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学案(完美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一、研究思路
1、筛选菌株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或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或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3)尿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但是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①;②。
(5)PCR()是一种在体外将。
此项技术的自动化,但是在合成的过程中需要在93℃的条件下,所以要求使用耐高温的
2、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3、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关于土壤中某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取样: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
应先 3 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中。
2.制备: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
3.样品的和微生物的与观察
4.细菌的计数
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
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并根据平板所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细菌的数目。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的方法。
2、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将尿素分解成了。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PH 。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3、在以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
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 升高,指示剂将变,说明该细菌能够。
巩固练习
1.PCR技术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这种酶要能忍受93℃左右的高温。
如果请你来寻找这种耐高温的酶,你会去哪里寻找………………………………………( )
A.土壤中 B.海水中 C.热泉中 D.冷库中
2.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04、MgS04·7H20、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04、MgS04·7H20、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3.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A.2.34×108 B.2.34×109 C.234 D.23.4
4.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可能有…………………( )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6.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mL进行平
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7.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选用103~107倍的稀液分别涂布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lO 4和105倍稀释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稀释
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101~107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 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 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 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9.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0.土壤取样时最好选择哪种环境中的土壤做分离细菌的实验…( )
A.街道旁 B.花盆中 C.农田中 D.菜园里
11、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 )
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 D.肽酶
12、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
A .选择培养基
B .固体培养基
C .液体培养基
D .半固体培养基
13、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
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 .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 .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 .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
D .随机的,没有原因
14、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 .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 .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 .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 .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15、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A .菌落
B .细菌形态
C .细菌体积
D .细菌结构
1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后,指示剂的颜色是( )
A .蓝色
B .红色
C .黑色
D .棕色
17、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 )
A .鉴别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基础培养基 18、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下列不.
属于厌氧细菌生存环境的是( )
A .土壤深层
B .人或动物体内寄生
C .真空
D .池塘淤泥
19、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 .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 ,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0、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A .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B .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C .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 .以尿素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21、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 .空白对照
B .标准对照
C .相互对照
D .条件对照
22.可用于菌落数目统计的培养基是( )
A .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天然培养基
23.产生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 .一个细菌 液体培养基
B .许多细菌 液体培养基
C .一个细菌 固体培养基
D .许多细菌 固体培养基
24. 培养基中浓度过高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因是( )
A .含热量太多
B .会使微生物失水
C .导致微生物休眠
D .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比例失衡
25.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1)菌落大小(2)菌落形状 (3)菌落的隆起程度 (4)菌落的颜色 (5)菌落的透明度
A .(1)(2)(3)
B .(2)(3)(4)
C .(1)(3)(4)
D .(1)(2)(3)(4)(5)
26.某同学在10、100、1000倍稀释液的平均菌落数为2760、295、46,则菌落总数为( )
A.27600 B.29500 C.46000 D.37750
27.将某种细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得到()A.无一定形态的群体 B.菌丝 C.单个细菌 D.菌落
28.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
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
(2)材料用具:(略) (3)实验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号A、a和B、b。
②,并在25 ℃条件下培养天。
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
(4)请问答:
①本实验中,配制的分离用的培养基成分特点:A、a是培养基,B、b是
培养基,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②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
③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
④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⑤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等细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
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
29.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