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8单元 生活在依法治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导学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己维护宪法尊严。

能力:维护宪法的尊严,自己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知道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重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难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重难点突破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师引导、启发的方式突破。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走进去,眼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自主学习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通过把交给
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又将分别交给等部门行
使,这就形成了不同的。

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政府行使,法院独立行使,检察院独立行
使。

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据行使着不同的权力。

3、宪法成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做的事;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做的事;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的事。

二:合作交流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这一法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旨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增强宪法观念,为宪法的贯彻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恩达标】
一、单项选择:
1、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说明()
A.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B.宪法只对违反宪法的人和事有约束作用
C.宪法在国家生活中不重要
D.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行为的只有宪法
2、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

物权法从起草到通过,广泛征求社
会各界的意见,历经8次会议,100多次修改。

该法规定:“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的制定过程及规定表明()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②人民群众可直接参与立法,制定法律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④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B.宪法只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
4、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
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依法治国的
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⑤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②⑤⑥
B.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⑥
实践作业:
课后为宣传宪法,办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或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

收获平台: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