各个部分和功能,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我们主要学习了磨床的基本操作。
从调整刀具和工件的位置到设置磨削参数,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和准确计算。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磨石进行修整和修磨,并学会了如何检查磨削效果和测量工件的精度。
在进入实习的第二个星期,我们开始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
首先,我们从简单的圆柱磨床加工开始,熟悉了车工具的使用和调整。
随后,我们开始进行复杂形状的磨削,如曲线磨削和内外圆磨削。
每一个工件都需要我们仔细调整和控制,以保证磨削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除了实际操作,我们还进行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磨床的原理和磨削技术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磨床,如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内圆磨床,并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我们还学习了磨削的工艺流程和常用的磨削工具。
这些知识为我们更好地操作和控制磨床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磨床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磨床能够对工件进行精密磨削,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使其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磨床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和精密仪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磨床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在实习结束后,我对磨床的操作和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磨削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磨床技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磨床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加工设备,但要精确地控制磨削过程并获得满意的加工效果并不容易。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简介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方案,旨在提高磨床操作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引入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操作,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方案原理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机器人系统与磨床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
具体流程如下:1.机器人系统接收到上料命令后,机器人移动到料仓位置。
2.机器人使用夹具将待加工工件夹持住。
3.机器人将工件移动到磨床上,并将夹具释放。
4.磨床开始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
5.磨削完成后,机器人将工件重新夹持,并将其移回料仓位置。
6.机器人释放夹具,完成上料操作。
通过上述流程,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对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
方案优势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自动化操作:通过引入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高精度加工:机器人系统具有精准的定位能力,可以精确地将工件移动到磨床上进行加工,保证加工质量和精度。
3.灵活性:机器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适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4.安全性: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机会,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方案应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适用于各种磨床加工场景,例如金属加工、石材加工等。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加工精度。
案例分析以某汽车零部件厂为例,他们在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引入机器人系统之前,他们的磨床上下料操作主要依赖人工完成,操作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引入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后,他们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加工,同时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了加工精度。
方案实施要实施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需要以下步骤:1.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的系统结构和流程。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掌握机床的上下料操作技能,能够安全、准确地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
实训内容:1.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要点;2.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安全规范;3.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具体步骤;4.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实训过程:1.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在操作机床进行上下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确保机床和上料平台之间的距离合理,以免发生撞击或夹人的事故;- 保持上下料平台的平稳,避免料件滑落;- 预先清理上下料台和机床工作台,确保无异物干扰;- 根据机床的类型和上下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上下料方式; - 根据上下料的数量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2.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安全规范:在操作机床进行上下料时,要注意以下安全规范:- 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专注,不得分散注意力;- 操作前要确保机床和上下料平台的电源已切断,并进行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要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帽子、手套、护目镜等;- 操作时要遵循机床制造商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手册,严禁擅自改动机床;- 对机床和上下料平台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保证其工作正常。
3. 学习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具体步骤:在进行机床上下料操作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上下料平台置于适当的位置,并固定好;- 将待加工的料件放置在上下料平台上;- 将机床主轴和上下料平台进行坐标校准,使加工点对准待加工的料件;- 进行上下料操作,根据机床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上下料方式; - 完成上下料操作后,将料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清理上下料平台和机床工作台。
4.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在实训班上,学员会亲自操作机床进行上下料的实际操作练习。
由于实训时间有限,通常只能进行简单的实操,以熟悉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机床上下料的实训,我已经掌握了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学会了机床上下料操作的安全规范,并且能够熟练进行上下料操作。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摘要:一、引言1.实训背景和目的2.实训内容和范围二、实训设备和工艺1.机床类型和性能2.上下料工艺流程三、实训操作步骤1.上下料准备2.机床操作步骤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四、实训成果与分析1.实训成果评价2.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五、总结与建议1.实训收获2.改进措施和建议正文: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床上下料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我们进行了机床上下料实训。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训背景、设备工艺、操作步骤、成果分析以及总结与建议。
一、引言1.实训背景和目的在我国,机床上下料技术在金属加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机床上下料的操作技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2.实训内容和范围本次实训主要包括:机床类型与性能、上下料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二、实训设备和工艺1.机床类型和性能实训中采用的机床为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动化程度等特点。
适用于各种零件的加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上下料工艺流程上下料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零件装夹、刀具准备、设定加工参数、编写加工程序、启动机床、监控加工过程、成品检验等环节。
三、实训操作步骤1.上下料准备根据加工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量具和夹具,确保零件装夹稳定可靠。
2.机床操作步骤(1)开机自检:检查机床各轴运动是否正常,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导入加工程序:根据加工零件的工艺要求,编写加工程序,并导入数控系统。
(3)设定加工参数: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设定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刀具补偿等参数。
(4)零件加工:启动机床,按照加工程序进行加工,同时监控加工过程,确保加工质量。
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操作。
(2)加工过程中,操作员需密切关注加工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止意外伤害。
《上下料工作站系统应用》实训报告 (1)

《上下料工作站系统应用》实训报告册班级:组号:姓名:教师: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实训安全1、遇到设备故障,及时报告老师,禁止擅自更换位置,插拔设备。
2、将雨伞等雨具放在实训室门口,严禁带入实训室,以免造成漏电现象。
3、禁止携带食品和与学习无关的物品进入实训室,保持实训室卫生整洁。
4.不要戴着手套操作机器人示教盘,如需要手动控制机器人时,应确保机器人动作范围内无任何人员和障碍物,将速度由慢到快逐渐调整,避免速度突变造成人员或设备损害。
5,执行程序前应确保:机器人工作区不得有无关的人员、工具或物品,工件夹紧可靠并确认。
6,机器人动作速度太快,存在危险性,操作人员应负责维护工作站正常运行秩序;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7.机器人运行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离开现场,以确保发生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
8.机器人工作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查看线缆和气路线管状况,防止其缠绕在机器人上。
线缆和线管不能严重绕曲成麻花状或与硬物件摩擦,以避免内部线芯折断或裸露,引起线路故障。
9.机器人示教器和线缆不能放置在变位机上,应随手携带,或挂在操作位置上。
10.当机器人停止工作时,不要认为其已经完成工作了,因为机器人很可能是在等待让它继续移动的输入信号。
11.因故离开设备工作区前应按下急停开关,避免突然断电造成关机零位丢失,并将示教器放置在安全位置。
12.工作结束,应将机器人置于零位位置或安全位置。
13.严禁在控制柜内随便放置配件、工具、杂物和安全帽等,以免影响到部分线路,造成设备异常损坏。
14.实训任务完成后,先清理线缆、杂物和工具,应将设备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关断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填写操作实训记录。
15.严格遵守机器人设备的日常维护制度。
实训项目一:上下料机器人手爪的设计与安装一、实训任务了解实训安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了解上下料工作站系统的分类及构成,了解上下料工作站系统中工业机器人的特点及选型。
依据实训所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及加工零件,利用实训现场具有的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及气动元件,设计出上下料机器人手爪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电路、控制气路后,组装机器人手爪,按原理图连接好控制电路和控制气路,并将手爪安装到工业机器人法兰上。
磨床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岗位:磨床操作员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实习单位:XX机床有限公司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选择了前往XX机床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磨床操作实习。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磨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磨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磨床的操作和零件的加工。
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 了解磨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磨床的结构组成,如床身、磨头、进给装置、冷却系统等,并明白了各部分的作用。
同时,我也掌握了磨床的工作原理,如磨削、磨内孔、磨外圆等加工方法。
2. 掌握磨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我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磨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磨削、切削、磨内孔、磨外圆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调整磨床参数,如进给速度、转速等,以保证加工质量。
3. 培养安全意识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在操作磨床时,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检查和维护磨床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与同事共同完成任务,学会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设备故障等。
在师傅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磨床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足,如加工速度较慢、精度不够高等。
金工磨床实习报告

金工磨床实习报告金工磨床实习报告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工磨床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金工磨床实习报告 1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入磨工实习车间,开始了这学期的第一个实习项目——磨工实习。
第一节为理论课上,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磨床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磨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范围及磨床的组成、运动和用途。
第一节课下来,也算是“硕果累累”!接下来,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磨床面前,详细介绍了磨床的型号、组成、运动特点、作用及工作原理。
介绍完上面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实机操作联系,老师先为我们演示了一遍,再次重复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在老师的监督下,第一次接触磨床,联系从简单到复杂,刚开始联系开车、停车,直到后来进行磨削平面。
上完理论课,照常是实操作,不过这次可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一次“小测试”,老师为我们规定了加工后达到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值。
在磨工实习最后的时间里,我们实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已实现了实习目的,但我们还要进行一次测试,以检验每个同学所达到的程度……随着测试结束,磨工实习也拉下帷幕……实习总结:1.两天的实习下来,使我对整个磨削加工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达到了预期目的。
对于磨削加工中如何控制切削液的流速,如何控制圆周进给速度、纵向进给速度、横向进给速度,如何控制磨削用量来完成对工件的加工,以达到工件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值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磨床操作相对比较繁琐,所以必须用心,否则很有可能因操作错误而引起安全事故。
3.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实习磨削平面,而磨外圆等一些需要用到外圆磨床的加工类型,我们只能做理论上的了解,而没有机会实机操作联系,但无论是平面磨床还是外圆磨床,我相信我们学得一样好。
4.作为机械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的磨削加工,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屹立于整个机械加工中,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但磨削加工成本高等特点,至今是机械加工中的难题,但我相信,随着技术不断提高,磨削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上料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料环节作为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效果。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的原理、组成及运行方式,掌握上料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自身在实际生产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上料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上料过程稳定、准确;3. 分析上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提高故障排除能力;4. 了解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概述(1)上料系统的作用:上料系统是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从仓库或输送带等输送设备输送到生产线上的指定位置。
(2)上料系统的组成: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主要由输送设备、上料装置、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组成。
2. 上料设备的操作方法(1)输送设备的操作:根据生产需要,调整输送速度和输送方向,确保原材料或半成品能够顺利输送到指定位置。
(2)上料装置的操作:根据生产需求,调整上料装置的参数,如上料量、上料速度等,确保上料过程稳定、准确。
(3)控制系统的操作:通过操作控制面板,调整生产线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
3. 上料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排除(1)上料量不稳定:检查上料装置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调整上料速度,确保上料量稳定。
(2)上料不准确:检查输送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原材料或半成品能够顺利输送到指定位置。
(3)设备故障: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
4. 自动化生产上料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定期清洁设备,防止灰尘、油污等杂质进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性能。
(3)定期更换易损件,如输送带、链条等,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无心外圆砂带磨床自动上下料控制设计

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心外圆砂带磨床适用于管材、棒材等工件的外圆磨削和抛光,可磨削金属、木材、玻璃、橡胶等材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磨床磨削的要求越来越高,砂带磨床的加工工效甚至超过了普通常规加工工艺,砂带越来越宽,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已达到和超过砂轮磨床。
如今,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PLC控制液压系统对工件上下料在各种机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课题主要是研究PLC控制液压系统,从而在加工生产中实现工件的上下料自动化。
而且,这个课题主要是采用实例分析,结合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查找资料,寻求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3国内外的发展现状1.31液压传动发展现状液压传动与控制是以液体(油、高水基液压油、合成液体)作为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量的输出(力、位移或速度等)的。
它与单纯的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结构小、响应快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及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
液压传动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技术,它的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却非常之快。
自从1795年制成了第一台压力机起,液压技术进入了工程领域;1906年开始应用于国防战备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迫切需要反应快、精度高的自动控制系统,因而出现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
从60年代起,由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大型船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液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的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这种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国防工业中:海、陆、空各种战备武器均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
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及火箭等。
在民用工业中:有机床工业、冶金工业、工程机械、农业方面,汽车工业、轻纺工业、船舶工业。
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了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飞机驾驶模拟、船舶驾驶模拟器、地震再现、火箭助飞发射装置、宇航环境模拟、高层建筑防震系统及紧急刹车装置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术。
磨床操作报告实习总结

磨床操作报告实习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磨床操作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让我对磨床的运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实习的第一步是学习磨床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课堂学习和教材阅读,我了解了磨床的定义、分类、构造及工作原理。
我了解到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可以加工平面、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等多种形状。
我还学习了磨削加工的特点,如多刀多刃、微刃加工、高速加工等。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进入了实机操作环节。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先熟悉了磨床的型号、组成、运动特点和作用。
我了解到磨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砂轮、工作台、床身、控制系统等,并且了解了它们各自的运动特点和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先从简单的练习开始,如开车、停车等,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磨削平面等操作。
老师还向我演示了操作过程,并强调了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如安全规范、合理选择磨削量、检查工件装夹等。
在老师的监督下,我逐步掌握了磨床的操作技巧,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工任务。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加了一次小测试。
老师规定了加工后达到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值,我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加工任务。
这次测试不仅检验了我对磨床操作的掌握程度,还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测试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加工精度不够高、表面粗糙度较大等。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我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且进行了改进。
这次测试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磨床操作的精髓,并且提高了我的操作技能。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磨床操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我掌握了磨床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了磨床的型号、组成、运动特点和作用。
我还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在磨床操作中的技能和经验。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如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规范,合理选择磨削量,检查工件装夹等。
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

MZ208全自动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轴承141姓名:李波学号:141401150707全自动内圆磨床MZ208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承内圆磨床MZ208各系统构造。
(2)掌握并分析轴承内圆磨床其中的一种机构。
二、仪器及试件1.内圆磨床MZ208:一台机床用途:主要用于滚动轴承套圈内孔的磨削以及圆锥滚子轴承外圆滚道磨削。
配备振荡机构时也磨削短圆柱滚子轴承带档边的外环滚道。
主要技术参数1、加工范围: 磨削孔径中20~>80毫米,2、最大削深度:50毫米。
3、最大装卡直径:110毫米4、砂轮转速:9000.12000.18000.24000转/分5、工作最大行程:170亳米;6、最高往复次数:最小行程时 200次/分,20mm行程时>100次/分7、床头横向移动量:(手动) 50亳米;8、床头横向最大进给量:(机动可调)大于0.6亳米;9、床头横向进给速度:0~10毫米/分10、床头最大回转角度为30度,最大回跳量为5毫米。
11、主轴径向跳动≤0.005mm,轴向跳动≤0.005mm12、工作台水平移动≤0.006mm。
三、实验过程分析3.1磨床概述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内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内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内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内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3.1.1机床参数根据要求,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 φ20-8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 50毫米加工余量: 0.2-0.35毫米加工质量: 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于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 3.1.2机床的主要运动分析为实现正常的内圆磨削,所需要的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下图所示。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

机床上下料实训报告摘要:一、引言1.实训背景及目的2.实训内容简介二、实训过程1.实训设备及操作方法2.实训步骤及注意事项三、实训成果与分析1.实训成果展示2.实训问题分析与解决四、实训心得与体会1.专业技能提升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3.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五、总结与建议1.实训经验的总结2.对实训课程的建议和改进正文:一、引言1.实训背景及目的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床上下料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实训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机床上下料实训。
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机床上下料的基本操作,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内容简介实训内容包括:机床上下料的基本操作、机床维护与保养、数控编程与调试等。
实训过程中,我们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过程1.实训设备及操作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各类机床设备,如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了上下料的基本流程。
2.实训步骤及注意事项(1)熟悉设备操作界面,了解各种功能键的作用;(2)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编写加工程序;(3)将编好的程序输入到机床数控系统中;(4)按照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上下料操作;(5)注意安全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三、实训成果与分析1.实训成果展示通过两周的实训,我们掌握了机床上下料的基本操作,完成了多个实际项目的加工。
实训成果得到了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的认可。
2.实训问题分析与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程序调试、设备故障等。
通过与指导老师、企业导师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我们共同分析问题,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四、实训心得与体会1.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训,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不仅掌握了机床上下料的操作方法,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训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1. 引言机器人磨床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磨削加工。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对机器人磨床进行自动上下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一台6轴工业机器人作为上下料机器人,并采用视觉系统辅助定位工件。
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识别工件位置,然后将工件从待加工区域上下料到磨床工作区域。
3. 系统组成机器人磨床上下料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 工业机器人:采用6轴机器人,提供灵活的运动能力,可快速准确地完成上下料任务。
- 视觉系统:配备相机和图像处理算法,用于识别工件位置,并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 磨床:用于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器人和磨床的运动,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4. 系统工作流程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工件入库:工件通过传送带进入待加工区域,并放置在工件托盘上。
2. 视觉定位: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拍照,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获取工件的位置信息。
3. 机器人上料:机器人根据视觉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将工件从待加工区域上料到机器人工作区域。
4. 磨床加工:机器人将工件放置在磨床上,启动磨床进行加工。
5. 机器人下料:加工完成后,机器人将工件从磨床上取下,并将其放置在出料区域。
6. 出库:传送带将已加工的工件送往出库区域。
5. 系统优点本系统的优点如下:- 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上下料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降低劳动强度:机器人完成了繁重的上下料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灵活性高:采用6轴机器人,可以灵活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工件。
- 精准定位:配备视觉系统,提供精确的工件定位信息,确保机器人的准确定位。
6. 注意事项在使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器人和磨床,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安全防护措施:在操作机器人和磨床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磨床实训报告

磨床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实训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训地点:xxxx实训中心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以磨床为对象,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磨床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1. 磨床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了磨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磨削热、磨削力和磨削速度等。
同时,还学习了不同类型磨床的工作原理,如平面磨床、外圆磨床和内圆磨床等。
2. 磨床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磨床的操作流程,了解了磨床的各个部件和功能,如主轴、进给装置和刀具等。
学习了磨床的加工工艺,包括选择合适的刀具、调整加工参数等。
3. 磨床的维护保养技巧学习了磨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技巧,包括定期清洁和润滑、检查零部件的磨损和松动、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等。
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润滑油和冷却液,以及注意事项。
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磨床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我能够独立进行磨削加工,能够根据工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参数和刀具。
同时,我也能够正确进行磨床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磨床的正常运行。
实训感想:通过本次磨床实训,我对磨削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这次实训让我受益匪浅,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磨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设备,掌握磨床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加工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磨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Z208全自动内圆磨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轴承141姓名:李波学号:141401150707全自动内圆磨床MZ208自动上下料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承内圆磨床MZ208各系统构造。
(2)掌握并分析轴承内圆磨床其中的一种机构。
二、仪器及试件1.内圆磨床MZ208:一台机床用途:主要用于滚动轴承套圈内孔的磨削以及圆锥滚子轴承外圆滚道磨削。
配备振荡机构时也磨削短圆柱滚子轴承带档边的外环滚道。
主要技术参数1、加工范围: 磨削孔径中20~>80毫米,2、最大削深度:50毫米。
3、最大装卡直径:110毫米4、砂轮转速:9000.12000.18000.24000转/分5、工作最大行程:170亳米;6、最高往复次数:最小行程时 200次/分,20mm行程时>100次/分7、床头横向移动量:(手动) 50亳米;8、床头横向最大进给量:(机动可调)大于0.6亳米;9、床头横向进给速度:0~10毫米/分10、床头最大回转角度为30度,最大回跳量为5毫米。
11、主轴径向跳动≤0.005mm,轴向跳动≤0.005mm12、工作台水平移动≤0.006mm。
三、实验过程分析3.1磨床概述现今轴承生产中,套圈磨削工艺及专用磨床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工艺设备的落后是国产轴承精度低,性能差,成本高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
在所有轴承加工设备中,内表面磨床的水平具有表征意义。
这主要是磨削孔径限制了砂轮尺寸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和几何参数,从根本上限制了工艺系统的的刚性。
内圆磨削速度要从砂轮主轴的转速的提高寻找出路,相应的就带来了高速主轴轴承的制造,应用装配技术和高速下的振动及动平衡一系列要求。
轴承套圈内径公差严格,在大批量与高效率的生产条件下,难以用定程控制尺寸,必须配用各式主动测量系统,从而增加了内圈磨床结构及尺寸的复杂性。
3.1.1机床参数根据要求, 该磨床所加工轴承套圈的规格为: 磨孔直径: φ20-80毫米 最大磨削深度: 50毫米加工余量: 0.2-0.35毫米加工质量: 高于轴承国家标准对于P0级精度的轴承要求 3.1.2机床的主要运动分析为实现正常的内圆磨削,所需要的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下图所示。
图3-1f V -横向进给运动:r V -纵向往复运动:d V -修整运动:a V -砂轮与工件的接近运动:g N -砂轮转速:w N -工件的旋转运动。
3.2 上下料方案对大型零件的上下料辅助时间约占整个生产辅助时间的50%-70%中小型零件的上下料时间约占整个生产辅助时间的20%-70%,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可以减少生产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另外根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多数生产事故都发生在上下料过程中。
故上下料的自动化可以减轻工人的手工操作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实现自动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机床上料(送料)是按照机床的加工循环的时间间隔将毛坯或工件定向排列、自动送到指定加工位置,下料是利用料道将已经完成工序加工的工件自动放在传输装置上。
通常在两道工序之间,前一道工序的下料装置就是后一道工序的上料装置。
机床上料装置有两种,人工上料和自动上料装置。
自动上下料装置,是自动机床和自动线设计中复杂程度高而且难度较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动上下料装置所完成的工作,是将散乱的工件经过定向机构,实现定向排列,然后顺次地把它安装到机床夹具上,并在加工完成后从夹具中卸下工件。
自动上下料装置还可用于将工件定向整理后送至装配位置。
自动上下料装置中,自动上料装置发展很快,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通常又称为自动供料器。
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件的毛坯形式及其原材料。
毛坯有卷料,板料,棒料和件料等多种形式,故自动上料装置也是多种多样的。
自动上料装置大致可以分为料仓式,料斗式和工业机械手(机器人)上料装置。
料仓式上料装置是一种半自动上料装置,是将已经整理好的工件放在储料器中进行上料的装置,需要人工定期将一批工件按规定的方向和位置依次排列在料仓里,有送料器自动地将工件送到机床夹具中。
这种上料装置虽然需要人工来完成工件的定向整理,但其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性较高。
它使用于批量较大且因重量、尺寸及几何形状特殊等原因而难于进行自动定向整理的工件,或者使用于单件工序时间较长,人工定向整理一批工件可供机床加工很长时间的场合。
料斗式上料装置,工人将一批工件到入料斗中,料斗的定向机构能将杂乱无章的工件自动定向,按照规定的方位整齐排列有序,以一定的生产节拍自动送到加工位置上。
因此能进一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多机床管理。
这种上料装置多用于工件形状简单,体积和重量不大,而且工序时间短,要求频繁上料的情况。
3.2.1 落料的静态分析过程轴承磨床的床头采用的是电磁无心夹具,其上下料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2所示:图3-2当一个工件加工完毕后,发出送料信号,上下料气缸动作,带动下料推杆右移,把工件推入下槽中。
然后左上料推杆左移把一个待加工工件送往磨削位置后复位。
然后左上料推杆又在气缸的带动下换向左移。
当左上料推杆越过料槽下方时,后续一个工件将降落的一个工件在支撑板上等待下一次送料。
3.2.2 输料槽的设计输料槽的作用是把工件从仓料输到上料机构中,有时也兼作贮料器。
滚道侧壁的高度:滚道侧壁的高度H与工件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输送稳定性较差的的工件H可稍取大一点。
滚道槽宽:工件在滚道中靠自重输送时,往往会发生阻塞或失去定向现象。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工件在滚道中滚动时,由于工件与滚道侧壁之间的间隙S 存在,可能因为摩擦阻力的变化,工件圆柱表面的锥度误差或其他一些偶尔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偏转。
3.2.3 气缸安装形式的选择安装形式由安装位置、使用目的等因素决定。
在一般场合下,多用固定式安装方式:轴向支座(MS1式)前法兰(MF1式)、后法兰(MF2式)等;在要求活塞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又要缸体作较大圆弧摆动时,可选用尾部耳轴(MP4或MP2式)和中间轴销(MT4式)等安装方式;如需要在回转中输出直线往复运动,可采用回转气缸。
有特殊要求时,可选用特殊气缸。
输出力的大小根据工作机构所需力的大小,考虑气缸载荷率确定活塞杆上的推力和拉力,从而确定气缸内径。
气缸由于其工作压力较小(0.4~0.6MPa),其输出力不会很大,一般在10000N(不超过20000N)左右,输出力过大其体积(直径)会太大,由于该设计中所需汽缸提供的力不需太大,所以尽量减小气缸的尺寸。
气缸行程气缸(活塞)行程与其使用场合及工作机构的行程比有关。
多数情况下不应使用满行程,以免活塞与缸盖相碰撞,尤其用来夹紧等机构,为保证夹紧效果,必须按计算行程多加10~20mm的行程余量。
气缸的运动速度主要由所驱动的工作机构的需要来决定。
要求速度缓慢、平稳时,宜采用气液阻尼缸或采用节流调速。
节流调速的方式有:水平安装推力载荷推荐用排气节流;垂直安装升举载荷推荐用进气节流;具体回路见基本回路一节。
用缓冲气缸可使缸在行程终点不发生冲击现象,通常缓冲气缸在阻力载荷且速度不高时,缓冲效果才明显。
如果速度高,行程终端往往会产生冲击。
气缸的分类普通气缸的结构组成见图3-5。
主要由前盖、后盖9、活塞6、活塞杆4、缸筒5其他一些零件组成。
气缸的种类很多。
一般按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面上的方向、结构特征和安装方式来分类。
图3-5普通气缸1—组合防尘圈;—前端盖;3—轴用Y X密封圈;4—活塞杆;5—缸筒;6—活塞;7—孔用Y X密封圈;8—缓冲调节阀;9—后端盖表 3-6类别名称简图特点单作用气缸柱塞式气缸压缩空气只能使柱塞向一个方向运动;借助外力或重力复位活塞式气缸压缩空气只能使活塞向一个方向运动;借助外力或重力复位压缩空气只能使活塞向一个方向运动;借助弹簧力复位;用于行程较小场合薄膜式气缸以膜片代替活塞的气缸。
单向作用;借助弹簧力复位;行程短;结构简单,缸体内壁不须加工;须按行程比例增大直径。
若无弹簧,用压缩空气复位,即为双向作用薄膜式气缸。
行程较长的薄膜式气缸膜片受到滚压,常称滚压(风箱)式气缸。
双作用气缸普通气缸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向两个方向运动,活塞行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双向作用的力和速度不同双活塞杆气缸压缩空气可使活塞向两个方向运动,且其速度和行程都相等不可调缓冲气缸设有缓冲装置以使活塞临近行程终点时减速,防止冲击,缓冲效果不可调整可调缓冲气缸缓冲装置的减速和缓冲效果可根据需要调整 双活塞气缸两个活塞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四、实验总结实验是大学最为重要、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机械的制造与生产的认识、面对新问题的承受心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搜寻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本次实验主要运用了机械原理、机构构造、零件的造型、机床总体构造等书本理论知识。
在实验的过程中,还用到了零件的加工工艺,机构的装配工艺。
本次实验所用的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含了机械制造,工程材料、以及材料科学的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不仅把以前学到的知识加以充分的运用,还加深和巩固了自己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和熟悉Word ,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个综合认识。
经过这次的实验,我从中获益匪浅,但让我反思许多,回想四年里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本次实验中完全可以显现出来。
经过这次的实验,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也学会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数知道用哪方面的知识来解决,但在具体运用时,不知道怎样用,这就是我所缺乏的能力。
而且在思考问题时,想得比较简单,考虑的不够周到,经常过于理论化,而现实中的问题要复杂的多,这需要在工作中慢慢的积累和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